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工業區集中配套要求
工業區集中配套要求注意安全。
工業廠區的規劃設計對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工業廠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城市的建設與發展等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一、工業廠區規劃設計的原則:
以合肥為例,工業用地布局應符合下列要求:
(1)有氣體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不得布置在城市上風向,有水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不應布置在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及環巢湖地帶。
(2)有污染的工業項目嚴禁與居住、公共設施等其他用地功能相混合,與其他非工業用地之間應符合相關防護距離規定;污染較嚴重的工業項目應集中布局在循環經濟園。
(3)工業區配套設施應充分考慮區位、產業門類、就業人口等因素,集中配套生產和生活服務設施。
(4)工業項目用地規模應依據項目規劃的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地率,以及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和總投資額等指標核定。
2、總平面布置:這是工業建築設計的首要環節。在廠址選定後,總平面布置應以生產工藝流程為依據,確定全廠用地的選址和分區、工廠總體平面布局和豎向設計,以及公用設施的配置,運輸道路和管道網路的分布等。此外,生產經營管理用房和全廠職工生活、福利設施用房的安排也屬於總平面布置的內容。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和保護環境質量也是總平面布置必須考慮的。總平面布置的關鍵是合理地解決全廠各部分之間的分隔和聯系,從發展的角度考慮全局問題。
『貳』 膠州在哪
膠州市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畔,是山東半島連結內陸各省市及進出青島、煙台、威海和通往青島港、黃島前灣港的重要交通樞紐。1987年2 月經國務院批准,在青島地區第一個撤縣設市,成為山東省第一批15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連續三屆跨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山東省首批小康縣市,並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市現轄13處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78萬人,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其中市建成區面積26平方公里,常駐人口28萬人。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採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一、歷史文化
膠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4000年前,即有先民在這里刀耕漁獵、繁衍生息。商業貿易相當發達,唐宋時期曾是全國五大商埠之一、長江以北唯一的通商口岸,素有「金膠州」之美稱。膠州人傑地靈,創造了世界聞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社會的三里河文化,有西漢祓國舊址,明代養馬城「牧馬城」遺址,清代著名書畫篆刻藝術家、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的左筆高手高鳳翰故居舊址,以及大量的古葬墓、古廟宇和金石碑刻、書畫詩文。勤勞智慧的膠州人民孕育了豐富多採的民間文藝,具有300 多年歷史的「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全國保留劇種膠州茂腔及民間戲曲、剪紙繪畫等也都在國內外有一定的藝術影響力。
二、自然條件
膠州自然條件優越。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富。 現已探明或開採的礦產有重晶石、螢石、石墨、陶土、膨潤土、珍珠岩、石英砂等。東南隅有25公裏海岸線,沿海灘塗5.6萬畝, 另有淡養水面3.8萬畝、海養水面4萬畝、蝦池2 萬畝。水產品有對蝦、鯧魚、黃姑魚、帶魚、鯉魚、羅菲魚、光魚、河蟹、雜色蛤等200餘種。境內有大沽河、 膠萊河、膠河、墨水河、洋河等5條主要河流, 山洲水庫、青年水庫等56座水庫,1.5 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境內盛產小麥、玉米、花生、大椒、果品、蔬菜等,膠州大白菜、膠州大椒干、「里岔黑」瘦肉型豬馳名中外。
三、交通通訊
膠州交通通訊發達,基礎設施完善。全市已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膠濟、膠黃、膠新鐵路橫貫境內,環膠州灣高速公路、濟(南)青(島)、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及204 國道等高等級公路縱橫交錯,境內有機場、漁港碼頭各1處, 市區距青島港、黃島前灣港分別為40公里和35公里,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40公里。現代化綜合電信網路已經形成,開通程式控制電話19.8萬門,電話每百戶擁有率達86%。城市日供電能力達到576萬KWH,日供水能力達到6萬立方米。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氧化塘,日處理污水3萬噸.
四、經濟戰略
近幾年來,膠州立足實際,放大區位優勢,把對外開放作為強市之路,借外力激活力。2000年初提出了「苦幹三年經濟綜合實力進入全省先進縣市行列」的奮斗目標,圍繞這一目標,全市上下牢固樹立「工業立市、商貿活市、科技興市、品牌強市」四種意識,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民營經濟、經營城市」三大帶動戰略,加快培育開放型、民營型、園區型、臨港型、農副產品加工型五大特色經濟。2000、2001、2002連續三年經濟綜合考核居青島五市首位。2000年列全省最具發展活力縣(市)第2位。2005年綜合經濟實力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3位,基本競爭力列第31位。
五、現代工業
膠州市堅持「工業立市」方針,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近年來,膠州市以工業園區為載體,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按照改造傳統產業、培植壯大支柱產業、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思路,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先後建起了皮革城、電子工業園、農副產品加工區、紡織染整工業園等一批專業特色園,促進了產業項目的集聚發展,培育形成了四大主導產業,即以中集集裝箱、歐堡鍋爐為龍頭的金屬結構業;以大明、世原為龍頭的皮革製鞋業;以海爾、澳柯瑪為龍頭的電子製造業;以福生、大洋等為龍頭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四大支柱產業。培育形成了十大重點產品,即汽車配件、皮革服裝、新型建材、綠色食品、大口徑直縫焊管、復合不銹鋼、染料中間體、醫葯中間體、耐克運動鞋、各類鐵塔等。
六、園區建設
膠州市積極實施園區帶動戰略,經濟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近幾年,膠州市堅持園區布局團地化、園區投入多元化、園區發展責任化,不斷創新辦園方式,大力推行政府辦園、企業辦園、外商辦園等多種模式,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著力提升園區建設檔次,全力構築招商引資新高地。目前全市工業園已發展到25個,形成了東部工業區、市辦工業園、鎮村工業園聯動發展,韓國、日本、台灣工業園特色集聚,海爾、澳柯瑪等產業園包片開發的園區經濟發展格局。目前,園區開發建成69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入18億元,廠房建築面積580多萬平方米,全市80%以上的項目落戶園區,安置勞動力就業18萬人,年增加職工收入近11億元。園區經濟成為膠州發展的品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