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改變人類的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改變人類的是綠色的觀念
㈡ 中國在百年大變局中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對我們個人有著怎樣的影響
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石墨烯,基因,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基於網路物理系統的出現。網路物理系統將通信的數字技術與軟體、感測器和納米技術相結合。與此同時,生物、物理和數字技術的融合將改變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
㈢ 什麼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致可以劃分第一次是蒸汽技術革命,第二次是電力技術革命,第三次是信息技術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用現在的詞叫做「物理信息融合」,其實就是「物聯網+」,主要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㈣ 中國在百年大變局中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對於我們個人將有著怎樣的影
百年大局中第四次工業革命造成的歷史機遇就是對自己的成長,以及對自己的新時代的洪流,抓住這股洪流可以超過前輩讓自己活得經濟方面的很大成就
㈤ 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會幫助什麼在技術帶來的激變中做出適應與改變
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會幫助企業、政府、社會在技術帶來的激變中做出適應與改變。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技術,可控核聚變、清潔能源以及生物技術為技術突破口的工業革命。
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㈥ 第四次工業革命指的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得以發展,是建立在前三次工業革命基礎之上。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學會利用能源發明蒸汽機,從而促進生產機械化。
這是一個簡單的開始,也為後面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在電氣時代到臨之前,人們都在尋找提高生產力的方法,找到一種科技來徹底改變人們生活。最後當電能被人們掌握和利用,逐漸在人們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科技。
第四次工業革命相關資料:
這個概念最早出現在德國,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佔領先機。隨後由德國政府列入《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
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路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㈦ 第四次工業革命講帶給我們哪些機遇和挑戰
我們從歷史課上得知,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漫長的工業革命,這場始於18世紀下半葉的變革催生出無數現代工廠,通過供應商品來滿足全世界的需要。根據眾多歷史學家的研究,工業革命發生過三次,
第一次革命的標志是蒸汽動力的使用,
第二次的標志是裝配流水線的誕生,
第三次的標志則是早期自動化技術的萌芽。
而如今,我們現在已經揭開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即通過高級集成電路 (IC) 實現機器智能,進而推動整個變革進程。
而我們正處於這次革命的風口浪尖,面臨著許多挑戰與機遇。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我們通過提升機器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可以提高質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而改善整個製造流程;另一方面可以繼續保持低廉成本帶來的優勢,並滿足全球范圍內對商品的靈活性需求。
直到最近,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在工廠車間實現製造流程的靈活性仍然可望而不可即。同一條裝配流水線上的機器設備主要用於實現某一項特定功能。在產品線上進行變更就意味著需要大費周章地調整設備,這是時間和資金方面的雙重浪費。
但是,產品線的定製化或差異化程度越高,其競爭優勢往往也就越明顯。藉助智能設備,智能化工廠能夠以自動化方式即時應對此類變更,縮小流水線生產的規模,避免成本顯著增加。然而,打造這種程度的靈活性並非易事。這意味著工廠的每一台設備都必須「實現智能化」,也稱為「控制智能」。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努力提升控制系統的智能水平,使其能夠對生產環境中感知的事件自動作出響應。舉例來說,裝配線上的小小一把螺絲刀,也必須能夠根據所處理的材料類型(如鋼、碳或塑料)自動調整扭矩。
依此類推至整個工廠車間,可能有數百萬個設備節點需要實現控制智能。
高靈活性工廠還必須擁有最先進的通信基礎設施。當發生產品變更時,擁有先進通信工具的智能工廠可以根據在營業部錄入的數據快速調整生產,甚至可以直接根據銷售訂單進行逐件產品調整。這些通信系統可以是有線和無線形式,但必須能夠處理大量數據而不消耗很多電力資源。
㈧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一般是指工業4.0。工業4.0則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也就是智能化時代。就是通過數據流動自動化技術,從規模經濟轉向范圍經濟,以同質化規模化的成本,構建出異質化定製化的產業。對於產業結構改革,這是至關重要的作用。核心特徵是互聯 [ 。互聯網技術降低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速兩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反饋,工業4.0代表了「互聯網+製造業」的智能生產。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中期掀起的通過水力和蒸汽機實現的工廠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是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的電力廣泛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是20世紀後半期出現的、基於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的生產工藝自動化。
㈨ 第四次工業革命內容是什麼 它的意義和影響分別是什麼 對中國有什麼幫助
第四次指21世紀外太空探索的重大突破?
或許指現在正在進行中的科技革命,時間及標志是70年代以來以微電子技術及通信技術為核心的新興技術群引起的當代技術領域的巨大變革?
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其序幕是1995年-2005年互聯網信息革命的初期,2006年-2012年正式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互聯網信息革命,2030年左右結束,2050年前會進入第五次工業革命時期,也就是能源革命時期,拭目以待!
㈩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對我們個人將有著怎樣的影響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近代人類的生產力是工業能力,而工業能力的進步主要通過工業革命,所以工業革命是理解近代人類進步最重要的一個視角。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即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18世紀60年代末,英國人詹姆斯·瓦特製造出人類第一台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從此人類的生產力真正得到了解放,從農業時代進入到了工業時代,西方真正地確立了對非西方的優勢。
在蒸汽機出現以前,人類打仗或者生產都是靠人力,可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蒸汽機出現以後,人類可以通過蒸汽機把地下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燃燒之後變成蒸汽動力,這個效率是人力比不了的。由此,西方國家可以造出大機器,從而獲得了超越非西方的力量。
西方崛起的真正關鍵就是工業革命。在蒸汽機之後,19世紀60年代,美國又實現了電力的廣泛使用,並且開始使用第二種化石能源——石油,這就進一步拉大了與非西方的差距。1946年,美國生產出人類第一台二進制計算機,自此人類進入計算機革命時代。
顯然,這三次工業革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全部都是西方搞出來的,其結果就是讓西方一直保持生產力的領先。反觀中國,人類社會的三次工業革命一次都沒有完整地抓住,所以生產力落後,結果,中國經過多年努力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當然,說中國完全沒有抓住三次工業革命也不完全准確,其實我們抓住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尾巴,即計算機革命的「網路化」階段,這是今天中國崛起的技術基礎。
如今,中國現代化初步成功。可以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對人類工業化進程的貢獻要大於歐美。因為在中國工業化成功以前,世界上只有10億多一點的人口成功掌握了工業化,不到世界人口總數的1/7。然而,中國的人口有13億多,也就是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意味著世界1/5的人口實現了工業化。而且,中國取得工業化的成功僅僅用了70年時間,較西方國家的幾百年少得多,並且沒有對外侵略和殖民。從這些角度來說,中國工業化的成功對人類工業化進程所作的貢獻要大於歐美。
現代製造業是立國之本,中國崛起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
500年前的地理大發現,使得人類開始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邁進,工業文明開始取代農業文明。今天,我們處在工業文明時代,決定國家命運的是工業化水平,其核心是製造業水平。歐洲因為率先掌握了現代製造業,所以在經濟效率、軍事效率上碾壓其他地區。日本崛起,也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今天,中國崛起也是因為掌握了現代製造業。現代製造業是現代國家的立國之本,誰有現代製造業,誰就能屹立於現代民族之林。
人類現代製造業90%集中在北溫帶的三個地區——東亞、西歐、北美,這裡麵包括不到20個國家,是全人類20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的1/10。這說明,不是每個國家、每個民族、每個文明都能進行工業化的。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是1/10國家當中之一,而且是塊頭最大的一個。英國工業化僅1000萬人,美國工業化1億人,中國的工業化卻有14億人。所以,當今世界最偉大、最重要的事實就是中國工業化。
如今,中國的工業化達到了中後階段。2019年,中國有三個工業指標在世界上沒有爭議了:第一,中國的工業規模特別大,製造業總產值2010年超過美國,2016年超過美國和日本之和,2018年超過美國、日本、德國三國之和。2018年,中國製造業增速是6.1%,是15年以來最慢的增速。但是,美國、日本、德國的平均增速是0.4%。按照現在這個速度,到了2030年,中國製造業佔全世界的比例一定會超過50%。所以,2030年之後,從製造業角度講,這個世界上只能有兩個國家,一個叫中國,一個叫外國。第二,中國的工業體系特別完整。第三,學習能力超強。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歷史機遇
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中國來說是最大的歷史機遇,從邏輯上講,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果中國抓住了機遇,就意味著此後人類最好的技術、最好的產業就會在中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遇。
經濟方面,從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增速連續五年下滑,原因非常復雜。但是,現在中國的經濟開始趨穩。據推算,到2019年底,經濟增速下滑會停住,之後會有20年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我們國家不可能回到以前每年兩位數的增長,也不至於跌到如美國、歐洲、日本每年1%至2%的增長,原因如下:
第一,未來20年,中國還可以從發達國家吸收很多先進經驗,這叫後發優勢;第二,雖然我國人口開始老齡化,但現在的人口年齡中位數還比較低,所以人口紅利還有一個十年;第三,我們以前不太注意工程師紅利,但未來它的價值會顯現出來。自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2018年我國在校大學生總數已經接近3000萬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是美國的兩倍多,這是很偉大的。我們的高校學生中有一半是學理工醫農科的,這是中國未來的一大利好。
後發優勢、人口紅利、工程師紅利三者結合,結論就是——未來20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是沒問題的。另外,經過70年的發展,中國在科技和軍事方面也達到了比較高的水平,未來10年,無論是科技還是軍事,中國都會進入黃金發展時期。所以,基於政治穩定的前提,經濟基礎、科技、軍事等因素,未來中國在不確定的世界當中是確定的,而且處於上升態勢。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中國跟美國至少可以同步,甚至可能會比美國先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美國的優勢是其創新能力無與倫比,其缺點是產業空心化,很多高科技無法進入市場。而從市場的角度看,無論你的技術多麼好,如果不能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那就是一張廢紙。中國的優勢是將技術變成市場接受的產品方面,其能力在世界上獨樹一幟,而且隨著投入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進步,中國的創新能力正在迅速提高。
這樣的態勢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生產力布局將完全不同於過去幾百年。過去幾百年工業革命都在西方,因此,西方的生產力絕對領先,甚至有些時候一騎絕塵。第四次工業革命之後,東方的生產力有可能會領先於西方,至少會達到東西方平衡,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重要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