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遺產如何變成網紅景點

工業遺產如何變成網紅景點

發布時間:2023-03-15 02:28:27

⑴ 工業遺產的開發模式

工業遺產旅遊是一種從工業考古、工業遺產保護而發展起來的新的旅遊形式。其特點為在廢棄的工業舊址上,通過保護性再利用原有的工業機器、生產設備、廠房建築等,形成能夠吸引現代人們了解工業文明,同時具有獨特的觀光、休閑功能的新的文化旅遊方式。首要目標是在展示與工業遺產資源相關的服務項目過程中,為參觀者提供高質量的旅遊產品,營造一個開放、富有創意和活力的旅遊氛圍。通過尋求工業遺產與環境相融合,成為工業遺產保護的積極因素,從而促進對工業發展歷史上所遺留下來的文化價值的保護、整合和發揚。在工業遺產分布密集的地區,可以通過建立工業遺產旅遊線路,形成規模效益。在旅遊者為工業遺產地帶來利潤的同時,工業遺產管理部門也必須平衡每年大量遊客給工業遺產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
對於大型和特大型工業遺產的保護,設立工業遺址公園可以成功地將舊的工業建築群保存於新的環境之中,從而達到整體保護的目的。要對工業遺址公園及其環境進行統一設計,努力創造和設計出既屬於現在和未來、同時也記錄和體現過去工業成就的空間形態,在傳統中融入新的形式和功能,使工業遺址公園充滿濃厚的文化氣息。工業遺址公園內幾乎所有的景觀都可以向公眾開放,通過引導式通道、視聽同步裝置、位置圖、出版物和光碟逐步進行講解和說明。由於在南方傳統工業區往往依託天然河流或運河形成規模布局,因此,可以結合這些地區的整治,依託其人文資源,以穿城而過的河道為軸線,修復沿岸廠房、倉庫、商鋪和其他歷史遺存,再現河道兩岸傳統風貌,形成工業景觀與河岸風光交相輝映的文化景觀帶。 保護工業遺產的活動起源於英國。早在19世紀末期,英國就出現了「工業考古學」,強調對工業革命與工業大發展時期的工業遺跡和遺物加以記錄和保存。1973年,在世界最早的鐵橋所在地——鐵橋峽谷博物館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工業紀念物大會(FIC-CIM),引起了世界各國對工業遺產的關注。1978年在瑞典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工業紀念物大會上,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TICCIH)宣告成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促進工業遺產保護的國際性組織,同時也是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工業遺產問題的專門咨詢機構。國際社會對工業遺產保護形成廣泛共識則是在世紀之交。然而,僅僅數年,工業遺產保護運動迅速波及所有經歷過工業化的國家。從2001年開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作舉辦了一系列以工業遺產保護為主題的科學研討會,促使工業遺產能夠在《世界遺產名錄》中佔有一席之地。
工藝遺產的保護迫在眉睫 拉莫斯貝格(Rammelsberg)礦山位於德國的北部,和德國著名的中世紀老城戈斯拉(Goslar)相依而立。這個地區具有豐富的銀、銅、鉛和鋅礦石,已被連續開采了1000年之久。應該說,這種豐富的礦藏不僅對於戈斯拉老城的工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使其在德國歷史政治舞台上具有了舉足輕重的低位。戈斯拉曾是德意志皇帝的主要居所、重要的商貿城市、以及漢薩同盟城市。
拉莫斯貝格礦山於1988年停產,現在是德國著名的博物館和旅遊礦山。其1000年來不同時期的采礦史和工業建築遺產在此都有展示,包括德國最古老和保存最完好的礦山坑道、德國最古老的采礦建築、及兩架曾經為采礦提供動力的原始水車。1992年,拉莫斯貝格礦山和戈斯拉老城一起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 索爾泰爾工業區位於英國利茲附近,修建於1850到186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型工業住宅區。它是一個優秀並保存完好的19世紀中期的工業城鎮的典範。索爾泰爾的哥特風格有助於使它融入鄉村的環境中,這也證明了工業化並不會使大城市聚居區產生單調無情的狀態。
索爾泰爾工業區的建立,被看做是在面對前所未有的工業化城市增長的問題時的一個成功的解決方案。它所規劃的解決問題的模型,是一個復雜的但卻自足的社會經濟單位,代表了現代城市規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索爾泰爾的布局和架構,也極好地反映了19世紀中葉的慈善家長作風。
整個索爾泰爾呈網格狀布局,街道分南北和東西方向布置,這一模式使他可以盡最大可地利用土地。索爾泰爾作為示範工業區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包括了一個大型統一的廠房和新廠房、分等級的員工住房、酒店、餐廳、公理會教堂、貧民院、醫院、學校、研究所以及羅伯茨公園,這使它在與其他建築復合體比較時顯得格外出眾。盡管在過去,大約有占總數1%的建築物被拆毀,但那些存在於當時銘文上的以及如今屹立在這兒的大型綜合體仍然是完整的。
索爾泰爾為英國及其他國家類似工業區的發展提供了模型。索爾泰爾的布局和構造,對於英國以及其他國家在工業和社會福利以及城市規劃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反映了紡織工業在當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其布局還對今後的花園城市運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里多運河,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條運河,全長202公里,連接渥太華河畔的渥太華和安大略湖濱的金斯頓(Kingston)。建造的初衷是為替代聖勞倫斯河(St. Lawrence River),作為商業及戰略的重要通道。
運河起自渥太華的西南面,溯里多河而上到達里多湖,再取道卡塔拉奎(Cataraqui)河進入安大略湖,沿河共建有47座船閘和53個水壩,是19世紀工程技術的奇跡之一,由英國皇家工程師、海軍陸戰隊中校約翰·拜設計。秀麗的里多河橫貫全城,為首都平添了幾分亮色。
里多運河是在英美兩國爭相控制這一區域之際,為戰略軍事目的而開鑿的,東達大西洋,西面則通往北美五大湖區。在當時來說,運河起了重要的運輸作用,是首批專為蒸汽船設計的運河之一。
現今,運河已不能容納大型船隻通過,它的原始使命早已被公路、鐵路、輪船等現代交通工具取代。
運河貫穿整個市區,河上有十座大橋橫跨東西兩岸。河西稱上城,居民多為英裔;河東稱下城,居民多為法裔。當年河上的水閘、水壩等石徹工程,現在成為歷史性文物。如今,它最為人知的美譽當屬世界最長的滑冰場。
運河作為渥太華重要的旅遊資源,春、夏、秋三季可乘船游覽觀光,冬季,冰上健兒可以在此一展身姿。每年2月中旬渥太華為期十天的冬季狂歡節(Winter Carnival)就在結冰的里多河上舉行。包括冰雕展、雪橇活動、破冰船之旅、冰上曲棍球賽、雪鞋競走以及冰上駕馬比賽等精彩活動。你可以在約9公里長的運河上悠遊冰上世界。 冰面上,各色的滑冰服穿梭來去,形成五彩人流。里多河邊幾處公園中,屹立著嚴冬賜予人們的各式藝術品--除了獨具匠心、玲瓏剔透的冰雕外,還有巨大的、憨厚雄渾的雪雕。
冬慶節已經成為渥太華一個重要的標志,同時也是整個北美洲地區最吸引人的冬季旅遊活動之一。冬季的渥太華已成為加拿大滑冰愛好者的首選之地。
而到了夏天,里多運河也是活絡不得了,度假小艇悠閑地穿梭其間;最美的季節該屬春日時,運河兩旁開滿荷蘭王室贈送的鬱金香、番紅花,奼紫嫣紅,看得人滿心歡喜。 旁特斯沃泰水道橋與運河位於英國威爾士的東北部,從威爾士雷瑟哈姆自治市的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至英格蘭德比郡的格勒德里德(Gledrid Bridge),全長18公里,其中17公里在威爾士境內,1公里在英格蘭境內。建於1795年到1805年,於2009年獲得了世界遺產的稱號,是工業革命時期土木工程技藝的典範。
著名土木工程師托馬斯·特爾福德(Thomas Telford)設計並建造了這條英國最長的,也是最高的高架水道。由於所在地區地理條件限制,建設需要許多大膽創新的施工解決方案,甚至完全沒有使用水閘。水道橋的建設應用澆鑄與鍛鐵來強化高架水道拱形橋的弧形結構,重量輕而堅固,是金屬使用於工程建設之創舉,這個既雄偉又優雅的金屬建築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築傑作。
水道橋及運河始建之時正逢英國的工業革命,為了滿足巨大的運輸要求,英國政府在各地修建了許多運河,實現了資源、原料和大宗商品的自由流通,為英國經濟的騰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旁特斯沃泰水道橋與運河被譽為天才創意的經典之作,顯示出歐洲在此方面所掌握的豐富的綜合專業知識,並啟發了全球無數土木工程案例。
作為一條歷史悠久的,建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著名運河,整個遺產擁有所有的可以完整表達其價值的必要元素。與運河相關的建築物和其周圍的環境做到了完美的融合。
隨著交通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旁特斯沃泰水道橋與運河以其獨特的工程結構、優良的自然風光和卓越的歷史功績,成為英國「運河旅遊」的重要目的地。如今,每年接待的遊客超過20萬人次。 玻利維亞的波托西城位於安第斯山脈賽羅里科山下,海拔396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城市。附近有豐富的礦藏,盛產鉛、錫、銅,是一個著名的礦業城市。於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波托西城建於公元1546年,現為波托西省的首府。在16世紀,波托西城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城市,擁有復雜的工業體系。該遺址由工業遺跡塞雷里科組成,城中還有卡薩德拉莫內達集鎮、聖洛倫佐教堂、貴族住宅區和工人居住區。
城內宗教建築眾多,有格拉卡教堂、胡安·巴蒂斯塔教堂、多卡爾莫教堂、內維斯教堂、聖本托教堂等。這些教堂均建於公元十六到十八世紀,內部裝飾華麗,繪畫精美,表現了古典主義的藝術風格,這是歐洲基督教藝術在南美洲地區的具體展現。大教堂還有許多紀念碑在18世紀被重建。現存的古代民用建築中有很多修建於十七到十九世紀。建造於二十世紀初的民用建築則具有浪漫主義風格或新古典主義風格。
波托西皇家鑄幣廠位於城市的中心,緊鄰共和國廣場,於1753-1773年間建造。當時鑄幣廠把鑄造好的一部分錢幣運往西班牙,另一部分則供當地居民使用。18世紀時,鑄幣廠曾經進行過一次擴建和翻修,這大大提高了鑄幣質量和鑄造能力。
19世紀中期,隨著銀礦因過度開采而枯竭、銀價下跌,波托西的經濟狀況也開始走下坡路。鑄幣廠最終停產。現在,鑄幣廠已經變成了博物館。在近200間展廳里,不僅展示著鑄幣廠的廠史資料和各個時期的錢幣,還有鑄造錢幣和給錢幣稱重所用的工具以及各個時期不同的鑄幣方法。
波托西是現代重要銀礦山中的最優秀例子。它廣泛傳播了受印第安文化影響的巴洛克式和馬提斯式的建築風格,對安第斯山中部地區的建築風格和紀念碑藝術發揮著持久的影響。

⑵ 工業旅遊景區規劃的創新思路

工業旅遊不僅能為旅遊者提供一定的工業旅遊體驗,更能給企業品牌帶來附加值,進一步推廣企業品牌和文化,對於一些工業衰退或資源枯竭的工業城市來說,工業旅遊已經成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如唐山市、湖北黃石、江西萍鄉等工業城市,通過二次旅遊開發,工業資源變廢為寶,工業遺址重煥新生,成為地區產業轉型示範和對外形象展示窗口。綠維文旅認為可通過展示、體驗、文創等途徑去創新。

一、保護性展示工業遺產資源。工業遺產是特定時代生產力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標志,具有歷史價值、社會價值、建築價值及審美價值。利用特定工業城市豐富的工業遺產資源,可以建設具有科普教育價值的文化館、博物館、展覽館、文化綜合體等集旅遊、休閑、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文化產業園區和各類藝術實踐基地,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傳承並弘揚工業文化精神。另外,工匠精神、民族品牌、勞模精神等是老工業區振興發展的內在力量,也是現代社會需要廣泛弘揚的民族品格,可為工業旅遊開發注入文化活力和發展內涵。

二、創新開發體驗項目。在傳統工業與服務業不斷融合的趨勢下,工業旅遊體驗化作也面臨新的發展機遇,綠維文旅認為,以工業資源為核心的體驗式旅遊開發,要注重融入科技、文化、休閑元素,把封閉的工業區變成開放宜人的旅遊區,把標准機械的現代工業生產流程提升為富有情趣的旅遊體驗過程,把無聲的企業博物館變成企業精神的流動宣傳欄,用情懷講好每一個傳統工業故事,構建一個泛旅遊產業統籌下的「可看(觀光)、可玩(參與體驗)、可學(知識)、可購(購物)、可閑(休閑)」的工業旅遊運營生態。

三、深度開發文創產品。綠維文旅認為,工業景區具有天然的IP屬性,基於歷史物件、工藝流程、建築景觀、科技成果、企業發展歷史等工業資源,創新開發衍生品,學會講述自己的IP故事和工業故事。

綠維文旅擁有旅遊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園林設計「三甲」資質,2005年創立之初,便提出了「創意經典·落地運營」理念,歷經近20年創新發展,以策劃為前提,規劃設計為核心,已經為數百個景區提供策劃、規劃、設計、網紅孵化、運營託管、營銷策劃、投融資招商、智慧提升等服務。其中工業旅遊項目服務涉及工業旅遊區策劃規劃、工業旅遊小鎮策劃規劃、工業旅遊景區策劃規劃、工業園區策劃規劃、博物館設計等內容,服務過中國石油大慶油田管理局、北京首鋼實業有限公司、貴州茅台酒廠有限責任公司、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⑶ 工業遺產的文化價值有多大

開封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已經名不虛傳!在開封東區采訪過程中,說起開封輝煌的工業史,老人說起當年「俺廠」這話題都很興奮,他們會掰著手指說起開封產品的諸多河南省第一:河南第一台電視機、第一台電冰箱、第一根火腿腸、第一輛自行車和第一台縫紉機等,這些都是開封生產的。

開封工業得益於國家在「一五」、「二五」時期的投資,機械廠、化肥廠、儀表廠、火電廠、制葯廠等大型企業是「一五」時期投資的,空分廠、閥門廠、拖電廠、無線電廠、玻璃廠、毛紡廠等企業是「二五」時期投資的,國家的持續支持奠定了開封雄厚的工業基礎,使開封由一個消費城市一躍成為河南省的重要工業基地。

不可否認,開封工業為共和國建設作出了很大貢獻。然而,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面對民營經濟的競爭,並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開封工業放慢了發展步伐,有些企業甚至銷聲匿跡了。這種狀況讓人扼腕嘆息。

「您知道開封拖拉機電機電器廠嗎?」5月15日,記者來到汴京路東段蔚藍加州小區,市民李女士帶著兒子在小區散步,面對提問,李女士一臉迷惑。當記者告訴她這個小區就建在原開封拖拉機電機電器廠廠址時,她恍然大悟。原開封拖拉機電機電器廠曾經是原機械工業部大型企業,是我國規模最大的拖拉機、內燃機電機電器製造專業化企業。河南省汽車拖拉機電器質量檢測監督中心也曾設在該廠,主要產品多次榮獲部、省優產品,並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授予「首批汽車零部件推薦商品」稱號。

原開封柴油機廠擁有國內先進的柴油機生產技術。1970年至1985年,該廠生產的開封牌X195型12馬力柴油機超過10萬台、K1100型15馬力柴油機超過1萬多台,遠銷山東、河北、內蒙古、青海等地。如今,企業的痕跡再也看不到了,多棟商品房拔地而起。

新曹路的宏達·東方花園小區、勞動路的東方風情小區曾經分別是原開封無線電一廠、原開封光學儀器廠廠區。新曹路開封軸承有限公司門外公司的牌子還掛著,同樣在大門外懸掛的「綠色達標單位」牌子似乎在訴說著該廠曾經的興旺,
如今鐵門緊閉,一塊寫有「拆遷重地 閑人免進」的牌子掛在門外。在原開封博達電機廠建築工地,工人正在忙碌地建設高層、小高層……

這僅僅是我市東區重工業區的幾個「鏡頭」,在我市其他區域也有曾經的工業企業消失得無影無蹤,如原玻璃總廠、原火柴廠等。人們為住上新房而高興,老人看著他們年輕時經營的企業即將消失而扼腕嘆息。

老廠區變成住宅小區,老工業的痕跡漸漸被抹去。雖然感情上難以接受,但是現實不得不做這樣的選擇。

房地產開發商為何看中這些老企業?國家保護耕地,紅線不可逾越,在土地供應日趨緊張的今天,舊的工業廠址往往面積龐大、地塊整齊,除了解決職工安置外,又不涉及太多房屋徵收事宜,能夠保證開發收益,是做房地產開發非常理想的用地。采訪中,一位房地產企業老總談了他的看法。

保護和開發是一個矛盾體。目前,在我市市民對住宅的需求仍然是剛性的。老廠區空置多年,也產生不了多少經濟效益,有的企業職工吃飯和安置都出現難題。城市發展又急需解決住房問題,把大面積廠房拆了建住宅,除了賺錢,更能滿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利用

「工業旅遊」是一個旅遊新品

年頭不長,不是歷史文物,都難以立法保護,但是又具有文物的屬性,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我們要不要保護工業遺產、工業遺跡?從大歷史的角度看,時間是不可逆轉的,今天發生的事情註定在明天會成為歷史。與年代久遠的歷史文物相比,工業遺跡保護有價值嗎?

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必經之路,是城市發展的大趨勢,無論城市落後與先進,將來一定會經歷工業化階段。工業遺跡是工業化進程中留下的痕跡,對其進行保護同樣可以給後人留下一個完整的歷史軌跡。

開封是老工業基地城市,我市近年工業崛起的步伐加快,新興工業蓬勃發展。但是,一些老工業企業退出市場後,隨著企業實體的消失,其歷史就僅能存在於志書上了。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將來子孫後代即使進行修舊的開發,其價值也難以和保留下來的同日而語,也不會如原來的好。存在於書本上是一回事,存在於現實中豈不更有意義?「老工業基地」的痕跡不能完全抹去!

去年5月17日上午,《開封日報》「圓夢大中原」中原經濟區18城市發展行采訪組來到古都洛陽,參觀洛陽市澗西工業遺產街區,那裡的蘇聯工業風格建築及蘇式建築和中國一拖等國家「一五」重大工業建設項目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洛陽市澗西工業遺產街區以中國一拖主廠區、廣場和廣場前中軸線為核心,有大量前蘇聯在洛陽援建重點工程時建造的廠房和生活區,包括大量的蘇式廠房、設備、總裝線和蘇式居民區,至今仍真實的、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洛陽也是老工業基地城市,隨著城市的發展,一些老企業也在消失。
圍繞工業記憶,洛陽市成功開發出了目前已經擁有10多個工業旅遊景點的「東方紅工業旅遊」景區,還建設了全方位展示農耕文化及工業化的東方紅農耕博物館。

《洛陽日報》同仁自豪地說,澗西工業遺產街區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期工業遺產的特點,是中國工業化歷史上極其重要的物質遺存和城市記憶,是新中國城市工業化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社會情感價值。「東方紅工業旅遊」景區也成為國家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澗西工業遺產街區也與2011年成功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東方紅工業游」也成為洛陽工業旅遊的龍頭品牌,被媒體譽為洛陽旅遊的新名片。

留下工業記憶,洛陽不但開發了工業遺產的經濟價值,也升華了其文化價值,同時也為工業遺產的保護提供了資金來源。

3月13日,《開封日報》「副中心城市建設經驗新聞調查全國行」采訪組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我們參觀了青島啤酒博物館。

青島啤酒博物館是中國首批「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是「青島啤酒工業游」的主要線路。該館設立在青島啤酒百年前的老廠房之內,以青島啤酒的百年歷程及工藝流程為主線,濃縮了中國啤酒工業及青島啤酒的發展史,集文化歷史、生產工藝流程、啤酒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備了旅遊的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等特點。該博物館共分百年歷史和文化、啤酒生產流水線、多功能娛樂區3個參觀游覽區域。在該博物館內,遊客不但可以了解啤酒生產的全過程,還可以品嘗啤酒原料大麥、喝到熱的純生啤酒,還能在「醉酒屋」體驗「醉酒」的真實感覺。

體驗工業遺產的時代記憶,感受現代工業的獨特魅力。精明的青島人把「工業游」辦得富有魅力、別具一格。如今,「青島啤酒工業游」年客流量超過60萬人次,在旅遊旺季,平均每月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每年創利潤超過1000萬元。

的確,我們必須用審慎的態度對待先輩人給我們這座城市留下的一草一木。寧波人對城市的歷史文化也異常重視,他們把舊城改造中的破磚爛瓦當成了寶貝,並且用在了寧波博物館的建設中。3月19日,《開封日報》「副中心城市建設經驗新聞調查全國行」采訪組來到寧波,寧波博物館特殊的建設理念吸引了我們。這座建築與2008年的新建築,除了設計新潮之外,外表卻像一個老古董。寧波博物館外牆由「瓦爿牆」和「竹條模板混凝土」混合構建而成。「瓦爿牆」使用了上百萬塊寧波城市拆遷中回收的歷代舊磚瓦,牆壁上就是古老街巷就是近代建築,使寧波博物館外觀就凝聚了城市歷史,本身就成為歷史展品。

陪同的寧波市文化部門同志說,文化是城市的根和脈,一塊磚一片瓦都是寧波先人饋贈給我們的幸運禮物,是地域文化經過歷史風雨洗禮後留下來的不熄薪火,是我們每個人的情感追憶、價值尋求和審美寄託。寧波博物館的古樸風格,讓後人從一塊磚一片瓦中找回記憶,尋找生於斯、長於斯的令人夢牽魂繞的回家之路。

鏡頭

「窯洞房」 記載創業年代的艱辛

我們的老工業遺產並沒有完全消失,還有不少東西仍然存在著。開化社區的「窯洞房」就很獨特。

自宋門沿新宋路東走,走到益農中街南口北拐,就可以看到一排低矮的窯洞式建築。這些都市裡的 「窯洞」被那一帶的居民稱為「窯洞房」。
5月14日上午,記者探訪「窯洞房」。

順著狹窄的街道往裡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窯洞房」,這里一間一間「窯洞房」靠半米厚的磚牆相連,從上到下都是紅磚,房檐一律是拱形,門窗破舊,甚至有的房由於很久沒有人住了,已經沒有門窗了。爬上房頂,一眼望去,「窯洞房」如同滾動的波浪,蔚為壯觀。如果沒有夾雜其間的低矮起脊房,這里應該算是我市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跡了。

「算什麼奇跡?陰暗潮濕,簡直沒法住人了。」72歲的孫克蘭見記者對這些老房子感興趣,和記者搭話,聊了起來,並把記者領進她家的「窯洞房」內,房頂最高處有2.5米左右,寬2米多,長3米左右,僅有的一扇窗戶和門在一個方向,所以房間內空氣不能對流。房頂和牆壁是沙灰粉刷的,用手摸一下就會掉土。牆壁是磚砌的,拱形房頂也是用磚砌的,整間房竟然沒有用鋼筋。由於沒有房梁、檁條什麼的,所以除了門窗外,整間房也沒有用什麼木料。

「要說『窯洞房』,可有些年頭了。」今年80多歲的梁秀蘭說,房子是上世紀50年代化肥廠初建時建的,那時國家投資建設開封化肥廠,由於物質緊缺,鋼筋木料都用在廠房車間建設上了。建設者總得有地方住,大家利用開封黏土多的優勢,只用磚和砂土、白灰建設了這些「窯洞房」。

在曲曲折折的「窯洞房」區轉一圈,記者發現多數房子空置著。在交談中,大家表達出對這些古董房子的濃厚感情。那時候,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爭年代,共和國成立不久,國家百廢待興,開展了大躍進大建設。工人思想單純,誰也不會計較吃什麼住哪裡,大家不分晝夜地干,只想把企業盡快建設好。雖然生活苦點,大家喊著號子幹活,唱著歌兒生活,回想起來內心充滿甜蜜。

後來,隨著企業的發展,開化有了生活區,工人居住條件得到改善,但是「窯洞房」仍有一些老住戶。近些年,「窯洞房」被列為危房,房子開始滲水,下雨屋內也會進水,居民不得不在門口堆上土堆防水。年輕人嫌這里條件差,或買房或租房,「逃離」了「窯洞房」,
「窯洞房」區也顯得更加破落。

在開化社區,工作人員說起「窯洞房」來,都唏噓不已,為什麼?居住條件太差了。「窯洞房」區戶籍人口有140多戶,房子屬於單位公房。開化社區黨支部書記高雲拿出一沓居民要求改善居住條件的信,說居民在呼籲拆遷。

在互聯網上網友對此也有議論,他們說,「窯洞房」已經陪伴幾代開化人走過了50多個春夏秋冬,見證了共和國建國初期工業發展的艱難歷程,見證了老一代建設者為國家工業發展作出的貢獻和犧牲。「窯洞房」承載了許多珍貴的時代信息,蘊藏了一代人的愛國主義情懷,是老一代建設者留給後代的珍貴的歷史遺產。開化的建設時期,正是國家加大對開封發展支持的時期,以開化為代表的眾多企業形成了開封東區重工業區,「窯洞房」是我市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值得珍惜。

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獨特產物,記錄著人類穴居的歷史。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大多已經不住窯洞了,一些窯洞就被開發成了旅遊景點,被稱為中國黃土建築之奇跡、人類居住史的「活化石」。「窯洞房」產生於建國初期的特殊時期,在我國一些老工業基地城市也曾經出現過,但是由於當地舊城改造力度大,「窯洞房」多隨之消失了。開封這片集中相連的都市區「窯洞房」已經很少見了,有網友建議保留下來。

然而,居民的生活條件需要改善,這些記錄著開封工業史甚至共和國工業史的房子又該如何處置?需要各個方面統籌考慮才好。

記者手記

工業遺產消失 會留下遺憾

我市要建設經濟文化強市,大力開展文物古跡的保護和開發工作,對近代工業遺跡、遺產的保護也亟待上升到一定層面。

文化遺產能夠增強一個民族的認同感,同樣也能凝聚和振奮一座城市的民心和精神。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開封積累了大量老工業遺存。這些老企業建築、設備紀錄著當年社會主義建設波瀾壯闊的場面,反映著那個時代的精神風貌,是這座城市新的歷史內涵,應該是一筆寶貴財富。如果未經選擇地予以拆除,就會在刪除掉城市物化的歷史記憶,終將會留下遺憾。

外地經驗說明,認識老工業的文化價值,建設工業博物館,合理予以開發,形成新的旅遊項目,不但可以保證城市工業文化的延續,還可以豐富我市旅遊產業項目。就工業產品來說,每一個「河南第一」背後都是一個故事,目前還有一些老企業產品存在於民間,如若現在搜集還來得及。我市還存在著為數不多的企業水塔、領袖塑像、鐵路支線等,這些都富有文化內涵,並值得未來人品味。

然而,目前國內工業遺產的保護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老廠區都留下來是不可能的,哪些企業、建築應該保護,沒有判定標准。另外一個關鍵點是保護主體問題,企業經營尚可,可以由企業進行保護,但是對那些已經破產的企業,誰來出資保護?

工業文明是開封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市老工業基地所獨有的,是別的新興城市所缺少的。挖掘工業遺產的文化內涵,保留老工業基地記憶,需要大家統一認識,敢於嘗試。這項工作,政府可以做,企業可以做,也可以市場化運作。但是,要根據客觀實際統籌考慮來做。

http://www.kf.cn/kfrb/html/2014-05/20/content_166506.htm

⑷ 老工業區變身新「網紅」!首鋼園如何獲得遊客青睞

3月18日,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北區面向遊客全面開放,滑雪大跳台區域也迎來「解封」,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參觀游覽。

始建於1919年的首鋼,見證了中國工業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北京城市的百年變遷。2005年首鋼老工業區改造工作全面啟動以來,首鋼園歷經近20年的轉型與 探索 ,已經從高爐林立的重工業基地,華麗轉身為「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隨著北京2022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首鋼園更是晉升為「世界級網紅打卡地」,目前正朝著建成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的城市復興新地標的目標不斷奮進。

工業遺產利用 留住城市記憶

踏入首鋼園,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工業風。這里的機器已不再轟鳴,曾經人聲鼎沸的廠房沒了往日的喧鬧,只剩巍峨壯觀的冷卻塔、高爐和靜謐的鐵軌默默講述著那個年代的記憶。昔日用於工業循環水的晾水池被改造成綠樹環繞的群明湖,運煤車站被改造成冰球館,精煤車間變身成為冰壺、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訓練館……在首鋼園游覽,處處可以感受到厚重的工業文化與 體育 文化。

時間回到2005年,為配合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鋼決定啟動搬遷調整。同年,國務院正式批准「首鋼實施搬遷、結構調整和環境整治」方案,首鋼老工業區改造工作全面啟動。2007年,北京市政府批復《首鋼工業區改造規劃》,提出首鋼北京園區的發展重點由製造業轉向服務業。2010年底,首鋼主廠區全部停產。2014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北京市首鋼老工業區等納入全國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試點。2018年12月,北京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加快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發展建設 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行動計劃(2019—2021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首鋼園在積累、沉澱中持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逐步發展成為以鋼鐵工業文化遺存為特色的產業園區。

「首鋼園的驚艷亮相,凝聚著北京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上的持續 探索 與努力,凝聚著首鋼園眾多建設者、建築師和規劃師的辛勤付出。」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首鋼集團總建築師吳晨表示,在規劃設計當中,首鋼園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廠區的風貌格局,賦予原有的工業建築遺存以嶄新的使用功能,實現高聳的冷卻塔等「工業顏值」與奧運元素完美結合。

多元業態疊加 實現融合轉型

隨著首鋼園北區全面開放,首鋼大食堂、茶鋼兒、北京首鋼園香格里拉、香啤坊等商戶開始營業,吸引不少市民、遊客感受冰雪魅力、體驗科幻世界、品嘗特色 美食 。

北京首鋼園區綜合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文化 旅遊 事業部部長劉涌表示,首鋼園是以「 體育 +」「 科技 +」為主要產業的新型綜合產業園。近年來,首鋼聚焦主產業,融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創新發展,通過引入元宇宙等應用場景,讓遊客感受全新的 娛樂 體驗。在保護好工業遺存的前提下,推出「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線路、冬奧主題研學游、鋼鐵主題研學游等 旅遊 產品。同時,與入駐企業聯名開發系列文創產品,滿足參觀人群的購物需要。

此外,首鋼在重點打造文化、 旅遊 、 體育 、休閑板塊的同時,還著力促進酒店餐飲、商務服務等配套板塊發展。「十四五」時期,首鋼滑雪大跳台配套設施、冬奧廣場、新首鋼國際人才社區、城市織補創新工場、首鋼工業遺址公園等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用,帶動首鋼園成為京西發展新熱點。

北京首鋼園運動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曉民介紹,「近期,我們通過 體育 與文旅融合方式,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體旅活動。特別是Kappa首鋼極限公園的攀岩項目,吸引了眾多企事業單位前來組織團建活動。我們聯動園區其他運營單位和商戶推出的一些 科技 體驗項目,也獲得了廣大市民、遊客的青睞。」

冰雪盛會賦能 加速蝶變復興

2016年5月。2022年北京冬奧組委正式入駐首鋼園,為首鋼轉型發展注入強大動力。2022年2月,冬奧會成功舉辦,這座十里鋼城備受世界矚目,一躍成為世界級網紅打卡地。

首鋼園最熱門的打卡點當屬中國代表團運動員谷愛凌、蘇翊鳴的奪金福地——首鋼滑雪大跳台「雪飛天」。優美的曲線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靚麗。據介紹,首鋼滑雪大跳台是世界首例永久保留的冬奧會大跳台比賽場地,也是北京冬奧會北京賽區唯一的一個雪上項目競賽場館。

如何利用好冬奧遺產,延續新的首鋼故事?郭曉民表示,冬奧遺產的再利用,不能只講故事,更不能盲目樂觀。在賽後利用過程中,要統籌 社會 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明確的商業模式,推動冬奧遺產的可持續利用。按照初步方案,首鋼滑雪大跳台的賽後利用主要圍繞舉辦世界級賽事、打造專業運動員訓練場地、開展商業文化 娛樂 活動等,帶動首鋼園乃至京西地區 體育 經濟 社會 多元發展。

⑸ 如何開展工業遺產旅遊

1、三個詞語的關系

「工業遺跡」、「工業文化」和「工業旅遊」

工業遺跡是載體;工業文化是靈魂;工業旅遊是手段

2、工業旅遊在整個「旅遊產品」中的地位

工業旅遊是傳統旅遊產品的有利補充。工業旅遊是伴隨著人們對於旅遊資源的拓展而產生的一種旅遊新概念和產品新形式。這種旅遊方式主要包括對工業遺跡的參觀、對工業場所的參觀、對工業產品生產過程的參觀、對工業文化和文明的體驗和感悟等。通過開展工業旅遊,能夠促進傳統工業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對工業遺產有效保護、對工業文化進一步發揚、對工業企業品牌進一步提升,工業被重新賦予旅遊價值,實現綠色發展。

3、工業旅遊開展的「最大問題」或者說難點

1),社會意識不強。從社會層面看,對工業遺跡的保護意識、工業旅遊的開展意識都不強,導致在整個旅遊行業中,工業旅遊的價值凸顯「微乎其微」。

2),企業不懂旅遊。工業企業的決策層往往不重視旅遊,因為與企業主流產品創造的價值相比,工業旅遊直接創收甚微,也「不懂旅遊」,對旅遊市場的規律性把握、工業元素如何變身旅遊產品、工業生產與旅遊開發如何合理協作等,思路都不夠清晰。

3),產品缺乏創新。不少設置工業旅遊項目的企業,就是打開大門,開設一條參觀線路,遊客走馬觀花後走人。這樣既不能挖掘工業文化內涵,也無法撬動遊客消費和藉助工業旅遊開展為我們「打廣告」。

4),渠道商興趣不濃。旅遊產品要推向市場,在前期階段,很大程度依賴旅行社推動。然而,工業旅遊點很少與旅行社合作。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工業旅遊產品太分散,旅遊產品建設尚未完善等。而最關鍵的是,工業旅遊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只是「副業」或「兼職」,不管是門票收入還是購物消費,讓利給旅行社的空間都不大,旅行社缺乏推介工業游產品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工業遺產如何變成網紅景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車怎麼開尾門 瀏覽:606
工業固定掃描槍怎麼用 瀏覽:877
汽車內的前腳板在哪裡 瀏覽:641
奧迪c628動力怎麼樣 瀏覽:155
義烏奧迪哪個車最好 瀏覽:246
汽車用多久適合賣 瀏覽:141
滄州有多少家棗工業 瀏覽:483
鞍山工業齒科怎麼樣 瀏覽:414
寶馬x3壞了怎麼修復 瀏覽:959
租車多少錢一天寶馬x6 瀏覽:358
汽車尾箱字如何粘 瀏覽:770
汽車淹水了怎麼辦 瀏覽:763
賓士節溫器電阻多少 瀏覽:850
汽車怠速12個小時有什麼後果 瀏覽:730
汽車配件生產廠家如何找銷路 瀏覽:694
寶馬配件vdo是什麼配件 瀏覽:907
曲靖電動汽車怎麼租 瀏覽:694
汽車除霜鍵在哪裡 瀏覽:123
寶馬bmw有哪些功能 瀏覽:825
寶馬三系主動剎車如何開啟 瀏覽: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