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如何重造工業文明

如何重造工業文明

發布時間:2023-04-20 08:21:37

『壹』 如何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的關系

(1)要以工業為主導,把重工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同時必須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

(2)要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農輕重為序發展國民經濟。

(3)堅持「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即強調發展工業和發展農業,同時並舉重工業和輕工業,同時並舉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並舉,等等。

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

重工業是我國建設的重點。必須優先發展生產資料的生產,這是已經定了的。但是決不可以因此忽視生活資料尤其是糧食的生產。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養活工人,還談什麼發展重工業?所以,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系,必須處理好。

在處理重工業和輕工業、農業的關繫上,我們沒有犯原則性的錯誤。我們比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作得好些。像蘇聯的糧食產量長期達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問題,像一些東歐國家由於輕重工業發展太不平衡而產生的嚴重問題,我們這里是不存在的。他們片面地注重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因而市場上的貨物不夠,貨幣不穩定。我們對於農業、輕工業是比較注重的。我們一直抓了農業,發展了農業,相當地保證了發展工業所需要的糧食和原料。我們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較豐富,物價和貨幣是穩定的。

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還要適當地調整重工業和農業、輕工業的投資比例,更多地發展農業、輕工業。這樣,重工業是不是不為主了?它還是為主,還是投資的重點。但是,農業、輕工業投資的比例要加重一點。

加重的結果怎麼樣?加重的結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給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資金的積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發展重工業。重工業也可以積累,但是,在我們現有的經濟條件下,輕工業、農業積累得更多更快些。

這里就發生一個問題,你對發展重工業究竟是真想還是假想,想得厲害一點,還是差一點?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點,那就打擊農業、輕工業,對它們少投點資。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厲害,那你就要注重農業、輕工業,使糧食和輕工業原料更多些,積累更多些,投到重工業方面的資金將來也會更多些。

我們現在發展重工業可以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少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一種是多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從長遠觀點來看,前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礎不那麼穩固,幾十年後算總賬是劃不來的。後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於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會使它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

『貳』 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的變化

首先,從生產關系角度講,農耕文明時期,屬於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土地為基礎,而無論中國,還是歐洲各國,手工業都相當於副產業,而,對於中國而言,在明朝中晚期,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使得手工業進一步發展,然而不知是歷史機緣還是巧合,趕上了清廷的統治者,中國率先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希望破滅了,在,清朝中晚期,洋務運動的興起,客觀促進了中國工業的發展,而到了民國時期,主要是手工業獲得了較大的發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重工業是官僚資本和帝國主義控制,其次,民族資產階級實力也不夠。等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中國以農業立國,工業強國的主導思想,在鞏固輕工業的基礎之上,加緊對重工業的發展,現在,我國的工業發展已經有勞動密集型,粗放型,向著技術密集型和集約型的形式發展了,而近年來的工業產值,一直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0%左右,而隨著整體經濟實力的發展,第三產業將會越來越占據主體地位,而作為世界工廠,這個名稱也許並不是什麼好事,作為世界工廠,在接觸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的同時,還帶來了大量污染,而作為世界工廠,這只是個過渡階段,將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會占據主體地位,而近年來,在該產業方面,年產值已達一千多億美元了。好了,就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叄』 到底什麼是工業文明

工業文明是指工業社會文明亦即未來學家托夫勒所言的第二次浪潮文明,它貫穿著勞動方式最優化、勞動分工精細化、勞動節奏同步化、勞動組織集中化、生產規模化和經濟集權化等六大基本原則。工業文明,原來是一個只允許州官放火、不允許百姓點燈的(持有雙重標準的)文明,這其實是一種極端個人主義的表現。理想的近代國家都有下述特徵:國家在其領土范圍內對其人民直接統轄,不存在任何足以妨礙流動的中間統治環節;國家對人民進行普遍的讀寫文化和公民准則的教育,但幾乎都不宣揚宗教;由於普遍的教育、遷徙和就業使幾乎每一個國民都成為現代經濟的成員,由於等級和身份的廢除和經濟社會差距的縮小,使得所有人都被賦予納稅的義務和能力,現代國家的財政制度得以建立;由於人民是稅收和軍隊的主要來源,由於平等,近代國家必須時時關注其人民的意見,不得不允許人民參政議政,只有獲得人民的認可近代國家才能維持下去。工業文明對大自然的瘋狂掠奪註定了其天然具有不可持續性。

『肆』 請問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了解工業文明啊

1.前提
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發展;
2.條件(注意前提與條件是不同的)
技術(經驗的總結和發明)資本(海外掠奪)勞動力(圈地喪失土地的農民)市場(海外殖民的與國內需求)四個條件的具備;
3.一系列的發明。包括開始標志的珍妮紡紗機到後來的瓦特改良蒸汽機最具標志意義
1712年 英國人湯姆斯·紐可門改進蒸汽機
1765年 詹姆斯·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進了鈕考門蒸汽機, 現代蒸汽機成型(並於1785年投入使用)
1807年 富爾頓 造出用蒸汽機做動力的輪船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25年 斯蒂芬森 發明的蒸汽機車;
4.工業革命祥弊推進過程(不為闡釋重點);
5.意義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液雹命的直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9、工業革命也引起了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大變遷。
工業革命使人類跨入了機器時代,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以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拉大了東西方社會進步的距離,完成了工業革謹埋族命的西方國家,打開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大門,把整個世界納入了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體系;
既然你是做大一作業,可適當展開。祝你得個好成績,呵呵

『伍』 戰爭與文明工業時代怎麼發展

戰爭與文明工業時代發展攻略

總而言之,工業時代的發展方向是為以軍事力量為發展核心,以基地守衛為發展基礎,最快速的打造一個攻防一體的工業文明。依託強大的現代化軍事力量,高效的獲取資源,帶領文明走向巔峰!

『陸』 如何進行工業生產管理

五,綜合推進這些工作;組織安全文明生產,並在區域內削減和消除廢物。從產品抓起,以實現資源:落實崗位和目標責任制,將環保因素預防性地注入到產品設計之中,進行生產力的科學配置,以解決影響環境的「結構型」污染和資源能源的浪費。三,減少污染物排放、生產對環境無害,代替那些資源浪費大。國內外的實踐表明,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並考慮其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強化科學管理。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這些途徑可單獨實施、原材料的節約和合理利用,實施清潔生產方案,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組分通過生產過程盡可能地轉化為產品,建立優化的產業結構體系,也可互相組合起來加以綜合實施,減少排污的目的、能源和物料的閉合循環。優化生產程序。通過資源、污染物產生量小為目標、少廢的清潔生產技術設備、污染嚴重的落後工藝設備、示範和推廣無廢。推行清潔生產的過程也是加強生產管理的過稿羨程,杜絕跑冒滴漏。六,只要改進操作,開發。二,它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和完善了工業生產管理的內涵,防止生產事故。使廢棄物資源化,並使推行清潔生產與企業開展的其它工作相互促進,工業污染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生產過程管理不善造成的,消除廢物的產生,相得益彰、依靠科技進步、節約能源和原材料、在產品設計和原料選擇時、能量流程審核。七,提高設備完好率和運行閉帆率,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優先選擇無毒、原材料轉化率高;加強設備管理,淘汰陳舊設備;科學安排生產進度、低毒,使人為的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減至最小;開展物料,把綠色文明滲透到企業文化之中等等、少污染的原輔材料替代原有毒性較大的原輔材料,不需花費很大的經濟代價,在科學區劃和地區合理布局方面。同時,實現清潔生產、污染物產生量少的新工藝和設備,開發新的工藝技術,盡可能多地採用物料循環利用系統。應採用系統工程的思想和方法、開發,以防止原料及產品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採用能夠使資源和能源利用率高,減少生產過程中資源浪費和污染物的產生。八,通過重點技術進步項目(工程)、減量化和無害化,盡最大努力實現少廢或無廢生產,提高工藝技術裝備和水平。四、改革生產工藝、低害的清潔產品、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改進操作程序,採用和更新生產設轎敬雹備,以達到節約資源,組織合理的工業生態鏈,改善管理,便可獲得明顯的削減廢物和減少污染的效果。主要方法是,改進操作一,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產品結構,做到物盡其用,如水的循環利用及重復利用,以資源利用率高、合理布局

『柒』 工業文明有哪些特徵

一、數字經濟的基礎框架
朱嘉明老師(著名經濟學家)認為:數字經濟是突變,是演化產生的結果,而不是漸變。所以,它與我們熟悉的工業文明和以前的農業文明,都有很大的差別。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研究其實還很不到位,只是嘗試去羅列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差別。

1.數字經濟區別於工業文明的部分特點

工業文明有四個特點:

第一,以生產為中心,整個社會都在努力把資源交給生產者,交給企業;

第二,經濟資源的分配,尤其是金融資源的分配,是以物權和債權為基礎進行;
第三,主要採用「公司」這種組織形式。我們通過幾百年之前的商法革命,將公司作為法人主體建立起來,實現了有限責任制;
第四,工業文明的貨幣是信用貨幣。它是真正的虛擬貨幣,只是賬本上的一串數字。從實物貨幣到信用貨幣的發展,是為了應對貿易和賬期的需求。

數字文明與之相對應:

第一,以交易為中心,強調交易的效率和低磨擦;

第二,對應物權,提出一個概念叫「數權」;

第三,組織形態從過去的公司組織,轉變成自協組織;

第四,貨幣不再是單極的,而是基於不同的需求在不同層面上流轉的多級數字通證。

2.物權、債權體制和數權體制的不同

現有銀行普遍採用信用貨幣制度。因此,在社會上流轉的貨幣,本質上只是某家銀行資產負債表負債端的一個數字而已。

由於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要添加一個數字,在資產端也要添加一個數字與之相平衡。因此,資產負債表也叫平衡表,即balance sheet。即你在右端增加一個數字,那麼在左端也必須增加一個數字以保證左右兩邊的平衡。

在工業經濟時代,我們在左端增加的數字(資產項)只有兩類:物權和債權。

所謂物權,是可以衡量的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比如房子、地、機器設備,動產或者不動產等。物權可以放在資產負債表的左端,只要銀行認,它就可以在右端對應釋放出貨幣,也就是將金融資源分配給你。

所謂債權,是在過去長期的經營活動中,通過交易記錄證明你有比較強的還債能力。比如你在大公司工作,未來收入可預期。因此,銀行可以在沒有物權抵押的情況下,僅僅基於信用記錄,給你釋放一筆貨幣。

這時資產負債表左端抵押的,僅僅只是你的一張欠條。這就是債權。

銀行發放或者創造貨幣,是僅僅基於物權和債權來創造的。互聯網問世20多年後,發生了很大的差別。

比如去年全國非常火的網紅薇婭,以她為中心的團隊只有10個人,卻創造了4.6億的銷售額。排名第二的李佳琦,是賣口紅賣得非常好的男性。

如今,這些人正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量出現。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他們理解成網紅或者粉絲經濟,因為這些人有知識、有影響力、有專業技能,有非常強的社交能力。

但是如果按照物權和債權體系來衡量的話,他們既沒有物權也沒有債權,因此得不到相應的金融資源的支持。所以,在茫茫人海中只有少數幾個網紅冒出來。

在工業文明或農業文明時代,我們永遠都是用存量去進行金融資源分配的。那麼在我們的經濟已經開始以技術、影響力、知識和創新為基礎來進行增長時,我們如何衡量人在其中所具有的價值?因此,我們提出數權的概念。

數權,是憑借可信數字證據要求其他利益主體不跨越邊界利益,依據合約、約定採取行動的權利。

這個可公開驗證,而且可信的數據,目前最好的載體就是區塊鏈。區塊鏈能夠通過眾多節點、去中心、簽名、時間戳等非常強悍的手段,保證數據的可信和有效性。如果沒有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數字記錄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將很難確認。

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人的創造力、影響力、知識水平、專業程度、創新能力,在未來的經濟生活當中,將大幅度地被可信數據所記載。

那「是否能基於可信數據記錄來創造和分配金融資源」,將成為比較重要的問題。

當然,不只是創造貨幣,還包括貨幣的分配和交易。

在數字經濟的基本框架之下,我們看到進入數字金融或者數字經濟現在有兩條路徑,這兩條路徑一直在交戰當中:

一條是把區塊鏈當成一個可信的資料庫,為金融等機構提供可信數字證據。

某種意義上講,幣圈和鏈圈在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在鏈圈,是把大量的交易記錄或重要的證據存在區塊鏈上,將其變成可信的數字證據。但最終到分配金融資源這一步時,還要回到傳統金融機構去分配金融資源。

這類是改革,目前中國只允許以這種方式發生。

另一條路徑是一種激烈的變化。

比如比特幣、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採取的路徑,我根本就不與你商量,直接把貨幣創造和貨幣分配的權利數字化,以至於讓銀行的存在都成為疑問。

這種激烈的方式是和數字經濟本身的內在需求融合在一起的。

這兩條路徑未來如何發展,是我們現在研究中相當關注的問題。

當然,我是提倡通證的。通證可能在兩條路線中相對比較折中,我們認為金融工具、金融載體,可以是多層級的,不一定馬上就要取代貨幣;但可以在股票、證券、ABS(Asset Backed Securities資產支持證券)、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 抵押支持債券或者抵押貸款證券化)的層面上,先做一些實驗。

現在鏈圈會更更保守一些,認為這樣做也會違反監管條例,所以乾脆只做數字證據。

但我想說,本質上大家都在干同一件事情,只是選擇的位置不同而已。現在有像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比特幣這樣激進的產品和項目出來,對拓展我們的視野和思路其實大有好處。

因此,在這個背景下,我們梳理了9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二、數字經濟的九大問題
1.可能發生的數字貨幣「戰爭」

這個問題有關各方,因此各個國家都非常關注。龍白滔博士《數字貨幣潮下的貨幣競爭與體系重建》一文很重要的貢獻是提出了數字貨幣區這個概念。

數字貨幣區,是指某一種數字貨幣集中流通和使用的區域。

這個區域和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主權區、物理、地理區會有差別,它很可能會發生大量數字貨幣區重疊並行的狀態。

如果在同一地方,或者同一人群,同一個社會里,同時疊加了多個數字貨幣區,實際上就意味著這些數字貨幣在這個地區展開了某種意義上的競爭,甚至是戰爭。

這個環境可能不是在自己的、保護得很好的區域和范圍里自由去發展,而是直接就面臨與很強的數字貨幣之間的競爭。

對於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我們現在討論得並不充分。現階段,很多研究者在討論數字貨幣時,並沒有將其放在博弈的環境下去討論。

Libra(Facebook新推出的虛擬加密貨幣)激勵體系中的監管對抗設計做得很機智,它有一個承銷商網路,比如你想購買等值一萬美元的Libra幣,實際上你可能要掏11000美元。

但是,多掏的1000美元不是被Libra協會拿走了,而是被分配給了負責把你的美元換成Libra的承銷商群體。他們負責滲入到用戶所在國家和地區,因而可能要承擔匯率損失和匯率風險。因此,他們有權利收這1000美金。

但問題在於,一個國家或地區越是對Libra封堵得厲害,這個區域的人需要Libra時額外支出的錢可能就會越多。這就會對承銷商網路體系提供一個巨大的激勵。這是Libra體系設計當中自帶的。

其實,這個體系我們並不陌生。但凡貨幣管制的地區,黑市交易都具有這樣的特點,管製得越凶,手續費越高。

Libra與之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和你見面。要進行貨幣交換時,可以臨時寫一個網頁或者運行一個程序去完成交易;之後立刻刪除這個網頁或程序。這會極大地加大監管難度。

所以用立法的方式,事實上很難堵住Libra這種類型的數字貨幣的交易。數字貨幣完全可以竊走主權區域里的經濟活動,當公司之間的經濟往來可以完全不走法幣通道時,各方面的監管將會全部被繞開。

2.數字金融的管理體制

我們國家現在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誰來管理數字貨幣和數字金融?

傳統上,我們會認為應該央行管,因為央行管金融;但是央行不是很懂網路,而懂網路的人不一定懂金融;懂網路又懂金融的人只會監管,又不會促發展。那誰來促發展呢?工信部又跳出來了。

這會涉及很多部門,現在由誰管、怎麼管、建立什麼機構來管,國內外都還沒搞清楚。

3.數字金融中心

有人認為「數字金融中心」是偽命題。但自從8月18號,因改革開放而生的深圳再度肩負起改革「先行者」和「探路者」的使命。

『捌』 如何應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

如何應對發達國家再工業化
以重振製造業為核心的再工業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發展路徑,對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論文在分析再工業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關系的基礎上,系統梳理了美國、英國、日木、歐盟等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實現路徑,探討了其對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啟示。
再工業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實體經濟受到巨大沖擊,撫平經濟失衡,保持經濟與社會穩定的現實選擇;也是發達國家占據新一輪產業革命制高點。研究主要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戰略舉,對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再工業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系
1.二者本質上都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根據1968年韋伯斯特詞典的定義,中國語境下的再工業化不僅是回歸工業,更是提升工業,這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因此,二者木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科學發展的需要,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再工業化的題中應有之義
目前,中國經濟800l0是實體經濟,傳統產業佔有相當比重,存在著巨大的提升、創新空間。而要實現「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的夢想與目標,就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用現代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推進技術進步引導更多投資推動傳統產業的調整升級;以新興產業支撐創新型經濟,努力做大做強企業規模,加速培育自主知識產權,從而走出以往製造業發展中「產業先進、環低端」的老路;通過市場吸引更多的要素資源來優化「中國製造」的特點和個性,按照新型工業化的思路,來推動我國製造業的跨越式發展。
3.再工業化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由於製造業的重要地位及其現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從製造業開始。只有振興了製造業,我們才有資格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企業越是把錢從製造業抽離出來,經濟發展的內力就越枯竭。企業利潤才是我們真正的內需,做好了實體經濟的產業鏈整合,才能藏富於企業、藏富於民,這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才是我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
二、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實現路徑
通過梳理主要發達國家近年來所頒布的政策法規,不難看出,各國都在力圖通過政府幹預重振製造業,都試圖通過以下途徑來推進再工業化的進程。
1.重新認識製造業的價值,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發達國家開始重新審視製造業的價值,重新擬定製造業發展戰略規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製造業的發展。美國重新擬定製造業發展戰略規劃,在救市和則政刺激方案中加大對制,造業援助力度,制定了「國家出口計劃」,加大對製造業的投資力度,積極開展對外出口。提出了法國製造業產量的增長目標及具體措施。
2.積極解決資源環境問題。金融危機後奧巴馬政府提出了「綠色新政」,尤其重視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美國能源部選擇了部分新能源製造企業予以資助,擴大規模拉動就業。美國還加快發展世界上最先進、最現代化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實現對醫療信息化、智能電網、教育和寬頻的支持。
3.直接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主要發達國家除推出注資金融機構、增加流動性、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等應急性經濟刺激政策外,一個需要引起特別關注的政策動向就是,結合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直接培育和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1)把綠色能源作為再工業化的重中之重。2009年初日木政府恢復了2006年停補的太陽能產業補貼政策,給予太陽能發電安裝成木50%的補貼,並提供低息貸款等優惠政策;
《光伏發電路線圖2030修訂版》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的技術發展重點,提高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目標;2010年3月經濟產業省公布了能源基木計劃修正案。2008年歐盟制定了應對能源與氣候變化的一攬子政策,致力於可再生能源項目。
(2)把加快「二網融合」作為再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方向。歐盟的「刺激經濟計劃書」中提 出措施開發大容量、高速數字網路系統提出加快建設全民高速互聯網。法國出台了「數字國家」戰略,德國推出「信息與通信技術2020創新研究計劃」,傾力增強信息通信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3)積極拓展納米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空間。目前納米技術已拓展到信息、生物醫葯、能源、資源、環境、空間等諸多領域,納米領域繼續成為各國創新投資的重點。包括納米技術尖端零部件的實用化研究開發、高效二維光器件製造技術開發、碳納米管電容技術開發項目。
4.加大研發和教育培訓投入。金融危機發生後美國並沒有因此大幅度減少研發投入。2009年《美國復甦和再投資法案》中預算支出725億美元作為美國醫療投入、醫療技術投入以及教育科研投入,重振美國的科研實力與提高勞動生產率增速。「歐盟2020戰略」中提出了而向創新 的「創新型聯盟」計劃。法國「新產業政策」中劃撥2億元用於增加就業,提升勞動力的技能。政府與企業密切配合,確認新出現的職業技能並有針對性地提供則政激勵,鼓勵企業為科學技術領域的畢業生提供實習機會。此外,還鼓勵高質量的國外研究生畢業後留在木國。
三、對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啟示
在主要發達國家紛紛提出與實施再工業化戰略的背景下.我國要充分關注.借鑒經驗.既立足當前. 有效抑制通貨膨脹、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更要戰略和長遠出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1.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主要發達國家對製造業價值的重新認識表明.我國必須通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不僅是工業化路徑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創新,更是經濟發展觀和現代化模式的創新。
2.發展綠色製造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當務之急 。綠色製造將成為21世紀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製造業是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大戶」,不斷提 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從產品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實現資源利用率最高、環境影響最小、不損害人體健康,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培育新的增長點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主要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帶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必須尋求新經濟增長點,要堅持以市場需求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根本力量,政府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規劃引導、整合協調的作用,積極引導優勢資源集中,形成競爭合力。要構建以自主創新為主、技術引進為輔的產業技術研發體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瞄準行業高端、尖端技術進行突破,打造新興產業的科技競爭力,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制高點。
4.製造業自主創新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保障。未來製造業與發展模式的競爭,首先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只有依靠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提高勞動生產率,發展高附加值產品,才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此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要轉移到依靠先進製造技術的進步上來。我國目前高新技術產業占製造業比重還很低,盡管已是製造業大國,但遠遠不是製造業強國,迫切需要加大科研投入,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先進製造業水平。有效激勵各種形式的自主創新,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

希望能幫助到你

『玖』 怎樣推動工業經濟的綠色發展

「一個驅動」即創新驅動。實現工業綠色發展,必須探索全方位的創新道路,從理念、技術和制度3個層面開展創新。理念創新是綠色發展的重要前提。世界經濟正在加速邁向低碳化和綠色化,綠色經濟時代即將來臨,人類將實現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大跨越。這勢必改變工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工業生產不再單純追求規模擴張,而是更加註重質量效益和可持續發展,這需要提出並踐行新的發展理念。技術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關鍵。綠色技術涉及諸多學科和領域,前沿性強,需要持續地大規模研發投入,不確定性和風險較大。這就要求政府加強規劃、戰略和政策引導,為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研發應用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資金供給。與此同時,工業技術的綠色創新既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術和新興綠色產業,也要高度重視對傳統產業的綠色改造升級。制度創新是工業綠色發展的保障。從國際國內經驗來看,加快工業綠色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綠色產業,必須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政府則在戰略規劃、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環境規制等方面加大制度供給力度,建立健全有利於促進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
「五個轉變」即要素投入、主導能源、製造方式、發展模式和治理體系的轉變。在要素投入轉變方面,從主要依靠資源能源、勞動力、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的消耗,向主要依靠知識、信息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投入轉變。在主導能源轉變方面,從煤炭、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向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轉變。在製造方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材料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的減材製造、非智能製造,向新型的材料集約利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增材製造、智能製造轉變。在發展模式轉變方面,從傳統的要素投入型、規模擴充型的發展模式,向新型的集約節約型、質量效益型的發展模式轉型。在治理體系轉變方面,從傳統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產業、企業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工業綠色治理體系轉變。
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首先,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科學制定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強度指標,形成中長期目標約束和政策誘導。制定國家工業綠色發展戰略,並根據各行業特點制定行動路線圖。根據各地區不同發展水平和發展特點,因地適宜,分類施策,建立以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污染物排放為核心的約束性指標體系,完善相關獎懲問責機制,倒逼地方政府走綠色低碳發展的路子。進一步完善節能環保技術標准和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健全節能減排的市場化機制和雙向激勵機制,促進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加快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生活垃圾和廢舊物質回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其次,加快工業結構調整,加大綠色投資力度,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在保持國家工業體系完整性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產能過剩,淘汰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行業的高耗能高污染產能,推進企業兼並重組,推動落後產能和僵屍企業退出。加快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加大投資支持力度,打通傳統產業與綠色技術之間的通道,將綠色技術、綠色工藝滲透應用到傳統產業各環節。大力發展新興綠色技術和產業,將發展新興產業作為加快工業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加大對新興綠色產業基礎技術、前沿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加強對新興綠色產業的財政金融支持。
第三,對接三大戰略,推動產業梯度轉移和國際產能合作,優化工業布局。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通過「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轉移部分產能,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同時,降低我國東部地區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分布密度和排放強度。落實「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完善促進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以及各項沿海、區域開發戰略的配套政策,優化國內工業布局,協調地區之間的綠色轉型進程,縮小轉型成果分配的差距,緩解工業綠色轉型中的地區不平衡矛盾。
第四,提升綠色供給,培育綠色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同步牽引工業綠色轉型。積極推進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協同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要素創新和配置方式上的作用,提升工業整體勞動生產率和質量效益。實施綠色製造工程,面向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開展清潔生產改造,實施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行動計劃,強化工業資源綜合循環利用,推進產業綠色協同鏈接,培育再製造產業。引導社會公眾形成綠色消費和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文化,實施綠色政府采購計劃,利用市場機制創造更多的綠色需求。
第五,重點推進政績評價考核、資源品價格、環境生態補償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改革政府和官員的政績考評制度,加強環境污染損失核算,建立並完善基於SEEA(環境與經濟綜合核算體系)的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引導各地區根據資源稟賦和資源條件適度發展。打破資源型行業壟斷,推進資源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程度、環境損害成本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拓寬生態補償資金渠道,鼓勵探索資源交易等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模式,鼓勵異地開發等新型區域生態補償方式。

閱讀全文

與如何重造工業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標準是防爆工業插座 瀏覽:603
上饒工業用地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753
奧迪引擎蓋如何開啟 瀏覽:937
北京工業計劃用水多少立方米 瀏覽:844
工業路由器遠程檢測怎麼設置 瀏覽:420
奧迪S3能用哪些排氣 瀏覽:154
華晨寶馬3系車都包含哪些 瀏覽:806
什麼是全部工業門類 瀏覽:27
奧迪rsq8訂車要多久 瀏覽:270
豐城市江西工業小鎮在什麼地方 瀏覽:252
一汽奧迪總廠在什麼地方 瀏覽:633
斯柯達是哪個國家創建汽車牌子 瀏覽:718
賓士車門下面的縫隙大怎麼處理 瀏覽:109
奧迪a4lm檔是什麼意思 瀏覽:241
從哪裡可以買到汽車票 瀏覽:185
觀致汽車如何調整音樂 瀏覽:818
賓士車輪胎掉皮可以使用多久 瀏覽:968
奧迪q5為什麼建議換大輪 瀏覽:235
汽車之家如何設置屏蔽設置 瀏覽:128
2021年賓士電動越野車多少錢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