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優化工業結構什麼意思

優化工業結構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5-30 15:34:17

『壹』 簡述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和意義

業結構優化的內容包括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產業結構優化的對象,產業結構優化的措施或手段,產業結構優化的政策等等.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主要是要實現產業結構數敗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終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從產業結構優化的對象角度來說,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供給結構的優化.供給結構是指在一定價格條件下作為生產要素的資本,勞動力,技術,自然資源等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間可以供應的比例,以及這種供給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供給結構包括資本(資金)結構,作為供應因素的投資結構,勞動力供給結構,技術供給結構,以及資源稟賦,自然條件和資源供應結構等.產業結構優化就是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進行投資結構的調整,教育結構的調整,科技結構的調整等.
2.需求結構的優化.需求結構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條件下政府,企業,家庭或個人所能承擔的對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需求比例,以及以這種需求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結構,企業需求結構,家庭需求結構或個人需求結構,以及以上各種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間(產品)需求結構,最終產品薯彎顫需求結構,以及中間產品需求與最終產品需求的比例;還包括作為需求因素的投資結構,消費結構,以及投資與消費的比例等.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這些因素進行結構性調整.
3.國際貿易結構的優化.國際貿易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產業產品或服務的進出口比例,以及以這種進出口關系為聯結紐帶的產業關聯關系.國際貿易結構包括不同產業間的進口結構和出口結構,也包括同一產業間的進出口結構(即鬧租進口和出口的比例).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貿易結構進行優化.
4.國際投資結構的優化.國際投資包括本國資本的流出,即本國企業在外國的投資(對外投資),以及外國資本的流入,即外國企業在本國的投資(外國投資或外來投資).對外投資會導致本國產業的對外轉移,外國投資則促使國外產業的對內轉移.這兩方面都會引起國內產業結構的變化.國際投資結構就是指對外投資與外國投資的比例結構,以及對外投資在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和外國投資在本國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及其各種派生的結構指標.產業結構優化也要對國際投資結構進行優化.

『貳』 如何做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一、增強產業結構調整緊迫感
我國一直十分重視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問題,在不放鬆農業基礎的同時,大力促進工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從重視調整農、輕、重比例關系,到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三次產業結構不斷向優化升級的方虛賣向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的產業結構仍存在著不盡合理的地方。特別是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下,產業結構不合理的狀況更加凸顯,部分行業出現了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甚至在有的新興產業領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有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不僅會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而且會為未來整個產業的有序發展設置障礙。
客觀地說,產業結構不合理,特別是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並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也不是我們今天才遇到的新問題。在改革開放的這30多年中,我國一直都十分重視產業結構的調整,幾乎在不同的時期特別是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任務。
毫無疑問,造成目前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對稱方面的因素,比如,當企業看到未來的市場需求較好而進行投資時,從某一個企業的角度看也許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於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就有可能造成多個企業投資產生差蔽逗的生產能力超過未來市場的需求。當然也與我國的土地市場、資源市場、資本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發育尚不健全、定價機制不盡合理等密切相關。
正因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的成因異常復雜,所以調整起來的難度就很大,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就十分艱巨。比如,對於一些過剩產能的淘汰,可能會涉及到地方財政收入、職工安置、企業轉產、債務化解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機制,妥善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意義上可以並此說,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攻堅戰。
二、順應產業結構調整新趨勢
根據我國目前經濟的實際發展階段、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社會進步程度,特別是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未來一個時期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將呈現一種新的趨勢,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驅動力,以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為發展的兩個車輪,帶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主要依據有以下幾方面。其一,雖然我國進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階段,重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於輕工業和服務業,但是無論產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還是以輕工業、服務業為主,將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高效率的集約化的經濟發展方式都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關鍵所在,而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必須提高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滲透程度,利用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從長期來看,這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主要動力。其二,經濟發展史和工業化理論表明,良好的產業結構應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因此,我國工業化發展必須同時兼顧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其三,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都面臨調整、改造和升級的繁重任務,利用技術進步和高新技術等手段是推動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結構升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製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必須立足於對傳統製造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改造與升級,並在此基礎上發展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也是提高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要實現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目前關鍵是以技術進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科技含量高和勞動生產率高的現代服務業,使之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同時,還要利用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和現代科技成果推動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製造業的經濟效益和產業競爭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使高新技術和現代管理制度在現代服務企業和現代製造企業中廣泛運用,從而使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製造業成為生產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勞動者素質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得到迅速增強的現代新興產業部門。基於此,有必要針對不同的產業選擇不同的著力點,對於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如農業、紡織、輕工、生產生活服務業等,應著眼於提升技術含量,形成特色工藝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對於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裝備製造業,則要通過政策引導,支持自主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對於有利於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性產業,如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高性能計算機晶元、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不僅要加強政策引導,甚至需要財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
三、多舉措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第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工業輕服務業的思維方式,仍是制約和限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對我國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依靠加大物質資源投入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種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第二,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的轉型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要大力發展作為商品生產中間投入和中間需求的生產性服務業,充分發揮其產業帶動能力強、輻射面廣的作用。要重點發展以信息、科技、金融、會計、咨詢、法律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整體水準。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例如需求潛力大的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在充分競爭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和現代經營方式,優化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提高技術水平和經營效率。還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依託有競爭力的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資主體的大公司和大集團,促進企業聯合重組,實行網路化、品牌化經營。這里有必要強調的是,發展服務業與推進工業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夠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為一方面,隨著產業內部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工業越來越依賴於服務業發展的規模和發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業科技含量、帶動企業經營管理創新、業務流程再造、組織制度創新的重要推動力量。而且,從產業關聯角度來看,工業的發展對服務業提出了日益增強的個性化需求,工業決定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規模和產品結構;工業作為服務業的中間產品和投入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務業所需的基礎設施、消費品以及生產資料等基本上由工業提供。比如,從產業鏈構成來看,產業競爭力越來越依賴於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物流等商務服務業的支撐;單純靠擴大加工規模降低成本的空間已經不大,所以未來工業競爭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服務業的發展。因此,通過發展服務業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機結合,能夠大力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一是努力創造和維護有利於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推動企業遵循市場機制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是積極推進全國統一市場體系的建立,通過深化改革,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封鎖,規避產業結構趨同,構建全國統一的市場體系;三是健全企業市場退出機制,促進生產要素合理流動,使各地根據比較利益原則發揮地區優勢,從而避免各地區在同一產業上進行低水平重復和競爭。
完善有利於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環境保護目標的實現,通過制定嚴格的產業投資環境標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從而在環境保護和產業結構優化兩個目標之間實現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體制機制;與此同時,還應通過財政和稅收等手段來引導投資方向和促進投資結構優化,進而發揮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信號和導向作用。

『叄』 簡述我國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和意義

所謂
產業結構
優化,是指推動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的
過程
,是實現產業結構與
資源
供給結構、
技術結構

需求結構
相適應的狀態
優化產業結構,要以
重點
帶動全面。根據
我國
的實際情況,當前要振興的
支柱產業

機械

電子
、石油化工、
汽車製造

建築業
。這些產業一般
技術含量
高、
附加值
大,並有大批產前和產後的
關聯產業
。振興支柱產業可以為
國民經濟
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可以滿足人民的物春肆質生活需要,提稿森敗高鍵顫人民的生活質量,可以帶動一大批關聯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如何振興支柱產業呢?主要是確定
目標
、擇優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強自主開放能力,形成規模,提高
產品附加值
和市場佔有率。

『肆』 產業結構優化的內涵

(1)產業結構優化是一個動態過程,是產業結構逐步趨於合理,不斷升級的過程,在一國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產業結構優化的衡量標准不同;
(2)產業結構優化的原則是產業間協調發展和最高效率原則;
(3)產業結構優化的目標是資源配置最優化和宏觀經濟效益最大化;
(4)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產業結構合理化是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前提條件,如果產業結構長期處於失衡狀態,就不可能有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發展。同時,產業結構合理化也總是一定高度基礎上的合理化,產業結構合理化主要從靜態狀況或在一定階段上要求優化產業結構,產業結構高敗凳級化主要從動態趨勢要求優化產業結構,它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發展過程。產業結構高級化是產業結構從一種合理化狀態上升到更高層次合理化狀態的發展過程,因此,產業結構高緩悶級化是產業結構合理化的必然結果。察哪旅

『伍』 簡述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和調整的意義和方向

優化產業結構的必要性和方向是什麼?
答: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個產業部門和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對比關系和結合狀況.合理的產業結構,是指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以及產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建立起最佳的結合狀態.產業結構合理化有利於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從而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滯後,第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關系還不協調.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是一個十分迫切的任務.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方向是:大力發展第一產業,特別是農業;調整和提高第二產業,加強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
什麼意義?
答:優化產業結構,要以重點帶動全面.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當前要振興的支柱產業是機械、電子、石油化工、汽車製造和建築業.這些產業一般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並有大批產前和產後的關聯產業.振興支柱產業可以為國民經濟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提高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可以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可以帶動一大批關聯產業的發展,從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如何振興支柱產業呢?主要是確定目標、擇優扶持、集中突破、注擾渣重提高,加強自主開放能力,形成規模,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佔有率.
為什麼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答:經濟增長方式有兩種:粗放型增長方式和集約型增長方式.粗放型增長方式是指在生產要素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單純依靠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擴張,即通過擴大生產場地、添加機器設備、增多勞動力等來實現經濟的增長.這種增長方式實質是以速度和數量的增長為中心.集約型增長方式,是指依靠生產要素質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通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增加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來實現經濟的增長.這種緩沒悄增長方式的實質是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的必要性和意義在於:①可以節省資金和資源的消耗,緩解我國經濟發展同資金、資源不足的矛盾.②可以提高消費品的質量和檔次,增加消費品的品種,更好地滿足人民的需要.③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④可以促進察做科技進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陸』 什麼叫優化經濟結構 優化經濟結構含義介紹

1、優化經濟結構是指在經濟成分中中山螞,三種產業資金的分配與人員所佔比例等等。通過控制服務業,工業,農業所佔比重,提高經濟的穩定性,可靠性,提高國家的財政實力等,從而使人民和國家獲利。
2、使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方面得到更剛層次的改進,使之合理有效,這包括產業結構(如一、二、三次產業的構成,唯拆農業、輕工業、重工業的構成等)、分配結構(如積累與消費的比例賣埋及其內部的結構等)、交換結構(如價格結構、進出口結構等)、消費結構、技術結構、勞動力結構等。

『柒』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1、工業化、信息化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

(1)工業化一般是指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它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不同國家實現工業化的標准和道路有所不同。我國現在還處於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工業化的歷史任務尚未完成。)

(2)信息化是指農業、工業、服務和科學技術等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廣泛利用信息資源,加速現代化的過程。(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資源消耗和生產成本,減少了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促進生產力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新動力。)

(3)相互關系:

①信息化在工業化發展中產生倍增作用和催化作用,必須積極推進信息化,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離開了信息化的工業化,不是現代化的工業化。)

②信息化是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不斷發展。工業化為信息化提供物質基礎,對信息化發展提出了應用需求。因此,必須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離開了工業化的信息化,將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

③只有將信息化和工業化融為一體,才能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進程,完成工業化的歷史性任務。(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基礎和主體。)

2、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含義及其特點(「新」在何處?)

(1)含義: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時代特點、符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充分運用最新科學技術和依靠科技進步的工業化,是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工業化,是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工業化,是能夠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即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

(2)特點(「新」在何處?)

與傳統工業化道路相比,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新」在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信息技術和科技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在完成工業化任務的過程中,推進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務推向未來。)

②「新」在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控制和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實現工業化納入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而不是先污染後治理、先破壞後建設。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關系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西方發達國家在加速工業化發展的時期,往往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造成嚴重的污染,以後為治理環境付出的代價太大。)

③「新」在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絕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以犧牲就業為代價來實現工業化。我們既要注重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也要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素質,使人力資源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發揮。)

3、十六大報告關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論述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4、怎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1)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把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起來。

(2)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3)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科技的進步和創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4)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還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處理好工業化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和具體措施

1、目標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2、具體措施

(1)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是科技含量高,發展速度快,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滲透和帶動作用強。)

(2)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振興裝備製造業。(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動機。國民經濟各行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造業提供的技術裝備的性能和水平。)

(3)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服務業的興旺發達是現代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大力發展服務業是加快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這對於促進國民經濟協調發展、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擴大勞動就業、加快城鎮化進程、改善人民生活,都有著重大作用。)

[考點角度透視]

1、與經濟常識的結合點

(1)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重視科技創新和推廣,堅持可持續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不僅有利於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也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這與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是一致的。

(2)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進步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我國的科技水平、經濟實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要縮短與它們的距離,必須大力發展科技。這是科教興國戰略的要求,也是實現我國新型工業化的需要,同時,也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有力支撐。

(3)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我國工業技術裝備水平低,經濟效益不高。為此,我們必須大力發展高新科技和信息產業,努力提高企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益;同時,也必須注意經濟活動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

(4)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的關系。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要大力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但同時也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 。政府要加大對科技進步與創新的調控力度,給予必要的支持;政府也要制定政策,統籌規劃,合理引導,積極促進經濟與人口、資源和環境協調發展,實現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要求。

(5)運用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的知識,理解「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理解「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6)運用第三產業的地位、作用的知識,理解「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理解「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7)運用資源優化配置的兩種方式的有關知識和經濟效益的有關知識理解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即: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8)運用三大產業相互關系的理論,理解工業化任務是在三大產業的協調發展中完成的。

2、與哲學常識的結合點

(1)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實踐和認識的關系)。走新型工業化道,是在總結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我國工業化的階段性特點基礎上提出的,它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國情,符合物質決定意識(實踐決定認識),客觀決定主觀的道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觀點的提出,對於促進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完成我國工業化的歷史任務,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正體現了正確的意識、科學的理論(認識)對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2)客觀規律性和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這要求人們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把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結合起來,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正是充分尊重客觀規律的表現。

(3)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科技進步和創新是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顯然,要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必須堅持聯系的觀點,注意處理好以上種種關系,這才符合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要求。

(4)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科技的進步和創新,必然促進科技水平的提高,必然會促進我國的工業化,這體現了發展的觀點。工業化的進程,經濟的發展,必然要看到它的當前,也要考慮它的未來,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很顯然也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5)運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論要求,理解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理解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新型」表現及特點。

(6)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提出,也說明人的認識在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

(7)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這實質上是要求人們樹立科學的生態價值觀,把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控制人口、節約資源結合起來。

3、與政治常識的結合點

(1)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這對於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充分體現了黨真正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說明了黨的性質的先進性。

(2)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大力發展科技,進行科技創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離不開政府的管理引導和支持。同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注意環境保護,也要求政府統籌規劃,合理引導,這正是國家實施組織和領導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公共服務國家職能的具體體現。

(3)對人民負責原則和依法治國原則。我國政府帶領人民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可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這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要求。而科技的進步和創新、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都要求政府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法規予以規范,加大依法監督、依法行政的力度,這正是依法治國原則的體現和要求。

(4)當今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捌』 優化經濟結構是指什麼

優化經濟結構是指在經旅茄濟成分中,三種產業資金的分配與人員所佔比例等等。

通過控制服務業,工業,農業所佔比重,提高經濟的穩定性,可靠性,提高國家的財政實力等,從而使人民和國家獲利。經濟結構的發展與升級具有內在的規律性。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演進。

因此,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不斷地對經濟結構進行優化,這既是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客觀需要,更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經濟結構的優化最終制約著經濟的中鎮拿可持續發展程度。

經濟結構介紹

是指國民經濟組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內在形式和方式,即構成國民經濟總體的各個部分、環節、層次之間量的比例和質的關系。經濟發展既包括量的變化即經濟增長,也包括質的變化即經濟結構的優化。

優化經濟結構是由目前國際經濟發展狀況決定的,是國內經濟形勢的客觀需要,是合理配置資源的內在要賣搭求,其主要內容是優化產業結構,優化地區經濟結構,消融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優化產品結構。

『玖』 企業結構優化指什麼

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圍繞品種、質量與效益,對傳統產業進行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水平;二是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在總產出中的比重。我國傳統產業技術水平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液兄比重低,已經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對結構優和差
化與產業升級的重要性與緊迫性,必喚埋皮須有清醒的認識。

『拾』 什麼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產業結構升級"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1、又稱「產業升級」。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提升。這一概念隱含著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以促進和加速本國產業結構由低級向高級演變的主動性。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是一致的。產業結構由低級知知慶到高級的演變,一方面會導致並促進相關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的創猛啟新和變遷,另一方面也以相關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和政治......
查看全文

"產業結構升級"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所謂產業結構升級是指三次產業之間和每次產業搭握內部從既有的均衡與協調出發通過技術進步、產業和產品創新形成從量到質的突破實現新的均衡與協調.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的歷史必然性和現實緊迫性
文獻來源

2、所謂產業結構升級是指產業結構從技術層次低的結構形態轉向技術層次高的結構形態從生產率低的產業佔主體轉向生產率高的產業佔主體的結構形態
文獻來源

3、產業結構升級則是指以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生產率全面提高為目標按市場經濟規律要求通過技術進步的作用而促使產業結構質態的根本改進和整體水平的進升
文獻來源

4、產業結構升級主要是指產業由低技術水平、低附加值狀態向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狀態演變的趨勢.它包括兩種形態的資源配置趨勢:一是在等量資本取得等量利潤的導向下,資源在國民經濟各產業之間的移動

閱讀全文

與優化工業結構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鉛酸電瓶多久更換 瀏覽:622
本地環保工業固廢處置有哪些 瀏覽:305
平安銀行汽車金融事業部怎麼樣 瀏覽:599
天津有多少個汽車檢測站 瀏覽:421
寶馬240p多少馬力 瀏覽:953
哪裡有汽車備胎賣 瀏覽:53
工業項目如何分攤 瀏覽:668
方舟生存進化工業分解機怎麼刷鐵 瀏覽:614
小汽車放機油要放多久 瀏覽:582
奧迪rs7從訂車到提車要多久 瀏覽:786
北河工業園哪裡有汽車坐 瀏覽:548
賓士mmc卡在什麼位置 瀏覽:990
寶馬x6不製冷怎麼回事 瀏覽:160
賓士c200l小電池在哪裡 瀏覽:297
東南汽車mpv有哪些車型 瀏覽:420
無人駕駛汽車怎麼打 瀏覽:203
鳳山工業園有哪些廠 瀏覽:668
工業設計專業考研數學院校有哪些 瀏覽:656
哪些寶馬支持數字鑰匙 瀏覽:169
邁騰為什麼比奧迪貴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