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市場、技術和資源來分析,為什麼明清沒有爆發工業革命
江南是明清時期中國原始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地區。在18世紀中期,英國工業革命爆發前夕,江南的原始工業化程度絕不亞於英國,而雙方都以輕工業為主。彼此不同之處在於,英國的重工業自16世紀開始便迅速發展,在工業上所佔的比重也日漸增加,但這種現象沒有在江南出現。
自明朝後期至太平天國運動的兩個多世紀里,江南棉紡織業的生產擴大了一倍多。到了19世紀初,江南從事棉紡織業的農戶已佔總數的65%以上,每年所需要的棉花達300萬擔。另外,江南絲織業的生產規模只不過略遜於棉紡織業,而其他輕工業,如碾米業、釀酒業、榨油業、服裝業及印刷業等,亦具相當規模。到了19世紀初,江南輕工業的重要性已和農業相當。
相比之下,明清江南的重工業卻微不足道,沒有什麼重要發展。除了一些小規模的採煤業外,江南基本上沒有煤鐵業。工具製造業還是繼續生產傳統的簡單手工工具。造船業有些發展,但江南所造的海船主要是沿海航運的沙船,最大的不過375噸。其數目從明嘉靖時的約1 000艘增至清道光時的3 000艘,總噸位從明末的5萬噸增至清朝中葉的38萬噸。
中國雖然擁有豐富的煤礦,但大部分在北方。江南本身的煤炭資源非常貧乏,附近省份如兩湖、江西和安徽等的產煤量也不大,除去本地之用以外,可輸往江南的煤炭極有限,而且價錢昂貴。根據李伯重的估計,江南若要建立一個與1720年英國規模相當的制鐵業,需要15萬噸以上的煤,其價錢超過1 000萬兩白銀。即使附近省份能出產這樣多的煤,江南亦無能力購買38。此外,江南及鄰近地區的薪炭資源也不豐富,除去其他用途外,可供工業使用的薪炭不會很多。
江南一帶有一些小型的鐵礦和銅礦,但因為缺乏燃料而在明清時期沒有開采。江南工具製造業和造船業所用的鐵,主要來自昂貴的進口鐵和廢鐵的再利用。
在明清時期,江南只有浙西山區還有一些森林,但由於交通不便,能運出的木材不多,造船業和建築業所需要的木材很多要靠長江中上游及福建的輸入,生產成本和運輸費用都相當高。
由於能源和材料短缺,明清江南的煤鐵業、工具製造業和造船業等重工業發展緩慢,這一點不難理解。但另一方面,江南卻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江南人口自明末的2 000萬增至太平天國運動前夕的3 600萬,同期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465人增至837人,為當時全球之冠。相比之下,工業革命期間英格蘭和威爾士每平方公里人口不過40人,總人口不過600萬人。況且,江南在普及教育和栽培技術人才方面很有成績,勞動人口質素相當高,明清時期中國著名的技術專家和發明家,有過半出自江浙。輕工業對能源和材料的需求相對較小,對勞動力的依賴卻相當高,因此勞動力充足、能源和材料缺乏的江南很自然地便偏重輕工業的發展,注重技巧而不注重機器。而江南輕工業所需要的主要原料棉花和蠶絲,基本上能夠自給自足;其他原料像稻穀和大豆等,則可依賴引進。
英國和江南的情形不同。英國擁有豐富的煤礦和鐵礦,同時還能夠從瑞典等國進口鐵。因為它是島國,依靠海路運送煤鐵既便宜又方便。這些條件成為英國重工業能夠迅速發展的大前提。
因為工具和機器製造業落後,江南的輕工業一般都依賴簡單的工具和手工操作,企業形式以家庭經營的小作坊為主,使用復雜機器的較大規模作坊非常罕見。但中國並非缺乏製造大型復雜機器的知識,在元代發明的水轉大紡車的技術水平已接近英國工業革命前期所發明的紡紗機,只不過因為水力和材料的短缺,該紡車未能在明清江南使用及得到進一步發展。英國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教授霍布森(John Hobson)更相信,中國宋元時期的紡絲機在13世紀輾轉傳入義大利,然後再傳入英國,這些中國的紡絲機便是工業革命時期發明的紡紗機的前身。
江南的輕工業還有一個特點,在明清時期,農村地區大部分時間相當安定,沒有戰亂,小作坊無須城池保護,加上農村工資比城市低廉,因此明清的家庭小作坊便集中在農村地區47,而江南的勞動密集型水稻經濟正好與家庭小作坊式手工業互相配合。這種現象在日本的德川時期和明治前期也出現過。
從以上的討論可見,明清江南偏重輕工業是基於資源條件和地理因素,這和美國在19世紀中期以前還是以木材經濟為主(見本章第一節)有相似的地方——雙方都在當時的資源條件下,選擇最有效的發展途徑。美國森林資源豐富,開始時很自然利用木炭為燃料,以木為材料。但美國也擁有豐富的煤鐵礦,只不過因為煤鐵價較高49,所以不用煤為燃料和鐵為材料;待木價上漲後,很自然地轉而發展煤鐵業。江南缺乏能源和材料,除非能夠自外地引進廉價的煤,否則重工業很難有所發展;而在缺乏重工業的支持下,單獨依靠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是很難出現突破的。
江南的技術人才是明清時期全國最優秀的,只可惜他們的才幹沒有機會在重工業方面發揮。而北方的煤鐵豐盛地區,在北宋以後飽受戰火蹂躪,科技人才和知識損失不少,到了明初已非經濟蓬勃及原始工業發達之地;在缺乏技術人才的情形下,發展速度自然也較緩慢。
歐洲大陸國家和中國也有相似的地方。法國和荷蘭等國有很多科技人才,卻因為缺乏廉價能源或工資低廉,而沒有爆發工業革命;東歐擁有豐富的煤礦,卻因為缺乏科技人才而未能好好利用資源。只有英國獨享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經濟發達、市場需求大、科技人才輩出,同時又擁有豐富的煤鐵礦,因此重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而重工業的發展和礦物能源的大量使用,正是工業革命的大前提。
㈡ 明朝的工業革命這部奇書記載,有中國人發明了自行車、蒸汽機
蒸汽機的出現,推動了18世紀歐洲工業革命的進程,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階段性的大跨越。 (瓦特改良蒸汽機繪畫) 關於蒸汽機的歷史,我們都知道:法國的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於1679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後來經過瓦特的改良之後,於1776年製造戚察大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當然,在這期間,還有很多人為蒸汽機的改良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明代的一部奇書中卻提到:在我國的明朝,可能就已經有了類似於「 」蒸汽機」使用的記載。 (王征雕像) 王征,字良甫,明朝著名的科學家、機械製造家,西安府涇陽人(今陝西省涇陽縣)。明天啟二年的(1622年)進士,曾先後擔任過推官、巡撫、按察司儉事、遼海搜索軍務等職。 王征可以說是當時開眼看世界的少數幾人,他和當時的徐光啟都以中西結合聞名,被譽為「 」南徐(光啟)北王」。 崇禎十七年(1644年),當他得知京師淪陷,崇禎帝自縊時,在家中絕食七日而亡。 王征窮其一生,致力於科學技術的研究、發現、製造與改良。 據《明史·王征傳》中記載:王征早年身在農村,對農民的疾苦和艱辛深有體會,所以根據農業生產的需要,潛心研究、改良、發明了多種適合農耕的工具和日常用具,從而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為官之後,有幸與艾儒略、金尼閣、湯若望等西方傳教士結識。 (王征的農耕發明簡圖) 在與西方傳教士的接觸中,王征對西方的科技術有了很深的認識,並從中吸取了很多的經驗,為之後的科學研究提供了幫助。他博學多才,興趣廣泛,除科技外,對文學、宗教、音韻等方面也多有涉獵。一生當中曾編撰有《兩理略》、《學庸書解》、《奇器圖說》、《西儒耳目資》、《畏天愛人極論》等十餘部書籍。 清朝入關後,因王征編撰書籍中,有些涉及到了明清戰爭,有些又涉及了宗教問題,所以大部分書籍被禁止傳閱。只有《遠西奇器圖說錄最》和《新制諸器圖說》,在世間廣為流傳。 (王征編撰的《新制諸器圖說》) 在王征編撰的《新制諸器圖說》中,王征記載了虹吸、鶴飲、轉磑(即磨)之器三種(1.輪激磑(有銘),2.風(動)磑,3.自轉(行)磨;)自行車、代耕、輪壺、連弩等機械圖示。 自行車則是參考自鳴鍾的齒輪輪系設計,依靠懸重驅動。(見下圖) 在《奇器圖說》裡面,還有風力磨、水力磨,水力鋸等,通過風力、水力帶動軸承和齒輪然後帶動石磨和鐵鋸用來磨面、鋸木頭,甚至用來分解石塊。 下圖就是水力驅動的鋸子,王征稱之為解木,可以看出有很復雜的齒輪聯動機構了。 根據目前流傳下來的王征的著作來看,得益於和西方傳教士的深入溝通,王征的技術水準幾乎和當時西方技術水平在同一起跑線。 但是據崇禎十三年(1640年)王征另一科技著作《額辣濟亞牗造諸器圖說》(「 」額辣濟亞牗造」意為受上帝啟發創造。)這部書裡面還提到了: 天球自旋、地塹自收、日晷自移、月規自轉、水輪自汲、水漏自升、火船自去、火雷自轟、風輪轉重、風車行遠、雲梯直上、雲梯斜飛、氣足發矢、氣足傳聲、機淺汲深、機小起沉、自轉常磨、自行兵車、活台架炮、活鉗擒鍾、靈竅生風、妙輪奏樂、通流如海、神威驚敵等二十四種發明;此外已有名稱而未編入的還有十八種。 有一項發明:火船自去。船隻在水中自動航行,而且「 」火」為船隻提供動力。雖然在記述中不太詳細,但是如果用現在的物理學來解釋的話,這應該就是採用了「 」蒸汽機」的原理,為船隻提供了運行的動力。 根據《清史史料探究》裡面的記載:1672年,比利時的傳教士南懷仁,採用了西方的蒸汽機技術,為康熙皇帝製造了一輛「 」蒸汽機汽車」,現在的博物館裡面還陳列著當時的機沒哪器原型。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 可以說,西方發明第一台蒸汽機的時間是在1679年。南懷仁雖然也是從西方而來的傳教士,但是在 1672年就利用了西方的蒸汽機技術,為康熙製造了蒸汽機汽車,可以說如果明清時代中國也搞工業革命的話,起步並不遜色於西方。 從王征和南懷仁的事跡中可以看出:明朝時期擁有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僅是類似蒸汽機,明朝早在十六世紀就出現了水力紡紗機。如果當時人們充分利用這些科學技術,並進一步發展,在明朝中後期以及後來的清朝,中華文明或許不會落後於西方。 不僅是科學技術,在江南地區,一些百姓靠紡織業起家,想要憑借自己的手藝發家致富,他們高豎在探索這條路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一個人,或是幾個人根本忙不過來,就開始聘用員工,擴大規模,出現了資本主義體系的萌芽。可明朝依舊是一個農業國家,百姓受到思想的限制,終究沒有把這些體系帶出江南,走向全國。 可事實大家都知道,明清時期的統治者眼光狹隘,自詡地大物博,瞧不起外來技術,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而當時的文人又都認為是天朝上國,根本不願意開眼看世界,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致使中華文明在閉門造車中落後於西方文明。 王征雖然寫下來了這樣的奇書,但是時也命也,明朝的滅亡一並讓這位奇才自殺殉國,後來者也並沒有繼承王征的遺志,最後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浪潮。如今我們研究歷史,就是要探尋歷史背後的真相,通過這些歷史的經驗總結,以史為鑒,讓我們的未來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參考資料:《清史稿》、《明史史料探究》、《新制諸器圖說》、《額辣濟亞牗造諸器圖說》
㈢ 請簡要談談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在明清時期的中國產生
中國自秦開始,就實現了國家的大一統,這種大一統是建立在皇權,吏治(郡縣制)的有效協作之上,是一種高度組織化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方式無疑是超前的。反觀西方,他們的城邦傳統,封建領主制度則要散漫的多。
單拿收稅一項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什伍相里制,十家為什,五家為伍。到西漢,進一步發展成編戶齊民,將個人信息完整記錄到官方文書中,只有這樣的管理技術才能維持那麼龐大的帝國統治。
而歐洲的賦稅則是各管各的一畝三分地,國王管國王的,教士管教士的,貴族管貴族的,平常歲月誰也管不到誰的頭上。這就是小國家的好處,政治上比較單純,大家看問題比較簡單,技術問題就是技術問題,政治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現在都鼓吹西方的小政府,這是因為你站在現代物質水平的基礎之上來理解古人。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社會,散漫的治理是很難形成強盛的國力的。你看西方近代化的過程,不僅是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家整合也是如火如荼,鐵血宰相卑斯麥就是以統一德國大大小小的公國而聞名。
這就是西方的發展路徑,科學技術發展推動政治整合,科學技術發展在前,政治整合在後;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仰奈於小政府,相對鬆散和包容的社會氛圍。
而中國的發展路徑則是另一種,它是政治整合推動生產力發展,政治整合放在了第一位。這種大政府,整合的資源更多,管理的人口和幅員更廣大。其副作用是,管理太過嚴密,人們的創造性受到了壓制。而在人類漫長的農業史上,中國模式顯然更為先進。
近代東方與西方的分野實際上是政治與科技的分野。在這之前,政治整合能夠形成優勢,推動生產力的較快發展;在這之後,科技展現了旺盛的生命力,其效率遠遠超過了政治整合的水平。
中國很多公司都注重模式創新而非技術創新,其實是這一文化傳統的延續。因為所謂的模式創新,其本質就是政治創新,停留在整合資源的層面。西方更注重技術創新而非模式創新,這是西方發展模式的延續,也是他們的成功經驗。
㈣ 明朝手工業發展迅速,商人地位有所提高,為何沒有跟西方一樣進行工業革命
在我們中國的古代社會中,商人這個群體的地位十分的尷尬,在我們傳統儒家思想中,一般都是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是非常的低的。因為農民他們去生產糧食維持社會基本的穩定,而手工業去製造手工產品滿足生活的需要,只有商人他們不用生產交換別人的商品就可以得到自己的利潤。所以說古代的人民十分瞧不起商人。所以說古人他們提倡重農抑商。
㈤ 為何有人認為,明朝的宦官是距離工業革命最近的人
師帥太監眼光低,也愛立牌。「古代宦官職位始於先秦時期,宦官職位一般是宦官中的高官。這樣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明朝大太監魏忠賢可以手握大權。而且太監入宮前需要清洗,所以身體上的缺陷會導致心理上的變化,古代文化觀念歧視這種身體缺陷的人是必然的。
一般來說,人們談論太監。他們面前一定有一個死字,他們一定咬牙切齒地評價他們,認為他們是一群邪惡的存在。
但實際上,在正史中,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宦官制度也是如此。尤其是明朝的宦官,雖然被明朝文人黑了,但也有不少突破。甚至有人認為,在古代封建制度下,明朝宦官最接近工業革命。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總結這些事件,我們會發現,這些宦官真的是接近工業革命了。工業革命、工業生產、工商業的發展、工作效率的提高、新航路的開辟,都是什麼內容。
其實這些都是太監在做的。鄭和研究了新航路的開辟,但並沒有脫離自身的局限。李星等人都在研究提高效率,甚至李思的制度本身也是為了打破大臣們的束縛,提高存在的效率。
至於製造局和宦官發展工商業的努力,是符合工業革命的標準的。如果繼續下去,明朝資本主義的萌芽就不是空談了。
所以我們還是要承認,歷史上的宦官不一定是好人,但是他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比那些貪官好得多。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太監離工業革命這么近?他們代表先進生產力嗎?其實他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㈥ 明清時期中國最終未能發生工業革命的原因
實際上中國沒能發生工業革命是清朝的問題,與明朝無關.
畢竟工業革命發生的時期是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而明朝早在十七世紀中葉就已經滅亡,根本趕不上工業革命.
而清朝之所以無法發生工業革命,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清朝是個極端反智的朝代. 單以軍備來講,清朝的軍隊自乾隆以後,武器裝備的科技層次就完全停滯,甚至還倒退,和整個世界的差距大到難以想像的地步,造成的結果就是清末的中國淪為西方各國的刀俎. 中國與日本沒有趕上工業革命,最大的原因都一樣,那就是鎖國. 因為鎖國,因此對於整個世界文明的進步並不了解,也不關心,更未曾想到可能會給國家帶來什麼樣的危害.
㈦ 明清時期,科舉選拔了眾多人才,但為何沒有爆發工業革命呢
明太祖一朝的基本盤,是宗室和功臣。在靖難以後隨著削藩的深入,明朝的統治基本盤逐步變成了內庭為首的閹黨+內閣為首的文官,宗室只是沒有管理權的小股東。明朝在剛開國時就定下了極低的商業稅,同時也將除了食鹽以外的主要產業都對民間開放。包括海禁其實也沒有徹底執行(相比起康熙五下禁海令兩下遷海令,明朝只有朱元璋和嘉靖下過兩次,這可不是執行力度問題而是執行意願的問題),海禁期間出使琉球的使團的船隻就是由民間製造的。可以說,晚明的商業繁榮與明初的國策關系還是不小的。
基本盤太小、太弱,維穩壓力就太大,就體現為清國個人素質都很高、個個也都很勤政,然而效率未必高。明朝的統治基本龐大,所以就不需要的個人素質,也可以活得很舒服,效率卻不低,國祚還比清國多8年。
㈧ 如果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明初,歷史進程會怎麼樣
㈨ 先秦之後1000多年,明代人口超過1個億,為何沒有爆發工業革命
並不是人口多就能爆發工業革命的,因為這是需要科技能力和經驗積累的。不過如果沒有明代的人口數量,也不會積攢下工業革命的經驗。
當時雖然中國人口比外國多了幾倍多,而且國土也廣闊的多,但是因為需要把人力物力放到農業上,所以工業革命一拖再拖。
㈩ 明朝那麼多有本事的人,那為什麼卻沒有出現工業革命
古代中國不重視科技,所謂的科技就是奇巧淫技。所以生產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