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鄉鎮工業薄弱要如何提升產值

鄉鎮工業薄弱要如何提升產值

發布時間:2023-03-10 23:15:02

❶ 鄉鎮工業的發展過程

1949年後,鄉鎮工業在中國農村手工業的基礎上,經過30多年的曲折發展,逐漸成為一支重要的工業力量。中國農村手工業的歷史悠久,長期依附於農村自然經濟。建國初期,全國農村專營、兼營手工業者有1000多萬人,1951年加入農業生產合作社後,以他們為骨幹,逐漸產生一批為生產、生活、外貿出口服務的傳統工藝「廠」。這些附屬於農業合作社的手工業作坊,便是鄉鎮工業的前身。據1954年調查,商品性手工業產值24.9億元。1958年,在實現「農村工業化」、「人民公社工業化」的口號下,原屬農業社的全部工廠、作坊被收歸公社所有,從手工業社轉歸公社約3.5萬個合作企業,加上地方國營下放一批企業和平調社員部分收入興辦的一批企業,共有公社企業約260萬個,產值約62億元。到1963年底,企業數和產值分別減少到1.1萬個和4.2億元。「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國營工廠正常生產受到破壞,一些工業產品奇缺,農村公社、大隊又興辦了許多工業企業。1970年,國家為加快農業機械化的步伐,用扶持人民公社的資金,幫助社隊建立了一批農機修造廠,1976年全國社隊工業產值已達243億元。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特別在1978年以後,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和扶持鄉鎮工業發展。例如,對新辦的和某些地區、行業的鄉鎮工業企業予以減免工商所得稅;為糾正和防止農村基層黨政機關對鄉鎮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在農村普遍實行了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並完善了集體工業企業的經濟責任制;允許農民和集體的資金不受地區限制地流動,鼓勵農民和集體投資興辦各種企業;要求各級計劃、物資、財政、銀行和交通部門,把鄉鎮工業立上戶頭,給予指導和支持;要求各產品歸口管理部門在行業發展規劃、產品質量標准及技術鑒定、生產技術要求、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對鄉鎮工業進行統一安排,並保障其財產所有權和生產經營、產品銷售及利潤分配方面的自主權不受侵犯,等等。這不僅促進了原有社隊工業的發展,而且部分農民聯營的合作工業企業、其他形式的合作工業企業和個體工業企業也得到迅速增加。為了能夠反映這一發展狀況,1984年,「社隊企業」改名為「鄉鎮企業」。1985年鄉鎮工業產值已達1827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0%。

❷ 如何提升傳統農業產值

農業是國家的基礎性產業,關系國家民生,是指國民經濟中一個重要產業部門,是以土地資源為生產對象的部門。它是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十分重要,但受限於自然條件約束,很難有大幅增長,而相對於第二第三產業的工業和服務業,附加值高,增長幅度大,提升空間廣闊,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第二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在整個經濟格局的地位和比重持續增加,相比較而言,農業雖然也在增收,但相對值卻在減少,其佔比份額都持續下降。

❸ 如何提升生產產值和入庫產值

學生的學習成果是通過考試用分數來表示的,那麼整個社會的生產成果是用什麼來衡量的呢?總產值和增加值就是人們用來衡量社會生產活動總成果的兩個重要總量指標。

以工業生產為例,可以說明總產值與增加值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工業總產值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生產的產品總量,也就是全部工業產品價值的總和。它既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物質消耗轉移的價值,也包括新創造的價值。具體地說包括了:(1) 成品價值,即在本企業內不再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的產品價值。(2) 按加工費計算的已完成的工業性作業價值,包括在作業過程中所耗用的材料和零件的價值,但不包括被修理加工產品的價值。(3) 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未期初差額價值。工業總產值採用「工廠法」計算,即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但不允許把企業內部各車間的生產成果相加重復計算。

工業增加值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工業生產活動創造的價值,是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工業增加值就是工業總產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動力消耗和各項勞務消耗以後的價值。

由此可見,總產值和增加值這兩個指標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總產值包括了轉移價值的多次重復計算,因此其數值最大,但它不能確切地反映生產發展狀況;增加值是生產活動所增加的價值,其數值最小,可以比較確切地反映生產的規模和速度。隨著現行統計制度方法逐步向國際接軌,總產值指標將逐步被增加值指標所代替。

❹ 鄉鎮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症懶癌齊復發?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鄉鎮經濟發展調研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鎮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篇1

為了深入調查了解我市城市鄉鎮發展的差異好主要問題,20xx年xx月我們發展了調研小組,到城以及鄉鎮經濟區開展調研活動。現在作如下匯報:

我市共有81個鄉、99個鎮、12個街道,下轄1795個村、34個居委會。XX年末,鄉(村)總人口354.76萬,約佔全市總人口的75%。近年來,特別是我市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以來,各鄉鎮認真貫徹市委「一個定位」、「四個打造」、「五大戰略」的總體部署,堅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農業產業化、招商引資上項目,作為發展鄉鎮經濟的總抓手,不斷提高鄉鎮的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為縣域經濟和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鄉鎮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亮點

1、產業優勢逐漸顯現,民營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全市各鄉鎮普遍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注重依託本地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或原有產業的基礎優勢,上項目、興產業、培稅源,初步確立了本地的優勢產業和工業主導項目。廬山區近兩年來各項經濟指標保持高位增長態勢,鄉鎮財政收入約佔全區收入三分之二以上,一個根本原因就是該區鄉鎮充分發揮了臨江臨湖臨路臨市的優勢,在經濟結構上確立了自己的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分別打好「工業立鎮、文化旅遊興鎮、商貿活鎮」三張牌。修水縣立足山區資源發展生態農業,延長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僅蠶桑業一項就形成了從制種到銷售的一條龍專業化體系。都昌縣努力克服工業底子薄、財政實力弱的困難,著力培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鄱湖水產、華意珍珠貝類加工、春天食品等一批創品牌企業、農字型大小企業、個體民營企業都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2、農業結構漸趨合理,產業化進程扎實推進。經過多年努力,全市鄉鎮經濟結構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糧棉油等傳統優勢產業穩定發展,特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布局漸成雛形。XX年,種植業在農業中所佔比重已下降到45.6%,養殖業比重上升至47.7%。全市初步形成了棉花、油菜生產區域,茶葉、油茶生產區域,蠶桑生產區域,水產養殖區域,蔬菜、花卉苗木生產區域,早熟梨生產區域以及速生工業原料林生產區域等塊狀經濟。修水的古市鎮、三都鎮還分別被冠以「江南花椒之鄉」、「江南蠶桑第一鎮」的美譽,都昌縣周溪鎮榮獲「全國最大珍珠核生產基地」和「中國淡水珍珠之鄉」兩塊金字招牌,廬山區賽陽鎮成為我市最大的花卉苗木之鄉。。市財政還每年安排400萬元實施農業產業化,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市委提出的農業產業化「1121」工程得到穩步推進。

3、小城鎮建設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各地通過完善小城鎮的規模布局,調整產業結構,鼓勵農村人口向小城鎮有序流動,使一些集鎮規模迅速擴張,人口急劇增加,小城鎮在各地交通樞紐、邊貿集市得到快速發展。修水縣渣津鎮短短幾年城鎮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集鎮面積達到2.5平方公里,集鎮人口1.8萬,成為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商貿重鎮。特別是在開展新農村建設中,各地以發展農村經濟和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村莊規劃和「三清三改三配套」為切入點,大大提升了集鎮、村莊建設品位,全市647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工作成效明顯,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產業村、生態村等示範典型紛紛涌現,一大批農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積極參與者和直接受益者。

4、支農投入逐年增大,財政增收機制靈活。近年來,國家擴大了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財政支農資金、預算內建設資金用於農村建設的資金比重、直接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資金都逐年大幅提高。XX年,上級財政共安排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專項資金2個多億,安排鄉村兩級轉移支付4575萬元。農業稅免徵後,鄉鎮財政收支管理體制逐步得到規范,體制外收費問題基本得到遏制。一些縣開始積極探索組織徵收新機制,引導鄉鎮幹部從原來的抓稅源轉變為抓財源工作上來,既緩解了鄉鎮財政增收壓力,更重要的是減輕了鄉鎮幹部一年到頭忙於「找」稅的負擔。修水縣自XX年起未對鄉鎮下達財稅任務,而是由稅務機關依法據實徵收,縣財政對鄉鎮支出實行「六個確保」。

5、打工經濟漸成規模,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通過學習浙江創業經驗,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力度不斷加大,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農村外出打工、就地從業、回鄉創業的人數越來越多,農民收入有了明顯提高。XX年,全市鄉鎮外出務工人員約70萬人,勞動者報酬40多億元,也就是說,70萬務工農民在經濟收入上創造出了一個與當年全市財政收入大致相當的業績。農民務工收入約占家庭純收入的52%,成為部分農民特別是青壯年農民謀生就業、脫貧致富的主要收入來源。。廬山區XX年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729元,務工收入占其總收入的43.4%。

二、鄉鎮經濟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在肯定鄉鎮經濟發展成績的同時,還應該看到,我市鄉鎮經濟總量還不夠大,實力還不夠強,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還不夠高,加之我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農業大市,長期受思想觀念、自然條件、產業基礎以及城鄉二元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鄉鎮經濟發展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是:發展思路還不夠寬。由於地理位置、資源狀況、文化背景、產業基礎、領導觀念、創新意識等方面的差異,致使全市鄉鎮發展還存在較大差異。有的地方縣鄉兩級沒有很好地統籌規劃、整合資源、錯位發展,以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一盤棋的'格局,而是你上你的、我抓我的,甚至還存在「一個鍋爭食」、「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有的部門不顧鄉鎮客觀條件和客觀經濟規律,硬性規定增長項目、指標、比例,不僅影響了鄉鎮因地制宜、揚優成勢,而且因片面追求產值、項目,迫使一些地方不惜犧牲環境、破壞生態,舉債建設、重復建設;有的鄉鎮沒有著眼宏觀謀劃,制定適合本鄉鎮的發展總體規劃,而是急於求成、飢不擇食,盲目跟風、朝令夕改;還有的鄉鎮領導作風不實、玩風較盛,有的不能很快適應經濟轉軌、工作重點轉移的需要,不僅工作找不到著力點,而且主動性較差,等靠要的思想比較嚴重,缺乏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的信心和勇氣。

然後是:發展實力還不夠強。據了解,萍鄉市5年來堅持採取「放水養魚」的優惠政策,大力扶持鄉鎮經濟,全市財政總收入由5年前7.32億增至XX年的27.09億元,年均遞增26.6%;XX年鄉鎮財政收入平均達到1957.7萬元,較上年增長24.1%;其中,安源區11個鎮(街道)財政收入平均達到4059萬元。新余市僅26個鄉鎮,XX年財政過千萬元的就有23個,其中超3千萬的5個,預計XX年超億元的鄉鎮3個。而我市XX年鄉鎮財政收入僅3.21億元,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6.98%;過500萬元的鄉鎮僅16個、過千萬元的4個,過5千萬元的沒有。XX年,全市僅4個鎮躋身全省百強鄉鎮。鄉鎮經濟總收入與全市gdp總量比較,規模極小,對提升全市經濟總量根本產生不了決定性或重大的影響。在不多的財政收入大戶鄉鎮,有的還是依靠臨城鎮周邊的土地出讓收入充實財政,有的是依靠房地產開發、項目用地等拉動稅收,這樣的收入結構很難保證持續增長勢頭。在不同地區的鄉鎮之間,發展也很不平衡。

接著是:財源增收後勁堪憂。近年落戶我市鄉鎮的千萬元以上的項目少之又少,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在鄉鎮沒有一家。免徵農業稅後,大多數依賴農業、收入結構單一、工商業基礎薄弱的鄉鎮,開始陷入增長乏力、財源不足、收支平衡難度加大的窘境。由於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少鄉鎮為完成稅收任務,低稅率從外地「引稅」,有的用財政資金甚至幹部工資墊交稅款。許多鄉鎮迫於財稅任務的壓力,把大部分人員和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協」稅(買稅)上,根本無暇服務「三農」、發展經濟。同時,普遍存在的鄉鎮債務負擔問題不容忽視。絕大多數鄉鎮負債運行,多的負債達上千萬乃至幾千萬元,少則幾百萬元,嚴重製約了鄉鎮財政發展公共事業的能力,甚至影響到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

而後是:支農服務體系尚不完善。農村基層科技等涉農服務體系存在缺位、錯位的問題,現有科技人員老化,支農服務人員嚴重缺乏,制約著鄉鎮「七站八所」在服務農業、引導農民、發展農村經濟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產業化經營中,各地普遍缺乏成熟的中介組織,即專業的流通行業協會和經紀人隊伍,制約了農產品闖市場的「三級跳」。此外,融資難問題不僅困擾著許多地方的小城鎮建設,也嚴重製約了鄉鎮經濟的發展。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企業和專業戶,無論產品市場前景如何,如果不提供擔保或抵押,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貸款。

最後是:全民創業氛圍不濃、創業環境有待優化。表現為對業文化培植不夠,對創業成功典型宣傳不夠,對本小利薄的創業者尊重不夠,致使創業成功人士沒有社會影響,剩餘勞動力沒有創業沖動,不願就業甚至打牌為「業」的現象沒有輿論批評。有的職能部門對各類創業主體缺乏政策支持,滿足於照抄照轉上級有關紅頭文件,而沒有把著力點放在細化配套政策上,放在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上。一些地方的小城鎮建設沒有形成聚集效應,不能滿足全民創業的需求。這些小城鎮的發展空間和輻射區域都比較狹窄,對周邊資源的利用能力較低,加之小城鎮缺乏非農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又不完善,因而對農村勞動力和社會資金的吸納能力都比較弱,影響了城鎮聚集效應的發揮。

三、加快鄉鎮經濟發展的建議

鄉鎮經濟是縣域經濟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事關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大局,事關全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的實現。借鑒外地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我們建議:

1、從推進小城鎮建設和全民創業上打開鄉鎮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發展小城鎮應成為我市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的一個最佳切入點。建議將全市鄉鎮大致分為城區鄉鎮、衛星鄉鎮、區域中心鎮、特色鄉鎮、其它鄉鎮五類,抓好規劃、建設和管理,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全力支持做大做強,以此輻射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要對沒有工業發展基礎的鄉鎮,要借鑒萍鄉市和廬山區的做法,積極打造園區經濟和「飛地經濟」,培育項目孵化園,與項目落地地區共同搞好扶持、服務,爭取「雙贏」。

推動全民創業應成為鄉鎮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和長遠之策。要在全市積極培育創業文化,加大各類創業人才和創業典型的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尊重人才、崇尚創業的的社會氛圍。要制訂「引鳳返巢」政策,積極鼓勵在外人士回鄉創業,促成「人回鄉、企回遷、錢迴流」;要著力引導民營企業家、工商業主、專業大戶二次創業,通過延伸產業鏈、項目帶動戰略,發展特色經濟;要充分釋放科技人員、事業單位人員的創業潛能,借鑒萍鄉市的有效做法,允許和鼓勵事業單位人員離崗創業或兼職參與創業;要努力推動村組幹部和農民經紀人圍繞「農字型大小」創業,支持各地成立各種形式的產業協會和行業商會。

2、從改進現行財政運作模式上增添鄉鎮經濟發展的動力源。針對一些鄉鎮為完成財稅任務採取的「買稅」行為,要抓緊建立一套合理的財政增長機制。可推廣廬山區「屬地徵收、在地統計,核定基數、超收分成」的經驗,支持鄉鎮做大財政總量。縣級財政要妥善核定鄉鎮財政的支出項目和總額,確保剛性支出,免除鄉鎮為財政正常運轉而產生的後顧之憂。要科學確定鄉鎮實際財稅收入基數,對完成預算目標的超收部分,絕大多數返還鄉鎮。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向鄉鎮政府提供行使職權必需的資金保證。針對鄉村普遍存在的債務問題,一方面要防止債務規模進一步擴大,禁止鄉鎮財政為非生產性支出、基建性項目貸款和任何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嚴格控制鄉鎮財政舉債規模;另一方面要逐步化解原有債務負擔。建議市財政部門對全市鄉村兩級債務問題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清底數,核實情況,健全賬目。

3、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戰略上謀劃鄉鎮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市、縣兩級都應制訂鄉鎮經濟發展規劃、發展戰略目標,下大力氣支持和幫助鄉鎮把經濟搞上去。各縣(市、區)要注意充分發揮鄉鎮的資源、區位等比較優勢,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旅)游則游,努力走出一條專業化、基地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的路子。各鄉鎮在發展特色經濟的過程中,要注意力戒重復建設,盲目跟風,一哄而起,更不能無序發展,搞低檔次開發,低水平運作,而要立足本地實際,選擇具有較好的區位資源優勢、較強的綜合競爭實力、較大的市場拓展空間的產業,進行重點培育。要從打造一批專業鄉鎮、特色鄉鎮抓起,不斷做大農業產業化規模,並在形成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基礎上,不斷延伸產業鏈,培植農工商一體化的產業體系,推動我市農村經濟朝著產業化、規模化、農工商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4、從建立激勵機制上提供鄉鎮經濟發展的組織保障。建議市委、市政府適時出台關於加快鄉鎮經濟發展的規范性文件,制訂鄉鎮經濟發展的規劃、目標、總體要求,加大對鄉鎮發展的協調調度。以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建立一套科學完備、便於操作的鄉鎮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和鄉鎮幹部激勵獎懲機制。把加快鄉鎮經濟發展納入縣(市、區)黨委、政府政績考核、工作考察、年度考評的重要內容,推動他們一任接著一任干,一級領著一級干,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建議對全市鄉鎮經濟年度財政收入達到5千萬元,或在此基礎上連年保持一定比例增幅、重要考核指標榮獲紅旗(先進)單位的鄉鎮(街道),其黨政主要領導在職級上實行高配、經濟上給予重獎;對在經濟發展中表現突出、成績顯著的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鄉鎮幹部,要給予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並在幹部調整中優先提拔使用;對那些為促進鄉鎮經濟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表彰和獎勵。真正在全市形成合力推進、攜手共創鄉鎮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

5、從加快支農服務體系的構建上形成全社會支持鄉鎮經濟發展的合力。要以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為契機,全面發展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各種民間經濟合作組織,積極探索產業化經營的新路子,增強農民自我保護和農業抗禦市場風險能力;市、縣兩級要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扶持特色農業和大宗農產品建基地、強龍頭、育市場、創名牌,提升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鄉鎮經濟的綜合競爭力;要大力推廣都昌縣周溪鎮圍繞珍珠產業組建經濟共同體的好做法,加強銀企合作,鼓勵金融部門合理布局農村金融網點,開放小額貸款,通過貼息、融資、財政墊付等形式,增加對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的信貸投入;要恢復、健全全市統一的農技服務機構,組建、充實農技隊伍,建議借鑒湖南省的做法,對縣、鄉從事農技推廣等公益事業的服務機構實行地方財政全額撥款扶持,同時引導、規范一批面向市場的農技服務性實體和經營性中介機構組織。

鄉鎮經濟發展調研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土們嶺鎮位於九台市東南25公里,長、吉經濟帶中段,長吉公路、鐵路橫貫全鎮。幅員面積214.36平方公里,鎮轄16個行政村,114個生產小組,總人口2.85萬人,有耕地5976公頃,林地9896公頃,森林覆蓋率為46%(其中鎮區為88.5%),是一個交通便利,風景奇秀的山區鄉鎮。鎮、村、社三級幹部220人,有致富項目的佔20%,項目類別主要是養殖業(豬、牛、兔)、種植業(粘玉米、中草葯)、運輸業。

二、交通情況

1、公路、鐵路:長春至圖們的鐵關於路,長春至吉林公路(北線)橫貫全鎮(45—62公里之間),本鎮距長春市45公里,距吉林市55公里,距九台市25公里。

2、客運情況:九台至土們嶺客班車每日28次(單程),日均客流量450人左右,長春至吉林、九台至吉林及其它經過客班車日均60班次,承載客流量約為70人次,每月逢五逢十為土們嶺商貿大集,逢集市時客流量較平日稍有增加。

3、物流情況:由於本鎮地處長、吉兩市中間,逢集時,很少有長吉兩市人員、車輛來趕集。

三、種植情況

1、糧食產量:全鎮在冊耕地5976公頃,全部是旱田,年均糧食產量57,700噸。

2、綠色產品:土們嶺地區山脈連綿,屬於長白山余脈,因此,特色山珍豐富,如:山野菜系列、松仁、榛子、核桃、蘑菇等,分布春、夏、秋三個盛季。當地經營山珍加工、銷售的業戶百餘戶,規模較大的有利達食品加工廠,恆利農產品加工廠、金穗山莊山珍加工廠等,年生產銷售200噸以上。

四、養殖情況

1、禽類存欄:全鎮禽類存欄總數達17萬只,年銷售禽類45萬只,主要銷往德大、金鑼集團和吉林市。

2、生豬存欄:全鎮禽類存欄8600頭,其中規模飼養戶2800頭,產品主要銷往金鑼集團、德大集團、天景集團。

五、經紀人情況

1、本地人數:35人,外地人數8人,其中吉林市2人。

2、從事項目:粘玉米、山野菜。

六、勞務輸出情況

1、本地勞務輸出情況:

年均輸出780人,XX年底,輸出總量達3768人。XX年1—6月中旬,新輸出124人。

2、在吉林市勞務情況

(1)建築工人:40人;(2)家政7人;(3)服務業14人;(4)工商業3人。計64人。

七、財政總量

1、本級財政收入(年內)670萬元。

2、人均收入4160元(因電廠征地,收入增加幅度大)XX年3350元。

3、來自吉林市的收入約為9.2萬元。

八、特色產業情況

1、產業園區情況:畜禽養殖小區6個,專業屯20個。

2、品牌情況:利達產品加工廠注冊「碧子蘭」牌山野菜系列產品,恆利農產品加工廠注冊「土們嶺」牌農村產品。

九、民營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發展思路:

1、規劃目標:「十一五」期間,在全鎮范圍內建設粘玉米特色種植、中草葯種植、豬、牛、兔養殖園區20個,完善專業村6個,專業屯20個,結構調整比例達到55%,社會總產值達到12億元,財政全口徑收入達到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500元,社會固定資產投入達到XX萬元,勞務輸出總量達7000元。

2、發展思路:依託天景基地、金鑼集團、華能九台電廠,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促進勞動力輸出總量,促進人均收入大幅度增長,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經濟、物質基礎。

十、依託吉林,發展區位優勢的戰略思考

(一)更多地建立勞務輸出聯系站,促進本區位勞動力輸出。

(二)九台市各鄉鎮及各村領導幹部,仍然存在本位主義思想,一貫把目光瞄向長春市,而忽視吉林市場,因此,產品銷售受到局限。

閱讀全文

與鄉鎮工業薄弱要如何提升產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衡陽有哪些汽車製造 瀏覽:784
生產化肥需要什麼樣的工業 瀏覽:724
賓士545l是什麼 瀏覽:268
工業企業雜訊排放標準是什麼 瀏覽:739
天門工業鹽怎麼收費 瀏覽:770
賓士退一賠3標準是什麼 瀏覽:1001
汽車保修期到四s店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93
寶馬如何解鎖時亮大燈 瀏覽:422
賓士a7保養是什麼 瀏覽:671
寶馬730前杠怎麼貼 瀏覽:386
寶馬x5美規版保險絲在哪裡 瀏覽:671
什麼汽車玻璃膜最好 瀏覽:391
工業用碳氫清洗機哪裡買 瀏覽:963
卡多耳機怎麼連接寶馬 瀏覽:92
賓士cla180哪裡有現車 瀏覽:708
工業企業主導干什麼 瀏覽:528
奇瑞汽車最高價多少錢 瀏覽:607
寶馬x3紫色哪個顏色好看 瀏覽:7
汽車液壓系統多少錢 瀏覽:383
工業哪些技術應用廣泛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