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我們如何發展工業化

我們如何發展工業化

發布時間:2023-05-24 13:39:37

Ⅰ 中國是如何實現工業化的

新中國的現代化,主要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學化和理性化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核知心是工業化問題。
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新中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先合理調整後社會主義改造;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等措施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全面道起步。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基本建設投資近千億元,石油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也有較大發展,但「大躍進」三年造成了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③文革時期(1966-1976年):受「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除交通運輸業外其他版均處於倒退的局面,新中國工業出現了嚴重挫折。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為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農村中權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市中企業管理體制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沿海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辟,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從而大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進程。

Ⅱ 如何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

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制定產業政策: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產業特點,制定產業政策,增加對重點產業的投入和支持,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推動技術創新:加強科技創新和中搏技術引進,推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升級和轉型,提高工業產品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建立多元化的企業生態系統:建立多元化的企業生態系統,促進各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加強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培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提高綠色製造水平:加強環保意識,推廣低碳、綠色製造,提高工渣培敏業產品的環保性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通過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提高中國工業的綜合競爭力和發展水平。如枝

Ⅲ 如何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通過查詢相關資料顯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方法:
1、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建立企業主導的產業創新生態,著力打造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新優勢,實施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工程,突破一批重大標志性的技術、產品和裝備,實施國家製造業創新網路建設工程、建設開放協同高效的共享技術平台。
2、要打造現代化的產業鏈。繼續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瞄準關繫到國計民生、國家安全、高技術戰略性領域,實施產業鏈、供應鏈強鏈和補鏈,推動傳統產業全產業改造升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以及航空航天海洋等新興產業領域,大力發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前瞻性布局未來產業,掌握產業發展主動權。

Ⅳ 如何走一條新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來講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意義,必須了解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及其弊端。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1978年我國工業吸收的勞動力僅為5009萬,比1952年增長302%,而同期固定資產卻增長了2046%,相當於工業勞力增長的6.8倍,這給我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195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9.4%,以後歷年都沒有超過10%。不重視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據十六大的部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一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設備投資2/3依賴進口。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盡快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新的成長鏈。二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依賴引進,不僅利潤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技術安全。以信息產業為例,外國生產商往往對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關鍵時候,國外「專家」只要「微調」計算機的某個軟體,或在某個硬體中稍作一點手腳,輕則會影響我國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重則將給我國的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力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以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三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強大動力。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真正做到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場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形成有利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宏觀環境。同時,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工業化、現代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在新的發展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

Ⅳ 當下中國應該如何實現工業化的強國夢

1.堅持改革開放原則。只有堅持改革,不斷改進,才能使工業發展更加有序高效
2.堅持創新是第一生產力,要不斷創新,走我們自己的中國工業化發展道路,掌握原創技術和核心技術,才能不再受制於人。
3.不斷引進新技術,更要走出去。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借鑒成功經驗,把市場擴大到國外,拉動外需 ,增加知名度和認可度。

Ⅵ 結合實際談談如何走好工業化道路

第一,要轉變在傳統工業化模式下形成的思維定勢。我們必須深刻認識,依靠資源和資本投入支持的粗放增長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的。我們應當把轉變增長方式、建設節約型經濟當作「十一五」乃至更長時期的基本指導方針。一定要樹立科學發展觀,把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實現持續穩定增長作為衡量取捨的最終標准。
第二,要建立能激勵科學研究和技術在生產中運用的制度和機制,加快技術進步。
第三,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要盡一切努力改善制度環境,使服務業得到充分發展,以便用最少的資源消耗創造更大的價值。
第四,要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即通過信息產業的服務提升各行業的效率。要使信息技術成為降低各行各業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有力武器,帶動社會整體效率的提高。
第五,要加快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競爭性市場體系,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以提供提高效率的制度性保障。
最後,要通過改革,推動教育事業發展,實現人力資本積累。我們必須痛下決心,急起直追。

Ⅶ 社會主義的中國在工業化該如何做

中國的工業基礎,是在前蘇聯的支援下建立的。
但是獨立自主的初級工業體系的建立,卻是在文革時期艱難完成的。因為同時期進行的三線國防建設。
但是新中國明顯沒有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僅是前蘇聯的,還有引進美日德的,總之就是一鍋大雜儈。
真正的完整的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的建立,是改革開放後發展起來的,依託龐大的廉價勞動力、龐大的消費市場,以及老一輩人的艱苦奮斗,還有全民義務教育的實行等等,一系列配套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思想解放等條件加成
即便如此,中國新型工業化之路依然任重而道遠。

Ⅷ 中國如何走向工業化

(1)關於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幾個判斷:實現工業化是共產黨早已確立的重大目標;中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基礎部分;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純老悉道路是從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開始的。
(2)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最重要問題: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論十大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都提到)做乎
(3)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含指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這些事關國家獨立安全和國家富強)。同時,必須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這樣才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料和市場,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
(4)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順序發展國民經濟。
(5)一系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並舉)
以上關於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思想,符合中國人口多、工業基礎薄弱的實際,對加快我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閱讀全文

與我們如何發展工業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哈弗汽車是美國車嗎為什麼叫哈弗 瀏覽:447
如何製作汽車啟動應急電源 瀏覽:791
汽車飼料多久可以喂 瀏覽:413
汽車報廢了車牌怎麼辦 瀏覽:100
寶馬e90水溫怎麼調 瀏覽:525
宜豐工業鍋爐司爐操作證如何辦理 瀏覽:177
奧迪a7變速箱怎麼拆不下來 瀏覽:231
45萬的奧迪首付多少錢 瀏覽:276
寶馬上生產線要多久 瀏覽:420
奧迪q3熄火後有聲音是怎麼回事 瀏覽:52
新賓士優惠多少錢 瀏覽:539
奧迪a7怎麼燒胎 瀏覽:152
賓士g63的充電口在哪裡 瀏覽:547
里水東部工業園最新進展如何 瀏覽:633
黃石到嘉興的長途汽車經過哪些站 瀏覽:149
100萬賓士怎麼修 瀏覽:509
雪地賓士怎麼把悍馬弄出來 瀏覽:171
寶馬x6曲皮帶盤怎麼拆 瀏覽:90
賓士s車上的藍牙耳機怎麼換電池 瀏覽:792
汽車發動機怎麼進水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