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使真正意義上的近代工業迅速興起,改變了社會階級結構、政治關系、國際關系,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把資本主義取代封建主義的進步性充分體現在歷史發展的趨勢中;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電氣時代」,使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模式日漸成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同時,列強間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劇,給世界的和平、穩定帶來了嚴重威脅;第三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帶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由於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所以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變化,促進了國際經濟格局的調整。
『貳』 第一次工業革命給人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1.極大的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使人類進入到了蒸汽時代
2.改變了世界格局,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
3.工業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進程加快
4.但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環境上的破壞
『叄』 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是什麼(6分)
1、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同時它還進一步要求解除封建壓迫,實行自有經營、競爭和貿易,在這次革命中,資產階級逐漸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它所帶來的社會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工業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開端,為日後爆發的工人運動奠定了基礎。
2、工業革命加速了城市化進程:
工業革命使英國由以農業—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轉變為以、工業—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即開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工業的大發展改變了英國人口的布局,大批人口向工業區集中。大批工業城市興起,如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城鄉和工農業人口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1851年英國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52%。
3、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和財富的增長:
工業革命中經濟和醫學的進步使歐洲人口出現前所未有的增長。盡管19世紀期間有數百萬歐洲人移居海外,1914年時歐洲大陸的人口卻是1750年時的三倍以上。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生產在世界范圍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使生產率史無前例的增長成為可能。
4、工業革命導致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
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使兩個新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誕生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同時開始。罷工運動鍛煉了工人,到19世紀30年代,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5、工業革命引起交通運輸業的技術革命:
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和冶金工業的發展引起對新式運輸工具的需要,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鐵路的挑戰。短短數年,鐵路占據了長途運輸的主導地位,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蒸汽機還被應用於水上運輸。到1850年,汽船已在運送旅客和郵件方面勝過帆船,並開始用於貨運。
『肆』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有那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叫「產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工業階段的過渡。 (1)它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豐富了物質生活。 (2)鞏固了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 (3)引起了社會結構的變化:產生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 (4)東西方關系的變化,密切了世界的聯系。 (5)推動城市化進程。 (6)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時間觀、金錢觀、人才觀、競爭觀等),對世界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
『伍』 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極大的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2.工業引起了生產方式的轉變,工業生產進入大工廠生產時期;
3.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5.工業革命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
6.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7.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掌握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8.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9.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資本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10.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影響:
1、經濟層面:
(1)促進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2)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3)產業布局發生變化汽車製造業,化學工業等興起;
(4)生產管理制度發生變化;
(5)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政治層面:
(1)資本主義制度完善,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2)工人階級進一步壯大,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3)各大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開始對外擴張,瓜分世界殖民地;
(4)各國民族解放運動此起彼伏;
3、社會層面:
(1)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2)思想觀念發生改變,現代化的思想體系逐步形成。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發源於英國,是指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生產取代人工生產,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技術革命。由於以蒸汽機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以電力和內燃機的使用為主要標志,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稱為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導致了列強開始爭奪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