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會爆發工業革命
當人懶惰到一定程度,同時貪婪又達到大自然的饋贈無法滿足的時候,除了掠奪,就是發展技術,而掠奪同樣也需要技術的武裝,於是工業革命來臨了。當掠奪的來的財富填滿之前的欲壑之後,在相當一定時間內,那些強盜失去了前進的動力,直到新的更大的慾望產生及更多的慾望更強的強盜出現後,新的技術需求有產生了,於是就有的第二次,當然每一次的結果都是強盜們殺人的本領更高
『貳』 工業革命對人類歷史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
兩次工業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各領域的面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文明程度和社會發展水平,具有史無前例的積極影響: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使人類社會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推動了城市化的發展,是人類社會從農村逐步走向城市化。加強了世界不同地區之間人們的交流和交往,世界逐步形成一個整體。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變革。從生產技術方面來說,它使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廠代替了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關系的變革。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叄』 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意義 英國工業革命的社會影響與啟示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工業革命的發生,不僅對英國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甚至使世界形勢發生了改變。
工業革命的歷史意義與社會後果 歷史意義 英國是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因此,英國工業革命不僅對本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對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英國工業革命使它的社會生產力得到飛速的發展,工業革命在短短的幾十年內使英國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一躍而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頭號工業強國,號稱「世界工廠」,稱霸世界達半個世紀之久。英國在工業革命80年左右時間里,建立了強大的紡織工業、冶金工業、煤炭工業、機器工業和交通運輸業。機器大生產空前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列寧指出:「19世紀中葉英國幾乎完全壟斷了世界市場」。(列寧:《哈利·奎爾奇》,《列寧全集》第19卷,第370頁) (2)英國工業革命使它在國內的社會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工業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地位。到19世紀40年代,工廠制在英國工業生產中已佔居統治地位。根據1841年的材料,英國工廠工人在棉紡織業中佔68.7%,在毛紡織業中佔60%,在絲紡織業中佔40%。工廠制的確立,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 (3)英國工業革命改變了國內的經濟和人口的分布,出現了一些新興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工業革命前,英國經濟最發達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是以倫敦為中心的東南部。工業革命開始以後,西北盛產煤鐵的荒蕪地區出現了很多新興的工業中心和城市,如曼徹斯特、蘭開夏、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斯卡斯爾等。經濟中心由東南向西北轉移。隨著工業和城市的繁榮和發展,農村人口大量轉入城市,城市人口猛增。19世紀40年代,英國城市人口已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工人已達480萬。 (4)英國工業革命推動了國內農業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形成了農業工人和農業資本家。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以後,隨著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對糧食和其它農副產品的需求大大增加,穀物價格不斷上漲, *** 了農業的改節和發展.。經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在農業中已取得完全的勝利。1851年,英國的農業工人巳達144萬。 (5)英國工業革命使國內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開始明顯地暴露出來,並逐漸激化。因此,1825年英國出現了資本主義世界第一次周期性的經濟危機,1837—1848年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工業無產階級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政治斗爭— *** 運動,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英國的政治舞台,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6)英國工業革命對其它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於英國是世界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它的成果和經驗必然為其它國家所吸取。特別是在1825年英國解除了機器輸出的禁令以後,機器大量出口,1825—1840年英國機器出口價值由2萬英鎊增60萬英鎊,增長了30倍。同時,英國的新技術和技術人員也不斷外流。這樣它對其它國家的影響就更加顯著。因此,其它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革命發展都比英國快,完成時間都比英國短。法國完成工業革命只用了約60年時間(19世紀初至19世紀60年代末),美國只用了約50年時間(19世紀初至19世紀50年代末),德國只用了約40年時間(16世紀30年代至19世紀70年代),日木只用了約30年時間(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等。 (7)英國工業革命對以後的技術革新也發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跟隨蒸汽機而來的是葉輪機、汽油發動機和電動機的相繼發明和應用;跟隨鐵而來的是鋼的製造和使用;跟隨火車、汽船而來的是汽車、飛機的發明和飛馳,……等等。這一項又一項的發明像閃爍的群星一樣不斷增添在人類的科技史冊上。英國工業革命只是機械發明光輝時代的曙光。
工業革命的社會後果 英國18 世紀60 年代開始了工業革命,在19 世紀30—40 年代,主要經濟部門大機器生產佔了主導地位,開始了機器生產機器,工業革命基本結束。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繼英國之後,也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 (1)生產力發生飛躍。工業革命是從工具的變革開始的,首先是屬於生產力發展中的革命。生產力主要有兩項,一項是生產工具,一項是人。通過工業革命這兩項都發生了革命變革。通過工業革命,手工工具轉變為機器,手工工場過渡到了大機器生產的工廠。英國工業革命的結果,標志著技術革命的新工具即蒸汽機普遍用於各種主要生產設備,並形成為社會生產能力。通過工業革命,創造和掌握工具的人也發生革命變革。個體的勞動農民和手工工人變成了產業工人。由於生產工具的變革和工業無產階級的形成,以及資本家是在競爭中求生存的,使它必須講求經濟效益,因而通過工業革命,生產率迅速提高。由於生產率的提高,社會物質財富迅速增加、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使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生產力發生飛躍具有重大的意義,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尾的最終決定性力量,生產力是區分社會性質的重要標志。生產力先進與否,反映出一個社會內部發展水平的高低。先進的生產力是新的社會制度優越於舊社會制度的重要表現,戰勝舊社會制度的根本條件。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決定著新的社會制度徹底戰勝舊的社會制度的速度生產力發達與否,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繁榮昌盛還是貧困落後的標志。總之,通過工業革命,生產力發生了飛躍,這就為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前資本主義制度並最終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這就徹底完成了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 (2)生產關系和經濟結構的變化。生產力是最活動最革命的因素。生產力發展了,生產關系和社會經濟結構也要相應發生變化。通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由手工工場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大工廠,資本主義工資僱傭勞動制度這種生產關系普遍建立起來了。資本主義的經濟組織和管理經營制度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改變了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所有制方面發生了變化,改變了剝削階級內部力量的對比。實現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性、統一性、標准化,資本主義國家每一個經濟部門、地區都轉入了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這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且改變了每個國家的經濟地理結構。資本主義的統一市場最終形成,商品經濟最終代替了自然經濟。
(3)上層建築的變化。歷史唯物主義教導我們,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發展變化了,最後必然要引起上層建築的變化。國家政權是上層建築中的基本組成部分。17 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由於從封建貴族中分化出來的新貴族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比較強大,資產階級不得不與它結成聯盟,而且在這個聯盟中新貴族佔了主導地位,它的政治代表建立了軍事獨裁,掌握國家政權。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這個聯盟便日益瓦解。特別是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在剝削階級內部產生了尖銳的奪權斗爭由於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形成了統一的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因而資本主義國家最後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資產階級專政逐步並最終相對穩定下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由於商業決定工業,商業家在資本家中是主要組成部分,因而重商主義統治著人們的思想。總之,通過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社會上層建築的各個領域,以及人們的整個思想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4)世界形勢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商品經濟是外向型的開放經濟,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商品經濟的擴大,各地區之間的聯系日益加強。由於資本主義各國在不同的時期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這就形成了新的世界形勢和政治格局,國際關系必將發生深刻變化。由於各個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時間有先有後,這就要決定當時國際舞台上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的對比。英國是最早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當時它的經濟實力最強大。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資本主義殖民主義國家與亞、非。拉等殖民地、落後國家之間的關系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世界市場的形成,產生了世界性的經濟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由於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完成了工業革命,增強了經濟實力,這樣,世界性的經濟、文化科學的中心,就由亞洲完全轉移到了西歐。工業革命結束以後,資本主義國家對亞、非、拉地區侵略手段和性質發生了變化。由於當時歐美已經走上了先進的資本主義道路,而亞、非、拉和其他一些地區還保留著落後的前資本主義制度,因而在世界范圍內的資本主義殖民主義與前資本主義制度地區的主要矛盾中,前者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這就必然要為後者帶來沉重的災難。 (5)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矛盾加深與加劇。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這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的性質,也決定了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並沒有解決,正如所說的,隨著技術革命而來的必然是: 「社會生產關系的最劇烈的破壞,參加生產者的各種集團之間的徹底分裂,與傳統的完全決裂,資本主義一切黑暗面的加劇和擴大。」 首先,資本主義社會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這個對抗性矛盾更加突出了。其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愈來愈尖銳化了,工農業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化了,城鄉矛盾加劇。最後,資本主義與殖民主義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和完成,資本主義國家對殖民地、半殖民地和落後國家、地區的掠奪也加強了。由此可見,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社會越來越陷人了不可克服的矛盾中。要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無產階級革命」 。而工業革命本身也為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准備了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
工業革命引起的社會影響與啟示 社會影響 從工業革命開始歷經100年,世界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和擴展,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超出了西歐和北美的范圍,以空前的廣度開展起來。同時,隨著無產階級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殖民地附屬國的民族民主解放運動成為其組成部分,這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當形成現代的世界格局,後來又伴隨著新的科技革命,整個世界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英國工業革命帶來了生產力發展的巨大飛躍,引起了近代社會的深刻變革。英國工業革命是一次大規模的生產技術變革,使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促進生產力的巨大飛躍。在英國工業革命的過程中,生產領域各個環節的革新環環相連,相互促進;由紡織業革新開始,引起系列變革,促使新興工業部門興起。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引起了工業生產的一系列巨大變革。與此同時,工業生產的飛躍又帶動了農業技術革新和資本主義大農業的興起與發展。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科學技術與文化的發展。工業革命還引起了整個社會的深刻變革,造就了相互對立的兩大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2)英國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聯系的加強,加速了世界市場的形成。首先由瀕臨大西洋的英國開始的這場技術革新,沖破種種阻力,打破國界、洲界,越過大西洋向歐、美和亞洲擴展。工業革命深入和擴展的過程,就是先進技術、設備和先進生產方式不斷傳播發展的過程。其次,英國工業革命向其他國家的擴展,進一步強化了國際分工。工業革命促進了國際間的人口和資金流通。其三,到19世紀中葉,英國憑借它先進的生產技術、雄厚的經濟實力、發達的交通運輸和佔有廣大的殖民地而獨占鰲頭,成為「世界工廠」,這意味著以英國為中心的世界市場形成和世界各地經濟聯系的進一步加強。 (3)英國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格局,影響著現代世界體系的形成。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和擴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美先進國家確立。亞非拉的多數國家則在列強的炮艦下失去了抵禦能力,淪為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資本主義的國際市場、原料產地和勞動力的供應地,成為他們投資的場所、牟利的樂園,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的附屬。資本主義列強的擴張,對亞非拉國家帶來了雙重影響:一方面,列強的血腥侵略和殘酷的殖民掠奪,使當地人民蒙受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這些地區長期的貧窮。另一方面,列強在經濟侵略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把先進的工業生產技術、科學知識和先進的思想觀念一並帶入這些國家和地區。
工業革命的社會啟示 (1)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世界發展進程發生著重大影響,科學技術是推動歷史發展的巨大力量。英國工業革命的過程中,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代表的科學技術推動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從而大大地加快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步伐。而以發電機、電動機為代表的電力應用所產生的第二次產業革命和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應用所產生的第三次產業革命,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2)一個國家只有掌握先進的科技才能真正強大起來。英國通過對代表當時先進科技水平的紡織機、蒸汽機的研製和廣泛應用,實現了工業革命和工業化,極大地推動了本國生產力的發展,成為當時世界的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其後,法國、德國和美國,都是由於分別成為科技強國而先後成為經濟強國的。尤其是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至今,作為世界科技中心已長達80年,依然保持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的強盛勢頭,因而確保其在世界上的經濟、軍事強國地位。日本在20世紀50、60年代通過「科技立國」方略的實施,為其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作為我國,只有認真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才能真正能夠在21世紀建成社會主義強國。 (3)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英國工業革命的一個歷史功績,是通過將先進技術、工藝和機器向其他國家的輸出,促進了這些國家的工業革命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建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進入20世紀,現代科學技術群的誕生,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世界市場日益擴大,世界范圍內的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經濟全球化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不可逆轉。 (4)改革開放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正是我國閉關鎖國、一步步走向落後的歷史時期。而落後就要挨打,這對於我國已是血的教訓。今天,我們終於走向了改革開放之路,這是我國重新走向世界、走向繁榮、走向強大的必由之路。我們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把我國建成科技發達、經濟強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肆』 英國發生工業革命的必然性是什麼
①雄厚的資本;②充足的勞動力;②豐富的資源和原料;④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①雄厚的資本
英國資本原始積累有哪兩個主要來源?
一是通過圈地運動剝削本國勞動人民;第二孫枝個來源是殖民掠奪和販賣黑奴;英國在侵入印度後的1757年到1815年共48年間,就從那裡總共榨取了十億英鎊的財富。再有,僅利物浦一地的奴隸販子在1783—1793年的十年間,就販賣奴隸33300多人,賺得1500多萬英鎊)
這些大量的錢財都轉化為資本,使工業革命有了雄厚的資本。
②充足的勞動力
我們再來分析工業革命的的第三個必要條件:充足的勞動力。
圈地運動在英國早就開始了。不過,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圈地運動是零星地、非法地進行,革命後則公開地、大規模地進行,被剝奪土地的農民四處流浪,湧入城市,隨時准備接受資本家的僱傭。這就為工業革命的進行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
③豐富的資源和原料
第三個必要條件是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有豐富的資源和原料。英國本土煤、鐵資源十分豐富,更多的原料則是從海外殖民地掠奪來的。
④海外貿易的迫切需求
英國擁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不僅為英差漏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廉價的充足原料,也為英國提供了廣大的銷售市場。18世紀中期英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大洲,市場不斷擴大,海外貿則慶敏易需求增加,盡管當時英國擁有歐洲第一流的手工工場,工場的規模上很大,勞動生產率也較高。可是,它畢競是靠人力,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要,這就必須增加商品的生產,而為了增加商品的生產。就必須改進生產技術,用大機器來代替手工,於是,工業革命就被提到了日程。18世紀60年代,英國最早具備了進行工業革命的資本、勞動力、資源、市場這四個必要條件,所以,一場對人類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工業革命就在英國首先開始了
『伍』 為什麼要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人類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所產生的,人們把這一過程稱作工業革命,這是歷史發生的必然。
正如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因為有了新的動力: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是因為電的發明,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互聯網的誕生,這些都是因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產生的。
『陸』 兩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工業革命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極大的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2.工業引起了生產方式的轉變,工業生產進入大工廠生產時期;
3.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4.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5.工業革命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
6.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7.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掌握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8.引起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9.自由主義取代了重商主義,資本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10.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影響:
1、經濟層面:
(1)促進生產力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2)壟斷與壟斷組織形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3)產業布局發生變化汽車製造業,化學工業等興起;
(4)生產管理制度發生變化;
(5)世界經濟格局發生變化,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2、政治層面:
(1)資本主義制度完善,形成比較健全的以代議制民主、政黨政治和公民自由為特徵資本主義政治模式;
(2)工人階級進一步壯大,促進了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展和列寧主義誕生;
(3)各大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開始對外擴張,瓜分世界殖民地;
(4)各國民族解放運動此起彼伏;
3、社會層面:
(1)改善日常生活,尤其在衣和行方面;
(2)思想觀念發生改變,現代化的思想體系逐步形成。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又稱產業革命,發源於英國,是指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生產取代人工生產,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技術革命。由於以蒸汽機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蒸汽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以電力和內燃機的使用為主要標志,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稱為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導致了列強開始爭奪石油。)
『柒』 工業革命的歷史意義
版本一:
⑴、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飛躍,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
⑵、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這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逐漸明顯和尖銳。
⑶、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形成了西方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強大先進的工業國,東方亞非拉落後的農業國的格局。
⑷、工業革命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巨大轉變。
版本二:
1、改進了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機器代替手工勞動)
2、導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大量人口流向城市)的進程。
3、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第一產業下降、第二產業上升)
4、促使階級結構發生變化,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
5、導致東方從屬於西方,形成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格局,形成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
6、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7、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版本三:
1.使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捌』 工業革命是否是歷史的必然
任何歷史事件態態都是必然的。 因為都是經皮返過燃閉飢了長年的累積、 就像 工業革命 , 人口多了生產力不夠了, 所以就有了工業革命 大大提升了生產力
『玖』 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是偶然還是必然
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是必然的。
英國首先產生工業革命是有著深厚的積累的,而不是偶然觸發,英國有足夠的環境來進行工業拆銷革命
從各個方面來看,很多因素都是推動著工業革命在英國興起,所以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