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低碳經濟的實現方法
低碳經濟的實現方法
低碳經濟的實現方法?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下面分享低碳經濟的實現方法?
第一、將減排目標納入「十二五」規劃。
到2020年實現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這是庄嚴的承諾,同時也是十分沉重的責任。一方面,它標志著我國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向低碳經濟轉型;另一方面,它標志著從政府到民間組織、從企業到個人都必須成為這一場革命的當事人、參與者、奉獻者和受益者。
第二、抓好試點,樹立典型。
目前,深圳成為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批準的第一個國家低碳生態示範市,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住建部支持將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最新政策和技術標准優先在深圳試驗,引導相關項目優先落戶深圳,並及時總結經驗向全國推廣;深圳負責承接國家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政策技術標准和示範任務。同時,住建部支持深圳市將每年一次的「光明論壇」提升規格,使其成為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低碳生態城市理論與實踐的交流平台。在條件具備的省市、地區、行業中及各省,都應有目的'的選擇試點和典型,扎實推進,建之有效,確保我國經濟在低碳經濟促進下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成立專門機構指導「低碳經濟」。
推行低碳經濟是如帆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要改善環境,形成一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經濟發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經濟手段並重。行政手段是引導,法律手段是規則,經濟手段是平衡。因為環境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最終是要靠經濟規律和市場機制來解決。為確保全社會都步調一致、齊心協力使「低碳經濟」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並順利完成這一艱巨而偉大的徹底改變人類社會經濟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國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經濟指導機構」。
第四、制定出台相關政策,保證「低碳經濟」健康發展。
吸納國際先進經驗,制定出台產業導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資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術理論;系統的產業、產品認證及檢測標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訓。
第五、大力發展「低碳產業」。
為了實現低碳,停止發展與低速發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發展,同時提高我國在低碳經濟與技術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同時,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低碳經濟不僅僅是需要去鄭重承擔起來的一份責任,它同時也意味著一種新的發展機會,必須在轉型、轉變中培育和創新更多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國第一個規模達50億元的杭州市「低碳產業基金」就是政府主導的典型的低碳產業,其投資方向是三大類:即為「高碳改造、低碳升級和無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節能減排;低碳升級包括新材料、新裝備、新工藝升級原有設備;無碳替代包括新渣數雹能畢咐源;核能、風能、太陽能等。
第六、處理好「一抓」「三防」關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經濟建設;「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亂上項目、防浪費。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必須在開始時就讓各級政府、行業、社會頭腦清醒、思路明確、認識一致、步調統一。」
第七、認真做好宣傳教育普及及輿論監督工作。
各級政府應利用各種方式宣傳低碳經濟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利害關系,經常向社會通報減排進展、成效與不足,同時要組織媒體配合政府號令及時進行相關報道和揭露。開通低碳經濟網路專線,搭建老百姓與政府勾通的橋梁,發揮人民群眾「低碳經濟」主人翁作用。
第八、充分發揮人大、政協在低碳經濟運行中的作用。
各級政府在新上項目、投資方向、減排成效等工作中,充分尊重人大、政協的審批、監督權力和作用。除經常組織代表、委員視察新上低碳經濟項目外,在每年兩會上都應由政府向代表、委員通報「低碳經濟」運行情況、「低碳經濟」在GDP中的比重及「低碳經濟」對人民幸福度的貢獻率。
低碳經濟的挑戰
低碳工業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熱點。歐美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並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佔先機和產業制高點。低碳經濟的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然打響。這對中國,是壓力,也是挑戰。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一
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加快推進的中國,正處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長階段,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停止;長期貧窮落後的中國,以全面小康為追求,致力於改善和提高13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帶來能源消費的持續增長。「高碳」特徵突出的「發展排放」,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的一大制約。怎樣既確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又不重復西方發達國家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發展的老路,是中國必須面對的難題。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二
「富煤、少氣、缺油」的資源條件,決定了中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低碳能源資源的選擇有限。電力中,水電佔比只有20%左右,火電佔比達77%以上,「高碳」占絕對的統治地位。據計算,每燃燒一噸煤炭會產生4.12噸的二氧化碳氣體,比石油和天然氣每噸多30%和70%,而據估算,未來20年中國能源部門電力投資將達1.8萬億美元。火電的大規模發展對環境的威脅,不可忽視。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三
中國經濟的主體是第二產業,這決定了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是工業,而工業生產技術水平落後,又加重了中國經濟的高碳特徵。資料顯示,1993—2005年,中國工業能源消費年均增長5.8%,工業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約70%。採掘、鋼鐵、建材水泥、電力等高耗能工業行業,2005年能源消費量佔了工業能源消費的64.4%。調整經濟結構,提升工業生產技術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個重大課題。
發展低碳經濟面臨挑戰四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後,技術研發能力有限。盡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但實際情況與之相去甚遠,中國不得不主要依靠商業渠道引進。據估計,以2006年的GDP計算,中國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年需資金250億美元。這樣一個巨額投入,顯然是尚不富裕的發展中中國的沉重負擔。
② 如何實現從傳統工業化到低碳工業化的轉變
根據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我國工業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認為,轉型就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型、綠色低碳轉型、智能製造轉型、服務化轉型、內需主導及消費驅動轉型;升級就是全面優化行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促進工業結構的整體優化提升,實現由傳統工業化道路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涉及理念的轉變、模式的轉型和路徑的創新,是一個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的變革過程,必須堅持在發展中求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全面優化技術結構、組織結構、布局結構和行業結構,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惠及民生、內生增長基礎上,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工業強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③ 如何實現低碳經濟
發展低碳經濟 促產業結構調整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業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中國能否在未來幾十年裡走到世界發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應對低碳經濟發展調整的能力,中國必須盡快採取行動積極應對這種嚴峻的挑戰。他建議應盡快發展低碳經濟,並著手開展技術攻關和試點研究。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起草低碳經濟發展指導意見,財政部制定的低碳經濟相關政策也已進入實際操作層面。青島市應把握這一契機,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積極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當前,青島在發展低碳經濟所面臨諸多問題:一是能源結構不合理。青島市的能源結構現狀令人擔憂,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產生較高的排放強度,對環境造成污染,制約了低碳經濟的發展;二是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目前第二產業仍是青島市的經濟主體,工業生產技術的高碳消費特徵無疑加重了青島經濟的高碳傾向。近幾年來青島第三產業比重總體增長緩慢,服務業比重較低,與國內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三是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後,低碳技術的開發與儲備不足;四是城市高碳經濟生活方式有待轉變。青島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時帶來了高碳經濟生活方式,等等。
一、健全政策保障機制,明確低碳經濟發展理念。青島要進一步明確低碳經濟發展思路,著力推進以能源節約、新型能源推廣應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降低為主要標志的低碳發展模式。將發展低碳經濟的理念融入到發展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注重海洋經濟發展的統籌布局、科學開發和科技創新,積極推進海洋高端低碳產業發展。同時,應加強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保障,完善管理體制和機制,讓企業認識到低碳經濟的實際經濟利益,認識到低碳經濟的廣闊前景,通過強化生態建設,實現海洋經鍵尺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加速發展的今天,低碳經濟不僅意味著製造業稿喚高要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後生產能力,而且要充分發掘服務業領域節能減排的巨大潛力。因而,發展服務業對青島這樣資源相對缺乏、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城市有重大現實意義。青島市要明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目標任務,打造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完善保障機制,構築服務業發展新格局,著力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
三、加強低碳技術儲備,拉動新的經濟增長點。低碳技術的創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是否能順利實現低碳經濟發展。青島市應重視低碳技術的研發工作,著眼於中長期戰略技術的儲備,加快對燃煤高效發電技術、二氧化碳捕獲與封存,高性能電力存儲等技術研發,形成技術儲備。通過有產業帶動意義的低碳新興技術的研究開發,促進具有低碳經濟特徵的新興產業群的發展,鼓勵企業開發低碳技術和低碳產品,整合市場現有的低碳技術,逐步建立低碳技術體系,拉動青島經濟新的增長點。
四、培養城市低碳生活方式。青島作為一個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城市,應該從各方面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公眾對浪費能源、增排污染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進行反思,倡導建設生態景觀,限建高耗電能的人工瀑布、噴泉,多營造有利於戶外健身、增氧、減少熱島效應的樹林綠蔭地,重視城市屋頂綠化,保留河湖水景在城區中的位置等。同時促進建築業與太陽能產業的融合,設計和建造富有景觀美的太陽能屋頂和光能利用建築,推廣住宅小區鏈者太陽能路燈和景觀照明。
④ 中國工業低碳轉型的技術難題有哪些
中國工業低碳轉型面臨的技術難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可再生能源技術不夠成熟:可再生能源技術在中國尚未成熟,亟需技術創新和研發。
能源效率低:工業能辯畝指源效率低,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工業結構不優:工業結構需要耐液優化,以適應低碳轉型的需求。
能源價格不穩定:能源價格波動很大,缺乏穩定的價格機制。
能源基礎設施不完善:能源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需要加快建設。
上述技術難題需要政府和企業攜配積極協調,共同努力推進工業低碳轉型。
⑤ 淺談工業企業如何實現節能降耗
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四大難點:一、產能過剩現象嚴重,抑制企業節能減排內生動力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將在2014年繼續影響企業節能減排。根據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對3545家企業所在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的調查,71%的企業認為目前產能過剩「非常嚴重」或「比較嚴重」,企業設備利用率僅72%,比去年低0.7個百分點。同時,產能過剩呈現行業面廣、絕對過剩程度高等特點。由於地方保護和缺乏有效退出機制,過剩產能調整工作進展緩慢,67.7%的企業認為,要消化目前的過剩產能,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在工業品價格下行壓力不減且需求難以大幅回升的情況下,工業企業整體利潤改善空間有限,企業效益不好的時候,無資金用於開展節能減排工作,造成工業企業尤其是高耗能企業節能減排內生動力不足。二、工業結構重化帶動下,能源消費總量難控制 2014年,重工業同比增速仍可能快於輕工業,工業結構重化將繼續拉動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快速增長,這將影響我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的實現。從發展趨勢上看,自2012年8月以來連續13個月重工業同比增速快於輕工業。2013年8月份輕重工業走勢明顯分化,重工業較上月回升0.6個百分點,成為帶動整體工業復甦的主要動力,而輕工業增長則大幅放緩2.4個百分點。同時,重工業能源消耗比重依然偏大。2013年1-8月,重工業用電量占工業用電總量的比重為83.3%,其中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等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占工業用電總量的比重為42.7%。三、工業節能減排管理基礎薄弱,影響科學決策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能耗統計數據地方與國家不銜接,這與能源計量裝置配備不健全、缺少專業能源統計人員、採用企業自主填報統計數據等有直接關系。我國針對節能減排領域的分析決策主要依靠國家統計局數據,工業行業和企業能源消費的計量、統計數據不足,工業產品單耗等信息難收集,尚未實現工業節能的在線監測,工業用能管理和節能減排政策制定缺乏實時可靠的數據依據。二是能源計量的指標體系尚未建立,全國能源計量的一致性無法保證,對企業節能減排情況無法實施全面的跟蹤監察。三是提升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清潔生產水平需要更多的政策創新。盡快推廣工業行業成熟清潔生產技術仍需進一步的政策支持,推進和落實有毒有害原料(產品)替代和工業產品生態設計仍面臨一定的困難與挑戰。四、節能減排標准滯後,無法滿足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我國現已發布了粗鋼、焦炭、水泥、銅冶煉、輪胎、化工產品等54個國家強制性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准,以及30個工業行業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這些標準的出台,對節能減排、淘汰落後產能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但是,目前大部分能耗限額標准值偏低,特別是2008年發布的首批22項中的粗鋼、焦炭等,指標已相對滯後。同時,鋼鐵、電解鋁、電池等行業的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是根據10年前我國相關行業清潔生產水平制定的,部分內容已不滿足行業綠色發展的要求。此外,目前所有工業行業還沒有相應的用水、用地指標。標準的滯後和缺失將嚴重製約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推進,無法滿足工業綠色低碳發展要求。
⑥ 企業要實現碳中和應該怎麼做
生產製造企業要實現碳伍橡中和的舉措:
首先:建立低碳體系,了解企業碳排放足跡。檔腔企業要建立自己的一套自己的低碳體系,記錄自己的碳足跡,進行碳排放源清查與數據清理,以了解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源及量化所搜集的數據信息。
其次:減少碳排放。通過對企業排放源清查,詳細了解企業的碳排放源及排放量,相應地制定一系列的降碳技術和有效措施,從而減少因企業生產運營等活動中所產生的碳排放。
最後:實現碳中和。通過購買自願碳減排額的方式實現碳排放的抵消,以自願為基本原則,即交易的中和方式。
不同行業具體舉措:
鋼鐵行業
短期內,鋼鐵企業可以通過余熱回收、廢渣回收等工藝改進減排;中長期來看,應當依託技術轉型和流程更新實現更大幅度的碳減排。
煤化工行業
短期內,煤化工行業應積極淘汰落後產能,通過工藝和設備技術改進,提升原料煤和燃料煤的利用效率。長期來看,企業可藉助工藝路線的轉變以減少對原料煤的依賴。不過,目前顛覆性的技術路線仍未腔蠢旁出現,相關企業與領導者需下更大力度進行探索。
⑦ 如何實現以節能減排為基礎的低碳經濟
節能減排為核心,重點解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環境質量,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打好基礎,避免走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我們在推進新能源等技術研發的同時,必須兼顧傳統工業生產能效與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對其加以綠色改造,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能源和環境新技術、新工藝、重大裝備,為發展綠色經濟提供技術支撐。在綠色經濟框架下,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一是倡導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綠色發展。
在綠色經濟的框架下,推動包括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合理消費等在內各領域的發展。把低碳經濟的概念落在節能減排、環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上。
二是低碳技術要建立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發展中銷。
我們應根據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國際社會未來應對氣候變化的趨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適用技術的層次體系,做到各種技術之間互相協調。不僅要加大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也要著力加強新能源技術、清潔煤技術、節能降耗等戰略性技術的研發和儲備。
三是通過低碳技術和產業政策,揚長避短,改造提升棗陪傳統工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推動低碳經濟技術發展涉及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和各個行業,關繫到經濟結構的調整,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關繫到國際的科技競爭和凳培蠢市場競爭。低碳經濟必須「魂要附體」,而傳統產業以及新興產業正是這個「體」之所在。
四是充分考慮碳關稅等貿易保護措施的反制措施
⑧ 實現低碳經濟的物質基礎是什麼意思
工業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發展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全社會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工業低碳化主要是發展節能工業,重視綠色製造,鼓勵循環經濟。節能工業包括工業結構節能、工業技術節能和工業管理節能三個方向。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促使工業結構朝著節能降碳的方向發展。著力加強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主攻技術節能,研發節能材料,改造和淘汰落後產能,快速有效地實現工業節能減排目標。綠色製造是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益的現代化製造模式,其目標是使核緩產品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從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工業低碳化必須發展循環經濟。工業循環經濟,一要在生產過程中,物質和能量在各個生產企業和環節之間進行循環、多級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做到污染「零排放」。二要進行「廢料」的再利用。充分利用每改汪模一個生產環節的廢料,把它作為下一個生產環節的或另一部門的原料,以實現物質的循環使用和再利用。三要使產品與服務非物質陵埋化。產品與服務的非物質化是指用同樣的物質或更少的物質獲得的產品與服務,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⑨ 企業、城市應該如何實現低碳發展
一般來說,企業、城市均可以通過能源低碳化、生產低碳化、生活低碳化、碳匯減碳等多種方式來實現低碳祥缺發展。本人認為,要實現低碳化,關鍵在於全民族素質的提高,大家都認識到了低碳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讓低碳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雹宴塵為一種習慣,自然也就實現了低碳發源禪展,無論對企業、城市、國家還是整個地球。
⑩ 從哪幾個方面實現構建低碳化發展新體系,謝謝。
大體從七個方面:能源低碳化 能源低碳化就是要發展對環境、氣候影響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低碳能源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清潔能源,如核電、天然氣等;一類是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核能作為新型能源,具有高效、無污染等特點,是一種清潔優質的能源。天然氣是低碳能源,燃燒後無廢渣、廢水產生,具有使用安全、熱值高、潔凈等優勢。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續利用的能源資源,對環境的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遠低於化石能源,甚至可以實現零排放。特別是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完全沒有碳排放。利用生物質能源中的秸稈燃料發電,農作物可以重新吸收碳排放,具有「碳中和」效應。 開發利用可再生新能源是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中國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具有大規模開發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潛力。要集中力量,大力發展風能、核能、太陽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低碳化。 交通低碳化 當今交通領域的能源消費比30年前翻了一倍,其排放的污染物和溫室氣體佔到全社會排放總量的30%。面對不斷惡化的氣候和環境,交通運輸領域必須轉變發展方式,實施交通低碳化是必然趨勢。中國在實行交通低碳化中,發展新能源汽車和電氣軌道交通現已成為發展交通的新亮點。 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交通低碳化的重要途徑。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乙醇燃料汽車、生物柴油汽車、天然氣汽車、二甲醚汽車等類型。努力發展電氣軌道交通是交通低碳化的又一重要途徑。電氣軌道交通是以電氣為動力,以軌道為走行線路的客運交通工具,已成為理想的低碳運輸方式。城市電氣軌道交通分為城市電氣鐵道、地下鐵道、單軌、導向軌、輕軌、有軌電車等多種形式。 建築低碳化 目前世界各國建築能耗中排放的CO2約佔全球排放總量的30%—40%。中國作為當今世界的第一建設大國,十分重視推廣太陽能建築和節能建築,積極推進建築低碳化進程。 太陽能建築主要是利用太陽能代替常規能源,通過太毀團陽能熱水器和光伏陽光屋頂等途徑,為建築物和居民提供採暖、熱水、空調、照明、通風、動力等一系列功能。太陽能建築的設計思想是利用太陽能實現「零能耗」,建築物所需的全部能源供應均來自太陽能,常規能源消耗為零。綠色設計理念對太陽能建築來說尤為重要,建築應該從設計開始就將太陽能系統考慮為建築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將太陽能外露部件與建築立面進行有機結合,實現太陽能與建築材料一體化。 建築節能是在建築規劃、設計、建造和使用過程中,通過可再生能源的應用、自然通風採光的設計、新型建築保溫材料的使用、智能控制等降低建築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動。建築節能要在設計上引入低碳理念,選用隔熱保溫的建築材料、合理設計通風和採光系統、選用節能型取暖和製冷系統,等等。 農業低碳化 中國一直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在實施農業低碳化中主要強調植樹造林、節水農業、有機農業等方面。 植樹造林是農業低碳化最簡易、最有餘含效的途徑。據科學測定,一畝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放出氧氣49公斤,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要大力植樹造林,重視培育林地,特別是營造生物質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態的同時,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 節水農業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農業,也是水、土作物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系統工程,通過水資源時空調節、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高效利用灌溉水,以及提高植物自身水分利用效率等諸多方面,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益。 有機農業以生豎余笑態環境保護和安全農產品生產為主要目的,大幅度地減少化肥和農葯使用量,減輕農業發展中的碳含量。通過使用糞肥、堆肥或有機肥替代化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採用秸稈還田增加土壤養分,提高土壤保墒條件,提高土壤生產力;利用生物之間的相生相剋關系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葯、特別是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量。有機農業已成為新型農業的發展方向。 工業低碳化 工業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發展體系的核心內容,是全社會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工業低碳化主要是發展節能工業,重視綠色製造,鼓勵循環經濟。 節能工業包括工業結構節能、工業技術節能和工業管理節能三個方向。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促使工業結構朝著節能降碳的方向發展。著力加強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主攻技術節能,研發節能材料,改造和淘汰落後產能,快速有效地實現工業節能減排目標。 綠色製造是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益的現代化製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製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從而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工業低碳化必須發展循環經濟。工業循環經濟,一要在生產過程中,物質和能量在各個生產企業和環節之間進行循環、多級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做到污染「零排放」。二要進行「廢料」的再利用。充分利用每一個生產環節的廢料,把它作為下一個生產環節的或另一部門的原料,以實現物質的循環使用和再利用。三要使產品與服務非物質化。產品與服務的非物質化是指用同樣的物質或更少的物質獲得更多的產品與服務,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服務低碳化 中國服務業的發展必須走低碳化道路,著力發展綠色服務、低碳物流和智能信息化。 綠色服務,是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源和能源的、無污、無害、無毒的、有益於人類健康的服務。綠色服務要求企業在經營管理中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的保護和人類的身心健康,從服務流程的服務設計、服務耗材、服務產品、服務營銷、服務消費等各個環節著手節約資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減污,以達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有機統一。 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碳排放的大戶。低碳物流要實現物流業與低碳經濟的互動支持,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施行標准化等實現節能減排,先進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經濟下的生產方式,低碳經濟需要現代物流的支撐。 智能信息化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有效的服務低碳化途徑。通過服務智能信息化,可以降低服務過程中對有形資源的依賴,將部分有形服務產品,採用智能信息化手段轉變為軟體等形式,進一步減少服務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消費低碳化 低碳化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型的生活消費方式,實行消費的低碳化。消費低碳化要從綠色消費、綠色包裝、回收再利用三個方面進行消費引導。 綠色消費也稱可持續消費,是一種以適度節制消費,避免或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崇尚自然和保護生態等為特徵的新型消費行為和過程。要通過綠色消費引導,使消費者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接受消費低碳化,支持循環消費,倡導節約消費,實現消費方式的轉型與可持續發展。 綠色包裝是能夠循環再生再利用或者能夠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的適度的包裝。綠色包裝要求包裝材料和包裝產品在整個生產和使用的過程中對人類和環境不產生危害,主要包括:適度包裝,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所用材料最少;易於回收和再循環;包裝廢棄物的處理不對環境和人類造成危害。 消費環節必須注重回收利用。在消費過程中應當選用可回收、可再利用、對環境友好的產品,包括可降解塑料、再生紙以及採用循環使用零部件的機器等。對消費使用過可回收利用的產品,如汽車、家用電器等,要修舊利廢,重復使用和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