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曹妃甸區的十大產業園區
曹妃甸區境內擁有十個大規模的產業園區,目前正在大規模開發建設中。
南堡經濟開發區:南堡開發區成立於1991年,1995年被省政府同意為省級開發區。現隸屬於唐山市曹妃甸區。全區總控制面積412平方公里,城區計劃面積26平方公里。堅持科學計劃規劃,加速完善基礎設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活躍培養開展海洋化工及化工配備、硅鈦資料、倉儲物流等工業鏈配套項目,成為曹妃甸海洋化工循環工業演示基地,逐漸建成特徵明顯、城市功用齊備、生態環境優秀的曹妃甸西部城區。
冀東北工業聚集區:位於唐海縣南部,於2011年8月19日正式掛牌成立,總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由60平方公里唐山臨港工業園、20平方公里秦皇島臨港工業園、20平方公里承德臨港工業園和10平方公里張家口臨港工業園四部分組成。重點發展鋼鐵、裝備製造、精細化工、現代物流四大主導產業,積極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為曹妃甸工業區和曹妃甸國際生態城開發配套產業,建設「特質」的工業園區和新型產業基地。
曹妃甸龍島旅遊度假區:龍島的保護和旅遊開發,是構建曹妃甸集現代工業旅遊、濱海城市旅遊和海島休閑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現代旅遊產業體系的開端和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打造成國家5A級景區的優勢。40平方公里的龍島高端旅遊休閑度假區,將建設成為特色、精品、高端的自然生態旅遊休閑勝地。計劃建設海中浴場、濕地公園、體育中心等群體性項目,遊艇俱樂部、國際游輪母港等高端市場項目,並配套建設主題廣場、主題公園、會展中心、主題酒店等基礎服務設施和接待設施。根據長遠發展規劃,龍島旅遊項目將擴建為40平方公里,增設海洋樂園、高爾夫球場、水上運動、漁港小鎮等數十個旅遊休閑項目,將龍島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高檔的旅遊休閑目的地,從而帶動曹妃甸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曹妃甸開發建設的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國際港口物流園區:規劃面積36.1平方公里,優勢,該園區將重點建設能源、礦石等大宗貨物的集疏港、貿易港,商業性能源儲備基地,煤炭、木材、鋼材、礦石、可再生資源、燃氣等貨種的交易中心,逐步形成以先進技術為支撐,以物流一體化和信息化為主線,具有曹妃甸特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港口物流服務體系,逐步成為我國北方地區國際性港口物流中心。
鋼鐵電力園區:規劃面積46.8平方公里。未來,將重點發展以鋼鐵、電力、海水淡化等產業為龍頭的循環經濟產業鏈集群,構築以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華潤電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北控水務集團等企業為龍頭的鋼鐵、電力-海水淡化-濃鹽水綜合利用兩大循環經濟產業鏈條,逐步形成高效綜合利用資源、能源的循環經濟新型工業化園區。
化學產業園區:起步區規劃面積29.8平方公里,遠期規劃面積86平方公里。園區發展將依託深水大港優勢,逐步構成以大型煉化為主體、以外向型一體化為產業特色、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種化學品為產品特色、以碳化工、鹽化工及化學品物流為支撐的綜合產業體系,逐步建成大型臨港石油化工產業基地,環渤海地區的油氣儲運中心,面向華北經濟腹地、輻射西部地區的化工品貿易集散中心。
裝備製造園區:規劃面積27.24平方公里,岸線15公里。未來,依託深水大港和精品鋼基地,將重點發展以船舶修造、港口機械、石油鑽采、冶金設備、工程機械、礦山機械、汽車、發電設備、重型鋼結構等為主導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將逐步建成中國北方沿海地區大型臨港裝備製造基地。
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4.59平方公里,岸線長3.3公里。另外在綜合保稅區旁邊還有20平方公里的綜合保稅區配套園區。以保稅倉儲、世界中轉、世界配送、世界收購、轉口貿易、研製描繪、出口加工、商品展現、檢測修理、港航效勞十大功能為依託,憑仗國家賦予撐持性優惠政策,要點開展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稅收、大物流」特色的高端製造業、現代物流業及現代效勞業。曹妃甸綜保區的建立和開展,將成為環渤海對外經濟開展的「新引擎」。
新興產業園:曹妃甸新興產業園於2012年4月28日掛牌建立,分為東、西兩區,方案面積33.84平方公里。其間,西區坐落曹妃甸工業區西北部,方案面積11.7平方公里,西區重點加快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東區坐落唐山灣生態城鄰近,方案面積22.1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光電子、機電一體化、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產業,打造曹妃甸產業競爭新優勢。
曹妃甸中日生態園:曹妃甸中日生態園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該園區借鑒中新蘇州工業園建設模式,由中日兩國合作開發建設,立足環渤海,面向東北亞乃至全世界,吸引日本企業和各國先進企業入園,以聚集節能環保、綠色、低碳、循環經濟、減災防災等領域的技術、產品、裝備、服務、應用示範為主要產業特色,積極發展低碳的高新技術產業,是世界領先的節能、環保、低碳、綠色增長的產業開發區和可持續發展的示範園區,也是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的重要經濟合作平台和東北亞經濟一體化的孵化平台。
重點發展方向:新能源、環保、新材料、新材料、信息技術、先進製造與智能化、循環經濟與節能減排、生態城市與生態建築、減災防災技術與產品、光電子技術等。
積極開展以下業務:低碳技術的示範應用、建設示範項目;國際低碳技術與低碳經濟的展示、會議與交流;國際低碳技術與產品的交易、物流;國際低碳技術與低碳經濟的的培訓;世界級的低碳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