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洲西部主要工業
製造業為主
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才是真正的情,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製造業是指把原料進行加工,製作成各種各樣產品的產業部分。本區很多國家從國外入口原料、燃料、食糧,向外出口機械、汽車、化學物品和食品等工業製成品。
歐洲西部工業主要分布在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到義大利之間。主要的工業區有:德國的魯爾區、法國的巴黎盆地、英國的倫敦地區及英格蘭中部地區等
2. 歐洲工業發展特徵和區位條件有何關系
大力發展海上航運,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從而使本國經濟得到調整發展.
以海港為依託,進口原料,出口工業產品,依靠國際市場,是形成工業臨海分布的主要原因.
歐洲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早的一洲,工業生產水平和農業機械化程度均較高。生產總值在世界居於首位,其中工業生產總值占的比重很大。大多數國家糧食自給不足。西歐工業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主要為德國、法國、英國,其次為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等。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工業生產在世界工業生產中均居前列。當然,歐洲也是汽車工業的發祥地,歐洲汽車工業以其精細的做工、典雅而新潮的獨特造型、大膽採用最新世界先進技術而著稱。與美國和日本車不同,由於歐洲國家較多,並且各個國家的地域與文化的差異很大,因此盡管這些國家同處歐洲大陸,卻造就了各國汽車設計風格的迥然不同。無論是法國,還是德國、義大利,其汽車都在產品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從造型設計,到工藝設計,歐洲汽車都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而多元化也是未來各國汽車發展的走向。歐洲汽車業經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至今仍不改世界霸主地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永遠領先世界的設計理念。 西歐汽車工業屬德國、法國、義大利最為發達。較之中東、亞太地區,歐洲的汽車工業成本要高很多。德國、法國一些世界知名企業都為生產成本所累。加上近年來油價攀升,原材料價格暴漲,歐洲的許多汽車製造企業和配件企業處在危機邊緣。
3. 歐洲西部的工業有哪些特點
西歐是現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現代工業發展歷史悠久,種類齊全,經濟基礎雄厚,擁有熟練的高科技人才。鄰近豐富的鐵、煤資源,交通運輸方便,促進了西歐工業的發展,成為世界工業化最早地區,現代化工業最發達地區之一。
歐洲推行的統一運動,結成了歐洲聯盟,各國統一貨幣、關稅等,促進了西歐各國間的經濟交流,推動了各國的經濟增長,為西歐的再次振興提供了平台。
工業地位: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這里升差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業特點: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是指把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各樣產品的部門)
工業分布特點:本區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國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業密集地帶
4. 歐洲西部工業特點
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是指把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各樣產品的部門)。鄰近豐富的鐵、煤資源,交通運輸方便,促進了西歐工業的發展,成為世界工業化最早地區,現代化工業最發達地區之一。
工業地位:歐洲西部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地區之一。這里升差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工業特點:歐洲西部的工業以製造業為主。(製造業是指把原料進行加工,製成各種各樣產品的部門)
工業分布特點:本區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自英國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到義大利,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字形工業密集地帶。
狹義的歐洲西部指西歐,即歐洲西部瀕臨大西洋的地區和附近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廣義是自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半島到義大利。
西歐工業發達國家:比如英國、法國、比利時等;
歐洲西部發達國家(包括西歐、北歐、南歐、歐洲中部):除了上面說的,還有德國、義大利、瑞典等傳統強國,也有捷克、波蘭、丹麥、奧地利等等在某些方面也是強國。
當然,所謂的工業發達也是相對的。
5. 19世紀歐洲發達工業國家,進入經濟繁榮期了嗎
19世紀歐洲發達工業國家,進入了經濟繁榮期。
大約從19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歐洲發達工業國家擺脫自70年代以來的世界性危機,進入了經濟繁榮期。1900年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同時強調,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各地傳統工藝,顯示了歐洲主導的文明化的高度。無數電燈照亮的電氣館宣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
繼倫敦和布達佩斯之後,巴黎市區也出現了地鐵,即一直沿用至今的地鐵一號線。巴黎世界博覽會的召開一方面是要顯示出殖民帝國法國的威信,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刺激被英國乃至美國和德國超越的法國經濟。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作為經濟結構轉換或者經濟發展的代表,就是法國有意對抗的德國。
德國在20世紀初,不僅在鋼鐵產業上超越了英國,而且在順應新科學技術進步的電機產業、化學工業等方面,較之其他國家也具有壓倒性優勢。這種發展大大改變了勞動市場的面貌,人口急速向城市移動,甚至出現了農業勞動力不足的狀態。
歐洲的社會主義勢力也出現了新變化。在議會中擁有最大政治勢力的德國社會民主黨及作為支持基礎的工人運動中興起了修正主義派,批判主張依靠革命手段實現變革的主流派。他們以資本主義持續進行的結構調整還有更高程度的可能性為前提,主張應該主要通過議會斗爭實現社會變革目標。
無論哪一組數字都達到了19世紀末二十年間合計人數的二倍以上。19世紀中期以後,特別是從19世紀末開始,歐洲各國圍繞勢力競爭、殖民地爭奪或者經濟霸權的斗爭,一方面促使了與工業化進一步發展並行的擴軍競爭,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戰爭的危機感。
這種危機感又促使各國增強軍備,並且強化了即便要消滅他國也要獲得對自己國家安全有利的地位、要確保權利和擴張領土的觀念。1877年到1878年,圍繞巴爾干半島斯拉夫民族的動向,奧斯曼帝國和沙俄發生了軍事沖突。但是,僅就歐洲范圍內來說,從德法直接對決的1870年至1871年的戰爭以後,一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主要國家都沒有經歷過戰爭。
而且,普法戰爭雖然已經吸收工業化發展的成果,但由於拿破崙三世被俘,戰爭在短時期內結束,雙方並沒有切身體驗到近代戰爭的殘酷。這時也有圍繞殖民地而發生的戰爭,但多數戰爭不僅是以當地反抗勢力為對手的局部戰爭,而且遠離歐洲,並沒有成為歐洲人的切身體驗。
再遠一點說,1861年到1865年爆發的美國南北戰爭也是如此。在很高程度的工業化之後發生的南北戰爭,開始使用以高性能的毛瑟槍和機關槍為首,包括早期潛水艇等在內的近代兵器。然而,在歷時四年的內戰當中,士兵的布陣依然沿襲舊式戰法,即大量士兵在廣闊的戰場上組成陣形,拿著武器一齊展開攻擊。
6. 北美洲和歐洲的工業概況,不需要太長
1)新英格蘭區:波士頓為中心(美東北的矽谷) 紡織、成衣中心?電機、金屬加工、電子產品 (2)中大西洋工業區:紐約為中心 服裝、鋼鐵、化學、機械、金屬加工、食品等 (3)摩霍克河谷區:紐約州中部,尼加拉漾布附近 電機、化學、光學機械、鋼鐵等工業 (4)區茲堡——伊利湖岸區: 鋼鐵、電氣設備、機械、橡膠 (5)大湖西岸工業區:芝加哥、底特律等 運輸裝備、鋼鐵、汽車、機械、金屬加工、印刷、出版 (6)聖勞倫斯河谷——安大略工業區:多侖多 鋼鐵、機械、食品、造紙、煉鋁、汽車裝配 (7)東南工業區:格林斯伯勒——夏洛特——亞特蘭大——伯明翰 (8)海灣工業區:新奧爾良、休斯敦為中心 (9)佛羅里達中部工業區:儀器電機、電子部件 (10)西海岸工業區:洛杉磯、聖迭戈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