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抓好工業產值的調度

如何抓好工業產值的調度

發布時間:2023-09-20 06:34:54

⑴ 如何促進貴州工業強省站略

2010年10月26日,貴州省召開了歷史上第一次工業發展大會,果斷作出了「工業強省」這一振奮人心的戰略抉擇。

做大做強工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增強經濟實力的重大舉措。工業強省,是關系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個大戰略,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學發展,認真分析國內外發展態勢、把握全省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深思熟慮、集思廣益,從實際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不懈的進取精神,統一認識,抓住機遇,堅定信心,堅持「干字當頭、敢字為先、拼字求勝」,毫不動搖地走「工業強省」的道路,奮力把工業經濟更快更好地推向前進,實現貴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貴州工業仍然落後,與發達省份相比,與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都還有較大差距。從速度看,貴州工業發展速度比全國慢。即使在西部,與一些省份相比,我們也有較大差距。從總量看,全國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50%左右,貴州要低10幾個百分點。與經濟總量排前三位的廣東、山東、江蘇相比,經濟總量相差甚遠,主要是差在工業上。從效益和競爭力看,貴州工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大企業、大集團、知名品牌偏少,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增長方式還比較粗放。工業落後是貴州經濟落後的根本症結所在。工業上不去,我們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不但不能縮小,反而會越拉越大,甚至被排到我們後面的兄弟省市迅速趕超。我們要實現追趕跨越,要實現富民興黔,不實施「工業強省」戰略,一點希望也沒有。我們要有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看到這個差距。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思路、找准抓手、增添措施,舉全省之力,真抓實干,急起直追,揭開工業發展的新篇章,奮力推進貴州發展新跨越。
首先,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是遵循客觀經濟規律的必然要求。縱觀人類社會發展歷程,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農業文明不斷向工業文明邁進。工業化就是社會生產活動由以農業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為主的社會演進過程。農耕社會幾千年的漫長歷史,生產力的發展是緩慢的、有限的。進入工業時代,生產力才得到迅速發展。兩百多年的工業文明創造的財富,遠遠超過幾千年農耕社會創造財富的總和。蒸汽機、電的發明,特別是計算機、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工業文明一次又一次的突飛猛進,也正是因為工業的大發展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高速發展。我國改革開放是從農村開始的,但經濟真正實現快速發展是工業推動的。現代化進程中,工業化可以加快,但不可逾越。推進工業化,是我國現代化重要而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四川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二元結構特徵突出的內陸省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特徵更為明顯,集中表現在工業化進程嚴重滯後。這意味著我們推進工業化的任務更艱巨、要求更迫切,也決定了我們要加快現代化進程,必須把加快推進工業化作為根本突破口。因此,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是順勢而為的必然選擇,是擺在我們面前刻不容緩的重大歷史使命。
第二,工業是促進三次產業良性互動的核心樞紐,抓工業就抓住了「牛鼻子」。三次產業發展,關鍵是工業發展。重農必須強工,農業是基礎,工業是主導,主導不力,基礎不牢。「三農」問題的解決,根本性、主導性的力量是工業化。離開了工業化,就農業談農業,解決「三農」問題是沒有希望的。我們農業和農村經濟實現「雙增長、雙過半」,靠的是什麼?靠的是用抓工業理念抓農業,靠的是農業產業化的牽引,靠的是龍頭企業對千家萬戶的帶動。農業產業化實質是農業工業化,農業產業化也只有在工業化的推動下才能做強做大。工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一頭向農戶延伸,一頭向市場延伸,對於促進產品向商品、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起著決定性作用。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前提是要有強大的工業支撐。沒有工業的大發展,財力上不去,「反哺」、「支持」就難以實現。工業的發展又可為第三產業提供廣闊的空間,必然帶動第三產業的大發展。首先是帶動金融業,引進資金,用活貸款,加快資金流動。以企業為主體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流動越快,經濟就越有活力。工業經濟發展起來了,運輸、商貿、中介、餐飲、房地產等行業,就會相應發展起來。城鎮化要靠工業化來推動。
現在不少地方城市拓展得很快,但產業發展偏弱,這是一個帶普遍性的問題。沒有工業發展,產業「空心化」,城市建得再漂亮也是個「空殼」。因此,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城鄉統籌的「發動機」,城鎮化的「助推器」,吸納就業的「強磁場」,應該也只能是工業。
第三,我省已進入工業化初期加速向中期推進的階段,工業大跨越是實現經濟社會大發展的關鍵所在。工業已成為全省經濟最主要的增長力量。當前我省工業面臨大好發展機遇。國際國內產業加快向西部轉移,國家對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支持加大,加強自主創新將極大提升科技對工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新型工業化道路為我省工業大跨越提供了新的路徑。特別要看到,我省擁有特色優勢資源,擁有位居全國前列的農產品及其加工生產能力,擁有眾多的科研機構、豐富的人才資源和較強的產業技術支撐,交通、能源、通信等工業發展的硬環境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有這樣好的基礎,這樣好的機遇,這樣好的條件,工業完全能夠大有作為。關鍵看我們的認識深不深,信心足不足,舉措好不好,力度大不大。如果不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實現工業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我們就會犯歷史性錯誤。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有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努力走出一條具有貴州特色的工業強省之路。
二、明確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奮斗目標和工作重點
實施「工業強省」戰略,本質上是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推進貴州工業化進程。這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舉旗幟、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的思路,深入推進「三個轉變」,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大中型企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為重點,以產業集聚發展為方向,以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為支撐,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優化工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快工業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工業綜合競爭力和帶動力,以工業的大發展推進全省經濟的大跨越。
通過努力,實現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跨越,進而推進工業大省向工業強省跨越,建成具有國際國內重要影響的特色資源開發基地和我國中西部最具競爭力的現代製造業強省。當前,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實現大的突破。
(一)做好資源轉化這篇文章,在培育優勢產業上實現大突破
貴州是資源大省。發展工業離開了資源,就丟掉了優勢。目前,我省資源開發轉化的程度和水平還不高,賣資源、賣初級產品的情況還比較突出。是賣資源還是賣產品,是簡單轉化還是深度開發,經濟效益大不一樣。所以,我們要積極爭取支持,下決心建設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搞好就地轉化。我們發展工業要重視資源開發,但更重要的是立足省內開展深度加工。要大力實施本地化發展戰略,將資源轉化為資本,以資本驅動產業發展,打造優勢產業鏈條,形成有競爭力、高附加值的產品。開發利用資源,就要引導和支持在貴州建加工企業,這要作為一個明確的思路。高新技術、優勢資源、裝備製造和農產品加工四大產業,就是立足於發揮我省的資源優勢,著眼於產業分工和市場競爭確立的。要以市場為導向,大力推動產業整合、要素整合、企業整合,提升產業綜合競爭能力。
項目是集聚生產要素的載體,抓優勢資源開發、抓工業發展,歸根到底要落實到項目上。只有一批又一批大的項目建起來,才能形成大的增長力量、促進大的要素集聚、產生大的經濟效益。對一個市縣而言,有時候一個好的項目就能造就一個大的產業,撐起一方經濟。要解放思想立項目,科學論證定項目,精心謀劃儲項目,只爭朝夕搶項目,聚精會神干項目。對於重大工業項目,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過問,相關部門要搞好協調服務,特別是要積極妥善做好項目報批、土地徵用、環保評審、搬遷安置等工作,為項目開工建設創造良好條件。
(二)著力培育大企業和產業集群,在打造工業發展龍頭上實現大突破
工業是聚合度高、關聯性強的產業,發展工業一定要有龍頭帶動。龍頭強,帶動力才強,支撐力才強,一個地方的工業發展才有希望。我們必須著力培育大企業、大集團,發展產業集群,建好工業集中區,充分發揮其引領作用和集聚效應,不斷提升我省工業整體實力。
一要著力抓大企業。大企業、大集團是一個國家和地方經濟實力的象徵。如果美國沒有近200家世界500強企業,日本沒有90家世界500強企業,他們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強大的經濟實力。從全省來看,工業發展好的地方,也都有大企業作支撐。要下更大力氣抓大企業、大集團的發展,通過鞏固發展一批、承接引進一批、整合擴張一批、成長壯大一批等多種方式,推動骨幹企業快速做強做大。各市州也都要培育和發展一批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二要著力抓產業集群。集群式發展是現代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工業發展要大中小企業、各種所有制企業「大合唱「,形成萬馬奔騰之勢。「舞台」就是產業集群,既可依託大企業整合帶動中小企業,加強產業內上下游企業的配套協作,也可以聚集一大批中小企業實現規模發展。要把產業集群的發展放在突出位置,有意識、有規劃、有步驟地加以推動,形成一批集中度大、關聯性強、集約化水平高的產業集群。三要著力抓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發展區。園區是工業集聚的載體,目前工業園區化、園區產業化的特徵非常明顯。通過工業集中發展,就能有效避免那種分散布點、大量佔地、增大成本、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的現象,促進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和集約化發展。各地發展工業特別是發展縣域工業,原則上都要走集中發展的道路。推進這項工作,關鍵是要搞好利益協調。雙流的做法值得推廣,各個鄉鎮引進的企業都集中到園區,哪個鄉鎮引進的,產值、利稅就算到誰的頭上。要認真做好園區產業布局規劃,把園區發展與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結合起來,促進各類園區依託比較優勢,形成產業特色,實現規模效益。大力挖掘現有工業園區和集中發展區的潛力,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四要著力抓知名品牌。品牌體現競爭力。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質量再好,作貼牌生產,大部分的利潤和附加值都只能被別人拿去。要把打造名牌作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作為增強區域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舉措,樹品牌意識,創知名品牌,走品牌經濟之路。企業文化是品牌的重要內涵,而且是更重要的品牌。某種意義上講,企業品牌的競爭也是企業文化的競爭。缺乏企業文化的支撐,企業就沒有生命力、凝聚力、競爭力。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以文化力來促進生產力,提升競爭力。
(三)加強自主創新與技術進步,在轉變工業增長方式上實現大突破
要加強企業自主創新。企業是技術開發的主體、科技投入的主體、成果轉化的主體。創新關鍵靠企業,企業的發展關鍵又在創新。企業最重要的是研發,生產環節放在哪兒都行,特別是大企業如果不在研發上下功夫,一點前途都沒有。工業要實現大的跨越,必須以自主創新為驅動,以技術進步為支撐,這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企業一定要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原始創新,注重搞好集成創新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努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要逐步達到3%以上。大企業、大集團要聚集人才、資金、裝備等精銳力量,構建堅實的技術創新平台,不僅要從事應用技術開發,還要緊扣企業發展戰略的定位,加強核心關鍵技術的超前研發。堅持以企業為核心,發揮軍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突破體制性障礙,促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加快區域創新體系建設。科技創新,人才是根本。實施人才戰略,關鍵是要搞好機制創新。要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積極探索技術創新成果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我們只有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既懂經營又有創新能力的團隊和領軍人物,貴州的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才有希望。
要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我省傳統工業比重比較大,提高競爭力關鍵是要加強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總的來講,我省技術改造投入還不夠。高起點是財富,低起點是包袱。要把企業技術改造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企業要捨得投入,政府也要加大扶持力度。通過技術改造,以資金換新技術,以新技術換更多的資金,再以更多的資金換更高的技術,不斷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加速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以信息化提升企業研發、生產和經營管理水平。
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萬元GDP能耗下降重點在工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既能提高工業的質量和效益,又能有效地降低能耗、減少污染。要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於「工業強省」的各個環節,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和企業循環式生產,實現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集約型增長。生態和環保也是經濟效益,也是競爭力,要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絕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和浪費資源的老路。要繼續抓好工業污染綜合治理,該停產治理的必須停產治理,該關閉的必須堅決予以關閉。
(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在做強國有經濟和發展民營經濟上實現大突破
體制機制管根本、管長遠。目前,體制不暢、機制不活仍然是制約工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必須繼續在體制機制改革上攻堅破難。推進「三個轉變」,搞市場化配置資源,是我們抓經濟發展的根本手段。抓工業發展,也要堅定不移推進市場化配置資源。離開了這一條,工業經濟就不可能有活力。大市場,大作為;小市場,小作為;無市場,沒作為。抓工業,就是要到市場找項目、找資金、找人才、找技術、找管理,這個觀念一定要牢固樹立起來。從政府層面上講,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真正建設服務型政府。改革推進到今天,不單是要破除障礙、減少阻力,更重要的是要搞好服務、加強支持、增添動力。我們抓工業不是要去管企業,而是要服務企業、服務發展。
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做強國有經濟。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積極盤活存量資產,這一點我們要毫不含糊、毫不動搖。要抓住產權制度改革這個核心,積極推進股權分置改革,以股權多元化推動治理結構的合理化、科學化。國有企業改革最終要解決「老闆」到位的問題,企業搞得好,有人得利益,搞得不好,也要有人承擔責任。對企業發展有人真正負責任,這是最核心的機制。現在看來,對企業經營者發高薪、給重獎,都不如給期權、股權好。同時,必須切實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搞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防止在企業經營和改制重組過程中出現資產流失。
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壯大工業經濟新的增長力量。民營經濟是我省工業發展的薄弱環節,也是做大工業總量的現實途徑和重要抓手。各地一定要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特別是對縣域工業而言,重點應發展民營企業。縣域經濟發展的差距,主要差在民營經濟上。要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切實降低市場准入門檻,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文禁止的,都要向民營經濟敞開大門,鼓勵他們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重組,在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投資發展。積極幫助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在信貸貼息、技改投入等方面,讓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享有同等待遇。當前,要注意發現一批實力較強、機制靈活、管理規范的民營企業典型,及時總結推廣他們的好經驗,充分發揮其示範作用。
(五)加快對內對外開放,在工業招商引資上實現大突破
工業是我省對內對外開放的主要領域。這幾年,我省工業發展快、經濟發展快,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有很大的關系。抓住「外資西進、內資西移」的機遇,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是推進工業強省的現實途徑。
一是思想上要更解放、更開明。觀念落後是最大的落後。抓開放,尤其要解放思想。市場、技術、資金是沒有邊界的,戰略合作夥伴也是不分地方的。戰略合作要有戰略眼光,合作成功與否,關鍵在項目,關鍵在企業。這是經濟規律,不是長官意志。要有戰略思考,看得很遠,善於算大賬、算長遠賬,不能因一時一事的利益得失而喪失發展機會,影響發展大局。引進來是發展,走出去也是發展。我們既要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又要堅決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域界限,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拓展發展空間。要鼓勵和支持大企業將研發機構建在中心城市,鼓勵和支持國有企業之間、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之間進行戰略合作。
二是方式上要更靈活、更務實。沒有好的機制,就不會有這樣好的效果。要積極創新招商方式,採用專業招商、委託招商、網路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特別要大力推行產業鏈招商,增強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與泛珠三角、長三角等區域的經貿合作和產業對接,力爭引進一批知名品牌。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是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的機遇,這個機遇我們不抓住,就會被別人抓住,失去機遇,再努力就很難趕上。當然,既要「招商引資」,也要「擇商選資」,不能承接落後的、淘汰的產業。
三是工作上要更有力、更有效。領導是最大的環境,對於一些重大項目,黨政主要領導要積極關注、親自抓。精神狀態至關重要。想得到才有可能做得到,想不到就一定做不到。現在有的項目簽約的時候轟轟烈烈,但引進後就無人過問。我們不僅要下大功夫引進企業,更要注重支持企業進來後的發展。
三、切實加強對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領導
工業發展要上大台階,工業工作必須上大台階。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工業工作的領導,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關心、支持工業發展,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在提高工業競爭的「軟實力」上狠下功夫,努力把我省工業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是在領導力量上要加強。抓經濟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抓工業上,把工業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工業。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和主管工業的領導同志,要學工業、懂工業、鑽工業,真正成為抓工業的行家裡手。堅持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因地制宜地找准本地工業發展的突破口。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難,但做任何事情也都有辦法。著眼點要放在找出辦法、克服困難上。同一項工作,讓什麼人來抓,用什麼辦法來抓,效果大不一樣。要配強工業戰線的幹部,把熟悉工業工作、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幹部放到抓工業的第一線。要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特別是要大力加強新經濟組織的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強。現在國家支持西部地區工業發展的政策很多,比如在特色優勢產業、裝備製造業、企業技術創新等方面,都有許多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和舉措。我們要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支持。各級各部門要強化「保障與服務」意識,在支持工業發展上,要捨得給政策。這次會後,省上將出台實施工業強省的決定和相關配套政策,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有關部門要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地為工業發展服務,幫助解決企業生產運行中的突出問題。成都海關近年來在落實優惠政策、主動服務地方經濟上下了很大功夫,過去通關需要1天半,現在只要半小時,大大方便了省內企業出口。各個部門都有一個改進對企業服務的問題。必須明確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是依法納稅、吸納就業。企業利潤主要用於擴大再生產,創造更多的財富,這就是對社會的很大貢獻。凡是對企業亂攤派、亂收費、亂檢查、亂罰沒的,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
三是在企業家隊伍建設上要加強。企業家是各種生產要素的整合者,工業強省最終要通過優秀的企業家來實現。「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沒有比爾·蓋茨就沒有微軟,沒有張瑞敏就沒有海爾,同樣,沒有王國春就沒有五糧液今天這樣的發展局面。支持一個企業家,充分發揮優秀企業家的作用,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什麼是人才?能做成事就是人才,能創造財富就是人才,能對社會做出貢獻就是人才。從根本上講,企業家是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產生的,我們要積極熱情地為企業家隊伍的成長壯大創造寬松的環境。要加強對企業家的培養、教育和引導,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營造鼓勵改革、支持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讓企業家放手發展、盡展才華。對他們不能苛求,不要放大缺點。各地要發掘一批優秀經營人才,用全新理念激發企業家的創造活力。對於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要捨得給物質待遇、給政治榮譽、給社會地位。企業家要有寬廣的眼界、飽滿的激情、執著的事業心,敢冒市場風險,勇於開拓創新,克服小成即滿、安於現狀的思想,全心身地投入到創造財富、奉獻社會中去。
四是在運行保障上要加強。要加強煤電油運氣等的協調和調度,保障工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加強銀企、銀政合作,重視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建設,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信貸支持,逐步解決存差過大的問題,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要抓好電網、氣網、路網、信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電力和天然氣供應,確保運輸快捷便利,確保通信高速高效。要合理調節優化用地,盡最大努力保障工業用地需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提高流通效率,保證工業生產物暢其流。高度重視職業技術教育,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同時,維護好職工的合法權益,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抓安全就是抓發展,我們不能因為強調發展工業,就忽視安全生產。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強化責任落實,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五是在氛圍營造上要加強。我省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工業文化底蘊不厚、氛圍不濃。要廣泛宣傳工業在「強省、富民、興黔」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宣傳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重大意義和重大舉措。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各地抓工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表彰和樹立一批促進工業發展的先進典型。要高度重視誠信體系建設,政府要帶頭講誠信,在全社會營造講誠實、重信譽、守承諾的誠信環境。



怎麼樣才能幹好生產調度這份工作(工作職責,內容,相關經驗)到底需要怎麼做

生產調度就是組織執行生產進度計劃的工作。生產調度以生產進度計劃為依據,生產進度計劃要通過生產調度來實現。生產調度的必要性是由工業企業生產活動的性質決定的。現代工業企業,生產環節多,協作關系復雜,生產連續性強,情況變化快,某一局部發生故障,或某一措施沒有按期實現,往往會波及整個生產系統的運行。因此,加強生產調度工作,對於及時了解、掌握生產進度,研究分析影響生產的各種因素,根據不同情況採取相應對策,使差距縮小或恢復正常是非常重要的。
生產計劃和生產作業計劃編制出來之後,還僅僅是紙上的東西,要組織計劃的實施,把紙上的計劃變成現實的可供銷售的產品,就需要一個部門去組織實現這項任務,這就是生產調度。
1、保證生產過程順利運行
編制生產計劃和生產作業計劃,無論考慮多麼周密,安排如何具體,也不可能預見到實際生產過程中的一切變化。實際生產過程中,情況十分復雜,千變萬化,有局部的,也有整體的;有內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工藝方面的,也有設備方面的;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小則造成生產被動,大則造成生產過程中斷,生產停車,計劃難於完成。生產調度就是要及時了解掌握這些影響因素。組織有關部門、有關人員處理解決這些不平衡因素,消除隱患,以保證生產過程長周期安全運行,保證生產計劃和生產作業計劃按要求實現。如果沒有生產調度夜以繼日的指揮調度,要想及時解決生產過程中隨時出現的矛盾,維持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是不可能的。
2、收集生產動態和有關數據
生產調度不僅要組織實現生產計劃,而且在組織生產過程中,有許多工藝、設備、環保、安全、質量、供應、銷售、服務等方面的動態性情況和許多原始數據,需要及時、准確地記錄下來,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及時准確地記錄下這些數據和情況,就能及時地為各級領導、各部門了解生產、指揮生產提供真實可靠的依據,可作為有用的資料保存下來。由於生產調度的工作性質所決定,這項工作只能由生產調度承擔。
3、協調關系、貫徹領導指示
現代企業生產逐步趨向深度加工、聯合加工,領導管理多層次寬幅度。因此,協調好上下左右關系,對保證生產過程的正常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協調能力既是一種工作藝術性,又是調度作用進一步發揮的體現。同樣一件事,由於各人協調能力的差距、結果就不一樣。由於生產調度既要與生產打交道,又要與各部門、各種人相聯系,而且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都要堅守崗位,這就決定了生產調度處於生產指揮的中心位置。因此,各級領導對生產管理的指示,均通過生產調度傳達下去,然後反饋上來。
[編輯本段]生產調度工作的主要內容與基本要求
生產調度工作的主要內容
生產調度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檢查、督促和協助有關部門及時做好各項生產作業准備工作。 2、根據生產需要合理調配勞動力,督促檢查原材料、工具、動力等供應情況和廠內運輸工作。 3、檢查各生產環節的零件、部件、毛坯、半成品的投入和出產進度,及時發現生產進度計劃執行過程中的問題,並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4、對輪班、晝夜、周、旬或月計劃完成情況的統計資料和其它生產信息(如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工時損失記錄;機器損壞造成的損失記錄;生產能力的變動記錄等)進行分析研究。
生產調度工作的基本要求
對生產調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確。所謂快速,是指對各種偏差發現快,採取措施處理快,向上級管理部門和有關單位反映情況快。所謂准確,是指對情況的判斷准確,查找原因准確,採取對策准確。為此,就必須建立健全生產調度機構,明確各級調度工作分工,建立一套切合實際和行之有效的調度工作制度,掌握一套迅速查明偏差產生的原因,採取有效對策的調度工作方法。對生產調度工作的其它一些要求如下所述: 1、生產調度工作必須以生產進度計劃為依據,這是生產調度工作的基本原則。生產調度工作的靈活性必須服從計劃的原則性,要圍繞完成計劃任務來開展調度業務。同時,調度人員還應不斷地總結經驗,協助計劃人員提高生產進度計劃的編制質量。 2、生產調度工作必須高度集中和統一。現代化大生產中生產者成千上萬,生產情況千變萬化,講管理就必須講統一意志,統一指揮,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助手。各級調度部門應根據同級領導人員的指示,按照作業計劃和臨時生產任務的要求,行使調度權力,發布調度命令。各級領導人員應充分發揮調度部門的作用,維護調度部門的權威。 3、生產調度工作要以預防為主。調度人員的基本任務是預防生產活動中可能發生的一切脫節現象。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就是要抓好生產前的准備工作,避免各種不協調的現象產生。在組織生產的過程中,不僅要抓配套保證裝配需要,還要抓毛坯保證加工需要,防止只抓出產不抓投入,抓後不抓前的做法。只有做到「以前保後」,才能取得調度工作的主動權。 4、生產調度工作要從實際出發,貫徹群眾路線。為此,調度人員必須具有深入實際、扎實果斷的工作作風和敢於負責的精神,要經常深入生產第一線,親自掌握第一手資料,及時了解和准確地掌握生產活動中千變萬化的情況,摸清客觀規律,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所出現的問題,動員群眾自覺地克服和防止生產中的脫節現象,出主意想辦法,克服困難,積極完成生產任務。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瞎指揮,使調度工作達到抓早、抓准、抓狠、抓關鍵、一抓到底的要求。
[編輯本段]生產調度工作的機構和分工
生產調度工作的機構
企業的生產調度部門,是實施生產作業(進度)控制,進行日常生產管理,以實現生產作業計劃的責任部門。因此,每個工業企業都應該按照上下貫通、左右協調、集中統一、靈活有效的原則建立起生產調度工作系統。在各個生產環節中都應設置專職的或兼職的調度機構和人員,負責處理日常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偏差。一般大中型企業設廠級、車間和工段三級調度。即廠部以主管生產的廠長為首,設總調度室(或生產科內設調度組)執行調度業務;車間在車間主任領導下設調度組(或調度員);工段(班組)設調度員,也可由工段長(班組長)兼任;在機修、工具、供應、運輸、勞動等部門也要建立專業性質的調度組織。 各級調度機構應明確職責和許可權,規定編制,充實人員,並配備相應的調度技術裝備。 調度機構的分工應根據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以及每個企業的生產技術特點來決定。 對於生產過程連續程度較高,各個生產單位之間生產活動聯系緊密,生產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企業(如化工廠、冶金廠、流水作業的機械廠等),生產調度的集中程度就要大一些。反之,廠內各個生產單位的生產活動獨立程度比較高的企業(如特種工藝美術廠、單件小批生產的機械廠等),生產調度工作的集中程度就應該相對小些,可把較多的權力下放給基層。
生產調度工作的分工
廠部調度機構的調度人員分工,一般有以下三種方式: 1、按產品分工。由每個調度員主管一種或幾種產品的調度業務。從所管產品的生產前准備、投料、生產,一直到產品完工的全過程,都由分管調度人員包干負責到底。這種分工的優點是:調度人員了解所分管產品的全過程,責任明確,特別適用於生產周期長的產品和新產品。其缺點是:容易發生對車間、工段的多頭指揮,影響調度工作的集中統一。 2、按車間、部門分工。由每個調度人員分工主管一個或幾個車間(業務部門)的調度工作,全面掌握所管車間(或部門)所有產品的生產及業務活動。這種分工的優點是:調度人員能全面了解該車間生產各種產品的情況(或該業務部門的全部情況),便於統籌兼顧。其缺點是:不能了解產品生產的全過程,容易發生前後脫節的現象。對於品種較穩定的成批大量生產,宜採用這種分工方式。 3、按產品按車間相結合的分工。即對穩定生產的品種,實行按車間分工的方式,對特殊的、難度大的、生產周期長的產品,設專職調度員,以保證此類產品較順利地完成生產全過程;同時又盡可能減少各種產品相互沖突,對車間、工段多元指揮的現象。 此外,廠級的設備、工具、供應、運輸、倉庫、勞動等部門,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立調度組,或指定專人負責調度工作。
[編輯本段]調度工作制度
生產調度是一項日常性的工作,應當把一些反映生產調度規律性的、行之有效的例行工作方法制度化,以指導調度工作的有效開展。調度工作制度一般有:值班制度、調度會議制度、現場調度制度、調度報告制度等。其內容視企業具體情況而定。
實行值班制度
為了組織調度,及時處理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廠部、車間都應建立調度值班制度。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設中央調度控制台。廠部、車間都要設值班調度,處理日常生產中的問題。值班調度在值班期內,要經常檢查車間、工段作業完成情況及科室配合情況,檢查調度會議決議的執行情況,及時處理生產中的問題,填寫調度日誌,把當班發生的問題和處理情況記錄下來實行調度報告制度。為了使各級調度機構和領導及時了解生產情況,企業各級調度機構要把每日值班調度的情況報告給上級調度部門和有關領導。企業一級生產調度機構要把每日生產情況、庫存情況、產品配套進度情況、商品出產進度情況等,報企業領導和有關科室、車間掌握。
堅持調度會議制度
調度會議是一種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統一指揮生產的良好形式。企業一級調度會議由企業負責生產的領導主持,主管調度工作的科長召集,各車間主任及有關科室科長參加。車間調度會由車間主任主持,車間計劃調度組長召集,車間技術副主任、工具員參加。會前要做好准備,事先摸清問題,通知會議內容,集中解決生產中的關鍵問題。會議上議題要突出重點,要強調協作風格。會議既要發揚民主,又要有統一意志。 健全現場調度制度。領導人員下現場,到發生問題的現場去,會同調度人員、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地研究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以求得矛盾的解決。這種方法有利於領導人員深入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掌握下情,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問題可以獲得又快又好的解決。
堅持班前班後小組會制度
小組通過班前會布置任務,調度生產進度;通過班後會檢查生產進度計劃完成情況,總結工作。

⑶ 如何搞好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工作

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的對象主要是中小型企業,搞好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工作是一項十分繁重的工作。本人就興寧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如何搞好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工作談談幾點看法。一、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 1、工業經濟總量波動大。現行的工業統計報表制度規定:月度工業總產值是名錄庫中每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級匯總而成。因此,工業總產值與單位名錄之間就存在著莫大關系。現行統計制度規定的分界線是年產品銷售收入達到500萬元。有的企業由於經營不善,若達不到500萬元,則按統計制度規定應將其從規模以上名錄庫中剔出。另外,一些企業破產倒閉,也必須將其從名錄庫中刪除。這就使得許多企業上年是規模以上企業,有工業總產值,而在本年因為銷售收入沒有達到500萬元以上或因為破產倒閉而沒有被列入月報范圍,因此本年的工業報表中不能體現該企業今年和去年的工業總產值。這就會出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大大減少,而增幅卻仍然大幅上升的「怪」現象,這樣在計算工業發展速度時,增長速度存在不可預見的拔高現象。 2、規模企業漏網多。近年來,由於部分國有企業紛紛進行改制,成為股份制企業或個體私營企業或租賃企業,原先經過長期努力而建立起來的工業統計網路被打破,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想方設法隱瞞收入,使得一些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向統計部門報的數字沒有500萬元,從而不進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庫,以擺脫統計報表制度的束縛。同時由於月報名錄庫中的單位基本上是在年初確定,此時正值城區政府統計部門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各種年報和月報都交織在一起,而且統計部門人員緊張,往往一個人兼搞幾個專業統計。於是專業統計人員的精力都集中在報表的邏輯關系審核上,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核實這些企業上報數據的真假,企業報多少就統計多少,致使一些企業成了漏網之魚,沒有進入名錄庫。在城區,特別是大中型企業轄區范圍內,部分剝離、改制及租賃廠房的企業正好游離於省管、市管、區管范圍之間,成為「三不管」企業(城區統計局管不了,企業改制無主管部門),這些企業盡管達到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標准,如果企業不主動向統計部門報送有關報表,這些企業就將被漏掉。 3、租賃企業報表報送難。近年來,一些自身發展不夠景氣的企業紛紛把廠房、設備承租給個體戶、私營業主或外地企業承包租賃經營,由原來的一家企業衍生成幾個新企業。盡管原有企業被保留下來,但原企業沒有生產經營活動,只向承租者收取租金;而承租者雖有生產經營活動,但生產廠房和生產設備等固定資產所有權不屬於它。這樣統計部門收集報表就增加了難度,如果要求原企業報,由於不了解承租者的生產經營狀況,各類指標必須由承租者提供,遇到有顧慮不配合者,銷售收入、利潤及產值等指標很容易出現漏報瞞報現象;如果要求承租者報,相當一部分企業報出的銷售收入又達不到500萬元,按理又不能列入月報范圍,則有部分工業總產值就要被遺漏,還有一種企業在南寧市其他城區注冊,在興寧區生產,其他區找不上它,因為它的生產經營場所均不在他們區;興寧區也找不上它,因為它並未在興寧區注冊,即使找上它,它以在其他城區已上報為由推得一干二凈。 4、敏感指標漏報多。近幾年來,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成為地區經濟的生力軍。但是這些企業的管理不夠規范。企業僅設置了財務人員,收支沒有規范健全的台帳。他們對工業總產值、產量等指標基本上均能如實填報,而銷售收入和利潤等敏感指標瞞報、漏報現象就比較嚴重,在財務報表方面,除了極少數企業領導是為了顯示其優秀的管理能力,利潤指標偏大外,大多數企業為了少納稅,利潤指標一般普遍偏小,甚至常常是虧損的,絕大部分企業常把利潤作為負數處理。 5、統計機構設置和統計人員安排不到位。隨著企業改革改制的不斷深入,大部分企業成為民營企業,統計機構的設置和統計人員的安排不到位,許多民營業主認為,我已經有了會計,統計可有可無,又不會給我帶來利潤,如果專門安排一個人搞統計,我就要多發一個人的工資,如果要兼職統計,就會分散精力,況且我的企業進入了規模以上籠子,就無形中增加了負擔,而且一舉一動都在統計局的監視之下,因此他們對企業的統計工作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有的甚至是特別反感。二、搞好城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工作的幾點看法 1、建立規范統一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管理制度。為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進退有序,必須對其實行規范化管理。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管理制度,對其中企業的進入和退出,要統一標准,統一時間,且年內一般不作變動,為使年快報和年報的統計口徑相一致,可將名錄庫維護時間定為次年定報起始時即可。這樣年報和快報的數據就能很好的銜接,不會出現很大的差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每年增加一次維護,有利於加強對名錄的動態管理。 2、統一城區進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庫的條件。為了便於實際操作和同上期相比較,把進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名錄庫的條件統一成年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雖然在近期內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有所影響,但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工作的數據質量。 3、完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統計基礎工作。一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設置統計機構或指定負責統計工作的部門,並配備與統計任務相適應的專職或兼職的具備執行統計任務所需要的專業知識的統計人員。二是要登記好原始記錄和統計台帳。原始記錄可以採用紙介質或電子計算機磁介質進行登記,但必須憑證齊全、計量准確,記錄真實、完整,填報及時。企業統計台帳的記載必須與統計原始記錄數據一致。做到准確、及時、完整、清晰。三是要保管好統計資料。統計資料包括:統計台帳、調查表、綜合表、圖表、文字說明、統計報告、統計分析及計算機等磁介質儲存的統計數據信息等。企業內部自製的原始記錄必須明確填寫要求,實行統一管理,統一編號,格式規范,完整配套。 4、實行區域統計。舊的統計管理體制下,各部門按照條塊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很容易遺漏「三不管」企業。對城區實行區域統計,按照經營地域原則將轄區內的規模企業由區域統計部門負責統計,既明確了責任,減少了互相扯皮推諉現象,又能夠對轄區內宏觀經濟管理提供更多更詳細的資料,便於區域經濟更好地發展。 5、制訂租賃承包企業的統計管理辦法。目前,各地對租賃承包企業沒有統一規定,有的地方規定由原企業統計,有的地方規定由承租者統計,這對區與區之間橫向比較和考核工作造成影響。應盡快從制度上規范承包企業的統計工作,統一由承租者統計,便於統計部門統一口徑,統一操作。 6、啟動「企業信息化工程」。按照統計信息化的要求,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網路通訊及資料庫等現代信息技術處理企業統計數據的採集、匯總、分析和上報,實行統計直報制度。要實行統計直報制度:一是要加強基層統計人員的計算機培訓工作,使他們能夠勝任統計直報工作,二是要開發更簡單更實用的應用軟體,以便於基層操作。保證企業只要具備上網條件無需安裝任何軟體即可實現網上直報。 7、加強報表審核。企業上報的各種統計調查表,報出前須經企業統計機構或綜合統計人員審核,經企業領導簽字、並加蓋企業印章後方能報出。一是在填表和審核時,應嚴格把好統計數據質量關。企業有生產,就應有財務指標,有原材料消費,有工資總額,各表各指標之間應有關聯關系。要嚴格審查核實,把差錯消滅在基層。二是要特別注意工業增加值生產法與收入法的計算。根據近幾年的情況,按收入法計算的增加值比按生產法計算的增加值小。在生產法中,有些投入項目沒有核算進去,中間投入核算偏小;在收入法中,有些企業少報利潤、勞動報酬數據,致使兩種方法計算結果存在差距。因此,要重點關注構成收入法增加值的各項指標,從基層表抓起,防止漏報。要對生產法與收入法增加值的差距進行評估,採取措施完善計算方法,縮小兩者的差距。

⑷ 如何在新常態下實現我縣工業經濟新作為

一、要充分認識新常態給我縣工業經濟帶來的挑戰
一是增速的挑戰。近年來,我縣工業經濟增長雖然取得長足的發展——三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接近翻一番。全縣工業經濟增長趨於常態,仍處於合理區間,但我縣工業總量與合肥市、其它縣區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差距拉大。廬江工業短腿局面依然沒有改變,廬江工業發展的壓力增大。
二是內生性增長動力的挑戰。由於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意味著經濟增長告別過去傳統粗放的高速增長時期。我縣工業也是如此,我縣工業企業主要屬於勞動密集型、資源型企業,技術創新力強、科技含量高類型的企業很少,過去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傳統要素驅動和廉價勞動力、自然資源支撐,保持著一定的高速增長優勢。現在面臨著原有動力減弱的挑戰,主導產業礦業由於受市場的影響,礦石產量增加,價格降低,整個礦業經濟增幅緩慢。其它產業,由於受用工、融資等要素成本增加的影響,增長動力難以為繼。
三是工業投資乏力的挑戰。工業發展離不開投入,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產出。近年來,我縣工業投入雖然逐年增加,但增速卻呈逐年下降趨勢,且投入的質量不高。從近年企業項目看,近年總投資在20億以上的重點工業項目僅有1個,即安徽銅冠礦業有限公司,目前還處於項目工程建設中,10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僅有7個,其中礦業項目佔4個,實質性開工建設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大項目很少,廬江面臨著工業投資乏力的挑戰。
二、要在新常態下彰顯新作為
新常態是新挑戰,也是轉型發展新動力和新機遇,既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也要科學制定戰略戰術,勇於擔當,積極作為。
一是在新常態下要大有作為。廬江歷史人文,資源稟賦,聞名遐邇。區劃調整以後,我縣區位優勢更加明顯。隨著交通等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各類優勢越來越突出,廬江大有作為。廬江工業總量小,有很大發展空間。廬江工業僅佔全市工業總量的2.2%左右。縣經濟開發區的工業引擎潛力還未充分發揮,龍橋工業園還處於規劃、基礎設施配套的起始階段,園區發展空間很大。廬江資源豐富,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廬江礦產等資源十分豐富,礦業經濟是我縣及今後一段時期工業的主導產業,但礦業深加工產業鏈一直沒有形成,資源優勢不能形成產業優勢,更沒有形成經濟優勢,因此我縣工業發展潛力很大。我們要科學分析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增速放緩的新變化,分析其原因,謀求我縣工業經濟發展新機遇,不能順勢而下,而應積極應對。
二是在新常態下要敢於作為。堅持「工業立縣」戰略不動搖,做到「立思想、立政策、立機制、立項目、立園區」真立真行,敢於作為,敢於先行。要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尋求重大項目突破。突出「產業第一」導向,依託現有的產業基礎和區位資源優勢,以產業鏈合作為主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推進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努力使我縣成為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主戰場,力爭形成礦業及其深加工千億元產業集群,磁性材料及電子、機械製造及汽配兩個百億元產業集群,以及農副產品加工、建材、輕紡業三大特色產業集群,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體系,以二產發展帶動三產發展,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
三是在新常態下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適應新常態發展新要求,自覺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自然發展規律,自覺走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之路。廬江是省會合肥南部副中心,又有合肥空間發展戰略規劃「1331」廬南產業新城。建設美好廬江,要以高度警醒的生態自覺,統籌劃定好產城發展邊界,站在全市、全縣長遠發展的大局,規劃好廬南產業新城的產業定位、發展方向,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堅定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不能盲目追求產值投資最大化,對沿海、大城市產業轉移的項目要實行嚴格的環保審批,大力發展和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鏈長、牽動性強企業,大力加快淘汰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實現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朝著環境友好型工業方向邁進。
四是在新常態下為企服務要親力親為。經信委作為工業企業服務部門,服務企業是我們主要職責,工作不能錯位,要按照工業立縣的總要求:精力向工業集中、資源向工業匯集、政策向工業傾斜。堅持服務工業經濟三項制度,創新服務方式,堅持問題導向,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對「企業家懇談會」活動中梳理的解決中和未解決問題跟蹤督查,加強調度,限期解決。對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向企業詳細說明原因,要引導企業規范管理,開拓市場,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實實在在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⑸ 推動工業經濟的任務和行動方案

一、深入推進園區建設,大力提升經濟開發區及鄉鎮工業園區發展水平

責任單位: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國土資源局、建設局、外經貿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扎實開展鄉鎮園區「五比」競賽活動。各鄉鎮園區迅速開展以比擴容、比配套、比項目、比質量、比管理為主要內容的園區建設「五比」競賽活動。力爭征地6500畝,平整3500畝,基礎設施投入3億元。鄉鎮規上企業(2000萬以上)凈增30家以上,鄉鎮規上工業產值、工業投入、稅收分別實現280億元、30億元、14億元。

2.扎實推進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經濟開發區要迅速推開蘭江片登勝路兩側和江南片新周路以北、迎賓大道以西地塊,加快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配套,拓展工業用地4000畝,新增規上企業25家以上,規上工業產值突破200億元,實現工業稅收6億元,外貿出口3.7億美元,完成工業投入27億元以上,爭取全年引進工業資金18億元以上。

3.緩解土地制約瓶頸。建立用地指標安排與鄉鎮復墾掛鉤機制,制訂考核辦法,提高補助標准,調動鄉鎮土地復墾的積極性。實施工業用地招拍制度,開展低效用地清理專項行動,全年清理低效閑置用地1000畝,其中經濟開發區清理500畝,鎮鄉、街道清理500畝。

二、開展項目落地專項行動,加快項目投入產出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經貿局

配合單位:發改局、人行、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開展項目落地專項行動。梳理項目落地過程中的難題,建立項目落地一對一服務機制,明確時間節點與進度要求,定期督查,加快項目審批、落地。

2.開展達產達效專項行動。對近3年來招商引資項目進行一次回頭看,由園區辦牽頭,從優化服務、規范管理、履行合同三方面,復核項目運作狀況。

3.加大工業性投入。發揮產業政策導向作用,引導企業投入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等產品傾斜。積極推進低碳、環保、節能等項目建設,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扎實推進大項目建設,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年完成工業性投入55億元以上,其中製造業投入完成52億元以上。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性投入27億元,鎮鄉、街道完成工業投入30億元。

4.全年實施60項總投資44.3億元的市重點技改項目,年內完成技改投入18億元,建成投產47項。

5.認真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全年舉辦1~2次銀企合作洽談會,積極爭取金融機構的項目信貸支持。

6.加大項目儲備和包裝力度,爭取列入省重點工業項目8隻以上,獲得更多的省統籌指標及專項財政貼息。

三、優化駐點招商布局,提升招商選資水平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配合單位:市機關各部門

工作要求:

1.任務目標:爭取引進企業60家以上,引進工業資金35億元(含外資3500萬美元),力爭40億,並在引進「大好高」項目上取得較大突破。

2.優化駐點招商:實施駐點招商與產業招商相結合的「8+2」模式,分別在台州、紹興、寧波、崑山(太倉)、東莞、溫州、杭州、永康等八個重點區域進行駐點招商。同時新設立新型棉紡織和銅鋁延伸2個產業招商組,分別由一名市級領導牽頭負責。

3.發展總部經濟,推進回歸工程。2011年爭創總部經濟稅收1億元以上,在蘭新設立公司10家以上,回歸創辦企業15家以上。

4.完善項目考核:完善項目信息第一報告制度,負責每月向市招商引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項目進展情況,每月召開招商引資工作例會,招商項目逐月對賬,對5000萬元以上項目個數列入鎮鄉、街道招商引資考核。

四、繼續擴大對外貿易,實施外向帶動戰略

責任單位:外經貿局

配合單位:人行(外管)、檢驗檢疫辦、海關聯絡處、財政地稅局、國稅局、經濟開發區、鎮鄉、街道

工作要求:

1.爭取新增自營出口企業20家以上,超千萬美元出口企業達18家以上。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9億美元,其中出口7.5億美元以上;實現境外投資300萬美元,完成境外勞務輸出200人次。

2.增強海關聯絡處作用,實現「大通關」運作,為外經貿企業順利開展各項海關業務提供服務。

3.全力為企業搭建國內外參展平台。計劃爭搶廣交會攤位110個,華交會攤位10個,境外參展展位80個。

4.充分發揮國際商會和牛仔面料對外貿易省級預警示範點作用,搭建起外經貿企業大服務平台。

五、積極推進棉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

責任單位:經貿局、紡織行業協會

配合單位:外經貿局、科技局、經濟開發區、人勞社保局、教體局、財政(地稅)局、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加快推進棉紡織產業集聚升級,編制和實施《市紡織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關於推進市棉紡織產業集聚升級工程的意見》,不斷提升我市棉紡織產業競爭優勢,促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2.建設紡織品綜合市場和省棉紡織品質量檢驗中心,加快建設紡織綜合市場。強化服務指導,建立配套政策,推動紡織業集群化發展。

3.扎實開展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帶動工程,加快棉紡織產業集群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產業集聚度,低能耗、低污染的現代化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

4.強化紡織行業協會功能,提升服務功能,促進行業自律,引導行業可持續發展,推廣毛巾行業聯盟企業標准。

5.加大行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強企業應對危機能力,促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爭列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家,信息化示範(試點)企業2家、市級以上新產品10隻。

六、培育壯大企業主體,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責任單位:經貿局、行政服務中心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外經貿局、財政(地稅)局、科技局、統計局、人行

工作要求:

1.加大涉企政策宣傳力度,繼續推行難題交辦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兌現工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繼續推行市領導聯系優強企業制度,鼓勵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推行精細化管理。

2.培育一批上規模的優強企業,全年力爭銷售額超億元企業突破90家,「億千」企業突破35家,「雙五」企業突破30家。新增企業150家,新增規模以上企業50家。全市規上企業產、銷增長25%以上,力爭30%。

3.加強優勢企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對優強企業和成長型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4.梳理調研全市企業分布結構,確定新興培育行業。確定一批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有特色優勢中小企業列入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庫,並在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基金中安排不少於30%的'資金,專項用於支持特色優勢中小企業技改項目和技術創新的項目補貼。

七、抓好節能降耗和循環經濟工作

責任單位: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發改局、環保局、質量技監局、統計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推進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工作,嚴格項目准入,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0噸標煤以內(國家鼓勵類項目按行業標准執行),確保「十二五」期間單位GDP綜合能耗下降18%。

2.進一步完善節能項目庫建設,加大財政節能獎勵政策,鼓勵企業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3.開展能源效率標識專項檢查和能耗限額標准執行情況的專項督查。對不達標企業立即停產改造,改造無望或經改造仍不能達標的企業列入淘汰名單。

4.注重推行工業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管,列入重點用能企業全面開展清潔生產審核(10~20家),同時加強能源檢測(監察),不少於20家。

5.進一步完善集中供熱布局,加快浙能電廠熱電聯產建設步伐,繼續擴大城西集中供熱范圍。

八、實施名牌戰略

責任單位:工商局、質量技監局

工作要求:

1.深入實施品牌戰略。年內新增省市著名商標10件,省級名牌產品2隻,制定年度商標品牌戰略具體推進計劃,並開展組織實施且有量化目標。

2.開展商標搶注活動。明確創牌對象,實行一對一全程幫扶,對無商標工業企業進行摸底調查,引導外向型企業、無商標工業企業加強國際、國內商標的申請注冊,繼續完成10%無注冊商標工業企業的商標申報任務。

3.實施「以質取勝」戰略。開展質量獎評審活動,評出1~3家市市長質量獎企業;積極爭創1家市市長質量獎企業。年內扶持培育並申報省質量趕超項目1~2個,積極爭創1個項目。

九、推進技術創新

責任單位:科技局、經貿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財政局、國稅局

工作要求:

1.著力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努力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全年新增市級以上科技型企業10家以上,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全年新增各級研發和技術中心20家以上,其中省級研發(技術)中心2家以上。

2.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工程,積極推進科技強市創建。全年爭取市級以上科技項目50項以上,開發市級以上新產品120隻以上,專利申請量660件以上,其中發明專利50項以上。

3.不斷加大科技合作力度,進一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舉辦各類科技對接會活動,加大院校與企業合作的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合作。充分發揮工業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作用,鼓勵企業與大院名校共建研發機構。

十、強化安全監督,努力實現安全生產「三個零增長」

責任單位:安監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公安局、交通局、建設局、教體局、總工會、旅遊局

工作要求:

1.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減少一般事故,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確保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實現「三個零增長」。

2.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繼續推進消防及「三合一」、道路及水上交通、建築施工、危險化學品、礦山、電力設施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

3.強化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加強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著力提高安全意識和事故防範能力。

十一、加強電網建設,提高供電保障能力

責任單位:供電局

工作要求:

1.加強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建成投運110千伏香溪變、擴建110千伏蓮花變,開工建設110千伏女埠變,建設500KV信安至線路,提高變供電能力及供電可靠性。

2.加快城農網建設改造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174.72公里;改造或新增農村台區246個。

十二、加強對進出口企業的質量監管,促進外向型企業轉型升級

責任單位: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事處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質量技監局、外經貿局

工作要求:

1.加強涉及安全、衛生、健康、環保、假冒偽劣等出入境貨物的檢驗檢疫和監管,按要求對出口企業開展新的分類管理,使一類企業達6家以上,完成出入境檢驗檢疫3億美元以上。

2.加快對外貿易便利化進程,直通放行企業達40家以上,對出口企業100%實行電子監管。

3.幫助出口企業採取有效措施應對國際技術貿易壁壘,使出口產品無質量問題國際通報和退貨,幫助企業積極利用自貿區優惠原產地證書,提高外向型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十三、開展「企業文化年」和「職工技術創新」活動,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

責任單位:總工會、人勞社保局

配合單位:鎮鄉、街道,經濟開發區、經貿局

1.推進企業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企業職工文體活動,舉辦慶祝建黨90周年職工文藝聯歡晚會;開展「千萬職工大行動、轉型升級立新功」活動,認真抓好「六比一創」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活動。

2.深化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2011年,全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面達到90%以上。

工業經濟任務和行動方案責任編輯:陳老師閱讀:人次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抓好工業產值的調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沒磨合好怎麼辦 瀏覽:257
t字車標是什麼汽車 瀏覽:74
手動擋奧迪變速箱油多久換 瀏覽:153
汽車加油如何省油 瀏覽:255
寶馬MINI油耗多少 瀏覽:758
河北工業大學復試線為什麼這么低 瀏覽:450
汽車牌照燈怎麼開 瀏覽:164
如何給汽車電瓶加水 瀏覽:510
如何接工業皮帶 瀏覽:930
賓士墊資服務費什麼意思 瀏覽:954
寶馬x4什麼時候改款的 瀏覽:368
集體工業土地如何收儲 瀏覽:237
雪地賓士中磚塊在哪裡拉 瀏覽:369
寶馬副駕化妝鏡怎麼換 瀏覽:68
汽車自燃去哪裡申請報廢 瀏覽:113
濟南pvc工業管材有哪些 瀏覽:423
中國工業特點以什麼為主 瀏覽:359
懷化站旁邊的是哪個汽車站 瀏覽:404
寶馬5系後擋紗窗怎麼關 瀏覽:327
汽車停車場有哪些車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