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揭陽支柱性產業是什麼
第一產業
2017年,揭陽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5.87萬畝,比上年增長4.7%;油料種植面積11.60萬畝,增長1.6%;蔬菜種植面積102.05萬畝,增長1.4%。
2017年,揭陽市肉類總產量17.27萬噸,下降2.6%。其中,豬肉產量10.99萬噸,下降1.3%;禽肉產量5萬噸,下降0.1%。全年水產品產量16.06萬噸,下降0.4%。其中,海水產品7.64萬噸,下降4.8%;淡水產品8.42萬噸,增長3.9%。
第二產業
2017年,揭陽市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4%。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097.51億元,增長3.0%,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增加值67.27億元,增長5.0%;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912.22億元,增長4.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129.65億元,下降6.7%;
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828.68億元,增長4.8%;集體企業實現增加值9.55億元,下降3.1%。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實現增加值795.79億元,增長4.3%;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364.10億元,增長0.4%;小型企業實現增加值574.24億元,增長4.5%。
第三產業
2017年,揭陽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09.29億元,比上年增長104.3%。按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92.34億元,增長117.8%;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39億元和6.48億元,分別增長50.0%和142.2%。
2017年,揭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0.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5%。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79.8億元,增長10.4%;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01.16億元,增長10.8%。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1035.68億元,增長10.5%;餐飲收入45.28億元,增長11.2%。
社會事業
1、科學技術
2017年,揭陽市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0.23萬人年(摺合全時當量)。全年專利申請受理總量5188件,增長7.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342件,增長39.6%。全年專利授權總量3932件,增長29.4%,總量居廣東省第11位;
2017年,揭陽市共有地震觀測測震台3個,強震台5個。近岸海域各類海洋觀測、監測站點9個。
2、教育事業
2017年,揭陽市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招生36.70萬人,比上年下降0.5%;在校學生123.12萬人,比上年增長0.8%;畢業生34.6萬人,下降4.7%。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0.01萬人,在校生0.03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24.34萬人。
3、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底,揭陽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公有制)5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6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6個,博物館、紀念館6個。全市有廣播電台5座,電視台5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100%。
4、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底,揭陽市共有各類衛生計生機構2858個,其中,醫院50個、衛生院66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7個,婦幼保健機構6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6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衛生監督機構5個、村衛生室2485個。全市衛生機構擁有在崗職工2.9萬人,增長5.7%。
② 辛集被稱為什麼之都
辛集被稱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
辛集,河北省轄縣級市,為河北省直管市,位於石家莊市東65公里處,是中國最大的皮革產銷基地之一,2001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
辛集是著名的皮革業中心,其皮革製造、交易歷史悠久,始於「明」勝於「清」,號稱「河北一集」,素有「辛集皮革甲天下」之美譽。皮革業是整個辛集市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產業。改革開放以來辛集皮毛業迅猛發展,形成了以辛集國際皮革城為龍頭制衣工業區和製革工業區並駕齊驅的產業格局,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皮裝生產基地和綠色環保製革基地,是「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4A國家級旅遊景區、五星級皮革專業市場、全國誠信市場和全國皮毛裘皮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