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亞洲西部以什麼工業為主
亞洲西部,主要是西亞,大部分與中東重合,主要以石油以及石油煉制為主,而那裡以溫帶沙漠型氣候為主,只有像以色列等科技發達的國家,還有發達的集約型農業,像伊朗有少量的紡織業,沒有什麼了。
❷ 重化學工業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一,日本"世界工廠"的發展
日本從明治時期開始發展現代工業,20世紀30年代工業化基本達到了歐美的水平,成為東亞惟一的工業強國.二戰結束以後,日本以趕超歐美為目標,大力發展重化學工業,不斷提升產業結構和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到80年代日本一舉成了公認的"世界工廠".
(一)二戰之前的工業化
1.工業化歷程
1870年,明治政府成立了實施"殖產興業"政策的工部省.該機構改組舊幕府的軍工廠,建立了大批國營企業;並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建立了一批"模範工廠"出售給特權商人,以鼓勵投資近代工業.以棉紡織業為龍頭產業,日本工業從此走上了現代化道路.
工業化初期,輕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一直是70%左右.但19世紀末的中日甲午戰爭和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對鋼鐵,機械等重化學工業品的需求,重化學工業各部門增長迅速.1919年重化學工業佔GDP的比重增加到37%,一些部門已完成了由人力向機械動力和電力的轉換.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工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並在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周圍形成了具備一定規模的工業帶,初步建立了近代工業體系.
一戰結束以後,日本經濟連續遭遇危機,工業發展停滯,直到進入30年代以後,以軍事工業為中心,重化學工業才又迅速增長.1930-1937年,重化學工業的生產額增加了3.6倍,附加值增加了2.9倍.1937年,重化學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2.1%,占附加值總值的比重則高達86%,已經成為日本工業的主角.
30年代日元匯價下跌,外國產品在日本市場的價格優勢大為削弱,這對日本工業的生存發展非常有利.當時,鋼鐵,汽車,造船等重工業部門致力於開發技術,開拓市場,努力降低成本,推動產品國產化和多樣化;相比之下,化學工業特別是其中與纖維工業關系密切的產業,則依靠國內市場,走向了自主發展的道路.
兩次世界大戰雖然催生了日本的重化學工業,但由於為戰爭服務,重化學工業結構高度軍事化,而且生產管理落後,產品質量低劣,其基礎非常脆弱.另外,與重化學工業相比,用於滿足大眾生活的產業,如輕工業,家電業等在戰爭期間卻受到了嚴重的抑制.
科技能力看,日本的工業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這也正是日本"世界工廠"的優勢所在.戰後以來,日本利用陳舊設備少的優勢,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發展重化學工業,迅速縮小了與歐美各國在傳統工業技術方面的差距.以鋼鐵工業為例,1974年日本氧氣頂吹轉爐和連續鑄鋼機的年生產能力分別達到12451萬噸和4018萬噸,把其他發達國家遠遠甩在了後面.
在70年代後期開始的新科技革命中,日本不僅逐漸擺脫了對美國技術的依賴,全面趕上或超過了美國,而且在高新技術的某些領域,也取得了相當的優勢.據通產省1989年《產業白皮書》的統計,在當時已經商業化的40種高新技術產品中,日本趕上或超過美國的已有36種.以代表半導體尖端技術的晶元為例(參見表9),1984年以後日本的晶元生產技術迅速提高,1988年1M晶元產量佔世界市場的91%.1990年日本已經掌握了1000M晶元的生產技術,連美國也望塵莫及.
1.重化學工業化戰略
(1)重化學工業的范圍及特點
從上文對日本工業化歷程的考察可以看出,正是由於重化學工業化,日本才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正是由於重化學工業在許多領域趕上和超過了歐美發達國家,日本才最終成為了"世界工廠".重化學工業對日本成為"世界工廠"究竟為什麼有這樣大的作用呢
重化學工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以鋼鐵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為主的基礎原材料工業,二是以一般機械,電氣機器,運輸機械和精密機械為主的加工組裝型產業.其中,鋼鐵工業和石油化學工業是日本50-60年代的支柱工業,而汽車工業,電氣機器工業和一般機械工業則是70年代以後的支柱工業.
重化學工業的顯著特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重化學工業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效益,大批量生產將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第二,重化學工業的發展有一定的順序性,一般是在輕工業發展得比較充分的基礎上,沿著基礎原材料工業——機械機器工業的順序發展的,基礎原材料工業是機械機器工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機械機器工業則是傳統工業的精華和現代工業的支柱產業;第三,重化學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本積累,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具有一定素質勞動力.
(2)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確立
戰後初期,日本工業仍是以輕工業為主體的非現代工業結構,其比較優勢是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重化學工業設備陳舊,生產效率低,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因此,在戰後初期選擇工業化道路的時候,國內出現了兩種對立的意見.
一種意見是根據傳統的比較優勢理論,主張走勞動密集型工業化道路.如當時日本銀行總裁萬田尚登和運輸省的官員們就主張,日本應該以發展輕工業為主,至於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的鋼鐵,汽車等工業,可以依靠進口.
另一種意見是根據動態比較優勢,主張走資本密集型的工業化道路,即實行重化學工業化戰略.他們認為:應通過政府的扶植,保護措施,把重化學工業做大做強,以此帶動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實現工業和技術的現代化,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從而提升日本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
由此可見,重化學工業化戰略是著眼於長期經濟發展的強國戰略.因此,日本在工業化總體戰略上沒有強調"發揮優勢,揚長避短",而是強調"以人之長,補己之短",即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化學工業的戰略.
(3)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內容
重化學工業化戰略最主要的目標,是提高重化學工業在工業以及出口中的比重,建立獨立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具體而言,包括進口重化學工業發展所必須的資源和能源;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對原有的基礎薄弱的重化學工業部門進行大規模技術更新改造,或建立新的工業部門;依據進口替代的原則,加大對重化學工業的資金支持,利用產業政策有步驟地加以扶植;通過限制進口國外同類產品,保護重化學工業的國內市場,促使其發展成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出口產業.
(4)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意義和影響
重化學工業戰略的實施,使日本的重化學工業在產業政策的保護和扶持下,成功地完成了進口替代並迅速發展.由於重化學工業具有強大的產業關聯性,其發展有力地增強了日本的生產力.重化學工業迅速發展對日本經濟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促進了日本經濟的全面發展.重化學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的國產化,使工業發展對產業機械的消費轉回國內,產生了"投資促進投資"的效果,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鑒於重化學工業發展對生產要素的要求,日本非常注重引進和吸收先進技術,促進資本積累,培養高素質勞動力,從而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潛力.
第二,提高了工業技術水平,增強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重化學工業戰略的成功實施,在提升日本產業結構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日本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其中造船工業和鋼鐵工業從60年代開始,汽車工業和家用電器工業從70年代開始,都具有了所向披靡的國際競爭力.
第三,使日本在國際分工中處於越來越有利的地位.1960年,重化學工業產品在日本出口中的比重為42.1%,1980年則增長到84.4%.由於出口產品結構得到了改善,出口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日本在對外垂直的國際分工關系中就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好處.
第四,從根本上解決了國際收支問題.戰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日本經濟發展都面臨著嚴重的"國際收支的天花板"問題.重化學工業的規模經濟效益需要依靠龐大的消費市場才能實現,所以工業產品產量的增加在滿足國內市場之後,必然尋求廣闊的世界市場;而且由於規模效應,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隨著規模的擴大而不斷增強;如此獲得的規模經濟效益使日本的國際收支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
總之,正是由於在一定的工業基礎上成功地實現了重化學工業化,在工業生產,科技水平方面占據了世界領先地位,日本才得以成為了舉世公認的世界工業強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工廠".
2.加工貿易立國戰略
大力發展加工貿易使日本工業的發展更具國際性,因而成為日本"世界工廠"在短期內迅速形成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1)加工貿易的含義
加工貿易是指進口(或出口)的目的在於加工後再出口(或進口),主要包括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以及來件裝配等貿易方式.戰後日本在發展加工貿易的同時,不斷促進國內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出口結構的改善,例如戰後初期,日本的工業出口以輕紡產品為主,但到80年代初期則提升為以機械機器產品為主.
(2)日本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確立
面對國內外條件,日本在戰後初期開始了一場關於經濟發展模式的爭論,最後集中到了兩種不同的意見:"開發主義模式"和"貿易主義模式".
以有澤廣巳和都重留人為代表的"開發主義"者,主張從優先開發國內資源入手來發展經濟.他們認為:戰後世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分裂,世界生產技術迅速發展,美國以外的國家購買力不足,因此依賴對外貿易存在著很大的不穩定性,應當通過國家投資,技術引進對本國資源進行大規模開發,促進經濟發展.
相比之下,以中山伊知郎教授為代表的"貿易主義"者,則主張從發展對外貿易入手來發展日本經濟,將國內問題放到世界經濟中解決,實行加工貿易立國型產業化道路.他們認為:日本資源不足,人口過剩,只有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勞動力,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加快資本積累和人才培養,才能加速工業發展,實現現代化.
經過爭論和比較,日本政府採納了貿易主義者的意見.1955年12月,鳩山內閣制定了《經濟自立五年計劃》,認為當時國際市場逐漸擴大,礦產資源和能源價格低廉,對發展加工貿易非常有利,把"振興貿易"列為基本政策之一,最終確立了加工貿易立國的戰略.
(3)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內容
戰後初期,日本輕工業恢復生產比較迅速,輕工業產品出口成為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日本政府採取各種措施推動輕工業品大量出口,以便賺取外匯,解決嚴重的國際收支問題,這成為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起點.
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基本內容是:利用輕工業產品出口獲得的外匯,進口礦產資源和能源發展初級加工生產,滿足國內生產發展的需要,在此基礎上擴大工業製成品的出口;外匯收入增加後,除進口再生產所需的資源和能源外,更重要的是引進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高加工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並進一步擴大工業製成品的出口能力,如此往復循環.通過這種方式,日本依照產業結構由低到高的順序,逐步完成產業的進口替代.
雖然日本政府1980年又提出了"技術立國"戰略,但加工貿易立國的發展思路仍起作用,只是根據當時日本工業現狀,具體貿易產品發生了變化,由大量消耗資源能源的重化學工業產品轉向資源能源節約型的知識密集型產品.
(4)加工貿易立國戰略對重化學工業發展的影響
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日本的國際收支問題,並利用國際市場克服了重化學工業發展的種種局限.
首先,充分利用了國際市場上廉價的資源和能源.日本資源貧乏,僅僅依靠國內儲量,資源能源消耗巨大的重化學工業是不可能發展的,而通過貿易立國戰略,大量進口資源能源,有力地保證了重化學工業的發展.以鋼鐵工業生產的主要原材料鐵礦石為例,1958年日本進口鐵礦石759萬噸,1965年增加到3877萬噸,1972年又達到11152萬噸,是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
其次,工業產品獲得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雖然人口稠密,但相對於重化學工業的發展來說,市場還是十分有限的.通過加工貿易立國戰略,日本大力開拓國際市場,保證了重化學工業規模效應的實現.同時,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生存,日本企業在改組,重組的基礎上互相聯合,產業競爭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另外,加工貿易立國戰略還對重化學工業發展賦予了更高的目標:一種產業並不滿足於國內的發展,在比較成熟時還大規模地走向國際市場.隨著工業生產結構重化學工業化的發展,日本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在世界市場上出售的產品更加豐富,在世界工業中的份額不斷增大,並逐漸佔領了高科技產品市場,進而成為世界製造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3.加工貿易立國戰略與重化學工業化戰略的關系
在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工貿易立國和重化學工業化這兩大戰略是密切相連的.如前所述,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經濟發展與國際市場密不可分,保證"進口原材料——出口加工製成品"這一基本的循環模式連續不斷地運行,實施加工貿易立國是必要條件.而要實現"立國"的目標,關鍵在於該國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競爭力,只有大力發展重化學工業才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而根據比較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則是沒有出路的.
所以說,重化學工業化是加工貿易立國戰略的主要對象和產業基礎,而加工貿易立國又使日本重化學工業的發展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兩大戰略反映了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既依靠國際市場又非常自主的發展理念,是日本"世界工廠"在短時期內迅速形成的戰略保證.
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頁
出自日本經濟企劃廳1956年度的《經濟白皮書》.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9頁
苔莎·莫里斯—鈴木在她的《日本的技術變革》一書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
引自金明善主編:《日本現代化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98頁.
引自金明善著:《日本經濟:昨天,今天,明天》,遼寧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第324—325頁.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82頁
國際收支的天花板是指每當景氣過熱進口增加,日本政府都不得不在外匯短缺的情況下採取緊縮措施,以至經濟增長率的上限往由國際收支決定.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29頁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80頁
該提法出自邱詢旻:《國家可持續競爭力長期視角分析》載於《財經問題研究》 2002年06期
張鴻《論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以日本的產業政策為例》 載於《外國經濟與管理》2000年第8期
見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著,大連市信息中心編譯:《昭和經濟里程2:日本的產業》東方出版社1992年6月版,84頁
出自劉昌黎:《現代日本經濟概論》,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137頁
當時引進並推廣先進的股份公司制度的關鍵人物是棄官從商的涉澤榮一,詳見周見:《明治時期企業家的形成與日本式經營》載於《經濟科學》1997年01期
本定義參考2001年以來呂政,唐傑,馮昭奎等對世界工廠的相關著述或言論.
分別為1688年停止進口法國,荷蘭的毛織品;1700年禁止從印度,伊朗和中國進口棉織品.
左大培:《混亂的經濟學——學到底教給了我們什麼》 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2
見金鳳德:《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模式再研究》載於《日本問題 》1986年第6期
美國學者彼德·德魯克甚至認為,在日本之前的英,德和美都是通過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只有20世紀的日本是通過經營管理上的領先地位成為經濟大國 (彼得·德魯克,1990).
馮昭奎:《"世界工廠"的變遷》載於《世界經濟與政治》 2002年07期
《詮釋"中國製造"》國研網相關專題
見國家經濟統計局公布的1-6月份相關數據
《詮釋"中國製造"》國研網相關專題
工業增加值為工業行業在報告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總資產貢獻率是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現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計算公式: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
張祖:《中國向"世界工廠"大踏步前進》載於《價格與市場》2003年01期
《經濟觀察報》2003年8月18日
❸ 東亞地區在農區地域類型上大多屬於什麼其生產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東亞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是水稻種植業(季風水田農業)。東亞農業特點:創新速度慢;集約型的家庭專業化生產;生產率低下;有效的市場;節約土地型和使用勞動力替代型的生產模式。東亞工業特點:以日韓為代表,現代化程度高,對外依賴性大,分布偏於沿海地區。其他地區工業化程度較低。有利條件:
1、季風氣候,降水較多,水源充足;
2、平原地形,地勢平坦開闊,適宜規模種植;
3、土壤肥沃;
4、勞動力豐富廉價;
5、人口眾多,市場廣闊;
6、政策支持;生產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❹ 東亞工業以什麼為主
以日韓為代表的東亞工業以技術➕資本密集型為主。東亞工業特點一是現代化程度高,而是對外依賴性大,三是工業基本分布偏於沿海地區。
傳統模式衰落下一步如何競爭(中國,製造業,東亞,工業化,韓國) 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中,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與影響與日俱增。尤其是,中國在製造業領域的飛躍式發展,令舉世矚目。MadeinChina,即「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一個國際市場上司空見慣的產地標簽,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地位業已初步奠定。
❺ 東南亞的工業特點 詳細點 以及形成這種工業特點的原因
東南亞是出口導向型經濟,以出口加工業為主,重工業不太發達。東南亞各國獨立後,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工業基礎,隨著日本經濟的騰飛,以及西方產業轉移的,東南亞大規模接受加工型產業,接受西方的投資,形成進口-加工-出口的模式。東南亞經濟危機之後,東南亞國家開始注重國家工業的均衡發展,但是這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改變,不是短時間才能改變的。當然東南亞農業也很發達,也大量出口農產全
❻ 韓國的主要工業是什麼
韓國主要工業有汽車、造船、鋼鐵、電子、石化等。
1、汽車產業,韓國汽車產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2005年至2015年汽車產量連續11年排行全球第5,主要汽車生產企業有現代起亞集團、通用大宇汽車公司、雙龍汽車公司和雷諾三星汽車公司四家。
2、造船產業,1999年,韓國接收造船訂量首次超過日本,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主要承攬大型集裝箱船、LNG船、海洋工程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設備。
3、鋼鐵產業,2007年韓國浦項公司鋼鐵產量達到 3278萬噸,世界排名第4位,為全球最大的鋼鐵製造廠商之一,每年為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家的用戶提供二千六百多萬噸鋼鐵產品。
4、電子產業,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韓國將電子工業的生產重點從民用電子產品轉向附加值高的工業用電子產品,三星公司有近20種產品世界市場佔有率居全球企業之首。
5、石化工業,韓國石油化學工業所需原油全部依賴進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麗川為韓國最大的石化工業中心,其次是蔚山、台山。除滿足韓國國內產業需求外,還對外出口。
(6)東亞工業為主是什麼擴展閱讀
大韓民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汽車、SK、LG等。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明顯下滑。韓國政府迅速採取包括大規模財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場全面回暖,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