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北方重工業發展經濟卻不如南方經濟好
在北方,因為是重工業區那麼重工業生產的都不是大眾所常用的東西,而南方作為輕工業都是生產日用。百貨類的產品比如說衣帽鞋襪等等人們常穿常用,雖然價錢不貴,但是卻離不開所以需求量大,那麼南方的經濟發展就會比北方的要好一些。
② 重工業與輕工業哪個發展好
你好,如果是一個欠發達的國 家,首先應該發展輕工業,因為輕工業發展起來會更加快一點,重工業投入比較大,但是經濟收入會比較快。
③ 20世紀50年代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的歷史背景及意義。
20世紀50年代優先發展重工業,是新則頌搭陸中國成立初期重大的經濟戰略,
一是主觀因素:為加快工業化速度、為改變重工業落後面貌、為改變與大國地位不相稱狀況及加強國防安全等;二是蘇聯因素:蘇聯模式示範效應、蘇聯援助、蘇聯道路及其意識形態影響等;三是朝鮮戰爭及隨之而來的西方封鎖禁運;四是國內因素:保證重工業平衡布局、重點發展、實現生產資料進口替代等;五是重工業諸多裨益驅使:供應工業原料與設備,促進產業升級、加強國防力量等;六是生產資料優先增長規律使然。其他還有輕工業設備利用率低、開工不足,故重工業要優先發展等。
以上雖未囊孫枝鄭括所有,卻也基本涵蓋了最主要因素,多數學者都以其中若干為由。然而,這些原因雖不無道理,但要回答為何要優先發展重工業,卻有不夠透徹之感。究其緣由:其一,在於結合「一邊倒」之時空背景探究不足,研究視角廣度不夠,僅將其看成單純的經濟戰略;其二,未展現該戰略形成之歷程,明晰戰略構想、落實與實施的三階段,畢竟任何戰略形成都非一蹴而就;其三,正因戰略階段分析不足,大而化之,常使原因、條件與結果三者模糊籠統,易混淆「因緣之別」,甚至「倒果為因」;其四,比較研究不足,即與「先輕後重」戰略對比後,再言應「先重後輕」則更具說服力;其五,未區分重工業發展的民用軍用兩大方向及其為農輕業和為軍工業提供設備與裝備導致的不同功效。其中,結合「一邊倒」政策來探究至為關鍵:因為只有在此背景下,才能深刻理解該戰略的原因與本質;只有通過解析「一邊倒」歷程,才能明晰該戰略三階段劃分的時間點與意涵;只有從「一邊倒」視角,才能明了「先重後輕」為何是必然性安排以及重工業發展方向的抉擇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將從「一邊倒」歷程的階段性探究出發,來解讀該戰略的三階段內涵,並通過比較研究評析相關理由,力圖歷史邏輯地展現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意義與本質所在。
④ 新中國為什麼首要發展重工業
(一)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共識的形成 早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前夕,毛澤東描繪新中國將「在若干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4]。新中國建立之初,加強重工業的建設與國家的安危、社會的穩定緊密地聯系在一起。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增強了中國共產黨人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認識。同年,陳雲基於「把明年的財經工作方針放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基礎之上,與今年放在和平的恢復經濟的基礎上完全不同」的主導思想,提出下一年的全國財經工作的指導方針:「戰爭第一,這是無疑問的。一切服從戰爭,一切為了戰爭的勝利。沒有戰爭的勝利,其他就無從說起。」「經濟建設的投資,要規定這樣一條原則:對直接與戰爭有關的軍工投資,對財政收入直接有幫脊野孝助的投資,對穩定市場有密切關系的投資,這三者應該予以滿足。除此以外,應加以削減和收縮。」[5]1952年,李富春、周恩來先後提出,中國經濟建設的重點是發展重工業。[6] 1953年元旦,《人民日報》社論提出,中國要由落後的農業國逐步轉變為強大的工業國,就必須首先發展冶金、燃料、電力、機械製造、化學等項重工業。9月,毛澤東強調,中國工業建設「重點應當放在建設重工業上」[7]。 經歷了抗美援朝,建立、發展中國軍事工業及其相關的重工業顯得更為迫切。1954年6月,「毛澤東在談到發展重工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時,又形象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7](p.292)要改變落後的經濟狀況,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國家安全決定一切的指向下,「一五」計劃期間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確定了軍工、煤炭、電力、機械、冶金、石油和化工等重點建設項目。1956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陝西、甘肅就佔到40個,佔全國重點項目的25.7%。181(二)經濟治理經驗的不足與仿行蘇聯工業模式 新中國建立初期經濟基礎極其薄弱。1949年,全國工業總產值140億元,重工業總產值僅為37億元,輕、重工業比重為73.6:26.4。191而要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必須有生產資料包括動力和原材料,因此,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是新中國初建時經濟建設的必然選擇。 新中國的決策者缺乏經濟建設的經驗,認為脊鍵「蘇聯過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們今天要櫻稿學習的榜樣」;「蘇聯因為建立了重工業,就有了機器製造工業.有了汽車、飛機、拖拉機等工業,就有了現代國防工業,就能使交通運輸業、輕工業獲得不斷的有力的發展,就能使農業獲得各種新式機器和化學肥料,迅速地實現農業的集體化。我國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正是依據蘇聯的經驗從建立重工業開始。」[10]為此,1954年6月陳雲指出:「五年計劃規定,輕工業投資與重工業投資的比例為一比七點三,即百分之十二比百分之八十八」。[5](P.239) 以蘇聯工業化模式為樣板成為中國工業化的一次政治選擇。1917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建立,標志著世界兩大陣營對壘的形成。新中國建立初期,蘇聯政府在人力、物力各方面均給予中國極大的援助。1950—1954年,蘇聯在貸款給中國的同時擴大了設備供應的范圍,並對援建項目的廠址選擇、施工設計、設備安裝、試運行等提供技術指導,促使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蘇聯模式。(三)重工業化理論認識與西北人口素質的矛盾 西北地區現代工業建立初期,為加強資源開發,進行了技術裝備的配套項目建設,形成了西北地區投資類加工業,特別是重工業中的加工業成為西北工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1953—1979年,國家在陝西發展高壓輸變電設備製造業;在甘肅發展石油鑽采、煉制、加工裝備製造業;還在五省區相應發展了運輸機械、鑿岩機械、采礦機械、金屬切削機床、精密儀器儀表等機械製造業。同時,也發展了軸承、機床電器、各類電機等基礎件製造業。這些投人支持了西北地區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支援了全國能源、原材料工業建設。全國油田、煉油廠、石油化工企業都使用西北地區生產的產品;全國各電站、電網的建設亦多使用西北地區生產的高壓輸變電裝備。 重工業中的加工工業——投資類加工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物質生產技術手段先進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經濟實力的重要方面。而消費類加工業,則直接反映了滿足社會成員物質文化需要的程度。西北地區投資類加工業所佔比重很大,機械工業佔到37.8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2.06個百分點。陝西一省就佔西北加工業的51%以上,甘肅為20。17%,新疆17.32%,連寧夏、青海也分別佔5.79%、5.25%。[11]消費類加工業所佔比重小,空間分布嚴重不均。長期以來,西北地區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輸出導致區域經濟利益的「雙重流失」;而消費類加工業的落後,使西北地區經濟增長的直接利益受到影響,削弱了區域經濟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重工業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它的發展同時還需要專業技術產業工人。因此,重工業的發展介於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之後,高加工度化、高新技術化的發展過程之前。新中國建立初期,西北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是依靠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投資,但西北地區工人的素質卻難以勝任重工業發展的要求,產生了重工業的發展與人口素質低下的矛盾。也就是說,西北地區雖有數以萬計的農村勞動力,但卻無法提供出滿足重工業發展所需的合格工人。
⑤ 新中國為什麼要發展重工業
1、為了保障國家政治獨立和國防安全。
新中國建立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 正常的國際經濟交往被切斷。朝鮮戰爭爆發後, 中國被迫捲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 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這種嚴峻的國際環境, 迫切要求新中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重工業。
2、原有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
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這種畸形狀態, 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經濟獨立和國防鞏固, 也嚴重製約和妨礙著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3、蘇聯工業化道路成功的示範效應。
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從發展輕工業開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在上個世紀20 年代後期開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只用十多年就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在此工業化基礎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1955年以前,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一直被視為成功典範, 備受廣大發展中國家關注和推崇,新中國也不例外。
(5)重工業如何干好擴展閱讀:
「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制定背景:
一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另一方面,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之外,一五計劃時期計劃經濟體制也得到了完全確立。有明顯蘇聯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不僅是工業化高速推進的需要,也是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普遍特點。國家開始干預國民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市場的作用開始被削弱。
參考祥帆改資料:網路轎咐百謹判科-第一個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