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麗水工業區如何收稅

麗水工業區如何收稅

發布時間:2022-01-22 21:07:13

❶ 國家對什麼企業,收稅 收稅的標准是什麼

國家對企業的收稅標準是根據企業的經營規模,經營種類和收入類型來確定稅收的比例,依照相關的稅收法律來進行核定徵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 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1)麗水工業區如何收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條 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或者解繳稅款,納稅擔保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繳納所擔保的稅款,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稅務機關可以採取下列強制執行措施:

(一)書面通知其開戶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從其存款中扣繳稅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賣或者變賣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以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抵繳稅款。

稅務機關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對前款所列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納稅擔保人未繳納的滯納金同時強制執行。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維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強制執行措施的范圍之內。

❷ 小公司的怎麼收稅

公司主要交的稅費:
1、營業稅=服務業收入*稅率為5%(適合有服務業的企業)(月報);
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3%(適合小規模納稅人)(月報);
增值稅=商品銷售收入(不含稅)*17% - 進貨金額(不含稅)*17%(適合一般納稅人)(月報);
2、應納城建稅=應納增值稅+營業稅*7%(月報);
3、應納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營業稅*3%(月報);
4、堤圍防護費:營業收入*0.1%(各地徵收標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徵收)(月報);
應納地方教育費附加=應納增值稅+營業稅*2%((各地徵收標准不同,有些地方不徵收)(月報);
5、所得稅=利潤總額*稅率為25%(季報);(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並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工業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1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3000萬元;其他企業,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8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1000萬元)。
6、個人所得稅(月報);實行代扣代繳,不管工資薪金是否超過2000元都要實行全員全額申報。
應交個人所得稅 (按個人工資薪金計算交納的個人應交的稅額,以每月收入額減除免稅的應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等項目,再減去允許扣除費用2000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交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每月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 5 0
2 超過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 20000元至 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註: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貳仟元後的余額或者減除附加減除費用後的余額。)
7、印花稅(月報各地要求不同,或發生時購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書立、領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所列舉憑證的單位和個人,都是印花稅的納稅義務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繳納印花稅。
稅目稅率表
稅 目 稅率或稅額
購銷合同 0.3‰
加工承攬合同 0.5‰
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 0.5‰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 0.3‰
財產租賃合同 1‰
貨物運輸合同 0.5‰
倉儲保管合同 1‰
借款合同 0.05‰
財產保險合同 1‰
技術合同 0.3‰
產權轉移書據 0.5‰

❸ 辦理廠房的房產證怎麼收稅

辦理廠房的房產證稅收標准和住宅房產辦理的稅費是一樣的。主要需要繳納的稅費有:

(1)契稅。符合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建築面積在140(含)平方米以下(在120平方米基礎上上浮16.7%)、實際成交價低於同級別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等三個條件的,視為普通住宅,徵收房屋成交價的1.5%的契稅。反之則按3%。
(2)印花稅。買賣雙方各繳納房價款的0.05%。
(3)營業稅。購買時間在兩年內的房屋需繳納的營業稅為:成交價×5%;兩年後普通住宅不徵收營業稅,高檔住宅徵收買賣差價5%的營業稅。
(4)城建稅。營業稅的7%
(5)教育費附加稅。營業稅的3%
(6)個人所得稅。普通住宅2年之內:{售房收入-購房總額-( 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稅+印花稅)}×20%;2年以上(含)5年以下的普通住宅:(售房收入-購房總額-印花稅)×20%。出售公房:5年之內,(售房收入-經濟房價款-土地出讓金-合理費用)×20%,其中經濟房價款=建築面積×4000元/平方米,土地出讓金=1560元/平方米×1%×建築面積。5年以上普通住宅免交。

❹ 稅務局是怎麼收稅的啊

稅務部門對個體工商戶一般都實行定期定額辦法執行,也就說會按區域、地段、面積、設備等核定給你一個月應繳納稅款的額度。如果開發票的金額超過定額的,超過部分再補繳稅款,沒有超過定額的就按定額繳稅就可以了。

❺ 麗水多少工資開始交稅

麗水工資是3500開始徵收個人所得稅。

❻ 中國是怎麼收稅的個人好像不怎麼交稅,都是企業單位納稅。

所有買到手的東西都是已經繳納過稅的,具體體現生產和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都會有稅產生,只不過為了保證稅一定被收上去,都是上一環節代扣代繳了稅費;

至於工作得到的工資或勞務報酬其實也是扣了稅才發的,個人所得稅由單位代扣代繳;

錢存到銀行生的利息要收利息稅,從國外進口入海關的時候要收關稅;

抽煙喝酒化妝旅遊購房車出租房屋等都會專門的稅需要交納;

由於好多稅都不是直接去稅局交納,所以覺得我國的稅很少,這只是錯覺而已,我國的稅種還在不斷的完善中。

國家就是靠著徵收各種稅賦才有錢建公路,修鐵路,蓋高樓,偷稅漏稅抗稅都是要被罰款乃至坐牢的。

國家的經濟基礎,主要來源就是稅收。不能說老百姓百分之百的享受到了國家的福利,但在某些層面上對我國公民確實有一定的益處。

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國家為災區重建撥的款單靠人民捐款和外援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國家的三峽水利工程,為半個中國供電。鐵路也是個人開辦不起來的。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途徑之一,但稅收同樣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6)麗水工業區如何收稅擴展閱讀

一、員工每月工資薪金收入扣除「五險一金」後,超過5000元,要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計算

(一)每月取得工資收入後,先減去個人承擔的基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以及按省級政府規定標准繳納的住房公積金,再減去費用扣除額3500元/月(來源於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員、華僑和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在中國境內的所得每月還可附加減除費用3200元),

為應納稅所得額,按3%至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計算公式: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收入-3500-「三險一金」

以3500元作為起征點取代過去2000元的新《個人所得稅法》已施行。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扣除標准實施細則表明,除13500元之外,稅前扣除的項目還包括三大類。

一是國家規定的三險一金,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二是單位給予的5種補助費用,即個人取得的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市內交通費、書報費和洗理費;

三是退休職工的工資和兩院院士津貼等特殊津貼。

其中的書報費和洗理費等幾種補貼,一定要在北京市財政規定的費用標准之內才能免稅,如果單位超額發放、超出的部分一樣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❼ 一般工業廠房收稅是按畝來收還是按建築面積來算的

按用地面積收稅的。建議咨詢當地國土部門,一般一年一收。不生產的企業有時費用高點。

❽ 收稅按百分之多少

每個稅種稅率不一樣,你看你需要那種。

稅率表
消費稅稅率表
一、煙
1.甲類卷煙 56% 包括進口卷煙;白包卷煙;手工卷煙 指每大箱(五萬支)銷售價格在780元(含780元)以上的
2.乙類卷煙 40% 卷煙。不同包裝規格卷煙的銷售價格均按每大箱折算不同包裝規格卷煙的銷售價格均按每大箱(五萬支)折算。指每大箱(五萬支)銷售價格在780元以下的卷煙。甲類卷煙從1994年1月1日起暫減按40%的稅率徵收消費稅。
3.雪茄煙 40% 包括各種規格、型號的雪茄煙
4.煙絲 30% 包括以煙葉為原料加工生產的不經卷制的散裝煙。
二、酒及酒精 25%
1.糧食白酒
2.薯類白酒 15% 用甜菜釀制的白酒,比照薯類白酒征稅。
3.黃酒 240元 噸 包括各種原料釀制的黃酒和酒度超過12度(含12度)的土甜酒
4.啤酒 220元 噸 包括包裝和散裝的啤酒。 無醇啤酒比照啤酒征稅。
5.其他酒 10% 包括糠麩白酒,其他原料白酒、土甜酒、復制酒、果木酒、汽酒、葯酒 用稗子釀制的白酒比照糠麩酒徵收。
6.酒精 5% 包括用蒸餾法和合成方法生產的各種工業酒精、醫葯酒精、食用酒精
三、化妝品 30% 包括成套化妝品
四、護膚護發品 已改動
包括雪花膏、面油、花露水、頭油、發乳、燙發水、染發精、洗面奶、磨砂膏、焗油膏、面膜、按摩膏、洗發水、護發素、浴液、發膠、摩絲及其他護膚護發品。從1994年1月1日起香皂暫減按15%的稅率徵收消費稅。痱子粉、爽身粉不征消費稅。
五、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
1.金銀首飾 5% 僅限於金、銀和金基、銀基合金首飾,以及金銀和金基、銀基合金的鑲嵌首飾。 在零售環節徵收消費稅。
2.非金銀首飾 10% 包括各種珠寶首飾和經採掘、打磨、加工的各種珠寶玉石 在生產環節銷售環節徵收消費稅。
六、鞭炮、焰火 15% 包括各種鞭炮、焰火。 體育上用的發令紙,鞭炮葯引線,不按本稅目徵收。
增值稅稅率表
一、銷售或進口貨物除列舉的以外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增值稅稅率,第一項規定:「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 )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二、加工、修理修配勞務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增值稅稅率,第四項規定:「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稅率為17%。
三、農業產品 13% 包括植物類、動物類
四、糧食、食用植物油 13% 糧食包括稻穀;大米;大豆;小麥;雜糧;鮮山芋、山芋干、山芋粉;經過加工的的麵粉(各種花式麵粉除外)。 澱粉不屬於農產品的范圍,應按照17%徵收增值稅。 食用植物油包括從植物中加工提取的食用油脂及以其為原料生產的混合油。
五、其他貨物 13% 包括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圖書、報紙、雜志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六、出口銷售貨物 0 原油,柴油、援外出口貨物、天然牛黃、麝香、銅及銅基合金、白金、糖、新聞紙等國家規定不予退稅。
營業稅稅率表
一、營業稅按照行業、類別的不同分別採用不同的的比例稅率,具體規定為:
(一)交通運輸業、建築業、郵電通訊業、文化體育業,稅率為3%。
(二)服務業、銷售 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稅率為5%。
(三)金融保險業稅率為5%。
(四)娛樂業執行5%-20%的幅度稅率,具體試用的稅率,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情況在稅法規定的幅度類決定。
屠宰稅稅率
按照規定,屠宰稅的稅率分為定額稅率和比例稅率兩種。大多數地區屠宰稅實行定額稅率,按照屠宰應稅牲畜的頭數定額徵收,具體稅額由省級人民政府自行規定。
一般每頭豬的稅額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每隻羊的稅額從一元到數元不等,菜牛等大牲畜的稅額每頭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也有的地區屠宰稅按照比例稅率計征的,根據規定的比例稅率和牲畜宰殺後的實際重量進行徵收。
城市維護建設稅的稅率
城市維護建設稅按照納稅人所在地實行差別稅率:
1.市區的適用稅率為7%。
2.縣城、建制鎮的適用稅率為5%。
3.其他地區的適用稅率為1%。
教育費附加的附加率
教育費附加的計稅依據是納稅人實際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稅額。附加率為3%。
土地使用費標准
土地使用費根據地理環境和條件、土地使用用途確定分為五類十級,收費標准按平方米計算,最高每平方米為人民幣170元,最低每平方米0.5元。
土地增值稅的稅率
土地增值稅實行的是四級超率累進稅率,即以納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為累進依據,按超累方式計算應納稅額的稅率。採用超率累進稅率,需要確定幾項因素:一是納稅對象數額的相對率,土地增值稅的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的比即為相對率。二是把納稅對象的相對率從低到高劃分為若干個級次。土地增值稅按增值額與扣除項目金額的比率從低到高劃分為四個級次,即: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的部分;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100%的部分;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200%的部分;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三是按各級次分別規定不同的稅率。土地增值稅的稅率是30%,40%、50%、60%。
契稅的稅率
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文化事業建設費的費率
文化事業建設費的費率是3%。
農業稅的稅率
中國現行的農業稅徵收實行統一的比例稅制,並且採取的是地區差別比例稅率。農業稅條例規定,全國的平均稅率為常年產量的15.5%.國務院根據國平均稅率,結合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分別規定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平均稅率。
耕地佔用稅的稅率
(一)以縣為單位(以下同),人均耕地在1畝以下(含1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2元至10元;
(二)人均耕地在1畝至2畝(含2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6元至8元;
(三)人均耕地在2畝至3畝(含3畝)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3元至6.5元;
(四)人均耕地在3畝以上的地區,每平方米為1元至5元。
農村居民佔用耕地新建住宅,按上述規定稅額減半徵收。
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發達、人均耕地特別少的地區,適用稅額可以適當提高,但是最高不得超過上述規定稅額的50%。
個人所得稅率表
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註:由於草案版的計算未計入速算扣除的金額,因此結果以官方為准。
現行稅率表

級數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元)稅率(%)速算扣除數(元)1不超過1500元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101053超過4500元至9000元20555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251005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7超過80000元4513505

❾ 企業怎樣收稅

企業收稅:
1、企業一般是根據企業的經濟性質和經營業務來確定企業應繳納的稅種和稅率;
2、從事生產、銷售、修理修配的的企業一般要交增值稅,增值稅的納稅人分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是指工業年收入能達到100萬,商業年收入能達到180萬的企業,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是17%,可以抵扣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金;小規模工業企業的增值稅稅率為6%,商業4%。增值稅在國稅申報繳納。
3、從事提供應稅勞務(餐飲、服務、廣告、運輸、咨詢等等)、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企業要繳納營業稅。營業稅的稅率根據行業不同,從3%到5%,個別的行業20%,如網吧等。營業稅在地稅繳納。
4、企業所得稅:是針對企業利潤徵收的一種稅,基本稅率是33%,另有兩檔優惠稅率18%、27%。應納稅所得額(即稅務機關認可的利潤)在十萬以上33%的稅率,三萬以下18%稅率,三至十萬27%。企業所得稅有兩種徵收方式:核定徵收與查帳徵收,查帳徵收是根據企業的申報的收入減去相關的成本、費用算出利潤後再根據利潤多少乘以相應的稅率,算出應納稅金。核定徵收就是不考慮你的成本費用,稅務機關直接用收入乘以一個固定比率(根據行業不同),得出的數就作為你的利潤,然後再根據多少,乘以相應稅率。核定徵收一般適合核算不健全的小型企業。2002年1月1日以後成立的企業,企業所得稅在國稅繳納。(個人獨資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在地稅繳納個人所得稅)。
5、此外企業還交納一些附加稅和小稅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是增值稅和營業稅的附加稅,只要交納了後者就要用交納數作為基數乘以相應稅率繳納附加稅。城建稅根據企業所在地區不同,稅率分為7%(市區)5%(縣城鎮)1%(其他),教育費附加稅率是3%。小稅種包括印花稅、房產稅等,此外還要代扣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等。這些附加稅和小稅種都是在地稅交納

❿ 怎麼又要收稅

中國歷代王朝徵收賦稅的法律、法令和條例。它規定納稅人的資格、稅種、稅率、稅額以及納稅期限等事項。
沿革 中國賦稅制度起源甚早。《史記·夏本紀》記載:「自虞夏時,貢賦備矣。」說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已有了徵收貢賦的制度。《孟子·滕文公上》載:「夏後氏五十而貢,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貢者,校數歲之中以為常」,即以若干年收成的平均數作為徵收標準的一種定額貢納制度;助是借的意思,指借農奴或自由民的勞動力耕種公田的一種力役剝削制度。中國史學家陳登源考證「徹」的原始含義是:「通量土地之所入,而取之於民」,認為徹是按什一的比率徵收的實物租賦。盡管歷代經學家和現代史學家對此有種種解釋,但對於「貢助、徹」是西周以前的租賦制度的看法卻是一致的。西周時稅法已比較完備。 《周禮·大宰》記載: 「以九賦斂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幣余之賦」。這九種賦稅,既包括田賦、人頭稅,又包括商稅、貨稅。春秋時代,由於井田制日益瓦解,舊的奴隸制的剝削方式無法維持下去,各諸侯國相繼實行「履畝而稅」的賦稅制度,如齊國的「相地而襄征」,魯國的「初稅畝」,楚國的「量入修賦」,都是按土地的多少、好壞而徵收差額賦稅。這對於封建生產關系的發展和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壯大,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戰國時代,由於戰爭的需要,各國更加重視賦稅的徵收當時新興地主階級已掌握了政治權力,他們普遍採用地租的形式來剝削農民秦是具有代表性的《史記·商君列傳》載:「以衛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謬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可見秦國進行了賦稅制度的改革,徵收的賦稅,不僅有田賦,還有戶賦。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進一步肯定和發展了已往的賦稅制度。 公元前216年,頒布「使黔首自實田」的法令,令地主和有地農民自報佔有土地數,按定製繳納賦稅。秦田律規定「頃入芻三石,二石」,即每頃土地應向國家繳納飼草三石,禾稈二石。如果隱瞞土地,少繳或不繳租稅,要受到法律的懲處。如果部佐已向農民徵收田租,而不上報,就以「匿田」論處。此外,秦王朝還徵收「戶賦」和「口賦」(即人頭稅)。
漢王朝建立後,承襲秦制,「既收田租,又出口賦」(《漢書·食貨志》)。漢律要求農民按田畝如實向國家報告應繳租額,報告不實或家長不親自報告,要罰銅二斤,還要把未報的農作物及賈錢沒入縣官。漢與秦所不同的是,漢初鑒於秦亡的教訓,被迫採取「休養生息」政策,漢高祖(公元前202~前195在位)時規定十五稅一,景帝(前157~前141在位)時改為三十稅一,後世多遵此制。但這並不能說明漢代人民的負擔輕,因為早期封建王朝對人民的征斂中,往往按丁口徵收,即重徵人頭稅,大體在唐代中葉以後田賦才日居重要地位。漢王朝除征田賦外,還征「算賦」、「口錢」和「更賦」。算賦、口錢是人頭稅。漢高祖四年始為算賦,「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齣賦錢,人百二十為算」,賈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惠帝六年(前189)令民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算;文帝(前180~前157在位)時減輕算賦三分之一,民賦四十錢。口錢是未成丁的人口稅。武帝(前140~前87在位)用兵,國用匱乏,「民三歲以至十四歲,出口錢人二十三」;元帝(前49~前33在位)時令民七歲以上始征口錢,二十以上乃征算賦。更賦是力役之徵。秦用商鞅之法,民每月服役於郡縣,另為更卒,又服役於中都官,號正率,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漢興因循未改,民二十而任徭役,至五十五而免,不去服役的可出錢,謂之更賦,一個月出錢二千。王莽曾評論西漢的賦稅說:「漢氏減輕田租,三十而稅一,常有更賦,罷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稅一,實什稅五也。」
魏武帝初興,實行計畝而稅、計戶而征的賦稅法令:每畝粟四升,戶絹二匹、綿二斤,余皆不得擅興。晉武帝(265~290在位)統一後,於280年頒布《占田令》,規定:丁男(十六至六十歲)按五十畝繳田租,丁女按二十畝繳田租。如戶主為次丁男(十三至十五歲,六十一至六十五歲)按二十五畝繳租,為次丁女的不繳租。五十畝,收租稅四斛,即每畝八升。除田租外,還要繳納戶調,丁男作戶主的,每年繳絹三匹、綿三斤;戶主是女的或次丁男的,戶調折半交納。晉武帝死後,內亂即起,這個《占田令》並沒有得到長久實施。南朝賦稅苛重混亂。北魏實行均田制。 北魏太和九年(485)頒布《均田令》,主要內容是: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授種植穀物的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男子每人授種植樹木的桑田二十畝,產麻地方男子授麻田十畝,婦人五畝。次年,頒布徵收租調的法令,規定一夫一婦每年交納租粟二石調帛一匹,十五歲以上的未婚男女四人、從事耕織的奴婢八人、耕牛二十頭,分別負擔相當於一夫一婦的租調額。並建立「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責三長清查戶籍、徵收租調和徭役。
北魏以後,相繼建立的北齊、北周、隋以及唐王朝的初期,都頒布過類似的均田令及租調法,唯辦法有所變更。唐初頒布的均田令規定:丁男(二十一歲為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各受田一百畝,其中八十畝為口分田,二十畝為永業田。受田丁男,承擔交納賦稅和服徭役的義務。武德七年(624)頒布「租庸調法」,規定:每丁每年向國家交納租粟二石;調隨鄉土所出,每年交納絹(或綾、)二丈,綿三兩;不產綿的地方,即納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此外,每丁每年還要服徭役二十日,閏月加二日;如無徭役,則納絹或布替代,每天摺合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叫作庸。如果政府額外加役,加二十五天,免調;加役三十天,租調全免。每年的額外加役,最多不得超過三十天。租庸調法還規定依照災情輕重,減免租庸調的具體辦法。里正和州、縣官負責按上述法令授田、收田、征課賦稅。唐律規定,三事失一者,里正及州、縣官分別處以笞刑或杖刑;課稅違期不繳或擅自賦斂,利不歸國家者,也要處刑。
在均田制基礎上實行的租庸調法,對唐王朝的興盛和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唐中葉,面臨安史之亂以來的財政匱乏和尖銳的階級斗爭,統治者著手整理財賦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楊炎制定了兩稅法。兩稅法的實行是土地兼並改變了土地佔有狀況在賦稅制度上的反映。安史亂後,百姓田地「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並」(《唐會要》卷85),以丁戶為本的租庸調法不再適用。兩稅法的主要內容是:①中央根據財政支出定出總稅額,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數目向當地人戶徵收;②土著戶和客居戶,都編入現居州縣的戶籍,依照丁壯和財產(包括田畝和雜貲財)的多少定出戶等;③兩稅分夏秋兩次徵收,夏稅限六月納畢,秋稅限十一月納畢;④租庸調和一切雜徭、雜稅全都取消,但丁額不廢;⑤兩稅依戶等納錢,依田畝納米粟;田畝稅以大歷十四年(779)的墾田數為准,均平徵收;⑥沒有固定住處的商人,所在州縣依照其收入徵收三十分之一的稅。兩稅法按田畝征地稅,按財產征戶稅,多少改變了課役集中在貧苦農民頭上的狀況。但是,在這種制度下,土地兼並不再受任何限制,加之貪官污吏的重征苛斂,正額之外,往往有名目繁多的附加,人民的負擔實際上有增無減。
兩稅法從按人丁課稅轉到按財產課稅,體現了賦稅的發展規律。同時,它將各種捐稅加以合並,分夏、秋兩季徵收,簡化了稅制,故宋、元、明、清皆兼采之。宋代夏稅六月起征,得延至十月;秋稅十月起征,得延至次年二月。元代兩稅行於江南。明代夏稅不得超過八月,秋稅不得超過次年二月。清代上忙二月開征,五月停徵;下忙八月開征,十一月停徵。自宋以後,歷代王朝征稅期限雖依照兩稅法,但其內容則又各不相同。
宋初,田賦一般是按照畝輸一斗的定額課取穀物,有的地區如江南、福建等地,則沿襲宋以前十國分立時的舊制,每畝每年納稅三斗,後來又改為夏稅納錢,秋稅納米,其每畝所納錢米之數各地也不相同。兩稅之外,還有「丁口之賦」和「雜變之賦」。前者是把五代十國各政權所曾徵收的「身丁錢捐」、「身丁米麥」、「丁口鹽錢」、「身丁錢米」之類沿襲下來的一個總名,後者則是把五代十國徵收的皮革、筋角、農具、鞋錢以及曲引等稅目沿襲下來,「以類並合」而成的一個總名,也叫做「沿納」。這兩者,都必須「隨同兩稅輸納」。此外,納稅戶還要輪流到各級政府去服差役。北宋中葉,土地兼並十分劇烈,廣大農民傾家破產、流離失所,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已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北宋統治集團中的一部分人感覺到,若不採取措施,改革政治,漢末張角和唐末黃巢「變置社稷」的事說不定又要發生。於是有王安石變法。其中,與賦稅制度有關的法令,有方田均稅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的主要內容是:對各州縣已經墾種的土地作一次清查,以四邊各千步作為一方,進行丈量。丈量後,先核定某戶佔有土地若干,然後依照土地的高下、厚薄分為幾類,分別規定每畝的稅額。募役法的主要內容是:廢除前此依照戶等輪番到州縣政府應差役的規定,改為由州縣政府出錢募人應役。諸路州縣每年預計應用募役費用若干,由管內住戶照戶等高下分攤。原來輪流服役的人家所交納的,叫做免役錢;原來享有免役特權的品官形勢之家,以及女戶、僧道戶和未成丁戶,也都得依照戶等交納,叫做助役錢。在募役應用的正數之外,還要多收20%,叫做免役寬剩錢。遇到嚴重災荒時,便不向民戶徵收役錢,即以寬剩錢供募役之用。這兩項法令,與王安石的其他法令一樣,由於遭到豪紳大地主階層和守舊派官僚的反對,不久便被廢除。南宋統治集團,總是以大敵當前為借口,進行苛酷的壓榨:夏秋兩稅,身丁錢米,以及名為和買和糴而實際是由納稅戶無償輸納的絹帛米粟等等,都較舊定額增加了五倍至七倍。
元代的賦稅也很苛重。在北方,有「稅糧」和「科差」。稅糧又有丁稅和地稅的分別。元朝政府規定:丁多地少的納丁稅,地多丁少的納地稅。科差又分為「絲料」和「包銀」兩種,最初「絲料」是規定每兩戶科絲一斤,「輸於官」,每五戶科絲一斤,「輸於本位」。又規定每戶交納「包銀」四兩,以後徵收的數額又因時因地而有所變化。在南方,沿用南宋的稅法,主要是「稅隨地出」,秋稅征糧,夏稅征木棉、布絹、絲絹等物。
明初,仿唐代的兩稅法,核定天下田賦,夏稅納以米、麥、錢、鈔、絹,秋糧納以米、錢、鈔、絹。夏稅秋糧均以米麥為納稅標准,稱為「本色」;按值折納他物稱為「折色」。其額數列於「黃冊」。黃冊即戶口冊,詳細登記各地居民的丁口與產業情況,每年由政府審查一次。洪武二十年(1387),又經過普遍丈量土地,編制了魚鱗冊,詳細記載每鄉每戶土地的畝數和方圓四至,並繪成圖。自此以後,明朝政府即根據黃冊和魚鱗冊來限制人民的遷徙和進行賦稅徭役的剝削。如有脫漏戶口者,要處以杖刑;如不按期按量交納賦稅,要處以笞刑或杖刑;「里長知而不舉與犯人同罪」(《大明律》)。至明中葉,又創立了「一條鞭法」,其主要內容是:①各項復雜的田賦附征和各種性質的徭役一律合並征銀;②徭役中的力差改為以銀代役,由官府僱人充役;③徭役銀不按戶丁分派,而按地畝承擔;④以縣為單位,將全部徭役銀分配於一縣的田額上,平均負擔;改變了原來按里分攤的方法。這一賦稅制度,自嘉靖十年(1531)至崇禎十年(1637)約100年間,先後在各地推行。至晚明三餉(遼餉、練餉、剿餉)加征,驟增重負,一條鞭法便遭到破壞。
清廷入關後,宣布以明代的一條鞭法征派賦役,並免除一切雜派和「三餉」。但由於軍需頻繁,常常橫征暴斂,雜派無窮。一條鞭法雖然把徭役銀挪向地畝征派,但丁銀從未被廢除。康熙(1662~1722)時,人民的丁銀負擔極為繁重,山西等地每丁納銀至四兩,甘肅鞏昌至八、九兩。農民被迫逃亡,拒絕交納丁銀,以至形成丁額無定,丁銀難收。於是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五十年(1711)全國的丁銀額為准,以後額外添丁,不再多征,叫作「聖世滋丁,永不加賦」。雍正(1722~1735)時,清朝政府又進一步採取了「地丁合一」、「推丁入畝」的辦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銀(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萬兩、丁銀三百三十五萬余兩)平均攤入各地田賦銀中,一體徵收。從此,丁銀就完全隨糧起征,成為清朝劃一的賦役制度。
[清代催稅告示]
從秦、漢到明、清,歷代封建王朝無不將地、戶、丁作為賦役征調的對象,盡管賦、役征法不同,但實質都是一樣。從秦、漢起,就既收田租,又征戶賦、口錢;唐代的租庸調法,「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唐中葉實行兩稅法,合征地、戶兩稅,丁役銀並入兩稅之內,但不久兩稅外又征丁役;明代後期實行一條鞭法,將徭役銀攤入地畝,使當時復雜的賦役名目得以合並征銀,直至清代推行地丁合一,才結束了長期以來地、戶、丁分別征稅的混亂現象,完成了賦役合並即人頭稅歸入財產稅的過程。歷代封建統治者,重視地、戶、丁賦役的征調,重視這些方面的稅法或役法的制定;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視商稅、鹽稅、茶稅、礦稅、契稅等項稅收,而這些稅收在封建國家的經濟中日漸重要,以至於賴其生存。其中尤以商稅為要。
商稅 中國古代有關徵收商稅的法律也是相當發達的。主要包括市稅(市租)和通過稅(關稅)兩項。商稅始於西周。如前所述,西周「九賦」之一為「關市之賦」,即關稅和市稅。據《周禮·地官》記載,當時周王朝設「廛人」掌斂市,其稅目有布、布、質布、罰布、廛布等。 以後歷代均征市稅。 但通過稅變化較多。春秋以後各國統治者就開始徵收過境稅,大多是暴征。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後,廢除關稅,漢代也沒有關梁之徵。三國後又在水陸要道徵收通過稅,稱關津稅。唐代前期再次廢除關津稅,安史之亂後一度在江淮堰塘商旅經過處收稅,稱埭程;德宗(779~804在位)時又正式規定在諸津要道都會之所徵收財貨稅。錢每貫(千文)征稅二十文,竹木茶漆皆什一稅。到宋代,商稅已成為國家重要收入。北宋時,市稅稱為住稅,通過稅則稱關稅,行者齎貨,每千錢課稅二十。明代在交通要道設立關卡,徵收通過稅。其初,關於課稅貨物之品目無明確規定,故各征稅官任意征稅,其結果一車一船一貨一物,無不征稅。成祖永樂元年(1403)規定:凡軍民之家,嫁、娶、喪、祭時節送禮物,染練自織布帛及買已稅之物,或船隻車輛載運自己貨物,並農用之器、各處小民挑擔蔬菜、各處溪河小民貨賣雜魚、民間家園池塘採用雜果非興販者,及民間常用竹木蒲草器物並常用雜物、銅錫器物、日用食物,俱免稅。宣德(1426~1435)年間,始在長江和運河沿岸各地設立鈔關三十二處,徵收船料費;萬曆(1573~1619)後關卡增多,稅監四齣,肆意掠奪,致使商旅絕跡。清沿明制,設戶部稅關、工部稅關數十座,主要徵收貨物稅,包括衣物稅、食物稅、用物稅、雜貨稅四項,於通過舟船之地,兼收船稅。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商品流通的頻繁,封建國家對關稅的管理越加嚴格。乾隆二十六至四十一年(1761~1776)編制了《欽定戶部則例》(見清代法規),以後歷代均進行編修。這部法典,實質上是一部封建經濟法規,其中「關稅」五卷、「稅則」二十九卷,對稅關的設置、每個稅關的稅額和稅率以及有關事項作了詳盡的規定。 稅率以從價5%為標准,但各關各採用特定的稅率。規定各關每年按時解送其定額於中央,「關稅短缺令現任官賠繳」,若在限期內不能賠償時,免職,以其所有財產充賠償;尚有不足時,則及其責任於子孫。對於偷越關卡與各種漏稅行為都嚴加禁止,凡違反者,「照律治罪,貨物一半入官」;失職官弁一並議處。這些規定促使各關官弁以苛征為能事,附加稅往往多達正稅數倍。乾隆、道光年間,關稅每年總額達四百萬兩至五百萬兩以上,相當於當時中央財政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
歷代封建王朝關於市稅法令之苛酷,較之關稅有過之而無不及。漢代重課商人,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令出算:非吏比者、三老、北邊騎士輕車以一算,商賈軺車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元狩四年(前119)始課稅於緡錢,商人緡錢二千而算;手作者緡錢四千一算。商人要將自己的資產及收入稟報於官,隱匿不稟報者及稟報不實者,均處以戍邊一年,緡錢沒收,密告者則償給其一半。晉室統一天下後,施行「散佑之制」,規定:凡貨賣奴婢、馬牛、田宅作成文卷,每一萬錢,官徵收四百錢,賣者納三百錢,買者納一百錢;無文卷者,從價徵收4%。宋、齊、梁、陳各代皆沿用此法。 隋代商稅較輕。唐初,對市稅亦從輕徵收。唐玄宗(712~755在位)以後,商稅漸重,安史亂後肆意苛求,「借商」、「質錢」、「率貸」、「閱商賈錢」等變相征稅名目繁多。宋代對於居者市鬻,課以「住稅」,稅率每千錢納三十。淳化三年(992)令各州以端拱元年(988)至淳化元年期間最高稅收額為「歲課」,凡達不到此額者,現任官吏要受到處罰。明初規定「商稅俱三十分稅一」和「凡物不鬻於市者勿稅」兩大原則,惟賣買田宅頭匹時,規定立契,除正課外, 徵收契紙銅錢四十文。 這是契稅的原始形式。仁宗洪熙元年(1425),施行鈔法,乃課稅於市肆門攤;宣德四年(1429)將此稅增加了五倍。其後,稅率雜派不斷增加,加上胥吏勒索無度,廣大商人不堪忍受。明律嚴禁匿稅漏稅,商人如「不納課程」,按律「笞五十,物貨酒醋一半入官」(《大明律》)。清代咸豐(1851~1861)以前的稅法,大抵因襲明代;較明代所增加者有契稅、當稅和牙稅等項。順治四年(1647)規定:民間賣買土地房屋者,由賣主依賣價每一兩納稅銀三分,官於其契尾鈐蓋官印以為證。雍正七年又將契稅每兩加征一分,以充科場費用。乾隆十四年又定契稅之法,嚴格契約的印製、填寫及保存,無「契尾」者,照漏稅律例論罪,並提高稅率,買契為9%,典契為4.5%。「牙稅」系征自牙行的一種特別營業稅。雍正年間規定,「牙帖」(經營牙行的執照)由戶部頒給,每五年發給新帖一次,依牙行之資本、賣買成績等,令納稅五十兩至一千兩不等,每年還要徵收一定的牙稅。「當稅」系當鋪的營業稅。順治九年制定典鋪稅例,規定各當鋪每年納稅五兩,康熙五年又規定當鋪征稅制,依等級每年征銀五兩、四兩、三兩、二兩五錢,其後成為當稅的標准。雍正六年制定當帖規則,令納帖費,其額各地不同。以後產生種種附加稅,當稅亦漸增高,每年五兩者,至光緒(1875~1908)年間增至五十兩。
封建王朝徵收繁重的商稅,其意圖主要有二:一是抑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以保護封建農業經濟,二是搜括財富以裕財政。
「賦稅是政府機器的經濟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22頁)。中國古代稅法及其確立的賦稅制度,是建立在奴隸制經濟基礎或封建地主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是奴隸主階級或封建地主階級維護其統治的工具,是為當時的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歷代封建王朝的稅法規定,賦稅按田畝、戶等和丁口承擔。但是,對於地主來說,他們並不從事生產勞動,他們所繳納的稅,實際上是農民提供的地租的一部分,即所謂「稅出於租」。因此,歸根結底,賦稅是農民剩餘勞動的轉化形式,是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剝削。
參考資料:

閱讀全文

與麗水工業區如何收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查看汽車空調出風口漏氟 瀏覽:177
汽車物流從湖南到興義要多久 瀏覽:837
轎跑車型有哪些寶馬6系gt 瀏覽:7
原兵器工業部有哪些廠 瀏覽:587
武漢工業二路在什麼地方 瀏覽:250
工業風機功率高怎麼處理 瀏覽:174
奧迪配件如何鑒定原廠 瀏覽:982
奧迪的防滑系統有什麼用 瀏覽:768
賓士有什麼辦法換波箱濾網 瀏覽:537
工業企業如何進行稅收征管 瀏覽:996
凱越汽車電池能用多久 瀏覽:284
奧迪a6車名片在哪裡 瀏覽:810
寶馬三系冰川藍改色多少錢 瀏覽:179
汽車曠世哪裡買 瀏覽:181
寶馬s2檔位是什麼意思 瀏覽:402
寶馬1系大燈保險盒在哪個位置 瀏覽:372
百度汽車連接安卓叫什麼 瀏覽:639
蘇州到邵陽的汽車要多久 瀏覽:774
如何遇到寶馬男人 瀏覽:849
嘉興工業相機要多少錢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