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江蘇海門市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海門旅遊景點大全
海門哪裡好玩?海門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旅遊,不外乎賞風景、嘗美食、住賓館、聽故事和了解各地的文化風俗等等,從而可以開闊眼界、開拓智慧,鍛煉意志,增長見識和見聞。更重要的是,從旅遊中可以得到心靈的愉悅。本文為大家帶來海門好玩的景點排名,盤點海門十大好玩的地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海門張謇紀念館
張謇紀念館位於江蘇海門區常樂鎮,是為紀念張謇先生而修建的。紀念館佔地33畝,是一所江南園林式建築,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198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命名為「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點。紀念館前為文化廣場,館內有照壁、文化長廊、狀元亭,紀念館的主體建築是一幢面積為3000平方米的兩層大樓。大樓的建築平面呈「H」形,外立面青磚白縫裝飾,灰色平瓦蓋頂,民國建築風格。大樓內部裝飾既有民族元素,又有歐式風格。
2、江海風情園
江海風情園是一個自然生態園、人文生態園,又是南通市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實驗園,更是海門這塊濱江樂土上的新世紀花園。園區佔地400畝,以田園風光、湖光山色和古樸民居為載體,融江海風情和民俗文化於一體,形象地展示海門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農業文明,形成了她明凈、清新的格調和大氣、自然的氣質。園區在為全市青少年提供一個課外活動營地的同時,也給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更為海門沿江風光旅遊帶錦上添花。
3、江蘇海門蠣岈山國家級海洋公園
江蘇海門蠣岈山國家級海洋公園資源豐富,別有天地。江蘇海門蠣岈山國家級海洋公園為開發普及海洋科技知識、探尋海洋地質、氣候、生物變化及生態旅遊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價值。蠣蚜山國家級海洋公園由原海門蠣岈山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更名而來,位於江蘇省海門區東灶港鎮外海。據了解,與海洋自然保護區「禁止和限制開發利用活動」不同,海洋公園在有效保護海洋生態和恢復資源的同時,可以開展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活動,促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的協調統一。
4、東洲公園
東洲公園地處海門區的中部,是海門區區主要的公共休憩場所。東洲規劃總面積124.82畝,其中綠地94.22畝,水面12.84畝。全園分五個區:這五個區便是兒童活動區、老年人活動、游覽休息區、花卉盆景生產區和園務管理區。如今已經成為成為海門的新地標,深受廣大市民歡迎。
5、海門區法光寺
法光寺位於「鳳城福地」余東鎮,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1573-1620),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海門區境內唯一留存的明代古剎,歷來香火旺盛。海門區佛教協會設於本寺。法光寺的前身原是一座道觀--東岳廟,又稱東皇廟,後又建成大雄寶殿並塑東岳大帝。嗣後陸續建後殿、山門、東西側殿等,房屋40餘間,佔地600多畝,成為通東地區規模較大、盛極一時的廟宇。1984年起,余東鎮政府先後撥數百萬元專款對寺廟進行修繕。
6、快活林山莊
快活林山莊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首批省級農業觀光園,由海門區農林局種羊場與民營企業家葛文明先生合資興建,位於海門濱海新城區內,佔地面積49.6公頃,是一個以「匯聚東方文化,展示農業風光」為發展主題,集旅遊觀光休閑、生態保護示範、珍稀動植物觀賞、戶外健身及青少年思想教育為一體的公益活動場所。
7、江蘇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館·家紡產業旅遊區
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位於江蘇省省級開發區——江蘇海門工業園區境內,是全國規模最大、檔次最高、配套最全、功能最強的家紡專業特色大市場。目前,中國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總建築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包括家紡城三期中的核心交易區與布藝廣場、綉品城、精品樓、名品廣場、家紡城一期、二期等家紡產品經營區域,以及為之配套的商業步行街、商貿城、公共服務平台和中國疊石橋家紡館,列全國布料及紡織品市場第三名,位居全國專業市場之首。
Ⅱ 海門工業園區的區位概況
海門工業園區位於江蘇省海門市,與有「華夏綉品第一鎮」、「中國家紡綉品名鎮」之美譽的三星鎮區鎮合一。園區內有江蘇一流的生態工業園與特色經濟區,是全國家紡產品集散中心、江蘇省民營經濟集群示範區、南通市區域經濟核心板塊、海門市城市副中心,是海門市第二個省級開發區,是引領海門市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極。
地理位置優越。海門工業園區位於海門市西北,有「上靠江靠海靠海」獨特的區位優勢。東瀕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距長崎、釜山等國際大港僅400海里;南倚長江,與國際大都市上海一衣帶水,直線距離僅60公里。海門工業園區是長三角北翼聯通上海的第一橋頭堡,處於承南接北的重要樞紐位置。從海門工業園區出發,200公里范圍內可覆蓋上海、蘇州、無錫、南通等20多個現代城市。
交通網路便捷。海門工業園區海陸空交通便捷,「兩港三機場」拱手環抱,「三橋一隧兩汽渡」溝通南北,「四橫十一縱、一高速、一道口」縱橫交錯。兩港:即與海門工業園區1小時車程的世界第三大港上海港和30分鍾車程的中國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三機場,「即南有上海國際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機場,西有南通機場。三橋,即距海門工業園區8公里的蘇通長江大橋,即將開工建設的距海門工業園區40公里的崇啟長江大橋,2007年立項的市區南側的崇海長江大橋;一隧:即以隧道穿越長江的滬通鐵路;兩汽渡:即海太(海門—太倉)、崇海(崇明—海門)兩個渡口。四橫十一縱,即海門工業園區內的十五條公路幹道,其中,星海公路(三星至海洪)、天袁公路(海門港至通州袁灶)和疊港公路(疊石橋至海門港)三條一級公路穿越園區;一高速,即穿越海門全境的寧啟高速公路;一道口,即寧啟高速疊石橋互通道口。蘇通長江大橋、崇海長江大橋建成後,海門工業園區到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的時間僅1小時;寧啟高速疊石橋互通工程的建成,與國內外的交流將更為便捷,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Ⅲ 海門發展的怎麼樣貌似好像發展不是很好哦
2006年,江蘇省海門市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注冊外資實際到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儲蓄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6項指標蘇中縣(市)第一。今年以來,該市經濟繼續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1至4月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4.5億元,增幅16%;財政收入達到9.83億元,同比增長36%;實際利用外資突破1億美元;引進市外民資注冊資本13億元。驕人的成績讓人深切體會到海門人的氣魄---
現在,走進海門,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項目建設的濃濃氛圍、城市建設的美麗景象以及新農村建設、效能建設的喜人成果。海門人讓你處處感受到他們「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濃烈氛圍。
項目建設,跨越式發展「助推器」
海門市委、市政府在推進「崛起蘇中、跨江爭雄」進程中,審時度勢,將項目建設作為組織運籌區域經濟工作的關鍵,推動海門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引擎。以「項目建設年」為主線,抓住猛攻大項目和推進項目落地兩大重點,以大項目促進大投入,以大投入促進大發展,有效支撐起海門經濟大跨越的新格局。
海門市委書記曹斌介紹說,海門市按照「統一規劃、聯動建設、集聚開發、錯位發展」的總體思路,大力實施江海聯動開發戰略,快速推進崇海大橋、沿江沿海開發等承接和集聚大項目的平台建設,打造蘇中一流的最佳產業承載地,為區域經濟騰飛修跑道、築平台。以崇海大橋、海門港、東灶港「一橋、兩港」為抓手,實施省級開發區、省級工貿區、鄉鎮工業集中區「三區聯動」, 著力打造濱江工貿園區、濱海工業新區、靈甸工業集中區和海門工業園區「四大增長極」,形成「四面開花」發展新格局。他們緊緊抓住蘇通大橋、崇海大橋、崇啟大橋、滬通鐵路「三橋一鐵」建設機遇,放大上海「同城效應」,讓海門成為經濟流、信息流、人才流的集聚地,實現地域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大提升。
大載體、大平台建設點亮了港口經濟、集群經濟和通道經濟,中外客商來海投資發展熱情不斷升溫,一大批超億元工業項目湧向海門。去年以來,出現工業投入佔全社會投入超80%、規模以上工業佔全社會規模以上投入超80%、設備投入占工業投入超60%的喜人局面。「四大增長極」成為大項目集聚地。上月,總投資1億美元的日高能源項目、總投資分別為6000萬美元的華辰電器、導電玻璃項目,總投資5億元的基礎設施開放項目等15個大項目在濱海工業新區集中奠基,總投資超過30億元人民幣;世界500強之一的企業美國多福集團接踵而至,落戶開發區;5月份,百士特建材等一批外資企業陸續注冊登記,其中超千萬美元項目5個……目前,落戶「四大增長極」在建超千萬元項目達到70個。
建設優美城市,彰顯江風海韻魅力
去年初,海門市以城市化為抓手,增強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海門市委書記曹斌介紹說,堅持規劃先行、打造精品、以人為本、規范運作的工作思路,把城市規模做大、形象做美、功能做優、實力做強,進一步彰顯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增強城市競爭力、吸引力、承載力和影響力,打造精品城市、現代城市、園林城市、親水城市、生態城市五張名片,努力把海門建設成長三角北翼具有江風海韻特色、適宜人居創業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該市圍繞「以人為本、彰顯個性、蘇中一流」的要求精心謀劃,按照「沿江伸展、組團遞進、帶狀發展」的思路,推進城市重心南移,變背向長江為面向長江,按步驟打造濱江宜居城市,高起點、高標准、大手筆制定、完善城市規劃。2006年以來,海門投入3000多萬元制定20多項規劃。目前,《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基本完成,《海門市濱江宜居城市概念性規劃》、《新城區控制性詳規》等20多項規劃設計工作正在加緊制定和完善中,及時向市民公示,廣泛聽取群眾意見。「一年打基礎,兩年出形象,三年大變樣」,城建工作實施三步走戰略,以「強化基礎、完善功能、挖掘內涵、創造亮點」為著力點,提升改造老城區;迅速拉開框架,高標准、高起點、高質量打造建設新城區;充分發揮濱江優勢,規劃啟動濱江新城,建設成濱江宜居創業的城市。做到新城開發出形象,老城改造出精品,環境建設見成效,加快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資源對接,促進全市城鎮化整體推進,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在推進城市建設的同時,著力美化環境,實施「綠環水繞」工程,實施改造一個公園、新建四塊綠地、建設七條綠色走廊為主要內容的「一園四片七帶」綠化工程和以海門河、圩角河、民生河、十二號橫河整治為內容的「四河景觀」工程。
海門積極運用市場機制,面向社會籌集資金,實現以城養城、以城建城、以城興城、以城帶城。實施城市項目大招商,部分基礎設施納入市場化,鼓勵和吸引外資、社會資本和個人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各方面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機制。2006年,市區住宅、商貿等房地產開發項目總施工面積達175萬平方米,在建項目總投資28億元,完成投資額17億元。2007年,城市建設投資將突破60億元,施工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市場化運作也吸引了上海城建集團公司、北京首開集團等市外大資金、大財團參與,其中上海城建集團公司發揮資金、技術及管理優勢,投入17億元參與污水處理系統、全市區域供水系統、新城區南進軸區域基礎設施、濱海工業新區基礎設施等四大類項目建設。
新農村建設,讓百姓分享發展成果
海門市圍繞「率先達小康、建設新農村」的主題,堅持以推進高效農業規模化為主攻方向發展現代農業,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村莊整治為主要抓手打造現代農村,以提升素質和弘揚新風為關鍵培育現代農民,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亮點紛呈。
以「民富、村美、風氣好」為目標,海門努力走出富有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海門市委書記曹斌說,新農村建設就是要讓老百姓分享發展成果,長期得實惠,今年海門市財政投入2.3億元支農資金,比去年增加1億元。
圍繞農民增收,拓展百姓致富新空間。該市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發展農村經濟這根主線,把「民富」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第一要務,堅持農業高效化、創業全民化、農民非農化,多渠道拓展農民增收空間。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發展「四青作物」等優勢產業,壯大花卉苗木等附加值高的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等新型業態。中高效農田約占該市總耕地面積的50%。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經紀人隊伍和為農綜合服務社建設,進一步創新農民、企業、基地、市場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從拉長的產業鏈中獲得更多的收益。全市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136個,農民經紀人隊伍發展到3.2萬人。做大做強勞務產業,發揮建築產業的優勢,發展「走出去」的市外服務業,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創造條件。目前,該市七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非農產業,僅建築業2006年就實現總產值204億元,經濟收入46.8億元,建築勞力人均年收入2萬元。2006年,海門實現農業現價總產值40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200元,繼續保持蘇中第一。
建設基礎設施,構築農村發展新平台。大力實施路網通達工程、農村水利建設、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農民聚居區建設,讓農民充分感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提高對全面小康建設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已有58%的村完成了水利建設,並通過省生態農業市的驗收。今年財政計劃出資1.15億元,建設農村公路100公里以上,確保農村居民居住集中點都有一條通鎮水泥公路。繼續堅持典型引路,分類推進,在新農村創建試點村帶動下,村村建設400平方米的農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
推進環境整治,塑造現代農村新形象。該市把營造清新凈美的環境作為村美的著力點。市財政每年拿出250萬元專項資金以獎代補,鎮村配套250萬元資金用於垃圾處理,構建分層管理、分級負責的治理新模式,使農村生活垃圾實現戶袋裝、村收集、鎮中轉、市處理和日產日清。堅持政府扶持、群眾自籌和集體資助為主、社會共同參與的方式推進改水改廁,其中市財政投入2692萬元改善農村環境衛生,70%以上村完成改水任務,全市完成改廁1.2萬座,所有建制鎮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開展綠化造林,使森林覆蓋率達到全面小康序時進度。南通市評出的20個2006年度環境優美鄉鎮,海門6個鄉鎮榜上有名。
大力提升素質,倡導健康文明新風尚。海門市圍繞培育好風尚、促進風氣好的目標,強化技能培訓,今年計劃財政投入3132萬元,比去年增加85%。大力實施萬名農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確保全年實用技術培訓4.2萬人,創業培訓2500人,勞動力轉移培訓1萬人,為農村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撐。弘揚文明新風,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和競賽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發農民群眾奔小康的內生動力,培養新型農民。
加快健全保障,建設和諧安康新農村。該市圍繞增強造血機制、建立長效機制,大力發展農村慈善事業、逐步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今年政府財政投入3200萬元用於農民健康工程,確保今年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2%。加快建立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養老保險等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應保盡保,純農業人口參加農村養老保險達70%,財政按繳費的30%予以補貼。通過制定一套優惠政策、落實一筆發展資金、引進一批致富項目、提供一批市場信息、轉移一批勞動力相結合的辦法,力爭使經濟薄弱村、農村貧困群體跟上海門快速發展的步伐。
效能革命,為跨越式發展注入新動力
2006年,海門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面領先蘇中、搶先跨過長江、率先實現小康,爭當蘇中第一強市」的「三先一爭」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組織保證,該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在全市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效能革命」,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幹部作風,更好地為群眾、為企業和基層服務,為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海門市「效能革命」堅持以創建最佳辦事環境為目標,以思想教育為基礎,以制度建設為根本,以開展效能評議活動為載體。該市著重抓住三個重點:即把工商、稅務、環保、公安等23個重點執法部門作為重點,以點帶面,全面提升效能;把項目建設、城市建設作為重點,實行同時布置,同時檢查,同時落實;把承諾服務內容的兌現作為重點,接受全社會監督。
為進一步促進機關和幹部作風轉變,該市100多個部門紛紛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並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效能建設情況,主動接受全社會監督。同時,該市廣泛開展「萬人評議百名熱點崗位中層幹部」活動,將發改委、外經局等19個部門的142個熱點崗位中層幹部的照片、姓名、單位、職務、工作職能、服務處所、服務格言通過該市新聞媒體進行公示,請群眾評議、監督,同時聘請了部分企業法人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幹部等150名效能信息員參與評議活動。
一個個推進效能建設的活動載體,一條條優化辦事環境、提高辦事效率的承諾,一項項彰顯個性的特色服務舉措,有效地把海門市機關和幹部手中的權力置於了陽光下。現在的海門,高效、務實、清正、廉潔的服務型機關格局正在形成。
Ⅳ 海門有哪些園區招商政策優惠力度大
海門市位於江蘇省南部,是一個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擁有多個工業園區,包括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這些園區招商政策和優惠力度都不盡相同,以下是其中一些園區的招商政策和優惠力度:
海門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園區的重點發展產業包括先進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葯物等,該園區的招商政策包括:
提供土地使用權優惠,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享受免費使用土地5年的政策;
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等提供科技創新支持,資助金額可達1000萬元;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產業發展支持,最高資助金額可達2000萬元;
對引進重點產業項目,根據項目總投資額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園區的重點發展產業包括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等,該園區的招商政策包括:
對引進重點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財務支持和技術服務,資助金額最高可達200萬元;
對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在注冊資本達到一定金額的情況下,可享受租金優惠和人才消辯優惠等政策。
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該園區的重點發展產業包括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該園區的招商政拿埋缺策包括: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最高2000萬元的科技創新獎勵;
對液配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一次性最高200萬元的資助;
對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在注冊資本達到一定金額的情況下,可享受免租金使用土地和工廠等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政策僅為部分園區的政策,具體的政策和優惠力度還需要根據具體的項目和企業來確定。
Ⅳ 海門工業園區的介紹
江蘇海門工業園區是江蘇省海門市第二個省級開發區,位於該市西北部,與有「華夏綉品第一鎮」、「中國家紡綉品名鎮」之美譽的三星鎮區鎮合一,是全國家紡產品集散中心、江蘇省民營經濟集群示範區、南通市區域經濟核心板塊。園區內擁有國內最大的家紡專業市場——中國疊石橋家紡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疊石橋市場擁有3000多間門面,10000多個經營攤位,營業面積35萬平方米,日均人流量3萬人次以上,市場經營品種達200多個系列,產品暢銷全國200多個大中城市,並遠銷南非、東歐、南美、中東以及日本、韓國等五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