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業企業污染源有哪些,怎麼預防
在進行雜訊治理前,需對雜訊區域進行實地勘測,分析雜訊源並結合客戶需求,設計合理方案,因此下方提到的雜訊治理措施為概述。
1、針對空氣動力性雜訊:如風機等以空氣動力性雜訊為主的高雜訊設備,一般採用消聲設備削弱雜訊,對於治理要求較高的,可在對其設置隔聲罩。
2、針對機械雜訊:產生機械雜訊的原因較為復雜,因此無法一概而論。一般為對其單獨設置隔聲罩阻隔雜訊傳播,治理要求較高的還可對其做減振處理。
3、針對雜訊源多且復雜區域:有些工廠雜訊源較多且設備無法封堵,一般的隔聲罩、靜音房等治理手段不太可行,如紡織廠、機械廠等。這種區域一般採用在車間頂部與牆面設置吸聲材料,減小車間混響,達到降低雜訊的效果。為防止雜訊對外傳播影響周邊居民,還可對車間的門窗設置為隔聲門窗。治理要求較高的還可在廠界合理位置設置隔聲屏罩。
2. 工業污染主要來自於哪裡
常說的工業污染主要有「三廢」,即「廢渣」、「廢水」、「廢氣」。霧霾天氣頻繁出現大部分就是廢氣隨便排放導致的。河流污穢不堪,大部分是廢渣和廢水隨便排放導致的。當然生活垃圾對河流也會造成污染,但是危害比廢渣和廢水要小一些。
3. 工業污染最初是在什麼時候發現的 國家又是怎麼處理的
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不斷深入,我國工業產業急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各種污染也隨著產業的發展急速地擴張蔓延開來,當人們發現自己生活環境的周圍已經被鋪天蓋地的黑水和臭氣圍困著的時候,才知道這就是污染。遺憾的是知之者為知之,不知者為不知,偽不知也,尤其在工業產業鏈中,製造污染者每天看著排出的又黑又臭的廢水,卻裝作知之而不知,這是一種什麼意識?.......。
國家強調各種排污管理制度,強制執行相關的排放物標准,這是件好事,眼下也只有法律能遏制這種肆無忌憚的行為,其他的一切倫理道德在利益面前都顯得那麼弱小無力。
4. 如何解決工業污染
1、生態方法:建立循環經濟,實現零廢棄物產業2、化學方法:優化化工產業,使副產物無毒或低毒排放,減少副產物3、物理方法:建立廢棄物統一處理工藝4、國家與社會關注 立法 生產者的自我約束5、合理布局工業區
5. 工業污染
建國前,縣域無現代工業。「三缸」(酒缸、醬缸、染缸)雖有污染,遠未超越環境自凈能力。建國後,工業生產迅速發展,「三廢」排放量遂逐年增加。1979年,據86家工業企業統計,日均排廢水近30000噸,90%以上未經處理,污染物達30餘種。部分河道水質變黑發臭。同時有工業鍋爐100餘台,年耗煤129200噸,排放有害物質29000餘噸,其中二氧化硫27700噸、二氧化氮1392噸、一氧化碳519.2噸、碳化氫144.9噸、污染大氣環境。
1985年,開展工業污染源調查時,主要污染企業347家,年排放工業廢水1602萬噸,含各類污染物14211噸,其中化學耗氧量等有機污染物12513噸,佔88%;有毒污染物103噸,其中六價鉻及氰化物佔6.5%,揮發性酚及硫化物佔20.1%,銅、鋅等佔72.9%。有鍋爐236台,工業窯爐186座,煙囪367支,年耗標准煤17.5萬噸,廢氣排放197780.6萬標立米,含有害物質25607.75噸,其中二氧化硫4923.9噸,氮氧化物2622.7噸,一氧化碳10793.8噸,氟化物28.445噸,煙塵7238.9噸,尤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對環境影響大,在大氣降水中,酸雨出現頻率增高。據82個降水樣品監測,PH值從3.96~5.60出現49次,佔59.8%。出現頻率春、冬高於夏、秋。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83萬噸,堆存佔地557712平方米。有35家重點雜訊污染企業,廠外雜訊強度最高113分貝(A),最低60分貝(A),等效聲級平均值79.6分貝(A)。柯橋、錢清、安昌等集鎮雜訊污染更甚。
1989年,開展鄉鎮工業污染源調查,全縣鄉鎮工業中有647個污染企業,年排放廢水1246萬噸。有鍋爐321台,774.53蒸噸,窯爐344座,年耗煤(合標准煤)31.74萬噸,排放廢氣253761萬標立米,含二氧化硫10924.61噸,氟化物225噸,煙塵6356.51噸,粉塵4806.77噸。工業固體廢棄物年產生24490噸,其中堆存量15760噸,堆存面積15760平方米。工業有機廢水對水環境污染較突出。鄉鎮工業廢水排放總量中,有機廢水佔95.16%,含化學耗氧量和懸浮物等有機污染物6544.07噸,來自印染業(124家)佔79.20%,釀酒業(69家)佔15.63%,製革業(11家)佔3.1%。其中:漓渚區,占總量24.80%(印染廢水佔96.64%),柯橋區佔23.7%(印染廢水佔87.04%),鑒湖區佔14.34%(印染廢水佔78.86%),錢清區佔12.38%(印染廢水佔51.86%),皋埠區佔10.45%(印染廢水佔53.87%);齊賢區佔9.09%(印染廢水佔91.11%)。6個區占總排放量94.76%,致區域內部分江河水質黑臭,不能飲用,污染死魚事故屢有發生。
1993年底,據184家較大污染企業統計,工業廢水年排放5293.04萬噸,鄉鎮工業佔84.29%。其中,有機污染物化學耗氧量和懸浮物年排放量16876.1噸,鄉鎮印染佔95.52%;有毒污染物年排放量六價鉻1.778噸,鄉鎮電鍍業佔97.63%;氰化物3.466噸,鄉鎮電鍍業佔71.64%。有鍋爐329台,1190蒸噸,窯爐53座,年耗煤量83.88萬噸,廢氣年排放726570萬標立米,鄉鎮工業佔93.29%。廢氣中,含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19124噸,煙塵20244噸。廢氣污染源來自紡織印染業佔48.36%、電力工業38.36%、建材業7.31%。固體廢棄物排放量31.51萬噸,其中:爐渣21.81萬噸,冶煉渣1.77萬噸,粉煤灰2.34萬噸,尾礦5萬噸。歷年累計堆存量46.1萬噸,佔地4.14萬平方米。
從萬家寨至保德的黃河沿岸,冒著濃煙的化工廠隨處可見。
大河之旅報道組今天沿黃河晉陝峽谷北端行車時發現,黃河兩岸的各類污染企業盡管屢經查處,但依舊處處點火,處處冒煙。
村民紛紛起來抗議
一個白灰窯都有幾十個民工,他們每天把石灰塊敲成7-8公分大小,石灰塊主要供應給煉鋼廠、電石廠作原料,生意非常興隆
污染嚴重的工業園區刺鼻的氣味、煙霧、粉塵撲面而來,放學的孩子只能捂住嘴通過。
在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民工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照樣賣命的幹活,每天大量粉塵吸進肺部。在這里干一、二年,他們就感到身體不適,甚至發病,這些民工大多是貧困地區來的。
滿臉煤灰的婦女,每天能賺30元錢,她已經非常滿意了。
據我國第三次工業普查資料,外商投資於嚴重污染密集產業的企業有7487家,工業總產值達1984.4億元,從業人員118.6萬人,分別佔全國工業企業相應指標的0.1%、2.4%和0.8%,佔全部三資工業企業相應指標的12.6%、16.8%和 13.2%,這說明污染密集型產業是外商投資的重要產業。從近20年的實際情況看,不少境外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對中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是客觀事實,對中國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不容低估和忽視。
一)大量的投資集中在一些污染密集型產業上。近年來,我國第二產業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的比例一直持續上升,2000-2004年間一直保持在70%以上,而第一、第三產業所古的比重一直分別維持在2%和20%左右。而在直接投資投向最多的第二產業中,外商直接投資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占第二產業的90%多,尤其在2003年,多達97.18%。在外商直接投資流向最多的製造業內部,大量的資金集中在一些污染密集型產業上。從2004年外商投資企業資產佔全行業資產比重最高的20個行業發現,這20個行業基本上都是製造業,且一半以上為製造業的污染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為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橡膠製品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造紙及紙製品業,紡織業,化學纖維製造業,等等。
(二)外商在我國投資的地區差異表現得非常突出。上世紀90年代初,東部的外商直接投資比例高達93.9%,而中西部地區的比重分別為3.8%和2.2%。在這一過程中,外資很大一部分投向了污染密集型產業,所以東部地區的污染比西部地區要嚴重得多,雖然污染不完全是由外資企業造成,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在其行業卻是污染大戶。外商直接投資在為各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把污染轉嫁到本地區。
6. 工業污染指什麼
首先,需要解釋一下「污染」的概念。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清華大學出版社,郝吉明,馬廣大著)中,對大氣污染的定義是這樣:「自然過程或者人類活動,導致某些物質進入大氣環境,達到足夠濃度,持續足夠時間,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福祉產生影響」。
由此推論,一切涉及環境的污染,都需要具備1個前提,2個條件,1個後果。即,某些物質進入環境,達到足夠濃度,持續足夠時間,產生負面影響。
具體到工業活動,主要在水、氣、聲、光、生態、輻射、土壤等幾個方面。
任何一種工業生產,都會在上述幾個方面產生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影響。最典型的是聲音。而工業生產又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動力和結果。
綜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不是工業活動一定會有污染。
工業產生的污染,其實是沒有通過工程的方法,對生產過程產生的影響因子加以控制。例如聲音,可以通過減震基礎,低噪音設備,廠房封閉,遠離居住區等途徑加以控制。但是因為某些因素,沒有減震、沒有廠房、沒有遠離居住區,所以產生了所謂的污染。
7. 怎樣控制工業污染
工業污染是指工業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廢氣、廢水和固體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污染主要是由生產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及各種噪音造成的,可分為廢水污染、廢氣污染、廢渣污染、噪音污染。
控制水污染:
1.在生產和生活中大力提倡節約用水。首先不斷提高節水意識,積極採用先進的節水工藝設備,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其次是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都要增強節水觀念,千方百計節約水資源。水的消耗減少了,廢水、污水自然減少了,廢水、污水處理問題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2.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的生產過程和清潔的產品兩個方面。清潔生產是國內外二十多年環境保護工作經驗的總結,它著眼於全過程的控制,具有環境和經濟雙重效益。推行清潔生產,是深化中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3.提高廢水處理技術水平。工業廢水處理正向設備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處理方法,包括用以進行沉澱和曝氣的大型混凝系統也在不斷地更新。近年來廣泛發展起來的氣浮、高梯度電磁過濾、臭氧氧化、離子交換等技術,都為工業廢水處理提供了新的方法。特別是目前廢水處理裝置自動化控制技術正在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這在提高廢水處理裝置的穩定性和改善出水水質等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4.堅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結合。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污染源,如家庭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基本相同,有些污染源的污染物種類又有很大區別,如造紙廢水和電鍍廢水就大不一樣。對家庭這樣的污染源就應該採取集中治理的方法解決污染問題;而對於那些有特殊污染物的污染源,則必須採取分散治理的方法。當然,有些污染源,如造紙廢水,如果幾家造紙廠相距不遠,就可以幾家聯合投資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實施由分散治理到相對集中治理。
5.國家堅持有法必究和限期治理。對於水污染控制,環境保護法和水污染防治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一是堅持污染防治設施與生產企業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三同時」。只要真正堅持了「三同時」,許多污染物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也就做到了預防為主。二是對原有污染進行治理,對於污染嚴重的,要依法進行限期治理,對限期治理不達標或拒不進行治理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關閉。
控制空氣污染:
1.工業布局合理: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
2.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用設立在郊外的幾個大的、具有高效率除塵設備的熱電廠代替千家萬戶的爐灶,以消除煤煙。
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
4.改變燃料構成:實行燃煤向燃氣的轉化,同時加緊研究和開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陽能、氫燃料、地熱資源等。
5.綠化造林:茂密的叢林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能吸附大量飄塵。
控制土地污染:
1.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可以通過生物降解或吸收而凈化土壤。研究分離和培育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這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
2.施加抑制劑
輕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些抑制劑,可改變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移轉化方向,促進某些有毒物質的移動,淋洗或轉化為難溶物質而減少作物吸收。常用的控制劑有石灰、鹼性磷酸鹽等。鹼性磷酸鹽可與土壤中的鎘作用生成磷酸鎘沉澱,在不能引起硫化鎘沉澱的弱還原條件下,磷酸鎘的形成對清除鎘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3.增施有機肥,改良砂性土壤
有機膠體和粘土礦物對土壤中重金屬和農葯有一定的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砂性土壤,能促進土壤對有毒物質的吸附作用,是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自凈能力的有效措施。
4.改變耕作制
改變耕作制,改變土壤環境條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毒害。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降解速度慢,積累明顯,殘留量大。改水田後DDT降解加快,僅1年左右土壤中殘留的DDT已基本消失。所以實行水旱輪作,是減輕或消除農葯污染的有效措施。
5.換土、深翻、刮土
被重金屬與難分解的農葯嚴重污染的土壤在面積不大的情況下,可採用換土法,這是目前徹底清除土壤污染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對換出的污染土壤必須妥善處理,防止次生污染。此外也可進行深翻,將污染的土壤翻到下層,掩埋深度應根據不同作物根系發育特點,以不致污染作物為原則。
控制雜訊污染:
同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不同,雜訊污染是一種物理性污染,它的特點是局部性和沒有後效的。雜訊在環境中只是造成空氣物理性質的暫時變化,雜訊源的聲輸出停止之後,污染立即消失,不留下任何殘余物質。雜訊的防治主要是控制聲源和聲的傳播途徑,以及對接收者進行保護。
1.聲在傳播中的能量是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的,因此使雜訊源遠離需要安靜的地方,可以達到降噪的目的。
2.聲的輻射一般有指向性,處在與聲源距離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聲強度也就不同。不過多數聲源以低頻輻射雜訊時,指向性很差;隨著頻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強。因此,控制雜訊的傳播方向(包括改變聲源的發射方向)是降低雜訊尤其是高頻雜訊的有效措施。
3.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4.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熱能等。
5.在城市建設中,採用合理的城市防雜訊規劃。此外,對於固體振動產生的雜訊採取隔振措施,以減弱雜訊的傳播。
8. 工業污染有什麼危害有什麼措施
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氧的唯一來源,也是人類活動所排放的各種污染物的稀釋場所。大氣污染系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導致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涉及一定的區域且存在了足夠的時間,危害了人們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環境[1]。本文分析了大氣污染的來源及有害物質,並提出了防治措施。1大氣污染源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包括自然污染源和人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包括火山噴發,山林火災,海嘯,土壤和岩石的風化以及空氣運動等,它只佔大氣污染的很小一部分。人為污染源是主要的大氣污染源,通常按污染物的產生類型把人為污染源分為3類[2]。1.1工業污染源火力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和水泥廠等各種工業企業,在原料及產品的運輸、粉碎以及製成成品的過程中,都會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大氣中。1.2生活污染源人們日常燃燒化石燃料,也會排放出大量的煙塵和有害氣體物質。另外,生活垃圾由於厭氧分解排出的二次污染物和在焚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將污染大氣。1.3交通運輸污染源汽車、飛機、火車及船舶等交通工具燃燒汽油、柴油等燃料排放出大量的尾氣。2大氣污染物大氣污染物系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排入大氣的並對人或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物質。
9. 現在的工業污染是怎麼產生的
主要是煤、石油等燃料燃燒產生污染的氣體。
還有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重金屬污染、熱污染,污水,廢物污染等。
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需要企業負起環保的責任來,做到污染物處理後再排放。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監管。污染情況就會好轉的。
10. 怎麼預防工業污染
人類在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上,首先著手的是對現代工廠「廢水、廢氣、廢渣」(簡稱「三廢」)的治理。1955~1972年,日本富山縣神通川流域發生了一種奇怪的「骨痛病」,經調查發現,原來是上游一家工廠的廢水污染了水體,兩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農田,使糧食污染,導致中毒。水污染的來源主要是未加處理的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同樣,在工業區和城市中,空氣污染的情況也特別嚴重,震驚世界的公害事件幾乎都與工廠產生的「三廢」有關。這些危害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環保工業應運而生,目前在全球已初具規模。有效地治理「三廢」,推行無公害的清潔生產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孜孜以求的目標,專家預測,在21世紀,環保工業將是最有希望的朝陽工業。
無公害的清潔生產,是推動傳統工業生產和環境管理方法轉變的最佳方式,它不僅要求實現生產過程的無污染或少污染,而且要求生產出來的產品,在使用和最終報廢處理過程中也不對環境造成損害。通過實施清潔生產,促進企業重新考慮產品設計、原料選擇、工藝改革、技術進步和生產管理等環節。一方面,可以把工業污染盡可能消滅在生產過程中,實現對工業污染的最佳控制,使工業生產產生的廢物盡量減少;另一方面,有助於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對示範工程中的29個項目進行審計時發現,通過實施加強廠內管理和循環利用的簡易方案可以削減排污量10%左右;通過技術改造,採用清潔生產工藝後,可以在明顯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把排污量降低30%左右,節省了大量的污染治理費。
依靠科技進步,適時推進清潔生產,是協調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選擇,將從根本上預防工業污染,實現可持續發展。治理僅僅是治標,把生產過程和環境保護進行整體規劃和協調統一,才是真正值得提倡的,這就要採用無廢技術。
無廢技術採取封閉循環的方式,使資源在生產的各個階段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還不排放污染物質,即生產甲產品後排放的廢棄物,可作為乙產品的原料,乙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再作為其他產品的原料。
「三廢三廢,棄之為廢,用之為寶」。在資源日趨減少的情況下,發展無廢技術,做到變廢為寶、物盡其用,已成為消除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