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手工業獨立為一個部門是什麼時候家庭手工業與農業分離又是什麼時候
手工業獨立,就是與農業分離為標志的,對應第2次社會大分工時;
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是指手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分離。
隨著銅器、青銅器和鐵器的應用,開始出現大面積的農田耕作和伐林墾荒。農業在規模上的擴大,導致經營種類的增多。除了穀物種植以外,還經營園藝,栽培各種經濟作物,把經濟作物加工成油、酒等等。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和經營活動的豐富,各種手工操作,如金屬加工、紡織、制陶、釀酒、榨油、造船、皮革加工等活動逐漸增多,操作者經驗日益豐富,製作技術不斷改進。既進行農耕、畜牧活動,同時又製作各種手工製品的人越來越難以勝任,於是有人脫離農業或畜牧業生產而轉入手工業的專門化發展。專職的手工業者逐漸增多,手工業終於從農業活動中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
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6%AC%A1%E7%A4%BE%E4%BC%9A%E5%A4%A7%E5%88%86%E5%B7%A5
㈡ 中國歷史上三次社會大分工的時間具體都是哪些分離出來咯
一、第一次社會大分工
1、時間:發生在野蠻時代的中級階段。
2、分離類型:畜牧業與農業的分離,形成牧民、農民,養殖業牧場,種植業耕地。
3、介紹:
人類在早期的征服自然過程中,有些部落學會馴養動物以取得乳、肉等生活資料,隨著較大規模畜群的形成,這些部落就主要從事畜牧業,使自己從其餘的野蠻人群中分離出來,成為游牧部落。
游牧部落生產的生活資料不同於其他部落,而且數量較多,從而促進了交換的發展,使經常的交換成為可能。
放牧一群牲畜,只需要少數人,於是,個體勞動代替了共同勞動,相應地出現了私有制,家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男子從事的畜牧業成為謀生的主要手段。男子在家庭中取得了統治地位。後來,農業和手工業也有所發展,穀物成為人類的食物,出現了織布機和青銅器,人們開始掌握礦石冶煉和金屬加工。
一切部門生產的增加,使人的勞動力能夠生產出超過勞動力所必需的產品。於是戰俘不再被殺掉,而被吸收為勞動力,成為奴隸。
這樣,就零散地出現了奴隸制。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結果產生了第一次社會大分裂,社會分裂為兩個階級:主人和奴隸、剝削者和被剝削者。
二、第二次社會大分工
1、時間:出現於野蠻時代的高級階段。
2、分離類型:手工業與農業的分離,出現簡陋的手工業作坊,極少數手藝工人。
3、介紹:
鐵制工具的使用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使手工業向多樣化發展。
如此多樣化的活動已經不能由一個人來進行了,於是發生了第二次社會大分工,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
隨著第二次社會大分工,出現了直接以交換為目的的商品生產。交換的發展,使貴金屬成為占優勢的貨幣商品。
在社會上一旦出現了貨幣財富,它便成為人們追求的對象和重要的生活目的,一些人會想方設法積累財富。
在剩餘產品逐漸增多的情況下,提高了人的勞動力的價值,在前一階段還是零散現象的奴隸制,現在成為社會制度的本質組成部分。
三、第三次社會大分工
1、時間:發生在文明時代的門檻。
2、分離類型:商人的出現,有了商品、商人、商業。
3、介紹:
由於商品交換的發展,出現了一個不從事生產;只從事交換的商人階級。他們作為生產者之間的中間人,促進商品生產,並取得了生產的領導權。
交換發展的需要產生了金屬貨幣。貨幣借貸、利息和高利貸也相繼出現。土地私有權被牢固地確立起來,土地完全成為私人財產,它可以世襲、抵押以至出賣。
現在除了自由人和奴隸的差別以外,又出現了富人和窮人間的差別。這是隨著新分工產生的新的階級劃分。
財富更加集中,奴隸人數增多,奴隸的強制性勞動成為整個社會的經濟基礎。由於有了階級對立,於是產生了國家。
(2)手工業如何分離農業擴展閱讀:
社會分工的意義:
合作和工具是人類生存繁衍的手段,而且即使在合作方面,人類的效率也遠不如蟻群,然而每一個人都有所長。
對於個體的尊重為人類帶來的是比蟻群社會的效率更優越的東西,那就是文明的曙光。
對工具的依賴、對群體的依賴、對個體特長的尊重,形成了人類社會特有的分工,與蟻群社會的分工相比,它更粗糙、更鬆散,然而卻孕育著更多的變數、機會和希望。
人類依靠分工合作獲得更強大的生產能力,更輕松地解決生存問題,所以不論從道德角度還是經濟角度出發,社會的基礎都是合作與互助,而不是對立和競爭。
有分工就必然有勞動成果的分享或者交換,分享只存在於生產力不足的時期。
但是即使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會,部分擅長制陶的工匠所生產的陶器已經能夠超出內部共享的需求。
從男子狩獵、女人採集的簡單合作,到發揮專長換取物產的分工,喚醒了人類社會凝聚的真實意圖。
翻開了人類文明的嶄新篇章,從此人類湊到一起不再僅僅是為了安全、溫飽,更是為了讓每個成員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他最擅長的勞動中,通過合作發揮出更大的生產力、創造力。
因為某次偶爾的物物交換導致了制陶業的產生和發育,萌芽式的物產交換促進了社會分工的深化,同樣分工的細化又會加劇物產交換的頻率。
這是一個一旦開始就必定愈演愈烈的上升螺旋。以至於後期稍微成熟的社會里,「交換」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社會關系。
而金錢的產生和使用,僅僅是為了讓這交換進行得更便利、更公正。
從實物交換到藉助金錢更公平便利地進行等價交換,是人類文明長河裡最重要的飛躍。
金錢的使用把大量的能工巧匠從自給自足的困擾中解放出來,而這些特長突出的巧匠為人類更舒適地生存創造了大量閃耀著智慧之光的新工具。
貨幣的誕生凝結了人這種脆弱到必須互相依賴才能生存的生命最富想像力的智慧。
㈢ 畜牧業,手工業,是怎麼跟農業分離的
很簡單,在原始社會末期,生產力的上升導致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大分工,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加深和勞動力的提高致使手工業與農業分離,標志著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移。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