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場手工業者如何解放自己

工場手工業者如何解放自己

發布時間:2023-08-18 09:39:04

❶ 《資本論》第一卷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場手工業

該文章是《資本論》的重要知識摘錄,注意:

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在工場手工業上取得了自己的典型形態。這種協作,作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特殊形式,在真正的工場手工業時期占居統治地位。這個時期大約從十六世紀中葉到十八世紀末葉。

工場手工業是以兩種方式產生的。

一種方式是:不同種的獨立手工業的工人在同一個資本家的指揮下聯合在一個工場里,產品必須經過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後製成。例如,馬車過去是很多獨立手工業者,如馬車匠、馬具匠、裁縫、鉗工、銅匠、旋工、飾絛匠、玻璃匠、彩畫匠、油漆匠、描金匠等勞動的總產品。馬車工場手工業把所有這些不同的手工業者聯合在一個工場內,他們在那裡協力地同時進行勞動。

另外一種方式:工場手工業也以相反的方式產生。許多從事同一個或同一類工作的手工業者,同時在同一個工場里為同一個資本所僱用(這是最簡單形式的協作)。每個這樣的手工業者都順序地完成製造這一商品所需要的各種操作,製造整個商品。他仍然按照原有的手工業方式進行勞動。但是外部情況很快促使人們按照另一種方式來利用集中在同一個場所的工人和他們同時進行的勞動。例如,必須在一定期限內提供大量完成的商品這種情況。於是勞動有了分工。各種操作不再由同一個手工業者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完成,而是分離開來,孤立起來,在空間上並列在一起,每一種操作分配給一個手工業者,全部操作由協作工人同時進行。商品從一個要完成許多種操作的獨立手工業者的個人產品,變成了不斷地只完成同一種局部操作的各個手工業者的聯合體的社會產品。

可見,工場手工業的產生方式由手工業形成的方式來看,是二重的。一方面,它以不同種的獨立手工業的結合為出發點,這些手工業非獨立化和片面化到了這種程度,以致它們在同一個商品的生產過程中成為只是互相補充的局部操作。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以同種手工業者的協作為出發點,它把這種個人手工業分成各種不同的特殊操作,使之孤立,並且獨立化到這種程度,以致每一種操作成為特殊工人的專門職能。因此,一方面工場手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引進了分工,或者進一步發展了分工,另一方面它又把過去分開的手工業結合在一起。但是不管它的特殊的出發點如何,它的最終形態總是一樣的:一個以人為器官的生產機構。

為了正確地理解工場手工業的分工,把握住下列各點是很重要的。

在局部勞動獨立化為一個人的專門職能之後,局部勞動的方法也就完善起來。經常重復做同一種有限的動作,並把注意力集中在這種有限的動作上,就能夠從經驗中學會消耗最少的力量達到預期的效果。又因為總是有好幾代工人同時在一起生活,在同一些手工工場內共同勞動,因此,這樣獲得的技術上的訣竅就能鞏固、積累並迅速地傳下去。與獨立的手工業比較,能在較短時間內能生產出較多的東西,或者說,勞動生產力提高了。

工場手工業在工場內部把社會上現存的各種手工業的自然分立再生產出來,並系統地把它發展到極端,從而在實際上生產出局部工人的技藝。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把局部勞動變為一個人的終生職業,符合以前社會的如下傾向:使手工業變成世襲職業,使它固定為種姓,或當一定歷史條件產生的個人變化與種姓制度相矛盾時,使它硬化為行會。種姓和行會由以產生的自然規律,就是調節動植物分化為種和亞種的那個自然規律。不同的只是,種姓的世襲性和行會的排他性發展到一定程度會當作社會法令來頒布。

一個在製品的生產中依次完成各個局部過程的手工業者,必須時而變更位置,時而調換工具。由一種操作轉到另一種操作會打斷他的勞動進程,造成他的工作日中某種空隙。一旦手工業者整天不斷地從事同一種操作,這些空隙就會縮小,或者說會隨著他的操作變化的減少而趨於消失。在這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或者是由於增加了一定時間內勞動力的支出,也就是提高了勞動強度(不斷從事單調的勞動,會妨礙精力的集中和煥發,因為精力是在活動本身的變換中得到恢復和刺激的),或者是由於減少了勞動力的非生產耗費。

勞動生產率不僅取決於勞動者的技藝,而且也取決於他的工具的完善程度。工具形式變化的方向,是根據從工具原來形式帶來的特殊困難中得出的經驗決定的。勞動工具的分化和勞動工具的專門化,是工場手工業的特徵,前者使同類的工具獲得了適合於每種特殊用途的特殊的固定形式,後者使每種這樣的特殊的工具只有在專門的局部工人的手中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局部工人及其工具構成工場手工業的簡單要素。

工場手工業的組織有兩種基本形式。兩個本質上是不同的類別,而且特別在工場手工業後來轉化為使用機器的大工業時,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這種二重性起源於製品本身的性質。製品或者是由各個獨立的局部產品純粹機械地組合而成,或者是依次經過一系列互相關聯的過程和操作而取得完成的形態。

第一類工場手工業:局部勞動過程可以相互獨立。成品和它的各種不同的要素的外在關系,使局部工人在同一個工場中的結合成為一種偶然的事情。局部勞動本身又可以作為彼此獨立的手工業進行。生產分為許多性質不同的過程,使人們不大可能使用共同的勞動資料;而且在分散生產的情況下,資本家可節省廠房等的費用。不過,這些在家裡為一個資本家(工廠主)勞動的局部工人的地位,也是和僅僅為自己的顧客勞動的獨立手工業者的地位完全不同的。

第二類工場手工業,是工場手工業的完成形式,它生產的製品要經過相互聯系的發展階段,要順序地經過一系列的階段過程。由於這種工場手工業把原來分散的手工業結合在一起,因此就縮短了製品的各個特殊生產階段之間的空間距離。同手工業相比,勞動生產力提高了,這種提高是由工場手工業的一般協作性質產生的。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特有的分工原則,使不同的生產階段孤立起來,這些階段作為同屬於手工業性質的局部勞動而互相獨立。從大工業的角度來看,這種情形表現為一種特殊的、破費的、工場手工業原則所固有的局限性。不同的局部勞動過程由時間上的順序進行變成了空間上的並存。這種同時性是由總過程的一般協作形式產生的,但是工場手工業不只是找到了現成的協作條件,而且還通過分解手工業的活動部分地創造出協作條件。另一方面,工場手工業所以能夠達到勞動過程的這種社會組織,只是因為同一個工人固定在同一局部工作上。

因為每個局部工人的局部產品同時只是同一製品的特殊的發展階段,所以,一個工人是給另一個工人,或一組工人是給另一組工人提供原料。一個工人的勞動結果,成了另一個工人勞動的起點。在每一局部過程中,取得預期效果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是根據經驗確定的,工場手工業總機構是以一定的勞動時間內取得一定的結果為前提的。只有在這個前提下,互相補充的各個勞動過程才能不間斷地、同時地、空間上並存地進行下去。很明顯,各種勞動因而各個工人之間的這種直接的互相依賴,迫使每個工人在自己的職能上只使用必要的時間,因此在這里形成了和獨立手工業中,甚至和簡單協作中完全不同的連續性、劃一性、規則性、秩序性,特別是勞動強度。在一種商品上只應耗費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在商品生產的條件下表現為競爭的外部強制,因為膚淺地說,每一個生產者都必須按商品的市場價格出售商品。而在工場手工業中,在一定勞動時間內提供一定量的產品,成了生產過程本身的技術規律。

但是,不同的操作需要不等的時間,因此在相等的時間內會提供不等量的局部產品。因此,要使同一個工人每天總是只從事同一種操作,不同的操作就必須使用不同比例數的工人。在這里,又回到了最簡單形式的協作原則:同時僱用許多人從事同種工作。但現在這個原則表現為一種有機的關系。因此,工場手工業的分工不僅使社會總體工人的不同性質的器官簡單化和多樣化,而且也為這些器官的數量大小,即為從事每種專門職能的工人小組的相對人數或相對量,創立了數學上固定的比例。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在發展社會勞動過程的質的劃分的同時,也發展了它的量的規則和比例性。

正如工場手工業部分地由不同手工業結合而成一樣,工場手工業又能發展為不同的工場手工業的結合。不同的結合的工場手工業成了一個總工場手工業在空間上多少分離的部門,同時又是各有分工的、互不依賴的生產過程。結合的工場手工業雖有某些優點,但它不能在自己的基礎上達到真正的技術上的統一。這種統一隻有在工場手工業轉化為機器生產時才能產生。

由於總體工人的各種職能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低級,有的比較高級,因此他的器官,即各個勞動力,需要極不相同的教育程度,從而具有極不相同的價值。因此,工場手工業發展了勞動力的等級制度,與此相適應的是工資的等級制度。一方面,單個工人適應於一種片面的職能,終生從事這種職能;另一方面,各種勞動操作,也要適應這種由先天的和後天的技能構成的等級制度。然而,每一個生產過程都需要有一些任何人都能勝任的簡單操作(如運輸,搬運)。現在,這一類操作也斷絕了同內容較充實的活動要素的流動的聯系,硬化為專門職能。

因此,工場手工業在它掌握的每種手工業中,造成了一類所謂的非熟練工人,這些工人是手工業生產極端排斥的。工場手工業靠犧牲整個勞動能力使非常片面的專長發展成技藝,同時它又使沒有任何發展成為專長。在等級制度的階梯的旁邊,工人簡單地分為熟練工人和非熟練工人。對前者說來完全不需要學習費用,而對後者說來,由於職能的簡化,學習費用比手工業者要低。在這兩種場合,勞動力的價值都降低了。但也有例外,當勞動過程的分解產生了一些在手工業生產中根本沒有過的,或者不是在同樣大的范圍內有過的新的綜合的職能時,就是如此。由學習費用的消失或減少所引起的勞動力的相對貶值,直接包含著資本的更大的增殖,因為凡是縮短勞動力再生產所必要的時間的事情,都會擴大剩餘勞動的領域。

我們首先考察了工場手工業的起源,接著考察了它的簡單要素——局部工人及其工具,最後考察了它的總機構。現在我們簡單地敘述一下工場手工業分工和構成一切商品生產的一般基礎的社會分工之間的關系。

單就勞動本身來說,可以把社會生產分為農業、工業等大類,叫做一般的分工;把這些生產大類分為種和亞種,叫做特殊的分工;把工場內部的分工,叫做個別的分工。

社會內部的分工以及個人被相應地限制在特殊職業范圍內的現象,同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一樣,是從相反的兩個起點發展起來的。

一切發達的、以商品交換為媒介的分工的基礎,都是城鄉的分離。可以說,社會的全部經濟史,都概括為這種對立的運動。但是關於這種對立,我們不在這里多談。

一定量同時使用的工人,是工場手工業內部分工的物質前提,同樣,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是社會內部分工的物質前提。在這里,人口數量和人口密度代替了工人在同一個工場內的密集。但是人口密度是一種相對的東西。人口較少但交通工具發達的國家,比人口較多但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國家有更加密集的人口;從這個意義上說,例如,美國北部各州的人口比印度的人口更加稠密。

因為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一般前提,所以工場手工業的分工要求社會內部的分工已經達到一定的發展程度。相反地,工場手工業分工又會發生反作用,發展並增加社會分工。隨著勞動工具的分化,生產這些工具的行業也日益分化。一旦工場手工業的生產擴展到這樣一種行業,即以前作為主要行業或輔助行業和其他行業聯系在一起、並由同一生產者經營的行業,分離和互相獨立的現象就會立即發生。一旦工場手工業的生產擴展到某種商品的一個特殊的生產階段,該商品的各個生產階段就變成各種獨立的行業。前面已經指出,在製品是一個由局部產品純粹機械地組合成的整體的地方,局部勞動又可以獨立化為特殊的手工業。為了使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更完善,同一個生產部門,根據其原料的不同,根據同一種原料可能具有的不同形式,而分成不同的有時是嶄新的工場手工業。在工場手工業時期,世界市場的擴大和殖民制度(二者屬於工場手工業時期的一般存在條件),為社會內部的分工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社會內部的分工和工場內部的分工,盡管有許多相似點和聯系,但二者不僅有程度上的差別,而且有本質的區別。在一種內在聯系把不同的生產部門連結起來的地方,這種相似點無可爭辯地表現得最為明顯。社會內部的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內部各局部勞動之間的聯系,以不同的勞動力出賣給同一個資本家,而這個資本家把它們作為一個結合勞動力來使用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分工以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為前提;社會分工則以生產資料分散在許多互不依賴的商品生產者中間為前提。在工場手工業中,保持比例的鐵的規律使一定數量的工人從事一定的職能;而在商品生產者及其生產資料在社會不同勞動部門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發揮著自己的雜亂無章的作用。誠然,不同的生產領域經常力求保持平衡,一方面因為,每一個商品生產者都必須生產一種使用價值,即滿足一種特殊的社會需要,而這種需要的范圍在量上是不同的,一種內在聯系把各種不同的需要量連結成一個自然的體系;另一方面因為,商品的價值規律決定社會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勞動時間中能夠用多少時間去生產每一種特殊商品。但是不同生產領域的這種保持平衡的經常趨勢,只不過是對這種平衡經常遭到破壞的一種反作用。在工場內部的分工中預先地、有計劃地起作用的規則,在社會內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後作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自然必然性起著作用,這種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場價格的晴雨表的變動中覺察出來,並克服著商品生產者的無規則的任意行動。工場手工業分工以資本家對人的絕對權威為前提,人只是資本家所佔有的總機構的部分;社會分工則使獨立的商品生產者互相對立,他們不承認任何別的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只承認他們互相利益的壓力加在他們身上的強制。因此,資產階級意識一方面把工場手工業分工,把工人終生固定從事某種局部操作,把局部工人絕對服從資本,歌頌為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勞動組織,同時又同樣高聲地責罵對社會生產過程的任何有意識的社會監督和調節,把這些說成是侵犯資本家個人的不可侵犯的財產權、自由和自決的「獨創性」。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社會中,社會分工的無政府狀態和工場手工業分工的專制是互相制約的,相反地,在職業的分離是自然發展起來、隨後固定下來、最後由法律加以鞏固的早期社會形態中,一方面,呈現出一幅有計劃和有權威地組織社會勞動的圖畫,另一方面,工場內部完全沒有分工,或者分工只是在很狹小的范圍內,或者只是間或和偶然地得到發展。

整個社會內的分工,不論是否以商品交換為媒介,是各種社會經濟形態所共有的,而工場手工業分工卻完全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獨特創造。

數量較多的工人受同一資本指揮,既是一般協作的自然起點,也是工場手工業的自然起點。反過來,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又使所使用的工人人數的增加成為技術上的必要。現在,單個資本家所必需使用的最低限額的工人人數,要由現有的分工來規定。另一方面,要得到進一步分工的利益,就必須進一步增加工人人數,而且只能按倍數來增加。但是隨著資本的可變部分的增加,資本的不變部分也必須增加,建築物、爐子等共同生產條件的規模要擴大,原料尤其要增加,而且要比工人人數快得多地增加。由於分工,勞動生產力提高了,一定勞動量在一定時間內消耗的原料數量也就按比例增大。因此,單個資本家手中的資本最低限額越來越增大,或者說,社會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資本,這是由工場手工業的技術性質產生的一個規律。

在工場手工業中,也和在簡單協作中一樣,執行職能的勞動體是資本的存在形式。由許多單個的局部工人組成的社會生產機構是屬於資本家的。因此,由各種勞動的結合所產生的生產力也就表現為資本的生產力。工場手工業不僅使以前獨立的工人服從資本的指揮和紀律,而且還在工人自己中間造成了等級的劃分。簡單協作大體上沒有改變個人的勞動方式,而工場手工業卻使它徹底地發生了革命,從根本上侵襲了個人的勞動力。起初,工人因為沒有生產商品的物質資料,把勞動力賣給資本,現在,他個人的勞動力不賣給資本,就得不到利用。它只有在一種聯系中才發揮作用,這種聯系只有在它出賣以後,在資本家的工場中才存在。工場手工業工人按其自然的性質沒有能力做一件獨立的工作,他只能作為資本家工場的附屬物進行生產活動。

獨立的農民或手工業者所發揮(雖然是小規模地)的知識、判斷力和意志,現在只是對整個工場說來才是必要的。局部工人所失去的東西,都集中在和他們對立的資本上面了。生產上的智力在一個方面擴大了它的規模,正是因為它在許多方面消失了。工場手工業分工的產物,就是物質生產過程的智力作為別人的財產和統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對立。這個分離過程在簡單協作中開始,在工場手工業中得到發展,在大工業中完成。在簡單協作中,資本家在單個工人面前代表社會勞動體的統一和意志,工場手工業使工人畸形發展,變成局部工人,大工業則把科學作為一種獨立的生產能力與勞動分離開來,並迫使它為資本服務。

在工場手工業中,總體工人從而資本在社會生產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個人生產力上的貧乏為條件的。

事實上,在十八世紀中葉,某些手工工場寧願使用半白痴來從事某些簡單的、然而構成工廠秘密的操作。亞·斯密說:

斯密在描述了局部工人的愚鈍以後繼續說:

為了防止由於分工而造成的人民群眾的完全萎縮,亞·斯密建議由國家來實行國民教育,雖然是在極小的范圍內進行。亞·斯密著作的法文譯者和評注者熱·加爾涅——他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時自然地成了參議員——始終一貫地反對這一點。他認為,國民教育是同分工的基本規律相矛盾的;實行國民教育會「消滅我們的整個社會制度」。他說:

某種智力上和身體上的畸形化,甚至同整個社會的分工也是分不開的。但是,因為工場手工業時期大大加深了勞動部門的這種社會分裂,另一方面,因為它以自己特有的分工才從生命的根源上侵襲著個人,所以工場手工業時期也首先給工業病理學提供了材料和刺激力。

以分工為基礎的協作,或者工場手工業,最初是自發地形成的。一旦它得到一定的鞏固和擴展,它就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有意識的、有計劃的和系統的形式。

工場手工業分工通過手工業活動的分解,勞動工具的專門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個總機構中的分組和結合,造成了社會生產過程的質的劃分和量的比例,從而創立了社會勞動的一定組織,這樣就同時發展了新的、社會的勞動生產力。工場手工業分工作為社會生產過程的特殊的資本主義形式,——它在當時的基礎上只能在資本主義的形式中發展起來,——只是生產相對剩餘價值即靠犧牲工人來加強資本(人們把它叫做社會財富,「國民財富」等等)自行增殖的一種特殊方法。工場手工業分工不僅只是為資本家而不是為工人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而且靠使各個工人畸形化來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它生產了資本統治勞動的新條件。因此,一方面,它表現為社會經濟形成過程中的歷史進步和必要的發展因素,另一方面,它又是文明的、精巧的剝削手段。

工場手工業既不能掌握全部社會生產,也不能根本改造它。工場手工業作為經濟上的藝術品,聳立在城市手工業和農村家庭工業的廣大基礎之上。工場手工業本身的狹隘的技術基礎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和它自身創造出來的生產需要發生矛盾。

工場手工業最完善的產物之一,是生產勞動工具本身特別是生產當時已經採用的復雜的機械裝置的工場。工場手工業分工的這一產物,又生產出機器。機器使手工業的活動不再成為社會生產的支配原則。因此,一方面,工人終生固定從事某種局部職能的技術基礎被消除了。另一方面,這個原則加於資本統治身上的限制也消失了。

❷ 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針和過程

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黨採取了(統籌兼顧,全面安排,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
農業和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步驟
一、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53年底,以發展互助組為主,同時試辦初級社。
第二階段,從1954年到1955年下半年,大辦初級社。
第三階級,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底,是合作化運動高潮段。1955年7月,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總結了農業合作社的歷史經驗,系統闡述了農業合作化的理論、方針和原則。

閱讀全文

與工場手工業者如何解放自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辨別汽車前擋風玻璃的好壞 瀏覽:130
下陸區黃金山工業園屬於哪個街道 瀏覽:740
奧迪q5l儀表盤怎麼調到地圖 瀏覽:210
奧迪q5水箱怎麼排空氣 瀏覽:314
二手奧迪a4油耗多少 瀏覽:359
佛山南庄有哪些大型工業區 瀏覽:646
工業渦流分選儀多少錢 瀏覽:130
賓士e級壽命一般多少年 瀏覽:579
奧迪和大博是什麼關系 瀏覽:949
汽車大清洗加消毒一般多少錢 瀏覽:289
惠州仲愷工業用電多少錢一度 瀏覽:314
怎麼弄到汽車票 瀏覽:470
內江的特色工業有哪些 瀏覽:444
巴西工業哪個最好 瀏覽:552
電動汽車檢測與技術管理月薪多少 瀏覽:185
奧迪quattro的車有哪些 瀏覽:947
汽車輪胎報警怎麼消除 瀏覽:387
機械工業出版社位置是在哪裡 瀏覽:454
壽光哪裡銷售三菱汽車 瀏覽:79
賓士s怎麼貴了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