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消極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消極影響:
1、工業的發展,造成交通,住房,環境污染等問題。
2、對亞非拉國家和地區進行殘酷的剝削和掠奪,造成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長期落後和貧困, 社會日益分裂成兩大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第一次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推動了經濟領域、政治領域、思想領域、世界市場等諸多方面的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是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這不僅是一次技術改革,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志的。這一次技術革命和與之相關的社會關系的變革,被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或者產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密切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背景:
英國資產階級統治一方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統治,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展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
另一方面,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還是無法滿足不斷擴大市場需要,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歷史上把這一過程稱為「工業革命」。
B. 評價工業革命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間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工業革命對社會思想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人感覺「人定勝天」,各種物質對人思想的沖擊很大;
2、工業革命的大工業物質化,社會矛盾對立,導致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
3、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使近代國家體制真正產生;
工業革命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1、工業化國家的民眾日益分為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
2、資本家日益擁有更強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在與貴族的對抗中取得優勢;
3、人類從此產生了大量的工業聚集,而影響了人類之間的關系。
對歐洲關系的影響
英國因為工業革命更加強大,法國因為工業革命也在歐洲保持地位,普魯士更加強盛,奧地利、俄羅斯、西班牙則日益衰落。
對環境的影響
1、在工業革命之後,世界上的煤炭總量飛速下降;以及石油,天然氣(沼氣)等同上
2、工業發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
3、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
對生產方式的影響
①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使產品價值與勞動價值的比大幅增加
②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並使勞動日益單一化
③引起了手工工場工業向工廠工業的轉變
C. 同樣是島國,到底為什麼工業革命誕生在英國而不是日本
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了英國,沒有發生在日本?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提升為,「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了英國,沒有發生在其他國家?」
1.關於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實際上是一次機器革命,用以蒸汽機為代表的蒸汽來代替傳統的手工製作,另外,工業革命不僅僅是一場技術變革,還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自工業革命之後,英國的農民階級消失,英國的社會階級主要變為資產階級和農民階級。
工業革命的發生,並不是某一天的突飛猛進,而是也經過了一段比較長時間的積累,所以要想分析這個問題要從當時英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去看。
通過這種掠奪,英國資本家和工廠主就會有充足的動力繼續從事提高技術革新方面的工作。
而同時期的日本,尚處於幕府統治的封建時期,以土地為主要的社會生產資料,是一個很典型的封建社會,無論是從制度,思想,技術等方面都不具備能夠發生工業革命的條件,包括同時期的中國,也還沉浸在康乾盛世的榮光里。
工業革命看起來是技術革命,但是又不僅僅是技術革命,而是社會政治,制度,思想,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集中的產物,而不是簡單的有幾個因素就可以,所以,工業革命看起來發生在英國是偶然,其實卻又是必然。
D. 英國工業革命與歐洲大陸的工業革命有何不同
英國工業革命
英國工業革命或稱作英國產業革命一般認為是18世紀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工業革命。英國的工業革命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並帶動了當時許多國家相繼發生工業革命。
背景
隨著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加速了圈地運動,產生了大批無產者。同時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開發,使大量財富集中到英國資產階級手中。另外經典力學、熱力學等學科的理論創新也為工業革命帶來了契機。 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不是偶然的,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會經濟前提和科學技術前提的。17 世紀中期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聯盟為基礎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國家。資產階級利用國家政權加速推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工業革命各種前提條件的迅速形成。
歷程
紡織工業
1733年鍾表匠凱伊發明飛梭,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1764年-1767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提高了紡紗效率。
1768年凱伊又發明了水力紡紗機。
1779年克隆普敦又結合兩種紡紗機的優點發明了騾機(mule),後背改良成自動棉紡紗機。
1785年,牧師艾德蒙特?卡特萊特又發明了動力織布機,並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動力織布機工廠。隨後其他紡織機器相繼發明,實現了紡織行業的機械化生產。當時紡織的動力依靠水力,這限制了工業的發展,於是蒸汽機被發明出來。
1769年詹姆斯?瓦特根據前人的成果,成功發明了單向蒸汽機
1782年又製造出雙向蒸汽機。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1800年,英國擁有蒸汽機321台、5210匹馬力
1825年猛增到15000台,375000馬力。
運輸革新
1759年 - 1830年英格蘭2200英里的運河。
1807年,美國人富爾敦發明了汽船
1811年英國也開始仿製。在陸路交通方面
1765年英國開始使用鐵軌
1788年開始架設鐵橋。
1814年史蒂芬遜發明蒸汽機車
1825年於英國的第一條鐵路上試車成功。
1844年,英國鐵路已經長達2235英里。
意義:
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工業革命使工廠制代替了手工工場,用機器代替了手工
勞動;從社會關系來說,工業革命使依附於落後生產方式的自耕農階級消失了,工
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形成和壯大起來。
世界各地區和各國的歷史發展,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規律,也有互不相同的各自的特點。拿歐洲各國的歷史發展來說,就是如此。在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西歐和東歐各國走過了顯然不同的道路。在西歐各國,隨著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封建農奴制走向解體;農奴逐步獲得人身解放和自由。然而在易北河以東的東歐各國,在相應的歷史階段,農奴制非但未解體,反而更加強固了。在英國,當封建制度末期,隨著資本主義因素的成長。爆發了資本階級革命。1649年資產階級革命達到了高峰;這年5月19日,議會通過了一個決議,其中規定:英國將建成一個「共和國和自由邦。它將由這個民族的最高權力,即議會中的人民代表和他們所任命的、為人民謀福利的官員所統治,而不需要任何國王和貴族院,」然而家在這一年,俄國的農奴制在法律上正式形成,廣大的農奴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以後,俄國的農奴狀況不斷惡化,到了18世紀末,已經和奴隸無多大差別。
英國的歷史發展,不但和東歐的俄國等國有顯著區別,而且和歐洲大陸的西歐諸國也不完全相同。自從17世紀革命以後,英國進入了近代歷史時期,它不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都迅速走到了歐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前面。
本來在古代時期,英國這個大西洋中的蕞爾小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古代人所繪制的世界地圖上,英國被置於地球邊緣的天涯海角。當時,歐洲大陸的人,隔著英吉利海峽,只隱隱約約見到不列顛島岸邊霧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故稱之為「阿爾比昂」。直到中世紀時,歐洲大陸的一些人還以鄙夷的眼光來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邊康斯坦召開的一次天主教國際會議上,法、德、西班牙等國的代表認為,英國不過是象丹麥、葡萄牙一樣的小國家,它的代表不能與其他大國代表平起平坐,不應享有表決權。
但是到了近代,英國一躍而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靠了日益富強的國力和強大的海軍,它先後在16、17世紀擊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了所向無敵的海上霸主。以後,它又將殖民主義的觸角,伸向世界的各個角落,逐步建起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凡陽光一天24小時照耀之處,都可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旗幟在飄揚。這時,英國近代歷史成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世界上別的國家、民族一樣,英國歷史也具有其獨特的特徵。特徵之一是它的長期而持久的議會傳統。早在中世紀,英國議會就已經存在。到了19世紀,議會作為領導革命的核心力量,發動了推翻君主專制的斗爭;將國王送上了斷頭台;建立了沒有國王、上議院的共和國。這次革命是在歐洲封建制度發生危機的環境下產生的,它又反過來,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後來斯圖亞特王朝又復辟了,但王黨分子企圖將歷史車輪扭轉到革命前的企圖遭到了失敗。經過二、三十年代反復斗爭,斯圖亞特王朝再度被推翻;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建立並逐漸鞏固了起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體制;比起歐洲大陸和東方各國的君主專制來,具有巨大的進步性。在君主專制的國度里,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會各階層人民都在專制君主的枷鎖下,忍受熬煎。法國的路易十四,自稱「朕即國家」,把國家和他個人等同起來。那些匍匐於他足下的臣僚,阿諛的稱他為「太陽王」;「太陽王」在他的凡爾賽宮,「把每個人都壓制到卑屈服從的地位;他鄙視每個到他宮廷的人。那些公務人員,都不敢以他稍有異議。他還用心計,使每個貴族都唯唯諾諾,不敢表露個性,而只廝混於奴顏婢膝的眾人之中。」⑴在豪華奢靡的凡爾賽宮的陰影之下,有多少人在專制暴政的重軛下,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獄「鐵面人」的事跡,只是出於伏爾泰的揭露才為世人所知,實際上遠比這一事件更為凄慘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專制農奴制「黑暗王國」的歷代沙皇統治之下,俄國千千萬萬的農奴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葉卡特林娜二世曾先後把約80萬農民賞賜給她的寵臣作農奴。農奴主可以任意對這些農奴加以虐待、買賣。在當時俄國的兩家報紙《莫斯科新聞》和《聖彼得堡新聞》上經常登載著把農奴和跑馬、獵犬一起出售的廣告。⑵在這些暴君的嚴密控制之下,人們在公開場合,只能聽到對「太陽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頌德,但實際上,受壓迫的千萬人民,卻對殘害人民的獨夫、民賊懷著刻骨仇恨。拉季舍夫在1990年出版的書中揭露,在俄國,農民過的是「帶枷的罪犯的命運,被囚於地牢的囚徒的命運;是軛下牛馬的命運。」他認為沙皇是「一切兇手中最兇殘的兇手;一切罪犯中最嚴重的罪犯。」一死還不足以償其辜,他應該「死一百次」。⑶
和上述這些國家比較起來,英國在近代時期,具有較大的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和寬松的社會環境。19世紀革命時,擺脫了專制桎梏的人民,意氣風發,發揮出巨大的創造性。彌爾頓形容當時人民熱情蓬勃的精神說:「我好像看到一個高傲強大的民族,像是從沉睡中醒來的巨人,搖撼著他那沉重的枷鎖,奮然站立了起來!」⑷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人們的創造性充分發揮了出來,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各種出版物和小冊子象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涌現;僅1645年一年,英國就出版了722種出版物。⑸後來,在復辟王朝被推翻了之後,1695年,英國正式廢除了書報檢查制度。學術界和文學藝術界人士,得以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一批批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科學家和文學家,象璀璨的群星一般,出現在知識領域,光耀奪目。
英國在政治上的相對民主、自由,不但為本國人民發揮其創造性,提供了條件,而且也為在專制暴政迫害下的進步人士提供了避難所。當法國掀起宗教迫害的浪潮時,數萬名胡格諾教徒逃亡到英國。後來,在流亡到英國的大批人中,包括馬克思、赫爾岑、奧加遼夫等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馬克思的《資本論》及其他重要著作,都是在英國出版的,赫爾岑在英國創辦了「自由俄羅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極星」、「鍾聲」雜志,發表革命民主主義的文章,揭露和批判俄國的專制、農奴制。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也是在倫敦成立的。
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成了封建專制國家先進人士嚮往的榜樣,18世紀法國的啟蒙學者孟德斯鳩等人,對英國的政治制度倍加稱道;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運動興起的時候,維新派人士把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製作為效法的榜樣。
英國歷史發展中的另一個特點是,從中世紀以來,它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就比較薄弱。19世紀初,英國全國領薪金的專職官員不過二三萬人;其中還有許多是國王的家僕。也沒有專職的警察,只有臨時的民警;他們由普通農民和手工業者組成,任期一年;地方長官則由士紳輪流擔任。內戰前,英國沒有常備軍,甚至國王本人都沒有固定的衛隊;遇到緊急狀況時,國王臨時能夠召集起來的武裝人員,不過幾十個人;反對外國入侵和鎮壓國內叛亂的任務,主要由民兵擔任;他們由本地的士紳召集和領導。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仍是世界上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最薄弱的國家之一。馬克思曾根據這一點,認為英國有可能通過普選權,以和平的方式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
英國的社會階級結構不嚴格,階級之間沒有嚴格固定的界限,階級之間的流動性較大,這也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一個特點。近代早期,人們在講到英國社會分為哪些階級的時候,都沒有一個清楚的界定;而且人各異詞,說法不同。16世紀末,威廉·哈里遜把英國社會的人分為四等,但上等人之間的界限卻不清楚。例如關於「紳士」,他說「紳士」是那些「因其出身和血統,或至少因其美德而變得高貴知名的人。」⑼這樣,就讓人覺得,紳士的地位可因其出身和美德而獲得。另外,托馬斯·威爾遜在1600年左右的著作中,又將英國的社會等級劃分為五等。但五等之間的界限也含混不清,他說:「許多騎士和最好的男爵一樣富有,而且並不比許多伯爵差多少,」⑽這樣的劃分標准更是模糊不清。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英國社會現實中,階級本來就是沒有嚴格的界限的。由於階級界限不嚴,階級之間的流動性就較大;從一個階級改變為另一個階級並不困難。一個人只要經過一定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上述這些特點,使英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具有相對的彈性、靈活性;在英國近代歷史上,政治矛盾和社會矛盾,往往通過小的變動即可調整,不致蓄積起來,爆發為大規模的暴力沖突。除了17世紀革命時期的內戰之外,在近代英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暴力斗爭事件。同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思想界和政黨政治中,主張和平漸進,反對暴力革命的理論各政治綱領、政治勢力,也特別強大。
長期安定的社會環境、穩定的政治局勢;階級關系的流動性、靈活性較大;學術思想的自由;對科學技術發明的鼓勵,加上其他自然條件等因素,使英國在世界上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當英國工業革命開始進行的時候,在歐洲大陸上,法國大革命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法國大革命血與火的暴力場面所吸引,沒有太注意在英國發生的不大喧囂的經濟技術變革進程。但一個世紀以後,工業革命的深遠後果卻日益顯現了出來。它不但在經濟上和生產技術上引起了巨大變革,而且導致了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在生產技術上,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生產率也一日千里。1812年,一個使用機器的紡紗工所生產的棉紗,相當於工業革命前200各紡紗工在同一時間里生產的棉紗,⑾工業革命也大大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工業革命前的千萬年時間里,由於生產力低下,在無法克服的自然界威力面前,人只能以依賴和屈從的態度去取得與自然的協調。雖然終生辛勞,竭盡全力,仍然無法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經常陷入飢寒交迫之中。直到中世紀,在歐洲的農村中,仍有40-60%的人,經常難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即使在城市裡,勞動者也常常是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工業革命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改善。英國在19世紀的100年中,人口增加了3倍,但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實際收入仍增加了4倍。有人說,英國工業革命是一個成功的例證,因為它的結果是:「在人口增加的同時,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在增長。」⑿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造成的技術發展,在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前,各地區之間交通不便,山川阻隔,往往成為不可克服的障礙。19世紀中葉,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是英國的「短衫號」(Cutty Sark),從中國航行到英國需時4個多月。⒀各地區、各國人民之間分離隔絕,互不來往,是造成彼此隔閡、猜忌以致互相爭戰的客觀因素。工業革命後,交通工具日新月異,全世界各地區都由統一的經濟鏈條聯系在一起,世界各地人民交往便利而頻繁,各國『各地區人民互相了解和對利害一致性的認識也日益增強。
不過,我們說,近代英國的政治比較民主、自由,只是與歐洲大陸及東方各君主專制國家相對而言。實際上,在英國,主權在民的民主進程始終未能貫徹到底。英國的書報檢查制度雖然在19世紀末即已廢除,並且在以後也未再恢復,但是揭露和批判現實政治的作家,仍不斷遭到迫害。18世紀末,英國國內激進民主主義興起時,英國政府頒布法令,暫停「人身保護法」生效,同時還制定了「判逆行為法」和「叛亂集會法」,限制人民的言論、集會自由,違者將嚴懲,直至判處死刑。法庭以「散播不滿和叛亂種子」的罪名,將激進民主人士托馬斯·繆爾和帕爾瑪流放到澳大利亞。⒁
當英國作為國外先進人士避難所的同時,它的統治者卻在對外關繫上執行著鎮壓革命和殖民侵略政策。法國革命開始後,英國統治者成了反對法國革命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英國殖民主義者也在世界各地進行瘋狂的殖民掠奪。早在17世紀英軍征討愛爾蘭時,在特羅伊達等城市,大肆燒殺,連老弱婦孺都不能倖免。結果,愛爾蘭的1/3人口在戰爭中死亡;瘟疫和飢餓遍及整個愛爾蘭,有些地方,「人們走過二三里方圓的地方,都看不到一個活的生物;無論是人、牲畜和禽鳥。」一個英國軍官在說到英國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島的血腥掠奪時也說:「我們將使我們的形象變成一群殘忍、血腥和喪失人性的民族。」⒂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就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挾其堅船利炮,用學與火的手段,通過鴉片戰爭強加到我國人民頭上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但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它也帶來了一些嚴重的消極影響。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的財富飛速增長,但勞動群眾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對工人階級來說,新建起來的工廠,不過是「昏暗、骯臟的牢房」⒃。它們並不是「文明的庇護所,而不過是工業的兵營」。⒄工業革命後迅速興建起來的大城市中,秩序混亂,環境污穢,工人們麇集在嘈聲震耳的廠房中,無日無夜的辛苦勞動。這些大城市成了「荒涼不毛之地,沒有色彩、歌聲和笑聲,只有男、女、老、幼在裡面勞動、吃飯和睡覺……新式的紡織廠或煉鐵廠就好像金字塔一樣,把它長長的陰影投射在這個以它們為自豪的社會之上」⒅。在社會上,「邁達斯的禍害」到處彌漫,就好像古希臘寓言中的國王邁達斯一樣,人們貪婪的企圖把一切都變成黃金;在閃閃發光的金錢面前,花朵、詩歌、友誼、愛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錢至上,物慾橫流。湯因比指出,「工業革命證明了,自由競爭可以創造財富,但不能創造幸福。」
我國對英國歷史的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中葉。在此之前,中、英相隔萬水千山,互不相知。蘇伊士運河開辟前,中、英交往,須繞道非洲好望角,經過漫長的海上顛簸。鴉片戰爭時,英國殖民主義者,用炮艦轟開了中國鎖國閉關的大門。中國的先進人士,在民族存亡危如累卵的環境下,深知知己知彼才能有備無患,於是著手研究英國等西方列強及其歷史。他們發現,中國之所以落後於西方,不但是由於武器裝備不如人,而且在政治上也落後了。曾經到過英國的王韜就指出,英國之所以富強,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它的「火器之精良,鐵甲戰艦之所向無敵」,而是在於它的政治上的「君民共治」的立憲君主制和「巴力門」即議會制;國家大事都要經過議會兩院討論,「必眾論僉同,然後實行。」⒇從19世紀末維新運動,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介紹英國及西方各國的書籍越來越多。1919年到1949年間,出版了以英國歷史為主要內容的書籍約有五、六十種。(21)
1949年後,英國史的研究也象其他學術部門一樣,取得巨大成績,有很大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左傾教條主義一度很嚴重,在歷史著作中,一味歌頌暴力和斗爭,對英國和其他國家歷史上一切和平漸進的歷史現象和主張和平、改良的人物、政黨和理論,盲目加以批判和否定。同時,個人崇拜之風甚熾,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不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而是只能憑摘引經典作家或個別政治領導人的片言只語作為標准。對外學術交流,幾乎完全斷絕。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極左的恐怖路線得到糾正。科學文化從備受摧殘中漸漸復甦,並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頭。對英國近代歷史的研究也開始走上健康道路。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我國人民在社會實踐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也遭遇過慘痛的教訓,我們以這樣的實踐為基礎,再去觀察英國近代歷史,就得到了一些新的、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深切感到,過去極左路線時的許多錯誤觀念必須糾正。英國在近代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成果,在政治生活和經濟建設中,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和犯過不少錯誤,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客觀地加以研究、總結,以供我們建設我國美好未來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