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我國什麼時候確立建設工業的決策

我國什麼時候確立建設工業的決策

發布時間:2023-08-02 18:34:34

❶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開始於哪一年

1953年。為圓晌正了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把我國建設成謹圓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1953年,我國開始實行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無產階級政府領導下取得革命勝利的國家,用機器橘悔大工業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使國家由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❷ 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工業化建設主要分哪幾個階段進行,有哪些特點

第一階段,1953—1957年: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核心的「一五計劃」這一階段為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開端,其背景為1952底,我國國民經濟形勢基本好轉,以及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可供借鑒;其方針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具體實施為制定「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同時逐步完成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一五計劃」的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並且合理調整工業布局。這一階段我國工業的轉變從國情出發,合理規定國民經濟的速度和比例,正確選擇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證重點,並且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階段,1958—1978年:社會主義工業化受挫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提出把我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但是八大的方針沒有得到貫徹執行。1958年,頒布社會主義總路線,開展大躍進,使工業建設受挫。大躍進在經濟上,打亂了國民經濟秩序,造成了工農業比例嚴重失調,使經濟結構更加畸形。政治上,左傾思想更嚴重。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生態上,生態被嚴重破壞,影響了後來的糧食生產。其後,文革對工業建設又造成嚴重破壞。文革時期,工業企業管理制度被破壞,經濟效益下降。不少企業管理混亂,勞動紀律鬆弛,一些地區和企業分成各自的派系,互相爭斗,導致生產長時間上不去。不少重點工程建設受影響。不少工廠在政治運動中,設備損壞。
第三階段,1978至今:社會主義工業化新時期中國工業持續穩定發展,工業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個體與私營工業、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的崛起,國有工業比重下降,開創了多元化工業經濟格局。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傳統製造業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過程中涉及到大量工業用地重新利用。現階段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提高了農民生活水平,有利於農村現代化建設;開展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逐漸形成了一批有實力和活力的大企業集團;使國有資產增加,有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對外開放,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❸ 1956年的工業化建設有什麼重要意義

1956年的工業化建設主要是指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中國基本確立,為我國工業化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政治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經濟上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在我國基本確立;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開辟了道路;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❹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什麼時候

中國基本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是1958—1978的20年間。(預計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中國是一個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建國後,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直在為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而奮斗。建國頭三年,就迅速恢復了遭受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

從1953年開始,執行以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內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開展了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

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7年,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國民經濟建設計劃。按可比價格計算,如以1952年為100,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增加到167.8,農業總產值增加到124.8,工業總產值增加到228.6,其中輕工業總產值增加到183.3,重工業總產值增加到310.7。

在這個期間,不僅經濟發展比較快,而且各重要經濟部門之間的比例也比較協調,經濟效益較好,市場繁榮,物價穩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顯著改善。

這表明,中國已經建立了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在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工業國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4)我國什麼時候確立建設工業的決策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指變落後的農業國家為先進的社會主義工業國家。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取得革命勝利的國家,用機器大工業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使國家由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通常以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優勢為其實現的標志。

由於具體條件不同,各國應走與本國情況相適應的工業化道路。

我國在1952年制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中,把「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作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努力奮斗的「總任務」之一,並在隨後的實踐中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網路

❺ 20世紀50年代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的歷史背景及意義。

20世紀50年代優先發展重工業,是新則頌搭陸中國成立初期重大的經濟戰略,
一是主觀因素:為加快工業化速度、為改變重工業落後面貌、為改變與大國地位不相稱狀況及加強國防安全等;二是蘇聯因素:蘇聯模式示範效應、蘇聯援助、蘇聯道路及其意識形態影響等;三是朝鮮戰爭及隨之而來的西方封鎖禁運;四是國內因素:保證重工業平衡布局、重點發展、實現生產資料進口替代等;五是重工業諸多裨益驅使:供應工業原料與設備,促進產業升級、加強國防力量等;六是生產資料優先增長規律使然。其他還有輕工業設備利用率低、開工不足,故重工業要優先發展等。

以上雖未囊孫枝鄭括所有,卻也基本涵蓋了最主要因素,多數學者都以其中若干為由。然而,這些原因雖不無道理,但要回答為何要優先發展重工業,卻有不夠透徹之感。究其緣由:其一,在於結合「一邊倒」之時空背景探究不足,研究視角廣度不夠,僅將其看成單純的經濟戰略;其二,未展現該戰略形成之歷程,明晰戰略構想、落實與實施的三階段,畢竟任何戰略形成都非一蹴而就;其三,正因戰略階段分析不足,大而化之,常使原因、條件與結果三者模糊籠統,易混淆「因緣之別」,甚至「倒果為因」;其四,比較研究不足,即與「先輕後重」戰略對比後,再言應「先重後輕」則更具說服力;其五,未區分重工業發展的民用軍用兩大方向及其為農輕業和為軍工業提供設備與裝備導致的不同功效。其中,結合「一邊倒」政策來探究至為關鍵:因為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該戰略的原因與本質;只有通過解析「一邊倒」歷程,才能明晰該戰略三階段劃分的時間點與意涵;只有從「一邊倒」視角,才能明了「先重後輕」為何是必然性安排以及重工業發展方向的抉擇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將從「一邊倒」歷程的階段性探究出發,來解讀該戰略的三階段內涵,並通過比較研究評析相關理由,力圖歷史邏輯地展現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意義與本質所在。

❻ 中國工業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3年,這個東方大國在內戰的洗禮之後,已經儼然是紅色陣營中的代表。在新政府的規劃下,它對經濟的暗中發力已經准備了三年。

在蘇聯的幫助下,中蘇簽訂了156項工業建設工程,從國防,機械,電子和能源工業彌補了中國工業的空白,打響了中國工業的奠基之役。

1955年7月,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一五」計劃:集中主要力量,進行以蘇聯幫助我國設計的156個大型建設項目為中心的工業建設,建立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礎。

(6)我國什麼時候確立建設工業的決策擴展閱讀:

早在1949年6月,劉少奇率領中共代表團訪蘇時,就提到了邀請蘇聯技術專家來華的相關事宜,並帶回了200餘名蘇聯專家。

然而對於全面鋪開的新中國經濟建設,編制「一五計劃」這樣的鴻篇巨制,這些專家顯然不夠。1952年8月,周恩來總理專程赴莫斯科與斯大林商談,要求增派專家800名。

此外,中方還希望蘇聯提供各種工業標准和技術資料,用於「一五計劃」的制訂和實施。於是,1950~1953年間,蘇聯專家帶來了大量科學文獻和技術資料,總重量達600噸。

在蘇聯幫助下,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使中國大地上形成了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雛形。中國的五年計劃雖然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但它在中國崛起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我國什麼時候確立建設工業的決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西工業大學材料類專業怎麼樣 瀏覽:125
如何清理汽車真皮座椅 瀏覽:496
敞篷2系寶馬什麼時候國產 瀏覽:537
寶馬輪轂供應商有哪些 瀏覽:919
汽車截屏怎麼弄 瀏覽:931
賓士s級350油箱多少升 瀏覽:506
寶馬x6表盤出現感嘆號怎麼回事 瀏覽:433
組裝一套汽車音響需要什麼 瀏覽:436
為什麼奧迪q三這么便宜 瀏覽:116
賓士e款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744
番禺南村有哪些服裝工業園 瀏覽:436
工業用除濕機哪些需要3c認證 瀏覽:747
除了賓士哪個車有氛圍燈 瀏覽:136
奧迪a7側門玻璃是什麼玻璃 瀏覽:44
汽車鍍鉻條哪裡能買到 瀏覽:606
德國哪個省份出產賓士 瀏覽:503
寶馬五系舒適模塊有哪些功能 瀏覽:770
汽車山寨哪個牌子好 瀏覽:987
奧迪電瓶多久能用 瀏覽:200
寶安固戍附近哪裡有汽車城 瀏覽: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