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革命的作用和意義
18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歐洲各國在18世紀已先後取得了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擺脫了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封建羈絆。資本的原始積累使資本家獲得了大量金錢,使成千上萬農民破產為「自由的」勞動者。工場手工業的發展和分工的擴大,使大批熟練工人在技術改進上積累了經驗,使應用機器生產成為可能。17、18世紀的科學技術,為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發現和發明。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和相繼而起的其他一些國家,開始了工業革命。
18世紀的工業革命首先是從工作機或工具機開始的。這時的機器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工作機、動力機以及傳動機械。工作機直接作用於勞動對象並使之變為產品,從技術進化的歷史看,人們首先是把加工勞動對象的過程機械化,然後再根據機械的性質和工作阻力大小採用適當的動力推動它。紡織業在很長時期里是英國工業的重要部門,紡織工作機的發明、改進和推廣是英國工業革命的起點。
18世紀英國的紡織業發展很快,紡織技術不斷改進。1733~1738年間,當時還不到30歲的鍾表匠凱伊(1704~1774年)發明了「飛梭」,改變了過去用手穿梭的落後的織布操作方式,提高了織布效率。但是,隨之帶來的是紡紗難以適應織布的要求。1738年,英國人惠特製成的滾輪式紡紗機,紡出了「不用手指」的棉紗,揭開了18世紀工業革命的序幕。1760年,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1720~1778年)把原來水平旋轉的單錠紡車改造為立式的由多個紗錠構成的新型紡紗機——珍妮機,把引紗和捻紗的操作機械化,使紡紗效率提高了十幾倍。1771年,理發師阿克萊特(1733~1792年)利用木匠海斯的設計製成了一種利用水力帶動的滾筒紡紗機。珍妮機紡出的線精細但不結實,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線堅實但不均勻。童工出身的克倫普頓(1753~1827年)在1785年綜合二者的優點,設計了紡線既結實又均勻的紡紗機——「Mule」,即騾機。這種騾機有300~400個紗錠,效率很高,它是近代工業革命中的重大發明。騾機的出現使織布能力又落後於紡紗,1785年,牧師卡特賴特(1743~1823年)又發明了自動織布機。在18世紀末,英國的紡織工業已基本上用機器代替了手工操作,把紡織工業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紡織技術的改革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由於在紡織部門中使用機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競爭能力,增加了利潤,其他的部門中的資本家也紛紛仿效,把利用新的工作機作為聚財之道。而且,由於社會分工之間的聯系,紡織技術的進步必然要求其他方面生產技術的相應改變。有了機器紡紗、機器織布,就要求機械化的凈棉、梳棉,機械化的漂白、印染,機械化的起重、運輸,要求有生產各種機械化裝備的原料和加工技術,要求有力學、機械工藝學、化學等方面的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說:「隨著紡紗部門的革命,必然會發生整個工業的革命。……我們到處都會看出,使用機械法和普遍應用科學原理是進步的動力。」由蒸汽驅動的工業上通用的動力機的發明和應用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隨著紡織機和其他新的工作機的出現,要求動力機也要有所變革。工業革命起源於工作機的改變,發展於動力機的更新。
瓦特(1736~1819年)發明新的蒸汽動力機,是工業革命中最重大的事件。瓦特採取了精密加工、油潤滑和設置絕熱層等措施,改進了紐可門蒸汽機,使熱效率提高到300%以上。隨後他又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在1782年研製成功了具有連桿、飛輪和離心調度器的雙向蒸汽機,使蒸汽機可以把直線運動變為連續而均勻的圓周運動,因此可以經過傳動裝備帶動一切機器運轉,從而給整個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提供了一種可靠的通用動力機。從此,動力機、傳動裝置、工作機組成了機器生產的一個完整的大系統,這是人類生產技術的一次重大飛躍,是認識和利用自然力的一個大突破。
開始用機器製造機器,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第三階段。在製造蒸汽機、紡織機和槍炮的推動下,18世紀末期的機械加工技術也有新的進展。在制鎖、制槍支中開始實行了可以互換零部件的標准化方法。英國機械師莫茲利(1771~1831年)在1794年發明了車床上的移動刀架,在1797年製成了安放在鐵底座上帶有移動刀架的車床。莫茲利把原來用手握持的刀具安裝在機架上並使之沿著車床的中心軸線平行滑動,這種自動刀架車床可以方便、迅速、准確地加工直線、平面、圓柱形、圓錐形等多種幾何形狀的部件,使車床真正成為機器製造業自身的工作機。滑動刀架這一簡單的發明是機械技術史上的重大創造,在19世紀中葉英國出版的《全國的工業》一書中認為,滑動刀架「對機器使用的改良和推廣所產生的影響,不小於瓦特對蒸汽機的改良所產生的影響。採用這種附件的結果是,各種機器很快地完善和便宜了,而且推動了新的發明和改良」。機械化操作的金屬切削機床可以用來製造各種行業的工作機和動力機,也可以用於自己製造自己,它是工業革命中名副其實的工作母機,它的出現標志著機器製造業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1786年以後,蒸汽機的製造帶來了冶鐵業的繁榮。此時,機器大工業已代替了家庭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1835年英國棉紡織業已有23.7萬工人,毛紡織廠已達1300個,工人7.1萬人。
生產的增長,國內市場的擴大,對交通運輸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火車的發明從根本上解決了陸路交通問題。1825年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通車;1830年利物浦和曼徹斯特被鐵路連接起來。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的主要鐵路干線均已完成。19世紀上半葉,雖然帆船在遠洋航行上還處於極盛時代,但蒸汽機在船舶上的使用已獲成功。1812年在多佛爾和加萊間已有了輪渡。1838年蒸汽輪船「天狼星」號和「大西洋」號橫渡大西洋成功。
工業革命中的技術進步不僅是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而且是從根本上動搖舊世界的強大杠桿。在18世紀中葉以前,封建經濟仍有相當的實力,個體農業、個體手工業仍然存在,工場手工業的一些工匠同時又是小生產者或與小生產者有著種種社會聯系。在這種條件下,封建王朝的勢力就比較容易把歷史拉向後退,更有可能把復辟的願望變成復辟的行動。機器大工業徹底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經濟,在庄園主的領地上建立了大批工廠、礦山,使個體農民和手工業者成為僱傭勞動者並使他們不能再保持同農村的宗法聯系,資本主義大中城市不斷增多(18世紀的歐洲有22個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到19世紀末則有147個),鐵路和電報把它們聯結起來,並控制了社會的經濟命脈。由於有了這一切,封建勢力的復辟就成為根本不可能的事了,封建舊世界的社會經濟基礎已經喪失殆盡,它的王朝一去不復返了。
『貳』 槍是什麼時候發明的,這在當時的社會上造成了什麼影響
一、槍的演變
古往今來,「槍」始終是「兵」手中最基本的戰鬥武器。沿著它們產生、發展、演化的足跡,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人類戰爭一幕幕悲壯的發展歷史。
槍的老祖宗是火門槍,步槍的變更:火門槍、火繩槍、轉輪打火槍、燧發槍、擊發槍、轉管槍-連珠槍、栓式步槍、機槍、半自動步槍、沖鋒槍、自動步槍(突擊步槍),而未來則可尺基能最終被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所取代。
1、早期火器
1)後裝槍出世前的火器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火繩槍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達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簡化了射擊操作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最最重要的是做到了隨時瞬間發射,也為槍械的改進奠定了基礎。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2、自動機槍
2)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槍
自動原理發明前的槍都是單發槍。1860年,美國首先開創了轉管槍的先河。該槍也是一種單發槍,但採用多隻槍管,每隻槍管事先裝入子彈,發射時無需再從外部一發發地裝彈,而是依靠槍管存貯彈葯,在發射時依次將數只槍管中的子彈發射出去。在轉管槍的基礎上,通過改進,發明了轉鏜槍-只用一支槍管,用手扳動槍機即可推動槍膛旋轉並對准槍管,能接連射擊若干次,射擊速度比手動單發槍快得多。在1877年的俄、土大戰中,土耳其軍隊用3萬支轉鏜槍快速射擊,使俄軍陣亡逾3萬人。
轉鏜槍不會有因啞火、卡殼等中斷射擊的優勢,但是也存在膛壓低、初速低、射程近和發射時火光、聲音都比較大的劣勢。
轉鏜槍和轉管槍至今依然在生產和使用,就是現在的轉輪手槍和多管轉管機槍。
然而在槍械中獨領風騷數十年的是德國人保羅·毛瑟。他發明了第一支槍機直動-後座式槍,為槍械自動原理另闢蹊徑,成為現代自動槍械的基礎。毛瑟槍被世界各國廣泛採用,中國也是最早採用和仿製毛瑟步槍的國家之一。
馬克沁被稱為自動機槍鼻祖,在輕武器領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在索姆河戰役中,德軍運用馬克泌機槍的密集火力,一天內殲滅英軍6萬餘人。馬克沁自動原理的發明,為其它自動武器的研究擴展了思路。
湯姆遜沖鋒槍也是自動步槍的老祖宗了,在馬克沁成功研製後很多人開始選擇了單兵化更輕便的自動火器,湯姆遜創造了這一二戰期間湯姆遜沖鋒槍的偉大奇跡,至今也是威力十足,難怪銀行大盜和黑幫這么喜歡用它。
MP44式突擊步槍是德國二戰期間的先進裝備,起初被希特勒否認。但是此武器卻秘密生產。一次希特勒考察時問戰士們需要什麼,戰士們都答道:需要MP43。希特勒叫人帶來這個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一看,竟然是當初不可以生產的MP43。後來希特勒經過測試,MP43的確很不錯,後改為MP44式突擊步槍。那時候是唯一的發射栓式步槍子彈的自動武器(當時槍栓式步槍的口徑比自動武器(除機槍外)口徑算大的了)
3)不斷更新的自動步槍
第一支半自動步槍是蒙德拉貢(墨西哥的一位將軍)設計的。而真正標志著槍機直動式步槍時代的結束和自動步槍時代到來的半自動步槍,是美國人約翰·坎特厄斯·加蘭德研製的M1加蘭德步槍。該槍經歷了30個春秋才被美軍方承認而列裝,成為第一支被列裝的步槍,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卡賓槍,實際上也屬於步槍系列。它的槍管較短,重量較輕,可以說是因騎兵的需要而誕生,所以有人又叫它騎槍或馬槍。手槍
俄國的 M1916費德洛夫自動步槍,據資料介紹是世界上出現最早的自動步槍之一。而美國勃朗寧自動步槍的一大功勞,就是在半個世紀後,它啟發了人們發明一種符合現代戰爭要求的單兵輕機槍或班陵姿謹用自動武器。
StG44,1944年命名為突擊步槍,這是世界上第一支真正的突擊步槍。之冊沒後,蘇聯AK47卡拉什尼科夫突擊步槍也脫穎而出,而AK47步槍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德國的StG44。
4)形形色色的突擊步槍
突擊步槍以其火力猛、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備受世界各國青睞。世界上採用小口徑突擊步槍的國家已達到90多個,其中各具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突擊步槍有:美國的柯爾特 M16A2型突擊步槍、俄羅斯的 AN-94突擊步槍、以色列的 TAR-21突擊步槍、比利時的 F2000突擊步槍和南非的 CR21無托突擊步槍等。其中 M16A2型突擊步槍以火力密度大、精確度高聞名遐邇,在確定北約標准彈的武器對比評審中大出風頭,它除裝備美國軍隊外,現已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俄式 AN-94突擊步槍外表採用了引人注目的含玻璃纖維的後托,使用雙排可卸式30發盒式彈匣,能實現2發點射,有效地增強了彈葯的利用率,且在立姿實施2 發點射時,其射擊精度比AK74突擊步槍高13倍。以色列TAR-21突擊步槍採用無托的總體布局,而且可以靈活地更換各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實現不同需求,從而自成槍族。 F2000突擊步槍具有單獨的火控系統,據稱它甚至能與美國的理想單兵作戰武器(OICW)一比高低。
總之,步槍的演變從來沒有停止,突擊步槍的接班武器是理想單兵戰鬥武器,但理想單兵戰鬥武器欲完全取代突擊步槍還尚需時日,因有許多關鍵技術要突破。
武器的樣式也是越來越多。
3、槍栓式步槍/單發式步槍(代表:雷明頓700):指必須需要手動拋殼的步槍,或者是槍栓式拋殼/手動旋轉後拉式拋殼等方式拋殼的步槍稱之:槍栓式步槍/單發式步槍(需要手動填裝子彈,只能裝填一發,巴雷特M99為單發式)
4、半自動步槍(代表:巴雷特M99):絕大多數手槍為半自動,步槍也有半自動。半自動指拋殼和上膛自動完成而無需手動操作的步槍/手槍稱之為半自動步槍/手槍(用土話講,就是一扣扳機打一發,一扣扳機打一發不用拉栓的槍,因為在子彈發射後,槍的自動機構利用火葯氣體做到了拋彈和子彈上膛,但這是需要一次一次的控制的。因此稱之半自動,當然,如果一直扣著扳機打出去的就只是一發啦)
二、槍
全自動步槍/沖鋒手槍(代表:AK47/格洛克18):全自動指完全可以自動進行拋殼和上彈,並且只需要一次控制(即扣下扳機)持續下去便可連續射擊的武器稱之為全自動。絕大多數突擊步槍,步槍都是全自動。手槍如:glock18也是全自動。(就是一直按扳機就可以一直打下去,半自動是一次一次扣扳機一發一發的打)
狙擊步槍:(代表:Cheytac M200干預狙擊步槍):狙擊步槍指在步槍(半自動/栓式/單發式)上加裝了特定用途的遠望鏡(即狙擊鏡)可以打擊遠距離目標的特定用途武器稱之為狙擊步槍。狙擊步槍分為:一般、反人員、反器材、反坦克/防空、干預幾類 突擊槍一般型指口徑適中不超過一般步槍最大口徑的子彈的狙擊步槍,差不多規劃為7.62MM
反人員即特定用途阻攔人員,這個和一般型沒有多大區別,不過是口徑大了一些,AWM(L115A3不是AWP)為.338英寸(越8.6MM)的子彈。M200為.408英寸(10.36MM)的特製子彈,威力在2000米外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證,介乎於.338和.50之間。
反器材用於摧毀有價值事務或輕裝甲的大口徑武器,都在.50英寸(12.7MM)如巴雷特M107和M82A1
反坦克/防空這類狙擊步槍的口徑較大,因為20MM以上歸為炮彈,很多子彈都超過了20MM,模糊了很多人的觀念。克羅埃西亞的RT 20採用20MM口徑的子彈,可以用於防空。XM109採用25MM的子彈,改自阿帕奇直升機的30MM高爆彈,對付裝甲絕對有備無患。當然25MM也模糊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觀念,這個可以說是一個射程遠高精度的榴彈發射器了。
三、戰爭作用
槍炮革新對十九世紀陸軍發展的作用
槍支武器十九世紀,影響陸戰很有意義的最早的技術改革是發明和應用火帽。幾世紀以來,在戰場上使用手中火器時的射擊動作本身,是所有動作中最不可靠的。火帽出現後,就消滅了這種現象。燧發槍大約每射擊七發子彈,要瞎火一發。火帽的應用,就使瞎火子彈降為低於每兩百發出現一發。
然而,更為革命性的改進是圓柱錐形子彈,這使高度精確的遠射程來福槍最終替代了精度差、射程近的滑堂槍,成為基本的步兵武器。在發明新子彈之前,來福槍的射擊速度比滑膛槍慢,因為裝彈很困難。由於火葯氣體對鉛彈彈底凹部發生作用,使彈丸具有膨脹的特性。子彈形體小,便於裝填,但射擊後體積膨脹,緊嵌入槍管來福線中,獲得最大轉速以提高精度和增大射程。
如要使滑膛槍與來福槍射擊效果相當,在200步距離處射擊,前者需費相當於後者二倍的子彈,300步處五倍,400步處至少十倍。超過400步射擊距離,滑膛槍已完全失效,而來福槍在800碼處還可射擊軍隊隊形等大目標。在1000碼處,彈丸還具有足夠的末端能量,可穿透四英寸厚的軟質松木板。
在1850-1860年之間發明的來福槍和圓錐形子彈與任何先後的新武器技術發展相比,都具有最深刻的直接革命性影響,即使20世紀出現的高爆彈、飛機、坦克對當代產生的影響都比不上當時的來福槍。主要理由是:因為輕武器與火炮和冷兵器相比,它的殺傷力突然提高了,除了山頭或者山瘠擋住視線是個限制外,等於每個握有來福槍的步兵有了一門具有同樣有效射程和最大威力的火炮。況且,炮兵人員更易受步兵火力殺傷。
早期火器的另一特點是後膛裝填,此法當時久已廢棄,19世紀的科學技術讓它在古時無所作為的困境中解脫了出來。傳統上,後膛武器的困難在於金屬部分裝填接合不嚴密,燃燒火葯產生氣體和火焰從後膛的縫隙中噴射出來。為了與19世紀後膛武器的發展相適應,終於發明了金屬彈葯筒,它連結彈丸、火葯和火帽於一體。這種子彈用特製銅和其它軟金屬製成,爆炸受熱後就會膨脹,能有效封閉向後逃逸的氣體。後膛裝填法使步槍手能夠快速裝彈,免得在敵火力下站立或暴露。
19世紀的新冶金學、化學和彈道學,是在火炮、尤其在重武器的發展中最終獲得了輝煌效果的,至於要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那是20世紀的事了。義大利的卡韋利於1846年製造第一門「線膛炮」,也是後膛裝填,用的是盤旋的六角炮膛以代替旋轉的來福線。
1859年的義大利戰爭中,證明拿破崙三世的線膛炮在射程和精度方面絕對優於奧地利的滑膛炮,但多數軍隊直到該世紀70年代才不再依賴滑膛炮。主要因為滑膛炮比試驗中的火炮造價便宜,更加可靠。實際上,由於戰場上新炮的有效射程受炮手視力限制,製造這種新炮並不真正合算,除非觀察距離能大幅度增加。在美國內戰中,線膛炮、滑膛炮,南北雙方都用過,雙方都同樣喜好前裝滑青銅"拿破崙"炮。這種便於使用的火炮,實際上是在歐洲早已過時,在美國壽命也不長的12磅級榴炮。青銅性質較軟,這一直是個嚴重缺點。人們將新的冶金技術結合膛內彈道學進行研究,才有可能利用了鋼的堅硬和耐久的優越性。
來福槍本身既不是新冶金學又不是新彈道學的產物,因為靠來福線增加精度和射程的原理早已眾所周知。但是十九世紀線膛武器的發展大大得益於上述兩門知識的增長。隨著技術的改進,又有了金屬加工機械,就能空前提高鏜孔精度,並在身管中刻劃來福線。幾世紀以來,製造手槍常常是熟練軍械匠的任務,每一件武器他都是作為個人產品生產的,往往是一件藝術品。造槍的基本金屬材料是鍛鐵,所用工藝通常是在芯管周圍綁扎或焊接鐵條。十九世紀,在紐約雷明頓槍炮廠,第一次用鑄鐵孔,製造出帶來福線的身管。生產裝備線也是雷明頓槍炮廠第一家發展的,它的基礎是該世紀早期伊萊·惠特尼和其他人創導的零部件通用互換原則。人們運用彈道科學,設法對這個時期的新線膛武器進行了系統的試驗,從而迅速積累並總結了對於彈丸性狀等各方面的知識。
槍隨著作戰武器經歷了深刻的技術革命,射程增加,精度提高,射速加快,顯然在編制、戰術和後勤支援方面也需要作相應改革。在拿破崙發展了軍、師編制之後,在編制和戰術方面,如果說不是倒退的話,起碼經歷了相當長的停滯時期。1815年至1845年之間著名的一場沖突--即俄土戰爭(1828-1829)中,所使用的陳舊步兵戰術就是明顯例子。俄國人放棄了拿破崙的集中兵力的戰術和戰略原則,同樣,法國和英國部隊仍然堅持閱兵的操練而損害了戰斗訓練。
編制和戰術適應武器的變化較為緩慢,大部分原因在於新武器要求戰場兵力配置分散,而職業軍人卻害怕一旦分散會失去控制,這是可以理解的。當然,問題在於如果士兵分散到讓敵人難以發現,自己的司令自然也一樣很難觀察到他們。如果中層指揮官未能改變戰術機動動作以適應清楚而容易識別的友軍的部署,那麼和友鄰協同也非常困難甚至令人惱火。因此,要求戰術跟上武器的發展,就要涉及到工業革命的另一個范疇,即電和電子。
在那時的軍事專業文獻里和各國軍事指揮部門的上層圈子裡,對於新武器發展的討論相當透徹,有時甚至很激烈。但主要由於擔心戰場失去控制,該世紀中葉大部分職業軍人不同意改變基本的編制和戰術,騎兵的作用因此未受影響。
槍這時期,歐美作戰各國的大多數軍隊,旅、團都不是戰術基本單位,而師是便於管理和機動的標准建制。"師"這個詞用得不嚴格,一般按中世紀習慣是指部分戰線,或者指一支大於旅、然而在規模還是模糊的步兵或炮兵部隊。
英國和美國有保持師一級的法律和條例。在戰時,團或多或少還可任意編成旅或師,到戰事結束,就又解散。和平時期的參謀人員,不能按擴編需要保留那麼多,所以在戰時,參謀軍官擔任嚴峻的任務往往缺少實踐機會。
但在上述軍隊里,和平時期也有保持師和軍的建制的,它們的編制和參謀人員從現代標准看還很幼稚。普魯士雖然主要集中精力於軍一級編制,但在參謀總部的建設方面也已跨出了很大的步子。其他各國軍隊和指揮作戰,認為那是司令官和戰爭委員會的特權。司令官只要求下級指揮官提供建議,而不要求參謀人員提供意見。如普魯士新任總參謀長赫穆特·馮·毛奇1864年所說,這種做法在普魯士司令官中也無一例外。
從理論上講,在一切現有或預期要建立的軍隊中,師是個合成軍隊單位,主要包括步兵、炮兵、騎兵,有時還有編制的或臨時配屬的工程兵支援部隊。一般情況是一個師包括兩個旅。戰斗支援問題各國不一樣,甚至各師之間也不一樣。在法國和其他大多數歐洲國家,一個作戰師的實力通常不多於5000人,不少於2500人。然而在俄國和普魯士,師的實力達12000人,甚至更多。因此,實力數字不大可靠,就是在有些國家裡勉力按文件或編制配足了兵員的部隊,也會迅速減員,從而低於規定的編制數,原因是生病、開小差、掉隊和戰斗傷亡。這時期最重要的沖突對抗是美國、墨西哥戰爭(1846-1848),克里米亞戰爭(1854-1856),美國內戰(1861-1865),奧普戰爭(1866)和普法戰爭(1870-1871)。
槍歐洲對墨西哥戰爭其實未加註意,它的主要軍事意義在於當時人數不多的美國陸軍軍官具有罕見的高度軍事素養,決定性地擊敗了一支規模大得多的墨西哥軍隊。
克里米亞戰爭的大部分經驗教訓都是反面的。在武器裝備、編制和戰術方面沒有劇烈的變革,甚至連溫和的變革也沒有。事實上,雙方的戰術水平一般都很糟糕。當時幾乎沒有察覺到野戰築城對武器的防禦還仍有成效,這一點在塞瓦斯托波爾包圍戰中表現了出來,該戰役歷時12個月,英、法用2587門炮共發射2381042發炮彈,消耗大,戰果較小,與當時軍事上的要求不相符合,只引起了內行人一陣短暫的興趣。
『叄』 火槍如何製作
早期火槍火炮,其材質經歷了從木頭竹子到青銅鋼鐵的變化,製作工藝也是一代一代的革新。我覺得這里的早期火器定義太大,不如就定義成前膛火槍火炮吧。
最早的火槍就是突火槍,這是所有管狀火器的始祖,其材料是十年以上的毛竹,用麻繩捆紮竹筒,以增強其膛壓。但是這種火器最多用個四五次就報廢了,因為會留有裂縫。
之後就是13-16世紀上半頁的火槍火炮鑄造法。火炮方面,材質有鐵和青銅兩種,製造方法也是多種多樣。最初13-14世紀中國的火器用一體灌注法,先用泥土做成炮模胚子,然後將鋼水銅水澆鑄進去,冷卻後取出金屬管,然後用銅箍或者鐵箍箍在葯室的兩端,銃管過長的也要在銃管再套上箍。
歐洲還有鐵條箍合炮,就是把鐵條用鐵箍箍成錐形炮筒,然後縫隙用鉛水融合,葯室由青銅灌注,然後附在鐵早圓炮筒後。除了這個方法,15世紀的歐洲還有把炮筒分成好幾個部分灌注,之後用鉛水黏合,再將寬厚的鐵箍套在上面。
15世紀之後,火器鑄造技術有所改進,首先歐洲火炮出現了炮耳,這就使得火炮可以更容易的調整發射角度。歐洲還出現最早的後棚滾膛火炮,即佛郎機炮。
16-17世紀上半葉,火繩槍技術趨於成熟,槍管由大小兩層精鐵包合,之後槍管用鋼鑽鑽孔。槍尾用螺紋結構封死,或者用熾熱的鐵塊塞入槍管封死。之後槍管裝上準星,尾部鑽出照門。火炮方面歐洲開始採用整體鑄造法,這點和之前小型火銃的整體鑄造法差不多,只不過計算的數據要更加精確,另外的加工步驟也更多。鑄造火炮的數據是口徑和炮體長度有一定的比例,在火炮的發射方面,也配備了軌尺一類的刻度工具以追求精準打擊。
在中國的明清時代引入紅夷大炮之後,也同時引進了這種科學的鑄炮法。但是中國冶鐵採用煤炭,而北方陸和塌的煤含硫高,因此煉出來鑄炮鋼水質量不高,為了克服火炮炸膛問題,中國人採用鐵芯銅體炮技術,很好的克服了這一問題。
17世紀下半葉-18世紀,燧發槍技術趨於成熟,並在歐洲開始大行裝備。工業革命後,槍管鑽膛採用機器取代了人力,並且出現了膛線。火炮方面,採用整鋼鑄造炮體,炮模是夾層帶有濕潤沙子的鐵皮炮模,內層覆蓋一層濕潤的碳粉。鋼體冷卻後,在鏜床上鏜孔,這樣的火炮精準度更高,質量更好,膛內不會出現漏洞。
『肆』 第一次工業革命軍隊的武器有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時期,西方國家軍隊的武器主要是燧發槍和西洋炮。
關於燧發槍,雖然它的誕生時間比較早(可以上溯到16世紀中葉),但其作戰效能卻一直都不是很高。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火葯被改進,燧發槍的安全性、實用性和效能才有了很大提升。其在歐洲國家軍隊的普及率也越來越高。到了19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後),燧發槍已經廣泛裝備了歐洲各國的軍隊。
關於西洋炮,即被當時中國人稱為的「紅夷大炮」或「紅衣大炮」。這種炮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前一直是前裝滑膛炮,至19世紀中葉(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西方國家軍隊開始使用更為先進、威力更大的後裝線膛炮。
PS:而在同時期的東方國家(比如中國),雖然也有少量引進西方的火器(比如「紅衣大炮」),但軍隊主要的武器還是冷兵器。
『伍』 西歐的槍炮什麼時候產生並運用的大概是在什麼時期能說出大概的年份就差不多了 先謝謝各位了。
公元1132年,中國南宋的軍事家陳規發明了一種火槍,這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稱為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壽春府人創造了一種突火槍,該槍用巨竹做槍筒,發射子窠(內裝黑火葯、瓷片、碎鐵、石子等)。燃放時,膛口噴火焰,子窠飛出散開殺傷對陣的敵人,這是現代霰彈槍的真正起源。
公元13世紀,中國的火葯和金屬管形火器傳入歐洲,火槍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5世紀初,西班牙人研製出了火繩槍。後來,被明王朝仿製,稱之為鳥銃,直到公元1525年,義大利人芬奇發明了燧發槍,將火繩點火改為燧石點火,才逐漸克服了氣候的影響,且簡化了射擊程序,提高了射擊精度,可隨時發射。
後裝槍的發明是19世紀槍械的一次重大變革,它結束了步槍出世500年都是從膛口用探條把彈丸裝進槍膛內的歷史,被有些史書稱之為「開辟了輕武器和步兵戰術的新紀元」。
『陸』 兩次工業革命的發明創造成果(寫上時間,人物,成果)THANK YOU >>
1.1770-1870
工業革命不能僅僅歸因於一小群發明者的天才。天才無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紀後期起作用的種種有利力量的結合。除了在強有力的需要的刺激下,發明者很少作出發明。作為種種新發明的基礎的許多原理在工業革命前數世紀已為人們所知道,但是,由於缺乏刺激,它們未被應用於工業。例如,蒸汽動力的情況就是如此。蒸汽動力在希臘化時代的古埃及已為人們所知道,甚至得到應用,但是,僅僅用於開關廟宇大門。不過,在英國,為了從礦井裡抽水和轉動新機械的機輪,急需有一種新的動力之源。結果引起了一系列發明和改進,直到最後研製出適宜大量生產的蒸汽機。
這些有利條件導致一系列發明,使棉紡織工業有可能到1830年時完全實現機械化。新發明中,理查德·阿克賴特的水力紡紗機(1796)、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多軸紡紗機(1770)和塞繆爾·克朗普頓的走錠紡紗機(1779)是十分出色的。水力紡紗機能在皮輥之間紡出又細又結實的紗;用多軸紡紗機,一個人能同時紡8根紗線,後來是16根紗線,最後為100多根紗線;走錠紡紗機也稱為「騾機」,因為它結合了水力紡紗機和多軸紡紗機的優點。所有這些新紡紗機很快就在生產出比織布工所能處理的多得多的紗線。有位名叫埃德蒙·卡特賴特的牧師試圖矯正這種不平衡狀態,他在1785年取得了一種最初由馬驅動、1789年以後由蒸汽驅動的動力織機的專利權。這種新發明物製作粗陋,在商業上無利可圖。但是,經過20年的改進之後,其最嚴重的缺點得到了糾正。到19世紀20年代,這種動力織機在棉紡織工業中基本上已取代了手織織布工。
正如紡紗方面的發明導致織布方面相應的發明一樣,某一工業中的發明促進了其他工業中相應的發明。新的棉紡機引趄對動力的需要,這種動力較傳統的水車和馬所能提供的動力更充裕、更可靠。約1702年前後,一台原始的蒸汽機已由托馬斯·紐科門製成,並被廣泛地用於從煤礦里抽水。但是,比起它所提供的動力來,它消耗燃料太多,所以經濟上僅適用於煤田本身。1763年,格拉斯哥大學的技師詹姆斯·瓦特開始改進紐科門的蒸汽機。他同製造商馬修·博爾頓結成事業上的夥伴關系,博爾頓為相當昂貴的實驗和初始的模型籌措資金。這一事業證明是極其成功的;到1800年即瓦特的基本專利權期滿終止時,已有500台左右的博爾頓-瓦特蒸汽機在使用中。其中38%的蒸汽機用於抽水,剩下的用於為紡織廠、煉鐵爐、麵粉廠和其他工業提供旋轉式動力。
蒸汽機的歷史意義,無論怎樣誇大也不為過。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這時,一個巨大的新能源已為人類所獲得,而且不久,人類還能開發倘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礦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氣。如此,開始了一種趨向,它導致目前的局面:西歐和北美洲每人可得到的能量分別為亞洲每人的11.5倍和29倍。這些數字的意義在一個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直接依賴於所能獲得的能源的世界中是很明顯的。實際上,可以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
新的棉紡機和蒸汽機需要鐵、鋼和煤的供應量增加——這一需要通過采礦和冶金術方面的一系列改進得到滿足。原先,鐵礦石是放在填滿木炭的小熔爐里熔煉。森林的耗損迫使製造人求助於煤;正是在此時即1709年,亞伯拉罕·達比發現,煤能夠變為焦炭,正則木頭可以變成木炭一樣。焦炭證明是和木炭一樣有效的,而且便宜得多。達比的兒子研製出一個由水車驅動的巨大風箱,從而製成第一台由機械操縱的鼓風爐,大大降低了鐵的成本。1760年,約翰·斯米頓作了進一步的改進;他拋棄達比所使用的、由皮革和木頭製成的風箱,用一個泵來代替,這泵由四個裝有活塞和閥門的金屬氣缸組成,並由水車驅動。更重要的是亨利·科特作出的改進,他於1784年發明了除去熔融生鐵中的雜質的「攪煉」法。利特把熔融生鐵放在一個反射爐里,加以攪動或「攪煉」。這樣,通過在熔融體中環流的空氣中的氧,除去熔融體中的碳。除去碳和其他雜質後,就生產出比原先易碎的熔融生鐵或生鐵更有韌性的熱鐵。當時,為了跟上制鐵工業的不斷上升的需要,採煤技術也有了改善。極為重要的是蒸汽機用於礦井排水,還有,就是1815年漢弗萊·戴維爵士發明的安全燈;安全燈大大減少了開礦中的危險。
由於這種種發展的結果,英國到1800年時生產的煤和鐵比世界其餘地區合在一起生產的還多。更明確地說,英國的煤產量從1770年的600萬噸上升到1800年的1200萬噸,進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萬噸。同樣,英國的鐵產量從1770年的5萬噸增長到1800年的13萬噸,進而增長到1861年的380萬噸。鐵已豐富和便宜到足以用於一般的建設,因而,人類不僅進入了蒸汽時代,也跨入了鋼鐵時代。
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和冶金工業的發展引起對改進過的運輸工具的需要,這種運輸工具可以運送大宗的煤和礦石。朝這方向的最重要的一步是在1761年邁出的;那年,布里奇沃特公爵在曼徹斯特和沃斯利的煤礦之間開了一條長7英里的運河。曼徹斯特的煤的價格下降了一半;後來,這位公爵又使他的運河伸展到默西河,為此耗去的費用僅為陸上搬運者所索取的價格的六分之一。這些驚人的成果引起運河開鑿熱,使英國到1830年時擁有2500英里的運河。
與運河時代平行的是偉大的築路時期。道路起初非常原始,人們只能步行或騎馬旅行;逢上雨季,裝載貨物的運貨車在這種道路上幾乎無法用馬拉動。1850年以後,一批築路工程師——約翰·梅特卡夫、托馬斯·特爾福德和約翰·麥克亞當——發明了修築鋪有硬質路面、能全年承受交通的道路的技術。乘四輪大馬車行進的速度從每小時4英里增至6英里、8英里甚至10英里。夜間旅行也成為可能,因此,從愛丁堡到倫敦的旅行,以往要花費14天,這時僅需44小時。
1830年以後,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鐵路的挑戰。這種新的運輸方式分兩個階段實現。首先出現的是到18世紀中葉已被普遍使用的鋼軌或鐵軌,它們是供將煤從礦井口運到某條水路或燒煤的地方用的。據說,在軌道上,一個婦女或一個孩子能拉一輛載重四分之三噸的貨車,一匹馬能幹22匹馬在普通的道路上所乾的活。第二個階段是將蒸汽機安裝在貨車上。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礦工程師喬治·斯蒂芬孫,他首先利用一輛機車把數輛煤車從礦井拉到泰恩河。1830年,他的機車「火箭號」以平均每小時14英里的速度行駛31英里,將一列火車從利物浦牽引到曼徹斯特。短短數年內,鐵路支配了長途運輸,能夠以比在公路或運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運送旅客和貨物。到1838年,英國已擁有500英里鐵路;到1850年,擁有6600英里鐵路;到1870年,擁有15500英里鐵路。
蒸汽機還被應用於水上運輸。從1770年起,蘇格蘭、法國和美國的發明者就在船上試驗蒸汽機。第一艘成功的商用汽船是由美國人羅伯特·富爾頓建造的;他曾前往英國學習繪畫、但是,與詹姆斯·瓦特相識後,轉而研究工程學。1807年,他使自己的「克萊蒙號」汽船在哈得孫河下水。這艘船配備著一台驅動明輪的瓦特式蒸汽機,它溯哈得孫河面上,行駛150哩,抵達奧爾巴尼。其他發明者也以富爾頓為榜樣,其中著名的有格拉斯哥的亨利·貝爾,他在克萊德河兩岸為蘇格蘭的造船業打下了基礎。早期的汽船僅用於江河和沿海的航行,但是,1833年,「皇家威廉號」汽船從新斯科舍行駛到英國。5年後,「天狼星號」和「大西方號」 汽船分別以16天半和13天半的時間朝相反方向越過大西洋,行駛時間為最快的帆船所需時間的一半左右。1840年,塞繆·肯納德建立了一條橫越大西洋的定期航運線,預先宣布輪船到達和出發的日期。肯納德宣揚他的航線是已經取代「與帆船時代不可分離的、令人惱火的不規則」的一條「海洋鐵路」。到1850年,汽船已在運送旅客和郵件方面勝過帆船,並開始成功地爭奪貨運。
工業革命不但在交通運輸方面,而且在通訊聯絡方面引起了一場革命。以往,人們一向只有通過運貨馬車、驛使或船才能將一個音信送到一個遙遠的地方。然而,18世紀中葉,發明了電報;作出這一發明的主委是一個英國人查爾斯·惠斯通與兩個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和艾爾弗雷德·維耳。1866年,人們鋪設了一道橫越大西洋的電纜,建立了東半球與美洲之間直接的通訊聯絡。
如此,人類征服了時間和空間。自遠古起,人類一直以坐馬車、騎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時數來表示不同地方之間的距離。但現在,人類穿著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過了地球。人類能夠憑借汽船和鐵路越過海洋和大陸,能夠用電報與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訊。這些成就和其他一些使人類能利用煤的能量、能成本低廉地生產鐵、能同時紡100根紗線的成就一起,表明了工業革命這第一階段的影響和意義。這一階段使世界統一起來,統一的程度極大地超過了世界早先在羅馬人時代或蒙古人時代所曾有過的統一程度;並且,使歐洲對世界的支配成為可能,這種支配一直持續到工業革命擴散到其他地區為止。
2.1870—1914
18世紀後期開始的工業革命已穩步地、不懈地繼續到現在。因此,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不同的時期,實質上是武斷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個過渡日期,還是可以作一劃分。正是在1870年前後,出現了兩個重要的發展——科學開始大大地影響工業,大量生產的技術得到了改善和應用。
我們在前章中曾提到,科學開始時對工業沒什麼影響。我們迄今所握到的紡織工業、采礦工業、冶金工業和運輸業方面的種種發明,極少是由科學家們作出的。相反,它們多半是由響應非凡的經濟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過,1870年以後,科學開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漸漸地,它成為所有大工業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工業研究的實驗室裝備著昂貴的儀器、配備著對指定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它們取代了孤獨的發明者的閣樓和作坊。早先,發明是個人對機會作出響應的結果,而如今,發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實際上是定製的。沃爾特·李普曼已恰當地將這種新形勢描述如下:
從最早的時代起,就有機器給發明出來,它們極為重要,如輪子,如帆船,如風車和水車。但是,在近代,人們已發明了作出發明的方法,人們已發現了作出發現的方法。機械的進步不存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為有系統的、漸增的。我們知道,我們將製造出越來越完善的機器;這一點,是以前的人們所未曾認識到的。
1870年以後,所有工業都受到科學的影響。例如,在冶金術方面,許多工藝方法(貝塞麥煉鋼法、西門子-馬丁煉鋼法和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煉鋼法)給發明出來,使有可能從低品位的鐵礦中大量地煉出高級鋼。由於利用了電並發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內燃機,動力工業被徹底改革。通訊聯絡也因無線電的發明而得到改造。1896,古利埃爾莫·馬可尼發明了一台不用導線就能發射和接收信息的機器,不過,他的成果是以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和德國物理學家亨利希·赫茲的研究為基礎的。石油工業迅速發展,因為地質學家和化學家做了大量工作;地質學家以非凡的准確性探出油田,化學家發明了從原油中提煉出石腦油、汽油、煤油和輕、重潤滑油的種種方法。科學對工業的影響的最驚人的例子之一可見於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寶貴的煤氣外,還給予一種液體即煤焦油。化學家在這種物質中發現了真正的寶物——種種衍生物,其中包括數百種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產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劑、輕瀉劑、香水、攝影用的化學製品、烈性炸葯及香橙花精等。
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也以大量生產的技術的發展為特點。美國在這一方面領先,就象德國在科學領域中領先一樣。美國擁有的某些明顯的有利條件可說明它在大量生產方面居首位的原因:巨大的原料寶庫;土著和歐洲人的充分的資本供應;廉價的移民勞動力的不斷流入;大陸規模的巨大的國內市場、迅速增長的人口以及不斷提高的生活標准。
大量生產的兩種主要方法是在美國發展起來的。一種方法是製造標準的、可互換的零件,然後以最少量的手工勞動把這些零件裝配成完整的單位。美國發明家伊萊·惠特尼就是在19世紀開始時用這種方法為政府大量製造滑膛槍。他的工廠因建立在這一新原理的基礎上,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受到了許多旅行者的訪問。其中有位訪問者對惠特尼的這種革命性技術的基本特點作了恰當的描述:「他為滑膛槍的每個零件都製作了一個模子;據說,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確,以致任何滑膛槍的每個零件都可適用於其他任何滑膛槍。」在惠特尼之後的數十年間,機器被製造得愈來愈精確,因此,有可能生產出不是幾乎相同而是完全一樣的零件。第二種方法出現於20世紀初,是設計出裝配線。亨利·福特因為發明了能將汽車零件運送到裝配工人所需要的地點的環形傳送帶,獲得了名聲和大量財產。有人對這種傳送帶方式的發展作了如下生動的描繪:
製作傳送帶的想法是從芝加哥的罐頭食品工人那裡得來的,他們利用一台空中吊車沿著一排屠夫吊運菜牛軀體。福特先是在裝配發動機上的小部件和飛輪磁電機時,然後又在裝配發動機本身和汽車底盤時,嘗試了這一想法。
一天,一個汽車底盤給縛在一根鋼索上,當絞盤將鋼索拖過工廠時,6名工人沿鋼索進行了一次長250英尺的歷史性旅行;他們邊走邊拾起沿途的零件,用螺栓使它們在汽車底盤上固定就位。實驗做完了,但產生一個困難。上帝造人不象福特製造活塞環那祥精確。裝配線對個子矮小的人來說,太高,對身材高大的人來說,太低,結果是勞而無功。
於是,進行更多的實驗。先升高裝配線,接著又降低裝配線,然後試行兩條裝配線以適合高矮不同的人;先增加裝配線的運行速度,再減低裝配線的運行速度,然後做各種試驗以確定一條裝配線上需安置多少人、每道工序應相隔多遠、是否要讓上螺栓的人再上螺帽、使原先上螺帽的人有時間將螺帽上緊。終於,為每個汽車底盤上的裝配而規定的時間從18小時28分鍾縮短到1小時33分鍾,世界有可能得到新的、大量的T型汽車;隨著工人成為其機器上的更為有效的輪齒,大量生產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然後,藉助於先進的機械設備,對大堆大堆的原料的處理作了改善。大量生產的這種方法也是在美國得到改善的,其最好的例子見於鋼鐵工業。以下這段對製造鐵路鋼軌的過程的描述,說明了這種方法:
鋼鐵工業在一個巨大的地區范圍里發展了這種……連續生產……。鐵礦石來源於梅薩比嶺。蒸汽鏟把鐵礦石舀進火車車廂;車廂被拖運到德盧斯或蘇必利爾,然後進入某些凹地上方的碼頭,當車廂的底部向外翻轉時,車廂內的鐵礦石便卸入凹地;滑運道使鐵礦石從凹地進入運礦船的貨艙。在伊利湖港,這礦船由自動裝置卸貨,礦石又被裝入火車車廂;在匹茲堡,這些車廂由自動兩卸車卸貨,傾卸車把車廂轉到自己的邊上,使礦石瀑布似地落入箱子;上料車把焦炭、石灰石和這些箱子里的礦石一起運至高爐頂部,將它們倒入爐內。於是,高爐開始生產。從高爐里,鐵水包車把仍然火熱的生鐵轉移到混軼爐,然後再轉移到平爐。就這樣,實現了燃料的節約。接著,平爐開始出鋼,鋼水流入巨大的鋼水包,從那裡,再流入放在平板車上的鑄模,一輛機車把平板車推到若干凹坑處,除去鑄模後赤裸裸地留下的鋼錠就放在這些凹坑裡保溫,直到扎制時。傳送機把鋼錠運到軋機處,自動平台不時地升降,在軋制設備之間來回地拋出所需形狀的鋼軌。由此產生的鋼軌具有極好的形狀,如果有少許偏差,就會被拋棄。電動起重機、鋼水包、傳送機、自動傾卸車、卸料機和裝料機使從礦井中的鐵礦石到鋼軌的生產威為一件不可思議地自動的、生氣勃勃的事情。
從純經濟的觀點來看,這一規模的大量生產所意味的東西,從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的以下這番無可非議的大話中可覺察出來:
從蘇必利爾湖開采兩磅鐵石,並運到相距900英里的匹茲堡;開采一磅半煤、製成焦炭並運到匹茲堡;開采半磅石灰,運至匹茲堡;在弗吉尼亞開采少量錳礦,運至匹茲堡——這四磅原料製成一磅鋼,對這磅鋼,消費者只需支付一分錢。
科學和大量生產的方法不僅影響了工業,也影響了農業。而且,這又是發生在科學應用方面領先的德國和大量生產方面領先的美國。德國化學家發現,若要維持土壤的肥力,就必須恢復土壤中被植物攝取的氮、鉀和磷。最初,是利用天然肥料來達到這一目的,但是,將近19世紀末時,天然肥料讓位於形式上更純粹的、必需的無機物。結果,無機物的世界性生產大大增長,在1850至1913年間,硝酸鹽、鉀鹼和過磷酸鈣的產量從微不足道的數量分別上升到899800公噸(其中四分之三用於制肥料)、1348000公噸和16251213噸。
『柒』 工業革命後的英國是現代化武器嗎
一般來說,現代化武器開始,應該是從火帽的出現開始,也就是來復槍的出現,不過也只能算是近代武器,只是從前槍口裝彈,變成後膛槍。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是生產方面,槍械從滑膛變為來福。個人覺得武器呈現現代化的趨勢是在一戰,馬克辛重機槍的出現,全自動,氣動式自動裝填開始,坦克,飛機。二戰往後噴氣式,半自動突擊步槍,夜視儀,雷達,火箭這才是進入現代化武器時代。
『捌』 最早的槍械 是如何製作的呀手工嗎
是的,最早的槍因為沒有機器,所以都是手工生產衡埋。
到了工業革命之後,由於半自動化機器和生產規范化的出現(生產規范化指統一的生產標棚棚准),這時候的槍械開始慢慢轉向了機器生產,但是許多關鍵器材仍需手工來鏈攔則完成。
『玖』 高二歷史,什麼叫機器零部件化生產
是機帶敏械零部件標准化生產,美國把機械的零部件做了標准量化,比如螺絲的長度、直徑,等等一系列消行森的零部件都做了統一的標准,這樣機械一旦出現故障十分便於修理。
這項措施和拿畝中國的秦始皇統一文字、語言、度量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