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工業環境怎麼樣

中國工業環境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7-17 16:51:17

⑴ 中國工業現狀及前景

現狀:(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
發展: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

⑵ 如何看待中國工業化進程中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

中國環境問題
與所有的工業化國家一樣,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是與工業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國的工業化剛剛起步,工業基礎薄弱,環境污染問題尚不突出,但生態惡化問題經歷數千年的累積,已經積重難返.50年代後,隨著工業化的大規模展開,重工業的迅猛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初見端倪.但這時候污染范圍仍局限於城市地區,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較為有限.到了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環境污染漸呈加劇之勢,特別是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使環境污染向農村急劇蔓延,同時,生態破壞的范圍也在擴大.時至如今,環境問題與人口問題一樣,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兩大難題.我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多項進展,但形勢仍然非常嚴峻.大氣污染程度在加劇,北京成了世界上塵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水環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環境污染從城市向農村擴展.某些物種滅絕、植被破壞、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正嚴重地威脅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改善.據我國專家偏保守的估計,每年由於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占我國1992年國民生產總值(GNP))的9%左右.國外有的報道稱,中國正在成為「公害大國」.
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1.城市環境污染態勢
(1)大氣污染十分嚴重.
我國大氣污染屬於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並呈發展趨勢.城市塵污染.據參加全球大氣監測的北京、沈陽、西安、上海、廣州5個城市的監測資料表明,總懸浮顆粒物年日均濃度分別在200~550μg/m3范圍內,超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生標准60~90μg/m3約3~9倍,這5個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塵污染最嚴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由於我國迄今尚未對燃煤產生的二氧化硫採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斷增加,造成區域性大面積酸雨污染嚴重.廣東、廣西、四川盆地和貴州大部分地區形成了我國西南、華南酸雨區,已成為與歐洲、北美並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酸雨危害十分嚴重.除西南、華南酸雨區之外,近年來又逐漸形成了以長沙、南昌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以廈門、上海為代表的華東沿海酸雨區和以青島為代表的北方酸雨區.

⑶ 中國的工業化水平如何

工業化率達到20%-40%,為正在工業化初期,40%-60%為半工業化國家,60%以上為工業化國家。

⑷ 中國工業整體水平如何有哪些方面是世界領先的

近現代的中國一直都給人一種貧窮落後的感覺,無論是在高精尖技術方面,還是一般的加工製造業方面,中國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這種感覺是十分片面的,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後,中國早已經擺脫了任人宰割的形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中國整體工業水平較一線發達國家還有著差距,特別是在工業生態建設和人均工業產出兩個方面,但在中國也有著領先世界的方面。

目前,要說最火的東西是什麼,那必然是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在全球導航系統領域,之前一直被一些大國壟斷,我國無法參與到其中,而之前使用得最多的也是美國的GPS。導航對於一個國家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在認清了局勢後,我國不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究導航系統,最終在全體研發人員的努力與國家的支持下,我國成功地走在了這個領域的前列。

⑸ 中國工業的未來專業人士回答一下

經過近四十年的建設發展和改革,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全國現有工業企業 50 萬個(不包括村辦個體工業)。截至 1987 年,中國工業投資累計達 16000 億元,工業新增固定資產累計達到 8000 億元,比 1952 年全部工業固定資產增長 50 倍還多。

工業的發展,使國民經濟結構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工業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4.4%增長到 1987 年的 59.8%,工業凈產值占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19.5%提高到 45.7%。在發展更新傳統工業行業的同時,許多新興工業,如石油化學工業、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宇航工業、汽車工業、造船工業、飛機製造工業等等,也已建立並得到迅速發展;電子、原子能、自動控制、激光、射流等尖端科學技術已在工業中使用。主要工業品的品種與產量與建國初期相比,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均得到大幅度的發展。例如煤炭產量已跨越 10 億噸,水泥超過 1 億噸,居世界第一位,鋼鐵接近 8000 萬噸,居世界第 5 位,石油居世界第 6 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輕工業發展最快。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服裝、玩具的供應國,大量出口到西方發達國家和世界各地。電子產品和家用電器發展也十分迅速。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彩電生產國,電視和洗衣機、電風扇、冰箱已是中國的普通老百姓的消費品。計算機工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已研製生產了 10億次的銀河——Ⅱ巨型機,同時微電腦也在逐步得到普及,已開始進入家庭。中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速度是令世人矚目的,預料還將持續發展下去。
目前中國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許多專家預言,中國在下一個世紀用不了多少年就將趕上西方國家水平,這種估計顯然誇大了中國的實際發展水平,然而也表明中國已展現出巨大的發展前景。

⑹ 如何看待我國工業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工業發展是無可避免環境污染。但發展工業是為了經濟發展、社會需要…所以為了降低工業污染…只有提高科學、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污染和破壞;對受到污染和破壞的環境必須做好綜合的治理,以創造出適合於人類生活、工作的環境。環境保護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的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保護環境其內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產和生活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包括防治工業生產排放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粉塵、放射性物質以及產生的雜訊、振動、惡臭和電磁微波輻射,交通運輸活動產生的有害氣體、液體、雜訊,海上船舶運輸排出的污染物,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城鎮生活排放的煙塵、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設和開發活動引起的環境破壞,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3)保護有特殊價值的自然環境,包括對珍稀物種及其生活環境、特殊的自然發展史遺跡、地質現象、地貌景觀等提供有效的保護。 另外,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也都屬於環境保護的內容。環境保護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動和主要任務之一。我國則把環境保護宣布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並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執行。
(4)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近年來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目前,我國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污染物排放量還相當大,遠遠高於環境的自凈力;工業污染治理任務仍相當繁重,有些經過治理的地方又出現反復,城鎮生活污染比重明顯增加;不少地區農業水質,土質污染日漸突出,有些地方的農副產品有害殘留物超標,影響人體健康和產品出口;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劇,等等。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仍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嚴峻的環境形勢迫使我們必須做出選擇:是持續發展還是自我毀滅。毫無疑問,我們應當刻不容緩地採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否則,日益惡化的環境將使我們在其他領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因此,在推進現代化建設中,我們在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同時,必須把環境保護放在突出的位置。我們應該認識到:保護和改善環境也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我們應該保護環境,否則人類會加速滅亡! 護環境!

⑺ 中國工業生產的優勢和劣勢

外部環境:機遇大於威脅內部環境:劣勢大於優勢

市場潛力與經營風險共存市場潛力主要從行業生命周期、市場前景和市場波動性三個方面進行考察。調研表明,絕大多數的企業認為國內機械行業目前正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總體上處於上升態勢。相比之下,國外機械工業大多處在成熟期,部分行業已經進入衰退期。

由於中國機械工業具有更大的市場增長潛力,所以國外機械工業優勢企業將會搶占我國機械工業不斷增長的市場空間。而當市場總量趨於穩定時,企業競爭便會進入白熱化的狀態。

大多數企業認為,我國機械工業目前正處於市場波動性較大的階段。分析表明,我國機械工業的市場波動性與國外機械工業的市場波動性特徵基本相同,是企業經營風險的主要來源之一。3種競爭格局分割市場

中國機械工業行業的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三種格局,其中處於完全競爭的佔59%,壟斷競爭佔15%,寡頭壟斷佔26%。

中國機械工業行業雖然在總體上以完全競爭為主,但在具體行業中卻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在農業機械製造和重型礦山機械企業中,分別有57%和50%的企業認為,他們處於一種寡頭壟斷當中;在機床工具製造業中,認為行業處於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的企業各佔三分之一;電工電器製造業則有77%的企業認為他們處於完全競爭格局當中。國際化沖擊國內企業

行業的國際化趨勢能夠體現行業的吸引力、成熟度和競爭狀態。從國內機械製造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方面看,趨勢已經比較明顯,表明我國機械工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和技術實力,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而隨著進入我國的門檻越來越低,國外企業正大舉進入我國機械行業,並對國內企業形成較大沖擊,尤其是在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市場上。5種競爭力量強弱不均。

在此次調研中,使用5種競爭力模型對機械工業的5種競爭壓力進行了分析。這五種競爭力分別是:行業中現有競爭者、替代品、潛在進入者、供應商和客戶。

分析表明,在機械工業行業中,最大的競爭力量來自於客戶,可見我國機械工業買方市場的格局業已形成。

第二大競爭力量來自於行業中的現有競爭者。對企業來說,增強技術實力,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戰略定位已經刻不容緩。

第三大競爭力量來自於供應商。供應商對企業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能否根據企業的要求按時、按質、按量地提供所需的生產要素,它影響著企業生產規模的維持及擴大;二是其所要求的價格,這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生產成本的高低,從而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競爭力較弱的是潛在進入者和替代品,這兩種競爭力量對我國機械工業沖擊不大。宏觀經濟政策影響巨大

調查顯示,目前對機械工業企業影響最大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國家的宏觀調控,然後依次是國企改革、入世、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價格不再是競爭焦點

競爭優先權也稱為競爭要項,指的是在贏得客戶訂單的過程中,企業或其產品各類要素(特徵)的重要程度。調查中共設定競爭要項11項,它們的重要程度依次是:產品質量、企業的品牌和整體實力、服務、產品設計、按時交貨、更快交貨、新產品、產品品種、環保產品、訂單柔性、售價。

以上調查說明,在我國低勞動力成本的條件下,售價通常都能夠符合消費者的預期,已經不再是企業間競爭的焦點。同時,這也表明靠規模經濟來進行低成本大量生產的模式已經越來越不符合時代的需要。

另外,對未來3年裡企業競爭要項的調查表明,重要程度變化不大,以質量、服務和品牌為主。國內外企業優劣勢明顯

調查共涉及16項競爭優勢與劣勢,重點分析了我國機械工業優勢企業與國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較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劣勢。

在勞動力成本、售價、售後服務、客戶關系和供應商關系5個方面,我國企業處於明顯優勢;在市場營銷能力、采購成本和交貨期3個方面,我國企業與國外競爭者基本持平;在品牌價值、產品技術含量、產品質量、規模效應、生產效率、技術水平、研發能力和員工素質8個方面,我國企業處於明顯劣勢。總體上看,我國機械工業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處於明顯劣勢。

戰略態勢

低成本戰略受青睞緊縮型戰略遭排斥

為在某一特定競爭領域形成並利用某種競爭優勢,企業通常會在3種基本競爭戰略中進行選擇: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一點戰略。

調研樣本中,運用成本領先戰略的企業佔68.5%,未來3年將升至75.2%;運用差異化戰略的企業佔69.4%,未來3年將升至72.6%;運用集中一點戰略的企業同樣佔69.4%,未來3年沒有變化。3種戰略模式相比,未來最受重視的仍為成本領先戰略。

國內外企業戰略差異大戰略態勢即在目前的戰略起點上,決定企業的各戰略單位在戰略規劃期限內的資源分配和業務發展方向。企業及其戰略單位可以採用4種戰略態勢,即穩定型戰略、增長型戰略、緊縮型戰略和混合型戰略。在我國機械工業企業中,4種戰略態勢的採用程度差異很大。採用增長型戰略的佔71%,穩定型佔13%,緊縮型佔2%,混合型佔14%。

在國外企業中,混合型戰略的運用比例相對較高,單純增長型和穩定型戰略運用程度相對較低。在運用混合型戰略的企業中,有近40%的企業對其一些業務單位應用了緊縮型戰略,遠高於我國。這一方面說明國外機械工業企業的市場不甚樂觀,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外企業的戰略行為較為理智。

未來3年,我國將會有更多的機械工業企業運用混合型戰略,採用穩定型戰略的企業將會大量減少。混合型戰略比例的提高是對市場波動性較大的必然反應。因為對於大型企業來說,業務單位可能較多,不同的業務單位所面對的市場環境不盡相同,所以必須針對各個業務單位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總體上便表現為混合型戰略。一體化與多元化戰略共存。

機械工業優勢企業應用一體化戰略的佔56.5%,應用程度相對較高,而且未來3年應用的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達到62.6%。在現階段,向後一體化、向前一體化和水平一體化等3種基本的一體化戰略應用比例大體相當。未來3年3種一體化戰略的使用比例都將有所提高,而水平一體化戰略增加比例最大。

由此可以看出,在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的階段,機械行業面臨著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大企業要通過兼並同行業小企業的方式,擴大自身規模和市場份額。

目前多元化戰略總體應用程度很高,達到88.7%。盡管未來3年多元化戰略的應用程度會略有下降,但仍在較高水平。在水平多元化、相關多元化和非相關多元化3種多元化戰略中,水平多元化戰略應用程度最高,達73.9%,而非相關多元化應用程度最低,僅為14.8%。這是與我國機械工業企業的實力相對應的,因為水平多元化層次較低,是目前我國機械工業優勢企業多元化戰略的主要選擇。

戰略誤區
戰略誤區將影響中國機械工業健康發展

戰略定位存在偏差調查結果顯示,有49%的企業把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定位在領導者和挑戰者的位置,只有51%的企業把自己定位在跟隨者和補缺者的位置。而在發達國家,只有少數幾家企業把自己定位在行業領導者和挑戰者的位置,大部分企業都把自己定位在跟隨者和補缺者的位置。

有這樣多的企業認為自己是行業的領導者和挑戰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企業在戰略定位上的一種誤區。這對一個企業來說,可能引導其採取不正確的競爭戰略和不合理的資源配置。就行業來說,則會導致同業企業競爭加劇,打亂適度競爭的格局。基本競爭戰略陷入多項選擇區。

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一點戰略的競爭戰略是企業戰略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戰略。基本競爭戰略的成功實施需要不同的資源、技能、組織安排、程序控制和創新體制。因此,基本競爭戰略的選擇具有顯著的惟一性。也就是說,三者之中只能選其一。以成本領先戰略和差異化戰略來說,要麼致力於降低成本,同時降低價格,以擴大產品市場佔有率;要麼提供技術水平最高、質量最好的產品和上佳的服務。

而在此次調查中,只有26.9%的企業採用單一的競爭戰略,有33.3%的企業採用兩種戰略混合,有39.8%的企業採用3種戰略混合。未來3年,採用三重戰略混合的企業還將超過樣本的半數。

之所以會出現多種基本競爭戰略組合使用的情況,是因為在一些企業中還存在「基本競爭戰略的多樣化能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的認識誤區。雖然在實踐中也有幾種戰略混合使用而成功的企業,但那隻是個案。實踐證明,同時採取多種基本競爭戰略的企業,一般都會在市場競爭中失敗。

戰略選擇的趨同性國內機械工業的很多企業並沒有認真考慮自己的市場地位、行業的競爭格局、競爭要項的要素,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同的戰略。這種戰略選擇上的趨同性,必將對行業的競爭帶來巨大的不利影響。

在調查中,農業機械製造業和石油化工機械製造業的企業,未來3年都准備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機床工業製造業89%的企業將在未來3年實施成本領先戰略。戰略選擇的趨同帶來的結果將是惡性競爭、行業利潤銳減。戰略基礎與戰略模式錯位。

戰略模式的選擇通常要以戰略環境、競爭優先權的變化、企業內部競爭優勢等為基礎,然而,我國機械工業企業在制定戰略過程中卻存在極大的矛盾。

認為企業主營業務未來3年市場穩定或下降的企業中,還有77.1%的企業採用增長型戰略。將低成本的重要程度在競爭要項中列為一般及一般以下的企業中,仍有60%的企業採用成本領先的競爭戰略。

客戶並沒有把售價作為選擇供應商的主要目標,而企業仍舊以低成本、低價格的方式去參與市場競爭,又如何能夠取得好的銷售業績,增強市場競爭力呢?排斥緊縮型戰略。

我國機械工業企業往往偏重於「進入」的增長型戰略,少有「退出」的緊縮型戰略選擇。這固然與我國機械工業的持續高速增長有關,但企業經營者的「惜退」心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他們認為採取緊縮型戰略就意味著經營者的失敗,卻看不到一味「進取」的長期風險。不少企業對未來的市場前景並不看好,卻依然選擇採用增長型戰略,表現出一定程度的排斥緊縮型戰略的心理。非相關多元化戰略認識存誤區。

我國機械工業企業中有14.8%的優勢企業採用了非相關多元化,但實施效果卻不盡人意,46%的企業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在未來3年實施非相關多元化的企業只增加了0.9個百分點。相比之下,水平多元化和相關多元化則收到較好的效果。

實施非相關多元化戰略,企業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具有進入新的產業所必需的資金和人才;二是有機會收購一個有良好投資機會的企業。我國實施非相關多元化的企業中,一半以上並沒有實施並購戰略,並且不具備相應的資金和人才儲備。因此,機械工業企業實施非相關多元化失敗似乎有其必然性。

建議
建立並完善戰略管理體系
機械工業企業的戰略管理,除了對外部環境的認識、對戰略模式的選擇及重視戰略實施的各個過程之外,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克服:要善於藉助「外腦」。

在制定戰略過程中,藉助「外腦」被證明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據調查,國外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有超過90%的企業聘請外部專家和咨詢機構,而在我國這一比例還不足20%。

我國機械工業企業戰略的制定者基本上都是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戰略管理部門,只有15.7%的企業聘請外部專家,17.4%的企業聘請專業咨詢公司、高校或研究所。缺少外部專家和咨詢機構參與制定的企業戰略,容易形成制定者、實施者、監督者三位一體的格局。同時,企業戰略構思也難以突破原有經驗的束縛,或不恰當地解讀市場與環境的信息。要有合理的規劃期限。

國內外學者通常都認為,戰略規劃年限一般應該在4年以上10年以內。而在我國機械工業優勢企業中,23%的企業戰略規劃年限少於3年,不符合長遠性的要求;9%的企業戰略規劃年限超過10年。企業戰略規劃的時間跨度如果太長,就會喪失了實際意義。要有全面的職能戰略。

企業的總體戰略要得到貫徹實施,必須把它分解為各種更詳細、更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職能戰略和計劃。我國機械工業優勢企業在這方面仍有很多欠缺。如果不能准確、全面、科學地將企業總體戰略細分成職能戰略,總體戰略的執行就會遇到很多困難,戰略目標很難實現。適度控制戰略實施過程。

戰略控制包括事前控制、即時控制和事後控制,被調查企業的應用程度只分別達到64.1%、81.2%和66.7%。未來3年雖然會有所改進,但離目標要求仍有差距。

報告認為,機械工業優勢企業戰略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源於企業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戰略管理體系。為此報告建議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參照以下3方面的內容對企業戰略管理體系進行建立和完善。

在組織結構方面,具有明晰的企業戰略管理總體組織框架,各個層面的戰略職責具體明確。設立專門的戰略管理職能機構,負責企業戰略制定的組織、監督實施、評價以及戰略領域的相關研究工作,為企業高層決策發揮智囊團的參謀作用。

在制度流程方面,對企業總體戰略和職能戰略的制定、實施及評估與調整均要做出規范性要求,明確企業總體戰略與經營單位戰略、職能戰略的關系,使戰略管理每個環節的具體責任都能落實到相關的機構和部門。

在機制保障方面,建立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配套的人、財、物等相關資源合理配置的機制,實施企業內部資源圍繞戰略整體聯動,確保戰略有效實施並達到預期戰略目標。

⑻ 我國工業分析的現狀如何

導語: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
我國工業生產自十八大以來保持了中高速增長,新興產業生產增長較快,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為實現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以下對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工業的現狀

(一)我國工業在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長。2013年至201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實際增長8%。分門類看,製造業年均增長9%,采礦業年均增長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年均增長3.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年均增長4.4%;集體企業年均增長2.4%,股份制企業年均增長9.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年均增長6.1%;私營企業年均增長10.4%。近年來,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外需疲軟的現象未明顯改觀,主要發達經濟體回升不及預期,新興經濟體增速也普遍回落。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2013年至2015年期間,世界製造業年度同比增速僅在2%至4%的區間徘徊,我國工業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位居前列。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趨於復雜嚴峻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實現中高速增長尤為不易。

(二)企業效益水平整體良好,單位勞動產出明顯提高。2013年至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6.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4.2%。其中,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7.3%,利潤總額年均增長8.6%,均高於規模以上工業整體水平。從人均創造的主營業務收入看,單位勞動產出的上升體現出企業提質增效的進展。2015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人均主營業務收入達117.4萬元,與2012年98.8萬元的水平相比,三年內提高了18.6萬元,提高18.9%。

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

據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中國工業的發展趨勢呈現以下幾點:

一是工業發展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新常態。增長狀態的變化主要是由於我國工業發展的內外部條件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導致工業的潛在增長率出現趨勢性下降。這種下降不僅是周期性的變化,而是具有發展階段轉換帶來的趨勢性減速特徵。

二是工業發展的要素支撐條件正在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作為我國工業30多年高速增長的重要支撐條件,低成本要素的保障程度不斷下降,工業增長面臨著全方位的高成本約束,原有的「低成本投入、低水平擴張、低價格競爭」的增長模式面臨重大挑戰。但另一方面,我國技術創新能力有所增強,在部分產業領域取得突破。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指引下,我國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已經初步形成,技術創新環境得到改善,技術創新意識和技術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三是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導致很多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挑戰。在外部需求低迷、國內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影響下,我國一些行業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情況。產能過剩長期持續不僅導致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而且阻礙企業技術進步,不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四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給工業集約綠色發展提出新要求。當前,我國資源對外依賴程度不斷提高,產業發展的資源成本越來越高;長期積累的生態環境矛盾正在集中顯現。中國工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指出,在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形勢下,工業發展亟待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的傳統發展模式向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精益發展模式轉變,在資源利用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約節約型轉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

⑼ 中國的工業基礎,中國的工業基礎到底怎麼樣

1、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已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我國的工業水平很低 工業基礎薄弱,且門類不全,許多重要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 重點發展重工業。 一五計劃
2、土改和一五計劃地催動作用以及人民群眾的干勁
3、不屬實 大躍進
4、我們要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 實事求是

與中國工業環境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的矽谷是哪個工業基地 瀏覽:750
賓士glk260啟停怎麼關閉 瀏覽:815
汽車貼膜科學名怎麼說 瀏覽:333
工業房屋拆遷提什麼要求 瀏覽:500
如何防止汽車攔不到車 瀏覽:443
工業旅遊如何掘金 瀏覽:864
工業管道630的套什麼定額 瀏覽:605
什麼是小規模工業企業 瀏覽:258
奧迪q3車味道怎麼去除 瀏覽:843
汽車安裝蓄電池哪裡的靠譜 瀏覽:891
初期做電動汽車生意如何推銷出去 瀏覽:994
無為縣有哪些汽車零部件 瀏覽:401
來賓河南工業園火災是什麼情況 瀏覽:661
奧迪廠家銷售訂單要怎麼看 瀏覽:360
汽車座椅坐塌了怎麼辦 瀏覽:632
廣東汽車報廢保留車牌多久 瀏覽:568
大通汽車下線後多久能到店 瀏覽:350
晉城哪裡賣紅旗汽車 瀏覽:461
中鐵工業最缺什麼最需要做什麼 瀏覽:970
賓士s跟攬運哪個好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