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二次工業革命列強實力發生變化的原因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條件;電力的廣泛運用;產業結構的變化;壟斷組織的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最終確立。
(2)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原因;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社會後果;兩次工業革命與世界市場體系形成的過程的關系。
(3)運用:探討壟斷的影響;探究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合作探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的過程與影響。
(2)運用範例教學,培養學生找出知識比較點,分析問題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聯系兩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讓學生感悟兩次工業革命對人類文明進程的影響,辨證認識人類發展道路上的成就與價值。
(2)啟發學生認識"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著名論斷的正確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的重要成就、特點及影響。
難點: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壟斷的作用
★教學方法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能力及知識認知方法和觀念的培養,注重培育學生探究性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同時注意積極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學習,養成正確的歷史思維習慣,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和歷史觀。
★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課從生產工具的進步、生產手段和生產形式的演進、社會經濟結構和經濟運行方式的變化三個方面闡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人類進程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學生體會科學與技術結合後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極大推動人類工業文明的發展。在教學中,讓學生感悟科學技術緊密結合,使科學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發展為第一生產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人類社會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向前發展的,而人類社會的發展變化又無一不是以生產力的發展作為先導的。生產力的每一次巨大飛躍,都會帶動人類社會發生歷史性變化,正因如此繼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19世紀70年代,世界再次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也隨之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電氣化時代
第8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產生時間:19世紀中後期
2、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和條件:19世紀下半葉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
(1)政治前提:19世紀五六十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下來。這就為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
(2)經濟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使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3)科學技術:19世紀3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理論有了重大突破為新的工業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動作用。
(4)市場條件:第一次工業革命促進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為新的工業革命准備了市場條件;
(5)資本條件:大量積累的資本為工業集中和資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也為新工業部門的創建和崛起提供了資本。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開始緊密結合導致許多成就誕生。
二、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成就:
(1)電力的廣泛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成就;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11831 英 法拉第 電磁感應現象-為發電機的問世奠定了基礎 此後科學家們據此對電做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器發明
2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
31870年比利時工程師格拉姆發明了直流發電機。此後集中供電的發電廠也出現了,輸電技術也日益完善。
4電燈、電車、電話、電影放映機等電器產品的紛紛涌現。
愛迪生---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世界發明大王",一生中的發明有1000多項。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5近代電訊事業的新發展:
1876年,定居美國波士頓的蘇格蘭人貝爾試通電話成功,愛迪生等人在貝爾發明的基礎上做了改進,使電話通訊很快風行全球的許多國家。1877年,美國建成了第一座電話交換台,隨後,在巴黎、柏林、莫斯科等地業相繼成立了電話局。無線電的發明則是在1889年,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利用這種電磁波,義大利人馬可尼制出了無線電通訊設備,1899年,馬可尼在英法之間發報成功,1901年,橫越大西洋發報成功。近代電訊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從此,世界各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聯系進一步加強。
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
(2)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應用技術上的另一重大成就
1)創制
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問世。不久,以柴油為燃料的內燃機也研製成功。
2)影響
1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推動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新。
19世紀末,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1885年,德國人卡爾o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o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隨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不斷涌現出來。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
2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
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石油也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開採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00年猛增至2 000萬噸。
(3)化學工業的發展:
①無機化學工業: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人們用化學反應的方式開始從煤焦油中提煉氨、笨等,用化學合成的方式,美國人發明了塑料,法國人發明了纖維,瑞典人發明了炸葯等。
總之,19世紀末的一系列發現,開創了現代無機化學:1895年倫琴發現 X射線;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鈾的放射性;1897年湯姆遜發現電子;1898年,居里夫婦發現釙和鐳的放射性。20世紀初盧瑟福和玻爾提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所組成的結構模型,改變了道爾頓原子學說的原子不可再分的觀念。
②有機化學工業:有機合成方面主要研究從較簡單的化合物或元素經化學反應合成有機化合物。19世紀30年代合成了尿素;40年代合成了乙酸。隨後陸續合成了葡萄糖酸、檸檬酸、琥珀酸、蘋果酸等一系列有機酸;19世紀後半葉合成了多種染料;20世紀40年代合成了滴滴涕和有機磷殺蟲劑、有機硫殺菌劑、除草劑等農葯;20世紀初,合成了606葯劑,30~40年代,合成了一千多種磺胺類化合物,其中有些可用作葯物。
化學工業的發展極大的改變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4)鋼鐵工業--"鋼鐵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由於煉鋼技術的改進,鋼產量大幅度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鋼材取代原來的木材和鐵。鋼鐵工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史稱"鋼鐵時代"。
三、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這些工匠並不具備科學理論知識,因此,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比如,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哈格里夫斯是個織工,水力紡紗機的發明者阿克萊特是個鍾表匠。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業革命揭開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序幕,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將工業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實現了手工工場制度向工廠制的過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已經發展到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新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
第三,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在英國的帶動下,其他國家也開始了工業革命,但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一時期,英國雖然仍有一些重要發明,但是,新的技術和發明已超出一國的范圍,其中有不少出現於德國、美國,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四、壟斷組織的出現:
1、壟斷組織出現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的影響:
(1)誕生了一批新興工業:電力工業、石油工業和汽車工業等。
(2)推動了傳統工業部門的巨大進步:如紡織、鋼鐵及造船等。
(3)興起了重化工業:重化工業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成分;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對資本的需求日益龐大,生產的社會化趨勢也日益加強。
(4)資產階級著手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調整生產組織形式:
目的:為了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的要求,提高勞動生產率,追求更多的利潤。
作用:促使壟斷組織的產生
2、壟斷組織出現: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興起,首先在新興工業和鋼鐵工業,一些大企業一定程度上放棄了自由競爭原則,採取各種方式,控制產品生產、價格和市場,形成了壟斷組織。壟斷很快成為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徵。
3、壟斷、壟斷組織的形成及類型
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生產集中的加劇,使資本主義不得不在生產關系領域作出重大調整,其結果是壟斷組織的產生。所謂壟斷,一般是指某些資本主義大企業為了獨占某種商品的生產和銷售市場、攫取高額壟斷利潤聯合而形成的經濟實體或經濟同盟。
壟斷組織的形成大致經歷三個階段:一是19世紀60、70年代,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出現壟斷組織,但它們還僅僅處於萌芽狀態,對經濟發展影響不大。二是1873年經濟危機之後,壟斷資本有了大發展,但不鞏固,還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三是到19世紀末,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高漲,尤其是1900至1903年經濟危機的發生,壟斷組織開始對經濟發展進程產生重大影響,成為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自由資本主開始轉變為壟斷資本主義。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有: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卡特爾是在德國最先出現的一種壟斷組織,其壟斷程度較低。通常指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通過簽訂關於產品價格、銷售市場、生產規模等協定而形成的壟斷組織,辛迪加主要是在俄國出現的壟斷組織。它是同一生產部門的少數大企業通過簽訂統一銷售商品和采購原料的協定而形成的壟斷組織,托拉斯是由若干生產同類商品的大企業或產品有密切關系的大企業合並而成的壟斷組織。康采恩又叫財團,主要出現於日本。是由一些共同依賴於某金融集團和不同經濟部門的大企業、大公司和銀行聯合而成的壟斷組織。
4、壟斷組織的出現有哪些影響?
經濟上,壟斷組織的出現,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無政府狀態,表現出資本主義制度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而它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
政治上,控制壟斷組織的大資本家為了攫取更多的利潤,越來越多地干預國家的經濟、政治生活,資本主義國家逐漸成為壟斷組織利益的代表。
對外關繫上,壟斷組織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
五、世界市場的發展: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1、形成的條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1)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巨大增長,世界各地經濟聯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進一步加強了世界各地之間商業信息的交流與傳播。
(3)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世界市場進一步發展,國際分工日益明顯。
2、形成的標志: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基本被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完畢,以歐美資本主義列強為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建立起來。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及影響
(1)形成:
①開始形成:新航路開辟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歐國家貿易范圍擴大,世界市場已顯雛形;
②拓展:西歐國家的殖民擴張與掠奪
③基本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
19世紀中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並擴展至美法德俄等國,促使歐美資本主義工業國搶占商品市場和原料場地,把亞、非、拉許多殖民地與半殖民地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使之成為資本主義經濟附庸,大大促進了國際間的經濟交往,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發生,從反面證明了世界市場的存在。
④最終形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列強加緊爭奪原料產地、商品市場和投資場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都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資本主義經濟從此一統天下,在經濟上世界成了密不可分的整體。
(2)影響:
①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亞非拉國家經濟上飽受列強的剝削和掠奪,是這類國家經濟畸形、長期貧困落後、災難深重的總根源。
③資本主義的入侵在客觀上沖擊了這些國家或地區落後的社會經濟體制,傳播了新興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近代化的進程。
④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的相互聯系,促使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這正是今天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早期表現。
B. 兩次工業革命期間鋼鐵工業發展的原因
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珍妮機的出現是棉紡織業第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發明,使紡織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機的發明,一般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之後,有更多的機器被發明出來並得以應用,在冶金、採煤等其他行業,也出現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 伴隨「電氣時代」而來的是「鋼鐵時代」。
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9世紀上半葉,由於房屋結構和鐵路的需要,熟鐵和鑄鐵的產量提高極快,但鋼的產量裹足不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鋼產量最多的國家,1850年年產量不過6萬噸,同年它的鐵產量卻達到250萬噸。由於冶煉工藝的限制,鋼產量不高,價格昂貴,其用途局限於工具和儀表。19世紀下半葉,由於西門子、托馬斯等人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面的貢獻,鋼得以大量生產且質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漸代替熟鐵,作為機械製造、鐵路建設、房屋橋梁建築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風行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史稱「鋼鐵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顯著特點就是電力的廣泛應用,電動生產資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迅速地改變著社會上生產與生活的面貌。由於使用電力,其他工業部門也快速發展起來,特別是鋼鐵行業的發展,使人類在材料領域告別了棉花時代,進入到鋼鐵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主要以重工業為主如機器製造工業,電力工業,化學工業,鋼鐵工業,汽車工業等.凱利,貝塞麥,托馬斯,馬丁和西門子等的煉鋼法,以及後來發明的電爐煉鋼法,使得鋼產量劇增.鋼產量的劇增,導致了其價格猛跌,便宜價格又導致了鋼鐵迅速在很多部門和領域代替了鐵,應用的范圍廣泛擴大.鋼鐵技術的進步,不但引起了原有的重工業如採煤業,機器製造業,鐵路運輸業等的飛躍發展,而且存進了其它以鋼鐵為原料的新興工業的發展,如電力工業,電器製造,化學工業,石油工業,汽車工業和飛機製造業等.重工業很快地成為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到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重工業已經在世界工業中開始占據了主導地位.
C. 18世紀中葉,英國為什麼發生了產業革命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
國的工業革命和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工業革命的前提
1688年政變奠定了君主立憲制政體的法律基礎。輝格黨因政變有功而在1689—1714年佔有政治上的優勢,到1714—1760年,輝格黨更達到獨占統治的地位。根據王位繼承法,從1714年起,德意志漢諾威選帝侯喬治一世和喬治二世先後即英國王位。他們不懂英語,不諳英國事務,經常不參加樞密院會議。從1717年起,會議就由財政大臣沃爾波爾主持。由於樞密院大臣議事於密室,因此逐漸被稱為「內閣」,樞密院主席就被稱為「內閣首相」①。從此開創了首席大臣領導內閣,英王不參加內閣會議的先例。沃爾波爾任首相20餘年,後因喪失國會信任而下台。這又開創了內閣得不到國會信任即應辭職的先例。小威廉·皮特1783年開始擔任首相,當未得到國會支持時,血氣方剛的皮特沒有辭職,而是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結果取得了完全的勝利。這又開創了一個先例,即內閣得不到國會信任時,除辭職外,還可解散國會,重新選舉。這表明,內閣必須對國會負責,接受國會的全面監督。隨著這種責任內閣制日趨完善,就逐漸把國王排斥於決定內閣構成的權力之外。以國會為核心的政治體制一旦確立,作為上層建築的積極作用就更大地發揮出來,英國才開始了資產階級社會的巨大發展和改造。
上層建築的巨大作用,在改造農業方面得到了典型的表現。18世紀中葉起,英國從私人圈地進入了國會圈地時期。英國的農業革命正是通過這次圈地運動以及伴之而來的農業技術革新完成的。這次圈地的直接動因是由於人口的增長特別是城鎮人口的急劇膨脹所造成的對商品糧及原料的巨大需求。1760年開始的喬治三世在位時期,國會頒布圈地法令達3000個以上。從1760年到1815年共圈佔農民土地600多萬英畝。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最終確立起來,大租地農場的經營方式占據了絕對優勢。農村的階級結構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形成了地主、租地農場主和農業工人三大階級。到19世紀中葉,英國農村的社會變革以及階級關系的演變,已基本上和城市相平衡了。英國農村的資本主義化,大租地農場的經營方式,鼓勵了對農業的投資,為農業技術的革新和機器的應用掃除了障礙。大地主和農場主在土地上紛紛實行排水、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工業革命用先進的設備武裝了農業,播種機、收割機、打穀機應運而生。在農業革新的高潮中,1793年成立了農業委員會。1838年成立了皇家農業協會。國王喬治三世還為《農業年鑒》撰稿,署名為「農夫喬治」。足見英國資本主義農業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英國的農業革命為工業革命的開展創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它不僅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必需的糧食和原料,造就了一支自由勞動力大軍和廣闊的國內市場,而且也為工業革命積累了雄厚的資本。按照馬克思的統計,19世紀初全國總資本中有一半來自土地。
對殖民地的掠奪和血腥的奴隸貿易是英國資本原始積累的又一重要手段。七年戰爭後的55年間東印度公司從印度搜刮的財富達50億英鎊以上。海外市場的擴大使英國的出口貿易迅速發展。1697年英國的對外貿易額為350萬鎊,1770年即達1420萬鎊。從1688年到1750年,英國商船的噸位增加了兩倍以上。在對外活動中獲利最大的是奴隸貿易。18世紀末英國每年從奴隸貿易中獲得30萬鎊的驚人利潤。利物浦和普利茅斯的繁榮就是建立在萬惡的奴隸貿易之上的。
此外,從17世紀末起,英國建立了國債制度。這也是資本積累的途徑之一。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以補財政之不足。1694年英格蘭銀行的成立,標志著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了國債制度。當時,國債增長很快,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時為5300萬鎊,到七年戰爭時即高達1.22億鎊。從1716年起政府平均每年要支付300萬鎊的利息。為償還國債本息,英國政府採取了提高消費稅的辦法。1688年的消費稅額為62萬鎊,到1755年就超過了350萬鎊。這就是說,金融資產階級所得的高額利息,來自廣大納稅人的腰包。政府起杠桿作用。
總之,英國通過農業革命、海外貿易、殖民掠奪、國債制度和稅收政策,使它的資本原始積累以超過任何國家的速度順利地進行著,為工業革命的勃起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英國發達的手工工場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又為工業革命的實現准備了技術條件。到18世紀,手工工場內部已經有了比較精細的分工,生產過程被劃分為一系列的簡單操作,生產工具也實行了專門化,使手工生產過渡到機器生產成為可能。通過分工和工具專門化培養出來的掌握某一專門技藝的工人,成為工業革命中的重要技術力量。另外,到17世紀中葉,倫敦已成為歐洲科學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國皇家學會倡導科學家把興趣集中於廣泛的經濟活動領域。由於殖民活動和海外貿易擴大的需要,格林尼治天文台建立起來。1666年牛頓提出力學三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1687年他的劃時代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問世,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解決了行星運動、落體運動、聲音和波、潮汐運動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大工業的真正科學的基礎」①。這一時期,英國實驗科學研究促使天文學、地理學、力學、數學獲得了長足的進展。這些自然科學成就為英國工業革命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提供了可能的條件。
到18世紀中葉,在急劇擴大的國內外市場需求面前,英國的手工工場已走到了盡頭。手工勞動的局限性,使它無力進一步擴大生產的規模和迅速增加產品的數量。擺脫落後了的手工勞動狀態,過渡到更高的生產模式,已成為當務之急。廣闊的世界市場是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因。
二、工業革命的進程
馬克思曾提出,工具機或工作機是18世紀工業革命的出發點。英國的工業革命首先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棉織業是新興的工業部門,較少受傳統的約束,易於採用新的生產技術。1733年蘭開夏的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使織布效率提高1倍。結果棉紗供不應求,造成了長期的「紗荒」。不久,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提高工效15倍。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由手工工具發展為機器的開端。它體積小,容易普及,但要靠人力轉動。隨著所帶紗綻的增多,人力就越來越難以勝任;而且它紡的紗細而易斷,只能作緯線使用。1768年阿克萊特剽竊木匠海斯的成果,製成了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較為粗韌,可以作經線。用自然力代替人力作動力,是一個重大的進步。1771年阿克萊特在德比附近的克隆福德建立了英國第一座棉紗工廠。從此,英國的紡織工業開始進入了近代機器大工廠時期。1779年青年工人克隆普敦綜合珍妮紡紗機和水力紡紗機的長處,製成了騾機(意指兩種機器的綜合),標志著新一代紡紗機械的產生。棉紗機的應用,使紡紗與織布出現了新的不平衡。1785年工程師卡特萊特製成水力織布機,使織布工效提高40倍。1791年建立了第一座織布廠。隨著棉紡織工業的機械化,與紡織有關的其他行業如凈棉、梳棉、漂白、印染等也漸次採用了機器。
大量紡織機器的出現,動力不足的矛盾突出了。以水力作動力受到地點和季節的限制,迫切需要一種方便、實用、大功率的發動機。於是瓦特的蒸汽機應運而生。瓦特綜合前人的成果,於1782年製成了可以作為機器動力的復動式蒸汽機。它與傳送機和工作機構成了機器系列。蒸汽機的發明,使機械化生產沖破自然條件的限制,向更廣闊的領域發展,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是物質生產開始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標志。到19世紀初,英國整個輕工業部門已在相當大程度上實現了機械化。
機器的大量製造,增加了對金屬原料的需求,推動了冶金和採煤工業的發展。1735年達比父子採用焦煤熔鐵,提高了生鐵鑄品的產量。1760年又加設鼓風設備,高熔點去掉了鐵礦中的硫磺和其他雜質,焦煤煉鐵獲得了成功。近代大規模的冶鐵業從此誕生。1784年科爾特發明精鍛法,用焦煤煉出了熟鐵和鋼。煤和鋼鐵的產量迅速提高,為工業革命繼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工業產量的提高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同時促使交通工具也要有大的改進。18世紀中葉英國國會制訂了開鑿和疏浚運河的計劃。1830年全國形成了水運網。至1906年英國運河全長已達4000公里。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輪後,1811年英國的第一艘輪船在克萊德河下水。隨後,英國輪船的總噸位迅速提高,從1850年的16.84萬噸提高到了1870年的111.29萬噸。1814年煤礦工人史蒂芬森發明了蒸汽機車。經過改進,1829年他又設計了「火箭式」機車,時速為29公里,1830年為利物浦、曼徹斯特公司所採用。40年代以後,英國開始了大規模鐵路建設。今天英國的鐵路網在19世紀70年代就已基本建成。
大規模的鐵路敷設和遠洋輪船的製造,都需要對堅硬的鋼材進行裁截和造型,火車、輪船上的多種金屬配件,在精度和質量上要求也很高,加上各個工業部門對機器的需求不斷增長,製造工作母機和重型機器就提上了日程。發展機器製造業已勢在必行。19世紀的最初10年,用機器製造工具機的現象逐漸增多,到30—40年代,作為一個新的工業部門——機器製造業誕生了。用機器製造機器,是英國工業革命完成的標志。英國工業革命歷經80年,使英國很快取得在國際上的工業壟斷地位,並以出口機器和多種產品而成為「世界工廠」。
三、工業革命的社會經濟後果
工業革命比政治革命更加深刻地改造了英國。
機器的廣泛使用,根本改變了工業的技術面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帶來了生產力的迅猛發展。英國的棉布產量,1796—1830年增長了15.5倍;煤產量1700—1840年增長了12.8倍;生鐵產量1740—1850年增長了120多倍,其鋼鐵產量已佔資本主義各國總產量的60%以上。
工業革命使英國由農業——鄉村為主體的經濟體制轉變為工業——城市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即開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過渡。工業的大發展改變了英國人口的布局,大批人口向工業區集中。蘭開夏的人口中有3/4是在18世紀後半期增加的。西北部大工商業城市的興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出現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徹斯特、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兩倍多。由於工業生產日益集中在城市工廠中進行,使城鄉和工農業人口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1851年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52%。1831年國家在農業方面的收入是795萬鎊,在工業方面的收入則為1171萬鎊。英國在走向城市化社會。
工業革命引起了英國社會階級結構的深刻變化。現代工廠制度的確立,使兩個新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誕生了。過去的中等階級,包括小企業主、小店主、手工業者、商販等等,除因機器工業的競爭而破產者外,大多數還繼續存在。他們要為自己的生存與發展而奮爭。手工工場工人也還有很多,正在面臨著社會的巨變。在工業革命的浪潮面前,一切人都在新的環境中尋找出路。於是,形成了種種社會利益集團,出現了觀念上革新與守舊並存的局面。總之,在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社會群體在重新組合,呈現某種「亂」的形勢。但是,大工業的發展是帶動整個社會前進的主流。
工業無產階級是大工業的產物,集中在大城市裡,與宗法的、自然經濟的環境割斷了聯系,而且是完全沒有財產的階級,與僱主之間只有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機械化的生產使工人的一部分體力消耗和技能的運用被機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勞動失去了獨立的性質,成為機器的附庸。同時也使資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來排擠成年男工,從而壓低工資。使用機器進行生產又成為資本家增加工人勞動強度和延長勞動時間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碼的道德標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這表明,那時資產階級追求的還是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產品數量,並沒有把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提高勞動生產率擺在首要位置。他們仍然是以剝削絕對剩餘價值為主,即依靠殘暴的手段壓縮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餘勞動時間。對於工人來說,也就必然會造成貧困、受奴役、粗野和道德的墮落。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與它的存在同時開始的。開始時,無產階級把機器當成了攻擊的直接目標。相傳盧德是搗毀機器的首創者,因而破壞機器的運動就被稱為「盧德運動」。這是一場反飢餓、反失業的斗爭,其實質則是手工工人反對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因為機器的使用破壞了他們技術的價值並砸了他們的飯碗。這是剛剛淪為無產階級的手工工人的保守心理和不成熟的表現。開始進入19世紀初時,工人運動有了新的發展。他們試著組織職工會,舉行罷工,為改善生活狀況和維護自身權益而斗爭。罷工運動鍛煉了工人,並導致他們與資產階級國家政權直接發生沖突,使大批工人逐漸形成了階級意識。到19世紀30年代,英國無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階級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隨著工業資本的增殖,工業資產階級的財富迅速地膨脹著。工業收入超過農業收入,工業人口超過農業人口,說明工業資產階級的經濟實力超過了土地貴族;機器工業排擠手工業,人口重心的轉移及工業城市的興起,說明工業資產階級的實力超過了商業金融資產階級而成為資產階級中的主體。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出現的反對國家干涉,否定保護主義傳統,要求自由放任的傾向日益強烈。經濟上的自由主義,必然導致要求改革已經過時了的政治制度,首先是打破土地貴族對政治的壟斷。工業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成了社會上最富有的階級,也就必然要求成為政治上的第一階級。
四、英國工業壟斷地位的確立
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到19世紀50至70年代,英國經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把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面。下面的統計表說明了英國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遙遙領先地位。
(單位:億馬克)
年份
世界貿易總額
英國
法國
德國
美國
1850
145
33.8
15
21
12.8
1870
374
91.8
45
42
34
英國出口商品額在全部產品中的比重,1851年為1/4,1861年為1/3,1871年達到了3/5,產品的銷售越來越依賴於國際市場,經濟的對外擴張性日益明顯。
在英國出口商品中,工業製品佔85%,原材料僅佔8%;在進口商品中,則原材料佔61%,工業製品僅佔6%。這就使保護貿易政策成為英國經濟發展和對外經濟擴張的障礙。於是資產階級展開了爭取自由貿易政策的斗爭並逐步取得了勝利。隨著自由貿易政策的實行,英國的對外貿易額扶搖直上,1850—1871年出口總值從7100萬鎊增加到近2億鎊,進口總值從1億鎊增至3億鎊。在出口的商品中,重工業產品特別是機器產品日漸占居重要地位,1845—1870年機器的出口量增加了4倍。歐美各國的工業革命在相當程度上是靠輸入英國的技術裝備進行的。
對外貿易的發展,促使英國工業生產出現了新的高漲。「過去應用蒸汽和機器獲得的驚人成果和1850—1870年這20年間的巨大產量比起來……就微不足道了。」1850—1870年僅棉花的消耗量就由5.88億鎊增加到11億鎊。這一時期不僅輕工業發展迅速,而且生產資料的生產在工業生產中的比重不斷增加,由1812年的31%上升至1851年的40%,再升至1881年的47%。煤產量從1850年的4900萬噸增至1870年的1.1億噸。鑄鐵產量由1840年的140萬噸增至1860年的380萬噸。鋼產量1870年達到22萬噸。動力機械由1840年的35萬馬力增至1870年的90萬馬力。英國工業的總產值在1850—1870年間大約翻了一番。此時,英國的城市人口已佔全國總人口的60%。倫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各國的公債和證券在這里進行交易。英國還向歐美及殖民地輸出大量資本,至1870年達14億鎊。
英國的鐵路建設和遠洋航運也有了很大的發展。1863年倫敦建成第一條地下蒸汽鐵路。1850—1870年全國鐵路從1萬公里增加到2.4萬公里。這一時期,英國開始使用金屬造船,並逐漸用汽船代替了帆船。英國壟斷了國際的航運業,它的裝備了大炮的商船隊借著廉價的商品和海上優勢,打著「自由貿易」的旗號,滿載著工業製品,在海洋上縱橫無阻,強行打開了亞、非、拉美許多國家的大門,瓦解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把它們捲入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