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革命勞動力過剩怎麼解決

工業革命勞動力過剩怎麼解決

發布時間:2023-05-14 21:44:24

⑴ 中國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技術密集型轉,那剩餘勞動力怎麼辦

勞動密集型轉型資本技術密集型是經濟發展必然的道路,樓主問的很好,剩餘勞動力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我國必將成為一個難題,而我的觀點有幾點:
1. 勞動力輸出。面臨全球形勢的綠色壁壘,使國內出口形勢越加嚴峻,我國以其廉價堅固的粗加工產品和原材料而聞名,但現在這種情況已經有所好轉,廉價的勞動力也面臨各國的圍追堵截,此法面臨問題很多,但不得不說是個辦法。
2. 勞動力轉型。大量的低端知識分子使得亞洲模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飛速發展,究其根本還是文化水平低,大學遍地,開放門檻,鼓勵大學生創業,自考自主創業,形成自我經營的潮流,從而大面積的解決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局面。但是此法面臨的問題是: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帶來的巨大壓力,資本密集導致了國內企業大魚吃小魚的瘋狂現象,可以看到的是,低端自我創業多不勝數,高處大型資本不斷侵吞,中型企業可謂岌岌可危,而此情形就直接導致勞動力轉型自己做老闆無法得到足夠的空間,壓力巨大,可謂一死一大片。
3. 自主消化。90年代的國企改制,傷心的不多說。但是面對如此多的剩餘勞動力,政府如果出門組織低端勞動力勞動獲利,將大大改善被國內企業壓榨的粗脊嘩現狀,普遍工資低的問題也會解決,但是前提是不能以國企的名義,說實話,國企內部利益繁雜,傾軋嚴重,很不適合解決現狀,而由政府出面組織,員工自主經營,通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當地或者國內自主消化,不受綠色壁壘的壓力,將大大緩解壓力。但是此法面對的問題是:極其難以復制,收到各方岩行壓力,且隨著經濟發展,取締這種自主消化形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遇見重重困難,野岩而且這種自主消化很容易被錯誤領導而盲目攀高,「做大做強」,從而使其產品無法消化,供過於求,最後導致倒閉員工下崗的慘劇,此種企業獲利較小,僅能提供解決勞動力過剩問題,治標不治本。
4. 削減人口壓力。這才是根源,什麼房地產大鱷,什麼工資低,什麼農業機械化無法普及,什麼機構臃腫,一切都離不開這人口壓力帶來的根源,如果中國人口去掉一位數字,一切都不是問題。
純手打,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情緒和指責,不要上綱上線,求分

⑵ 富餘勞動力的解決方法

要擺脫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所面臨的困境,根據我國2014年的實際情況,必須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壓縮勞動力的供給,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
這是緩解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矛盾的一項長遠的戰略性措施。
壓縮勞動力的供給
勞動力的增加是隨著人口增長而增加的,首先,必須有效地控制農村人口的增長。我國農村勞動力供給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歷史上的決策失誤所造成的人口基數過大和自然增長率過高。我們不可能糾正歷史上的決策失誤,也無法改變13億多這樣過大的人口基數,但我們可以抓緊當前的計劃生育工作,控制人賣碰口的過快膨脹,以緩解農村勞動力不斷膨脹的問題。其次是讓非勞動年齡人口脫離勞動崗位(主要是指童工)。據專家估計,我國非勞動適齡人口參加勞動供給的比率,相當於全部供給人口的10%,若能讓這一部分人脫離勞動崗位,使之學成一至二種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能後再進行就業,一方面可減少剩餘勞動力的數量,一方面又可提高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和競爭能力。
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
耕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耕地作為農業第一生產資料,是不可代替的。維護和擴大耕地面積,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要提高全民節約用地和保護土地資源的意識。要使每個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寶貴,要求人們無論是城鎮建設,工礦建設,農業基本建設,還是農村住宅建設或其他基礎性建設,都要力求少佔地。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切實加強土地資源的管理搜租。同時還要提高土地資源的質量,逐步改善生態環境,使現有的土地資源免遭破壞。
廣開生產門路,拓展就業空間
開辟多渠道的轉移途徑,這是目前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出路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農業剩餘勞動力在農業內部轉移,實際上就是種植業勞動力向林業、世配兆牧業、漁業的轉移。根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字,從現實來看,我國農業內部就業天地是很廣闊的。我國從2014年統計數據來看待開發的農業資源前景十分可觀,有2/3的耕地屬於需要改造的中低產田,還有5億畝宜開發的荒地,18億畝宜林、宜草的荒坡,2000萬畝成海灘塗和3000萬畝可養殖的淡水水域,如果這些資源有1/3得到有效開發,可吸納的勞動力就要以數千萬來計。如果再進一步抓好農副產品的深度加工,實現農村集約化經營,則可吸納更多的勞動力。因此,在農業開發上,必須綜合開發和利用耕地、水面、空間資源,發展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的高效農業:在投資政策上,要進一步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對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投入,實行科技、資金、物資和政策綜合配套:在稅收政策上,對開發性農業要給以優惠。通過對農業的綜合開發,充分挖掘農業內部的就業潛力。
大力發展鄉鎮民營企業
大力發展鄉鎮民營企業,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村內部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在農村內部轉移,就是從農業生產領域游離出來的勞動力向工商業等非農業產業轉移。首先,要繼續大力發展鄉鎮民營企業。改革開放以後,由於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到1994年,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2億。但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鄉鎮企業大都轉化成了民營企業。從目前我國農村資源狀況和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潛力看,鄉鎮民營企業仍然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所在。因此,必須針對東南部沿海地區的鄉鎮民營企業開始出現資本密集化、吸收勞動力的能力相對下降的趨勢,要因勢利導,推動一些鄉鎮民營企業上水平、上檔次、上規模、擴大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與領域,使其更多地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同時,推動中西部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即由東南沿海向幅員廣闊、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發展。隨著鄉鎮民營企業的大發展,其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就一定會增強。其次,要大力發展農村第三產業。第三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它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一個重要領域。國外勞動力轉移的經驗表明,在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主要是工業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而在後階段主要是靠第三產業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因此,從總體上看,只有工業化,工業和第三產業大發展,才能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但是,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於鄉鎮民營企業地區布局較為分散,無法發揮非農產業的集聚效應,帶動第三產業的興起。針對這種狀況,必須貫徹合理布局,相對集中的原則,推動鄉鎮民營企業的連片發展、加工業的適當集中,從而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進而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不斷減少,城市人口不斷增加,第一產業的勞動力不斷減少,第二、三產業的勞動力不斷增加,這是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因此,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是客觀的、必然的。首先,要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使農村勞動力更快地向小城鎮轉移。發展小城鎮不僅是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今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最重要的場所。改革開放二十幾年來,小城鎮累計吸納了3000多萬農村勞動力就業。城鎮建設的發展,其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潛力是很大的,因為小城鎮有其自身的優勢:一是投資少。據有關資料反應,大中城市每吸納一個勞動力就業要投資12000元,而小城鎮只要4000元。二是小城鎮更接近於農村,農民離土不離鄉,既可降低轉移過程中的成本和風險,也可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工業的資源優勢,這種方式的轉移更符合我國的國情。其次,要穩妥地、有序地向大中城市轉移。我國的大中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物質條件優於農村。而且當代城市第三產業有些活城裡人不願干,隨著今後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城市第三產業還要大力發展,其發展潛力還是很大的,因此,在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多種途徑中,大中城市這條渠道也不能完全堵死。第三,要大力發展對外勞務輸出。即在遵守我國及輸出國法律的前提下,多形式、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實現勞務輸出,以減輕國內的就業壓力。
加強宏觀調控
加強宏觀調控,指導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和勞務市場的開放,農村勞動力長期處於停滯狀態的局面逐步被打破,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或向非農業部門轉移,或跨地區流動,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以來,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規模急劇擴大。據調查,近些年來,每年農村外出勞動力約6000萬人,其中跨省區流動在2000萬人以上。這種流動對農村來說,使農村剩餘勞動力資源由包袱變為財富,有力地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由於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有很大的盲目性,對我國的交通運輸、社會秩序、城市治安和計劃生育帶來了消極後果。對此,一是必須加強和完善政府的宏觀調控,建立相應的宏觀調控體系,減少農村剩餘勞動力的盲目流動。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就業服務體系,即發展培育多種形式的勞動就業中介服務組織,逐步形成包括信息、咨詢職業介紹、培訓在內的社會化的就業服務體系。堅持市場配製勞動力資源的方向,逐步形成城鄉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勞動力市場,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流動。
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
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
勞動力的素質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和規模存在著十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實踐證明,勞動者素質越高,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難度越小,轉移的穩定度越高,相反,勞動力素質越差,可供選擇的就業空間越窄,轉移難度越大,穩定度也越低。但是,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當前農村教育水平偏低的情況下,除了切實貫徹實施普及農村義務教育和基礎教育的基本國策,消除新文盲外,強化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建構與農業勞動力就業相適應的新機制是當務之急。一方面必須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對在崗的一部分有文化基礎的農村青年勞動力,通過各種培訓班,分期分批地進行一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及職業技能培訓:另一方面,可採用在農村小學的高年級中普遍開設勞動課,建立勞動實習基地,並結合小學的自然課特點傳授最基本的現代農業基礎知識,從而培養新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勞動者。

⑶ 如何解決勞動力絕對過剩導致勞動關系緊張的困境

中國政府採取的穩定就業的措施

針對當前經濟和就業形勢,中國政府已實施一系列積極政策和舉措。除了財政、貨幣等政策加大投入擴大內需外,在就業方面出台了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穩定就業局勢措施,調整就業和社會保險政策,通過保企業來穩定就業崗位,保障勞動者權益,維護社會穩定。

(一)穩定就業崗位的措施

穩定就業崗位的措施主要是增強社會保險制度的靈活性和勞動關系調整的靈活性,幫助企業穩定就業、減少裁員。

1.在2009年之內,可以階段性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費率,減輕困難企業繳費負擔和參保人員費用負擔。

2.對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可以在2009年之內、最長不超過6個月的期限內緩繳社會保險費。

3. 調控和預警失業,鼓勵國氏昌有企業減少裁員。

4.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和就業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薪酬等辦法穩定員工隊伍,並保證不裁員或少裁員。失業保險基金可用於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鏈核友。

5.暫緩調整企業最低工資標准。指導符合條件企業及技術先進型服務外包企業實施綜合計算工時和不定時工時制。

(二)維護社會穩定的措施

維護社會穩定的措施主要是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已經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幾條:

1.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200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2.及時足額發放社會保險待遇。確保2009年調整後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對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

3.困難棚槐企業實行經濟性裁員,可簽訂分期支付或以其他方式支付經濟補償的協議。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提出,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加大對就業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和農村內部增收空間;必須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

(三)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措施

1.減少結構性失業:通過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崗位補貼、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以及擴大「三支一扶」、「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到村任職」、「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等計劃,多種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通過放鬆戶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勵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工作;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積極吸納和穩定大學畢業生。

2.減少或推遲供給:加大力度落實部隊徵兵更多面向大學生;研究生或第二學位擴招。通過見習實習制度,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

4.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所有高校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同時將就業指導課列入必修課。對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失業登記,提供職業介紹,培訓等系列服務。

5. 為困難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就業援助。

(四)針對返鄉農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穩定糧食和食品價格,有利於農民工返鄉務農提高收入。

2.加強農民工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大力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3.一些勞動力輸出地方已經出台支持返鄉農民工的政策:3個月以上未能重新就業的,當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的70%給予失業救助,救助期不超過半年。

上述政策措施對穩定現有的就業崗位、解決受金融危機影響嚴重的農民工群體和青年群體的就業問題將發揮作用,但還遠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機對中國就業局勢的影響,需要全社會各方的重視和支持,特別是各級政府的高度重

⑷ 因為工業革命,如何解決城市人口過度集中的問題

工業革命時期為解決城市人口集中問題可採用建立衛星城,轉移勞動密集型企業等方式。

⑸ 當人力資源計劃的勞動力出現過剩或短缺時,有哪些行動方案可供選擇

過剩時,容易解決,可以用績效的辦法來實施企業裁員計劃,將企業不需要的人員裁掉。
短缺時,辦法也是有的。一、找獵頭選擇優秀人才
二、在企業內部選拔適合的人才
三、讓內部員工幫助企業挖人才,即為將自己身邊的人才介紹給企業
四、通過招聘來補充勞動力
等等

⑹ 過剩勞動力 中國如何解決、

中國勞動力市場特點:第一: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深化一方面,勞動力供給總量過剩。隨著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改組和結構大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我國大賀桐悶量的勞動力被釋放出來。另一方面,勞動力有效供給不足。中國經濟面臨的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結構性失衡,還表現在低素質或未開發的低質盤人力資源大為過剩,而經過科學開發,具備現代文化素質和先進勞動技能的高質量人力資源又相對缺乏,這反映在就業市場上就是存在大量低質量的勞動力剩餘,他們又無法填補許多要求較高技術和技能的工作崗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適度的失業人口的存在,有利於激勵人們努力工作,努力學習,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和技術素質,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會造成失業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難,增加社會諸多不穩定因素。造成的現實表現是部分企業「招工難」與部分勞動者「就業難」問題並存。第二: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中國是世界上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近年來,中國出現了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的狀況,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有:1.勞動力總量增長速度過快2.城市勞動力失業率上升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大3.勞動力的培訓不利造成了勞動力結構性的供給大於需求解決勞動力供給大於需求的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和勞動力個人三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中國既是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也是就業壓力最大的國家。現階段,中國正處於體制轉型時期,逐漸出現了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狀況。第三:勞動年齡人口增長趨勢減緩雖然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很大,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並未改變但從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看,勞動力供給高峰即將過去。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雙重效果,中國從「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長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的人口轉變提前完成,其結果已經在人口輪帆年齡結構的變化上面表現出來。第四:失業率有下降趨勢,新增就業人數增加改革以來,城鎮就業總量連年增長。這正是由於我國的所有制結構和就業結構發生的巨大變化,國有單位和城市集體單位就業佔全部就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其他城鎮新興單位如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資等單位的就業則從無到有,逐漸上升,就業結構形成了多樣化的局面。因此也帶來我國人才隊伍結構狀況的根本性變化。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未來非公有制用人單位將會成為我國人才就業的主要方向。第五:就業的城鄉結構進一步優化,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任務十分艱巨全國農民外出流動就業人數約1.2億,其中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約1億,占城鎮就業人員近40%。農民工廣泛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行業,特別是集中在製造業、建築業、住宿餐飲業等行業。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產業大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農民工的流動性相應地帶出了一些問題。但由於我國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基本國情並未改變,沒有跡象顯示這種現象會擴展成為全國性的影響經濟發展的嚴重問題。從中長期看,這種狀況會導致缺工地區企業工資水平被迫上漲,從而迫使一些工資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退出該地區,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第六:勞動者總體素質偏低隨著經濟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短缺問題將會更加凸顯。一方面,城鎮勞動力需求強勁,有一技之長的生產性人員供不應求。另一方面,以國有企業改革為標志的結構調整接近尾聲以及勞動力資源市場配置機制的加強,經濟結構已經向著更加有利於勞動力利用禪彎的方向轉變,經濟增長對就業的吸納作用不斷增加,沿海地區勞動力需求旺盛,但部分地區技能型工人的供給不足。

⑺ 工業革命期間各國(英,法,美,德,俄)是怎樣解決資金,技術,勞動力,市場等問題的,

英,法,美,德,俄等西方列強都是通過殖民地政策解決工業革命期間的基金,技術,勞動力,市純橋場等問題,只是他們對於殖民地的彎橋依賴因做鬧猛為殖民地的存在依次遞減而已,像是美德俄因為屬於後進國家只能通過壟斷資本壓制國內民眾消費需求,俄羅斯更是童褲,俄國到蘇聯時代更是剝削民眾來完成工業積累。

⑻ 西方國家曾經存在過勞動力過剩,怎麼解決的

一、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減輕過剩失業的壓力。世界各國勞動力流動的一個基本規模是農村人口流向城市,這是因為城市的一個重要功能在於能夠較大幅度的吸納勞動力。第三產業又是吸納勞動力的最主要的「蓄水池」,人們對服務業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由於服務業的消費是購買與消費一次性完成的,因此在消費過程中極易產生糾紛。這是城市服務業發展的一個障礙。為此必須完善城市服務業管理的法律體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服務型產業轉變,服務型產業提供的就業機會較多,例如旅遊業、餐飲業等。
積極調整企業的就業結構。由於過剩勞動力的大量存在,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調整企業的就業結構。大部分過剩勞動力應當由政府壟斷性行業吸納,這樣將會在總體上提高社會福利。
二、以刺激需求的政策減少周期性失業人數。工人大量下崗與市場需求不足有密切關系。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辦法是政府主要通過財政政策刺激需求。加大財政支出與政策扶植,刺激經濟增長,興修公共設施,增加就業機會
三、加大高手人力資本投資,使過剩就業者向高效就業者過渡。這是解決結構性失業的主要出路。產業結構大調整時期,大部分下崗工人需要進行新的崗位培訓。職業教育體系還不適應這種由手念逗於產業結構轉換而形成的對重新教育的要求,因此政府和大型企業必須從戰略高度認識在這方面進行大規模投資的重要意義。政府設置專門的就業培訓與指導機畢賣構,對勞動者進行技能培訓與就業指導,提升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四、對於部分勞動人員,進行國外勞務輸出。

⑼ 18-19世紀英,美,俄三國在發展資本主義過程中是如何解決所需勞動力問題的

工業革命。孫廳工業革命中一些高生產力敬世的機器的產生亮凱肢使得人均生產力大為增加,所需勞工也相應降低,工薪減少,資本家以廉價僱傭大量勞力,使得剩餘價值大量積累。

閱讀全文

與工業革命勞動力過剩怎麼解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前擋3m膜多少錢 瀏覽:473
限量版賓士威霆多少錢 瀏覽:532
汽車第二年交強險多少錢 瀏覽:127
奧迪哪裡有租賃 瀏覽:784
電動汽車微面和輕卡哪個好 瀏覽:528
汽車正租是什麼 瀏覽:319
梅賽德斯賓士有多少工廠 瀏覽:230
東海到徐州汽車要多久 瀏覽:903
已經有30年的寶馬740多少錢 瀏覽:961
汽車喇叭如何搭鐵 瀏覽:145
汽車窗子碎了怎麼辦 瀏覽:617
s350賓士側標燈左後側是什麼 瀏覽:842
老款進口寶馬3系雜物箱怎麼拆 瀏覽:102
賓士s級黃金多少錢 瀏覽:425
一輛寶馬的成本是多少 瀏覽:832
單手開賓士多少錢 瀏覽:574
洛江萬安塘西工業區什麼時候停電 瀏覽:952
奧迪保養里程怎麼看 瀏覽:369
衡陽酃湖汽車站在哪裡 瀏覽:279
賓士威霆在哪裡保養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