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湖南的什麼產業最發達
現在湖南的文化產業最發達。
湖南以「文化+」理念為統領,推動文化與旅遊、科技、金融、體育等產業深度融合。文化產業不斷釋放,文化產業進一步做優做強。
1、湖南的廣播電視業一直在全國具有標桿意義。
2、湖南出版素有「出版湘軍」之稱,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連續10屆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始終占據國內出版業領先位置。
3、湖南的動漫產量曾占據全國的半壁江山,藍貓、虹貓、山貓這「三隻貓」享譽業界。
4、湖南的演藝業曾開啟都市演藝之先河,長沙的歌廳文化成為湖南的一張名片。
5、湖南在打造文化旅遊中心和休閑度假基地、民間工藝獨放異彩等方面,進行品質跨越。
湖南的目標要在以社會效益為第一要務的前提下,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以文化產業帶動、支撐文化事業的發展,打造出具有「湖湘氣派」的「文化湘軍」。
『貳』 誰知道張家界的地理、風土人情、歷史、、特點、資料、簡介、景點等
張家界位於湖南省西北部,這里的少數民族人口佔了總人口的69%,主要有土家族、白族、苗族等。張家界的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索溪峪風景區、天子山風景區和楊家界風景區組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達264平方公里,於1992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景區內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縱橫,景色奇、秀、幽、險,被譽為「中國山水畫的原本」。普光禪寺、玉皇洞石窟等名勝古跡,賀龍、杜心五等名人故居構成了當地的人文旅遊資源;而古樸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民間武術硬氣功,更為當地的旅遊資源錦上添花。
節日
土家三過年
土家人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一過"十月年"。"過趕年"的晚上,寨中空場燃起篝火,土家人圍著篝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六月年"是因土家人歷史一次重要的遷移,完成遷移的這一天是農歷六月二十五,土家人在這天宰牛祭神,慢慢形成過"六月年"的習俗。"十月年"是土家人在遷移後為迎接新家園第一個豐收季節而進行的,十月初一,土家人組織起慶祝活動,互相拜年,共慶"十月年"。
白族火把節
張家界市區域內的白族人舉行的火把節與消滅害蟲、保護莊稼有關。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這天晚上,各家都要點火把,全村的火把集中起來後,人們從火堆上來回跨越,以祈求火神祛邪避災。
此外,張家界地區有特色的節日還有: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
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門」,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制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避「邪毒」。當日則食棕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土家人曬衣服,謂之「覃後曬皮」,傳說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後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七月七夕,婦女結綵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著皎潔的月光,去冬瓜園里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住宿
一般到張家界旅遊最好是住在風景區內,盡管那裡的住宿價格要比市區貴些,但可以省卻來回奔波之累,還節省了時間。市內有四星級的祥龍國際酒店、張家界國際大酒店,還有金都大酒店、南航富麗來大酒店等都是理想的住處。景區內有天子國際大酒店、亘立國際大酒店、江漢山莊、湘水賓館等,條件都還不錯。提醒:背包族也許會覺得住賓館比較奢侈,那也可住單位招待所或私人旅館,服務熱情,價格低廉,如果想衛生些,自己帶上一個睡袋就有備無患了。
餐飲
張家界的土家族飲食既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又融合了湘菜的精華。辣,是湖南菜的特色,土家菜也不例外,除了辣以外,土家人還特別鍾愛臘、酸、腌制菜食,風味獨特,建議品嘗一下。在張家界景區內用餐是非常貴的,帶肉的菜每份30元以上,野味菜80元以上,有野豬、竹雞、樅菌、野木耳等,蔬菜15元以上。到市內就很便宜,晚上滿街都是大排檔,50元錢可以讓四個人吃得很不錯, 張家界特色菜有臘豬頭、"團年菜"、血豆腐、合渣、酸魚肉、泥鰍鑽豆腐、烏雞天麻湯等;風味小吃有社飯、豬血稀飯、桑植鹽豆腐乾、獼猴桃汁等。提醒:1、在張家界景區內可以吃到大城市難得吃到的香甜可口的玉米棒以及野生獼猴桃。2、在景區內當地人開的小飯館里可以吃到被炭火烤得烏黑的香噴噴的臘肉,只要把外層洗掉就行了。這種臘肉是在農家的灶上慢慢烤出來的,在城裡是不可能吃得到的。
娛樂
作為著名的旅遊城市,張家界市的現代娛樂設施十分完備。康樂球、網球、保齡球、高爾夫球、桑那浴等娛樂項目隨處可見。在張家界還是參與一些當地的民間娛樂活動才有意思,張家界土家毛古斯舞、土家擺手舞、土家武術硬氣功、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土家陽戲等,至今仍保留著鮮明的傳統特點,是民族風情的精華。留意一下當天的報紙廣告欄,可以發現在當地劇院、文化館中有不少精彩的民族表演,如旅遊期間恰巧遇到節慶活動日,甚至可與少數民族兄弟姐妹一起載歌載舞。在張家界景區內一路上有不少聽山歌的點,每個點有七八個土家族姑娘。你可照歌單點唱,也可讓她們唱拿手的,花10元錢就行了。「烏龍寨」景點的「山歌亭」是聽山歌最好的地方,這里地處半山腰,面對著空曠的山谷,對面的山峰形成天然的迴音屏,你一定要站著面向山谷聽,那樣才會真正地感受到空谷傳音的原汁原味的山歌妙韻。感覺中那裡的幾位土家族姑娘的嗓音也要特別亮一點。
購物
與大都市相比,張家界的商業雖然尚欠發達,但這兒的土特產特多,尤以獼猴桃、青岩茗翠茶、龍蝦花茶、松菌等較為著名,原汁原味,價廉物美;桑植鹽豆腐乾是清朝貢品,「葛根寶」純天然綠色系列飲品,集保健益壽於一體,茅坪毛尖茶清香撲鼻,味醇色美,飲後潤肺提神,都是不錯的特產;此外還可以買些土家風味的「辣妹子辣臘」系列食品帶回家去。
交通
外部交通
航空
張家界荷花機場位於張家界市永定區官黎坪辦事處荷花村,距離市區5公里,目前以開通了往返全國20多個城市的航班,但除了上海、北京、廣州、成都、長沙之外,其他城市並不是每天都有航班,航空時刻表經常變化,因此要以當地售票處電腦上顯示的班次為准。
鐵路
張家界鐵路線路四通八達,通過石長線與京廣鐵路相通,目前已與國內10多個大、中城市開通了旅客列車。張家界至廣州、長沙、湛江的列車為始發站,乘坐方便。
如果只想游覽張家界,就不要乘坐從廣州到張家界的K502次車和長沙至張家界的K525次,因為這兩班車均要繞道吉首、懷化等地,比較浪費時間,當然如果想去鳳凰玩,就可以乘這兩班到吉首下車。
從火車站到張家界市有24小時營運的公交車,票價2元。
公路
從長沙往返張家界市或武陵源景區,可以乘坐長途卧鋪汽車,每天早上7:00發車,車票100元左右。鳳凰到張家界,每天早上8:30有一班汽車,票價40元/人。
內部交通
公路
張家界汽車站在人民路盡頭處。張家界市至武陵源景區約30公里,每天中巴來往頻繁,約30分鍾一輛,車票價10元,1小時左右就可以到達。
登山索道
進山後如果想玩得逍遙一些,可以坐登山索道,天子山索道的價格為上行52元/人,下行42元/人;黃獅寨索道的價格是上行48元/人,下行38元/人。
滑竿
滑竿價格要比索道貴,一般平地上為100元,上山要200-300元,不過可以試著還價。
觀光車
天子山、楊家界環保車15元/人;十里畫廊觀光小火車往返 29元/人。
漂流
茅岩河漂流,人力橡皮舟114元/人,約3-4小時到達終點;機動橡皮舟124元/人,約2小時到達終點。
張家界市區至各景點距離
索溪峪 32公里 黃龍洞 40公里
張家界公園 32公里 天子山 102公里
茅岩河 35公里 九天洞 80公里
『叄』 湖南的工業發展規劃
(一)201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穩增長、穩物價、穩大局的同時,力爭轉方式、惠民生、促改革取得新的進展;緊緊圍繞省十次黨代會「兩個加快」目標要求,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搶抓危中之機,迎難而上,實現做大經濟總量、提高人均均量、提升經濟運行質量「三量」齊升。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財政總收入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進出口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和11%,新增城鎮就業6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5%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7‰,完成國家節能減排目標。主要任務是:
1、加強重大項目建設,有效擴大投資規模。一是保在建、促開工、抓前期。全力推進1.5萬個在建項目,特別是520個「三個一」結轉續建項目,確保盡快建成投產。有序啟動一批「十二五」規劃項目,確保按期實施。抓緊一批前期項目的規劃論證,完善相關條件,促使盡快落地。二是破瓶頸、拓融資、保用地。全力爭取中央資金,加大內聯引資和利用外資工作力度,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特別是大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積極培育擴大企業債,吸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兩金入湘」,創新公共基礎設施融資模式,盤活地方政府優質存量資產。認真落實國家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發展的「新36條」,進一步激活社會投資。優化用地結構,加快閑置地清理,加快土地周轉使用,力爭「三個一」項目應保盡保。三是抓重點、打基礎、促民生。圍繞新型工業化,重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技改和承接產業轉移項目,計劃投資5900億元;圍繞基礎設施,重點支持交通干線、水運樞紐、能源通道、信息網路、市政工程等建設,計劃投資2600億元;圍繞民生改善,重點支持保障性住房、農林水利、生態環保等建設,計劃投資1300億元,確保保障性住房新開工38.77萬套,竣工15.15萬套。
在保持投資較快增長的同時,積極擴大消費。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合理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收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鼓勵旅遊、健身、文化、家政和養老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完善城鄉流通體系,落實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切實優化消費環境。進一步穩定外需,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大先進設備、高新技術引進。
2、加快新型工業化提質升級,穩步增強整體競爭力。一是加快構建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繼續實施重點產業振興投資專項,抓住技術改造和兼並重組兩個重要環節,改造提升「兩符三有」傳統產業,推動向價值鏈高端集聚。高度重視汽車、消費類電子、食品工業發展,全面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規劃和政策措施,啟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建設。二是著力扶持企業發展。對大企業大集團,繼續實施一企一策,鼓勵做大做強主業。對中小企業,完善信用擔保、風險補償等機制,拓展創投基金、集合債、企業債等融資渠道,推動建立一批公共服務平台。三是加強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提升78個省級以上園區產業層次,加快工業集中區整合提質,構建特色鮮明、功能完善、分工協作的產業園區體系。四是著力加強技術創新。集中建設一批創新平台,實施一批科技專項,推動組建創新聯盟,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3、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一是加強大宗農產品供給保障。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施新增46億斤糧食工程,積極扶持蔬菜、生豬、水產品等「菜籃子」產品生產,努力保障市場供應。二是扶持農業園區發展。重點圍繞糧食、畜禽、果蔬等8大主導產業,推進集中連片、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推動形成區域性專業生產帶。集中打造知名品牌,培植龍頭企業,發展合作組織,提升產業化水平。三是突出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抓住國家大興水利機遇,做好「一湖四水」堤防加固和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啟動新一輪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推動衡邵乾旱走廊治理。加強農村電網、鄉村道路、飲水安全、清潔能源、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4、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擴大服務業總量。一是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全面落實鼓勵類服務業用水、用電、用氣與工業同價政策,深入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落實國家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減輕物流企業稅收負擔。二是重視培育新業態。培育服務業龍頭企業,鼓勵製造業分離發展服務業。大力發展會計咨詢、研發設計、電子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全面提升商貿集聚區、社區服務連鎖等生活性服務業。突出強化衍生製造,壯大文化、旅遊特色產業。三是加強服務業平台建設。組織實施好高技術服務產業化專項,建設一批省級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構建物聯網、信息網等信息平台。
5、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一是要高度重視縣城和中心鎮的發展。盡快研究出台加快縣城發展的指導意見,在集中抓好重點示範鎮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建設一批特色名城、商貿重鎮。二是提高城鎮產業聚集能力。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每個縣城建好一個園區,立足資源稟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與區域中心城市的產業配套,形成縣域經濟和園區發展的良性互動。三是著力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公共交通、水電氣熱、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污染防治等設施建設。推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探索建立轉戶的常態機制,推動城鎮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覆蓋到農民工。
6、統籌推進區域發展,強化板塊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環長株潭城市群。強力推動第二階段改革建設,突出由制度層面帶動實踐層面,確保專項方案和專項規劃落地;突出由生產層面轉向生活層面,加快兩型理念由產業領域延伸到建築、交通、消費、民生等領域;突出由城市群擴至全省,加快既有試點經驗推行。
二是湘南地區。以獲批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為契機,加快綜合交通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創新體制機制,深化區域合作。
三是大湘西地區。把新一輪湘西開發和新十年國家扶貧攻堅試點工作結合起來,突出旅遊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重點抓好武陵山和羅霄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把各項扶持政策落實到具體項目、落實到每個戶頭。抓緊研究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發展規劃,提升湖區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7、強化能源保障供給,下大力氣抓好節能減排。
一是加強煤電油氣運保障能力建設。對接大型中央能源企業,加快氣化湖南、農網改造等工程建設;推進電源點、輸送通道、儲備基地等項目進度,有序發展生物質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立調煤保電的長效機制,著力拓寬煤源市場和運輸渠道。
二是突出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啟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開展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體系建設試點。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築,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快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農村面源和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加強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積極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案例示範,加強城市礦產示範基地、餐廚廢棄物利用試點、再製造示範基地建設。
三是建立健全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抓緊出台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實施方案,嚴格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建立能效領跑者制度,推動企業技術進步。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及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分解落實碳減排指標。
8、加快推進重點民生工程,進一步提升全民幸福感。
一是多渠道擴大就業。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扶持,加強農民工就業培訓,支持自主創業。
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力爭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逐步提升社會保險統籌層次,穩步提高參保人員待遇水平。繼續實施與物價上漲掛鉤的社保聯動機制,保障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
三是促進教育、衛生事業發展。加快普及學前教育,完善特殊教育,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構建職業教育骨幹體系,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和創新水平。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快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步伐,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四是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引導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文化資源向基層、農村傾斜。
五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化以社區為核心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平台建設,完善社會治安、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妥善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貫徹湖南經濟發展規劃的措施、辦法,以及取得的成就
洞庭波涌,長島人歌動地詩。黨的十七大以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帶領全省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自覺把中央精神與湖南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努力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體現到各項工作中,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符合湖南實際的發展思路和政策措施,開創了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新局面。
細細品讀湖南省委書記周強發表在《求是》雜志上的這篇題為《科學發展譜寫富民強省新篇章》的署名文章,不僅能夠直觀感受到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成功實踐所帶來的可喜變化,同時,一個順應時代發展、彰顯現代理念的地方執政者形象也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筆者認為,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成功蘊涵的執政理念至少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求進創新的執政意識。湖南處於中國內陸,論交通不及港澳台般發達,談工業不及東三省般雄厚,涉省域不及新青藏般廣闊,在湖南這一中部省份,如何實現率先崛起,湖南省委、省政府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提出「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地處內陸不能為內陸意識所縛」,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積極實施「彎道超車」,在實現中部崛起中奮勇爭先。同時,把改革創新融入到科學發展之中,使之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動力,抓住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深化改革,不斷推進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管理方式創新,使科學發展在新的起點上進入更廣領域、達到更深層次。
正是這種求進創新的意識,使5年間湖南的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兩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大跨越,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人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十七大以來的5年,成為湖南綜合實力增長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
求真務實的執政品質。堅持尊重規律,弘揚實事求是精神,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湖南省委、省政府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弘揚實事求是精神,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求湖南省情之真,謀科學發展之實,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尊重客觀規律,從湖南實際出發,准確把握發展階段性特徵,注重根據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和國內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的趨勢,正確認識和把握自身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注重堅持統籌兼顧,以科學的思想、科學的制度、科學的方法,立足省情制定和實施符合湖南實際的目標任務。
特別是立足湖南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新階段的實際,作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戰略部署,在推「一化三基」戰略基礎上,提出了推進「四化兩型」戰略,堅持把「兩個加快」作為科學發展的總任務,把建設「四個湖南」作為科學發展的總目標,通過優化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人本發展,走一條有中國特色、湖南特點的科學發展之路。可以說,科學發展觀在湖南的成功實踐,正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帶來的成功實踐。
以人為本的執政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的根本價值取向,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目標,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關注民生、重視民生、改善民生。
正是這種執政理念的堅守,使湖南自覺把富民優先的原則貫穿於科學發展的全過程,體現在制定目標、收入分配、項目建設、政績考核等各方面,從而實現了全省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僅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4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567元,比2007年分別提高6550元、2663元。
而且通過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實現縣以上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特困群體救助和扶貧解困工程以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扎實推進。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我們有理由相信,伴隨著科學發展觀在三湘大地的開花結果,其形成的寶貴經驗必將成為湖南未來發展的內生動力,湖南未來的科學發展之路必將越來越寬、越來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