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工業化如何做到生態文明

工業化如何做到生態文明

發布時間:2023-03-13 14:45:57

⑴ 如何建設 生態文明

首先,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給人類可資利用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就我國來說,我們的
家底並不厚,「老本」並不多。面對近二三十年內面臨包括石油
和天然氣在內的各種資源嚴重短缺狀況,一些人大聲疾呼:中國
「地大物博」的觀念該改改了。必須把合理開發資源和保護環
境,作為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
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熱愛大自然,珍借自然資源。
其次,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目前我國面臨的日
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員。
人是自然的產兒,自然是人類的家園,珍惜自然就是珍愛人
類自己,愛護地球就是愛護我們的生存空間。為了人類的生存和
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
第三,樹立珍愛和善待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我們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
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
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
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一些人更一針見血的指
出:環境完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於,經濟危機往往是相對短暫的,影響一時的,而生態危機
則是長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圍不可逆轉的生態破壞,最終將
會導致人類與自然難以為繼。
第四,樹立生態效益是長遠的經濟利益,保護資源和環境就
是保護生產力,加強生態建設就是提高競爭力的理念。
資源和環境關繫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
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作保
證。而日前我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已構成制約我國經濟和
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在資源方面,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經濟發展與資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態方面,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繁;在環境方面,隨著我
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廢」問題十分突出。現實向人們
提出:是該轉變「資源無限,環境無價』的觀念為「資源有限,
環境有價」的觀念的時候了;是該摒棄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
來換取經濟暫時繁榮的不文明、不科學、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
的時候了。

⑵ 如何做到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態恢復,而是克服工業文明弊端,探索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道路的過程。由於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經濟規模,即使採用各種末端治理措施,也難以避免嚴重的環境影響。要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大規模開發和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實現對自然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這對於尚處於工業化時期的我國來說,挑戰是巨大的。但作為後發國家,我們又具有積極借鑒和吸收其他國家經驗的優勢。我們必須抓住歷史機遇,採取有力措施,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思想上,應正確認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主要是:從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並重,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步,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要牢固樹立保護環境、優化經濟結構的意識,將環境保護作為新階段推進發展的重要任務。
在政策上,應從國家發展戰略層面解決環境問題。只有將環境保護上升到國家意志的戰略高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環境問題。在發展政策上,抓緊擬訂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價格、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經濟政策體系,採取總體制度一次性設計、分步實施到位的辦法,使鼓勵發展的政策與鼓勵環保的政策有機融合;在發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規律,開展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工作,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功能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要求確定不同地區的發展模式,引導各地合理選擇發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在發展規劃上,進一步優化重化工業的布局,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在措施上,應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包括建設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嚴格的環境標准,培養專業的執法隊伍,採取行之有效的執法手段等。建立健全與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和環境保護管理決策相一致的環境法規、政策、標准和技術體系,凡是污染嚴重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生產能力和產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允許新建,凡是超標或超總量控制指標排污的工業企業一律停產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任務的地區一律實行「區域限批」,凡是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一律嚴懲。核心要求是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任何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個人和單位都要補償環境損失。
在行動上,應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保護環境。環境保護是全民族的事業。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齊心協力保護環境。一是廣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層面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政策和法律法規,弘揚環境文化,倡導生態文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環境保護的文化氛圍。加強對領導幹部、重點企業負責人的環保培訓,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經營意識。將環境保護列入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強化青少年環境基礎教育,開展全民環保科普宣傳,提高全民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二是加強部門協作。環境保護部門是推動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總體設計部」,其他有關部門是環境保護事業的共同建設者。要加強環境保護部門的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環境保護統一監督管理體制。三是強化社會監督。公開環境質量、環境管理、企業環境行為等信息,維護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要通過聽證會、論證會或社會公示等形式,聽取公眾意見,接受輿論監督。四是形成科技創新與科學決策機制。針對現階段的環境污染形勢和廣大人民群眾改善環境的迫切願望,不斷加大對全球性、區域性、流域性以及前瞻性重大環境問題的成因與演化趨勢的研究,組織開展科技攻關,形成國家、地方政府對水環境、大氣環境等的監控、預警技術體系,帶動環境保護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理性借鑒國際環境保護的成功經驗,積極參與全球性、區域性環境保護活動。五是健全公眾參與機制。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為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環境保護搭建平台,鼓勵公眾檢舉揭發各種環境違法行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六是加強基層社會單元的環保工作。把環境保護作為社區、村鎮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和動員廣大群眾參與環保工作,使每個公民在享受環境權益的同時,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法定義務。

⑶ 何謂生態文明如何進行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即工業文明之後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社會形態。

一、建設生態文明,觀念要先行。要使生態文明觀深入人心,在全體公民中強化我國人
口多、人均資源少、環境形勢嚴峻的國情意識;強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
的效益意識;強化經濟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人文指標全面發展的政績意識;強化環
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資本,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環保意
識。在全社會形成了解國情、珍愛環境、保護生態、崇尚自然、節約資源、造福後代的共識,
使生態文明觀念成為13 億中國人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自覺行動。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鍵。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統一到經
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上來,樹立保住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的理念,把產業結構調整與節約資
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產業結
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逐步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
達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三、堅定不移地抓好節能減排工作是核心。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好」是基礎,「好」
的體現之一是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做到節能減排。要讓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成為兩根「高壓
線」,加快利用先進技術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堅定不移地走
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四、實行嚴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標要出硬招數,不動真格的換不來藍天碧水。要
像控制人口、保護耕地一樣,實行嚴格的環境資源保護制度,嚴肅法律制度、環境標准、執
法紀律、執法手段,建立健全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將能耗降低和污染減排完成情
況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實行政績督察制和行政問責制,對那些我行我素、無視
法紀、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人要堅決懲處,杜絕一切環境違法行為,絕不允許「少數人發財、
人民群眾受害、全社會買單」的情況再出現。

⑷ 如何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

筆者認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核心目標。生態文明的本質和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生態文明從價值理念探討向經濟社會建設領域拓展的突破口之一,是我國工業化進程中建設生態文明的關鍵切入點。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主要任務是,在人與自然相和諧的前提下,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生態化的產業體系,使生態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實現產業生態化。產業結構生態化,就是依據生態經濟學理論,將資源的綜合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相結合,以系統化、生態化的方法來經營和管理傳統產業,從而達到資源利用高效化、社會效益最大化、環境損害最小化和廢物循環利用。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包括:一是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農業向著安全、健康、環保方向發展的新型農業,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污染,從而達到農村資源、環境與農業生產的整體良性循環。從長遠來看,發展生態農業既有利於生產力持續發展,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增加農民有效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是生態工業。生態工業是依據生態經濟學原理,以節約資源、清潔生產和廢棄物多層次循環利用等為特徵,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依託,運用生態規律、經濟規律和系統工程的方法經營和管理的一種綜合工業發展模式。生態工業包括工業生產過程生態化和產品生態化。 三是生態服務業。一方面,傳統服務業是我國服務業中的優勢行業,必須加大對各商場市場、賓館飯店等傳統服務企業的生態化建設。另一方面,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既包括新興服務業,又包括對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其本質是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產出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少等特點。 如西安滻灞生態區在產業發展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大力發展以高端金融商務、休閑旅遊、會議會展、文化創意等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形成了包括高端商貿、會議、會展、金融、信息增殖產業在內的服務產業鏈條。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結構,必須以生態科技創新為基礎。科學技術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決定性因素,某一區域的生產技術結構決定了地區的產業結構水平。在建設生態文明的進程中,科技創新生態化對於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力開展科技創新生態化,一方面可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部門的科技創新步伐,推進關鍵技術創新和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同時,又可以推進傳統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創新,依靠技術創新提升傳統產業,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促進各產業協調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降低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提高效率、減少污染、保護生態,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轉變,從而切實提高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 如新疆和田地區自2003年啟動了「新疆重點風沙區生態修復與農民脫貧生態建設工程」的試點項目。2006 年 11 月,中國-UNDP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綠色扶貧和田地區紅柳大芸種植項目正式啟動。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技術創新生態化,成功地把「沙漠人參」——大芸寄生於紅柳根部種植,使紅柳在防沙的功能外,又具有了經濟價值,成為一種環保的經濟作物。農民通過種植紅柳並在其根部培育大芸,實現了生態修復與增收的雙贏。到2010年,新疆和田地區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柳大芸培育基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環境系統協調發展。以紅柳大芸種植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開發與生態修復行動,提升了這一區域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探索出一條「以綠養綠」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如何做到生態文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e改裝需要多少 瀏覽:359
一輛寶馬價格最高是多少 瀏覽:131
雅閣汽車水溫表在哪裡 瀏覽:876
核工業409在哪裡 瀏覽:146
2021款寶馬x5訂車等多久 瀏覽:565
奧迪a8洗車燈按鍵是哪個 瀏覽:15
寶馬查漏電需要休眠多久 瀏覽:322
奧迪s4發動機功率多少 瀏覽:314
工業凡士林用什麼清洗 瀏覽:212
奧迪黑科技有多少 瀏覽:952
賓士e級殊享版質量如何 瀏覽:322
雷克薩斯es和賓士e級哪個口碑好 瀏覽:640
工業化的過程本身是什麼 瀏覽:668
賓士320suv輪圈多少錢一隻 瀏覽:672
領動和奧迪哪個好 瀏覽:458
奧迪q5如何給電瓶斷電 瀏覽:258
小微汽車哪個最好 瀏覽:554
寶馬8系和奧迪a9哪個好看 瀏覽:972
奧迪系列更換什麼機油 瀏覽:428
秀山工業園在哪裡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