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洋務運動時期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有什麼區別
1、創辦時期不同
洋務運動的軍事工業是在前期創辦的,而民用工業則是洋務派後期創辦。
2、創辦形式不同
洋務運動的軍事工業經費由清政府調撥,產品分配給軍隊使用。
洋務運動的民用工業投資大多採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形式,產品主要作為商品投放市場。
3、管理性質不同
洋務運動的軍事工業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門式的,本質上屬於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封建官辦企業。
洋務運動的民用工業管理上採取勞動僱傭制,其本質上屬於帶有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❷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民用企業的性質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的性質: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封建官辦企業
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的性質: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本主義企業
絕對正確,給分吧!
❸ 請問洋務運動創辦的一批企業是什麼性質的是封建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或是近代企業
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工業屬於封建性企業,民用工業帶有官僚資本主義性質。
洋務派後期創槐大者辦的民用工業,投資大多採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形式,產品主要作為商品投放市場,管理上採取勞動僱傭制所以其本質上屬於帶有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3)洋務運動軍事工業是什麼性質擴展閱讀:仿族
背景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鉛薯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
在此之前一些學者就提出了學習西方國家的優點以增強國力,例如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❹ 洋務運動中軍事工業與民用工業在管理方式,產品,性質,各自特點各自企業代表
軍事工業發展的特點
1.以國防軍事需要為動力,積極開拓軍工生產。
2.注意利用國外技術設備,重視培養本國人才。
3.國家政權的支持。創辦軍事工業的洋務派代表人物在清政府中身居要職,他們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從財力、經濟政策和組織制度等方面支持近代軍事工業的發展。
4.缺乏資本的人格化。在一般資泳主義企業里.,資本家作為人格化的資本,是推動剩餘價值生產、剩餘價值資本化和資本增殖的重要力量。而在近代軍事工業中,恰恰缺少這種力量。
軍事企業性質 : 帶有近代資本主義色彩的封建工業企業
民用企業性質 : 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近代資本主義企業
民用企業
洋務派興起辦民用企業的熱潮,從當時的客觀條件來看,實際上是地主階級企圖改變某些封建生產方式的改良運動。這種改良運動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都有較大的影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微弱的資本主義經濟,是抵抗不住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吞和欺壓的,它只有藉助於政權的力量才能求得生存。民用企業就是從封建主義經濟中脫胎出來的、藉助於政權力量的資本主義,它在與外國資本的抗爭中發揮了民族資本主義所不可能發揮的作用。許多民族資本企業就是在「官督商辦」或「官商合辦」的招牌下倖存下來的,所以它對於我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有其一定的作用。
洋務運動為什麼先發展軍事工業,後發展民用工業?
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表面上發展的軍事只是一種工具而已。洋務運動的前期的口號是「自強」,這說明了當時的人們迫切想擺脫帝國主義壓迫的願望,但發展軍事不能是沒有資金支持的,當時的清政府經過《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不斷地向外國列強賠款,財政已經是極度的緊張,而發展軍事工業的初期又難以避免的要從西方的發達國家進口先進武器來增加國防實力,而這又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的,當時的清政府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發展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才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便隨即又打出「求富」的口號,興辦工業來支持軍事的發展。
民用企業,軍事企業
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軍械所,任用中國工匠,仿製西式槍炮,是中國最早的近代軍事工業。從1862年起,用三年時間研製成功的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
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是清政府新設立的外交機構。
1862年,在北京設立專門培養翻譯翻譯人員的「同文館」,這是清代最早的「洋務學堂」(1902年
並入京師大學堂)。
1863年,在上海設立「廣方言館」;第二年又在廣州設立一個「廣方言館」。「廣方言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培養通曉外語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內設翻譯館;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機器製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軍火機器總局(後改名為北洋機器製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出洋,由容閎指導選派。
1875年,建議在各省設立洋學堂;創立科舉考試中「洋務進取」一項。
1878年,在蘭州建立蘭州織呢局,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家機器毛紡織廠。
1880年,在上海建立機器織布局,這是中國最早的機器棉紡織廠;同年,在天津設立京師學堂,購置軍艦;設立南北電報局。
1881年,設立開平礦務局。
1882年,建立旅順軍港。
1885年,清政府新設立了海軍衙門;在天津設陸軍武備學堂。
1890年,在漢陽建立湖北槍炮廠;在湖北,江西設立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❺ 洋務派興辦軍事工業的性質
洋務派軍事企業的性質: 一是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封建官營企業。二是帶有濃厚的買辦性。三是已具備資本主義性質,不是封建工業的簡單翻版。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屬於清政府的官辦企業。所有局廠都不是獨立經營的企業,而是地方政府的分支部門它們的盛衰,主要決定於政府撥款的多寡,不取決於市場需求或企業本身的經營管理。」從這段論述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軍事企業的封建買辦性質,但這不也是洋務運動的性質嗎? 軍事企業由清朝官府舉辦,主要是為了鎮壓人民革命,為維護反動統治服務,不能救國圖強,而洋務派從本質上來說也不過是封建買辦。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洋務運動確實只是一場自救運動,絕對不能因為它的客觀作用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來源: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❻ 洋務運動中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性質是怎樣的
洋務蔽晌滾運動中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性質都是封建性質的
軍事工業是封建性的;民用工業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但也帶有一定的封建性。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要涉及到「動機論」和「效果論」,洋務派的目的是鎮壓人民反抗、抵禦外國侵略、實現國家富強、維護清朝謹彎統治,但這樣的目的並沒宏余有實現。洋務運動的很多作用:如「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封建經濟制度的瓦解」、「有資本主義色彩」等並不是洋務派預設的目標。故而從動機論,洋務運動消極色彩濃厚;從結果論,其在客觀上又有著進步的意義。
❼ 洋務運動創辦企業的性質 急!!!
洋務運動創辦的軍事工業屬於封建性企業,搭手塵民用工業帶有官僚資本主義性質。
洋務派後期創辦的民用工業,投資大多採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形式,產品主要作為商品投放市場,管理上採取勞動僱傭制所以其本質上屬於帶有封建因素的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
(7)洋務運動軍事工業是什麼性質擴展閱讀:
背景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清朝內外交困,薯者清朝的一部分官僚開知禪始認識到西方堅船利炮的威力。為了解除內憂外患,實現富國強兵,以維護清朝統治,開始學習西方文化及先進的技術,這樣一部分人被稱為洋務派。
在此之前一些學者就提出了學習西方國家的優點以增強國力,例如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 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主張「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
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遺憾的是,處於傳統國家和農業文明體系下的中國在面對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後的現代國家和工業文明的英國的挑戰時顯得不堪一擊。
首先,在軍事上,由於工業革命的發生使得英國軍隊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思維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戰場上,仍舊以大刀長矛和騎兵為主的清帝國的精銳部隊盡管作戰勇敢,但面對強大的炮火則顯得如此不堪一擊。
對外作戰連連失敗,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在政治上和心理上對清帝國造成了嚴重的陰影。
在經濟貿易領域,由於工業文明下的大機器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經營模式使得西方的工業產品和加工後的農產品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生產成本都遠遠優越於傳統農耕文明下的小門小戶的小農經濟所生產出的產品。
因此,中國長期以來的貿易大國的地位和國際貿易上的優勢漸漸喪失,經濟發展遭到了新興經濟模式的嚴峻挑戰。
❽ 為什麼說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是封建性質的
我們在從洋務派的指導思想上看,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簡稱為中體西用,它是貫穿於洋務運動始終的一個指導思想。然而應當指出,洋務派早蘆豎主張的「中體西用」,「實際是一革命性的態度」。[1]它最初是由馮桂芬於19世紀60年陸大代初在《校_廬抗議》一書中提出的,馮桂芬說:「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西國富強之術。」[2]之後,洋務派官僚和理論家們特別是後嘩迅者又對這一思想加以解釋,並對這一概念進行了闡述。按照當時洋務派的主流觀念的認識,所謂的「中體西用」,簡單說來就是要以中國的孔孟之道,為代表的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思想文化、以「倫常名教」作為思想基礎,以向西方學習技藝為主,而對於封建君主的專制制度是不動搖。這就決定一切的前提是必需為封建統治而服務的,他們不想也不可能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來源:數碼設計
❾ 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的性質和特點
在洋務運動初期,洋務派以「自強」為口號,通過引進大機器生產技術,在各省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以加強軍事力量。如安慶內軍械所(安徽安慶,曾國藩)、天津機器製造局(天津,崇厚)、江南製造總局(上海,李鴻章)、漢陽兵工廠(湖北漢陽,張之洞)、金陵機器製造局(南京,李鴻章)、福州船政局(福州,左宗棠、沈葆楨)和西安機器局(西安,左宗棠)等。但由於生產管理方式是官僚主義舊式管理,加上產品僅供政府使用,不計成本,使得這些軍事工業的產品大多沒有利潤,因而很少有再繼續投資擴大生產的。
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完全屬於官辦性質,其經費主要來源是海關關稅,軍餉和厘金。所生產的產品不經過市場流通領域而直接調撥給湘軍,淮軍與沿海各省軍用。19世紀80年代後因為各局廠經費短缺,以往那種不計價格的調撥方式有所改變。例如南洋和廣東先後向福州船政局訂造兵船,均以協款名義先行預付船價半數左右。此後沿海各省中那一省需兵船就由何省籌款。並按照福州船政局為南洋代造快船成例辦理。江南製造總局和天津機器局的每年歲入中都有各省解還的軍火費用。同時,各軍火工廠的生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國際軍火市場價格的影響,如果所產某種武器成本和售價過多高於國際市場價格,就會停止生產。這說明雖然是官辦的和不為交換而進行的軍火生產,也無法完全規避價值規律的制約。因此,這些軍事工業逐漸帶有資本主義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