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基地雙倍增是什麼意思

工業基地雙倍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5-27 11:42:48

Ⅰ 如皋丁堰鎮的規劃,有誰知道嗎

丁堰鎮「十二五」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十二五」時期,丁堰鎮經濟社會發展將處於經濟轉型升級關鍵期、城鎮化加速期、更高水平小康向基本現代化邁進期。為了把握戰略機遇,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特製訂本規劃綱要(草案),規劃期為2011~2015年。

第一章 發展背景

第一節 「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十一五」以來,全鎮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主動適應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搶抓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增創發展優勢,實現了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始終把增加全鎮經濟總量、提高人民收入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以跨越發展的思路,積級策應宏觀調控,推進經濟迅猛發展,年終各項經濟指標考核排名持續位於全市前列。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8.28億元(現價李則明,下同),上升到2009年的19.02億元,預計2010年完成22億元,年均遞增2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05年的15972.83元,上升到2009年的35845.55元,預計2010年可實現40800元。財政收入由2005年的5157萬元,上升到2009年的10343萬元,預計2010年完成12500萬元,年均遞增19.4%;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由2005年的1823萬元,上升到2009年的3557萬元,預計2010年完成4900萬元,年均遞增21.9%。連續多年在鎮級小康社會綜合考核中名列前茅。
新農村建設勢頭強勁。大力實施高效農業規模化工程,規模項目農業投入佔比持續提高,由2005年的1.2568億元上升至2009年的2.539億元,占年計劃623.83%;設施農業面積穩定增加,2005年為1020畝,2009年增至3415畝;培育了一批種植園區、養殖園區,新增鎮級種植園區5個,養殖園區5個。建立了鎮土地流轉中心,實現了村級土地流轉服務站全覆蓋,累計哪告流轉土地面積由2005年的400多畝增加到2009年的2500多畝,預計2010年流轉土地8000多畝。農民集中小區建設進展迅速。
工業經濟擴量提質。緊緊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堅持工業第一方略,加快轉型升級,努力構造新興工業格局,形成了以紡織、化工、服飾、皮革、機械為支柱的產業格局。工業經濟總量迅速擴大,2005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僅有35.14億元,到2009年已到達139.55億元,預計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 168 億元;2009年實現應稅銷售17.25億元,預計2010年實現應稅銷售收入23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到2009年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總數達到20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5家,產值達25億元,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盯森12%,佔全鎮規模工業產值的40%。預計2010年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總數達25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7家,產值達30億元。
招商引資、項目投入成效顯著。牢牢把握「工業強鎮」發展戰略要求,始終以招商引資為第一要務,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抓項目、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2005年全年形成合同外資3039萬美元,實際到帳外資485.7萬美元;引進市外民資 14167萬元。到2009年底完成注冊外資3078萬美元,實現到賬外資1238萬美元;預計2010年完成注冊外資3570萬美元,實現到賬外資1500萬美元。2005年全年完成項目投入8.4億元,新上項目50多個,擴改項目15個。到2009年全鎮完成工業項目投入9.38億元,預計2010年全鎮工業項目投入9.85億元。
服務業加快發展。我鎮立足產業優勢和比較優勢,發揮區位新優勢精心打造服務業,積極發展交通運輸、物流倉儲、餐飲服務、旅遊觀光農業、房地產開發等產業。到2009年,全年完成服務業投入1.59億元,服務業稅收近千萬元;實現服務業增加值3.38億元,比2005年翻了一翻。預計2010年服務業投入1.7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服務業投入1.24億元;服務業增加值4.2億元;服務業稅收1310萬元。
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緊抓項目建設、環境打造等重點工作,積極打造「魅力丁堰」,小城鎮建設成績顯著。2005年作為「十五」的最後一年,確定了全鎮今後的村民集中點數量,全鎮確定了10個集中居住區,每個區入住2500人左右;2009年,集居區開工建設666戶,建成498戶,完成農民進城進鎮原住房拆遷復墾403戶,復墾土地面積294.14畝。2010年計劃農民集中區開工450套。農村通達工程全面完成,完成了《如皋市丁堰鎮區總體規劃修編(2008-2025)》,鎮區框架全面拉開,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建設加快推進,334、226省道全面貫通。健身休閑廣場、農貿市場、星級酒店、污水處理廠、垃圾中轉站等建設到位。建成區人口2.66萬人,面積2.75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25.1%,城鎮化率48.68%。鎮容村貌不斷改善,居住環境不斷提升。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建設省級配套的污水管網,建立垃圾收集處置、河道整治、道路養護、綠化造林「四位一體」的管理體制,提高村級「戶集中、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集處理水平;充實人員隊伍實施長效管理,對30位城管隊員定崗定職,每月進行考核評比,對全鎮環境實施長效管理。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9.5%,為全市創建秸稈機械化還田示範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9年夏圩、新堰、劉海、朝陽等4個村順利通過了「綠化合格村」驗收。我鎮代表南通及我市接受了省綠化造林工作抽查驗收並通過。
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始終堅持科學的發展,以人為本,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大力打造「丁香書韻」 教育品牌,放大丁堰鎮教育「一條街」示範效應,通過了「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驗收,中心幼兒園成功地創建成如皋市第二家「省示範性實驗幼兒園」;丁堰中學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追求高考目標達成效果的最大化,近年來高考本科達線人數上升幅度居全市所有完中前列,其中2009年本科上線率居同類學校第二,獲如皋高中教學質量評估二等獎。2005-2009年我鎮獲得「如皋市民政工作現進鄉鎮」榮譽;敬老院現內設168個床位,供養老人95人,2006年被評為「江蘇省文明敬老院」,2007年被評為省「關愛工程」合格單位。人武工作穩步推進,2005年以來共有136人入伍,其中考取軍校11人,轉士官25人,高中直接考取飛行員3人,考取其他軍校10人。鎮衛生院順利完成改制任務。
幾點啟示:「十一五」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鎮人民團結奮斗的結果。總結經驗和啟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始終堅持跨越發展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把工業興鎮作為第一方略、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實現了經濟社會各項指標跨越發展。二是始終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注重經濟社會同步推進,一二三產同步轉型。三是始終堅持統籌發展不動搖。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四是始終堅持和諧發展不動搖。全面加快政府工作法制化進程,切實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大力營造良好平安法治環境,為建設更高水平小康鎮提供保障。五是始終堅持以黨的建設作保障。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三套班子整體聯動共抓轉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創先爭優共推轉型;統戰、人武、群團、社團組織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共助轉型。

第二節 「十二五」發展環境
「十二五」時期是如皋加快轉型升級、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進而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是「學趕張家港、建設新如皋」發展速度繼續領先、總量位次不斷前移的持續追趕時期,是「三化」互動並進、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民生不斷改善、成果更加惠民的重要時期。
國內外、如皋的經濟形勢:一是和平、發展、合作仍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世界多級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總體保持增長,科技創新醞釀新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於我國和平發展。初步預測,未來10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為2%,發展中國家經濟平均年增長率為發達國家的2-3倍。二是從國內看,「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攻堅時期,國家將致力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擴大內需、農業現代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代工業體系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城鎮化、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社會建設、文化發展、改革開放等重點工作。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仍將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加,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資金供給充裕,科技和教育整體水平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體制活力顯著增強,政府宏觀調控和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明顯提高,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我國完全有條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再上新台階。三是區域環境進一步優化。長三角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連雲港、鹽城、南通三個中心城市建設將進一步加快,功能清晰的沿海產業和城鎮帶將會加快形成。隨著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正式獲批以及開發開放功能的日趨完善,如皋完全有可能搶抓機遇,加速跨江聯動、江海聯動,推進產業升級,實現快速崛起。總體看來,「十二五」時期,我鎮將面臨一個充滿機遇的外部環境,這為我鎮在新起點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良好契機。
「十二五」期間,丁堰鎮擁有的發展機遇和條件:一是發展理念新、轉型定位高。早轉型、快轉型已成為全鎮上下的自覺追求,鎮東部日化專業園區和西部高新產業園區起步早、推進快,成效好。二是區位優勢顯、項目質量優。沿海高速在丁堰設有出口,334省道即將全線貫通;上海制皂集團(如皋)、南通恆康海綿製品、楊天機電等一大批優質項目相繼落戶。三是開發思路寬、發展態勢好。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的機制基本形成,大開發、大招商、大建設、大投入的發展態勢得到強化。
面臨的挑戰和不利因素:一是經濟結構仍然不夠合理。紡織服裝、皮革、化工等傳統產業所佔比例偏高,高新產業佔比偏低,產業結構升級任務較重。二是經濟社會發展方式亟待轉變。技術創新資源短缺,科技投入強度不足,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不夠等問題增加了轉型難度。三是和諧社會建設步伐仍需加快。社會事業投入相對不足,社會保障水平有待提升,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難度增大。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十二五」時期認真加以研究和解決。

第二章 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內外發展環境的新變化,立足丁堰發展的新階段,緊緊圍繞建成「基本現代化示範鎮」總體目標,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民生幸福為根本,以學趕江陰新橋鎮為動力,著力提升丁堰鎮綜合實力和城鎮品位,加快推進經濟轉型與和諧社會建設,持續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第二節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丁堰鎮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經濟質量顯著提高、科技發展顯著進步、文化實力顯著加強、人民生活顯著提升,社會和諧顯著增強、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建成全國文明鎮、江蘇省百強鎮、現代農業示範鎮、如皋市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先進鎮。成為以工業、物流、商貿為主導的綜合型中心城鎮、區域物流中心、中心城區的東大門、如皋市鎮域經濟的領頭羊。
經濟增長目標。2015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億元,年均增長26%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萬元,年均增長21.9%以上。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7:63:30。財政總收入達到5億元,年均增長32%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達到2億元,年均增長32%以上。全部工業應稅銷售達到180億元,年均增長50.9%。「十二五」期間,規模工業投入累計8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累計2億美元。
社會發展目標。到2015年,全鎮總人口控制在7萬人左右,鎮區人口5萬人;新增鎮區人口3萬人、7500戶;城市化水平70%以上;高中教育普及率95%,高等教育入學率68%;每萬人擁有醫生數40人,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100%;社會保險綜合參保率100%;人民群眾對社會治安滿意率95%以上;城鄉村(居)民依法自治達標率100%。
生態環境目標。環境質量綜合指數90分;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0%;工業用水重復率75%;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工作率98%;建成區環境噪音達標覆蓋率80%;城鎮綠化覆蓋率45%。
民生改善目標。到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3000元,年均增長13.3%;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1000元,年均增長15%;恩格爾系數≤36%;農民居住向社區集中度明顯提高,房地產開發面積每年達25萬平方米以上,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42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50平方米;供水普及率100%;數字電視普及率100%;百戶電腦普及率95%。社會救助體系比較完備,動態消除低收入戶。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動態全覆蓋。

第三章 工作重點及思路舉措

第一節 開放型經濟
緊抓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提升開放型經濟在丁堰鎮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到2015年累計實現到帳外資2億美元,外貿出口額達6億美元。
加強載體招商。高標准推進特色園區建設,建設以楊天機電、金象鋁業、恆康家居科技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丁堰西部高新產業園區,面積1500畝,目標產出100億元)、以上海制皂集團為龍頭的日用化工專業園區(丁堰東部工業園區,已建成區面積450畝,預留區面積600畝,目標產出100億元,其中上海制皂集團產出達50億元)、以丁紡、美國西東為龍頭的紡織服裝專業園區(已建成面積450畝,預留區面積500畝,目標產出20億元)。
聚焦重點招商。以培育30億元產業為龍頭,10億元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為目標,以電子、數控機械、船舶配套、汽車配件等先進製造業和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為重點放向,加大引進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外貿出口量大等的龍頭型項目。抓住新長鐵路、新334省道、沿海高速帶來的發展機會,大力引進運輸、通訊、倉儲等現代服務業項目。鼓勵外資參與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重大項目建設。禁止能耗高、佔地多、有污染的項目落戶。
轉變招商方式。堅持「重商、親商、富商、安商」的招商策略,堅持國內招商和國外招商同步推進,在以上海、浙江、蘇南為招商重點的同時,將關注點投向東南亞、日韓和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實現由區位優勢、政策優勢招商向環境優勢、服務優勢、配套優勢、人才優勢招商轉變,圍繞主鎮區開發,沿海高速道口、丁平線和334線沿線等重要地塊,積極打造「商貿物流區」、「民營經濟區」,吸引大酒店、大賓館以及中介、信息等服務項目落戶,為項目招商提供配套服務。強化親商理念,進一步營造招商氛圍,依法保障外商的投資權益。
發展外貿外經。堅持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並重,實施積極主動的外貿外經戰略。充分發揮外貿扶持政策的引導作用,促進出口企業調整外貿出口結構,加快扶持一批龍頭型出口企業,培育起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出口優勢,形成以美國、歐盟、日本和香港為重點,以周邊國家為支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合理分布的市場格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動參與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開展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有效利用境外的資源,發展海外工程承包,擴大國際農業合作。同時,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和服務,防範各類風險。

第二節 工業發展
大力實施以工興鎮第一方略,深入推進主導產業高端化、高新產業規模化、傳統產業品牌化,切實加大服務力度,不斷提高工業經濟運行效益。到2015年,全部工業應稅銷售收入達180億元,年均增長50%。其中:數控、智能電器設備製造業27億元;紡織新材料製造業36億元;服裝工藝品業18.5億元;精細化工產業35.5億元;皮革製品業27億元;其它產業36億元。規模工業應稅銷售收入達170億元,年均增長50%,佔全部工業應稅銷售收入的95%。打造兩個100億產業園區,一個20億產業園區。恆康海綿和制皂集團成功實現上市,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創建工作取得突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
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重點發展電子、數控機械、船舶配套、汽車配件等,打造特色產業園區、特色產業功能區。引導企業逐步向產業高端環節升級,加大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裝備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控制低端產業和劣勢企業擴張,淘汰達不到安全生產、環保要求和高能耗的劣勢企業。
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加快實施新興產業倍增計劃,通過孵化、引進、壯大、提升等路徑,重點扶持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功能陶瓷材料、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新型金屬材料與新型建築材料和微電子、光電子材料、新型顯示材料、新型紡織材料,同時提升傳統紡織材料製造水平;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環境污染防治專用設備製造、環保材料和葯劑、節能裝備產品。加快載體建設,加強政策扶持,加大項目投入,不斷提高新興產業占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
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服務全市創新型城市的建設目標,全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到2015年,全鎮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達到50家,其中省以上創新型企業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90億元,高新產業產值比重達50%。加快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化,重點發展電子、數控等產品,培育12家以上科技製造型龍頭企業和成長型企業,打造新興裝備製造業產業集群。引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
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國內外領先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紡織服裝、皮革、化工等傳統產業,積極發揮 「四大」行業協會的組織引領作用。依託重點企業加快產業集聚,推動產品向高端環節升級,實現關鍵技術特別是紡紗技術自主化,推進品牌建設,完善產業鏈,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以丁紡為首的一些傳統企業能主動轉型,自挖潛力,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運用我國自主研發的「絲維爾」智能調溫粘膠纖維,設計開發的新產品相繼通過了南通市科技成果鑒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第三節 城鎮建設
到2015年,城鎮化水平達到70%以上,建成區人口達5萬人,建成區面積5平方公里,綠化覆蓋率45%,建成基礎設施齊全、配套功能完善、服務業發達的新型城鎮,建成國家衛生鎮。
不斷完善城鎮規劃。依託丁平線和334線沿線,進一步編制和完善行政服務區、商貿物流區、民營經濟區、工業集中區、居住示範區、公園景觀區的修建性詳規,確保空間布局規劃全覆蓋。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交通、水利、電力、電信、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1.6億元。「四橫四縱」的鎮區道路框架高標准建設到位,切實做到道路路面質量好、綠化品位高、各類管線全。區域供水和區域管道供氣全面實施到位。加大舊鎮改造力度,確保老鎮區完成拆遷改造量60%以上。
迅速完善功能配套。全面推進「十個一」(一個靚麗的鎮區入口、一張貫通的鎮區路網、一條繁榮的核心街區、一個開放的生態公園、一個多功能的文體中心、一個上檔次的商務賓館、一個高標準的農貿市場、一個宜居的農民集居區、一個精緻的商品房小區、一個完善的工業集中區)工程建設,其中生態公園、農貿市場、農民集居區、商品房小區總面積達153.03萬平方米。在「五角場」入口建成蘇通大廈、福友綜合樓、時代超市、鎮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等高層建築群,在鎮區聚集泛亞賓館、蘇果超市、萬聯超市、德得惠超市、同欣園酒店、服裝城等眾多三產服務業;建成標准高、設施優的農貿市場,不斷增強鎮區集聚力和輻射帶動力。
加快進城進鎮步伐。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房地產開發量年均達25萬平方米以上;加快推進皋南社區、鳳山社區等500戶以上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加快建設面積為7.5萬平方米的鳳山社區等高檔次商品房小區。完善集居區配套設施,積極引導和鼓勵農民進鎮居住,每年新增進鎮居住人口6000人左右。

第四節 農業農村發展
大7力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農業高產、優質、高效、外向、生態、安全的可持續發展方向,重點抓好「高效農業雙倍增」計劃、保護耕地、土地整理復墾、旱澇保收高標准農田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機械化、完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發展節水農業、農業清潔環保生產等工作,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特色水產、設施蔬菜、優質生豬,建設一批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糧食高產技術普及化示範村、農業示範基地、有機糧食生產基地、有機果蔬生產基地、有機果蔬加工基地、有機畜禽養殖場(基地)。2011-2015年,土地畝產出達10000元,農業增加值爭取達到3億元;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5萬畝,糧食總產確保40500噸;蔬菜面積由0.43萬畝增加到1萬畝,產量從畝產2.15噸提高到4.3噸;水果種植面積從1000畝提高到3000畝,產量從485噸提高到679噸。肉、蛋產量分別保持4200噸、920噸。到2015年,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1萬畝以上,規劃建設綠色食品稻米基地4000畝,有機食品稻米基地1500畝;花木面積發展到3000畝;建成休閑觀光農業3000畝。生豬、家禽規模養殖佔比達100%。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1。
大力提升農民集居水平。按照城鄉統籌發展規劃,強勢推進農民進鎮居住,到2015年,力爭50%的農戶進入集居區,基礎設施配套到位,公共服務配套齊全,社區管理體系健全。
大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重點抓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電網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公路和沼氣建設、農村清潔工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義務教育質量和均衡發展水平提高、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等八項工作。實施「雙百」工程,穩定提高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社區衛生服務站示範化建設率達100%;不斷完善農村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確保新增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覆蓋率達100%。
不斷創新農村體制機制。嚴格規范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推進多種形式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引導土地向規模經營主體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區股份合作、資金互助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產業化程度。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小型金融機構和農村小額信貸業務,健全農村信用和農村擔保體系,增強金融支農功能和實力。

Ⅱ 菏澤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發展

被譽為「朝陽產業」的醫葯產業,先後引進醫葯加工項目26個,醫療器械、醫葯設備、仔者醫葯包裝等關聯項目8個,在園區南部和北部的兩大優勢區域規劃了現代中葯、生物制葯兩大醫葯工業區,產品涵蓋了中葯、西葯、原料葯、醫葯中間體、保健品、醫療器械、制葯設備等幾大門類、千餘品種。以步長制葯、華信制葯、健民制葯、譽衡制葯等為龍頭,形成了從中葯材種植、飲片加工、制劑生產到市場物流的現代中葯生產基地,步長制葯的穩心顆粒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丹紅注射液是全國單品種銷量最大中葯制劑,相繼獲2010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第十二屆專利金獎;「丹紅注射液近紅外在線自動質量控制」項目被列入國家 「十一五」重大專項山東創新葯物孵化基地項目子課題、國家發改委現代中葯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2010年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和山東省重大葯物產值利稅雙倍增科技示範工程;「穩心顆粒技術改造研究」、「丹紅注射液譜-效及安全性相關評價系統的建立」均被列入國家「十二五」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得力生注射液是目前國內唯一批準的二類抗癌植物類新葯,屬世界首創;譽衡葯業的銀杏內脂B注射液、艽龍苦素注射液均被批准為國家一類新葯。以睿鷹先鋒制葯、潤澤制葯、立海潤制葯、方明制葯等企業為依託,形成了國內規模較大、技術先進、產品純度高、產業鏈條長的頭孢類、大環內酯類醫葯中間體、原料葯生產基地,睿鷹先鋒制葯的30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鑒定,8項為國內獨創,其中醯基化試劑T-1216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2008年,醫葯產業以發展速度快、聚集程度高、創新能力強、龍頭帶動明顯、發展後勁足的顯著特點入選中國縣域經濟產業集群競爭力百強,被省內外主流媒體譽為「醫葯谷」, 2009年,被省發改委批准為第一批省級生物高技術產業基地,成為全市醫葯產業發展核心。4月19日至20日,全國食品葯品監管系統科學監管論壇在菏澤召開,標志念昌薯著菏澤市已躋身全國醫葯大市行列。力爭到2012年,高新區醫葯產業實現產值200億元、利稅50億元,成為全省最大的現代中葯生產基地、生物醫葯產業基地、全國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葯生產基地。
新材料、機械電子產業也快速起步,已表現出了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發展後勁足的特點。山東中廈電子有限公司擁有10多項國際領先專利技術,開發了19種高科技產品,申請發明專利7項,獲省市級創新基金2項,其中敏感智能新材料被列入國家「863計劃」;菏澤宏瑞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氧化鋯陶瓷纖維及增強的磷酸鹽基迅渣寬頻透波復合材料被國家列為「863」計劃新型材料領域的研究課題,填補了國內空白;山東良藝公司研發的「STC水溶性樹脂」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級新產品,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山東華盛榮鎂業科技公司擁有22項以上國家專利技術和產品,1項國際專利產品,其中「鎂合金寬幅型材擠壓裝置及生產工藝」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新材料制備創新項目,填補了世界空白,被列入2010年山東省自主創新成果轉化重大專項,並進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投產後年產值可達200億元;菏澤廣源銅帶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壓延性電子銅箔厚度僅為0.006毫米,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填補國內空白,已申報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進入了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規劃,開發的「耐腐蝕高精黃銅帶項目」和「移動通訊RF同軸電纜專用高精高導銅帶」項目分別被列入省、市重大科技專項。
食品加工產業特色鮮明,先後引進了兔巴哥、米老頭、巧媳婦、鶴福、成友、范府、康師傅等名牌企業,產品涵蓋了乳製品、休閑食品、調味品、肉製品等4大類200餘個品種,形成了產品門類繁多、名牌聚集、特色鮮明的食品加工區,組建起了乳製品、肉製品、釀造食品、休閑食品、保健品、速凍食品等多品種、多門類的食品產業大家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
代表現代新興產業的動漫服務外包產業也快速起步,搜三百網路科技、宇生動漫、明光數碼科技、藍天動漫、柏盛動漫等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企業已入區發展。

Ⅲ 常州市鍾樓區怎麼樣

你所在位置:轄市、區概況 >> 鍾樓區
鍾 樓 區
    【概述】鍾樓區位於常州市中心城區西部,東及東南與天寧區相連,西及西南與武進區連接,北與新北區接壤。2005年末,全區行政區域面積7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1萬人,下轄1個鎮、9個街道辦事處、41個行政村、5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

    2005年,全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4.26億元,比上年增28%;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上年的0.8∶52∶47.2調整為0.5∶52∶47.5;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8億元,增26.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47億元,增35.6% 。

    【工業】全區工業經濟規模效應提升,支撐作用明顯。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47億元、利稅12.7億元,分別增32%、30.6%其中規模工業總產值168億元,占工業總量的比重達到68%工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30個,新批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2隻。鍾樓經濟開發區被批准申報省級生態工業園區。

    【服務業】服務業經濟總量頗具規模。全區現有服務企業2590個,個體經營11852戶,從業人員24827人。全年完成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8億元、三產增加值30.8億元,分別增19%、21.7%,商貿企業營業額超億元企業達19個。依託城市改造的契機,加大服務業發展平台建設力度。南大街商業步行街1月29日開街,1013個商戶簽約入駐,五星、永紅等街道的商業副中心全面鋪開,老城區商貿服務業板塊正在形成,市、區、街道三級合作開發的城西地區綜合改造工程全面實施,環城區市場物流板塊得到強勢推進。對外開放引向縱深。先後引進保羅投資擔保、壹地·美商城軟體園、亞邦葯業物流等5個超千萬美元大項目,樂購、歐尚、沃爾瑪、五星電器、時代華納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已達成進區協議。完成制定以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全面提升傳統服務業、確保2010年實現服務業「雙倍增雙超越」的服務業發展綱要。

    【農業】凌家塘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全年完成交易量26.5億公斤,增7%;實現交易額80.5億元,增23%該市場躋身全國百強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第三名。紅梅乳業有限公司通過了國務院論監委HACCP(哈斯珀)的最高論證,企業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完成銷售收入8000萬元。五星禽蛋公司通過了無公害標准生產基地的認證,被省農林廳評為無公害農業企業,公司產品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產品稱號。17個村完成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

    【對外開放】全區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完成協議利用外資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000萬美元、自營出口4億美元,分別增長14.6%、11.4%、95.7%;新批外資項目47個,其中總投資超千萬美元項目12個。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新增私營企業894個、個體工商戶1546戶,累計新增注冊資金10.9億元。開發區進一步拉開框架,環境建設更加優化,對全區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不斷提升,馬來西亞磁性材料、香港佳圖汽車配件等一批項目簽約,壹地·美商城軟體園、中復建襲皮叢材基地等一批項目開工,常松訊匯、中創金屬等一批項目相繼投產,完成業務總收入110億元、握此財政收入4.7億元、工業投入2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6400萬美元,分別增67%、110%、16.5%、41% 。

    【城市建設】調整完善新閘工業園區以及五星、永紅等片區改造規劃,進一步加強土地的集約利用和規范管理。著力推進西瀛里、城西地區、萬福路等重點地塊開發,完成拆遷超過100萬平方米。配合京杭大運河改線、312國道改道和龍江路、玉龍路等10餘條道路建設,維修26條道路,實施永紅街道新華村、五星街道新農殷家排澇站改造建設和拓浚小王河、鶴溪河等18項水利建設工程。實施青楓公園、荊川公園以及「八路八口」鍾樓區段等綠化工程,新增綠地80公頃。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等環保專項行動,三八河、後塘河等河流水質逐步改善,建成一批綠色社區、生態村、綠色學校和環境友好企業,拍櫻鍾樓經濟開發區申報創建首批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南大街商業步行街創建為全市「餐飲業污染治理示範一條街」。全面啟動五星街道新莊「城中村」改造試點工程,整治11個老住宅小區共43萬平方米。房產開發穩步發展,竣工商品房50萬平方米、農民安置房20萬平方米。完善人防設施,維修改造普通地下室6.83萬平方米。重點開展宣塘、新莊等城郊結合部和戶外廣告、學校周邊環境等專項整治,「城管創優」競賽活動名列全市前茅。

    【社會事業】積極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全面啟動學校三年自主發展規劃,創省示範初中、省實驗小學各1所,啟動北港中學、花園二小、清潭三小建設工程,完成新閘中心幼兒園教學樓工程,整合清潭一小、二小的資源,邁出了集團化辦學的第一步。建立教師掛職培訓機制,選派一批年輕校(園)長赴上海、南京掛職訪學,成立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中心,所有中小學均成立科技活動站。鍾樓科技創業中心正式掛牌,新批省高新技術產品12隻,申請各類專利250件。文體事業蓬勃發展,積極組織全民健身周活動,成功舉辦第二屆鍾樓文化藝術節。加快健全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完善區疾控中心和鎮(街道)防保科規范化建設,建立起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報告制度和艾滋病網路直報信息系統。創建省「十五」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示範區取得階段性成果,計劃生育率、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率分別達到99.8%、85%全面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區財政共投入11.13萬元為195個符合條件的獎勵扶助對象發放獎扶金。

    【人民生活】開展「社區建設創新年」活動,承辦江蘇省社區建設論壇。著力打造「數字社區」,社區信息管理軟體研製成功並投入運用。扎實推進星級社區創建,建成北港老年公寓等一批重點項目。全面推行社區專職工作者規范化管理,改善社區專職工作者工資福利待遇。全年全區凈增養老保險7714人、醫療保險8951人,超額完成市下達的年度目標,社會保險基金征繳率達到99.14%,新增失地農民參保5734人,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03%,1700名「大集體」職工納入社保。全年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825人,重點援助對象133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市目標之內。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對5000餘名失業人員進行職業指導,建立21個非正規就業組織,吸納「4050」人員1600多人。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73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050元,增幅均在10%以上。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制,開展安全生產達標工作,安全生產指標控制在市下達的目標之內。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積極構建長效學習、有效學習機制,舉辦全國第三屆學習型城區論壇,文亨花園社區被中央文明辦等單位評為全國十佳學習型社區。積極構建社會治安「大防控」格局和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廣泛開展平安鎮、平安街道、平安村、平安社區、平安校園等建設。全年辦理市、區人大代表建議、批評、意見94件,政協委員提案42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8%以上,代表、委員關心的城市建設和管理、社會保障等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結合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推進「軟環境建設年」活動,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四五」普法通過省市檢查驗收,啟動「鍾樓區民營企業法律保護互動平台」。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被推薦為全國先進集體,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全面完成。全面推行部門預算,規范各項收費行為,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有力地維護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Ⅳ 常州是不是蘇南城市中發展最慢的

立足江蘇的發展階段和省情特點,十屆九次全會報告中提出了科學把握和堅持「十一五」發展的十項基本方略。除了「四優先」戰略外,科技創新、新型工業化、建設社會主源歲義新農村、區域協調發展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同時,從這些「戰略」中,也可預見江蘇今後五年發展的主要路徑和政策走向。

服務業佔GDP比重40%

新型工業化仍然是江蘇「十一五」發展的第一方略,要以資本技術密集的增量投入帶動產能的存量調整和結構升級,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同時,要一手抓先進製造業,一手抓現代服務業,增強新型工業化的「雙輪」驅動力。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製造業的兩端延伸和服務分離為關鍵,重點發展生產服務業,大力培育新興服務業,全面提升傳統服務業,力爭到2010年全省服務業實現總量倍增、結構優化,在地區生產總值和從業人員中的所佔比重均達到40%。尤其要在現代物流、軟體開發和商務服務等生產服務領域實現雙倍增。

重點構建江南城市群

「十一五」期間,要立足省情特點,以大城市發展為主導,促進大中小城市和重點中心鎮協調發展,走布局集中、城鎮集聚、用地集約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加強城市間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在江南重點是構建具有整體競爭力的城市群,在江北加快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形成相互對接、聯系緊密的城市網。正確把握城市建設和經營規律,堅持先規劃後建設、先征地後配套、先儲備後開發、先做環境後出讓。

力促院校與企業聯姻

江蘇科研機構數量全國第一、專業技術人員總數全國第二,但科技進步綜合排序卻位居全國第五。要結合江蘇開放與科教兩大優勢,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今後一個時期江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一條主渠道,走出具有江蘇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推動「江蘇製造」向「江蘇創造」躍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科研機構,培育壯大民營科技企業。科研院所與高校要加強與企業結合。
陪橘
開發區主攻跨國公司總部

開發區是江蘇對外開放的主要窗口和載體,要把軟環境建設放在今後工作的首位。重點開發區要把招引基地型、龍頭型、旗艦型大項目作為重中之重,把引進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研發機構、營銷中心作為主攻方向,力爭在集聚能量、輻射周邊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強縣擴權「應放盡放」

實現全面小康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民致富。事實上,江蘇與兄弟省市的發展差距,尤其是省內三大區域之間的差距,很大程度上表現在縣域經濟的發展上。縣域發展的差距主要在管理體制的活力、民營經濟的實力和地方金融的張力。要在抓好分類試點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行縣級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本著財權事權「應放盡放」的要求,賦予縣一級更大的發展自主權。縣域要結合自身的優勢,切實改善融資環境,大力發展、支持和保護民營經濟,做大做強特色產業,聚力打造經濟板塊,重點加強雹亂睜縣城建設,帶動農民致富和農村發展。

蘇中要加快融入蘇南

「十一五」時期,蘇南地區要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構築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高地。蘇中要繼續放大沿江開發集聚效應,充分利用過江通道建設和江海聯動帶來的重大機遇,大力發展基礎產業和現代物流等生產服務業,加快擴量升質、融入蘇南、接軌上海。

Ⅳ 分析山東和江蘇的各自優勢

山東發展的優勢資源

第一是豐富的自然資源。山東的自然資源又可劃分為人文自然資源和礦產自然資源。山東的人文自然資源的確豐富多姿,五千年文明的傳承載這塊土地上留下了厚厚的積淀,黃河、泰山、孔廟、泉城、太白樓、蓬萊海市蜃樓等自然景觀,加上歷史上孔子、孟子、墨子、管子、甘德、汜勝之、孫武、孫臏、諸葛亮、辛棄疾、李清照、蒲松齡、王羲之、顏真卿、張擇端等一大批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藝術家和書法家的歷史遺跡,使得齊魯大地的文化味道相當濃厚。而山東的礦產自然資源儲量總體上也居於全國前列。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28種,佔全國己發現礦產種類的78%。在已探明儲量的74種礦產中,有30多種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黃金(岩金)、自然硫(佔全國儲量90%以上)、石膏(佔全國儲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剛石(儲量佔全國40%,產量佔80%)、菱鎂礦、鈷、鉿、花崗石;居第三位的有鉀鹽、石墨、滑石、膨潤土、石灰岩等。山東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區也在山東,全省原油產量佔全國1/3。山東境內含煤地層面積5萬平方公里,兗滕礦區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東電力資源充足,山東電網是全國六大電網中唯一的省獨立電網。另外,由於山東的自然地理位置,山東因瀕臨海洋有著豐富的海洋資源,以平原為主的地形使得山東又具備了便於耕種收獲的豐饒土壤。

第二是優越的經濟地理位置。山東半島與東亞經濟強國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隔海相望,眾多優良的海港為山東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了平台。山東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約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並且山東沿海港口城市的密度據全國之首。山東沿海現有港口26處,港口密度居全國之首。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60多個,年吞吐能力過億噸。青島、煙台、威海、日照、龍口、石島、嵐山、東營等8個港口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一類港口。正在施工中的青島前灣港,建成後將成為年吞吐能力1億噸的我國東部大港。在改革開放政策框架中快速成長的膠東沿海經濟帶,使得山東的對外經濟聯系變得方便而快捷。

第三是相當規模的基礎設施。山東在努力發展經濟,加快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使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具有相當規模。

無論從天上去山東,還是從地上去山東,到過山東的都說山東的路好。山東也的確以通車里程多、路面等級高而聞名全國。到1995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4200多公里,公路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3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8公里,一級公路1600多公里,二級公路11700多公里。山東的鐵路網路比較完備,京滬鐵路、京九鐵路縱貫南北,膠濟鐵路橫跨東西,8條支線與之相連,全省鐵路通車里程已達2400多公里。山東已建機場9個,其中濟南、青島機場被辟為國際機場,開通國際、國內航線90多條。

山東的郵電、通訊基本實現了現代化,光纜通訊,數字傳輸和程式控制電話廣泛應用,已與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通國際直撥電話。山東17個市地和大多數縣開辦了國際郵政特快專遞業務。山東電網是中國六大電網中唯一的一省獨立電網。到1995年底,裝機總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年底電量730億千瓦小時。

目前,山東又開始了大規模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即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山東將影響經濟快速發展的路、海、空、信息幾大通路同時建設,的確大大改善了投資環境。

但是,據山東大學21世紀山東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山東省經濟競爭力比較分析報告》指出,山東的經濟競爭力在與發達省份和地區相比不佔優勢。報告從經濟實力、國際化水平基礎設施、企業管理、政府管理、科技、國民素質等各個方面與全國11個省市(京、津、遼、滬、蘇、浙、閩、豫、冀、鄂等)進行了比較。從反映生產與收入總量及發展水平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全社會投資總額、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人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人均私人消費支出、政府最終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的8個指標最終評價結果表明山東省經濟實力競爭力在12省市中排名第6。另外,山東國際化水平競爭力綜合排名在12省市中排名第9,基礎設施競爭力排名第10,企業管理競爭力排名第4,政府管理競爭力排名第10,科技排名第8,國民素質山東排名第11位。綜合比較,山東的經濟競爭力排在第9位,12個省市排名次序依次是北京、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廣東、河北、湖北。

另據統計,廣東出口佔GDP的比重列第一,是山東省的5.9倍;北京旅遊收入佔GDP的比重名列第一,是山東的35倍。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在12省市中排名第12,表明環保投資較少。另外每十萬居民擁有專利數和研究開發支出佔GDP的比重分別排名第9和10,說明要加強科技投入;另外,大專以上人口比例和每十萬居民擁有醫療機構數等排名12和11,說明增加教育投資十分必要。

正如山東省制定的「十五」規劃所指出,與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等發達地區相比,山東傳統的優勢正在弱化,新優勢相對匱乏,亟需塑造面向21世紀經濟發展的新優勢。產業結構層次不高,主體產業為市場飽和的傳統產業,經濟競爭力在沿海省份中明顯不佔優勢,在全國專業分工格局中處於中等檔次。同時,科技教育、市場化程度、政府效率、法治環境、社會信用、城鄉建設、生態建設以及人們的觀念素質等軟硬環境亦不適應提高競爭力的要求。

可以看出,山東的競爭力不強原因是多方面的。或許除了上面所提的幾個方面,過於厚重的傳統文化也影響了山東人的闖勁和進取意識。

戰略取向與組合——陸上山東,空中山東,海上山東,網上山東

一個大省的發展在於其戰略的選擇是否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選擇。就山東來說,根據環境、人力資源現狀,或許選擇「陸上山東」、「空中山東」、「海上山東」和「網上山東」四大戰略並舉的模式更能適應新世紀的挑戰。

陸上山東——基於發達的公路、鐵路設施,加大與兄弟省份成分的經濟合作,並加快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步伐,充分發揮山東老工業基地的潛力和新興工業城市的帶動作用,釋放電子工業、機電、煤炭等工業和山東現代農業的能量。

空中山東——有選擇地優先發展膠東地區幾個新興城市,將其目標定位為類似上海的國際化大都市。目前,青島、煙台、威海等城市已有很好的基礎,進一步朝國際化城市發展,隨著中國北方環渤海灣經濟發展的需要,將會在華北成為又一個東亞明珠。

海上山東——立足青島等優良港口城市, 發展海洋和生物產業。21世紀是海洋世紀。山東應抓住機遇發展東部城市的海洋產業和生物產業,力爭發展成為中國耕海牧洋的首選基地帶。

網上山東——信息產業是當今最具經濟活力的產業,也是一個省份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立足山東先進的通信基礎設施,打造適應經濟時代發展的金橋網路,應是增強山東整個經濟競爭力的重拳。而目前山東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頭強勁,首次成為山東第一大產業。

四大戰略的實施,根本的在人才。而目前山東還沒有一所在國內類似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可以培養高水平理工技術人才的名牌大學。沒有一所名牌大學做智力支撐,應是實施四大戰略的根本制約。

中國地圖上,山東地圖的形狀就象一隻振翅出海的雄鷹。我們還是願意相信山東,在未來的10年裡,蓬勃發展,揚帆出海。

勤勞的山東人, 你們准備好了嗎

江蘇的優勢

五年前,對大多數人來說,「現代服務業」還是一個陌生詞彙。去年7月19日,省委、省政府「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工作會議」的召開,使得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增創江蘇發展新優勢的鴻篇巨制全面破題。

如今,一手抓先進製造業,一手抓現代服務業,以製造業帶動服務業,以服務業促進製造業,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已成為全省上下的共識。

「雙輪效應」初展魅力

【鏡頭實錄】如今,在蘇州與上海接壤處,崑山花橋國際商務中心初見雛形。按照規劃,這個面積50平方公里的商務城被分為4個功能區:啟動區,是商務城的金融、辦公、綜合服務、企業總部等的聚集區;配套區,重點發展商注酒店、休閑、娛樂等配套服務業;物流區,規劃面積4300畝;控制區,規劃面積2.3萬畝,作為今後5—10年商貿發展的預留區域。目前,國際商務中心已吸引20多個具有一定規模的服務業項目進駐,總投資額超過200億元,初步形成了現代服務業的綜合功能。

崑山花橋只是我省重點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南京河西CBD、連雲港等另外兩個國際商務中心也已初具規模。連雲港商務中心的會展、港口服務等功能在逐步發揮。蘇州電子信息產品交易中心、南京龍潭物流基地、無錫東方國際輕紡城等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順利推進;無錫工業設計園、蘇州科技園、南京軟體園等服務業集聚區運作良好。這一切,都成為我拾雙輪驅動」效應的生動註解。

一手抓先進製造業,一手抓現代服務業,新戰略帶來了新變化。今年上半年,服務業完成增加值3536.23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提高1.7個百分點,創12年來的新高,服務業佔GDP比重36%,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一個以工業化提供增長動力,以城市化拓展就業空間,以市場化注入發展活力,以國際化提升服務水平,以信息化增強技術支撐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正在構建。

「加減乘除」的呼喚

【鏡頭實錄】這是發生在無錫工業設計園里的一個真實故事。一家企業要為英國客戶開發一種新型電動車踏腳,經過一個多月加班加點打樣生產,花了3萬多元,結果卻被對方判為「不合格」。而當他們將任務委託給一家設計公司後,只用三天時間、花了4000元就完成設計,而且樣品寄往英國不到一個星期,就接到了上億元訂單。在這里,100多家設計及自主研發類企業不斷製造「靈感反應堆」,將一個個實用創意奉獻給社會:「簡易停車裝置」使汽車可以緊密停放、取車又很方便,解決了停車難問題;「高速公路防霧裝置」,讓大霧天籠罩下的高速公路暢通無阻……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加速推進,國際資本快速流動,產業格局急劇變化,世界製造業重心不斷東移,中國積極承接國際製造業轉移,已成為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作為「世界加工廠」,到2010年,江蘇省全球製造業比重預計將達到2%左右。但值得關注的是,21世紀以來,全球製造業出現零增長,市場需求有所下降,製造業發展必須取得新突破。

抓研發,重設計,爭取生產銷售更多話語權,是我省新型工業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少生產企業主動將服務業和生產製造剝離,走專業化道路,加大研發投入。全省單是外資研發機構就超過了80家。

通過「加減乘除」,調整工業結構,是我省加快產業升級的現實路徑。「加法」,就是加快改造提升江蘇的傳統優勢支柱產業,發揮近期對全省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減法」,就是嚴格控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高危產業。「乘法」,就是加快實施電子信息、現代裝備製造、生物技術與新醫葯、新材料等四大產業「雙倍增」計劃,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除法」,堅決淘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落後工藝、技術、設備和產品。

推進江蘇主導產業、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優化升級,發展新型工業化呼喚現代服務業的匹配。積極倡導自主研發、大力發展包括工業設計、物流、營銷服務在內的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服務業,是江蘇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到2010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將在2004年基礎上實現倍增,服務業在促進發展、吸納就業等方面的作用將更加突顯。

服務業「反作用」製造業

【鏡頭實錄】由張家港保稅區孵化而出的張家港保稅區化工品交易市場,每天現貨價格已成為左右全國化工市場的價格「晴雨表」。作為應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生的一種現代服務業形態,這個化工市場隨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化工產業鏈集聚效應的放大而迅速成長,目前,市場辦公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入駐的中外企業538家,通過和美國、英國、韓國、新加坡等相關網站聯網,建立化工品口岸信息平台,每天發布紐約、倫敦交易所石化產品成交價和華東、華南、華北地區的產品價格走勢。商品包括原油、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二醇等幾十個品種,成為全國最大的液體化工品交易市常今年這個市場的成交額將達250億元,工商稅收超過1億元。2005年,交易市場被中國化工協會評為「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化工交易市潮第一名。

服務業發展水平,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從全球經濟發展看,發達國家產業結構正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1980—2000年,世界服務貿易額增長了近400%;2003年,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超過20%,而生產性服務業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行業。

我省已進入工業化轉型期、城市化加速期、經濟國際化提升期,先進製造業基地的打造,離不開高新技術產業的主導,優勢產業的支撐,現代服務業的匹配。反過來,現代服務業給製造業的發展又拓展了空間。測算表明,只要把現有工業生產物流成本降低10%,全省工業企業就可以新增利潤300億元。如今,遍布大江南北的各類產品交易市場,從絲綢服裝到紡織面料,從五金建材到居家用品,從玩具到眼鏡……已在更大范圍內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不僅促進了商品流通,還帶動了製造業發展,很多已成長為地方特色產業的龍頭。部分大型批發交易市場,開始探索全國生產、全球采購、江蘇集散的路子,有效放大了江蘇的產業優勢。

隨著後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我省現代服務業對製造業的反作用力必將更加顯著。我們期待一個以發展和引進現代物流企業、建設和培育產品交易市嘗做大做優軟體產業集聚區、發展和應用工商設計平台、發展科技創新投資服務體系、發展全面小康性消費服務為核心內容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的全面形成。

Ⅵ 蘇州工業園區屬於相城區還是吳中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獨立的一個區,隸屬於蘇州市,既不屬於相城區也不屬於吳中區。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於蘇州市城東,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

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蘇州工業園區率先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成為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域。

(6)工業基地雙倍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蘇州工業園區的建制沿革

1、建設背景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了借鑒新加坡經驗的重要講話。1992年9月,時任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率團訪問中國,積極呼應鄧小平同志講話,表達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業園區、並以該園區為載體借鑒新加坡經驗的意向。

此後,中新雙方圍繞合作開發事宜進行了多次協商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選址蘇州。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1994〕9號),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

1994年2月26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書》、《關於借鑒運用新加坡經濟和公共管理經驗的協議書》和《關於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商務總協議書》三個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蘇州市政府承擔的蘇州工業園區「六通到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1994年4月20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批借鑒培訓團(規劃建設)赴新加坡培訓。借鑒新加坡經驗正式開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聯合招商團赴歐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婁葑鄉和跨塘鎮、斜塘鎮、唯亭鎮、勝浦鎮一鄉四鎮成建制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籌)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園區行政區域基本形成。

2、奠定基礎階段(1994-2000)

1994年5月12日,首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蘇州工業園區發展有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實施股比調整,中方財團股比由35%調整為65%,中方承擔公司的大股東責任。

3、跨越發展階段(2001-2005)

2001年3月23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開發建設動員大會,二、三期的開發正式啟動,園區進入了大動遷、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階段。

2003年,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達到蘇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當於十年再造了一個新蘇州。

2004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十周年。中新雙方一致認為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

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相繼啟動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和科技跨越計劃,為後續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4、轉型升級階段(2006-2011)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擴大10平方公里,為蘇州工業園區推進自主創新和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十五周年,取得了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累計上交各種稅收超千億,實際利用外資摺合人民幣超千億,注冊內資超千億等「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成就。

2010年,在轉型升級「三大計劃」的基礎上,又先後提出生態優化、金雞湖雙百人才、金融翻番、納米產業雙倍增、文化繁榮、幸福社區共「九大行動計劃」,形成轉型升級的完整體系。

5、高質量發展階段(2012-至今)

2013年,蘇州工業園區確立了爭當蘇南現代化建設先導區的發展目標,全面實施鎮改街道,高水平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開啟了深化推進改革創新的新征程。

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二十周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等8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5年9月底,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要求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

2016年起,蘇州工業園區戰略性布局人工智慧產業,計劃用3-5年時間,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人工智慧產業集聚中心,布局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建設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2017年,園區在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蟬聯第1,在全國高新區排名第5,並躋身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

2018年,商務部向全國推廣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11項舉措,園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三連冠,入選江蘇改革開放40周年先進集體。

Ⅶ 洛陽有哪些有名的企業

洛陽市有9家上市公司,分別是:洛陽鉬業、中航光電、中信重工、洛陽玻璃、隆華節能、普萊柯、一拖股份、北玻股份和軸研 科技 。

其中洛陽鉬業是洛陽市值最高的公司,截至2017年10月13日,公司總市值1436億元,超過仔彎其他幾家公司市值之和。

洛陽鉬業屬於有色金屬采礦業,主要從事銅、鉬、鎢、鈷、鈮、磷等礦業的采選、冶煉、深加工等業務,擁有較為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條,是全球前五大鉬生產商及最大鎢生產商、全球第二大鈷、鈮生產商和全球領先的銅生產商,同時也是巴西境內第二大磷肥生產商。

鉬主要用於鋼鐵首耐行業,能提高鋼的強度、彈性限度、抗磨性及耐沖擊、耐腐蝕、耐高溫等性能。含鉬合金鋼用來製造軍艦、坦克、槍炮、火箭、衛星的合金構件和零部件;用於製造石油管道、飛機、機車和 汽車 上的耐蝕零件;用來製造運輸裝置、機車、工業機械、高速切削工具等。此外,鉬金屬製品大量用作高溫電爐的發熱材料和結構材料、真空管的大型電極等;鉬在化工工業中用於潤滑劑、催化劑和顏料;其化學製品被廣泛用於染料、墨水、彩色沉澱染料、防腐底漆中;其化合物在農業肥料中也有廣泛的用途。

根據三季報數據顯示,洛陽鉬業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77.07億元,同比增長406.47%;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增長174.98%。

業績增長很快反應在股價上面。今年以來,洛陽鉬業股價由3.6元上下上漲到7.17元,幾乎翻倍。

豆腐湯丸子湯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

回復正題——

1.

洛陽石油化工總廠

2.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

3.

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4.

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

中鋁洛陽銅業有限公司

6.

中信重型機械公司

7.

洛陽新安電力集團有限公司

8.

伊川電力集團總公司

9.

洛陽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10.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11.

中船重工集團725研究所

12.

中航613研究所

13.

洛陽黎明化工院

14.

中鐵隧道集團

15.

青島啤酒洛陽分公司

16.

中鐵15集團(部分)

17.

洛陽軸承研究所

18.

中車洛陽機車工廠。

洛陽有名的企業,顧名思義,有名指在行業中有一定的名氣,與企業規模大小沒有直接關系。不同行業具有知名的有:鉬業洛鉬、鋰電中航、機械中信、玻璃洛玻、生物萊柯、耕機一拖、玻璃北玻、軸承軸研、銅業洛銅、耐火洛耐、鋁業中鋁、有機黎明、無機中彭等。

洛陽中彭化工環保技術是從事化工冶金產品和非標設備的技術研製、生產、技術服務;廢氣、廢水、固廢物、粉塵污染治理;工業建設項目的設計、規劃、管理、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編制,安全評估,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工業爐窯設計安裝,乾燥焙燒一體化設備等。中彭化工利用鋅灰,鋅渣,鋼廠中頻爐鋅灰等,研製生產氧化鋅、鋅焙砂、氯化鋅、硫酸鋅、碳酸鋅、硝酸鋅、磷念芹悶酸鋅、硼酸鋅、氟硅酸鋅、硬脂酸鋅等系列產品。水玻璃(泡花鹼 硅酸鈉)、硫酸鎂、氧化鎂、硫酸銅、氧化銅、氧化鉬、鉬酸銨、鉬酸鈉、鉬酸、硫酸銨、硫酸鈉、硫酸鎳等項目。氧化鋅碳酸鋅流態霧化焙燒爐,蒸濃器(濃縮結晶器),旋凈器等專利產品。垃圾分類處理,土壤污染處理等。

洛陽是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老工業基地,從洛陽一拖、中信重工、中國兵器、中船重工、洛玻、洛陽軸承等,還有現在的一些高新企業,如中硅高科、中航光電、中航鋰電、洛陽宇通、以及正在建造的銀隆新能源,想起來就這么多 歡迎補充

原來我們大洛陽這些企業實力這么強啊~

洛陽市省級創新龍頭企業增至20家

你最看好哪個?

老賈從市 科技 局獲悉

日前省 科技 廳公布了2017年度

擬認定的70家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名單

洛陽市12家企業榜上有名

啥是「河南省創新龍頭企業」?

具有較強的綜合實力

具有較強的行業引領能力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具有較強的持續創新能力

具有較高的創新投入

具有良好的企業創新文化

這是洛陽市大力實施創新主體、創新平台「雙倍增」行動以來取得的又一豐碩成果。至此,洛陽市省級創新龍頭企業總數增至20家,佔全省總數1/5,位居全省第二。

市 科技 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對經認定的省創新龍頭企業,洛陽市將按照《洛陽市培育創新型企業實施辦法》的有關規定,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同時,省、市有關部門將統籌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創新平台專項等資金給予重點扶持,並給予相應的配套經費支持。

新增的12家省級創新龍頭企業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

航空工業空空導彈研究院

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洛陽蘭迪玻璃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

前進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航空工業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

洛陽軸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中色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去年入選的8家省級創新龍頭企業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

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光電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快來跟老賈一起看看這些企業

究竟有什麼「本事」

才能稱得上創新龍頭企業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是國內能源化工領域集技術專利商與工程承包商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常減壓、催化裂化、延遲焦化等領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先進工程技術,完成國內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天然氣、醫葯及化工領域的工廠、裝置、油庫、長輸管道及市政設施等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1000餘項,完成海外設計、采購、總承包項目50餘項。

航空工業空空導彈研究院

(網路配圖)

航空工業空空導彈研究院,隸屬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全國380家重點企業、科研院所之一和全國首批100家獲得外貿經營權的科研院所之一。

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銅、鉬、鎢、鈷、鈮、磷等礦業的采選、冶煉、深加工等業務,擁有較為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條。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是全球最大的鎢生產商之一、第二大鈷、鈮生產商、前五大的鉬生產商和全球領先的銅生產商,同時也是巴西境內第二大磷肥生產商。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始建於1954年,是中國「一五」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一。公司歷經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成為中國軸承行業生產規模最大、配套服務能力最強的綜合性軸承製造企業之一,至今仍保持著軸承精度最高、結構最復雜、外形尺寸最大等多項中國軸承行業紀錄。

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

(網路配圖)

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前身是河南柴油機廠,始建於1958年5月,是我國「一五」期間156項重點項目之一,新中國第一個高速柴油機廠,中國船舶行業唯一的艦船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機專業製造廠,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SIC)成員單位,國家重點保軍企業。

洛陽蘭迪玻璃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洛陽蘭迪玻璃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玻璃鋼化設備和全鋼化真空玻璃產品及裝備研發、製造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車洛陽機車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下設洛陽分部和襄陽分公司。公司具備年檢修800台機車的能力,產品涵蓋了國內主要牽引動力機型,主要包括傳統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及和諧型大功率交流電力機車等。

前進民爆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河南省前進化工 科技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始建於1966年。集團是集爆破器材、工程爆破、工程安裝、商貿物流、金融投資、房地產、旅行社、農業 科技 、園林綠化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下轄12個子公司,擁有省級技術中心和河南前進爆破技能職業培訓學校,國家級示範性職業技能鑒定站——河南省民用爆破器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在公司落戶。

航空工業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

(網路配圖)

洛陽軸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洛陽軸研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洛陽軸承研究所作為主發起人發起設立的股份制企業,是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控股上市公司。公司先後榮獲國家高新工程建設突出貢獻獎、國防 科技 工業協作配套先進單位、國防 科技 創新團隊、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範單位、中國機械500強、《福布斯》上榜企業、河南省「百高」企業等榮譽。

中色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色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月,由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改制而成,現隸屬於中國鋁業公司,為中鋁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國唯一一家集有色金屬加工行業規劃、工程設計、設備研製、科研開發及成果產業、工程總承包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

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洛陽北方玻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玻股份」,1995年5月18日,由董事長高學明先生在洛陽國家高新開發區發起創立,是最早從事玻璃深加工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現今已經發展形成由洛陽、上海、天津、北京、廣東五大生產基地集玻璃深加工技術設備和高端節能深加工玻璃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為一體,具有完整產業鏈和持續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

(網路配圖)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陽船舶材料研究所)1961年成立於首都北京,1962年遷址渤海之濱大連,1971年至今紮根十三朝古都洛陽。全所佔地面積230萬平方米,擁有一流的科研、試驗、生產設備和一支高素質的科研、開發、管理、生產人才隊伍,建設了多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和國家認可的材料檢測試驗中心,具備材料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工作站。

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普萊柯生物、惠中獸葯、新正好生物、惠中生物多個品牌企業及國家獸用葯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成,是集獸用生物製品、化學原料葯、高新制劑、中葯現代化研製與開發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高 科技 動保企業。

中航光電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航光電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軍工防務及高端製造領域互連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總部設在洛陽,在西安、深圳、東莞、沈陽、青島設有分公司和子公司。公司總部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及國家和國防認可實驗室,專業從事中高端光、電、流體連接技術與設備的研究與開發。目前自主研發各類連接產品300多個系列、25萬多個品種。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是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及所屬單位共同投資組建、成飛集成控股的專業從事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源系統研發及生產的高 科技 新能源公司。公司成立於2009年,注冊資本8.67億元,現有員工3000餘人。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大容量、高倍率、長壽命鋰離子動力電池專業製造企業,承擔了包括6項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內的20餘項國家級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是行業標準的核心起草單位。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洛陽礦山機器廠,是國家「一五」期間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93年並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更名為中信重型機械公司。2008年元月,改製成立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公司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並上市交易。

歷經60年的建設與發展,中信重工已成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世界最大的礦業裝備和水泥裝備製造商,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之一,中國低速重載齒輪加工基地,中國大型鑄鍛和熱處理中心。擁有「洛礦」牌大型球磨機、大型減速機、大型輥壓機、大型水泥回轉窯四項中國名牌產品,可為全球客戶提供礦山、冶金、有色、建材、電力、節能環保、電氣傳動和自動化、關鍵基礎件等產業和領域的商品、工程與服務。被譽為「中國工業的脊樑,重大裝備的搖籃」。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是國家「一五」時期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55年開工建設,1959年建成投產,新中國第一台拖拉機、第一輛軍用越野載重 汽車 在這里誕生。經過60餘年發展,已經形成以農業機械為核心,同時經營動力機械、零部件等多元產品的大型裝備製造企業集團,是中國農機工業的重點骨幹企業。2008 年2 月,國務院國資委批准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一拖的重組方案,中國一拖正式進入中央企業序列。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網路配圖)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鋼洛耐院) 是中國中鋼集團公司所屬的 科技 企業。中國中鋼集團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是一家為鋼鐵工業和鋼鐵生產企業提供綜合配套、系統集成服務的集資源開發、貿易物流、工程 科技 、設備製造、專業服務為一體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主要從事冶金礦產資源開發與加工;冶金原料、產品貿易與物流;相關工程技術服務與設備製造等。

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

(網路配圖)

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原黎明化工研究院)是中國化工科學研究院所屬的科研院所之一。1965年建於青海省大通縣,1978年搬遷至洛陽。1999年,轉制為 科技 型企業,現隸屬於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擁有工程設計、咨詢、總承包、計量等資質,近年來,獲得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進入中國化工企業經濟效益500強。

企業介紹來源企業官方網站,如有出入,以實際為准。

Ⅷ 蘇州工業園區屬於相城區還是吳中區

蘇州工業園區是獨立的一個區,隸屬於蘇州市,既不屬於相城區也不屬於吳中區。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於蘇州市城東,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

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蘇州工業園區率先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成為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域。

(8)工業基地雙倍增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蘇州工業園區的建制沿革

1、建設背景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了借鑒新加坡經驗的重要講話。1992年9月,時任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率團訪問中國,積極呼應鄧小平同志講話,表達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業園區、並以該園區為載體借鑒新加坡經驗的意向。

此後,中新雙方圍繞合作開發事宜進行了多次協商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選址蘇州。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1994〕9號),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

1994年2月26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書》、《關於借鑒運用新加坡經濟和公共管理經驗的協議書》和《關於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商務總協議書》三個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蘇州市政府承擔的蘇州工業園區「六通到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1994年4月20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批借鑒培訓團(規劃建設)赴新加坡培訓。借鑒新加坡經驗正式開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聯合招商團赴歐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婁葑鄉和跨塘鎮、斜塘鎮、唯亭鎮、勝浦鎮一鄉四鎮成建制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籌)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園區行政區域基本形成。

2、奠定基礎階段(1994-2000)

1994年5月12日,首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蘇州工業園區發展有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實施股比調整,中方財團股比由35%調整為65%,中方承擔公司的大股東責任。

3、跨越發展階段(2001-2005)

2001年3月23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開發建設動員大會,二、三期的開發正式啟動,園區進入了大動遷、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階段。

2003年,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達到蘇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當於十年再造了一個新蘇州。

2004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十周年。中新雙方一致認為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

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相繼啟動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和科技跨越計劃,為後續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4、轉型升級階段(2006-2011)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擴大10平方公里,為蘇州工業園區推進自主創新和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十五周年,取得了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累計上交各種稅收超千億,實際利用外資摺合人民幣超千億,注冊內資超千億等「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成就。

2010年,在轉型升級「三大計劃」的基礎上,又先後提出生態優化、金雞湖雙百人才、金融翻番、納米產業雙倍增、文化繁榮、幸福社區共「九大行動計劃」,形成轉型升級的完整體系。

5、高質量發展階段(2012-至今)

2013年,蘇州工業園區確立了爭當蘇南現代化建設先導區的發展目標,全面實施鎮改街道,高水平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開啟了深化推進改革創新的新征程。

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二十周年,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等8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2015年9月底,國務院批復同意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要求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創新驅動發展新模式。

2016年起,蘇州工業園區戰略性布局人工智慧產業,計劃用3-5年時間,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人工智慧產業集聚中心,布局國家級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建設產業公共服務平台。

2017年,園區在全國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蟬聯第1,在全國高新區排名第5,並躋身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

2018年,商務部向全國推廣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的11項舉措,園區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實現三連冠,入選江蘇改革開放40周年先進集體。

Ⅸ 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歷史

醞釀籌劃階段
1992年初 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了借鑒新加坡經驗的重要講話。
1992年9月,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率團訪問中國,積極呼應鄧小平同志講話,表達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業園區、並以該園區為載體借鑒新加坡經驗的意向。此後,中新雙方圍繞合作開發事宜進行了多次協商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選址蘇州。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國函〔1994〕9號),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
1994年2月26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書》、《關於借鑒運用新加坡經濟和公共管理經驗的協議書》和《關於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商務總協議書》三個重要文件。
1994年3月1日,由蘇州市政府承擔的蘇州工業園區「六通到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1994年4月20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批借鑒培訓團(規劃建設)赴新加坡培訓。借鑒新加坡經驗正式開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聯合招商團赴歐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婁葑鄉和跨塘鎮、斜塘鎮、唯亭鎮、勝浦鎮一鄉四鎮成建制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籌)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園區行政區域基本形成。
奠定基礎階段
1994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1994年9月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加快蘇州工業園區建設若干問題的通知》。
1994年9月14日,中新聯合招商首批14個項目舉行簽字儀式。韓國三星、美國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入駐園區。
1994年11月18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區詳細規劃評審通過。
1995年1月10日,蘇州工業園區開發主體-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舉行開業典禮。
1995年2月21日,中共蘇州工業園區工作委員會和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
1997年底 蘇州工業園區首期8平方公里基本開發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蘇州工業園區發展有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實施股比調整,中方財團股比由35%調整為65%,中方承擔公司的大股東責任。
加速發展階段
2001年3月23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開發建設動員大會,二、三期的開發正式啟動,園區進入了大動遷、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階段。
2001年6月8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成立七周年慶祝大會。會議宣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完成股比調整。
2003年底,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在連續三年實現贏利的基礎上,消除了歷年累積虧損。
2003年 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達到蘇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當於十年再造了一個新蘇州。
2004年6月10日 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中新雙方一致認為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一個國際化、現代化的工業園區已經初具規模。
轉型提升階段
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相繼啟動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和科技跨越計劃。在後續數年中,又先後提出生態優化、金雞湖雙百人才、金融翻番、納米產業雙倍增、文化繁榮、幸福社區共「九大行動計劃」。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擴大10平方公里,為蘇州工業園區推進自主創新和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5月26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開發建設十五周年慶祝大會。十五年來,園區取得了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累計上交各種稅收超千億,實際利用外資摺合人民幣超千億,注冊內資超千億等「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成就。 2011年9月15日 蘇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蘇州工業園區作為蘇州「東部綜合商務城」的定位,園區以服務型經濟與創新型經濟為主體的經濟格局加快形成。
2012年12月26日,經江蘇省政府批准,蘇州工業園區撤銷婁葑鎮分設婁葑街道和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勝浦街道,標志著園區在推動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和實現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跨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2013年,蘇州工業園區確立了爭當蘇南現代化建設先導區的發展目標,深化開放創新綜合改革起步,「新三年金融繁榮計劃」、「自主品牌企業培育計劃」啟動實施。

Ⅹ 淮安成功在線怎麼樣加盟,我想開個成功在線的服務網點,不曉得加盟費用大概需要多少前期投資。

企業是否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是權衡創新型城市的重要標記之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直接關聯到一個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高下。

要切實把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重中之重,推動聽才、經費、科技資源向立異型企業集中,促進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的主體、自主創新的主體和成果運用的主體。

自2006年初中心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策略以來,地處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蘇州市搶抓機會、開辟進取、趁勢而上,於同年4月由市委、市政府制訂出台了"蘇州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舉動規劃",加快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實現了逾越式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盛動力。在科技部組織的科技進步工作考察評選運動中,蘇州市持續4次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進步市。

環繞建信做祥設創新型城市的總體目標,蘇州市依照"破解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資源匱乏、科技服務業絕對落伍三道困難,構築人才和常識產權兩個高地,發揮開放型經濟優勢,提高引進消化接收再創新能力"的工作思路,深刻實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行為籌劃",自主創新工作浮現出加快推進的良好態勢,在江蘇省科技廳、省統計局今年宣布的"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成果與科技進步統計公報"中,蘇州市科技進步綜合評估分為96.84分,這是自1995年科技先進統計公報軌制建立以來,首次名列全省第一。

創新驅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蘇州市保持把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作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科技創新作為解決國民經濟當前和將來發展重大問題的基本手腕,找准科技與經濟有機滑搏聯合的沖破口和銜接點,依附科技創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鼎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建設古代農業、提升設備製作業、發展示代服務業、促進節能減排和輪回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持,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驅動作用。

以提升產業科技水平為著力點,以集玉成社會科技資源為手段,蘇州市近年精心組織實施高新技術產業"雙倍增"計劃,著力打造存在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軟體、集成電路與現代通訊、光電、現代裝備製造、新醫葯等五大高技術新興產業,使高新技術產業質態穩步提升,整體推進了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持續疾速發展。

通過科技專項的集中和連續支持,蘇州市較大地提升了光電子、軟體和集成電路等優勢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造成了一大量佔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重大目標產品,並帶動相干產品群和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使這些范疇成為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新的增長點。今年110月,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179.58億元,金石投資,同比增長18.1%。

以傳統產業品牌化、主導產業高端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為目標,蘇州市側重在五個方面推進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一是大力推動規模型企業的科技創新。支持和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依靠科技創新實現持續發展的規模型企業,盡力實現"科技企業范圍化,規模企業科技化"。二是抓好高新技術產品群的開發培育工作,通過集成實施一批科技打算,形成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品關系度大、市場遠景遼闊的主導性高新技術產品,努力提高全市經濟的運行品質。三是努力加快傳統產業的改造進級。以增強產業競爭力為目標,以龍頭企業重點企業為切入點,施展產學研協作上風,踴躍利用高新技術改革跟晉升傳統工業,努力提升企業應答當前日趨龐雜的經濟局勢的能力,推動裝備製造、冶金化工等傳統產業向高端攀升。四是進一步凸起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持續鼎力吸引外資研發機構進入蘇州,激勵和支撐中外雙方在人才培育、項目開發、技術轉移等方面發展更加普遍的合作。五是增進國家級創新型科技園區的建設。

創新載體平台建設如火如荼

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建設近年在蘇州各地開展的熱火朝天。中科院蘇州胡凳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江蘇(沙鋼)鋼鐵研究院等大型創新載體建設積極推進,東南大學、西安交大、中國科大、四川大學等有名高校在蘇州設立了研究院,蘇州科技城微系統園、高博軟體學院如期建成。

全市大力推進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共建成15家省級公共服務平台、35家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台,並依靠東南大學、西安交大、中國科大蘇州研究院等著名高校建立了30個市級重點試驗室,在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蘇州工業園區把獨墅湖科教創新區建設作為推動全區經濟轉型的重中之重,重點打造了國際科技園、中新生態科技城、生物納米園、創意產業園等智力經濟新亮點,科技創新載體面積達200萬平方米。起飛蘇州創新園、方正信息技術外包孵化園等創新載體建設進展順利。圍繞重點發展領域,園區近年先後樹立了蘇州中科集成電路設計中央、蘇州市軟體測評中心、蘇州軟體園培訓中心、互聯網數據中心、納米公共技術平台、生物醫葯公共技術平台、動漫影視公共技術平台、微軟SaaS平台和知識產權掩護中心等10大專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蘇州工業園區打造創新創業環境的步調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蘇州高新區近年大力實施"集合科技"戰略,加速集聚創新資源,全國首家部、省、市共建的大型科技翻新基地姑蘇科技城已累計投入80多億元,建成包含蘇南工研院、蘇高新軟體園、微體系園、生物醫學園和國際文明創意園等綜合性創新載體100多萬平方米,構成了集成電路、嵌入式軟體、新葯創制等公共服務平台,科技城還與大連軟體園合作共建了蘇州高新區軟體產業示範園。

吸引國家級研發機構、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是蘇州市近年創新載體建設的重點。今年上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路甬祥親臨蘇州為中國迷信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納米所揭牌,納米所4.8萬平方米的新研發大樓正式啟用,這使得蘇州成為我國生物科技、納米技術的創新高地。11月6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籌)揭牌典禮在蘇州高新區科技城舉辦,X光造影儀、液晶自適應視網膜高辨別儀成像等6個首批科研項目啟動,將建設高水平的醫療儀器研發平台。

蘇州市全面推進科技創業園建設,孵化器實現"質"與"量"的和諧發展,載體的專業化特色逐漸浮現。蘇州工業園區國際科技園擁有IC設計、軟體及服務外包等在孵企業500多家,吸納就業人數15000多人,被科技部火把中心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生物納米園是江蘇省首個取得省級認定的生物醫葯專業孵化器,已湊集生物醫葯、納米技術企業80多家;創意泵站已成為園區發展動周遊戲、產業設計等創意產業的新亮點,擁有30多家創意企業。作為全國首批三家"國際企業孵化器"之一的蘇州創業園,已累計孵化了科達科技、東菱振動等科技型企業1100多家、畢業300多家,吸引留學職員企業近400家,並有科達、阿特斯等4家在海外上市,培育了蘇州東菱振動實驗儀器有限公司等一批"小偉人"企業,吸引了教學、研究員以及國內外高級人才1600餘人,開發出高科技項目1200餘項,其中國家、省、部級項目300多項,領有500多項國家專利產品;蘇州創業園今年與土耳其梅爾辛科技園簽約共建姐妹園,新加坡騰飛集團騰飛蘇州創業園正式啟動建設。自2006年以來,全市新增國家級、省級科技創業服務中心14家,累計省級以上科技創業服務中心達21家,孵化面積136萬平方米,在孵企業1500家,在孵企業從業人員超過2.5萬人。

全市加快推進特點產業基地建設,蘇州軟體園、崑山感測器基地等11家集研發、製造、創新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接踵建立,總數居全省第一,為培養強大科技型企業供給了主要平台。企業研發機構建設一直穩步推動。新增企業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討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等研發機構334家,沙鋼集團、常鋁公司、亨通集團等3家企業技術核心被認定為國度級企業技巧中央。

創新創業環境日益優化

蘇州近年持續營造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全市設破了蘇州市科技創新創業市長獎、科技配合獎和科技提高獎,啟動並實施了"蘇州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

近年來,蘇州大力實施了"推進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抵扣政策落實專項行動",全市科技、財政、統計、稅務等部門形成"增稅是政績,為企業創新免稅也是政績"的觀點,通過率先實施國家科技創新政策,搶抓率先科學發展的歷史機遇,推動科技政策落實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該市將享受創新政策的企業擴展到所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承當市級以上科技項目標企業,促進企業科技投入進一步增添。全市科技部門共對322家企業計574個項目進行存案,在稅務部分辦理並享受2007年度研究開發費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共有213家,企業數同比增長94%,波及當年企業研究開發費10.77億元,同比增長79%,加計抵扣額達5.33億元。按150%加計抵扣的應征稅所得額則達16.03億元,據測算,可免徵企業所得稅達3.36億元。

針對高層次人才相對緊缺狀態,蘇州市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重視引進與培養相結合,加快創業創新領軍人才會聚,加快建設與蘇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人才步隊。繚繞"打造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域"目的,組織實施了緊缺人才培養工程、高級人才增長計劃、千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工程、姑蘇創新創業領軍人才計劃等,重點造就和引進海內外高檔次人才、外向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和高等技工人才,特殊是攜帶名目和氣於組織結果轉化的科技企業家,控制要害核心技術的海外留學人員來蘇州創新創業。

2007年,市政府公布了《蘇州市科學技術嘉獎措施》,首次設立"科技創新創業市長獎",並由單純獎勵項目拓展到獎勵科技人才、科技企業家,並加大人才引進鼓勵力度,首批16名蘇州市科技領軍人才來蘇創新創業,市級財政每人贊助220萬元,23名高層次人才獲江蘇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方案資助,總人數位居全省第一。去年全市共引進大專以上各類人才7.4萬人,留學回國人員533人,引進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總數分辨比上年增加33.5%%和43.3%%。目前,全市大專以上人才總量67.9萬人,在蘇工作的本國專家5000多人。

兩年來全市加大資金攙扶力度,投入專利專項資金4600萬元,去年企業和個人申請的專利量佔比超過98%%,常熟開關有限公司和崑山好孩子集團被列入首批"國家企業知識產權示範創立單位"。蘇州將知識產權工作網路向鄉鎮延長,專利治理與服務系統進一步完美,金石投資,知識產權維護和創新環境得到污染。兩年來,全市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達到4.67萬件和1.53萬件,超過從前20多年的總和。2007年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三、第四位,發現專利申請量首次超過南京。

蘇州市風險投資近年得到倏地發展。到2007年年底,全市危險創投契構超過20家,金石投資,蘇州創投集團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功效最為明顯的創投公司之一。蘇州創投集團是一家擁有數個全國第一的創投企業:國內第一個非法人制的中外合作創業投資基金、第一個專業化的種子期投資基金、第一個按市場化運作的創業投資領導基金。現在,該團體能夠投資創新企業成長進程的各個階段,分離投資處於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擴大期、成熟期的企業。

以創投集團為核心,園區積極構築籠罩企業不同發展階段,集創業投資、產業投資、融資擔保為一體的自主創新金融支持體制,設立總額為100億元的"中新高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建立科技型中小創業企業統貸平台,成立每年1億元的"風險創投跟進投資與風險補助基金",已聚集各類創投機構54家,區域風險資金規模達150億元。

今年110月,蘇州專利申請量和受權量分別達37123件和15576件,新建公共服務平台18家,引進獨立外資研發機構7家、累計獨立外資研發機構達21家,蘇州自主創新工作提前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提速期。

蘇州市市長閻立以為,當前,蘇州正在堅固小康成果、提高小康程度的基本上,朝著基礎實現現代化目標加快邁進。在新的發展階段,蘇州經濟社會發展要在高平台上實現更大的打破,必需把提高自主創新才能作為調劑經濟構造、改變發展方法、進步中心競爭力的中心環節。蘇州市目前正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全力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積極爭創國家創新基地,在更高平台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使自主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能源

■城市手刺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地處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自古人傑地靈,物產富饒,素以歷史長久、風物清嘉、經濟發達、民生殷實、人文薈萃著稱於世,享有"漁米之鄉""絲綢之府""世間天堂"等美譽。

蘇州是中國首批頒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的歷史可上溯到七千年前。公元前514年,吳大夫伍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為吳王建造闔閭大城。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常見。城內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粉牆黛瓦,小橋流水,整體呈長方形雙棋盤式。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流經蘇州,給有著東方威尼斯之稱的蘇州增加了新的魅力。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堪稱一座"園林之城"。蘇州是一個古韻與今風共存、傳統與現代兼得、物資與精力齊備、科技與人文融會、東方與西方對接、活氣與魅力同在的蘇州,是一個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的蘇州,這是蘇州這張城市咭片的真理。

■數字蘇州

兩年來,蘇州不斷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市政府設立了2.5億元自主創新專項資金。市處所財政科技投入增幅顯明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增幅,今年全市預計超過16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崑山市財政科技投入均超過2億元,其中蘇州工業園區突破3億元。

2007年全市社會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其中90%%以上由大中型工業企業投入;申請專利3.38萬件,其中70.4%%由企業申請;設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機構73家,其中95%%在企業。到2007年年底,全市分別擁有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93家和1430家;去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24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到達33%%,佔全省的比重達到35.7%%。全市23家民營科技企業被世界出色華商協會評為"2008中公民營科技企業500強"企業,本土科技型企業正在快捷成長。到2007年年底,全市企業與全國100多家高級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近300個產學研結合體,共實行1500多個合作項目。產學研聯合層次不斷提升。目前,中科院近100家研究所中的1/10在蘇州建立了研發機構或產學研聯合體。

閱讀全文

與工業基地雙倍增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天津寶馬庫房在哪裡 瀏覽:475
鄭州到成都汽車坐多久 瀏覽:741
哈輕工業學校怎麼樣 瀏覽:212
寶馬x2車內音樂怎麼用 瀏覽:674
12款賓士c皮帶怎麼掛 瀏覽:526
寶馬x1首付6萬月供多少 瀏覽:507
工業設計如何說聽起來高大上 瀏覽:598
賓士cls汽車輪胎扭力是多少 瀏覽:732
汽車怎麼退出藍牙 瀏覽:98
樂昌到白石的汽車有哪些 瀏覽:459
江華到永州汽車多少錢 瀏覽:125
汽車續保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301
寶馬x1如何設置尋車呼叫 瀏覽:914
上海工業水洗機多少錢 瀏覽:282
蘇州工業乙炔價格多少 瀏覽:644
寶馬m4修車怎麼掛N檔 瀏覽:68
第一輛奧迪是哪個系列 瀏覽:474
寶馬4x店技術員工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340
工業化革命是為了什麼 瀏覽:487
賓士c級車dvd播放器怎麼接線 瀏覽: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