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50什麼時候提出的

工業50什麼時候提出的

發布時間:2023-08-12 02:47:16

❶ 第五次工業革命什麼時候開始

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在18世紀60年代,人類從手工勞動進入了蒸汽時代。第二次是發生在十九世紀70年代。人們從蒸汽時代進入了電力時代。第三次是發生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人類從電力時代進入了信息時代。而且尤為重要一點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結束。

當人類意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候,人類便會滋滋不倦的去探索,去研究,去追尋。所以我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會在完成第三次工業革命時立即開始。而且可以根據科學的研究進程,第四次工業革命很可能讓人類從信息時代進入磁能時代。科學的研究,並不會,因為時代的改變而停頓,當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候第五次工業革命也會隨之而來。而第五次工業革命很可能會讓人們從磁能時代進入到能量時代。

所謂科學的研究,就是能量的利用。等科學研究的越來越深,對於能量的利用,也會越來越強大,這時候所要研究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多,發現越來越多未知的事物,研究的進程也會相應變慢。所以第五次工業革命很可能會在,數百年,甚至千年以後才會開始,不過那是,人類的文明,早已超越了太陽系。畢竟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

❷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是在什麼時候

1953年
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國民經濟恢復,黨明確提出了過渡時期總路線,把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任務提上了日程。在蘇聯的幫助下,「一五」計劃順利完成,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從1953年至1957年,新中國仿照蘇聯工業化模式實施的,第一個為期五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根據黨的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提出的,其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建設單位為中心,由限額以上的694個建設單位組成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發展部分集體所有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並發展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建立對於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步基礎;基本上把資本主義工商業分別地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建立對於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超額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國民經濟面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❸ 四次工業革命的時間及標志是什麼

1、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60年代後期,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3、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40-50年代開始,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等技術的發明;4、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也就是智能化時代。

(3)工業50什麼時候提出的擴展閱讀
第一次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三次科技革命,對國際關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一方面加劇了資本主義各國發展的不平衡,使資本主義各國的國際地位發生了新變化;另一方面使社會主義國家在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抗衡的斗爭中具有強大的動力。同時,第三次科技革命擴大了世界范圍的貧富差距,促進了世界范圍內社會生產關系的變化。

❹ 一五計劃為什麼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下簡稱「一五」) 時期, 為了實現把我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的宏偉目標, 新中國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戰略確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編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 》及其《總說明》。該文件提出:「工業建設以重工業為主, 輕工業為輔」。在此基礎上, 周恩來在8 月執筆起草了《三年來中國國內主要情況的報告》, 指出: 「五年建設的中心環節是重工業, 特別是鋼鐵、煤、電力、石油、機器製造、飛機、坦克、拖拉機、船舶、車輛製造、軍事工業、有色金屬、基本化學工業。」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關於編制1953年計劃及長期計劃綱要的指示》也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以發展重工業為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重點」, 集中有限的資金和建設力量, 「首先保證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基本建設, 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斷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已基本確定, 並在中共內部達成共識。
原因:

第一, 受蘇聯工業化戰略的影響。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從發展輕工業開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在上個世紀20 年代後期開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只用十多年就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在此工業化基礎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1955年以前,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一直被視為成功典範, 備受廣大發展中國家關注和推崇,新中國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強調: 「蘇聯過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榜樣。」由於此種認識的局限, 中共領導層已經把通過發展輕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輕工業戰略) 稱為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 而把通過發展重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 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於是, 是優先發展輕工業, 還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當時不僅關繫到發展戰略, 而且已經和堅持什麼社會制度聯系起來了。
第二, 為了盡快改變舊中國重工業嚴重落後的狀況。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這種畸形狀態, 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經濟獨立和國防鞏固, 也嚴重製約和妨礙著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傳部提出的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為薄弱, 經濟上不能獨立, 國防不能鞏固, 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侮我們」; 「我國過去幾乎沒有重工業, 交通運輸也不發展: 在廣大的國土上只有二萬多公里鐵路, 火車頭不能自製, 鋼軌也大部分從國外輸入; 汽車公路通車的在解放前只有七萬五千多公里, 貨運客運汽車為數很少, 而且都是從國外輸入的; 內河航運和海運都不發展, 內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輪船, 幾乎完全沒有遠洋的運輸; 完全沒有自己的航空業」; 「輕工業雖有一些, 但是也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 並且因為我國沒有重工業, 許多輕工業的機器,尤其是精密的機器不能製造」; 「因為沒有重工業, 過去在我國農業中就幾乎完全不使用機器,也很少使用化學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澤東還尖銳而形象地指出: 「我們現在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壺, 能種糧食, 還能磨成麵粉, 還能造紙。但是, 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國際環境的制約。新中國建立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 正常的國際經濟交往被切斷。朝鮮戰爭爆發後, 中國被迫捲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 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這種嚴峻的國際環境, 迫切要求新中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重工業。對此,周恩來曾作出具體說明: 「有了重工業以後, 才能使國防現代化。經過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的國防力量強大起來了。可是, 我們還不能製造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門高級的炮(如一五二加農榴彈炮、一三○海岸炮) 。在運輸上, 我們自己還不能製造一輛汽車。你們曾經在工業展覽會上看到有一輛汽車,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們裝配的, 不是真正我們自己製造的。既然我們還不能製造一輛坦克、一架飛機、一門高級的大炮, 那我們的國防力量怎麼能算強大呢?我們的這些東西都是從蘇聯購入的, 這等於讓蘇聯在國防上還要背這么大一個包袱。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自己生產這些東西, 就要搞重工業。」
第四,即受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影響。所謂內向型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主要面向國內(或地區內) 市場,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國際市場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它有兩個主要特徵: 高度追求經濟獨立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標導向, 後者則是它的主要實施手段。
參考:《社會科學研究》2002 年第5 期--論「一五」時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❺ 一化三改造這是什麼時候提出的50年還是53年

一化三改造是黨中央在1953年提出來的。

按照總路線的要求,黨從1953年起,在大力推進工業化建設的同時,開展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任務是:把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為全民所有制,把以農民和手工業者個體勞動為基礎的私人所有制改造成為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中共中央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明確規定:「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這個「一化三改」的總路線,其實質和主要任務是實現國家工業化,而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就必須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5)工業50什麼時候提出的擴展閱讀:

一化三改具體內容:

一、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3年,中國共產黨中央先後就農業合作問題作出兩項決議,規定了中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路線、原則和政策。在這兩項決議的指導下,中國開始了農村合作發展。到1956年底,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互助組、初級社會和高級社會三個階段。

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在推進農業合作的同時,從1953年11月到1956年底,黨採取了「積極領導、穩步推進」的方針,從供銷社、供銷社、生產合作社做起,從小到大、從低到高,逐步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競爭行業的轉型。全國90%以上的手工藝人參加了合作社。

三、資本主頁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從1954年到1956年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展開。黨在資本主義工商業中採取了公私合營等多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並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同時,它將所有權的轉化與人的轉化結合起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化三改

閱讀全文

與工業50什麼時候提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推動工業革命 瀏覽:568
成都成華工業園區有哪些企業 瀏覽:474
汽車布座套如何更換全皮座套 瀏覽:851
信陽平橋工業區哪個電子廠比較好 瀏覽:242
鄭州工業毛刷要多少錢 瀏覽:251
奧迪車空調濾清器在哪裡 瀏覽:38
奧迪派喇叭怎麼樣 瀏覽:345
36歲買寶馬7系是什麼樣水平 瀏覽:961
蕪湖到無為汽車要多久 瀏覽:255
寶馬汽車底裙颳了怎麼修 瀏覽:219
上海工業清洗怎麼選擇 瀏覽:1
賓士420的架子號在哪裡 瀏覽:299
11年寶馬雙r多少錢 瀏覽:944
汽車的油箱是長什麼樣的 瀏覽:892
汽車如何看車輛批次 瀏覽:415
科技工業局什麼級別 瀏覽:418
寶馬x3哪個能代替n擋 瀏覽:707
賓士gle三排座椅如何放倒 瀏覽:63
德國重工業基地如何改善 瀏覽:960
扣北京賓士標志要用什麼洗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