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安康市高新區的概況
安康高新工業園區是省政府2001年批准設立、經國務院核准備案的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自成立以來,不斷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深化與西安高新區等科技園區的合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9年,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8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7.68%和123.95%,具備了升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基本條件。省政府批准安康工業園升級為高新區,就是要利用高新區這一載體,聚集創新要素並有效裂變,打造區域產學研創新體系,轉變生產方式,推動安康市和陝南區域經濟突破發展。
近年來安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2009年,生產總值增長15%,居全省第二,其中工業增速全省第一,這為安康工業園區二次創業、申報建設省級高新區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此基礎上,安康市委、市政府傾力建設高新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完全符合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搶抓機遇的能力。
一是抓住了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機遇。今後10年是西部大開發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必須以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核心,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進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可以說,未來10年西部地區經濟騰飛的大幕已經拉開,這為安康高新區快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二是抓住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啟動實施的機遇。目前,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示範基地建設已經提到重要議事日程,科技部等國家部委與我省正在抓緊制訂實施規劃和相關政策。安康高新區是我省關中—天水經濟區第一層級輻射圈目前唯一的省級高新區,其發展將迎來空前的政策機遇。
三是抓住了陝南突破發展縱深推進的機遇。作為我省區域均衡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陝南突破發展已經進入了以循環經濟為主要特徵的新階段。安康高新區是目前陝南地區唯一的高新區,有條件成為創新要素的接續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保障,這一過程也為安康高新區自身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機遇難得,時不我待。希望安康高新區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好局、起好步。
❷ 陝西省第一批重點建設的縣域工業園區名單
寶雞市7個:眉縣科技工業園區、陳倉區科技產業園、姜譚工業園、扶風工業基地、鳳翔縣長青工業園、鳳州現代科技產業園、金台區工業基地。安康市4個:漢陰縣新型建材工業園區、石泉縣池河工業園區、旬陽縣生態工業園區、中國紫陽硒谷生態工業園。
❸ 陝西有哪些大的造紙廠
有如下造紙業:
安康市恆豐紙業包裝有限公司
西安漢都造紙廠
西安市未央區三橋包裝材料廠
西安三新造紙廠
西安市未央區光明紙業有限公司
西安市永宏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錦華紙業有限公司
陝西秦嶺紙業有限公司
西安市三橋棉漿板廠
西安永發造紙廠
西安市未央區新華造紙廠
西安市未央區後圍造紙制箱廠
西安市未央區宏達造紙廠
西安盛博雅紙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博華造紙廠
西安永佳織品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市未央區阿房板紙有限公司
西安市未央區秦嶺造紙廠
陝西實佳紙業有限公司
西安市利民紙業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陝西兄弟包裝有限公司
西安市未央區養城文化造紙廠
陝西中港銅板紙有限公司
西安市灞橋區偉業紙品容器製品廠 西安造紙廠
在國家行政管理劃分裡面造紙是屬於輕工業部管理的,屬於輕工行業下的門類。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裡面造紙屬於C門類22大類221中類2210小類。輕工業主要是指生產消費資料的工業,輕工業與重工業相對,也互有交叉。
輕工業與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根據新版《輕工行業分類目錄》,輕工行業共分為18個大類行業。根據行業管理實際,將輕工業劃分為耐用消費品、快速消費品、文化藝術體育休閑用品和輕工機械裝備四大領域,含蓋家電、電池、陶瓷等31個行業門類。
輕工業發展現狀
2019年12月4日,在輕工業消費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公布前10月輕工業經濟運行數據:1—10月,規模以上輕工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05萬億元,同比增長3.89%,實現利潤破萬億元,同比增長10.03%。
2021年2月1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對外公布,2020年,國內輕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8%,降幅逐月收窄,其中12月,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月度增加值增速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輕工規上企業實現利潤超1.3萬億元,同比增長3.6%。
❹ 安康的經濟概況
2013年,安康市年實現生產總值(GDP)604.55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0.57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21.4億元,增長19.7%;第三產業增加值192.58億元,增長9.5%。一、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53︰32。人均生產總值22943元,比上年增長13.1%。
2013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307.85億元,占生產總值的50.92%,比上年提高1.17個百分點。 早在新石器時期,安康市就有原始農業。建國前,因社會動盪,自然災害頻繁,生產條件低劣,栽培技術陳舊等原因,農村經濟十分落後。1949年糧食平均畝產47.5公斤,每人平均佔有糧食205.5公斤,戶均飼養生豬0.79頭。建國後,變革了舊的生產關系,進行大規模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革耕作制度,改良農機具,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學技術,使農村生產力水平大大提高。在人口不斷增加而耕地不斷減少的情況下,1989年安康市糧食平均畝產提高到137公斤,人均佔有糧食提高到309.5公斤,戶均飼養生豬2.3頭,農民人均經濟收入299.69元。
2012年,安康市年糧食播種面積26.9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8%。其中:夏糧11.9萬公頃,增長0.1%;秋糧15.09萬公頃,增長1.3%。2012年糧食產量85.18萬噸,增長6.3%。其中:夏糧28.9萬噸,增長8.1%;秋糧56.28萬噸,增長5.4%。 安康市手工業歷史悠久。境內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用石、木、骨製作的斧、錛、鏃、矛、磨盤、磨棒、紡輪、網墜、刀、鋤、鐮及裝飾品環、佩等。各縣出土物常見的有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器,如罐、盆、碗、甑、瓮、釜形鼎、尖底瓶、陶刀、陶銼等,戰國末期鐵制農具和生活用具钁、耒、鍤、鋤、錛、斧、耙、錘、釜、剪、刀、劍、鋸、鏵等。由於封建統治者輕視工商,民多務農,到清末,安康市工業仍為手工業。民國期間,手工業門類主要有造紙(草紙、火紙、皮紙)、鑄鐵、制硝、榨油、制茶、釀酒、淘金、燒制磚瓦、燒石灰、土紡、石印、染織等,生產方式以小作坊和個體小手工業為主。一些有識之士試圖興工辦廠,但多遭挫折。工業發展十分緩慢。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工業經濟,立足於開發利用當地自然資源,不斷加大資金和科技投入,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到1990年,安康市已形成絲麻紡織、冶金礦產、食品飲料、煙草、醫學化工五大支柱產業,工業企業達到908家,總產值達到5.2億多元。
2012年,安康市年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96.02億元,比上年增長3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0.57億元,增長33.9%。其中,重工業增加值121.21億元,增長32.6%;輕工業增加值59.36億元,增長36.8%。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73.7億元,比上年增長52.6%。 鴉片戰爭後,商業資本對促進安康商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溝通了安康與東南沿海各省乃至海外的商業貿易,使商品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寄居定居山鄉集鎮的客籍商賈,五方雜處,結商幫,建會館,互相提攜,組織競爭,各縣商幫商會應運而生,商業日趨旺盛。1936~1937年,安康地區商業發展到鼎盛時期。安康縣城區成為輻射毗鄰省區的物資集散中心,漢水航道帆船林立,物流不息。年均輸入武漢的山貨總量高達1.6萬噸以上。抗日戰爭爆發後,安康商貿日漸衰落。
建國後,從扶持生產入手,發揮資源優勢,商貿復甦,但由於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對市場的禁錮,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商貿一度冷清,造成供應緊張。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生產的發展和流通領域的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類市場日趨活躍,商品種類之多及交易規模之大均發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到1989年,國營及供銷商業有職工12251人,商品純銷售總額達3.5億元。外貿出口改變了以原料型初級產品為主的傳統格局,成為以絲綢產品為龍頭,輕紡、化工、礦產、冶金等綜合外貿供貨。物暢其流,市場繁榮。
2012年,安康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1.34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實現零售額63.08億元,增長23.5%;限額以下88.26億元,增長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