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內江有些什麼工業

內江有些什麼工業

發布時間:2023-05-25 08:14:10

❶ 內江的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內江市(含1998年2月新置的資陽地區)是一個開發早,歷史悠久之地。歷史可追溯至遠古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就其歷史演變進程到民國止,大體可分為以下7個時期:
遠古時期
內江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區的沱江中游,土地豐腴,經濟開發較早。據1951年出土的「資陽人」頭骨化石和其他一些石器,陶片及植物標本等文物證實,約在距今3.5萬年至4萬年前,今內江市所在沱江流域即有古人類生息繁衍,並逐步形成了原始部落群體。故有今資陽、資中地區為堯時資國封地之說華夏歷史進入到周王朝,今內江市已分屬於古蜀,巴兩國,由於蜀國與周王室臣屬關系的確立,也推動了蜀中今沱江流域地區人民同周王朝的聯系。春秋時期出生於今沱江之濱王二溪的孔子師、周大夫萇弘便是明證。簡陽市1975年─1982年間數次出土的周代銅壘、戈、矛、劍等器具和銅錢,表明了該地在春秋戰國時代,已是古蜀國的軍事重鎮了。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秦平定蜀侯叛亂,同時派張儀東滅巴國,分別改置蜀郡、巴郡。今內江市隨之納入秦國版圖,並成為巴、蜀兩郡往來聯系的通道。
秦漢三國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大一統的封建專制王朝,今內江市也作為秦帝國在巴蜀地區一部分得到相應的開發。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巴蜀平定,全國復歸統一。後經文、景之治,漢武帝繼位,開疆拓土,加大了西南邊境開發的力度。從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到東漢順帝永建年間(公元126─131年)在今沱江中段先後建置了以今資陽市雁江鎮為中心的資中縣,以今內江市市中區西化龍山麓為中心的漢安縣,今內江市出現了歷史上經濟第一個發展時期。據《化陽國志》等文獻記載和數以百計的漢墓發掘文物證實:今內江市的鐵山(威遠西北)之鐵、牛革卑之鹽,資水(即沱江)沿岸的桔柚,就成批通過資水運往成都;高祖十年(前197年)由蕭何監造的未央宮東閣磚也到資中(今資陽市)落戶。元康元年(前105年),特製的「資中城」銘文漢磚亦在資中問世。《華陽國志》還說:「漢安縣,郡東五百里,土地雖迫,山水特美好,宜蠶桑,有鹽井魚池以百數,家家有焉,一郡豐沃。」順帝永建五年(公元130年)修築漢安棧道,進一步溝通了漢安同益州成都的經濟聯系。史料表明:兩漢時今內江市的農牧漁蠶業和冶煉、制陶、井鹽、建材、建築等手工業都已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沱江流域的沃土孕育了沱江人,辭賦家王褒、名臣董鈞、治黃水利專家王延世就是當時從這里成長起來的。這種相對安定的局面,一直保持到蜀漢景輝五年(263年)司馬昭派兵滅蜀時為止。
兩晉南北朝時期
兩晉秦始元年(266年),司馬炎稱帝,內江市盡入西晉版圖。自惠帝永平元年(191年)起,北方「八方之亂」和關西人起兵么晉,迫使大批關中士人、關西流民入蜀謀生求食,從而引發了牛革卑、資中、漢安本土居民的向外大遷徙。惠帝太安二年(303年),巴人李特據蜀建號,次年(304年)其子李成稱帝,國號大成,南方僚族人乘機北侵,漢安縣全境為「夷僚」所據,縣人離家隨縣衙僑居異地;同時縣政荒蕪的資中縣,亦因戰亂頻繁,名存實廢;極度動盪的牛革卑縣,改隸蜀郡,今內江市陷入長達200年的災禍之中。
西魏廢帝二年(553年)平蜀,中央政權控制力量逐步南進,一面復建地方政權,一面對僚人招撫。當年的牛革卑縣(兩年後更名陽安縣)境西南隅新置資州,負責南進安撫工作。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年)在今安岳、樂至縣增新置普州和安岳、永康、多業諸縣。明帝武成二年(560年),資州南遷至漢資中縣故地新置的資陽縣城;武帝保定年間(561─565年)又在今資中縣重龍鎮置盤石縣;天和二年(567)再在漢安故址置中江縣(隋開皇元年[581年]更名內江縣)。荒廢已久的沱江中游地區,終於又得恢復重建。
隋唐五代兩宋時期
581年隋文帝取代北周稱帝,不久滅陳,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奠定了蜀地經濟恢復的基礎。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637年,唐太宗即位,實現了貞觀之治。飽經戰亂之苦的沱江流域中部地區,終於形成了資州(隋文帝開皇七年[587]治遷盤石縣)、簡州(隋初新置,治陽安縣)普州三州共同治理的穩定發展局面,並步入了歷史上第二個經濟特久繁榮時期。從廣泛分布於今內江市各區、市、縣盛唐、中唐期間開鑿的數以百計的摩崖石刻造像題記和寺廟碑記證明,沱江流域中部地區當時的經濟、文化都已達到新的水平。
五代前後蜀時期,中原朝代變動頻繁,但蜀境還是相對安定的。965年,宋太祖定蜀後,今內江市的經濟狀況較唐五代時期繼續發展提高,今資中、資陽、安岳等縣、市多處出土的宋代文物證實,兩宋時期,這里製作的陶瓷、建材製品,無論是品種工藝,都具很高水平。一些成片的聚落民居,建築考究,布局有序,反映了當時人民的生活是不錯的。安定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一批濟世的人才,狀元許將、許奕、趙逵,丞相趙雄,理學家陳摶、數學家秦九韶,就是其中佼佼者,享有「西眉(山)、東普(州)」之譽的安岳縣,在宋代就出現進士262名。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軍分路進攻四川,普州兵亂;淳祜三年(1243年),蒙古軍從南部入川,資州及轄縣荒廢;普州軍民築鐵峰城,據險置治,固守至寶祜六年(1258年),城破州廢。自此,今內江市出現了歷史上第二次大荒亂。
元明清時期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統一中國,建立了廣袤的元帝國。經過宋末元初30多年的戰爭,今內江市除簡州建制保留外,因地廣人稀,資州、普州建制始終未得恢復。順帝至正22年(1362年)。徐壽輝部將明玉珍入蜀,建大夏地方割據政權,大批湖廣居民隨其入川,資州(含內江縣)、安岳(含石羊縣)恢復州縣之治。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大將湯和、廖永忠等率師平夏,今內江市隨川入明版圖。明太祖、成祖採取多種有效措施,鼓勵外省籍居民入蜀墾殖經營。歷經洪武、永樂、洪熙、宣德等四朝近70年(1371─1435年)的開發,今內江市境的經濟得到全面的恢復和發展。到隆慶、萬曆年間(1567─1619年),內江、資縣(資州改置),資陽、簡州(曾一度改簡縣)、安岳、樂至、威遠、隆昌(隆慶元年[1567]新置)等8縣(州)的區劃匡架基本固定,以水稻、甘蔗、桑麻為主體的種植業和以冶煉、採掘、土陶、制鹽、製糖、紡織等為主體的手工業又發展到歷史第三個高峰期,有的已達歷史最好水平。文化教育事業也有許多新的成就,一個僅有3.4萬人(萬曆六年[1578]資料)的內江縣,在明代就考中進士119名,舉人312人,入仕任總督、巡撫以上高級職官者竟達25人,在四川州縣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明思宗崇禎十年(1637年),由於統治集團荒淫腐朽,引發的全國性農民起義波及四川。自此時起,明與義軍間,明與清之間,清與義軍間,清與吳三桂叛軍間的戰爭不斷,今內江市又陷入戰亂之苦,千里沃土,渺無人煙。
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蜀地始定,康熙初年(1662年),今內江市各州縣的官吏才陸續到職。在康熙、雍正兩朝(1662─1735年)倡導移民和與民生息等一系列寬賦政策的感召下,湖廣、江西、福建、陝西等省大批居民來沱江流域墾殖落戶,經濟又開始復甦。雍正五年(1727年),隨著資州直隸州(改資縣置,轄資陽、內江、仁壽、井研4縣)的建立,再經乾隆、嘉慶、道光三朝(1736─1850年)的發展,今內江市人口已超過明中葉全盛時期,農牧漁蠶業和製糖等手工業亦達新的水平。內江、資州的蔗糖生產已同福建、台灣並稱為全國三大糖業基地;內江蜜餞、隆昌夏布、樂至藕粉等土特產品享譽全國。沱江、球溪河、清流河航道千帆競發,上通成都,下達重慶、武漢;東大路(成渝南線)、小川東路(成渝北線)、資(州)榮(縣)等陸路幹道,車馬如流,一派繁忙,內江、資州、簡州、隆昌4地已成為川中南地區的主要物資集散地。
1842年,鴉片戰爭失敗,列強迭次入侵中國,民族矛盾、階級矛盾交替上升,義和團、李藍義軍在今內江市境的革命活動,極大地激發了這一地區人民的愛國、革命熱情,1911年8月著名的保路同志會「羅泉會議」召開,引發了是年冬資州、威遠、內江3州縣的獨立。同盟會員喻培倫、楊禹昌和保路同志軍首領胡玉垓的壯烈犧牲,為內江人民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民國時期
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了清王朝在內江市的統治,但不久北洋軍閥竊取了革命果實,今內江市很快又成了討袁的護國戰爭、反段的南北護法之戰和四川軍閥防區割據的爭奪中心,拉扶派款、戰禍連綿。僅內江縣因佔領軍的不斷更替,在民國23年(1934)時,田賦徵收就預徵到1965年,人民不堪重負,社會極度動盪。有壓迫就有反抗。內江、安岳、隆昌、樂至、威遠等地進步青年和農民在中共四川省委的領導下,積極投身革命斗爭,涌現了陳毅、曹獲秋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董朗、彭明晶、廖恩波、羅世文等著名烈士。
民國24年(1935)川政統一,今內江市各區、市、縣分隸於第二(治資中,轄資中、內江、資陽、簡陽、威遠、榮縣、仁壽、井研8縣)、第七(隆昌)、第十二行政督察區(安岳、樂至)。民國26年(1937)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今內江市人民竭盡全力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大力支援抗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內江、資中兩縣蔗區人民將蔗糖生產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確保了前方後方的糖料供應;同時新發展了燃料酒精製造業,僅1942──1944年3年時間,內江的四川和資中、簡陽等3家酒精廠即生產酒精4,025,818加侖,其中內江1縣提供給資源委員會用於抗戰的酒精即達該委總需量的13.8%。在馮玉祥將軍發動的抗日愛國捐獻運動中,內江、隆昌、威遠3縣獻金總量就達8,920萬元。在8年抗戰期間,8縣籍將士陣亡的達6261人,陸軍上將饒國華烈士即是當中的傑出代表。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發動全面內戰,窮兵黷武,倍加盤剝,今內江市經濟復又嚴重衰退,通貨膨脹,民不聊生,人民再度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多行不義必自斃。國民黨「戡亂建國」的倒行逆施,加速其失敗。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2月5日至15日,內江等8縣人民相繼宣告解放,迎來了歷史新紀元。1950年,資中專員公署遷內江,改名為內江專區,轄內江、資中、資陽、簡陽、仁壽、威遠等縣。1951年,分內江縣城和近郊設縣級內江市,專、市、縣同駐一城。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
1985年撤銷內江地區建地級內江市,改原內江市為市中區。1989年,撤銷內江縣改置東興區,與市中區同為內江市的直屬縣級區。與此同時,還管轄資中、資陽、簡陽、威遠、樂至、安岳、隆昌等七縣,總面積13340平方公里。
1995年,資陽縣改為縣級資陽市,1996年簡陽縣改為縣級簡陽市,均由四川省直屬管轄,由內江市代管。1998年2月,經國務院決定,內江市的行政區劃再度進行調整,將資陽、簡陽、樂至、安岳等四縣市劃出,另成立資陽地區。內江市轄市中區、東興區、資中縣、威遠縣、隆昌縣等3縣2區。

❷ 內江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2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1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發展定位為「現代製造業功能區、產城一體示範區」。是四川省規劃的內江建大城市新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08年初內江市委、市政府決定內江經濟開發區城西工業園區作為市級重點工業集中發展區,2009年被確定為四川省「1525」重點工業園區,2010年獲「中國汽車(摩托車)零部件製造基地」稱號,2011年獲四川省「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稱號。園區產業布局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業為主,同時發展物流業,為內江新城、城市新區。2012年,經開區工業園實現了百億園區的初步目標。2013年,經開區成功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中國汽車(摩托車)零部件製造基地、成渝經濟區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區、四川省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區內現有省級台商工業園1個、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1個、信息安全產業孵化器1個、10萬平方米電子商務大廈1幢,正規劃建設1個電子商務基地、1個信息安全產業園,形成了機械汽配、電子信息、生物醫葯和現代服務業四大特色產業。

❸ 四川內江有哪些

內江市包括2個區3個縣。 內江市市中區: 內江市轄區,市府駐地,位於市南部,人口53.2萬,面積385.5平方公里,轄6街道8鎮3鄉,區府駐人民路。工業的主導產業有紡織、機械、食品、製糖等。農業主產稻穀、小麥、甘蔗、蔬菜等。有56所大中等學校。 成渝鐵路、內宜鐵路、成渝公路、內遂公路、內峨公路過境。 內江市東興區: 內江市轄區,位於市南部,人口81.8萬,面積1181.5平方公里,轄2街道12鎮15鄉,區府駐東興街道。 工業的主導產業有紡織、食品、建材、機械等。農業主產玉米、小麥、稻穀、油菜子等。養殖業以生豬、家禽、淡水魚為多。有49所大中等學校。 內江市隆昌縣: 隆昌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腹部,川渝兩省市交界處,古有「北接秦隴、南通滇海、西馳敘馬、東達荊襄,以彈丸而當六路之沖,扼川南而通四面八方」之稱,是川、滇、黔、渝重要物資集散地。全縣總人口75.57萬人,幅員面積794.41平方公里,轄18鎮鄉,369個行政村,32個居委會。 內江市資中縣: 地理氣候:資中佔地1734平方公里,轄33個鄉鎮,總人口131萬人,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春早夏長,年均氣溫17.4℃,年均降雨量1007.7毫米,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全國商品糧、生豬、水果、特種水產基地。 交通:資中位於成渝兩市之間,沱江中段,距成都140公里,離重慶190公里。成渝高速公路、321國道、成渝鐵路及沱江橫貫全境。 內江市威遠縣: 威遠縣位於四川省中南部,隸屬內江市。全縣幅員面積1287平方公里,轄20個鎮、323個村,總人口74.8萬人。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8.28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21:53:26;財政總收入3.16億元,工業增加值17.54億元,規模工業產值4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34元 。

❹ 內江市有翅片廠嗎在哪裡

有,資中縣工業園區鳳凰嶺片區鳳祥中路。
根據查詢網路地圖顯示:內江市有讓哪悉翅片廠,地址坦乎位於資緩枝中縣工業園區鳳凰嶺片區鳳祥中路,是一家以從事翅片管製造業為主的企業。
內江市,別稱「甜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下轄地級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境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❺ 內江市國有企業有哪些

❻ 急求!內江市2013年全年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的產值數據

內江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4-3-24 來源:[內江日報]

2013年,內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提質增效」的工作基調,堅持「三個加快」的發展思路,實施「兩化」互動、統籌城鄉戰略,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開放,全力打造成渝經濟區重要增長極。全市農業穩步發展,工業較快增長,投資、消費需求擴大,財政金融運行平穩,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
一、綜合
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9.34億元,同比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6.32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661.33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231.69億元,增長10.7%。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6.7:62.4:20.9調整為16.5:61.8:21.7。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643.03億元,增長12.6%,佔GDP比重達60.1%,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3%。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4.9%,醫療保健用品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2.9%,居住類價格上漲1.8%,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類價格上漲1.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4%;衣著類價格下降2.8%,煙酒類價格下降0.1%;交通和通信類持平。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與同期水平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下降1.6%。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3.85億元,增長4.1%;增加值176.32億元,增長4.0%。
全年糧食總產量151.22萬噸,比上年增加4.78萬噸,增長3.3%,連續7年增產。油料產量10.14萬噸,增長1.9%。主要農產品產量列示如下:
全年出欄生豬315.84萬頭,增長2.2%;家禽2625.28萬只,增長3.6%;生豬存欄234.26萬頭,下降2.8%;肉類總產量28.88萬噸,增長4.2%。主要畜產品產量列示如下:
全年水產養殖面積0.98萬公頃,增長1.3 %;水產品產量 9.13萬噸,增長10.8%。
全年完成工程造林面積467公頃,全市森林面積171529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1.9%。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5.4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8.95萬畝,新增和恢復蓄引提水能力2776.9萬立方米。解決了23.67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處,分散供水工程120處;建成5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綜合示範區和9個全域灌溉示範小區;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8.03平方公里;新建及整治渠道1050.6公里,新建改造山平塘999口,新建蓄水池1429口,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61座。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達500戶。全年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1697.11億元,增長18.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1.2%。五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1542.47億元,增長18.2%,占規模工業的90.9%。
全市重點監測的55種主要工業產品有39種增長,增長面為70.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列示如下:
全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53.6點 ,比上年下降14.8個點。總資產貢獻率為23.8%,比上年下降2.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26.02萬元/人,比上年增長20.2%;產品銷售收入1709.51億元,增長19.4%;利潤總額100.04億元,增長27.7%;利稅總額189.06億元,增長18.4%。
全市有資質等級建築企業119個,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43.92億元,增長17.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44.86萬平方米,增長12.0%;房屋建築竣工面積 517.52萬平方米,增長24.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5.93億元,增長25.1%。全年新開工項目(不含房地產)806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5.13億元,增長33.5%;第二產業投資213.59億元,增長17.5%,其中工業投資213.06億元,增長17.5%;第三產業投資347.22億元,增長30.0%,第三產業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0.3%。
全年完成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257.01億元,增長40.2%;非國有投資318.93億元,增長15.1%。非國有投資佔全市投資總額55.4%。
全市到位域外資金548.25億元,同口徑增長35.5%,其中國內省際間到位資金437.49億元,增長35.0%;工業生產性項目到位資金384.64億元,下降1.1%,佔到位域外資金比重為70.2%。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業
全年交通建設項目投資完成33.65億元。建成通鄉、通村公路共計1150公里,其中水泥路1087公里,油路63公里。建成1個鄉鎮客運站,完成4個農村客運碼頭的建設,完成農村渡改橋7座,完成公路安保工程國省道158.4公里,整治公路危病橋434延米/7座。年末全市公路管養里程達9880公里(不含242公里高速公路),其中,等級公路6267公里。
全年客運量1.25億人次,旅客周轉量38.66億人公里,分別增長17.6%和14.6%;貨運量0.67億噸,貨物周轉量65.84億噸公里,分別增長13.6%和14.9%。
全年實現郵電業務收入17.61億元,增長15.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7.45萬戶,下降6.1%;行動電話用戶236.30萬戶,增長8.3%;每百人擁有行動電話55.4部,比上年增加4.2部。
六、貿易、外經和旅遊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6.12億元,增長14.5%。分地域看,城鄉市場分別實現零售額202.56億元和113.57億元,分別增長14.9%和13.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252.71億元,增長13.7%;住宿餐飲業零售額63.41億元,增長18.0%。按經營單位規模來分,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00.15億元,增長21.7%;限額以下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15.97億元,增長10.2%。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3.63億美元,增長15.7%,其中,出口3.15億美元,進口0.48億美元。全市獲權企業252戶,其中:新批獲權企業26戶。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980萬美元。
全年接待遊客1788.61萬人次,增長29.8%;實現旅遊總收入110.29億元,增長28.0%。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完成地域內財政總收入143.89億元,比上年增長39.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37.75億元,同比增長22.1%。財政總支出227.60億元,增長23.2%。其中,公共財政支出158.93億元,增長11.9%。
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079.47億元,比上年增長21.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747.12億元,增長16.9%。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514.35億元,比上年增長26.4%。
全年各種保險機構保費收入24.69億元,增長7.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7.35億元,增長18.0%;壽險保費收入17.35億元,增長3.7%。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8.18億元,增長48.8%。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完成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96項, 取得市級以上科技成果20項。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專利申請741件,專利授權412件。同時,採取有效措施發揮外援科技智力隊伍的作用,全年企業與外智人才成功對接項目新增20個。
全市有各級各類學校1131所,在校學生58.83萬人,教職工3.57萬人。大力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新、改擴建了20所城鄉公辦幼兒園,發展民辦幼兒園30所,改擴建了11所城區城郊和縣鎮學校。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按照農村初中學生1250元/生·年,小學1000元/生·年補助農村義務教育寄宿貧困生生活費,惠及學生35.2萬餘人。資助普高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1705人,資助高校貧困生1941人;免除37992名中職學生學費,為16639名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助學金;資助普惠性幼兒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2461人;為47199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實施營養改善計劃;開工建設農村教師周轉房56套,建設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食堂7231平方米。全市本科硬上線7997人,上線率達41.94%,比上年增長3.5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4個,藝術表演場所5個,文化館6個,文物保護管理所6個,鄉鎮文化站111個,公共圖書館4個,圖書總藏量510千冊(件)。新建社區書屋133個,新建城市社區文化中心4個。組織了8場大型演出,開展文化惠民活動35場次、文化下鄉活動43場次,新創劇本5個、歌曲5首、舞台節目10個。組織開展了出版物市場專項行動6次、文化市場專項行動5次。啟動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新發現可移動文物213件;完成3項基本建設文物踏勘工作。
全市有市級廣播電台1座,市級電視台1座,縣級廣播電視台3座,鄉鎮廣播站111個,廣播覆蓋率為96.14%。電視覆蓋率為97.60%。免費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0820場次。
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20.53萬人,參合率達99.83%,較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持續下降,嬰兒死亡率降至3.19‰。建成功能基本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3個,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達92.72萬人。
全市承辦省級以上比賽4次,舉辦市級運動會42次,舉辦「周末快樂體育」活動276項次,參加活動群眾超過90萬人次;參加2013年省青少年錦標賽,共獲得金牌24枚,銀牌30枚,銅牌37枚;內江市少年兒童業余體校、東興區業余體育學校成功創建2013-2016年「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資中「盤破門武術」被授予「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推廣項目」;內江籍運動員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獲得2金、6銀、5銅;全年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90個,全民健身路徑4條,農村體育健身示範點5個,市及各縣(區)體育場館免費向群眾開放達137萬人次;實現體育彩票銷售額1.13億元,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資助貧困學生運動員166名。
十、市政建設
全年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2.18億元,其中道路橋梁建設完成34.66億元,城市道路竣工面積為150萬平方米,新增綠化覆蓋面積54.54公頃,新增公園綠地面積26公頃。全年自來水產量6288萬噸,天然氣供氣量14739萬立方米。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及社會保障
據公安部門統計,全市年末戶籍總人口426.84萬人,比上年增加2621人,人口出生率為9.57‰,人口死亡率為6.2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29‰。全市計劃生育率為81.3%。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114元,比上年增長10.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0.6%。農民人均純收入8584元,增長12.9%,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50.1%。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1229人,年末實有登記失業人員1499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58%。
全市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10.37萬人;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54.40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26.8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6.71萬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0.28萬人。城鎮和農村低保覆蓋19.4萬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分別提高至320元/月·人和1920元/年·人。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0所,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45%。城鄉困難群眾門診救助人均標准分別為227元和158元,城鄉困難群眾住院救助人均標准分別為2191元和1168元。資助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對象參合率、困難群眾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覆蓋率達100%,新建社區慈善愛心示範超市服務網路1個。全市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建設13606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9815套。其中,廉租房開工1475套,公租房4187套,經適房309套,限價房500套,城市棚戶區5666套。
註:
1、公報中各項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內江統計年鑒—2014》為准。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總產值及增加值指標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資料來源: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社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林業數據來自市林業局;灌溉面積、水資源數據來自市水務局;新建公路、公路運輸、貨物吞吐量等數據來自市交通局;電信業務數據來自電信企業;保障性住房、城市污水處理、建成區綠地率來自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貨物進出口數據、外商直接投資、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市商務局;郵政業務總量數據來自市郵政局;旅遊數據來自市旅遊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市人民銀行;保險業數據來自保險公司;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技術合同、專利數據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廣播、電視、電影數據來自市文廣新局;體育數據來自市體育局;衛生、新農合數據來自市衛生局;社會服務、低保和五保救濟數據來自市民政局;計生數據來自市人口計生委;其他數據均來自市統計局。
(內江市統計局 2014年3月21日)

❼ 內江市國有企業有哪些

貌似直屬內江市政府和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很少哈
我知道的有以下幾個比較大的企業:
川威集團
內江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國有獨資)
內江嘉宏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內江水務公司(自來水廠)
內江市天然氣總公司(天潤燃氣)

白馬循環流電廠屬華電、白馬老電廠好像是屬神電
國家電網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內江分公司、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工商、建設、農業、農開等國有銀行都是內江市政府協管

歡迎大家補充,尤其國資系統的官人

❽ 內江工業園區有什麼廠

四川大信重工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內江工業園區有四川大信重工機械製造有限碼冊源公司,內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2年經四川省姿帆政府批准成立的首批省級開發區之一。遲態

閱讀全文

與內江有些什麼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宜賓兒童汽車哪裡有賣 瀏覽:458
汽車機油怎麼分級 瀏覽:188
18t奧迪怎麼樣 瀏覽:853
40萬賓士轎車車尾燈換個多少錢 瀏覽:666
汽車如何清理干膠殘留 瀏覽:349
工業電商業電居民電哪個貴 瀏覽:484
黃橋長途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544
賓士車坐墊什麼色好 瀏覽:775
襄陽市襄城工業國有什麼廠 瀏覽:568
奧迪s4怎麼操作 瀏覽:230
賓士內飾栗棕色和咖啡棕哪個好看 瀏覽:894
奧迪a4什麼時候換mqb平台 瀏覽:736
252匹奧迪a4多少錢 瀏覽:191
賓士s前擋4s店多少錢 瀏覽:283
過大水坑汽車容易哪裡損壞 瀏覽:987
奧迪q5和gl8哪個值得買 瀏覽:46
長安汽車認證的機油是什麼 瀏覽:377
奧迪q3定車下訂單多久 瀏覽:45
奧迪a4開得少保養多久一次 瀏覽:169
合肥站到瑤海工業園怎麼走 瀏覽: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