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現代化進程的疑問~啟動工業化進程的基本條件
1,機械的發明,動力資源的增多,生產力快速發展。
2,從手工業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機器生產開始開始普及擴大。
3,從輕工業開始,利用輕工業資本周轉較快,可以用較少的投資,獲得較多的利潤,積累大量資金,進而過度到重工業。
4,市場不斷的擴大,工業化產品有銷路。
5,國家各種政策措施的支持。
2. 中國是如何實現工業化的
新中國的現代化,主要包括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上的科學化和理性化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核知心是工業化問題。
新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歷程:
1、過渡時期(1949—1956年):新中國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平抑物價,統一財經;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先合理調整後社會主義改造;超額完成一五計劃等措施使新中國的工業化全面道起步。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年):基本建設投資近千億元,石油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業也有較大發展,但「大躍進」三年造成了我國工業的畸形發展。③文革時期(1966-1976年):受「階級斗爭為綱」的影響,除交通運輸業外其他版均處於倒退的局面,新中國工業出現了嚴重挫折。④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以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為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農村中權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城市中企業管理體制和所有制結構的變化,沿海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辟,推動了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從而大大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進程。
3. 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你好!
工業化是由農業經濟轉向工業經濟的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存在著一般的規律性;但在不同體制下,在工業化的不同階段,可以有不同的發展道路和模式。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只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志和落腳點。
第二,新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國工業化的任務遠未完成,但工業化必須建立在更先進的技術基礎上。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要把信息產業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各個產業中去。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技術手段和重要標志。
第三,新的處理各種關系的思路。要從我國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平衡、城鄉簡單勞動力大量富餘、虛擬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且風險較大的國情出發,正確處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傳統產業、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這是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重要特點和必須注意的問題。
第四,新的工業化戰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術基礎,要求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撐力。
4. 中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如何起步的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有何特點
在貧窮時期艱難起步,我國的工業化建設開始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是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
成效: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進入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時期,積極探索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工業化道路,工業化的戰略重心逐步轉向在配置資源中發揮市場作用、低成本出口導向、建設開放型經濟、基於產業演進規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特點:優先發展重工業,並強調處理好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之間的關系。
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拓展資料:
在中國,無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後,為社會主義生產方式建立自己的物質技術基礎,使機器大工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取得優勢地位,使社會主義國家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過程。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性質 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資本主義工業化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後者是以生產資料資本主義所有制和僱傭勞動者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榨取最大的利潤為目的,依靠對國內外人民的殘酷剝削來實現的。前者是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已成為國家主人的勞動者直接相結合的生產方式為基礎,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為目的,它立足於自力更生,主要依靠社會主義的內部積累,同時也根據平等互利原則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來實現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符合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意義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各國無產階級尤其是原來經濟落後的國家的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所面臨的共同任務。只有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才能用它提供的先進生產資料來裝備、改造工業、農業、運輸業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盡快提高勞動生產率,滿足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要;才能加強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團結,維護國家的安全與獨立,履行工人階級的國際義務,並逐步地為在將來向共產主義過渡准備好物質條件。對於已經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但原來工業基礎比較落後的國家來說,只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工業化,完成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使社會主義國家擁有自己的強大的物質基礎以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充分顯示出來。
5. 如何走中國工業化道路
重視我國工業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在認識到我國工業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要看到,相對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要求,我國工業化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一是區域發展不平衡,一些區域工業化發展不充分。我國工業化水平總體上呈現東部、中部、西部逐步降低的梯度差距。2015年,上海、北京、天津已經步入後工業化階段,其他大部分東部省份處於工業化後期,而大部分中西部省份基本還處於工業化中期。二是產業結構不平衡,創新能力和高端產業發展不充分。一方面,鋼鐵、石化、建材等行業的低水平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另一方面,高端產業發展不夠,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和基礎軟體等依賴進口和外資企業的現象較為嚴重。三是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不平衡,高質量實體經濟供給不充分。近幾年,實體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有所降低,經濟呈現一定「脫實向虛」傾向。實體經濟整體供給質量亟待提升,高品質、個性化、高復雜性、高附加值的產品供給不足,無法有效滿足城鎮化主導的消費轉型升級,造成實體經濟供需失衡,這又進一步加劇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四是工業化速度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平衡,綠色經濟發展不充分。雖然我國一直倡導走環境友好型新型工業化道路,但客觀上資源環境還是難以承受如此快速的大國工業化進程,必須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在綠色經濟發展方面,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產業規模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6. 怎麼論述中國得工業化發展歷程
中國得工業化發展歷程論述:
7. 中國工業化進程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
2002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躍上10萬億元的新台階�達到102398億元,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工業增加值為45935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4.9%。而新中國誕生之初的1949年,工業凈產值僅為45億元,所佔比重只有12.6%。
在上述的一組對比數據背後,隱含著一個建立在農業國家基礎上,擁有13億人口同時進入工業化進程的偉大而創造奇跡的故事。縱觀當今世界60億人口中,主要工業國人口約為7億,所佔比例不足12%,而超過21%世界人口作為一個高度統一的國家--中國,進入工業化的高速增長,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現象,也必然產生許多人類發展史上從未經歷過的挑戰和問題。
改革開放之前的工業化道路
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始於1953年開始執行的國民經濟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並沒有沿用其他國家一般採用的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道路,而是採取了重化工業起步的超常規道路,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趕超"的強烈意識是採取重化工業戰略的基本動因,而前蘇聯的發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個可學習、借鑒的"榜樣"。為了盡快實現"趕超"目標,採取了比前蘇聯更強的強制性積累,試圖在遠比前蘇聯落後的基礎上跨越輕紡工業階段而建立重化工業體系。在經濟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創建了大量的國有企業,以保證能夠通過高積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設資金,進行大規模的重化工業投資和建設。工業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體制迅速延伸到整個經濟系統,從而形成了在中國執行了30多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就此意義上說,計劃經濟體制與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戰略存在著邏輯上的聯系。
這一戰略的貫徹和實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重工業快速增長。1952年至1965年期間,重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5%,高於輕工業年均增長率5.5個百分點,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也迅速由35.5%提高48.4%。從1953年到1980年,全國基本建設投資中,工業投資佔54%,而工業投資中重工業投資所佔比重高達89%,主要投資於冶金、電力、煤炭、化學、機械等行業。
盡管現在評價這一工業化思路的得失不能脫離時代背景,但是其缺陷和失誤是明顯的。由於缺乏重工業與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形成了重工業增長自我服務和自我循環的局面,導致了"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輕工業及其他產業嚴重落後,表現出"高積累、低消費、低效率"的特徵。消費品嚴重短缺,消費需求受到嚴格抑制。在此期間,工業盡管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但工業與一二三次產業之間、輕重工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關系極不協調,資源配置和結構狀況存在明顯缺陷。工業化過程經常處在工業高速增長--結構關系失衡--調低工業發展速度--恢復比例關系--再提高工業發展速度的反復循環過程中,國民經濟增長處在嚴重波動的狀態中。國民經濟因結構矛盾而缺少穩定、持續的增長能力。
以計劃經濟為體制背景,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基本戰略,同時處在與國際經濟較少聯系的封閉狀態,是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到中國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戰略的1978年,第二產業在GDP的比重達到48.2%,重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56.9%。第二產業的比重遠遠高於同時期的發展中國家,霍夫曼(Hoffmann)系數為0.76,但是並不能據此給出工業化先進程度的判斷,更得不出中國已進入工業化後期階段的結論,因為當時存在著工業消費品嚴重短缺的情況,80%多的農民被排除了工業化進程之外。
在這一時期,中國用了近30年的時間,初步構造起了獨立、相對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化進程也由起步階段逐步進入了工業化的初級階段。
結構糾偏、輕重工業均衡化
調整時期(1979-1992年)
到了70年代末,為了解決嚴重的結構矛盾,中國開始進行工業化戰略的重大調整,放棄了單純發展重化工業的思路,轉而採取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注重市場需求導向,優先發展輕工業,以糾正扭曲的產業結構。自1980年起對輕工業實行了"六個優先"的政策,即原材料、燃料、電力供應優先;挖潛、革新、改造的措施優先;基本建設投資優先;銀行貸款優先;外匯和引進技術優先;交通運輸優先。此後,工業內部重工業自我循環的結構被初步打破,被長期壓抑的消費需求突然被釋放出來,成為工業化的巨大牽引力。首先是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獲得了快速發展,在1980年至1985年的工業總產值中(按1980年不變價計算),輕工業的比重迅速由47.0%上升到49.6%。
這期間最重要的進展是經濟體制的改革,高度集中計劃的工業管理體制逐步被打破,1984年進行了微觀環節的放權讓利式改革,從而改進了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資源配置的方式開始脫離計劃的軌道,市場機制開始發揮作用。在資源配置新機制下,過去受到傳統戰略壓制的輕紡工業,在市場需求、價格彈性的強刺激下,推動了非國有經濟更多地進入到這些領域。因此,重工業比重過高的扭曲結構,主要是通過非國有經濟的進入而得以調整的。到了1998年,輕工業中非國有經濟的比重達到77.1%。
在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升級對產業結構的演進,以及在一定時期高增長產業的形成,其作用是明顯的。自上世紀80年代初中期開始,城鄉居民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呈現新的變化,在吃穿的基本需求得到初步滿足後,轉向了用的領域,出現了家用電器等高檔消費品的消費一致性傾向。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這些消費品立即供不應求,從而強烈地刺激了家電產業的投資和發展。
與此同時,輕重工業逐步協調增長,輕重工業的互動發展機制逐步形成,重工業開始加強輕工業所需的工業原料和機械設備的生產和供應,而輕工業則通過產品的市場開拓,增加了對重工業產品的需求。
1984年開始的農村改革,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激發了農村和農民的活力,從而自80年代中期開始在中國廣大農村的土地上興起了一股農村工業化潮流,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這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大創舉。從90年代初期起,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農村剩餘勞動力以每年2000萬到3000萬的規模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向城市湧入。1993年鄉鎮企業就業人口達到1.2億,超過了國有企業的就業人口,這個數字相當於30多年前城市工業吸收勞動力之和,鄉鎮企業的產值曾達到工業總產值的一半。城市工業化和農村工業化的雙重工業化格局,其更大的意義在於,改變了過去那種工業化與城市化割裂的局面,形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的交互關系,使占人口總數80%的農民逐漸融入到工業化之中,從而極大地加速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也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這一階段的基本特徵是,結構失衡的狀況在不斷糾正的過程中趨於均衡,資源配置方式由單純的計劃手段轉向計劃手段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由封閉經濟開始走向開放經濟,工業化的總體進程也由工業化初級階段向工業化中期過渡。在這一階段還形成了兩個帶有長期意義的機制:一是需求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在這一時期得到確立,釋放消費需求、挖掘市場潛力,以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方向發展的工業化發展思路逐步清晰起來,並貫穿於今後的工業化進程中;二是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互動機制初步形成,使越來越多的農民和農村地區加入到工業的行列中。
這一時期也出現了新的結構性矛盾,即加工業的超高速發展後,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現了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緊缺,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
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產業結構
明顯高度化階段(1993年至今)
之所以將1993年做為新階段的起始年,是因為1993年之後重工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工業增長明顯轉向以重工業為主導的格局,從而再次出現了重化工業勢頭。但是,此次重化工業的增長機制與改革開放前的情況相比有著本質的不同,後者是不計客觀條件的盲目"跨越",而前者結構變動的趨勢基本上符合工業演變的規律。當然,在此階段的初始時期是以解決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領域的制約瓶頸為目的,而2000年之後出現的重化工業更為顯著的特徵,是在房地產以及隨後的汽車等消費結構的升級推動下而發生的。例如,2002年中國鋼鐵消費量2億噸(這是美國、日本鋼鐵年消費量的之和)中,新增量的60%是用於房地產建設的。
消費結構的明顯升級並由此推動產業結構向高度化的演進,是這一時期突出的特點。在90年代中期,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再次出現升級,在彩電、冰箱等傳統家電類的消費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空調器、個人計算機和通信等需求領域以更高速度增長,從而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增長。1994年、1995年的電子工業產值年增長率分別達到33.4%、32.7%。電子工業成為這一時期極為顯著的高增長行業,並保持了長時間的持續高增長。通信、電子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1.4%提高到2001年的4.2%。2001年電子工業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89年的不到5%上升到近10%(達到1.3萬億元);規模總量的快速擴張使其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電子信息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接近20%。由於電子信息產業具有技術密集度高的特點,從而推動了產業結構向高度化演進。
消除制約消費增長的制度障礙,可以說是這一時期很有價值的實踐活動。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電信產業的改革,1994年成立了中國聯通公司(後又對電信產業實行更深層次的重組),從而打破了電信獨家壟斷經營的局面,電信市場競爭格局的形成,使得電信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大幅度降低,服務質量明顯改善,這一改革不僅推動了電信業的高速增長,而且是繼家電產品之後由通信產品及設備製造保持電子信息產業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這一案例十分清晰地證明了一個事實,即產業良性增長機制的生成和產業高度化的演進關鍵是消費能量的釋放和消費潛力的挖掘。
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經歷了工業化進程中從未遇到的情況,即短缺經濟的結束。告別短缺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但是當真正結束了中國經濟一直被短缺所困擾的局面後,在短缺經濟條件下依靠數量擴張、擴大生產能力的外延式發展的後遺症凸顯出來,結構性也矛盾深入到技術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結構等更深的層次。在制約因素由供給轉向需求側之後,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戰略則因越少新的消費熱點而短時間迷失了發展的方向,這一問題在1998年之後的2、3年間十分突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採取了擴大內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對國有經濟實行布局的戰略調整、推動企業重組、加速發展民營經濟等一系列措施,深層次的結構調整成為這一時期工業化進程中的主線。
近兩年,居民消費結構再次出現升級,而且這一升級的幅度是很大的,也就是說,居民的消費結構由吃、穿、用向住、行的升級和轉變,從而使得房地產、汽車等產業成為新的高增長產業。近年來,房地產投資額每年均超過20%;2002年汽車產業增長了38.8%,其中轎車增長55.2%。盡管汽車產業的超高速增長具有加入WTO背景下購買力集中釋放的因素,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正在形成。由於汽車等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的特點,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很強,尤其是對鋼鐵、機械、化工等重化工業的產生了較大需求,這是近年來重化工業加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經濟體制的改革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進展,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產業的市場化程度顯著提高。經過外資、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國有企業在工業產出中的份額由1980的76%下降到了2000年的28%。
對外開放: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器
中國的工業化是依靠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而獲得加速發展的。
1979年中國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這是在整個經濟體制難以在短時間內轉型條件下,以經濟特區的形式進行制度試點和局部突破的戰略嘗試。特區奇跡的示範效益,驗證了對外開放戰略的正確性,並由此打開了關閉30年的對外開放的大門。1984年開放了沿海14個城市,1988年對外開放的地域在沿海鋪開,1992年之後對外開放擴大到全國各地。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目前,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開放型經濟基本形成。
中國經濟已置身於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2002年進出口總額達到6208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在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達到90%。1980年外貿依存度僅為12.6%,2002年迅速提高到50.2%。
截至2002年底,中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4480億美元,共批准外商投資企業42.4萬個。在這些企業的就業人員約1800萬人,合資或獨資企業出口商品交貨值已佔全國出口商品交貨值的40%。外商直接投資當中,約70%是在製造業領域。
對外開放加速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這不僅僅表現在外商投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總量的貢獻上(1995-1999年外商企業工業總產值增長對全部工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率是27.3%。),更重要的是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進步。例如,80年代起步的家電工業,是在依賴進口元器件的基礎上,以CKD為主要方式發展起來的,進口產品的湧入以及隨後的外資企業的進入,使得家電的國內市場呈現出國際化競爭的特點,中國的家電企業在同這些跨國公司的競爭中學習、發展、壯大,其產品逐漸具備了很強的國際競爭力,並成為家電產品的世界製造大國。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中國製造業領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這就是低成本的製造優勢。根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以中國特定工業產品出口的比重與全世界同種產品出口比重之比,做為度量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指標,稱之為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標(revealed
comparativeadvantage
index)。其結果是勞動密集性產品的該指標達到4,大大超過1,從而表明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具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產業發展的顯著變化之一是產業分工方式的改變,即跨國公司為主導的產業鏈縱向分工方式的形成和高度細分化,以及由此推動的新一輪產業的國家間轉移。在新一輪國際分工的形成過程中,中國憑借著市場需求巨大、低成本生產要素(勞動力、土地、智力資源等)、相當實力的產業基礎和生產能力等綜合成本優勢,獲得了此輪產業轉移的有利地位,已初步確立了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加工、組裝環節的比較優勢。這是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趨勢。
結束語
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共同構成了中國工業化的推動力量。還應該看到中國仍處在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問題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給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產品的附加價值低;工業化過程中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高;國有企業還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突出問題,等等。中國政府最近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的工業化任重而道遠。
8. 如何簡述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了中國現代工業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社會主義工業初步發展時期
新中國隊對原外資企業、國民政府經營企業、民間私營企業以及手工業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社會主義改造,並在蘇聯專家的援助下,興建了一批大型重工業企業,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基礎。大躍進時期"以鋼為綱"的方針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後果,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屬於那個時代特殊的工業景觀。
第二階段:社會主義工業曲折前進時期
文革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工業在動盪中曲折發展。處於備戰考慮在西南腹地新建重工業基地的"三線建設"運動,大大促進了西南地區的開發,形成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
第三階段,社會主義工業大發展時期
中國工業持續穩定發展,工業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個體與私營工業、鄉鎮企業、外資企業的崛起,國有工業比重下降,開創了多元化工業經濟格局。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傳統製造業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過程中涉及到大量工業用地重新利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首鋼搬遷都成為學術界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9. 高一政治國家怎樣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
1、大力開發人力資本和教育事業。人力資本是我國實施新型工業化的基礎和前提,而促使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的關鍵是教育。
2、切實完善市場體系。完善市場體系就是要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
代市場體系。
3、強化宏觀調控&。新型工業化是跨越式發展道路,在我國不存在市場推動新
型工業化自動實現的機制,順利推進新型工業化完全靠市場自發地進行是不可能
的。市場失靈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客觀依據,新型工業化的後果可能是小生產破產,工業資本主義出現,城市人口集中,社會問題叢生,因此政府加強宏觀調控不論是在西方,還是在中國都必要的。
10. 英國是如何走向工業化道路的
英國是當今世界上最早開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國家,在時間上比美、法、德、意等發達國家提前了100年左右,比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提前了200多年.這種絕對先行國地位使英國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工農關系的處理上沒有任何經驗可循,加上新興資產階級反對保護主義、倡導自由競爭的政治學和經濟學傳統,英國於工業化完成後在對農業的保護上反而比其他發達國家要晚一些,從而走出了一條從通過「財產剝奪——貿易條件惡化」模式積累工業化資金,到適度農業保護的較為獨特的工農關系變動的道路;也為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實現從農業剝奪向農業保護的轉變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從工農業關繫上看,英國的工業化、城市化過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40年代:「圈地運動」及其對工業化的初始推動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通過「圈地運動」實現對農民的財產剝奪和強制性農場化,提高了農業生產剩餘的能力,迫使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從而開始了英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圈地運動」歷經了大約4個世紀,但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動作用主要體現在18世紀中期產業革命以後.其結果主要有二:
首先是擴大了農場的規模,提高了農業的相對和絕對剩餘水平.根據1851年的調查,英格蘭和威爾士農場總面積為2470萬英畝,其中經營面積在100~500英畝以及500畝以上的大農場約佔78.2%,經營面積在50~100英畝的中等農場約佔13%,經營面積在5~50英畝的小農場僅佔8.6%.同時,即使是小農場,在經營方式上也完全不同於產業革命以前的小農經濟.農場規模的擴大,為具有不可分特徵的農業機械技術的廣泛採用提供了可能.在機械技術廣泛應用的基礎上,化肥和良種技術也開始推廣,並進行了耕作制度的改革.這就使得當時英國的農業生產水平和農業剩餘水平大大提高.在從1650~1800年的150年間,英國的小麥單產水平平均提高了77%,而僅在19世紀上半葉就提高了79%,其中19世紀50年代比30年代小麥產量提高了大約50%.1790年以後農業生產的增長速度逐漸加快,1790~1815年間平均增長率大約為0.2%,1816~1846年為0.3%.一個農業勞動力在1700年時只能養活1.7人,而到1800年時就能夠養活2.5人了.可見,「圈地運動」實際上是通過土地的生產關系的變革大大帶動了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使農產品供給能力大大增強,農業剩餘供給水平大大提高.18世紀中葉之前,英國的穀物幾乎每年都有出口.
其次,迫使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工業革命時期的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使得越來越多的小自耕農喪失了土地所有權和在公有土地上的放牧權,為當時日益增長著的城市機器大工業部門提供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英國當時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在迅速降低.1700年,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1851年降到16%.1801年,英國5000人以上的城市只有105座,到了工業革命結束以後的1851年猛增到265座.這時,英國已經出現了象倫敦、曼徹斯特等人口上百萬和數十萬人的大城市.1801~1851年間,英國城市居民佔全體居民的比重由32%上升到50.1%.
可見,「圈地運動」從兩個方面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一是強制性集中土地,提高了農業剩餘水平;二是為城市機器大工業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農業勞動力的大量轉移為土地集中提供了必要條件.而農業勞動生產率和剩餘水平的提高又為勞動力的非農化創造了物質基礎.
二、19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貿易條件惡化及其效應
19世紀40年代以前,英國的議會和政府基本由大地主、大商人和金融貴族控制著,他們為了本階級的利益而不惜犧牲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多次頒布穀物條例,實行關稅保護,限制和禁止國外廉價農產品和工業原料的進口.穀物條例在保護農業生產者利益的同時,也為高速發展的工業產業帶來了一系列障礙.主要是:穀物價格過高,在工人的日常支出中食物費用佔一半以上;工資的高低取決於麵包的價格,從而造成了穀物價格和工人工資輪番上漲的現象,導致了工業產品中工資成本過高;食品和原料價格過高造成工業資本家的利潤逐漸下降.從而,對農業生產的保護在19世紀上半葉反而成為工業化和城市化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為了降低穀物價格,降低工業品成本,擴大工業品市場,增加工業利潤,工業資本家和城市消費者聯合起來與大地主進行斗爭.終於在1846年,通過在議會中佔多數的方式廢除了穀物條例,放開農產品市場,實行自由貿易.此後,兩大產業的比較利益逐漸向工業轉移.1840年,英國農產品對工業品的相對價格指數為112%,廢除了穀物條例後,1850年即下降為90%,1900年下降到80%.其中,種植業產品的相對價格下降更快.與1840年相比,1850年種植業產品對工業品的相對價格下降了20個百分點,到了19世紀末期,種植業產品的市場價格只及1840年的57%.可見,從19世紀中期開始,英國農業的貿易條件明顯地惡化了.這種狀況又通過城市和農村的「推」、「拉」兩種力量,使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加快.1851年,英國城市居民的比重為50.1%,1881年達到67.9%,1901年達到了78.0%.英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最終在工業對農業的超強度剝奪中大大地向前邁進了.
農業貿易條件惡化在極大地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後果.從農村和城市兩個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兩點:
1、農業的衰退.1846年穀物條例廢除後,隨著貿易條件的惡化,農業便逐步走向衰退.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運輸條件的改善,穀物的海運成本急劇下降,美國和廣大殖民地國家的廉價農產品源源湧入英國市場,使大量農業經營者破產,農業衰退益發嚴重.在這一時期,英國主要作物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急劇減少.1870~1900年,小麥播種面積由141.6萬公頃減少到58.9萬公頃,產量從30.7萬公擔下降到14.8萬公擔,糧食自給率由1870年的79%下降到1900年的39.6%.農業的衰退迫使英國工業的發展日益依賴於國外農業的支持,這也是導致農業勞動力在此期間快速轉移的重要原因.
2、在市場和利益的驅動下,鄉鎮人口向城市進行了大規模轉移,使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等大城市的人口急劇增加.在經濟結構仍以第二產業為主的情況下,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大量湧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已經就業的工人也經常面臨著失業的危險;貧民窟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大量存在,居住條件惡劣,許多人住在不透空氣、沒有光線的地下室里;由於農業衰退,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進一步加劇了窮人的貧困.城市中那些處於社會最底層的無產者,其生活還不如原來的自耕農.無業人口的大量增加還造成了城市環境的惡化,以及犯罪現象的劇增.
可見,對農業的過分剝奪,在高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同時,不僅造成農業的衰退,也在城市中帶來了一系列負面效應,降低了城市化的質量,對工業化、城市化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三、20世紀30年代以後:對農業的保護和扶持與城市化的高質量發展
由於自由貿易政策對農業造成的持久性衰退,美國和西歐的大部分國家自20世紀初起就開始實行一定程度的農業保護政策,但英國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開始這一轉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糧食進口受阻,國內糧食供給發生困難,英國不得不實行配給制,轉而加強對農業的干預和扶持.主要政策有:獎勵墾荒,對開懇荒地的農民給予一定的物質激勵,擴大耕地面積;在政策上鼓勵農機、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產業的發展,鼓勵農民購買農業機械,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並於二戰以後迅速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對於各出口國用出口補貼的辦法廉價傾銷其過剩的農產品現象,英國等歐洲進口國採用提高關稅以及非關稅的手段對國內農產品生產者進行保護,這就大大提高了國內農產品的價格;建立健全了國家農業生產管理機構,對農業生產進行監督和管理;大力發展農業合作企業和流通企業,提高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水平,以及按照歐盟的統一政策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進行補貼等.上述政策措施實施的效果是顯著的,其標志之一就是英國國內的農產品供給情況很快得到了改善,80年代以後甚至一度出現了過剩現象;標志之二就是農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中等規模農戶的收入水平超過了城市中的一般產業工人;標志之三是農村物質生活條件的顯著改善,鄉村地區的第二和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從而改善了鄉村落後的歷史面貌,逐漸同城市接近起來,社會學家把這一過程稱為「鄉村城市化」.
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中使用勞動力的數量越來越少,1978年英國農業勞動力僅有65萬人;1991年進一步減少到27萬人,只佔全部勞動力的1.3%,此後便穩定下來.而在城市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在進入20世紀40年代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50年代以後,其發展速度超過了第二產業,從而成為吸收農村勞動力的主要領域.城市中就業結構的改善使失業人數大為減少,產業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狀況大為改觀.隨著第二、第三產業比重的變化,城市環境污染的狀況逐漸得到了治理.城市產業逐漸向鄉村滲透,城鄉聯系更加密切,80年代以後出現了城鄉一體化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