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中國的重工業都在東北
因為東北具有大量的礦產資源。東北地區在三十年代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東北亞最先進的工業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原有的工業基礎和緊鄰蘇聯的關系,許多重工業建設項目也都被安排在東北。東北地區一度佔有中國98%的重工業基地。
東北地區主要有沈大工業帶、長吉工業帶、哈大齊工業帶三個工業帶。 形成了遼中南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兩大城市群 。主要工業城市有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本溪市、撫順市、吉林市、長春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
沈陽經濟區:國務院批准設立的第八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秦皇島都市圈:以河北秦皇島為核心,輻射葫蘆島、錦州、朝陽、承德、赤峰等地的經濟圈。
五點一線:「五點」即:遼寧沿海岸線上的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大連花園口工業園區等五個重點區域、丹東臨港產業園區、遼西錦州灣沿海經濟區、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一線」即:遼寧將建設1443公里的濱海路。通過打造沿海公路網,連接沿黃海和渤海的「五點」。
(1)解放前為什麼東三省工業重要擴展閱讀:
作為新中國重工業的搖籃,東北老工業基地曾經書寫過光榮與夢想。「共和國長子」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習近平曾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到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此次在東北地區考察,從北大荒的萬頃良田,到企業繁忙的生產線,習近平看得細、問得實、想得深,為東北發展打氣鼓勁,為東北振興凝心聚力。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再次給出了關於東北振興整體性的方法論。那就是「瞄準方向、保持定力,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擼起袖子加油干,重塑環境、重振雄風」。
在2016年3月7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就指出,東北振興要「要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久久為功」,要「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可見,對於東北振興的思考,也是「一以貫之」的。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五市盟,區域總面積約佔全國的15%,人口約佔全國的9%,經濟總量約佔全國的9%。這里有著廣袤的黑土地、雄厚的工業基礎、豐富的資源,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這是東北振興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從2003年中央第一次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到2016年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既定戰略,中央也一直對東北振興非常重視,就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作出系統部署、制定專門政策。這是東北振興的強大底氣。
有支撐、有底氣,就有自信,就能保持定力。有了定力、有了目標,才能一以貫之、久久為功,最終重塑環境、重振雄風。
東北如何振興?習近平曾為東北振興找到過三張牌:市場牌、改革牌、創新牌。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要想創造優勢、化危為機,這都是必須打的三張牌。
他還提出過東北振興的「加減乘除法」:加法——投資、需求、創新,減法——淘汰落後產能,乘法——創新驅動,除法——市場化程度。可謂系統性的思考。
在此次座談會上,習近平進一步對東北振興提出了六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二是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三是科學統籌精準施策,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四是更好支持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產,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
五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
六是更加關注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
這六個方面的要求,是總書記為東北「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提出的具體葯方。包括了改革開放,也包括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
可以說,這六個方面的要求,可以總結成一句話: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先導。這與市場、改革、創新的要求,也是一脈相承的。
改革關頭勇者勝,氣可鼓不可泄。越是形勢困難,越要鼓足精氣神;越是在滾石上山關鍵期,越要咬住一口氣。方法論定下了,下一步,就是「擼起袖子加油干」,把各項改革部署落到實處,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奮力走出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新路子。
『貳』 為什麼民國時期東北三省和上海都發展到了鼎盛時期為什麼東北經濟會衰落東北可是中國的重要工業基地,
因為政策,建國後的東北一直是資源和人才輸出並且是無條件的,改革開放時前生產的資源都是國家統一調配,哪來的利潤,國家政策又是一直傾斜南方,改革開放後,人才資源有又是國家行為支援南方,南方必然發展,東北的人才都去了南方,國家給東北有沒有好的政策,南方人發展好了,缺卻說東北人懶,沒良心的東西。
『叄』 東北的重工業基礎是小日本留下來的嗎
怎麼可能,小日本只會摧毀我們發展自己。東北的重工業基礎來自我們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原因:(1)主要是因為東北地區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如本溪、鞍山一帶的鐵礦,儲量約佔全國的1/4。煤炭保有儲量約723億噸。豐富的礦產儲藏為東北發展重化工業提供了資源條件。(2)再就是東北地區原來就有較好的重工業基礎。東北地區工業發展進程從清末開始,中日甲午戰爭後,外國資本競相進入東北,設廠開礦,近代科學技術、生產設備和經營手段也迅速傳入東北。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領東北,為戰爭需要,把重工業作為主導產業,全力擴大生產,使重工業急劇膨脹。因此,相對其他地區而言,東北地區重工業基礎較好。
華北和江南地區那時還未開發,資源比較匱乏,交通還不是很便利
『肆』 為什麼中國的重工業都在東北
因為日本佔領東三省,建立滿洲國的時候,在東北建立重工業基地。戰爭結束後由於東北具有重工業的基礎,所以新中國把它作為重工業基地發展。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比如東北大平原幅員遼闊,適合重工業發展,但無疑歷史原因是做最重要的
『伍』 為什麼要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作出的重大決策。
加快實現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大意義:
1、東北地區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和我國重要的工業與農業基地,擁有一批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資源、產業、科教、人才、基礎設施等支撐能力較強,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2、東北地區區位條件優越,沿邊沿海優勢明顯,是全國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在國家發展全局中舉足輕重,在全國現代化建設中至關重要。
3、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新經濟支撐帶的重大任務,是優化調整國有資產布局、更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的客觀要求,
是完善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布局的重要部署,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打造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有力保障。要充分認識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定不移地把這項宏偉事業推向新階段。
(5)解放前為什麼東三省工業重要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目標:
1、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性改革取得重大進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2、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自主創新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大幅提升,重點行業和企業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3、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資源枯竭、產業衰退地區轉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4、在此基礎上,爭取再用10年左右時間,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走進全國現代化建設前列,成為全國重要的經濟支撐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和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
『陸』 解放初期,我國重工業主要分布在哪
東北地區。
1、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鐵等;
2、當時我國建國初期百廢待興,面對的是國民黨政府留下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在冷戰初期與蘇聯建立了互助同盟關系,重工業大多要依靠蘇聯方面的援助,而東北在地理上靠近蘇聯遠東地區,交通便利(那個時候國內為數不多的鐵路線有不少在東北);
3、重工業當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命脈,涉及到國防大計,亟需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而東北是解放戰爭時期最早解放的區域,革命基礎好,群眾積極性高,況且東北靠近北京,便於管理。
『柒』 為什麼說東北是全球最適合發展工業的地方
因為東北地大物博有非常廣闊的土地平原,而且還有靠近海的地方,非常適合海運,出口商品非常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