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黃山市歙縣,休寧,黃山區,祁門,黟 縣哪個縣經濟比較好,工業比較發達
歙縣經濟比較好,徽州區工業比較發達
B. 祁門縣能發展起來嗎
能發展起來。
祁門縣堅定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茶業富縣、文旅興縣戰略,大力發展祁紅、電子、文旅、中醫(葯)康養四大主導產業,全面建設 「世界紅茶之都,美麗康養祁門含簡」。
2023年,祁門縣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將夯實綠色發展談滑褲根基,著力提升群眾讓猜幸福指數。
C. 祁門縣經濟怎麼樣
生產總值87.797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擾襲弊增長9.1%。
經濟發展上有著巨大進步,緩族第一產業增加值8.37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8.4344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0.99億元,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9.5:32.4:58.1。按戶籍人口禪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7175元。
祁門縣,隸屬於安徽省黃山市。地處黃山西麓,東北與黃山市黟縣接壤,東南與黃山市休寧縣為鄰,西北連池州市石台縣、東至縣,西南迄省境,與江西省毗鄰。
D. 黃山市有三區四年,黃山區,徽州區,屯溪區,祁門,黟縣,歙縣,休寧,哪個地方的經濟最好,發展最有前景
黃山市發展最有前景的地方是歙縣,人口多,工業發達,旅遊資源豐富,對外交通方便,毗鄰杭州市。
E. 祁門縣的經濟
2009年全縣生產總值29.6億元,比上年增長11%。財政收入2.15億元,增長10.5%,其中稅收收入1.46億元,占財政收入比重68%,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7億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入5769元,增長1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銷雀收入13103元。
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168.75億元,工農業產值66.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4.21億元,農業總產值22.49億元。城鎮職工年人均月工資462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5元。
2012年全縣生產總值179.6億元,比上年增長11%。財政收入10.15億元,增長10.5%,其中稅收收入4.46億元,占財政收入比重68%,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7億元,增長18.4%。農民人均純收入15769元,增長16.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103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1952年,全縣木器行業率先組織木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初步形成以手工業聯合社為系統的手工業社組。主要行業有木、竹、鐵、五金業,所屬企業28個,1957年產值594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4.45%。1958年,縣、區、鄉、供銷社所辦大集體企業全歸大公社管理。1960年又由原系統收回。同時縣木器、竹器、棕棉、造紙4社升級轉為全民企業,改社為廠,二輕系統工業僅8個。1963年,上述4廠又轉歸二輕系虧李早統,同年興辦人造棉廠、造紙廠和傘廠,1966年底,二輕系統工業企業26個,年產值289.5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3.6%。1971年前後,採用老廠帶新廠的辦法,木器廠辦了晶體管廠,縫紉社辦了玻璃廠,歷口木器社辦了炸葯廠。1975年底,二輕系統工業企業共26個,工業總產值479.8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5%。
1985年底,二輕系統工業企業27個,共有職工2203人,固定資產550.9萬元,凈值473.1萬元,工業總產值908.6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6.08%。產品銷售收入673.8萬元,銷售利潤51.4萬元。虧損單位2個,虧損總額3.8萬元。
其它系統1980至1985年,縣林業局、城建局、商業局、交通局、教育局興辦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共6個,全部職工260人,固定資產原值73.7萬元,凈值70.8萬元,1985年工業總產值89.7萬元,產品銷售利潤11.9萬元。1986年教育局活性炭廠移交給縣工業局,知青印刷廠劃給閶江小學。
2009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到55戶;實現工業增加值6.08億元,增長31.7%;完成工業技改投資5.52億元,增長44.2%;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5.1,比上年提高12.9個百分點。推動園區經濟提速增效,開發區新增工業項目10個,實現工業增加值3.01億元,完成稅收收入3000萬元,分別增長20.9%和27%。
民國8年(1919),全縣種植面積為16.60萬畝,產大米16.60萬石,畝產1石。民國22年產大米10萬擔,民國29年降為5萬擔。民國32年,種植面積11.51萬畝,產稻24.4萬擔,單產212斤。1949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10.60萬畝,產稻20.09萬擔,單產189斤。1956年,改單季為雙季,種植面積擴大到13.95萬畝,總產46.20萬擔,單產331斤。1960年,播種面積為11.72萬畝,總產23.06萬擔,單產197斤,是建國後最低年份。1963年,糧食生產得到恢復,水稻總產為44.17萬擔,單產上升到381斤。1971年起,大力推廣雙季稻,播種面積不斷擴大,產量激增。至1976年,播種面積擾臘達16.29萬畝,總產達79.04萬擔,單產485斤,是建國以來水稻產量最好的年份之一。1980年後,調整種植業內部結構,水稻布局劇變,雙季稻種植壓縮,播種面積下降,但由於雜交稻的推廣,聯產承包到戶責任制的推行,糧食總產仍創歷史最好水平。1985年,全縣水稻種植面積12.00萬畝,總產79.18萬擔,單產660斤。
2009年全縣涉農投入達到4.0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5.91億元,增長13.7%;6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通過市級驗收。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提升工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8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加到29戶,實現營銷收入9.85億元,增長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