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發展兩個趨向是什麼

工業化發展兩個趨向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20 15:39:52

1.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是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是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工業產業結構是專業術語,是指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系和比例關系。第一階段是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是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

工業化的發展

從發達國家的歷程來看,一般工業化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第二階段是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第三階段是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

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

加工度的提高,使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並不成比例增長,所以工業發展對技術裝備的依賴大大提高,深加工業、加工組裝業成為工業內部最重要的產業。

對於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地區,產業結構由以輕工業為主體轉向重化工工業迅速增長,工業勞動力開始佔主體,第三產業迅速發展。

這一時期,地區產業布局的主要內容是重化工工業的布局以及與此相適應的城市體系布局和地區產業結構的塑造。以上三個階段,反映了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情況,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完全按照這種順序去發展。

2.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工業化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第二階段是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第三階段是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佔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

把握工業經濟的發展方向

步入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我國工業發展由大到強、工業體系由全到優轉變將是大勢所趨。

具體而言,工業結構高端化發展勢在必行,工業發展模式數字化轉型將廣泛拓展,工業發展形態綠色化升級將不斷加速,共工業行業之間以及工業和服務業融合化互動將更加顯著,工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穩定將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

3. 工業化的兩種基本途徑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工業化的兩種基本途徑傳統工業化和新型工業化,具體如下:

一、傳統的工業化

傳統的工業化是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特點有:

1、消極方面

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佔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

2、積極方面

促進了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社會生產得到極大地提高。

二、新型工業化

所謂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特點如下: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4. 城市中工業區分布的兩個趨向及原因

(1) 工業區在城市區位中的兩個特點:
一是不斷向城市區外緣移動(城市土地日益緊張,地價飛漲;工廠企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日漸突出,為了降低成本、保護城市環境);
二是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工業的原料和產品都需要便利的運輸)。

5. 中國未來工業發展趨勢是什麼

未來工業將建立在以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為基礎的互動平台之上,將更多的生產要素更為科學地整合起來,變得更加智能化、自動化、網路化、系統化,而生產製造個性化、定製化將成為常態。企業利用互聯網採集並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推進設計研發、生產製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開展基於個性化產品的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企業應進一步整合市場信息,挖掘細分市場的需求與發展趨勢,為製造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提供決策支撐。

6. 申論熱點:如何理解以工哺農以城支農的方針

在2004年9月召開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胡錦濤同志明確提出「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即: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在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強調指出:我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提出了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指導思想,是新形勢下破解這一難題的一把鑰匙。

一、「兩個趨桐山向」的意義

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是對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工農關系、城鄉關系的科學概括。

一般來講,在工業化發展初期,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居主體地位,為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應當用農業積累支持工業發展;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工業取代農業成為主導產業,為使工農業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對農業的扶持和保護,實行由農業哺育工業到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轉變。

許多國家的經驗表明,當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速,國民經濟發展到工業對農業反哺期時,如果及時扶持農業,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就會協調發展,順利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如果繼續忽視農業,就會導致農業萎縮,城鄉差距擴大,貧富懸殊,社會矛盾加劇,甚至出現社會動盪和倒退。以日本、韓國為例,它們分別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末,當各自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開始轉向工業反哺農業階段,實現了工農業的協調發展,加快了工業化、現代畝差化進程。

從我國的情況看,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迅速擺脫經濟落後的局面、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採取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1952年,全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有50多美元,農業所佔比重達70%,農業勞動力佔83.5%。在這樣一個水平上實現工業化,農業必然成為籌集工業化資金的主要來源。據測算,1979年以前的29年,農業為工業化提供的資金約為4500億元。這種向工業傾斜的政策,從全局來看是必要的。但由於長期投入不足,農業生產的物質、技術條件得不到應有的改善,使本來就落後的農業的發展嚴重滯後於工業。而且,還由於長期實行城鄉分割體制,造成城鎮居民與農民權利和發展機會的不平等。雖然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那麼,現在我國是否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階段呢?據測算,目前我國已進入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000美元,農業與非農產業的產值結構約為15∶85。這說明,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根據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在我國工業已經發展壯大的情況下,應該由以農業支持工業轉入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這樣一個新階段。

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不僅是由我國工業化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的,而且也與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有關。對於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扶持和保護農業,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我國人口60%以上居住在農村,農民安居樂業對於政權的穩定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農村社會穩定才有堅實的基礎,工業才有廣闊的市場,城鄉關系才能協調,國家的長治久安才有可靠的保障。

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國工業化進程和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基礎上,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黨提出了「兩個趨向」的重要戰略思想,為新形勢下解決好「三農」問題、推進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如何以迅輪皮工促農

現在,工業已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國家稅收和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工業。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3萬億元,財政收入26萬億元。從國家財力來看,我們已經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的實力。

我們這里講以工促農,不是讓工業企業直接支持農業,而主要是指通過適當的政策,加大公共財政支農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總的來說就是六個字:少取、多予、放活。

首先是要少取。種地納糧,天經地義,幾千年來一直如此。在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後,黨和政府決定2006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部免徵農業稅,從而結束了長期以來農民種田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這是實施以工促農的重大舉措。免徵農業稅,將為農民每年減輕900多億元的稅收負擔。廣大農民為此歡欣鼓舞,真正感受到支農政策的實惠。

其次是要多予。繼續堅持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堅持和強化對農業的財政投入,將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基本建設投資的范圍,加大對農田水利、鄉村道路等小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書本費、雜費,並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到使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學讀書,完成義務教育。進一步增加對農村公共衛生體系的投入,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完善對農村困難群體的救助體系,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覆蓋面。大幅度增加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第三是要進一步放活。少取、多予說到底畢竟還是外部條件,解決「三農」問題還是要靠深化農村改革,進一步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活力。全部取消農業稅,要全面啟動以鄉鎮機構改革、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為核心內容的改革;從體制和法律上建立起保護農民土地權益的長效機制,著眼於控制耕地徵佔規模,著眼於保護農民合法利益,改革現行的征地制度;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改善農村金融服務。

三、如何以城帶鄉

以城帶鄉的核心,就是推進城鎮化。它是一個重大的經濟社會結構轉型過程,其集中表現就是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這是促進經濟快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

實施以城帶鄉的戰略方針,關鍵是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統籌中心城市發展和小城鎮發展、城市就業和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等問題,推進城鄉的一體化發展和共同繁榮。

一是要切實加快城鎮化進程,為農民進城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進城就業已成為當前農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要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的就業制度,切實取消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各種限制,真正一視同仁,平等競爭;依法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繼續解決好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增加對農村勞動力培訓的投入,提高進城務工農民的素質。

二是要創造一個農民進得來、留得住的制度環境,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結果,我國農民工占第二、第三產業就業人口的比重已經高達465%,占建築行業就業人員的80%。農民工這么大的一個群體,盡管他們中許多人已經在城市工作了多年,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但由於收入低,無法實現在城鎮買房定居的願望,長期處於流動狀態,很難成為穩定的城市居民。因此,要調整城市建設的思路,放寬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條件。要積極探索多種形式,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公共衛生、文化生活、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以城帶鄉,目的是要在城鄉互動中構建平等和諧的城鄉關系。即使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順利推進,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發展面臨的困難,到2010年農村人口仍在7億左右,到2020年還會有5億左右。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絲毫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農業和農村自身的發展。農村的發展離不開城市的輻射和帶動,城市的發展也離不開農村的促進和支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就是要使城市和農村緊密地聯系起來,在理順城鄉關系的基礎上,建立平等的經濟社會發展新體制。要進一步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加快農村第二、第三產業和小城鎮的發展步伐,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同時,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讓所有農民共享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帶來的好處,真正建立起地位平等、開放互通、互補互促、共同進步、平等和諧的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新格局。

7. 社會主義工業化

社會主義工業化模式,是在帝國主義包圍封鎖下進行的,它表現出三個主要特點:一是工業高速增長;二是優先發展重工業;三是工業化以社會主義改造為條件,即工業化是以建立洞遲單一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為保障的是蘇聯的道路。1952—1976年中國工業化道路的實證分析:
(一)中國工業化道路的特點:
1.工業化起點低。2.理論模式與實際操作存在差距。3.重工業一直是工業化過程納殲李中的重心。4.農業、輕工業長期滯後。5.農業成為工業化資金積累的搖籃。6.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為經濟戰略目標保駕護航。 7.目標的政治性。
(二)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歷史啟示
1.工業化道路沒有固定模式,各國應根據自己的條件和所處的國際環境,選擇工業化的不同道路,確定不同時期經濟發展的不同重點。但是,勞動密集型工業卻是工業化過程中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對外經濟交往雖然可以解決資金和技術不足的問題,但大量農業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卻無法通過資金密集型工業來解決。工業化的一般規律不能違背。
2.必須加速工業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各國經濟實力的較量最終是科技力量的較量。改悉必須端正科技指導思想,改變傳統的計劃管理模式,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並加以吸收和改進,達到縮小中國工業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
3.必須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徹底改變以往僅在行政的集權與兜圈子的做法,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同時要改革被扭曲的價格體制,建立和健全市場體系,使資源配置在市場信號和效益信號的引導下趨向最優化。
4.工業化必須依託國際市場。任何國家的工業化都離不開包括資金、技術在內的國際市場。必須開展與他國的技術合作,積極利用和引進外資,積極參與世界商品市場的競爭,加速實現中國的工業化。
5.轉換二元經濟結構,農村要工業化。中國長期採用資金密集型的重工業發展模式使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成為轉換二元經濟結構的中心問題。要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農村必須工業化。而實現農村工業化的關鍵在於改變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目前農村工業化的有效途徑是發展鄉鎮企業。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發展兩個趨向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踏羚跑工業園有多少配色 瀏覽:101
19款寶馬6gt怎麼樣 瀏覽:748
三陽汽車哪個牌子好 瀏覽:932
工業品怎麼做好 瀏覽:527
奧迪a1辦下來多少錢 瀏覽:110
小型汽車檢測時間是多久 瀏覽:686
賓士g63的重量多少 瀏覽:781
2017款寶馬218什麼時候 瀏覽:29
汽車怎麼上下長坡 瀏覽:584
寶馬4s店漆什麼品牌 瀏覽:229
工業設計怎麼注冊營業執照 瀏覽:987
連雲港至南京汽車多少錢 瀏覽:351
工業燃氣費多少錢 瀏覽:99
賓士231大概什麼價位 瀏覽:856
賓士配送需要多久 瀏覽:440
奧迪q7車頂有兩個孔是干什麼的 瀏覽:554
汽車配件塑膠彈簧哪裡有 瀏覽:808
思鉑睿汽車電瓶有電沒電如何看 瀏覽:996
皇冠汽車機油多久換一次 瀏覽:279
寶馬320電瓶發動機開多久滿電 瀏覽: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