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均安歷史的情況
(一)明、清時期
明代置縣後,下設都、堡、村3個基層機構。均安隸馬寧都,下編5堡27村。清初仍沿用明制,光緒年間撤都建區,均安被編為第九區。從明至清,第九區隸馬寧都管轄,下設5堡27村:江尾堡——含倉門、石步、巷心、碧灣、沙頭、沙路;後來石步、巷心並入倉門,碧灣並入白藤堡的三華,沙路並入沙頭;於是江尾堡下轄倉門,沙頭2村。白藤堡——含白藤、馬滘、三華3村,後白藤分為聯芳等8村,馬滘分為高村等4村;於是白藤堡下轄三華等13村。鼎新堡——含良村,笏山、橋頭、磯頭、渡江、天壺、外村、南面、羅鍾9村;後渡江、天壺並入磯頭,笏山居民全部外徙,羅鍾並入南面,於是鼎新堡下轄良村、橋頭、磯頭、外村、南面5村。雲步堡——含對田、菱溪、南浦、沙浦、上街、欖屋、上屋、上村、豸浦9村,後對田編入南面,上街並入沙浦,欖屋、上屋並入豸浦,於是雲步堡下轄菱溪、南浦、沙浦、上村、豸浦5村。福岸堡——含福岸和星槎2村。
清咸豐三年(1853),白藤堡三華村梁姓移居馬寧堡的南沙開墾,同治年間築起防洪堤圍,名新圍。
清末,第九區被編為15鄉:倉門、沙頭(含良村)、磯頭(含橋頭)、外村、南面、菱溪、南浦、沙浦、上村、豸浦、三華、福岸、星槎、白藤、馬滘。除白藤、馬滘兩鄉外,其餘13鄉都在西江尾段的磨刀沙上,故民間把這13鄉統稱為江尾洲。
(二)民國時期
辛亥革命後,基本上沿用清末的建制,但撤銷都和堡,區直屬縣政府管轄,第九區仍編為15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縣政府把原來的10區縮編為6指導區48鄉。原第九區納入第6指導區,下編4鄉16村:倉華鄉——含倉門和三華2村。六合鄉——含沙頭、良村、磯頭(包括橋頭)、外村、南面、菱溪、南浦7村。雲福鄉——含星槎、福岸、沙浦、上村、豸浦5村。白藤鄉——含白藤、馬滘2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3月原馬寧鄉的南沙劃入均安地域,設南沙鄉,於是原第九區下管5鄉。
(三)建國後
1、1950年3月20日,順德縣人民政府明令恢復區建制,均安地域編為第九區,直屬縣政府管理,下編6鄉37村1圩;倉華鄉——含倉門、天連(原倉門沙)、三華、新華(原三華沙)4村。六合鄉——含沙頭、良村、橋頭、磯頭、外村、南面、菱溪、南浦8村。雲福鄉——含沙浦、星槎、福岸、上村、豸浦5村。南沙鄉——含凌沿、安成、永隆、四埠4村。白藤鄉——含海邊等12村。馬滘鄉——含高村等4村。均安圩1圩。是年2月,原第八區蜆沙劃入雲福鄉星槎村管理。
2、1952年8月,原來的6鄉改編為12鄉1圩:倉門、三華、新華、天連,南菱(含南面、菱溪、外村)、雲浦(含沙浦、上村、豸浦),福星(含福岸、星槎及由蜆沙、螺沙、均地、上力4沙編成的四聯村)、四和(含沙頭、良村、磯頭、橋頭)、南浦、南沙(含凌沿、安成、永隆,四埠)、白藤、馬滘和均安圩。1954年設置行政鄉:倉門、三華、沙頭(含良村、磯頭、橋頭)、南浦、南面(含菱溪)、天連、新華、上村(含沙浦、豸浦)、星槎(含四聯、福岸)、南沙、白藤、馬滘12鄉和均安圩。
3、1956年4月,原12鄉1圩被縮編為均安鄉(含倉門、三華、沙頭、良村、磯頭、橋頭)、南浦鄉(含南浦、南面、菱溪、外村)、上村鄉(含上村、豸浦、沙浦、星槎、四聯、福岸)、新華鄉(含新華、天連)、南沙鄉、白藤鄉(含白藤、馬滘)、均安圩等6鄉1圩。
4、1958年3月,把磨刀沙、淋刀沙各村和白藤、馬滘合編為均安鄉(均安圩屬均安鄉管理)和南沙鄉2大鄉。同年9月,撤銷大鄉制,白藤、馬滘劃歸新會縣管理,建立均安人民公社。下設生產大隊:倉門大隊、沙頭大隊(含良村)、磯頭大隊(含橋頭、外村)、南面大隊(含菱溪)、南浦大隊、星槎大隊、四聯大隊、沙浦大隊,豸浦大隊、上村大隊(含福岸)、三華大隊、南滘大隊、黃蓬大隊、新華大隊、南沙大隊15大隊和均安圩。
5、1959年7月,原15大隊1圩被編為新華,南滘、黃蓬、倉門、三華、沙頭(含良村)、磯頭(含橋頭、外村)、南面(含菱溪)、南浦、四聯、星槎(含福岸)、沙浦、上村、豸浦、安成、凌沿、永隆、四埠18大隊和均安圩。
6、1961年4月成立均安區黨委會,不設區級行政機構,原均安人民公社分編為均安公社——下編上村、上豸、下豸、沙頭(含良村)、東門、榮錦、磯頭(含橋頭)、外村、石步、華廟、巷心、聚龍12大隊。沙浦公社——下編沙浦、福岸、蜆沙、均聯、上力、興隆、堯天、埠隆、南浦、下力、菱溪、南面12大隊。新華公社——下編華豐、永豐、元龍、興仁、南滘、黃蓬、新寧7大隊。南沙公社——下編凌沿、新圍、東埒、永興、永隆、南安6大隊和均安圩、均安農場。4小公社37大隊1圩1場。
7、1963年1月9日,撤銷區黨委會管理制和小公社,恢復均安人民公社,下編倉門、沙頭(含良村)、磯頭(含橋頭)、外村、南面、菱溪、南浦、星槎(含四聯、福岸)、沙浦、上村、豸浦、三華、新華、天連、凌安(含凌沿、安成)、埠隆(含四埠、永隆)、均安圩16大隊1圩。1968年3月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革命委員會。1980年7月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名稱,下編18生產大隊1圩。
8、1983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建制,成立均安區公所,下編18鄉政府1圩政府。1984年2月16日縣人民政府批准均安圩編為區屬鎮。至此,均安區公所下轄倉門、沙頭(含良村)、磯頭(含橋頭)、外村、南面(含對田)、菱溪、南浦、沙浦、上村、豸浦、星槎(含四聯、福岸)、新華、天連、凌沿、安成、永隆、四埠18個鄉人民政府和均安鎮人民政府。
9、1987年2月撤區建鎮,成立均安鎮人民政府,原區屬均安鎮政府改稱均安鎮辦事處,各鄉政府改稱村民委員會。
10、1989年,均安鎮各村民委員會改稱管理區。
11、1998年9月,均安鎮各管理區重新改稱村民委員會。
12、2002年,均安鎮18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街道辦事處合並為倉門、沙頭、天湖(磯頭、外村合並而成)、鶴峰(豸浦、上村合並而成)、三華、新華、南沙(凌沿、安成、四埠、永隆合並而成)、均安8個社區居委會和太平(南面、菱溪合並而成)、南浦、沙浦、南浦、星槎、天連5個村委會。
B. 廣州省花都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廣州省花都區的郵政編碼為:510800
行政區劃 :
截止2016年,全區下轄新華、花城、新雅、秀全4個街道辦事處和花東、花山、梯面、獅嶺、赤坭、炭步6個鎮。
188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新華街8個、花城街9個、新雅街11個、秀全街7個、花東鎮45個、花山鎮26個、梯面鎮8個、獅嶺鎮17個、赤坭鎮30個、炭步鎮27個。
全區社區居民委員會64個,其中新華街32個、花城街9個、新雅街4個、秀全街6個、花東鎮5個、花山鎮1個、梯面鎮1個、獅嶺鎮3個、赤坭鎮2個、炭步鎮1個。全區村民小組1971個、居民小組200個。
(2)均安鎮三華村工業園改做什麼擴展閱讀:
新華街:位於花都區南部。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廣清高速貫穿南北,緊鄰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境內建有廣州火車北站、廣州地鐵九號線。廣清城際、廣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等重點工程進入施工建設。
轄區面積29.81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32個社區,總人口約32.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約19.2萬人,外來人員約13.7萬人。
秀全街 :位於廣州市花都區中心城區,轄區總面積54.19平方公里。2018年末,全街戶籍人口49962人,來穗人口82315人,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8.56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50.01億元,實現稅收收入13.9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22億元。
花城街:位於花都區中軸線核心區域,於2014年1月8日正式掛牌成立,為花都區委區政府及眾多行政事業單位辦公所在地。
北至洪秀全水庫連接獅嶺鎮,南至迎賓大道毗鄰新華街、西至大華村交界秀全街、東至羅仙村與花山鎮相鄰,東望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南向面向國際二類港口花都港,武廣高鐵、京廣鐵路、廣清城際輕軌(在建)、廣州地鐵9號線穿境而過。轄區總面積26.56平方公里。
新雅街:位於花都區南部,於2014年1月行政區劃調整時掛牌成立,與花都區新華街、花山鎮及白雲區江高鎮、人和鎮相連,行政管轄總面積約32.98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約12.7萬人,新雅街毗鄰白雲國際機場和廣州北站,通勤時間僅10餘分鍾,是廣州空港經濟區核心區。
C. 均安鎮的建制沿革
從明至清,明代置縣後,下設都、堡、村3個基層機構。均安隸馬寧都,下編5堡27村。清初仍沿用明制,光緒年間撤都建區,均安被編為第九區。從明至清,第九區隸馬寧都管轄 ,第九區隸馬寧都管轄,下設5堡27村,三華屬白藤堡所管。後白藤堡分為聯芳等8村,馬滘分為高村等4村,於是白藤堡下轄三華等13村。清咸豐三年(1853),白藤堡三華村梁姓移居馬寧堡的南沙開墾,同治年間築起防洪堤,名新圍。清末,第九區被編為15鄉:倉門、沙頭(含良村)、磯頭(含橋頭)、外村、南面、上村、豸浦、三華、福岸、星槎、白藤、馬滘。除白藤、馬滘兩鄉外,其餘13鄉都在西江尾段的磨刀沙上,故民間把這13鄉統稱為江尾洲 。
清光緒十年(1894),法國攻打安南(今越南),朝廷為籌辦國防經費和招募兵勇,把順德縣劃分為十個團。光緒末把團改為區,均安地域編為第九區 。
辛亥革命後,基本上沿用清末的建制,但撤銷都和堡,區直屬縣政府管轄,第九區仍編為15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縣政府把原來的10區縮編為6指導區48鄉。原第九區納入第6指導區,下編4鄉16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3月原馬寧鄉的南沙劃入均安地域,設南沙鄉,於是原第九區下管5鄉 。
建國後,1950年3月,順德縣明令恢復區建制,均安地域編為第九區。倉華鄉合編為4村(含倉門、天連、三華、新華)。1952-1954年設置行政鄉,改編為三華鄉。1956年4月原12鄉縮編為均安鄉,三華恢復為村。1958年3月,把各村和白藤、馬滘合編為均安鄉,同年9月,撤銷大鄉制,建立均安人民公社,設三華生產大隊,建立大隊初期,以營、排為編制,由營統管大隊的村務、財務、經濟、社員分配等,下設四個排(1排文明、2排榮錦、3排東門、4排啟明),各排經濟獨立核算,設有集體公共食堂。1961年4月原均安人民公社分編均安公社,三華大隊分編為榮錦、東門2個大隊。1963年1月恢復均安人民公社,三華同時恢復原生產大隊建制。1983年12月撤銷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建制,成立均安區公所,三華大隊改制為三華鄉人民政府。1987年2月撤區建鎮,建立三華村民委員會。1989年撤村建區,建立三華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撤區建三華村民委員會。2002年體改後,三華村民委員會改為三華社區居民委員會。
三華早在宋末崔、周、梁、謝姓人已在此開村。開村時崔氏為大族,有三子名華夏、華胄、華傑,故取村名三華。村內碧灣村原屬江尾堡自成一村,清咸豐年間劃入三華,名東門坊,碧灣牌樓在1959年時被拆去。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歐陽氏兄弟遷至江尾,兄居於三華,後人口漸繁,現成為大族。境內分文明、榮錦、東門、啟明4坊。三華社區位於佛山市順德區西南偏南面,距區政府所在地18公里,地處均安鎮中心地帶,西北連豸浦,南接沙頭,東接鎮面,東南連接倉門,屬沖積珠江平原和低矮丘陵組成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居面積2.08平方公里,轄一個股份社和四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4001人,流動人口5000人。現有工企業145家,其中「牛仔服系列」制衣企業佔86家。集體商鋪(380間)10萬平方米,集體可支配收入1500萬元。2004年全居工農業總產值5.3億元,年人平分配6698元,股民分紅(每股)1000元。居委會先後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文明示範村」、「全國創建文明工作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合理利用我居現有資源,推進社區服務項目的建設,開設居一級的電子網頁,將社區服務的設施、項目內容分門別類地搬上網頁,為本區的網民群體尋求服務提供便利。
三華社區將區內8個居民小區統一由專業性較強的三華物業管理公司管理,統一對居住小區的環境、衛生、治安、綠化等事項進行規范管理。在商業區中心設有文明經營商業街,積極開展創建「文明戶」活動,並健全動態管理制度。
對村容、商業環境的環衛管理。我們實行獎罰工作制度,定期監督檢查評比,使環衛工作人員做到清潔後自覺保潔,定點不定時全日制服務。每年都進行四次立體式滅蚊、滅鼠大行動。共投入2500多萬元,興建了村中長400多米、寬13米的文錦路;高標准治理「華安涌」三華河段,在華安涌兩岸建起一個頗具水鄉特色,佔地2.3萬平方米的中心公園、佔地1.3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山體公園,標准游泳池等康樂設施。此外,還將境內的山崗全面栽種上「美葉桉」、樟樹綠化樹苗,優化了區內生態環境,在村的中心建起多個小公園。為群眾營造了一個舒適恬靜、享受大自然的休閑娛樂場所。
對全社區4個自然片的1.2~2.2米的巷路全面擴寬,社區的道路(含內街)硬底化達100%,排水覆蓋率達98%,無害化池達95%。 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三華社區居委會,堅持把開展群眾樂於參與的文化體育活動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做到有組織,有場所,有經費,有成績,有激勵,從而使三華的文化建設與群眾文化活動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社區居委會先後成立了曲藝社、書畫攝影協會,象棋組、籃球隊等業余群眾組織,有效地促進各類文體活動的開展。居委會對這些群眾組織都實行專項撥款,保障了必要文體活動設施與基本的活動經費。
而三華曲藝社,是均安地區一支久負盛名的曲藝隊伍。曲藝社現有40多人。居委會每月撥出專款2000元資助曲藝社和書畫攝影協會作為活動經費。曲藝社及書畫攝影協會每次參加市、鎮的文藝演出和攝影、書畫大賽都取得可喜的成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