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如何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發布時間:2022-03-06 13:16:28

❶ 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我們為什麼要走工業化的道路你是如何理解的

只有發展好工業化,才能發展好第二產業,才能獲得經濟的持續發展,才能為國家的發展奠定堅實雄厚的基礎。

❷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時期黨中央為何要追求實現工業化如何實現走中國工業化道路

因為如果不實現工業化的話,完全沒有辦法生存,而且社會主義的基石就是工人與農民。

❸ 《論十大關系》一文,從文章中思考,社會主義探索時期中國是如何走工業化道路的

你知道關心英文,中文東東,蔬果,社會主義,他說先啟動模式,如果走共同富裕道路。你知道關心醫務處溫度是我生日今天才出去工作的事,如果走工業化的道路睡醒各種各樣的。

❹ 中國如何走新型工業化社會主義道路

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個「新」,是相對於傳統工業化來講的。要全面把握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意義,必須了解傳統工業化道路的特點及其弊端。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當時的國際環境,從「一五」時期到改革開放前夕,我國的工業化沒有突破蘇聯計劃經濟的模式。其特點是:
一、在所有制結構上,實行單一的公有制。20世紀50年代初,私有經濟在我國經濟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80.8%,集體所有制工業佔19.2%,二者相加,佔到工業總產值的100%,個體、私人工業企業已不復存在。
二、在資源配置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體制集中過多、統得過死的弊端雖早已顯露,國家也進行了幾次諸如「大權獨攬,小權分散」、「下放權力,調動地方和企業的積極性」等改革的嘗試,但都沒有突破高度集中計劃體制的總體框架。
三、在發展戰略上,優先發展重工業。這一戰略,使我國工業化走上一條資本密集型的發展道路,造成勞動力轉移滯後。1978年我國工業吸收的勞動力僅為5009萬,比1952年增長302%,而同期固定資產卻增長了2046%,相當於工業勞力增長的6.8倍,這給我國以後的經濟發展帶來很大壓力。
四、在發展方式上,追求高速度和粗放式發展。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經濟工作的指導思想客觀上表現為片面強調經濟增長速度,忽視經濟效益。工業生產獲得的快速發展,是靠高積累、高投入、高消耗來支撐的。
五、在工農與城鄉關繫上,工業依靠工農產品剪刀差積累資金。我國的工業化是在一個經濟落後、底子薄弱的基礎上起步的,進行工業化建設所需資金主要依靠農業和農民提供。盡管工農業產值的比例1978年已由1952年的3:7變成7:3,但城鄉人口比例則仍為2:8。在近30年裡,農業勞動生產率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六、在國際關繫上,因特殊的歷史背景而片面強調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前,我國對外貿易雖然有時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不高。1952年,我國外貿依存度是9.4%,以後歷年都沒有超過10%。不重視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

綜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傳統工業化道路雖然使我國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卻付出了超常的代價。在新的歷史時期,傳統工業化道路很難再培養出新的競爭優勢。如果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我們原有的競爭優勢可能會逐步喪失,所以必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

什麼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十六大報告中曾作了概括的描述。這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路子。
這條新路與傳統工業化相比,它的「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發達國家都是在工業化之後推進信息化的。我國是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信息化發展很快。我們完全可以在工業化進程中推進信息化,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從而發揮後發優勢,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
第二,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特別是在快速發展時期,大多數是以消耗能源、犧牲環境為代價,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因此,我們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特別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三,在發達國家實現工業化過程中,機械化和自動化是主要著力點,從而導致失業問題的出現。我國的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成本比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工業化進程中,處理好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系、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的關系、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有意識地在推進工業化的同時擴大就業。
很明顯,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總結世界各國工業化經驗教訓基礎上,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信息化時代實現工業化的要求和有利條件提出的,對於加快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必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何才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
根據十六大的部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央根據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新趨勢,針對我國經濟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作出了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安排,以期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製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技術裝備的設計和製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裝備製造業的總體水平還比較低。據統計,近幾年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中,設備投資2/3依賴進口。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盡快使它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新的成長鏈。
二、要繼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一味依賴引進,不僅利潤的大部分要被外商分割,而且也會嚴重地影響我國的技術安全。以信息產業為例,外國生產商往往對許多技術設備,事先就安裝了隱藏的「暗通道」和「後門」。關鍵時候,國外「專家」只要「微調」計算機的某個軟體,或在某個硬體中稍作一點手腳,輕則會影響我國計算機的正常運行,重則將給我國的信息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力爭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以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
三、要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改革開放是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強大動力。要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真正做到兩個「毫不動搖」。要堅持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繼續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只有健全市場體系,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才能形成有利於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宏觀環境。
同時,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全面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要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寬工業化、現代化和優化資源配置的空間,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回顧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經濟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展望未來,我們更充滿信心。只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就一定能夠在新的發展時期,基本實現工業化。

❺ 如何理解我們黨當時提出的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

(1)關於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幾個判斷:實現工業化是共產黨早已確立的重大目標;中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基礎部分;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從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開始的。
(2)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最重要問題: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關系問題(《論十大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都提到)
(3)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在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以逐步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這些事關國家獨立安全和國家富強)。同時,必須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這樣才可以為工業提供原料和市場,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
(4)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順序發展國民經濟。
(5)一系列「兩條腿走路」的方針(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並舉、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並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並舉)
以上關於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思想,符合中國人口多、工業基礎薄弱的實際,對加快我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❻ 新中國成立後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原因中不正確的是

A避免經濟危機不是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的原因。
在帝國主義時代,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要受到帝國主義的打壓成為附庸,B、C正確,而蘇聯通過社會主義工業化成了世界強國證明了社會主義工業化能夠使落後的農業國成為先進的工業國,D正確。

❼   如何走中國工業化道路

重視我國工業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在認識到我國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相對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要求,我國工業化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區域工業化發展不充分。我國工業化水平總體上呈現東部、中部、西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差距。2015年,上海、北京、天津已經步入後工業化階段,其他大部分東部省份處於工業化後期,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基本還處於工業化中期。二是產業結構不平衡,創新能力和高端產業發展不充分。一方面,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的低水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產業發展不夠,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體等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的現象較為嚴重。三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不平衡,高質量實體經濟供給不充分。近幾年,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有所降低,經濟呈現一定「脫實向虛」傾向。實體經濟整體供給質量亟待提升,高品質、個性化、高復雜性、高附加值的產品供給不足,無法有效滿足城鎮化主導的消費轉型升級,造成實體經濟供需失衡,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四是工業化速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平衡,綠色經濟發展不充分。雖然我國一直倡導走環境友好型新型工業化道路,但客觀上資源環境還是難以承受如此快速的大國工業化進程,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產業規模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❽ 談一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走中國工業化道路需要堅持哪些內容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持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工業化的基本國策。

❾ 中國選擇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是在哪次會議上最終確定的

中國走的是社會主義道路,農業化是發展不起來經濟的,所以只能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❿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道路問題主要是指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下取得革命勝利的國家,用機器大工業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使國家由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通常以現代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優勢為其實現的標志。由於具體條件不同,各國應走與本國情況相適應的工業化道路。我國在1952年制定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中,把「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作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努力奮斗的「總任務」之一,並在隨後的實踐中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

社會主義工業化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實現
有利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年以來,我國不但經過了多次大規模的群眾斗爭,在各方面基本上完成了民主的社會改革工作;而且在國民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已經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工作,使各種經濟成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創造了今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改造的有利條件。[1]
必要條件
斯大林同志一九二六年在「論蘇聯經濟狀況和黨的政策」一文中說:「人們有時忘記了,沒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資金,沒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後備,既不可能制訂任何工業計劃,也不能建設這樣或那樣『規模宏大』和『包羅萬象』的企業。」這對於我們同樣是極其重要的指示。我們必須要有日益增長的財富積累和充分的後備金,並集中地加以使用,才有可能進行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建設。[1]
意義
人人都會懂得,只有在我國人民現時生活已經有所改善的條件下,盡力增產節約,去建設我國的工業特別是重工業,才能大規模地發展農業,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工人、農民和全體人民的生活,這是長遠的利益所在;只有把我們眼前生活中的局部的利益,服從於國家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長遠的利益,這才是全體人民最高的根本的利益。

閱讀全文

與如何走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廢水中怎麼解決臭氣問題 瀏覽:407
邵武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591
英語小汽車怎麼寫 瀏覽:274
雅灰汽車多少錢 瀏覽:255
汽車空調屋如何防護 瀏覽:684
寶雞有哪些汽車廠 瀏覽:928
剛洗完的寶馬怎麼變成花臉 瀏覽:568
美國工業向西為什麼搬遷 瀏覽:94
寶坻到北京汽車多少錢 瀏覽:616
奧迪a3m自動泊車怎麼使用 瀏覽:421
12版奧迪a6怎麼聽歌 瀏覽:87
無錫市有多少個工業園 瀏覽:68
汽車短接怎麼接 瀏覽:38
裕龍汽車有哪些 瀏覽:898
黑豹汽車原裝後輪胎多少錢 瀏覽:870
勇士汽車銘牌在哪裡 瀏覽:838
長春哪裡招聘汽車噴漆工 瀏覽:855
桐鄉有多少個工業園 瀏覽:123
工業廠房光伏有什麼弊端 瀏覽:194
深圳新能源汽車上牌交多少稅費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