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面臨哪些挑戰
互相行業之間的挑戰,能力差不多,價格戰就是會變得很可怕的。對員工的戰爭,無法接受優秀的員工,員工之間也會流動很大的。
Ⅱ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的架構是什麼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什麼問題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本質是工業雲平台,它的核心由:基礎設施層(lasS)、平台層(paaS)、應用層(SaaS)三層組成,再加上斷層、邊緣層,共同組成了工業互聯平台的基本架構⌄。它主要是基於中小企業在應用方面孝隱豎的需求,搭建對工業數據採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模板體系,來幫助客戶實現工業互聯網輔助的生產功能。而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優秀的企業在國內也有很多,比如奧普雲、東方國信巧大、索為、廣州魯邦通。特別是廣州魯邦通,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十幾年的品牌了,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而且公司還擁有著豐富的在技術研發能力攜慧,到2022年6月末,知識產權申請量達到數百項,入選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在行業具有一定優勢。
Ⅲ 10個問題,樹根互聯帶你弄懂「工業互聯網」
在前段時間召開的兩會中,「工業互聯網」這一行業熱詞,在會議討論和提案中頻頻出現,也引發了多方的關注。其實,從2019年開始,「工業互聯網」作為「新基建」的核心要素,就開始被政府、企業及科研單位多次提及。但對於工業互聯網,很多人還都只是一知半解。下面,就讓樹根互聯用10個問題來帶你弄懂「工業互聯網」。
其實,工業互聯網早在八年就已經被提出來了。
工業互聯網並不等同於工業4.0和第四次工業革命。
工業互聯網是指整個產業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工業互聯網實現了生產過程中所有要素的整合。
工業互聯網關繫到邊緣計算、數字孿生、人工智慧等新技術,但工業互聯網的全面普及將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
在工業互聯網中,有五類玩家。而樹根互聯扮演的正是傳統工業巨頭衍生的角色。
通過以上10個問題,你是不是對工業互聯網有所了解了?雖然工業互聯網的浪頭正盛,但其發展需要更多行業和不同領域的主體共同參與,完成數字化升級改造,以慢慢適應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需要。未來,工業互聯網將在樹根互聯等主體的參與下發展出更多新型產品和服務,得到進一步升級。
Ⅳ 「5G+工業互聯網」依然存在的現實:不會用、不敢用、用不起
(馬秋月/文)「工業互聯網」已經連續第四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2018年「發展工業互聯網平台」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2019年「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拓展『智能+』,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2020年「發展工業互聯網,推進智能製造」。再到2021年的「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台,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而工業互聯網又是5G應用的主戰場。如今,我國「5G+工業互聯網」無論在網路支撐、還是融合應用、終端產品等,在整個產業生態前進了一大步。但是「不會用、不敢用、用不起」等現實難題依然存在。
未來三年是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
未來三年是工業互聯網的快速成長期,為此在2021年初,工信部出台了《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確立了未來三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目標:到2023年,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融合應用成效進一步彰顯,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健全,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並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2021年3月15日,工信部召開幹部大會,會議要求: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加大5G網路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新的一年,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繼續加強引導支持,營造更好的產業發展環境,著力開創工業互聯網發展新局面: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內、外網建設改造和標識解析規模化應用。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專業型平台、特色型平台、跨行業跨領域平台建設。二是持續深化融合應用。將工業互聯網技術、模式等與各行業的生產實踐、行業特性、知識經驗緊密結合,打造一批融合應用典型案例,帶動形成系統性推廣模式。三是夯實產業發展根基。要聚焦核心技術和能力短板,繼續組織實施創新發展工程,加強技術攻關和關鍵產品研發,助力工業補齊短板、鍛造長板。四是培育壯大產業生態。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和力量,推動形成主體多元、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打好「團體賽」。鼓勵地方結合當地實際, 探索 各具特色發展模式。五是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堅持發展與安全並重,落實好主體責任,完善網路安全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建設,加大網路安全投入力度,加強網路安全技術監測。
「5G+工業互聯網」整個產業生態前進了一大步
據工信部部長肖亞慶透露,「5G+工業互聯網」發展迅猛,全國在建項目超過1100個,其中有很多非常好的應用場景,例如:上海的商飛、山西的陽泉煤礦、湖南三一重工和廈門港,都有很多好的5G實際應用場景。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指出「5G+工業互聯網」在融合應用、網路建設、終端、產業生態、標准上都前進了一大步。
首先,融合應用實踐步伐加快。目前,「5G+工業互聯網」從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應用類型從大帶寬主導向多類型方向發展,典型應用場景逐漸形成,提質增效降本成效初顯。主要十大應用場景有工業設計、輔助裝配、設備協同、精準操控、視覺檢測、數據採集、遠程維護、智能物流、無人巡檢和安全監控。
其次,建網模式逐漸清晰。此前2020年11月份統計全國5G基站建設70萬個時,應用於工業互聯網的5G基站共有3.2萬個。「基於用戶面下沉的建網模式為大型工業企業首選,基於用戶面下沉的5G局域專網是主流。」王志勤說,「主要適用場景是大型製造企業、港口、煤款等。這種模式UPF/MEC部署於企業內部,可保障網路低時延,企業業務數據不出園區,保障數據隱私安全。還有一種模式是基於公網的5G廣域專網,它是利用5G切片技術形成端到端『切片子網路』,適用於中小企業。第三種模式就是基於資源獨享的5G局域專網。這種模式需授權5G專網頻段,由工業企業自建專網,目前 探索 較少。
第三,終端產品逐漸涌現。「5G+工業互聯網」涉及到網路化升級改造、融合產品研發等諸多內容,帶動研發一批新型工業融合終端,培育一批新型解決方案提供商。截至2020年11月,全球一共發布工業級CPE設備達到21款,我國涌現一批具備5G通信能力的AGV、無人機、MES終端等融合終端產品。
第四,產業生態不斷壯大。基礎電信企業和工業企業加快對接,目前在建「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100個,IT和CT融合加快,互聯網巨頭以雲&邊緣計算切入5G基礎設施市場,他們是核心網的新進入者,例如:阿里巴巴攜手浙江聯通完成寧波舟山港的5G輕量化獨立核心網全覆蓋;騰訊在濱海總部落地5G邊緣計算「一體化中心」,可以支持行業專網的部署。
第五,融合標准體系穩步推進。據王志勤透露,我國正在制定「5G+工業互聯網」標准體系框架,立項研製一批行業標准,「預計2021-2022年將會立項8項「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及技術要求。」
「不會用、不敢用、用不起」等難題依然存在
盡管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產業發展初期仍舊面臨挑戰。王志勤表示,「不會用、不敢用、用不起」等現實難題依然存在。「產業應用有待進一步 探索 、技術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和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特別是初期研發和建設投資巨大、模組等產業支撐能力不足、開放融合生態尚未建立。另外,我國5G標准尚未完全凍結、我國工業整體信息化基礎也較差,支撐能力相對薄弱,在核心技術掌握程度、關鍵產品服務性能、解決方案供給、應用深度等方面仍然有較大差距。」
據王志勤介紹,下一步,發展「5G+工業互聯網」主要從四個著力點出發:
一是加強5G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內網5G升級改造、工業園區5G網路建設、先導區/示範區5G網路建設。
二是持續 探索 融合應用創新。加強核心生產環節融合應用 探索 、加快商業模式的創新 探索 、推動可復制案例的推廣應用。
三是著力增強產業供給能力。增加解決方案有效供給,加快晶元、模組、工業終端的研發和產業化。
四是優化產業創新發展環境。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項目庫資源池的建設,標准體系、專利、測試床等建設。
Ⅳ 工業互聯網安全包括什麼
工業互聯網安全防護內容包括:
設備安全
設備安全包括工廠內單點智能器件、成套智能終端等智能設備的安全,以及智能產品的安全,具體涉及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現場設備由機械化向高度智能化轉變,並產生了嵌入式操作系統微處理器應用軟體的新模式,這就使得未來海量智能設備可能會直接暴露在網路中,面臨攻擊范圍擴大、擴散速度增加和漏洞影響擴大等威脅。
工業互聯網設備安全具體應分別從操作系統 / 應用軟體安全與硬體安全兩方面出發部署安全防護措施,可採用的安全機制包括固件安全增強、惡意軟體防護、設備身份鑒別、訪問控制和漏洞修復等。
控制安全
控制安全包括控制協議安全、控制軟體安全及控制功能安全。
工業互聯網使得生產控制由分層、封閉、局部逐步向扁平、開放、全局方向發展。其中在控制環境方面表現為 IT 與 OT 融合,控制網路由封閉走向開放;在控制布局方面表現為控制范圍從局部擴展至全局,並伴隨著控制監測上移與實時控制下移。上述變化改變了傳統生產控制過程封閉、可信的特點,造成安全事件危害范圍擴大、危害程度加深,以及網路安全與功能安全問題交織等。
對於工業互聯網控制安全,主要從控制協議安全、控制軟體安全及控制功能安全三個方面考慮,可採用的安全機制包括協議安全加固、軟體安全加固、惡意軟體防護、補丁升級、漏洞修復和安全監測審計等。
網路安全
網路安全包括承載工業智能生產和應用的工廠內部網路、外部網路及標識解析系統等的安全。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工廠內部網路呈現出 IP 化、無線化、組網方式靈活化與全局化的特點,工廠外部網路呈現出信息網路與控制網路逐漸融合、企業專網與互聯網逐漸融合、產品服務日益互聯網化的特點。這就使得傳統互聯網中的網路安全問題開始向工業互聯網蔓延,具體表現為以下幾方面:工業互聯協議由專有協議向乙太網(Ethernet)或基於 IP 的協議轉變,導致攻擊門檻極大降低;現有的一些工業乙太網交換機(通常是非管理型交換機)缺乏抵禦日益嚴重的 DDoS 攻擊的能力;工廠網路互聯、生產、運營逐漸由靜態轉變為動態,安全策略面臨嚴峻挑戰等。此外,隨著工廠業務的拓展和新技術的不斷應用,今後還會面臨由於 5G/SDN 等新技術引入、工廠內外網互聯互通進一步深化等帶來的安全風險。
網路安全防護應面向工廠內部網路、外部網路及標識解析系統等方面,具體包括網路結構優化、邊界安全防護、接入認證、通信內容防護、通信設備防護、安全監測審計等多種防護措施,構築全面高效的網路安全防護體系。
應用安全
工業互聯網應用主要包括工業互聯網平台與軟體兩大類,其范圍覆蓋智能化生產、網路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方面。目前工業互聯網平檯面臨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篡改、丟失、許可權控制異常、系統漏洞利用、賬戶劫持和設備接入安全等。對軟體而言,最大的風險來自安全漏洞,包括開發過程中編碼不符合安全規范而導致的軟體本身的漏洞,以及由於使用不安全的第三方庫而出現的漏洞等。
相應地,應用安全也應從工業互聯網平台安全與軟體安全兩方面考慮。對於工業互聯網平台,可採取的安全措施包括安全審計、認證授權和 DDoS 攻擊防護等。對於軟體,建議採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在軟體的開發過程中進行代碼審計,並對開發人員進行培訓,以減少漏洞的引入;對運行中的軟體定期進行漏洞排查,對其內部流程進行審核和測試,並對公開漏洞和後門加以修補;對軟體的行為進行實時監測,以發現可疑行為並進行阻止,從而降低未公開漏洞帶來的危害。
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包括生產管理數據安全、生產操作數據安全、工廠外部數據安全,涉及採集、傳輸、存儲、處理等各個環節的數據及用戶信息的安全。工業互聯網相關的數據按照其屬性或特徵,可以分為四大類:設備數據、業務系統數據、知識庫數據和用戶個人數據。根據數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將工業互聯網數據分為一般數據、重要數據和敏感數據三種。隨著工廠數據由少量、單一和單向向大量、多維和雙向轉變,工業互聯網數據體量不斷增大、種類不斷增多、結構日趨復雜,並出現數據在工廠內部與外部網路之間的雙向流動共享。由此帶來的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數據泄露、非授權分析和用戶個人信息泄露等。
對於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安全防護,應採取明示用途、數據加密、訪問控制、業務隔離、接入認證、數據脫敏等多種防護措施,覆蓋包括數據採集、傳輸、存儲和處理等在內的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
Ⅵ 什麼是工業互聯網
通俗來說,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是傳統工業流程與信息通信技術的高度融合產物。
工業互聯網的嚴格定義是一種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不斷顛覆傳統製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型產業加速發展壯大。工業互聯網的優勢在於將人、機、數據深層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