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桂林晶鋒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桂林晶鋒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2-2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桂林市七星區穿山東路1號七星花園金桂苑甲棟F座5-2號房。
桂林晶鋒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50300MA5L04F52M,企業法人陸楚蘭,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桂林晶鋒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機電設備及零配件、工業工具、自動化設備、智能裝備、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計算機軟體領域的研發、製造(冷作除外)、銷售、安裝、維護及技術咨詢和技術轉讓(以上涉及許可審批項目憑有效許可證經營);金剛石、超硬材料、化工材料、非金屬材料及其製品、磨料磨具生產及銷售(以上涉及許可審批項目的憑有效許可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桂林晶鋒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㈡ 青島黃島開發區勞務市場在哪,都有什麼工作
嗯,開發勞務市場的話可以網路一下,網路上面都有這個位置的,嗯,至於工作的話可以有一些勞務性的工作,包括他一些東西或者送貨等等都可以。
㈢ 河南飛孟金剛石工業有限公司的簡介
河南飛孟金剛石工業有限公司現已成為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已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擁有河南省超硬研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㈣ 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的簡介
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由河南黃河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大阪金剛石工業株式會社、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法人發起設立,1998年11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600172。主導產品有超硬材料(人造金剛石、CBN、PCD、鍍覆金剛石、金剛石微粉、金屬粉末、CBN微粉)、金剛石製品、UDS系列金剛石壓機、建設機械、特種車輛和自動化控制裝置六大類146個品種。公司是國內人造金剛石及其製品行業的排頭兵,人造金剛石年生產能力達15億克拉,是國內最大的金剛石生產基地,國內同行業第二,世界第三。「旋風」牌系列產品暢銷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及東南亞市場。下屬成員企業22個,分布於長葛、鄭州、上海三地。公司是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上海研發中心,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建立了以技術中心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近年來先後獲國優金獎2項,國家專利權76項,科技進步獎8項。2001年12月,公司通過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2004年2月,通過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2月,通過ISO10012:2003測量管理體系認證。公司以「做全球質量最穩定的金剛石供應商」為工作重心,一切以客戶為中心,建立市場全程信用跟蹤體系;注重品牌建設,公司主導產品「旋風」牌人造金剛石被評為2002年度「河南省名牌產品」,2004年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公司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公司今後發展的總體指導思想是:以長葛為生產基地,以鄭州為窗口,以人才求發展,以人造金剛石為主業,到2010年實現人造金剛石綜合實力世界第一的目標。
集團公司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2億元,員工1500名,其中具備中高級職稱或學歷者488人。
近年來,集團公司在以岳朝仁為董事長的領導集體率領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宇龍塑機股份有限公司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塑機產品生產基地;宇龍管業公司成為第一家通過美國石油協會APIspecQ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民營企業。同時,集團堅持多元化、國際化發展戰略,先後投資能源、環保等領域,並在俄羅斯、哈薩克等國際建立獨資公司或辦事處。
集團公司本著「裝備精良、檢測先進、體系完善、品質優勝」的目標,堅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持續提高產品質量」的質量方針,精細檢測、嚴格管理,確保以高品質的產品服務客戶,奉獻社會。
㈤ 晶日金剛石工業有限公司待遇福利怎麼樣
任何一家公司給你開出的先決條件都不會是太好的,你得先干出點成績,待遇才會一點一點改變的。
㈥ 哪兒有金剛石切割片生產廠家,金剛石切割片具體規格規格
鄭州嵩山磨具磨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金剛石切割片的廠家創建於1992年,地處中原腹地鄭州,交通便利,金剛石工業發達是一家經國家相關部門批准注冊的企業。嵩山磨具生產的「嵩山牌」、「恆銳牌」150mm馬路刻紋片、180mm馬路開槽片、350馬路切割片、400mm馬路鋸片、500mm金剛石鋸片、600mm金剛石鋸片、700mm牆鋸片、800mm金剛石牆鋸片、1000mm金剛石牆鋸片、1200金剛石牆鋸片。
外徑 型號 齒高(mm) 外徑 型號 齒高(mm)
Φ150 創新型 10 Φ700 創新 10
Φ150 鵝卵石型 12 Φ700 笑臉 10
Φ350 笑臉型 10 Φ800 創新 15
Φ350 鵝卵石型 15 Φ800 笑臉 10
Φ400 笑臉型 10 Φ900 創新 14
Φ400 笑臉創新 15 Φ900 笑臉 12
Φ400 混凝土 21 Φ1000 創新 14
Φ 400 鵝卵石 21 Φ1000 笑臉 12
Φ 500 笑臉 10 Φ1200 創新 14
Φ500 笑臉創新 15 Φ1200 笑臉 12
Φ500 混凝土 15 Φ400 笑臉加厚 10mm高 10mm厚
Φ500 鵝卵石 21 Φ400 創新加厚 10mm高 8mm厚
Φ600 創新 10 Φ500 創新加厚 10mm高 7.2mm厚
Φ600 笑臉 10
網路「嵩山鋸片」詳細咨詢!
㈦ 加工金剛石鋸片都需要什麼設備
成型壓機、燒結設備、拋光機、開刃機、焊接機等,其他的還有相關的檢測設備。
㈧ 「勝利Ⅰ號」岩管的開采
3.5.1 「紅旗1號」岩管的開采及「勝利Ⅰ號」岩管的開采籌備工作
對於我國第一個金剛石原生礦——「紅旗1號」的發現,國家極為重視。1966年8月15日,建材部、地質部聯合發出通知,由當時開發郯城金剛石砂礦的建材803礦成立蒙陰礦區籌建處,負責「紅旗1號」礦區的基地建設。1967年7月17日,建材部決定將建材803礦「蒙陰礦區籌建處」改名為「建材七○一礦籌建處」,採取「邊勘探、邊設計、邊建設」的方針,開始一期工程建設,開采「紅旗1號」礦床。1968年1月破土動工,1970年12月建成投產,設計生產規模年處理礦石8.65萬噸,回收金剛石2萬克拉。礦山開采40米和80米兩個水平,採用中央豎井對角通風方案,採取護頂下分層崩落法采礦。選礦廠設在距礦區14千米的蒙陰宋家莊西山,選礦流程採用重力選礦、多波段破碎、先選後破、閉路循環、分級選別的方案。選礦水源地設在東汶河。
經歷三年多的普查勘探,「紅旗1號」圈定長度1450米,鑽探控制深度200米左右,局部達300米。探求金剛石工業儲量××萬克拉,其中B級×萬克拉,C1級×萬克拉,C2級×萬克拉,於1969年提交了勘探報告。與此同時,「紅旗1號」的開采進展很快,投產以來,邊勘探,邊開采,逐步改進生產工藝。先期開采40米中段,1976年轉采80米中段,開采長度分別為800米和1100米。至1980年9月,累計開采10年,共動用儲量×萬克拉,占礦床總儲量的43.3%,礦石利用率約76.5%,金剛石回收率約54.5%,選獲的金剛石多為<4毫米的碎粒級,工業品位較低。礦體中部180米段高以上的儲量已全部采空,僅剩餘礦體兩端和中段深部儲量。
在「紅旗1號」開采過程中,於1969年9月發現了儲量更豐富、品位更高、金剛石質量更好的「勝利Ⅰ號」岩管。國家決定上馬二期工程,在開采「紅旗1號」的同時,籌備開采「勝利Ⅰ號」岩管。鑒於依據「紅旗1號」岩脈建設的一期采礦工程,已不能適應「勝利Ⅰ號」的開采需要,建材部指示蘇州設計院另行編制「勝利Ⅰ號」開采設計,在岩管西側新建選礦廠,年處理礦石9.61萬噸,生產金剛石10萬克拉。水源地設在平邑縣水溝。1975年12月開始地面工程建設和露采准備,1980年5月正式開采「勝利Ⅰ號」,並停止了「紅旗1號」的開采。鑒於國內尚無金剛石成熟的選礦經驗,二期工程還建設了年產金剛石2萬克拉無介質混級自磨礦試驗選廠,進行選礦試驗研究,以相互對比,求得最佳選礦流程。在「勝利Ⅰ號」初采階段中,由於新設備初次運轉,操作技能生疏,至使金剛石破碎率達80%,金剛石回收率不足50%,資源浪費嚴重。礦山及時採取限產研究選礦方案,雖有所改進,但收效不大。
3.5.2 「勝利Ⅰ號」岩管開採的技術條件
(1)水文地質條件
「勝利Ⅰ號」岩管區周圍為丘陵地形,基岩大部裸露,僅岩管北側溝谷底部有砂礫層和粘土層覆蓋,厚度1~10米,有少量淺層孔隙水。金伯利岩和周圍的花崗質岩石,節理裂隙發育,上部風化層部分被泥質或高嶺土質充填,透水性差,裂隙水不多。礦床開采受天然降水影響,露天采坑是接受天然降水的集水漏斗,對露天采礦作業構成危害,還能通過岩石原生節理和爆破裂隙向深部滲透,成為地下開採的主要防範對象。此外,礦區勘探期間施工鑽孔百餘個,封孔質量不高,有可能溝通各種裂隙,形成局部儲水空間,引發短時局部突水。
礦區周圍地表水動態變化受季節的控制,補給源來自大氣降水,排泄受地形影響,向北東方向流出。岩管北側小河汛期最大日流量9272.34立方米,持續時間8小時左右,而後逐漸減少,呈涓涓細流,冬春季節基本無水。
露天開采期間采坑日涌水量變化於183~274立方米,地下水滲透系數0.074米/日,未發生過長期積水現象。
綜合以上特徵,本區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型。
(2)工程地質條件
礦區內岩石類型比較簡單,礦石類型主要為斑狀金伯利岩和金伯利角礫岩,斑狀結構、角礫狀或塊狀構造,硬度5~6級,裂隙不多。礦床圍岩均為晚太古代片麻狀中粗粒石英閃長岩,岩性均一,岩石硬度6~7級,常發育北西向片麻理和劈理。在岩管東部和南部可見小型斷裂,斷裂結構面比較緊密。在大管南北邊緣局部地段和小管南部,岩性比較破碎,易發生崩塌,存在安全隱患。礦床開采工程地質條件屬中等偏簡單類型。
(3)環境地質條件
礦區位於中國東部地震高發區——沂沭斷裂帶西側70千米的蒙山斷塊凸起中心地帶,地質基礎牢固。礦區南北外側分別有蒙山、新泰-垛庄兩大北西向斷裂帶,礦區東西兩鄰中新生代構造和岩漿活動比較活躍。1668年郯城大地震,蒙陰受其影響,有強烈震感,此前有記錄以來蒙陰未發生過有感地震。礦區距居民地0.2千米以上,無大面積植被和農田,礦山開采不會對周圍自然環境產生明顯破壞。礦山選礦廠和生活區主要建在岩管600米以外的山坡地帶,選礦過程不產生有毒、污染等物質,對環境亦不會造成危害。礦山年排廢石和選礦尾砂約5720立方米,主要排放在選礦廠西南山溝內。「勝利Ⅰ號」開采環境條件相對簡單。
3.5.3 礦石加工技術性能
(1)礦石的物理性質
礦石為各種類型金伯利岩,其中斑狀金伯利岩類佔50%,金伯利角礫岩約40%,金伯利岩化角礫岩約10%。礦石主要組成礦物有蛇紋石、金雲母和長石、石英等,均屬比重小於2.6的輕礦物,只有副礦物磁鐵礦、鉻鐵礦、磷灰石、鈣鈦礦、鎂鋁榴石、金剛石等比重較大,其含量不足岩石總量的3%。金伯利岩風化厚度5米左右,向深部礦石顏色由黃綠色變成深綠色。地表或淺部礦石較鬆散,向深部比較完整,裂隙較少。礦石硬度5.5~6級,受打擊或磨擦易發生破碎,加工比較方便。>+16毫米原礦粒度>90%。礦石鬆散系數1.53~1.96,礦石平均比重2.53。
礦體圍岩為晚太古代石英閃長岩,片麻狀構造,中粗粒結構;岩石硬度6~7級,節理裂隙發育;在礦體邊緣局部地段有寬約0.5米的蝕變破碎帶,土化嚴重,容易崩塌。
(2)金剛石的物理性質
金剛石具有一些獨特的物理性質,據此可將金剛石從金伯利岩中分離出來。金剛石比重3.5,與金伯利岩造岩礦物或圍岩礦物(比重2.5~2.7)有較大比重差,可採取重力分選的方法予以分離;金剛石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親油性,可用油選和粒浮的方法選取;金剛石具有螢光性,在X光下常發生較強的天藍色螢光,明顯區別於磷灰石、鋯石、方解石的紫色散射螢光。金剛石硬度極大,達10級,可承受極大的靜壓力,但受沖擊力有限,可用硬介質磨礦,不宜重力打擊,尤其大顆粒金剛石往往有原生裂紋,受打擊後易發生破碎。
金伯利岩中金剛石粒度差別很大,從>16毫米到<0.5毫米都有,大的少,小的多,顆粒越大,價值越高,往往有原生裂紋,易發生破碎,因此完整地保護大顆粒金剛石是選礦的優先要求,應採取先選後碎、分級選別的方法選取。
3.5.4 「勝利Ⅰ號」岩管開采方案
(1)礦區范圍
「勝利Ⅰ號」岩管行政區劃屬蒙陰縣聯城鎮王村。岩管周圍為丘陵區,地面標高240~288米,南部地勢較高,基岩裸露,向北漸次低下,溝谷小河有少量表土覆蓋。
建材「七○一礦」首建於1966年8月,1987年設立采礦權,幾經變更、延續,現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采礦權證。礦區由11個拐點圈定,面積0.0895平方千米,開采深度由+260米至-40米(圖3-44)。
圖3-44 「勝利Ⅰ號」岩管采礦權范圍圖
圖3-45 「勝利Ⅰ號」岩管露天采坑
(2)露天開采
「勝利Ⅰ號」岩管自1969年9月發現後,經過4年的勘探,於1972年12月提交了地質勘探報告,對垂深600米以上礦段,提交金剛石工業儲量和遠景儲量×××萬克拉。
在礦床勘探後期,即著手籌備「勝利Ⅰ號」採掘工程。依據建材部非金屬礦山設計院蘇州分院編制的開發方案,對岩管100米以上礦段實施露天開采(圖3-45)。采坑邊坡設七個台階,檯面寬度3米,階坡75°,運輸平台寬度6米。采坑上部30米階高5~10米,下部70米階高15米,開采最終邊坡角45°,露天采坑境界剝采比為6.0。開采使用十米沖擊鑽鑿岩爆破,1立方米鏟車裝岩,10噸自卸汽車坑內螺旋式線路穿轉運輸方案。1972年12月動工,清理采礦現場,整修堆碴場地,建設選礦廠,並調試設備。1975年11月開始剝離圍岩,並部分採掘礦石,1980年5月正式露天開采。礦石由汽車直接送達岩管西側選礦廠進入粗碎流程,圍岩送到岩管東南山溝堆碴場。經約14年的採掘,形成東西長330米,南北寬230米,深100米的漏斗形露天采坑。1992年,礦山依據采坑採掘條件,又延深開采10米,到達深110米(標高+150米),於1993年到達露采極限。露天開采期間共動用礦石儲量量×××萬噸,金剛石儲量×××萬克拉,選礦回收金剛石106.22萬克拉,儲量利用率74.16%。
(3)地下開采
在露天開採到極限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立即啟動地下開采工程。幾經轉折,直到與加拿大CDC公司合作組建「蒙陰戴蒙金剛石有限公司」引進外資後,才於1994年2月開始露天轉地下開采准備工作。
岩管+150米以下礦段開采可行性研究報告,是中國建築材料工業規劃院於1993年12月編制的,由武漢工業大學非金屬礦研究設計所在1994年12月編制了「蒙陰戴蒙金剛石有限公司」露天轉地下工程初步設計,設計開采深度為190米(+150~-40米)。該礦段有礦石×××萬噸,金剛石儲量×××萬克拉,礦石平均品位661.95毫克/立方米,設計年產金剛石10萬克拉。採用側翼對角式開拓,主副井均為斜井。主斜井位於岩管西側的選礦廠內,傾角25°,垂深312米,長度728米;副斜井位於岩管東南側鑽石博物館院內,傾角30°,垂深170米,長度340米。采礦選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階段高度50米,分段高度10米。1999年12月地下開采工程開始,2002年9月主斜井到達垂深170米(+90米標高)工作面,形成生產能力,並正式出礦。
露天采坑底部留有厚20米的保護頂,地下開采礦段實際深度為170米(標高+130米至-40米)。根據礦段高度,開采分四個階段作業,每一階段高度為50米;一個階段分成5個分段,每一分段高度為10米,小段高度5米。每一階段都採用工程鑽進行開采勘探,揭露礦體邊界,查明礦體斷面面積,了解采礦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而後由上而下,合理布置采礦區、落礦區。至2010年底采深到200米(+60米標高)。地下開采階段動用礦石儲量××萬千噸,金剛石儲量××萬克拉。由於後期丟尾粒度加大,選礦回收金剛石為58.75萬克拉,儲量利用率61.61%。
從1975年開始露天采礦,至2010年底到達+60米標高,「勝利Ⅰ號」岩管累計動用礦石儲量量×××千噸,金剛石儲量×××萬克拉。其中采出礦石量1759.6千噸,金剛石206.21萬克拉;損失礦石量228.9千噸,金剛石46.62萬克拉。礦山實際采礦回收率為88.49%,累計選礦回收金剛石164.77萬克拉,選礦回收率為80%,金剛石儲量利用率69.06%(表3-27)。
表3-27 「勝利Ⅰ號」礦山開采狀況統計表
3.5.5 「勝利Ⅰ號」岩管的選礦工作
(1)選礦流程
根據前述金伯利岩和金剛石物理性質,參考並吸取礦床勘探期間的選礦方案,「勝利Ⅰ號」岩管的開采選礦工藝採取多段破碎、分階段選別、細碎選礦和磨礦再選礦的選礦流程;選用篩分、跳汰、搖床、油選、光選、鏡下手選等方法提取金剛石,以有利於保護大顆粒金剛石,提高金剛石回收率,減少破碎率。
(2)礦石入選粒度
根據礦山多年生產工序,礦石入選粒度上限為25毫米,丟尾粒度<0.2毫米。供料原礦粒度為300毫米,粗度破碎比300/80=3.75,中度破碎比80/25=3.2。基本採用三段破碎、二段磨礦、三階段選別,二個選別循環流程(圖3-46)。
圖3-46 勝利Ⅰ號金剛石選礦工藝流程圖
原礦採用三段破碎:人工破碎,給礦200~300毫米,排礦<120毫米;二段破碎,給礦<120毫米,排礦<40毫米;三段破碎,給礦<40毫米,排礦<16毫米。
跳汰:給礦16毫米,排礦<8毫米。
光選(-16+8毫米):給礦<16毫米,排礦<8毫米;(-8+4毫米)200×75毫米。
對輥:給礦<8毫米,排礦<4毫米。
磨礦:一段磨礦為各級跳汰尾礦,給礦粒度-4+2毫米、-2+0.5毫米;二段磨礦為精選循環中各選別作業的尾礦,給礦粒度-4+0.5毫米。
棒磨:給礦為二段磨礦礦石,排礦-0.2毫米。
選擇性磨礦,採用圓筒托輥磨礦,目的是將粒浮精選中的脈石磨成泥漿排除。
跳汰、搖床選礦:按礦物比重不同,採用動態分選:跳汰分-16+4、-8+4、-4+2、-2+0.5、+0.5-0.2毫米等級,搖床分-1+0.5、+0.5-0.2毫米等選別。
油選、粒浮:利用金剛石的親油性、疏水性特徵,採用-4+2、-2+0.2毫米動態分選。
光選:利用金剛石的螢光性,進行X光動態分選,入選粒度分別為-8+4、-4+2、-2+1、-1+0.2毫米等。
(3)礦石入選品位
「勝利Ⅰ號」岩管礦石品位普遍較高,一般為752~838毫克/立方米。礦石入選品位為各種類型礦石綜合品位,遠高於礦區勘探時選定的最低工業品位30毫克/立方米,故各種礦石不加區分直接入選。
(4)金剛石選礦質量
「勝利Ⅰ號」選礦廠自1972年正式投產以來,經歷了近40年摸索改進。金剛石回收率由初建時的44%,提高到77.8%,近年已基本穩定在80%左右;金剛石機械破碎也由當初的30%~40%降低至25%以下;拋尾品位由初期的平均193毫克/立方米降至162毫克/立方米左右。
經過40年的選礦生產,尤其是2003年以來,對選礦流程中磨礦工序進行多次調整改進,使金剛石選礦成品率有了較大的提高。近年來,由於國內外市場金剛石原料的短缺,金剛石用途的不斷擴大和金剛石加工技術的改進,對金剛石工業品級的劃分也更趨細化,使資源得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根據現行的商業標准,「勝利Ⅰ號」岩管生產的金剛石工業品級較地質勘探報告有了較大的提高,尤其是碎粒級金剛石由當初的80%降至35%左右,相應的裝飾品級由0.2%提升至11%,工業級也由15%增至45%(表3-28),從而使礦山經濟效益得到較大的提高。
表3-28 「勝利Ⅰ號」金剛石產品工業品級劃分表(%)
自「勝利Ⅰ號」岩管投入開采至2010年,累計采出礦石1759.6千噸,共選獲金剛石1647713克拉,其中9%~11%屬裝飾品級,45%~55%屬工業級,35%左右屬碎粒級。較大顆粒的金剛石及較高品級金剛石較前有所提高,共選獲>20克拉金剛石百餘顆,其中蒙山系列大金剛石5顆(表3-29,圖3-47)。
表3-29 「勝利Ⅰ號」岩管選獲的大金剛石統計表
圖3-47 從「勝利Ⅰ號」岩管采出的金剛石
鑒於現有金剛石選礦流程的碎礦功能和磨礦材質不夠完善,容易造成金剛石人為破碎,使選礦成品中次生破碎率居高不下,常年維持在21%~28%左右,這就有可能造成大顆粒變成小顆粒,小顆粒變成<0.2毫米而流失,出現大顆粒金剛石產率不高和高品級金剛石含量較少的局面,使實際尾砂中金剛石含量達到162毫克/立方米。據近幾年生產統計資料,10克拉以上金剛石年產率僅5~7顆,大於5毫米的金剛石平均佔5.74%,而小於3毫米的金剛石佔78.44%(表3-30),且金剛石破碎率高達35%左右,從而大大降低了金剛石的品級。從2003年起,選礦丟尾粒度由0.2毫米增大至3毫米,雖降低了選礦能耗,增加了大金剛石產率,但降低了金剛石選礦回收率,使實際回收金剛石僅占原礦品位的21.56%,將近80%的金剛石被丟掉了,嚴重影響到金剛石的產量和經濟效益,造成資源的浪費,這是與我國當前金剛石資源嚴重不足,礦山礦石短缺的局面不相稱的。今後還需改進選礦工藝,提高金剛石回收利用率。
表3-30 2003年「勝利Ⅰ號」選獲金剛石粒度統計表
3.5.6 金剛石生產經濟效益
(1)金剛石生產能力
建材「七○一礦」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金剛石礦山,設計年處理礦石86.5千噸,年產金剛石10萬克拉。由於選礦工序尚不完整,金剛石次生破碎率較高,自投產以來,一直未能滿負荷運轉,長時期限制產能、研究改進選礦工藝。1975~1980年產量較高,達到6.52~7.01萬克拉,此後年產量控制在5萬克拉左右。進入地下開采以後,受生產條件的限制,產量一般維持在3.5萬克拉。從1972年至2010年,共采出礦石1759.6千噸,選獲金剛石164.7萬克拉,平均年產量為4.33萬克拉。
(2)金剛石生產成本
隨著金剛石生產條件的改變,選礦技能的提高,建材「七○一礦」金剛石生產成本逐步降低。露天開采階段,選礦流程處於實驗磨合時期,操作人員技能生疏,生產管理到位率較低,致使生產成本較高,1978~1980年為116.37~127.72元/克拉。而後逐步調整選礦工藝,改進生產組織,節能挖潛,至1990~2003年,除去大於10克拉金剛石以外,一般金剛石單位生產成本降到95~100元/克拉。2003年以後,金剛石拋尾粒度調整為3毫米,進一步降低了成本,現在金剛石單位生產成本為80元左右。
(3)金剛石銷售
隨著國內金剛石用途的細化,尤其是高品級金剛石的短缺,對金剛石品級劃分標准較前有較大的改進,更趨實用化。建材「七○一礦」生產的金剛石60%以上屬無色透明的「純鑽」,具有很大的市場效益。除了少數大於10克拉金剛石單獨論質銷售外,其餘大部分出口到比利時、印度、美國和中國香港等地。一般工業級和碎粒級金剛石平均銷售價格為400~500元/克拉。15%~20%的金剛石銷往廣州、上海等地的珠寶商,主要用於加工首飾和金剛石工具。2007年該礦成立「蒙陰鑽石有限公司」,每年自留約200克拉金剛石製作鑽戒等商品,自產自銷。
(4)礦山資產及相關產業
建材「七○一礦」從1966年建礦以來,走過艱難曲折的過程。建礦初期,由於缺乏生產和管理經驗,經濟效益不高,一直不能滿負荷運行。1972年12月,下放山東省臨沂地區建委,長時期處於低水平生產狀態,1980年2月更名為「蒙陰金剛石礦」。1985年5月,金剛石產品由國家包銷改為自產自銷,年產量下降三萬克拉左右。由於一直延續老舊的選礦工藝,金剛石破碎率一直在高位徘徊,選成產品質量不高,缺乏競爭力,礦山缺乏活力。1988年9月,經臨沂行署批准,又恢復建材「七○一礦」名稱。1993年礦山露采已達極限,轉入地下開采急需大量資金,經礦山多番努力,將礦山由臨沂行署轉歸中國非金屬礦工業(集團)總公司。1994年2月,成功與加拿大CDC在香港注冊的VVS1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合作合同,引進外資350萬美元,組建「蒙陰戴蒙金剛石有限公司」。1999年12月開始了露天轉地下工程建設,於在2001年7月轉入地下開采。經近四十年的開采,作業面已深達200餘米,資源儲備減少,開采難度增大,各種設備已嚴重老化,急需更新改造,礦山正在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
建材七○一礦第一期工程從1966年開始,到1980年9月開采「紅旗1號」岩管為止,總投資967.5萬元。第二期工程從1972年1月開始籌備,1975年2月正式投產,開采「勝利Ⅰ號」岩管,總投資2828.2萬元。目前礦山佔地1763畝,建築面積18.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6533.9萬元,企業凈資產6233.9萬元,為國家大(二)型礦山。企業現有職工188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26人,是我國當前唯一在產的金剛石礦山,也是我國金剛石貢獻率最大的企業。40年來,共生產金剛石164萬余克拉,部分緩解了我國金剛石嚴重不足的局面。
圖3-48 「勝利Ⅰ號」岩管開采現狀圖
「勝利Ⅰ號」岩管經山東省地質礦產局第七地質隊歷時四年的地質勘探,於1972年12月提交了600米以上(+260~-340米)礦段金剛石資源儲量×××萬克拉。至2010年,經建材七○一礦近40年的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已深達200米,累計動用儲量×××萬克拉,岩管儲量利用量已達54.4%。至此,岩管開發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現已進入岩管根部相的下部,斷面面積在縮小,礦石品位在下降,地質勘探程度在降低,對岩管深部形態和礦石品級狀況了解較差。目前地下作業日漸困難,正面臨礦石不夠吃,選礦廠開工不足,經濟效益下滑的局面,亟待新的資源補充(圖3-48)。
2007年,七○一礦合資成立蒙山鑽石有限公司,開展金剛石產品營銷和加工,生產金剛石工具、裝飾品等,年營業額逐步加大,成為礦山經濟新的增長點,從以前單一的礦山開采模式發展成為集礦山開發、設計加工、品牌營銷為一體的新型企業,從而使七○一礦金剛石開發經營石走向一條品牌化、規模化、社會化的道路(圖3-49)。
2005年,依託礦山露天采礦遺址,建成國家礦山公園——山東沂蒙鑽石國家礦山公園。這是我國首批,也是山東省唯一的礦山公園。公園以「普及地質科學、治理礦山環境,保護和利用礦山」為主題,以「弘揚鑽石文化,打造精品旅遊,帶動相關產業」為目標,建設AAAAA級旅遊景區。公園總面積約30平方千米,共設國內外金剛石透視、鑽石展覽、礦坑探秘、鑽石加工展銷、休閑度假等十大區域,56個景點。至2008年,計劃第一期工程投資1.6億元的采坑整修,鑽石博物館及園區主場地建設已基本完成,並開始對外科普、旅遊服務(圖3-50)。
目前礦山各部分積極有序地運轉,全礦職工正在開展岩管深部勘查找礦,拓展金剛石資源儲備,調整生產組織,改進選礦工藝,提高操作技能,開展金剛石精加工,為力爭實現礦山企業新的發展目標而奮斗。
圖3-49 蒙山鑽石有限公司部分鑽飾產品
圖3-50 山東沂蒙鑽石國家礦山公園
㈨ 燕郊郵編多少
燕郊郵編是065201。
燕郊因春秋戰國時期地處燕國城郊而得名,燕郊地處河北、北京邊界的一個三角地帶。燕郊因春秋戰國時期地處燕國城郊而得名,踞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之美譽。燕郊幅員面積108平方公里。燕郊生態怡人,地貌平坦,氣候宜人,風景秀麗。
燕郊交通便捷,京秦、大秦電氣化鐵路橫貫東西,燕郊鎮交通以京哈公路為主線,鎮區公路有迎賓路、燕靈路、燕昌路、神威路、學院路、燕順路、燕高路、海油大街、行宮大街、學院大街等。
㈩ 中南鑽石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簡介
中南鑽石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業鑽石(人造金剛石)、立方氮化硼製造商之一,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河南中南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原河南中南機械廠)的控股子公司。
中南鑽石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工業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的企業,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陽。以「科技領先,創新未來」為經營理念,致力於中國超硬材料系列產品的創新與發展。公司在鄭州和深圳分別設有兩個全資子公司,即鄭州中南傑特超硬材料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中南金剛石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有:工業人造金剛石和立方氮化硼。主要品種規格包括:ZND2290、znd2280、ZND2260、ZND2240、ZND2230、ZND2220、ZND2215、ZND2210、ZND2190、ZND2180、ZND2160、ZND2140、ZND2130、ZND2120、ZND2115、ZND2110、ZND2010、ZND2015、ZND2020、ZND2040、ZND2060、ZND2080系列人造金剛石;CBN110、CBN115、CBN120、CBN210、CBN230、CBN280系列立方氮化硼;ZNDM系列中南金剛石微粉;CBNM-A、CBNM-B系列立方氮化硼;PCD、PCBN刀片。公司注冊商標「中南」牌。公司簡稱為「中南鑽石」。15年的改革與創新,使我們擠身於全球工業金剛石製造的先進行列,獲得了「中國名牌」和「顧客首選第一品牌」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