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台灣的工業主要以什麼為主
台灣六十年代起注重發展工業,已形成以加工外銷為主的海島型工商經濟。工業有紡織、電子、製糖、塑膠、電力等,開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區。
2. 誰給個台灣主要城市的簡介
主要城市有台北、高雄、台中、台南、基隆等。
北市為台灣躋身國際都會之列的城市,集全台灣政治、經濟、教育、娛樂、文化於一身,而台北市也是台灣第一大城市,面積272平方公里,人口為244萬。
台北市位於台北盆地中央,以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與台北縣為界。若由空中鳥瞰台北市,棋盤式的道路系統、交錯聳立的參天高樓、星點狀的公園綠帶,以及終日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確是讓人辨識這座城市的絕佳指標。
循著淡水河、基隆河迤邐蜿蜒,北邊囊括大屯山系、七星山系而形成的陽明山公園,不但是自然保育的生態教室,更是大台北的後花園,四季各有不同風情韻致;座落在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則堪為典型的城市綠洲,加上周遭人文、藝術活動頻繁,是都市人紓解身心的好去處。南區的木柵山區,登山健行之外,還可享受茶香四溢的品茗閑情。
肩挑島內文化龍頭地位的台北市,也擁有為數可觀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廟宇、古跡等。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是島內外首屈一指的藝術寶庫,對街而立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展現原住民文化樣貌;圓山周邊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孔廟、行天宮,刻劃著濃厚的人文活動軌跡。大稻埕和艋甲是匯聚台北移民血汗的歷史街區,其中迪化街、霞海城隍廟、龍山寺、華西街,是想要了解老台北不可不到之處。
寸土寸金的台北都會,西門町、東區、天母、士林、公館卜高等商圈林立,傢具街、書店街、電腦街、婚紗街、花市、玉市……等各種專賣街、市集,也是大都會細致分工下的產物。而街頭巷尾一家家咖啡廳、泡沫紅茶店、KTV、卡拉OK、PUB,華燈初上後,閃爍的霓虹妝點出不夜城的景象,讓台北的夜晚展現另種風情。
航空 從高雄小港、台中、嘉義、台南、屏東、花蓮、台東、馬公、金門、馬祖等地的機場,均有班機直飛台北松山機場。
鐵路 縱貫線經過台北市,市中心的台北車站、東區的松山站是兩大驛站,各級列車均停靠,班次密集,相當方便。
公路 主要聯外客運為台汽客運、統聯客運,聯絡台灣西部與宜蘭各主要城鎮;另有三重、台北、淡水、新店、指南、福和等各家客運,密切往來鄰近的基隆、台北縣。台北車站周邊是市內交通的中心,忠孝西路、公園路、館前路、重慶南路上各線公車密集,而南區的公館、北區的士林、東區的忠孝東路四段、西區的中華路一段,都咐液是重要的公車轉運圈。來台北市旅遊,最好購買一本公車手冊以便隨時查閱。捷運 為台北市最快速便捷的大眾交通工具,木柵線貫穿台北市東、南區,淡水線前往北區,中和、新店線經南區,板南線橫型簡尺貫東西;搭配班次密集的聯營公車、客運,十分便捷。
高雄簡介
高雄市位於台灣西南部,西臨台灣海峽,南接巴士海峽,是東北亞通往南太平洋要道,同時也是一個理想的商港,先天條件優越。
高雄市有一百四十萬人口,經濟活動人口有九十餘萬人,人力資源雄厚,且因受海洋氣候調節,全年陽光普照、氣候宜人,加上近年產業急速發展、經濟繁榮,為台灣第一大商港及世界第三大貨櫃港。
台中市位於台灣島西部的中央,台中盆地的中心,全市分東、南、西、北、中5個市區和北屯、南屯、西屯3個郊區,面積163平方公里,人口75萬,是台灣第三大城市,也是台灣中部的歷史文化名城。
台中市氣候溫和,交通方便,市內環境優美,街道整潔幽雅,有「寧靜之都』的雅稱。
台中市昔稱「東大墩」、「貓霧棟」,周圍土地肥沃,終年氣候溫和,盛產稻米、甘蔗、水果和煙草,不僅是台灣中部物產的集散地,也是重要的工業城市。
台中市的開發比台南市、高雄市晚,但與台北地區同屬一個時期。這里最早曾是高山族平鋪人居住的地方,名為岸里社。鄭成功收復台灣以後,大陸福建、廣東沿海移民開始進入台中盆地一帶從事墾殖。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總兵蘭廷珍以其土地肥沃,易於耕作,遂招福建漳州人前來屯墾,至清雍正年間(1723-1735),人煙漸盛,形成村落,名為「大墩」。由於這一帶土地已辟為良田,水源豐富,盛產稻米,而且因地表溪流落差大,沿河建起許多水車,碾米店毗連,逐漸出現了稻穀脫殼加工業,並由此發展成為台灣中部地區農產品集散和加工中心,這便是台中市最早的城鎮雛形。到清同治六年(1867),形成了頂街、中街、下街等市街,改稱東大墩。清光緒十三年(1887)台灣正式建省,初時以台中山環水復,中開平原,氣勢恢宏,又當全台適中之地,曾計劃在該地建立省城。清連橫著《台灣通史》中載:「光緒十三建省,移台灣府於此,附郭亦曰台灣。先是,巡撫岑毓英來巡,擇地於蘭興堡東大墩之麓,劉銘傳亦以為可。十五年起工,選建八門四樓,…十七年二月略成,周六百五十丈,費款二十一萬五千兩。而銘傳一去,其事遂上。」後任巡撫認為這里遠離經濟發達的台南和台北,往來南北交通又有許多溪流阻隔,交通不便,便將省城改設在台北。台中僅名義上作了幾年省城,而實際上修築了兩年多的工程最後沒有完成,台中失去了發展的機會,東大墩仍然是一座小市鎮。日本殖民者佔領台灣後,以此地位於台灣中部要沖,於1897年在這里設台中縣,又於1920年改設台中州,台中為州轄市。1945年台灣省歸還中國後,台中州改為省轄市,不過由於台中市無特殊的自然資源和工業基礎,距海岸較遠,沒有直接的出海口岸,所以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速度都比台北、高雄兩市緩慢。直到70年代中期,在這里設立了台灣省第三個加工出口工業區,興建了距台中市最近的台中港及與台中市聯系的高速公路,使該市經濟發展速度才明顯加快,城市建設規模也開始不斷擴大。 1975年台中市人口比50年代增加 1倍多,突破53萬人,一躍成為台灣省的第三大城市。
3. 關於台灣台北
台北市位於台灣島北部,台北盆地的中央,四周與台北縣挨著。全市面積272平方公里,人口為244萬。是全台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為台灣第一大城市。
公元1875年(清光緒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統管台灣行政,從此有「台北」之名。1885年,清朝政府在台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將台北定為省會。1949年後,這里仍然是最高行政機構所在地。
台北市是台灣的工商業中心,全島規模最大的公司、企業、銀行、商店都把他們的總部設在這里。以台北市為中心,包括台北縣、桃園縣和基隆市,形成了台灣最大的工業生產區和商業區。
台北市是台灣北部的游覽中心橋神敗,除陽明山、北投風景區外,還有省內最大、建成最早佔地8.9萬平方米的台北公園和規模最大的木柵運物園。此外,由私人經營的榮星花園規模也相當可觀。劍潭、北安、福壽、雙溪等公園,也都是游覽的好地方。台北市名勝古跡頗多,其中台北城門、龍山寺、保安宮、孔廟、指南宮、圓山文化遺址等處,均為風景優美,適宜游覽的好地方。
台北市位於台北盆地中央,以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與台北縣為界。若由空中鳥瞰台北市,棋盤式的道路系統、交錯聳立的參天高樓、星點狀的公園綠帶,以及終日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確是讓人辨識這座城市的絕佳指標。
循著淡水河、基隆河迤邐蜿蜒,北邊囊括大屯山系、七星山系而形成的陽明山公園,不但是自然保育的生態教室,更是大台北的後花園,四季各有不同風情韻致;座落在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大安森林公園,則堪為典型的城市綠洲,加上周遭人文、藝術活動頻繁,是都市人紓解身心的好去處。南區的木柵山區,登山健行之外,還可享受茶香四溢的品茗閑情。
肩挑島內文化龍頭地位的台北市,也擁有為數可觀的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廟宇、古跡等。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是島內外首屈一指的藝術寶庫,對街而立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展現原住民文化樣貌;圓山周邊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育樂中心、大龍峒保安宮、台北孔廟、行天宮,刻劃著濃厚的人文活動軌跡。大稻埕和艋甲是匯聚台北移民血汗的歷史街區,其中迪化街、霞海城隍廟、龍山寺、華西街,是想要了解老台北不可不到之處。
寸土寸金的台北都會,西門町、東區、天母、士林、公館等商圈林立,傢具街、書店街、電腦街、婚紗街、花市、玉市……等各種專賣街、市集,也是大都會細致分工下的產物。而街頭巷尾一家家咖啡廳、泡沫紅茶店、KTV、卡拉OK、PUB,華燈初上後,閃爍的霓虹妝點出不夜城的景象,讓台北的夜晚展現另種風情。
航空 從高雄小港、台中、嘉義、台南、屏東、花蓮、台東、馬公、金門、馬祖等地的機場,均有班機直飛台北松山機場。
鐵路 縱貫線經過台北市,市中心的台北車站、東區的松山站是兩大驛站,各級列車均停靠,班次密集,相當方便。
公路敏顫 主要聯外客運為台汽客運、統聯客運,聯絡台灣西部與宜蘭各主要城鎮;另有三重、台北、淡水、新店、指南、福和等各家客運,密切往來鄰近的基隆、台北縣。台北車站周邊是市內交通的中心,忠孝西路、公園路、館前路、重慶南路上各線公車密集,而南區的公館、北區的士林、東區的忠孝東路四段、西區的中華路一段,都是重要的公車轉運圈。來台北市旅遊,最好購買一本公車手冊以便隨時查閱。捷運為台北市最快速便捷的大眾交通工具,木柵線貫穿台北市東、南區,淡水線前往北區,中和、新店線經南區,板南線橫貫東西;搭配班次密集的聯營公車、客運,十分便捷。
台北故宮博物院
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並列世界四大博物館。博物館外觀仿北京故宮博物院,採用中國宮庭式設計,氣勢宏徫,美輪美奐。博物院收藏品共70萬余件,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玉器、漆器、雕刻、織綉、滿蒙檔案文獻最為豐富。
總統府
建於1919年,其建築是當時流行的文藝復興維多利亞風格,造型對稱五層樓建築物中央,立起一座象徵權威的高塔。是總統接見外賓、辦公的地方。
國父紀念館
建於1972年,是一座仿宮殿式設計,巍峨宏徫,內有一座可容納3000名觀眾的多功能大會堂,可舉辦音樂、舞蹈、戲劇等活動。另外還有藏書30萬余冊的孫逸仙博士圖書館及中山公園。
龍山寺
古稱艋舺的萬華是台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清中期與台南、鹿港並稱為 「一府、二鹿、三艋舺」。而龍山寺創建於艋舺開拓之初,主祀觀世音菩薩,是台北市香火最旺的寺廟之一。
陽明山公園
位於台北盆地的東北方,公園主要以大屯和七星火山群為中心,瞎臘因此各種特殊火山地形景觀及地質構造便成為一大特色。因崁腳斷層造就很多溫泉如:馬糟溫泉、北投溫泉、行義路溫泉等。每逢春季,園內各山植物開花遍野,蔚為奇觀,吸引不少客人特意去欣賞游覽。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佔地5.2頃,原屬日據時代總督府園藝支所用地,國民政府遷台後乃選是作為總統官邸,至1996年台北市政府收回官邸用地,開放給市民參觀。官邸內公館為蔣中正及其夫人居住、辦公、宴客地方,他倆在此共住了26年。官邸旁遍植各式園藝,是一個休憩賞玩之處。
忠烈祠
在圓山飯店東側,佔地約1600坪,氣派雄偉的廟堂,奉祀為國犧牲的烈士,由於景色清幽,整點並有換衛兵儀式,常吸引觀光客來觀看。
中正紀念堂
座落基地東邊,背臨杭州南路,坐東向西,遙望大陸。三層台階高十四.五公尺,主體強高二十四公尺, 斗拱至寶頂尖高三十一.五公尺,合共七十公尺。大門高十六公尺,重七十五噸,為青銅鑄建。 正堂分上下兩層,上層平面為四十公尺見方,四角各突出七.五公尺,後方居中立蔣中正坐姿銅像, 以供瞻仰。
西門町
是指由成都路、中華路、漢口街、昆明街卯涵蓋的商業娛樂區,為台北市另類次流行文化的代表。
華西街夜市
位於龍山寺西邊的華西街夜市,是觀光客來台必到之處。夜市囊括各式風味小吃,從山產至海味,一應俱全。
士林夜市
為台北最有名的老夜市,主要消費對象以學生為主,除各式風味小吃外,還有很多最流行之服飾、精品等各式店鋪。時髦追新族到此,絕不空手而回。
台南位於台灣省西南濱海平原南端,是台灣重要農業及蔗糖產區,台灣第四大城市。台南是台灣最早形成的城市,明天啟四年( 1624 年)起被荷蘭侵略者占據,先後在西岸建「熱蘭遮」和「普羅文查」兩城堡,明末( 1662 年)鄭成功大軍入台驅荷,並以台南為開發台灣基地,以赤嵌(即「普羅文查」)為承天府治,稱「東都」,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統一台灣後,改設台灣府,後改台灣道,皆以此為全台政治中心,建省後,省會移設台北府(今台北市),此地改稱台南府,為台灣南部中心城市。
台南工商業較發達,但工廠多屬中小型,有橡膠、化學、機械、電器、金屬製品、紡織、食品等工業。市郊及其近鄰地區農業發達,沿海漁場養殖尤盛,並有曬鹽業。
台南有縱貫鐵路及台灣第 1 號公路過境,南北高速公路則通過市區東界。西海岸舊有安平港,原為本島南部與大陸聯系的主要港口,後因灘塗西伸,港道淤塞,海輪不能靠岸,逐漸衰廢,近年已築安平新港,主要為漁業基地,有運河與市西區相通。
台南有成功大學、台南神學院、台灣糖業研究所等學術機構。曾長期為閩、粵移民入台首要口岸,人文薈萃,古跡最多,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廟」之喻,以赤嵌樓、安平古堡、鄭成功祠、舊炮台、文廟、鹿耳門舊跡等最為著名,清代所砌築的城樓、城垣仍有跡可尋。
台中位於台灣省西中部,台中盆地中央,烏溪(大肚溪)下游北側,是台灣五大城市之一,台灣中西部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舊名大墩,原為平埔岸里社地,清光緒十三年( 1887 年)設台灣縣,為台灣府治,定為省會,開始築城,後省會改設台北府(今台北市),改名台中縣, 1920 年設市。
台中工商業日漸發達,以製糖、食品、機械修配、化學工業等為主。郊區氣候適宜,地勢平緩,兼有灌溉之利,農業發達,以產稻米、甘薯、花生、玉米、大豆、柑橘等為主,為台灣西部著名農業區。
台中有縱貫鐵路「山線」通過境內南部,在彰化縣境與「海線」相合,台灣第 3 號公路自台北南下,南北高速公路通過西郊,有交流道通市區和西海岸的台中港,其中台中港是台中出海門戶。
台中有島內「文化城」之稱,主要有中興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國醫葯學院等,為台灣公私立高等院校重要分布區之一,僅次於台北。市區環境優美,街道整潔,主要名勝古跡有中山公園、寶覺寺、孔廟、南天宮等。
1.高雄市位於台灣南部,西、南面瀕臨台灣海峽,是台灣第二大都市,也是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高雄港內水不揚波,巨輪進出頻繁,是世界十大港口之一,有「港都」之名;高雄市內工廠林立,愛河橫穿市區,海陸交通都非常發達,又被稱為台灣的「南大門」。楠梓、左營、鼓山、三民、苓雅、新興、前金、鹽埕、前鎮、旗津、小港等11個行政區。
高雄開發很早,與台南、北港、嘉義、麻豆等地並稱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地方。這里最早是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產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語,意為竹林),漢語音譯為「打狗」,「打狗」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稱。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灣歸入清廷版圖,將此地設屬福建省台灣府鳳山縣,開墾范圍擴及前鎮、大港埔、五塊厝、籬仔內及苓雅等地區。至清同治初年打狗開辟為通商口岸,哨船頭及旗後成為商港,高雄逐漸形成重要的城市,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台灣最大的國際港口。
高雄風光以「高雄八景」為最,包括:旗山夕照、埕埔曉鷺、猿峰夜雨、戍樓秋月、江港歸帆、鼓灣濤聲、苓湖晴風和江村漁歌。有「台灣西湖」美譽的西子灣風景區,擁多處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為南台灣最富盛名的觀光地區,主要景點散布在環湖公路旁,全區風光旖旎,適宜欣賞湖光水色、泛舟垂釣。位於左營的蓮池潭四周也有孔廟、龍虎塔、春秋閣等多處觀光景點。在壽山公園可徒步觀光美麗海景,還能觀賞可愛的彌猴,亦是一處絕佳的休閑地點。此外,台灣最大的佛寺——佛光山、旗後燈塔、旗後炮台、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雄鎮北門等,都是歷史久遠的文物古跡,很值得一游。
高雄市地處嘉南平原與屏東平原之間,面臨台灣海峽南口,這里全年長夏無冬,一派熱帶風光,是一座美麗的海港城市。
高雄市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緊臨台灣海峽,受海洋季風的調節而氣候溫和,晴日即暖,陰雨轉涼,年平均溫度為24℃。一年當中氣溫最低的1、2月份日平均溫度在18℃;氣溫最高的7月份,日平均溫度為28℃。全年降水量約為1600毫米,其中5到9月,受西南季風溫濕空氣影響,降水量較為集中,約佔全年降水日數的1/3。夏秋季常因台風而出現暴雨,但風雨過後,艷陽高照,構成了高雄氣候的一大特點。
4. 台灣省的主要工業區分布在哪裡
台灣主要工業區
台灣省的工業主要分布在以桃園縣為中心的北部和高雄為中心的南部弧形地帶。從基隆到高雄的鐵路和高速公路貫穿整個弧形地帶。
應該是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