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業題材的影視劇,你看過哪些
導讀 :我們細心留意一下,會發現工業題材的影視劇中好看的還真不少!
影視劇是一種專為在電視或互聯網上播映的演劇形式,包括電影、戲劇、 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造型等現代藝術諸元素的形式(網路內容)。影視劇是一種藝術形式,被認為是「既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工業題材,是一個重要但容易被人忽視的題材,當我們充分關注商業大片時,只要我們細心留意,身邊已經有不少非常好看的工業題材影視劇作品。
說到工業題材,得先說一下工業,工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至關重要,工業基礎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准。工業革命讓機器代替了人力,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發展,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領導人認識到工業對於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在一五和二五期間大力建設國家的工業體系,為新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知道工業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工業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能完全在人們生活中體現出來,所以很難讓人切身感受到它的重要性。這也讓工業題材的創作不被人們所關注,讓我們產生這樣的感覺:這東西好像壓根沒在生活中看到過。正因為如此,紮根在工業領域的我們,應該多關注工業題材的藝術形式,多看看工業題材的優秀影視劇作品,這樣就可以做到「知己看己,百說不殆」(意思是:你張口就能說出領域內的東西,才會被人們看成專業人士)。
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從幾個不同專題來講,本次咱們一起來了解工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簡稱影視劇),之後咱們繼續了解工業題材的文學創作和音樂話劇的創作等。
一、新世紀前的工業題材電視劇
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藝術家們拍攝了很多工業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據統計數量多達60多部,而這一時期拍攝的電影大約為640部左右。如此高的比例並不奇怪,電影和電視劇等都是反映社會發展趨勢的藝術創作,這一時期我國的主旋律就是大力發展工業以恢復和發展經濟,描寫這一趨勢的藝術創作自然會得到社會和人們的喜愛。如果把國人非常喜歡的韓劇放在那時播放,估計要歇菜,韓劇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現代國人對於浪漫愛情的訴求。
在當時,作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工人在人民群眾中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女孩都以嫁給工人和軍人為榮。這一時期涌現了很多優秀的工業題材電影,如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就講述解放戰爭時期鐵路工人克服困難按時完成橋梁建設的事跡;經典的黑白電影《六號門》、《青年魯班》、《火紅的年代》、《鋼鐵巨人》、《創業》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在電影和電視劇上進行大膽創新,拍攝了很多不錯的影片,《街上流行紅裙子》改變了人們的穿衣色調,使女人穿紅裙子成為一種潮流。體現工程師大膽改革創新的《二十年後再相會》,描述工人工作和愛情的《快樂單身漢》和《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是這個時期的經典作品。另外,《夕陽照》、《逆光》、《我們的八十年代》等諸多電影都從工人角度描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愛情等方方面面。
二、新時期的工業題材影視劇
隨著電影工業各項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時期的電影擁有更豐富的展現形式,近幾年工業題材影視劇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品。
1. 工程科技的紀錄片
看過《國家地理》的朋友一定會很震撼,其實最近幾年中國一些紀錄片的手法和風格也獨樹一幟,出產了很多令人拍手稱贊的紀錄片。這里不得不說到國內近年來拍攝的工業題材的大型紀錄片《超級工程》和《大國重器》,當然也有國外拍攝的《終極工廠》和《偉大的工程巡禮》,這幾部紀錄片在豆瓣上的評分都非常高(都在9分左右,現在很多大片盡管票房高,但評分卻不到6分不到7分)。
《超級工程》在2012年和2016年分別推出第一和第二季,其拍攝與文案風格類似於《舌尖上的中國》,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朋友可以聯想這片應該是怎樣的場景。《超級工程》第一季講述了中國的五個世界級別的工程項目(如果不熱播會很對不起「超級」二字啊):港珠澳大橋、上海中心大廈、北京地鐵網路、中國風能工程、LNG液化天然氣船,第二季中則不以具體工程為重點,反而從「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車、中國港」四大基建工程入手介紹了中國的工程科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鮮為人知、震撼無比的鏡頭,整個過程科技感十足,我們驚訝地發現我國很多科技已經是世界先進水平。最關鍵的是,這些紀錄片滿足人們的好奇心,為人們普及了工程科技知識和提升了工程師的形象,許多鏡頭都體現了工程師的嚴謹、工匠精神、大膽創新、堅持不懈。那麼,覺得工程師是一群呆頭呆腦、只關心工程的女生們,會不會從此覺得工程師都好帥啊?說句冷笑話,也許你覺得工程師最帥的時刻,是他指著前面的大樓/跨海大橋說:這些都我設計的。
《大國重器》是記錄中國裝備製造業振興發展歷程的大型紀錄片,片中展示了中國多個企業的先進裝備和高尖端技術,顯示中國製造業正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變、逐漸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與《超級工程》一樣,鏡頭中出現了很多工人和工程師的身影,這些場景都是實地取景,更讓人們感覺真實。有所不同的是,《大國重器》的很多采訪鏡頭是從工人和工程師的角度來真實紀錄他們的智慧、生活和夢想,通過人物故事塑造深刻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再現中國裝備製造業從小到大,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背後的艱辛歷程。讀過新中國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們國家的重工業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因此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聽到很多濃厚的北方口音,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國外工業紀錄片的典型代表是《終極工廠》,這是國家地理的一個系列,應該說:國家地理製作,國家免檢產品。這個系列的紀錄片不像《超級工廠》和《大國重器》那樣焦點集中,其所涉及的工業范圍很廣,從軍用到民用、從奢侈品到日常用品、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其中很多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品牌和企業,哈雷摩托、寶馬、賓士、法拉利、保時捷、阿帕奇直升機、卡特彼勒重卡、宜家家居、可口可樂等。紀錄片真實紀錄了世界頂尖工廠的生產製造過程,我們還可以真切感受到很多知名產品從無到有的過程。《終級工廠》帶給人們一種工程科技的嚴謹,快節奏的方式又不會帶來壓抑感,整體文案和拍攝角度非常不錯,值得大家一看,很多人都通宵看完《終級工廠》,有種看了就停不下來的感覺。
更早的一部紀錄片《偉大的工程巡禮》,也出自「免檢產品」國家地理之手,從工程角度介紹了世界范圍內很多知名的工程項目(多達一百多個,即使你一看就停不下來也得好幾個通宵才能看完),這里也提到了中國的多個工程項目,包括上海的超級塔、中國橋梁、中國的終極港口、水立方等。這里也可以和《超級工程》作一個對比,無論從拍攝技巧、文案風格等都是大家討論的重點,但其中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也可以看看中國的工人/工程師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工人/工程師在工作中的對比,是不是中國的工人/工程師是最帥的呢?
當然,像我國拍攝的《最後的鑄造廠》、《國貨的前世今生》、《國微》等都是工業題材中非常不錯的紀錄片,其中《國微》是中國的首部採用3D拍攝的工業題材的電影。
2. 描寫人物為主的影視劇
前面的幾部紀錄巨片都耗資巨大,且拍攝周期很長。以人物故事為主的影視劇相比較耗資更小一些,其產量也更多。這類題材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也很容易被人們所喜歡。這里有名人和普通人兩條主線,像鐵人王進喜、吳運鐸等就是名人主線;更多的則是普通人的工作生活故事為題材的影視劇。
《吳運鐸》這部影片就是以我國抗日戰爭時期兵工事業開拓者之一吳運鐸的事跡為主線的影片;電視劇《煮海》則呈現了中國「化工之父」范旭東的事跡;《鐵人王進喜》是一部真實表達鐵人王進喜工作、生活的故事影片,展現了新中國建設過程中為我國石油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鐵人精神。
普通人為主線的影視劇則充分展現了普通工人和工程師工作、生活和夢想,近年來有不少優秀作品,《師傅》被稱為裝備工業領域的《亮劍》版,《鋼的琴》以90年代鋼廠工人陳桂林下崗之後的生活起伏為主線,刻畫了主人公與鋼琴之間發生的各種故事。一個講述深圳工廠老闆故事的影片《打工老闆》值得我們深思,影片深刻突出早期外貿加工業與企業轉型發展的矛盾,這個電影別名叫《中國. 製造》。改革開放初期拍攝的《血,總是熱的》是一部讓人非常稱贊的電影,改革成為該片的主題,既契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也真實表達了當時工人們內心的矛盾沖突(嚴格來說這部作品是早期的作品)。
另外,還有一個國外非常懷舊的經典影片,這里必須拿出來點贊一下。《摩登時代》是電影大師卓別林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卓別林在最後咖啡館里哼了一首小曲:nonsense song,中文叫「胡唱之歌」),盡管是1936年的無聲電影,豆瓣評分卻高達9.1分(近7萬人評價,想想這陣勢,不好好介紹介紹都不行啊)。影片以上世紀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大蕭條作為背景,講述失業工人與流浪女的苦命愛情故事(現實中卓別林的的確確和女主角寶蓮高黛有美好的愛情故事),淋漓盡致刻畫了工人與機器之間、企業利潤最大化與人類幸福之間的矛盾沖突。作為卓別林的經典作品,你看完這部影片之後甚至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才是電影藝術啊,跟這比起來,現代很多電影簡直就是一堆垃圾。當然,不討論電影藝術是否有倒退,盡管電影技術和手法越發先進,但卻缺少了一種刻畫社會真實的特質。現在部分商業大片經常被人詬病,原因就是缺少真實的社會與生活元素,一些演員並沒有豐富的社會與生活閱歷,自然無法在影片中流露這種真實的情感。
B. 工業題材電影有何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工業題材影片表現的特點包括回答如下:
中國工業題材電影的集中出現既是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影像記錄,也是時代主題如睜和個體理想的藝術表達。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攻堅戰」引發了思想的急劇波動和觀念的變革。
藝術創作就在這樣的理論背景下展開,以中國電影為例,傳統承繼、先鋒探索,是理論與實踐「攜手並進」的好時光。其中,工業題材電影在經過「十七年」時期相對單一的敘事基調和模式化的情節之後,開始了有意識地創作轉向。
常規化的視覺符碼及其打造的工業景觀也退出主流,在景觀餘味支撐起文本意義的生成與再造。
C. 工業設計紀錄片有哪些
機器的靈魂(鬼魂的機器),主要講述了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工業設計的發展及其與其他產業的關系,從一種生活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工業設計的產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中工業設計的影響。它特別適合初學者觀看和學習,因為他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介紹工業設計的基礎知識,也更容易幫助初學者建立一種設計理念。它不僅關注我們設計,還指出,工業設計在未來的設計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個工作中,作者以啟發式的方式來幫助人們理解的差異生產工業設計師和其他產品的過程中,還會出現更多的強調和反映了工業設計,加工過程的重要性等。同時,以全球視角來幫助讀者了解整個工業社會,各個環節之間的關系,在不同的生產階段之間,工業設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總的來說,這部劇以宏觀的方式解釋了工業設計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意義。
這出戲的意義在於,他對設計的特點和商業在工業設計中的作用表現出了合理的,同時,他也更詳細地闡述了新型工業設計企業管理理念的設計管理。
D. 有沒有關於我國工業發展的紀錄片
《大國重器》中國工業發展紀實
紀錄片《大國重器》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製作播出,是一部展現中國裝備製造業成就,講述充滿中國智慧的機器製造故事,以獨特的視角記錄了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發展的歷史,展望了中國裝備製造業邁向高端製造的未來前景。
第一集:國家博弈
在人類進化的長河中,250萬年的工具製造史,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從蠻荒時代的生存需求,到戰爭年代的稱雄爭霸,再到和平時期的繁榮發展,工具製造對於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從未改變。今天,國家之間的競爭,從來就是實體經濟的競爭,強大的裝備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在全球,機器製造每天都在創造著奇跡,機器製造的競爭每時每刻都體現著國家之間的博弈。
第二集:國之砝碼
先進的機器製造已經席捲全球,它強硬的是一個國家民族的脊樑。從建立裝備製造基地,到製造門類齊全的裝備,中國,一批實業報國的中堅力量,肩負大國使命,沖破國際壟斷,自主創造模式,讓更多來自製造強國昂貴的機器價格,開始歸於合理,平衡的砝碼向中國製造加力,關乎國家命脈的裝備製造能力,讓國家的經濟安全得到保障,一個新的創造時代正在開始。
第三集:趕超之路
裝備製造從來就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充足的天然氣,燈火輝煌的城市,不再遙遠的城市旅行,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舒適和方便。這一切,有的來源於造船領域中最亮的那顆明珠;有的得益於水電、火電、核電等國際領先的成套設備;有的來自速度,高速鐵路列車讓人們實現了朝發夕至、一日千里的飛馳夢想……中國裝備製造的趕超之路,就是中國人日益追趕美好生活的富足之路。
第四集:智慧轉型
中國裝備製造業正在經歷的一場轉型,一次革命,它每分每秒都在改變著中國。從觀念轉型帶動結構轉型,不斷突破行業邊界,以總包和服務贏得先機,讓機器充滿智慧,讓銷售走向極致,突破中國製造「空殼化」,這是邁向高端製造的國際路徑。我們將進入一個個精妙的世界,探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供需鏈條,揭示解決這一切的動機和變革的艱辛。
第五集:創新驅動
真正的世界級自主創新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怎樣取得?它如何驅動中國裝備製造業實現超越,讓速度更快、讓效率更高?全球頂級製造企業大手筆接納中國機器的時代已經開啟。當中國的機器製造能力越來越扎實、越來越穩健地向高端攀升,創新的能力也開始大規模出現。這里將展現產業升級帶來的創新動力,這里將展示創新驅動如何助力中國企業一步步走向世界高端製造領域。
第六集:製造強國
從浩瀚的宇宙,到蔚藍的海洋、再到廣袤的大地,從傳統的製造領域,到世界潮流最前沿,中國裝備製造已經今非昔比。全球第一的製造總量,令世界矚目。未來10年,完整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體系將會建立,基本掌握高端關鍵核心技術,產業競爭力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今天的中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縮短著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距離。
E. CCTV紀錄片有一部反映美國工業革命的紀錄片叫啥
涉及這個題材的紀錄片有一些,大致介紹如下:
《世界歷史》第40集西歐北美工業革命,由中央六台電影頻道播放,目前央視在線可以看到。
《失落的城市》系列中,《人類:我們的故事之工業革命》(上下)原拍攝為BBC,央視曾經播放過,目前網上版本由上海電視台的《真實視點》欄目放送。
央視製作紀錄片《大國崛起》系列中第10集新國新夢、11集危局新政。
《創新之路》欄目,類似紀錄片視角,由《大國崛起》、《華爾街》、《貨幣》等紀錄片和欄目製作骨幹協力製作。
個人比較傾向於《世界歷史》和《大國崛起》,《失落的城市》系列風格較為明顯,不易於央視製作紀錄片發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