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聯網的發展趨勢
物聯網的發展前景很不錯,具體如下:
1.更安全的保護措施。在新技術出現之初,它的技術力量幾乎都集中在創新上,導致監管水蘆宴平低下,這就使業界的興奮、激進和政策、監管的滯後常常形成鮮明的對比。由於物聯網設備和基礎設施的價格下降,企業在物聯網設備上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這種創新和應用一陪舉銀旦普及,各種新技術的風險也突顯出來。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費品設備。IoT所覆蓋的行業人群廣泛,從智慧交通、智能物流、醫療、農業、能源等行業應用,到私人智能家居、個人、智能汽車等應用,無論是降答戚低成本,還是提高中國居民的生活質量,都將是中國居民生活質量的巨大提升。
⑵ 各省市、各個地區應該如何發展工業互聯網,有哪些主要任務
自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之後,各地紛紛加快工業互聯網的建設與發展步伐。發展工業互聯網,網路體系是基礎,平台體系是關鍵,安全體系是保障。各省市、各地區應緊緊系統構建網路、平台、安全三大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全力推進七大任務:
1.夯實網路基礎
夯實工業互聯網的網路基礎,應圍繞網路改造升級、提速降費、標識解析,推進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IPv6、工業無源光網路(PON)、工業無線、時間敏感網路(TSN)等技術,改造工業企業內網;
第二,以IPv6、軟體定義網路(SDN)以及新型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即5G技術),實現工業企業外網的升級改造;
第三,推進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圍繞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推動行業性二級接機點的建設與連接。
2.打造平台體系
第一,培育工業互聯網平台,以企業為主導,構建跨行業、跨領域平台,實現多平台互聯互通。
第二,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試驗驗證。支持產業聯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測試驗證平台,開展技術驗證與測試評估。
第三,推動、吸引企業上雲。鼓勵工業互聯網平台在產業集聚區落地,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中小企業的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
第四,培育工業APP,支持軟體企業、工業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合作,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
3.加強產業支撐
要加強產業支撐,必須加大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力度,提升產品與解決方案供給能力:
第一,關鍵共性技術支撐。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圍繞工業互聯網核心關鍵技術、網路技術、融合應用技術開展聯合攻關,促進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應用。
第二,系統解決方案支撐。圍繞智能感測器、工業軟體、工業網路設備、工業安全設備、標識解析等領域,推廣一批經濟實用的微服務化系統解決方案。
4.促進融合應用
融合創新工作應圍繞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兩大主體開展:
針對大型企業,加快工業互聯網在工業現場的應用;開展用於個性需求與產品設計,生產製造精準對接的規模化定製;
針對中小企業,實現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開展供需對接、集成供應鏈、產業電商、眾包眾籌等創新型應用。
5.完善生態體系
第一,構建創新體系:有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資源,圍繞重大共性需求與行業需要,面向關鍵技術與平台需求,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
第二,構建應用生態,鼓勵工業互聯網服務商面向製造業企業提供咨詢診斷、展示展覽、行業資訊、人才培訓、園企對接等增值服務。
第三,構建企業協同發展體系,以需求為導向,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中介型共享製造、眾創型共享製造、服務型需求共享製造、協同型共享製造等新型生產組織方式。
第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
6.強化安全保障
安全保障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底線,必須切實提升安全防護能力,建立數據安全保護體系,推動安全技術手段建設。此外,各地區還應大力發展信息安全產業,推動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相關技術和產業發展,開展安全咨詢、評估和認證等服務,提升整體安全保障服務能力。
7.堅持開放合作
第一,加強地區乃至國際的企業協作,形成跨領域、全產業鏈緊密協作的關系。
第二,建立政府、產業聯盟、企業等多層次溝通對話機制。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協同與合作,參與工業互聯網標准規范與國際規則的研討與制定。
⑶ 關於工業物聯網的深度思考
工業物聯網是指在工業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工業特有的價值增值的技術模式。
所有物聯網都是為了實現萬物互聯,特別是物與物的互聯,但是工業物聯網又有其專有屬性,原因是與工業物聯網相對的消費物聯網本身的聯網密度、聯網的實時性、聯網物的異質化要求都不高,而工業物聯網的要求主要表現在聯網密度、聯網實時性及聯網異質化三個方面。
思考所有問題都需要從宏觀到微觀的細化過程,工業物聯網也不能例外,我認為對工業物聯網進行深度思考,需要從以下五個維度進行分析,否則將會要麼帶來一葉障目,要麼帶來好高騖遠。
首先需要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工業物聯網的價值、意義和目的是什麼;第二個是工業物聯網需要連什麼的問題,這是一個范圍的概念;第三個需要我們思考的是連入物聯網的物的層級問題,也就是深度的問題;第四個需要我們思考的是實現物聯的價值成本分析;第五個需要我們思考的是如何建設工業物聯網。
互聯網實現了計算機與計算機的連接,或者說實現了人與人的連接,這個連接帶來了人的交互的便利,在這個基礎上涌現出很多全新的、顛覆性的商業模式,例如,電子商務、即時通訊,社交媒體等等;而物聯網將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同樣我們也期望帶來全新的、顛覆性的商業模式,甚至更進一步,期望帶來人類生活、生產方式的全新的顛覆性的模式。
作為物聯網主戰場的工業物聯網,人們對其的期許是在工業設計、製造、流通環節帶來革命性的變革,為傳統工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勢能,驅動工業在更高維度上發展、創新、乃至變革。隨著計算、存儲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任何行業對數據獲取手段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對數據獲取手段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四個特徵,第一是高效性;第二是准確性;第三是實時性;第四是經濟型;在當前技術能力下,能夠同時滿足這四個特徵的就是工業物聯網,首先,晶元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具有較強計算能力的MCU在美元以下,RFID晶元價格甚至已經到美分這個量級,使得工業物聯網有了物質基礎,同時滿足了經濟性要求;近三十年的通訊技術的發展,從模擬到數字,從簡單調制到復雜調制技術的商用化,使無線通訊可以很廉價地覆蓋幾百米甚至數公里的范圍,滿足了數據獲取的密集部署要求,同時由於工業物聯網的永久在線的特徵,使工業物聯網滿足數據獲取的高效性、實時性要求;微電子技術在近年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論在價格上還是在進度上都有了長足的突破,滿足了數據獲取的准確性。
總而言之,工業物聯網的出現是在以下幾個條件成熟時涌現出來的不可逆轉的趨勢:
1、快速變化的市場需要數據支撐,產生了市場對數據獲取的急切要求;
2、MCU的發展使得計算能力快速提升;
3、以調制技術為核心的通訊技術發展為聯網建立的管道基礎;
4、感測技術,特別是以MEMS為標志的微電子技術的發展給予感知世界提供的保證;
工業物聯網不是規劃出來的,是各種技術與需求發展進化的產物,是生活、生產、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後自然而然出現的,是在需求的驅動下,眾多行業創新帶了的自然產物。
通過工業物聯網,可以把傳統經濟中不可數字化之物數字化,可以把傳統不可數字化之行為數字化,可以把傳統不可能變為可能,甚至變為容易獲得、解決的方案。
這個問題是第一個問題的延續,如果不考慮經濟性,那麼我們可以說工業物聯網連接一切可連接之物,但是,當我們在做一個務實的、有價值的方案時就不能不考慮可行性及經濟性,那麼工業物聯網連什麼呢?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我們通過上面對價值、意義和目的分析可知,我們應該從目的反推,一切從目的出發,時刻盯緊企業需要彌補的最關鍵環節,例如,如果對量化OEE有需求,那麼我們就要連接設備狀態;如果要減少在製品,那麼我們就要對在製品進行追蹤;如果能源消耗對企業是重中之重,那麼我們就要把能效物聯化,等等。世界上不存在同樣的兩片樹葉,同樣地,世界上也不存在同樣的兩個企業,我們只能對企業本身進行深入分析,緊緊聚焦於企業價值,在保證經濟性的基礎上,確定工業物聯網的實施范圍方案。聯網范圍一個核心點是連入物的屬性,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分析連入物的屬性與企業建設工業物聯網目標的耦合度,決定需要實施工業物聯網的廣度。
通過分析工業物聯網連什麼後,我們得到了連入物的內容,接下來需要我們決定是對每個/每類連入物我們該數字化哪些屬性,這里遇到工業物聯網特有的一個障礙,需要連入工業物聯網的物的可連通性問題, 特別是在設備互聯時,可連通性表現的特別突出,例如,有的設備具有開放的通訊協議和可用的通訊介面,有的設備不開放協議等等,那麼可連通性就是對方案供應商的很大的考驗,我們的經驗是有四種方案可供選擇:
1、使用設備開放的協議;
2、使用設備自帶的感測器;
3、添加新的感測器;
4、改變觀察側面及維度,使用全新的採集模式;
其中第四條,改變觀察的側面和維度,使用全新的連接方式是使用第一性原理,避開設備不開放協議或介面的阻礙,避開被設備供應商牽著鼻子走的方向,從本質上獲取數據。例如:通過能效檢測獲得設備的使用狀態,通過震動感測分析設備部件的故障、甚至是轉速等,只要通過第一性原理從你需要的信息入手,而不是被動地從設備可以提供的數據入手來提供物聯解決方案的方式。直接把我們需要的信息做為目標,觀察除了直接連接設備外,我們還能夠如何獲得需要的信息,因為只有我們獲得的數據能夠與設備提供的數據在信息上能夠「同構」即可。例如,我們可以在我們的物聯設備上安裝一個震動感測器,從感測器獲得的數據中,我們即得到了設備是否開機,又得到了是否啟動工作,同時還得到設備的轉速。如果不用第一性原理,而是硬要跟設備互聯,那至少要採集三個數據,並且未必設備能夠給你。這就是典型的邊緣計算的案例,邊緣計算的計算規則一定要具有定製能力,可以說邊緣計算一定是一個知識容器,可以方便地把客戶、廠家,甚至是第三方的知識融入的容器,我們開發的支持腳本的設備已經具有了初步的邊緣計算的功能,我們需要在這個方面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所以,通過分析企業價值和物的可連通性,我們就可以明確定義需要連入物層級,也就明確了連入物的連接深度;
在連入物聯網的物的層級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管理粒度,對於製造業來說,連入物的管理粒度大概分為如下幾個層級:
1、感測級;
2、設備級;
3、產線級;
4、車間級;
5、企業級;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經濟性可行的前提下定義數據獲取的粒度。理論上講,細粒度一定比粗粒度更好,更有價值,但是當加入成本分析後,可能並不一定粒度越細越好,需要按照各種制約因素找到一個平衡點。
價值成本永遠在企業行為中持有權值最高的贊同或者否決的一票,通過前三項分析,我們僅剩下最後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這也是關乎價值成本的關鍵:管理粒度問題,我們到底需要在多細的粒度下進行管理?這帶來了一個哲學問題:世界是不是需要黑盒子。什麼意思呢?當我們確定一個管理粒度後,比管理粒度更細的信息將被隱藏在黑盒子中,這個黑盒子將成為我們分析深度或者認知深度的制約因素和約束條件。我們可以通過價值成本分析來找到這個平衡點,從而明確黑盒子的大小,並最終確定連入工業物聯網的物的特性。
我們的期許是工業物聯網建設的價值觀,其他一起都是方法論。首先,我們在規劃物聯網時要本著既要有高瞻遠矚,又要有務實可行的精神。在思考黑盒子的大小時我們要高瞻遠矚,設計方案盡可能地以黑盒子盡量小為目標,而實施方案則按照價值成本分析選擇合適的黑盒子的大小,也就是選擇合適的管理粒度,從而保證投入收益的平衡,甚至我們可以把黑盒子盡量定義的大些,用以驗證工業物聯網的可行性,最大可能地降低工業物聯網實施的風險。
總之,我們應該從以幾個方案來確定工業物聯網的建設原則:
1、期望獲得什麼結果?
2、期望用什麼方式獲得想要的結果?
3、需要信息基礎提供什麼?
4、工業物聯網是否能夠獲得這些信息?
5、工業物聯網如何獲得這些信息?
6、獲得這些信息的性價比如何?
7、回歸分析,評估預期結果是否符合經濟利益?
8、落地實施。
⑷ 工業互聯網平台產業發展分析
行業發展背景
1、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
中國製造業發展迅速,根據IHS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佔世界製造業產出的比值第一次略高於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盡管體量巨大,但中國製造的綜合實力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目前以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製造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國製造業長期發展。高端製造能力不足、創新能力和製造能力不強、發達國家製造業迴流、東南亞等國家低端製造業產能轉移和國內人口紅利下降給中國製造業發展帶來巨大挑戰。長期來看,中國人口老齡化必將導致人力成本的提升,削弱國內製造業的成本競爭力優勢,加速製造業向印度、泰國、越南等國低人力成本國家轉移。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