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中國發展什麼重工業

中國發展什麼重工業

發布時間:2023-05-08 11:47:24

⑴ 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發展什麼工業

法律分析: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發展重工業,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工業。重工業與輕工業對應,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重工業包括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能源、化學、材料等工業,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原材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檢查第一個五年計劃執行情況的幾項規定》 第一條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全面完成應該從下列兩方面衡量:(1)五年計劃規定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計劃(包括工業、農業、運輸業、商業、文教等)和各地區的計劃,都應該完成。(2)五年計劃規定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數量指標計劃(如總產值、產品產量、貨物運輸量、商品銷售量、畢業生數等等)和質量指標計劃(如產品質量標准、新種類產品、主要技術經濟定額、勞動生產率、成本等等),都應該同時完成。 檢查五年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必須與各個年度計劃完成的情況相結合;同時,國家計劃委員會在進行五年計劃總結時,必須將達到的水平同五年合計總量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⑵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主要發展什麼業

重工業。
1953年中國開始第一個升培銀五年計劃,重點發展重工業,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時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也取得了很大進步。
重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吵宴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主要生產中談資料的工業。重工業與輕工業對應,提供生產資料的部門稱為重工業,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稱為輕工業。

⑶ 有誰知道中國最重要的工業是什麼

當然是鋼鐵了,中國對鋼鐵的國際價格是有很大影響的,大煉鋼鐵的時候打下的基礎啊,而且中國的資源又比較多,鋼鐵是很多中工業的基礎和支持,當然非常重要了,我國輕工業比例在慢慢上升,但是要超過重工業還需要不短的時間。

⑷ 新中國為什麼首要發展重工業

(一)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共識的形成 早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前夕,毛澤東描繪新中國將「在若干年內逐步地建立重工業和輕工業,使中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4]。新中國建立之初,加強重工業的建設與國家的安危、社會的穩定緊密地聯系在一起。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增強了中國共產黨人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認識。同年,陳雲基於「把明年的財經工作方針放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基礎之上,與今年放在和平的恢復經濟的基礎上完全不同」的主導思想,提出下一年的全國財經工作的指導方針:「戰爭第一,這是無疑問的。一切服從戰爭,一切為了戰爭的勝利。沒有戰爭的勝利,其他就無從說起。」「經濟建設的投資,要規定這樣一條原則:對直接與戰爭有關的軍工投資,對財政收入直接有幫脊野孝助的投資,對穩定市場有密切關系的投資,這三者應該予以滿足。除此以外,應加以削減和收縮。」[5]1952年,李富春、周恩來先後提出,中國經濟建設的重點是發展重工業。[6] 1953年元旦,《人民日報》社論提出,中國要由落後的農業國逐步轉變為強大的工業國,就必須首先發展冶金、燃料、電力、機械製造、化學等項重工業。9月,毛澤東強調,中國工業建設「重點應當放在建設重工業上」[7]。 經歷了抗美援朝,建立、發展中國軍事工業及其相關的重工業顯得更為迫切。1954年6月,「毛澤東在談到發展重工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時,又形象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7](p.292)要改變落後的經濟狀況,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國家安全決定一切的指向下,「一五」計劃期間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確定了軍工、煤炭、電力、機械、冶金、石油和化工等重點建設項目。1956年,蘇聯援建的156個項目陝西、甘肅就佔到40個,佔全國重點項目的25.7%。181(二)經濟治理經驗的不足與仿行蘇聯工業模式 新中國建立初期經濟基礎極其薄弱。1949年,全國工業總產值140億元,重工業總產值僅為37億元,輕、重工業比重為73.6:26.4。191而要實現中國的工業化,必須有生產資料包括動力和原材料,因此,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是新中國初建時經濟建設的必然選擇。 新中國的決策者缺乏經濟建設的經驗,認為脊鍵「蘇聯過去所走的道路,正是我們今天要櫻稿學習的榜樣」;「蘇聯因為建立了重工業,就有了機器製造工業.有了汽車、飛機、拖拉機等工業,就有了現代國防工業,就能使交通運輸業、輕工業獲得不斷的有力的發展,就能使農業獲得各種新式機器和化學肥料,迅速地實現農業的集體化。我國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正是依據蘇聯的經驗從建立重工業開始。」[10]為此,1954年6月陳雲指出:「五年計劃規定,輕工業投資與重工業投資的比例為一比七點三,即百分之十二比百分之八十八」。[5](P.239) 以蘇聯工業化模式為樣板成為中國工業化的一次政治選擇。1917年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建立,標志著世界兩大陣營對壘的形成。新中國建立初期,蘇聯政府在人力、物力各方面均給予中國極大的援助。1950—1954年,蘇聯在貸款給中國的同時擴大了設備供應的范圍,並對援建項目的廠址選擇、施工設計、設備安裝、試運行等提供技術指導,促使中國共產黨人選擇了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蘇聯模式。(三)重工業化理論認識與西北人口素質的矛盾 西北地區現代工業建立初期,為加強資源開發,進行了技術裝備的配套項目建設,形成了西北地區投資類加工業,特別是重工業中的加工業成為西北工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1953—1979年,國家在陝西發展高壓輸變電設備製造業;在甘肅發展石油鑽采、煉制、加工裝備製造業;還在五省區相應發展了運輸機械、鑿岩機械、采礦機械、金屬切削機床、精密儀器儀表等機械製造業。同時,也發展了軸承、機床電器、各類電機等基礎件製造業。這些投人支持了西北地區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支援了全國能源、原材料工業建設。全國油田、煉油廠、石油化工企業都使用西北地區生產的產品;全國各電站、電網的建設亦多使用西北地區生產的高壓輸變電裝備。 重工業中的加工工業——投資類加工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物質生產技術手段先進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經濟實力的重要方面。而消費類加工業,則直接反映了滿足社會成員物質文化需要的程度。西北地區投資類加工業所佔比重很大,機械工業佔到37.84%,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12.06個百分點。陝西一省就佔西北加工業的51%以上,甘肅為20。17%,新疆17.32%,連寧夏、青海也分別佔5.79%、5.25%。[11]消費類加工業所佔比重小,空間分布嚴重不均。長期以來,西北地區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輸出導致區域經濟利益的「雙重流失」;而消費類加工業的落後,使西北地區經濟增長的直接利益受到影響,削弱了區域經濟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重工業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它的發展同時還需要專業技術產業工人。因此,重工業的發展介於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之後,高加工度化、高新技術化的發展過程之前。新中國建立初期,西北的資本密集型產業是依靠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投資,但西北地區工人的素質卻難以勝任重工業發展的要求,產生了重工業的發展與人口素質低下的矛盾。也就是說,西北地區雖有數以萬計的農村勞動力,但卻無法提供出滿足重工業發展所需的合格工人。

⑸ 中國是先發展的重工業還是輕工業

中國是先發展的重工業。先發展了重工業才能使得國家長期穩定的發展,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主要基於中國工業的基礎極其薄弱。

發展重工業戰略與落後的農業之間的矛盾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合作化進程。優先發展重工業需要直接或間接從農業方面積累,這就要求實行農產品的低價政策。

新中國成立後在經濟發展戰略上基本上是對蘇聯的全面模仿,而蘇聯實行的就是重工業優先的發展戰略。新中國受到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軍事上的嚴密封鎖和遏制,為了國防安全的需要有必要大力發展軍事工業、重工業。

(5)中國發展什麼重工業擴展閱讀:

在過去的產業經濟學中,往往根據產品單位體積的相對重量將工業劃分為輕重工業。產品單位體積的重量大的工業部門就是重工業,重量輕的就屬輕工業。屬於重工業的工業部門有鋼鐵工業、有色冶金工業、金屬材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

重工業的產品是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就社會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發展關系來說,重工業的增長速度一般地要快於輕工業和農業,這是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一般規律。

重工業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⑹ 新中國之初為什麼將重工業發展放在首位

新中國成立初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
1、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國力的重要標志,為了不再重演國家和民族落後挨打的慘痛歷史,新中國必須優先發展重工業。
2、近代以來,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以發展輕工業為主,導致工業經濟比例失調,基礎薄弱,發展畸形,新中國不能重蹈歷史覆轍。
3、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優先發展重工業,已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其成功經驗對新中國的工業發展有借鑒作用。

⑺ 中共一五期間為什麼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下簡稱「一五」) 時期, 為了實現把我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的宏偉目標, 新中國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戰略確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編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 》及其《總說明》。該文件提出:「工業建設以重工業為主, 輕工業為輔」。在此基礎上, 周恩來在8 月執筆起草了《三年來中國國內主要情況的報告》, 指出: 「五年建設的中心環節是重工業, 特別是鋼鐵、煤、電力、石油、機器製造、飛機、坦克、拖拉機、船舶、車輛製造、軍事工業、有色金屬、基本化學工業。」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關於編制1953年計劃及長期計劃綱要的指示》也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以發展重工業為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重點」, 集中有限的資金和建設力量, 「首先保證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基本建設, 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斷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已基本確定, 並在中共內部達成共識。
原因:

第一, 受蘇聯工業化戰略的影響。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從發展輕工業開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在上個世紀20 年代後期開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只用十多年就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在此工業化基礎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1955年以前,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一直被視為成功典範, 備受廣大發展中國家關注和推崇,新中國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強調: 「蘇聯過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榜樣。」由於此種認識的局限, 中共領導層已經把通過發展輕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輕工業戰略) 稱為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 而把通過發展重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 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於是, 是優先發展輕工業, 還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當時不僅關繫到發展戰略, 而且已經和堅持什麼社會制度聯系起來了。
第二, 為了盡快改變舊中國重工業嚴重落後的狀況。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這種畸形狀態, 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經濟獨立和國防鞏固, 也嚴重製約和妨礙著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傳部提出的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為薄弱, 經濟上不能獨立, 國防不能鞏固, 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侮我們」; 「我國過去幾乎沒有重工業, 交通運輸也不發展: 在廣大的國土上只有二萬多公里鐵路, 火車頭不能自製, 鋼軌也大部分從國外輸入; 汽車公路通車的在解放前只有七萬五千多公里, 貨運客運汽車為數很少, 而且都是從國外輸入的; 內河航運和海運都不發展, 內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輪船, 幾乎完全沒有遠洋的運輸; 完全沒有自己的航空業」; 「輕工業雖有一些, 但是也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 並且因為我國沒有重工業, 許多輕工業的機器,尤其是精密的機器不能製造」; 「因為沒有重工業, 過去在我國農業中就幾乎完全不使用機器,也很少使用化學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澤東還尖銳而形象地指出: 「我們現在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壺, 能種糧食, 還能磨成麵粉, 還能造紙。但是, 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國際環境的制約。新中國建立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 正常的國際經濟交往被切斷。朝鮮戰爭爆發後, 中國被迫捲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 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這種嚴峻的國際環境, 迫切要求新中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重工業。對此,周恩來曾作出具體說明: 「有了重工業以後, 才能使國防現代化。經過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的國防力量強大起來了。可是, 我們還不能製造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門高級的炮(如一五二加農榴彈炮、一三○海岸炮) 。在運輸上, 我們自己還不能製造一輛汽車。你們曾經在工業展覽會上看到有一輛汽車,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們裝配的, 不是真正我們自己製造的。既然我們還不能製造一輛坦克、一架飛機、一門高級的大炮, 那我們的國防力量怎麼能算強大呢?我們的這些東西都是從蘇聯購入的, 這等於讓蘇聯在國防上還要背這么大一個包袱。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自己生產這些東西, 就要搞重工業。」
第四,即受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影響。所謂內向型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主要面向國內(或地區內) 市場,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國際市場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它有兩個主要特徵: 高度追求經濟獨立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標導向, 後者則是它的主要實施手段。
參考:《社會科學研究》2002 年第5 期--論「一五」時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⑻ 中國的輕重工業都很發達嗎

:中國的輕重工業都很發達,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

閱讀全文

與中國發展什麼重工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第二次工業革命為什麼衰落 瀏覽:915
工業廢水化學成分多少達標 瀏覽:406
奧迪汽車玻璃如何識別 瀏覽:713
寶山區工業蝶閥哪個好 瀏覽:689
買二手賓士去哪裡維修 瀏覽:315
賓士的晶元是什麼 瀏覽:286
沈撫新區工業企業有哪些 瀏覽:619
高新區工業南路51號是哪個居委會 瀏覽:520
蘭工業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494
奧迪q2和高爾夫比哪個好 瀏覽:795
長安工業大學和哈工程哪個好 瀏覽:121
寶馬740鑰匙怎麼充電 瀏覽:34
機電一體化與工業設計哪個好 瀏覽:306
寶馬方向盤如何調整 瀏覽:68
汽車折疊後視鏡多少錢 瀏覽:430
賓士互聯怎麼更改 瀏覽:157
卡爾森改裝的賓士大g怎麼樣 瀏覽:941
劉家旺汽車站到極地世界怎麼走 瀏覽:740
未央區六堡工業園怎麼坐公交車 瀏覽:313
奧迪四驅的轎車多少錢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