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始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並沒有沿用其他國家一般採用的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道路,而是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趕超"的強烈意識是採取重化工業戰略的基本動因,而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盡快實現"趕超"目標,採取了比前蘇聯更強的強制性積累,試圖在遠比前蘇聯落後的基礎上跨越輕紡工業階段而建立重化工業體系。在經濟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創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以保證能夠通過高積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設資金,進行大規模的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工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迅速延伸到整個經濟系統,從而形成了在中國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此意義上說,計劃經濟體制與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戰略存在著邏輯上的聯系。
這一戰略的貫徹和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重工業快速增長。1952年至1965年期間,重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5%,高於輕工業年均增長率5.5個百分點,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從1953年到1980年,全國基本建設投資中,工業投資佔54%,而工業投資中重工業投資所佔比重高達89%,主要投資於冶金、電力、煤炭、化學、機械等行業。
我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對技術的引進。
第一次技術設備引進具有的特點是:
第一,引進的重點是加強重工業的建設。50年代我國引進技術設備的項目不但數量多,而且內容相當廣泛,各個主要工業部門都有引進,但引進的重點是為了加強對重工業的建設。因此,引進的技術設備集中在冶金、動力、石油化工、礦山、機械、電子、汽車、拖拉機、飛機和軍工等重工業部門。在「156」項重點項目中,機械工業所佔項目最多,機械工業作為「一五」時期重點引進的內容之一,是為了填補我國機器製造業的空白,形成獨立的機械工業體系。
第二,引進是多層次的。50年代的引進,雖然成套設備的引進佔了90%的用匯,但同時,也很重視技術的引進,整個50年代,我國從蘇東等國引進科學技術的成就和生產經驗方面的資料5000多項。另外,聘請蘇聯東歐國家的專家來華工作,派遣我方人員去蘇聯東歐實習,以掌握引進設備的生產技術和管理。
第三,引進的經濟效益較高。就國家財力所反映出的效益水平來看,「一五」時期的年平均均長速度是六個五年計劃中最高的,為12.9%,從1957年的全民所有制獨立核算工業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來看,七大主要財務指標所反映出來的數值也是建國以來最好的,其中,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實現的利潤,每百元資金實現的利潤稅金分別為23.8元和34.8元,比1952年增長25.56%和34.47%。另外,每百元銷售成本為68.1元,是建國以來最低的。
第四,引進技術設備與利用外資相結合。50年代我國引進技術設備共用匯27億元美元,由於引進的時間基本集中於「一五」和「二五」的前兩年,平均每年引進技術設備的用匯將近4億美元。而「一五」期間,我國每年的出口總額僅13.66億美元,我們必須用這筆有限的外匯進口大量急需產品,如鋼材、化肥和汽車等等。可以說,以我國當時的出口能力,擔負不起巨額的技術設備的進口。因此,我國從蘇聯引進技術設備的費用,有相當一部分是利用記賬外匯和貸款支付的。整個50年代,我國使用蘇聯的貸款共78億舊盧布(當時摺合19億美元)。
第五,技術先進,投資費用大。50年代,中國是社會主義大家庭的一員,蘇聯東歐國家在我們的這引進過程中,把先進技術和先進的技術設備輸送給我們。為了建設好蘇聯東歐國家援助我們的引進過程中,把先進技術和先進的技術設備輸送給我們。為了建設好蘇聯東歐國家援助我們的這些技術設備,國家投出了巨額資金,以「156」項重點工程為例,在1953-1957年的5年中,投資總額達128億元,占「一五」計劃建設項目總投資的51%。
第六,建設周期短、速度快。在新中國剛誕生不久的時刻,引進大規模的現代化技術設備進行經濟建設,困難是非常大的。但一些項目第一年開始建設,第二年就投入生產。據計算,整個「156」項重點工程的平均建設周期為3.69年。
第七,按全國一盤棋的精神統籌安排。在「156」項重點工程中,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在內地和西北、西南地區。
所以第一個五年計劃或者到三大改造完成這一段時間,是初步改變我國工業落後面貌的具體時間。
㈡ 中國經濟的工業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經濟工業化的主要階段:①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引進了西方先進的機器設備和生產技術,在中國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中國開始出現近代工業。②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產生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③甲午戰爭後,中國出現了一個興辦工業的浪潮,中國民族工業有了初步發展。④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得到了一次發展的機會,出現了發展的黃金時期。⑤一戰後,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受到打擊。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受到沉重打擊,日益萎縮。
(2)經濟工業化的特徵:①工業化不僅受到內部封建保守勢力的頑強抵制,還不斷遭到外部資本主義列強的傾軋排斥和武力摧殘,發展緩慢,歷經曲折。②工業化一開始是由地主階級中的洋務派領導的,官僚買辦階級也發揮了一定作用,資產階級始終沒有真正掌握過近代化的領導權。③工業化缺少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技術、人才和思想的准備不足。④發展畸形。產業結構不協調,重工業發展緩慢;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沿海和江南沿河地區。
㈢ 我國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形成的歷史特點
查閱中國歷次五年計劃,分析建國以來我國產業結構和產業
布局形成的歷史特點
1949建立新中國以來,中國經濟發展走上了社會主義的道路,為了更好的發展經濟,我國制定了「五年計劃」,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已經編制了十個「五年計劃」和兩個「五年規劃」, 今天(2015)「十二五」(2011-2015)規劃正在實施進行。在此期間,國民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同時我國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打上了歷史的烙印。 產業結構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曲折和發展,我國經濟結構已由以傳統農業為主體,工業很不發達,帶有濃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的落後的國民經濟體系,變成了現代工業、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和商業都得到很大發展的、獨立的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新體系。
按三種產業來看,第一產業相對低位逐漸下降,地二三產業的地位逐漸增高。從1993年到2014年,第一產業比重由46.27%下降到9.17%,第二產業由23.36%到42.64%,第三產業由30.37%到48.19%;工農業產值比重發生根本變化,工業產值由30%上升到82%,農業產值由70%下降到18%;輕重工業的關系,也由原來以輕工業為主,達到基本持平的地位, 我國已經形成了部門比較齊全,結構比較合理的工業體系。農業方面,糧食作物的單一性農業結構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農業向市場經濟迅速發展。交通運輸方面,鐵路、公路、水運、管道、航空等各項交通運輸建設得到極大進展,不僅長度有不同程度
的增長,而且運輸結構也發生重大變化。
第一產業:農業生產結構的合理調整。我國人口眾多,因此我國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促進農、林、牧、漁的全面發展,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總的來講,我國農作物單產量和總產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有所下降,經濟作物面積增幅較大;畜牧業和漁業產值的增長遠高於農業總產值的增長速度,且兩者在農業總產值總的比重均有增長。可見我國在努力改變過去單純抓糧食生產的做法,使農業生產結構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