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產能過剩主要原因是什麼
1、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經濟是靠承接外來產業轉移、扮演世界工廠角色發展起來的。承接的外來產業大都是勞動密集型、附加值很低、集中在加工製造環節的產業。各地大幹快上,形成強大的產能。
這種發展模式發揮作用的條件是國際經濟形勢向好,對這些產業的產品有大量需求,加之我們的勞動力便宜、資源能源便宜,雖然產能巨大,但同國際國內市場需求處於一種相對均衡的狀態。
然而,保持多年的傳統經濟發展方式如今已不適應世界需求結構的提升,不適應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發達國家經濟回歸實體經濟、回歸製造業以及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態勢。換言之,既有產能與相對萎縮的需求不匹配,需求提升了,而供給卻沒有提升。
2、產能過剩也來自一些地方政府的不恰當行為。一些地方政府官員有意無意地追求短時間內具有顯著效果的政績,甚至搞大拆大建,但對於能夠提升經濟實力的實體經濟、先進製造業、創新活動等卻重視不夠。
(1)金融工業過剩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鋼鐵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對判定行業嚴重過剩給出了六項指標:
1、產品庫存持續急劇上升,銷售呈現停滯狀態;
2、產銷率大幅下降,供求關系嚴重失衡;
3、產品價格大幅度回落,長期處於成本線以下;
4、行業出現大面積的企業虧損,企業被迫舉債經營;
5、一批企業相繼倒閉或破產;
6、進口嚴重受阻,出口不計成本,國際貿易摩擦頻繁發生。
他認為,如果以上六項指標在相對較長時間同時存在,就說明產品已經出現嚴重過剩。與前一種判斷所不同的是,戚向東所指的是嚴重過剩時的狀況,因此考慮的因素更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