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產業 > 去工業化的本質是什麼

去工業化的本質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3-09 13:05:52

㈠ 中國為何出現「去工業化」的現象

政治行為驅動經濟增長的兩個階段 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之所以出現了10%以上的經濟增長,主要是那一時代中國的發展是大多數人的發展,譬如鄉鎮企業遍地開花,而9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的發展便進入了少數人的發展時期。關鍵是這一時期中國內部的生產力受到了外來力量的沖擊,90年代中期之後,鄉鎮企業大批倒閉,在外部的商品的競爭下紛紛退出歷史舞台,由此導致中國第一階段韻工業化運動宣布告終。隨之而來的是外資的大批湧入,進一步抑制內部傳統工業,城市的傳統工業國有企業也紛紛垮台,在這種毫無保護的發展下,只是沿海一部分地區發展發達起來了,內陸一大片遭到抑制,因此,90年代後期經濟速度上不去便是自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是調整非均衡發展的戰略和歧視性的國內政策,而是採取財政手段和借用外資來繼續維持增速,繼續向發達地區傾斜資源,繼續實施優惠外商優惠富人政策,其結果,一方面使社會的鴻溝越拉越大,一方面使工業化過程和產業結構出現畸形。發生裂變。 與正常的市場經濟相比,中國近年來8%的超高臨界增長率可以說是一種「強制型增長」。所謂的「強制」是指這種增長有著非經濟的驅動力和保障條件,是政府驅動型的經濟增長。計劃經濟體制下也存在「強制型增長」,但那時的執行機制不同。在計劃經濟時代,「強制型增長」通過經濟計劃指標韻下達、執行、考核來實現。那時執行計劃指標主要還是經濟行為,各級官員的升遷更多地與政治上的「正確性」掛鉤,而較少與超額完成經濟計劃指標的百分比掛鉤。但在今天,政績的指標已完全以經濟成就為主。其結果,「強制型增長」的實現機制更強了。 當然,這種對GDP的追求自改革開放以來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依靠內部力量,這是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主要做法,主要是靠國家銀行貸款,結果貨幣發行多了,在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先後出現了兩次高通貨膨脹,銀行也出現了大量的呆帳壞帳,於是經濟速度不得不放慢了下來。第二階段是90年代後半期至今,主要方法是依靠外資,讓外資來拉動中國經濟。反正不管用什麼方法,不管用誰的錢,只要能把經濟增速達到高速度就行。 這種間接推動增長的方法與市場經濟國家政府的經濟政策一樣都是為了刺激需求;但兩者也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市場經濟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只是著眼於具體的計劃或項目,而中國近幾年的積極財政政策卻以達到鎖定的8%經濟增長率為目標,財政性投資的必要數量往往是根據實現預設經濟增長目標而倒算出來的。 無論是用直接還是間接的手段來推動經濟增長,這種驅動機制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即追求速效,而忽視增長的長期效果,不願意努力解決對短期內的增長無效或有負效果、但能夠提升長期增長潛力的關鍵性問題。其結果是,雖然短期內的經濟增長目標兌現了,但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很可能會採取竭澤而漁之類的措施,或者過多過早地耗盡了可供未來使用的資源(例如財政過量發行國債),或者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以及無效使用,或者硬性製造出某些不真實的「需求熱點」(如「假日經濟」、「教育產業化」)。這樣的經濟增長路徑往往不一定真對經濟發展有利,甚至可能損害未來的經濟發展潛力。特別是這種不擇手段追求速度的做法已經給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和產業結構帶來了嚴重的扭曲。 經濟增長方式對經濟結構變化的影響 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其經濟現代化不可能繞過工業化階段。在中國,高科技產業的出現實際上也無法代替工業化的功能,當農村人口仍然占總人口70%以上時尤其如此。對於許多中國農民來說,高科技是一種奢侈,落後國家的工業化必須從低科技人手。如果一上來就搞高科技,那就無疑將一大批人與工業化進程割斷。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未能很好地延續,主要是在這種錯誤的「高科技」趕超戰略影響下,以及沿海外來工業的沖擊,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另外,中國的鄉鎮企業之所以難以得以延續,體制的弊端也是一大原因。計劃經濟下的城鄉二元分割得不到打破,不平等的國民待遇和傳統的身份桎梏束縛了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下,中國內生的工業化運動不能不遭到夭折。 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已經進入工業化的農民再次退出工業化的進程。自1997年以來中國農村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農民務農已入不敷出,從1997年到2000年農民收入增長幅度連續4年下降。這說明失去工業化支撐的農業已不可能再帶動經濟增長了。 於是,中國的一些學者針對農村經濟嚴重蕭條的局面提出要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步伐,以盡快轉移更多的富餘農村勞動力到非農產業。但他們很少提及,在發展中國家城市化建設的前提是城市工業和以此為依託的第三產業的順利發展。沒有工業化方面的長足進展,第三產業的生長空間是有限的,農民進了城也難以維生。 不少學者強調,國民經濟中非國有部門的比重已大大超過國有部門的比重。似乎只要非國有部門取代國有部門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力,中國的經濟發展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暢通無阻的大道。實際上所有制方面的變化本身根本說明不了產業結構是否進步了。 一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和產品構成如何,只需看一下這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就可以知道。只要這個國家是一個城鄉二元結構的社會。這個國家的工業結構必然產生極大的分化,其產品結構也分為富人型和窮人型。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也必然受這種社會結構影響,一部分產業結構在提升,另一部分在弱化。適應大眾化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弱化,適應少數「城市人」發展的工業結構在強化。這就是中國工業發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現。 大量引進外資恰恰抑制了中國的工業化 有研究指出:在中國由於引資工作多在政府的干預下進行,政府和企業行為的短期化在引資中就表現為重表面而輕實質,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嚴重不足。中國用於消化吸收引進技術的資金只佔技術引進資金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和韓國的情況正好相反,用於消化吸收的資金三倍於技術引進的資金。對於許多地方政府來說,引進外資的目標日益模糊,甚至引資本身成了目的,從而造成「為開放而開放,為引資而引資」的局面。中國不少企業未能通過合資消化吸收先進技術,無法逐步形成自主研製開發能力。 這種「外資替代效應」還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形成對外資的過分依賴。由於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萎縮趨勢非常明顯,如果今後引進外資的速度放隉,中國將出現工業化程度下降的「去工業化」態勢,這對一個失業壓力極其沉重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相當危險的。 第二個「替代效應」是指工業增長中出現了本國的正規製造業被技術簡單、規模很小的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所替代的「弱質替代強質」現象。任何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都會呈現蓬勃活躍的局面,但正常情況下這些非正規工業生產活動主要是正規製造業的補充和配角,它不可能獨立支撐經濟現代化。而中國的情形卻是「主角」被「配角」替代了,原本應該是「主角」的正規製造業變成了工業增長的「配角」。以經濟增長率較高的1996年和1997年為例,1996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3798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佔四成,非正規工業的貢獻佔六成;1997年本國的正規製造業和非正規工業的增加值比上年增加了20lO億元,其中本國正規製造業的貢獻只佔四分之一,非正規工業卻佔四分之三,盡管這數字不太准確,因為非正規工業的統計中含有更多的水分。 撥苗助長式的非均衡經濟發展隱患無窮 中國雖然盡力將經濟增長率維持在接近工業損益平衡點的臨界狀態,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資來支撐的增長對整體經濟的推動力是偏倚而虛軟的。這樣的投資主要產生的是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對製造業的刺激相對微弱,無法帶動工業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投資結構不但不能改善產業結構的現狀,反而強化了目前的結構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業和提高多數人收入等方面幾乎無能為力。 在中國,盡管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建設改善了城市的外觀,在外資的推動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區也形成了局部「繁榮」,占人口百分之幾的少數階層開始享受接近發達國家的生活消費水平,但工業化徘徊不前同時伴隨著「弱質化」,再加上農村凋敝,農業的微弱增長不能使農民增加收入,於是中國就出現了經濟增長率「堅守」7%一8%這條「底線」,而失業率居高不下,就業者的平均工資呈下降態勢,消費需求持續萎縮,價格年年走低的經濟格局。這就是經濟增長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生活狀況脫節現象的真正原因。 在工業化進程畸形發展並呈現一部分「強質化」一部分「弱質化」特徵的狀態下,中國的現代化實際上步履蹣跚,少數都市中出現的現代化生活也缺乏穩固的基礎。這樣的經濟結構無法滿足多數社會成員今後向上流動的需要。如此格局或許可以支撐現存的少數階層的富裕生活。但卻難以提升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經濟社會地位。一個日益兩極分化的社會之再生產過程在中國不僅有其政治氛圍,而且在產業結構方面也已基本成型。經濟增長如果不能有效地改善經濟結構,它將越來越成為一種「符號」。要深刻認識中國的經濟狀況,就有必要透過增長率的「符號」意義,發現決定大多數國民的經濟社會地位之趨勢性規律。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程曉農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 摘自: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

㈡ 美國當年為什麼要去工業化

美國難道不知道去工業化的後果?當然知道,但美國十分自信,你看看美國把工業轉移到了哪些國家,首先是轉移到了日本,轉移到了墨西哥,轉移到了南美洲,然後就是亞洲四小龍,四小龍四小虎這些國家都屬於美國的勢力范圍,把產業轉移到這些國家,對於美國來說沒有什麼威脅,而且美國轉移給一個國家的都不是完整的工業體系,而是其中一部分,他們彼此之間要互相聯絡,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單獨掌握一條完整的供應鏈,美國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這樣的話,這些國家就永遠會受制於美國,其實蘇聯也是這么乾的,你看看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分工不同

美國將低端的工業先轉移出去,然後通過市場化運作,美國賺的利潤仍然非常高。拿著這些利潤美國可以補貼國內的功能,可是漸漸的美國就發現不對了,因為轉移出去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原本按照美國的設想,美國是掌握產業鏈的高端,然後美國的沒有掌握中高端,然後不太重要的沒有掌握終端,像中國這樣的國家掌握中低端,一級一級地向外傳導,美國在每一個級別之中都能夠賺取最多的利潤,這樣其他國家發展工業化反而是在給美國打工,畢竟實業賺錢一年能有百分之10的利潤就不錯了,可是金融行業百分之三四十都是很正常的。

今天大家看美國去工業化好像很愚蠢,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掌握完整產業鏈的話,那麼美國是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可是問題是出現了,中國這樣一個怪物不僅掌握了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工業體系特別齊全,這讓美國就感到很難受。

因為如果世界要合作才能生產一個產品的話,美國是每個國家都離不開的,因為你要交易一定是要用到美元的,可是如果有一個國家能夠在國內就生產出完整的工業產品,那美國的地位就得不到保證。

打個比方說。如果地球是個村,那麼美國就是村裡的大地主。而且還是唯一的一個。

只有他是地主,別家撐死了只是算富戶。

他地多,錢多,家丁多,武力充沛。同時他又壟斷了種地的核心技術。

村裡的窮人想要發展,必須要傍著他。求他租地、借錢、借種子、授權技術。不然,根本沒法發展。

至於地主,把地租出去,一半收成歸他;借種子一斗,到時候收回兩斗;借錢一塊,到期收回兩塊。

地主想吃大米,他可以讓張老頭種大米。給點好處,張老頭不會不聽話。

地主婆想吃大餅,讓李老頭負責種麥子。給點好處,老李頭不會有意見。

地主少爺想吃肉,讓楊老頭負責養豬。楊老頭不想干,地主家的打手一巴掌過去,楊老頭也只能含淚答應。

到了年尾,如果窮人還得上欠款,地主數錢數到手軟。

如果還不上,地主也不會虧。地主會派打手直接收窮人的祖屋,逼窮人賣妻賣女。就像黃世仁搶楊白勞女兒一樣。

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地主不會虧。

就這樣,地主久而久之就控制了村裡窮人一家老小的人生自由和祖產。

在村裡,地主可以為所欲為。

而這種情況下。地主還可能幹活嗎?地主還可能僱傭勞動力去種地嗎?

不可能的。

僱人種地,那多費事、費錢、費神?

既然有海量的窮人可以使喚,地主給窮人安排分工,他自己躺著收租就好了。

他一邊收租子,一邊還可以享受窮人給他上貢的大米、小麥、豬肉。豈不美哉?

在這套體系中,沒人能跳出地主的五指山。

畢竟,地主武力充沛,誰敢跟他叫板?

美國當年的去工業化,就是這么回事。

當年美國用政府信用和國家實力(拳頭)做背書,讓美元成為世界貨幣。

隨後,美元成為收割機,為美國人瘋狂收割全世界的實物財富。

美國放出的美元,在全世界收購實體企業和資產,華爾街三十萬人,每年賺的金融服務費就比咱們十幾億人辛辛苦苦一年,搞出口賺回來的美元還要多。

華爾街賺錢了,就帶動了會計、律師、管理等行業的收入提高。這些人的消費,繼而帶動了房地產、教授、醫生、餐飲等各服務行業人員的工資。進一步,又會帶動建築、農業等其他行業工資的增長。

美國人的收入都上漲了,這就導致美國商品的成本和售價也上漲了。

當製造業主發現,經營成本越來越高,自己產品沒競爭力,消費者不買賬後,自然就只有三個選擇。

一是關掉工廠,自己也進金融業撈錢。比如美國國債的利息就很高。買國債的分紅,可能比辦廠,辛辛苦苦一年的利潤都高。

咱們國內前些年房地產熱時,也是一模一樣的情況。工廠老闆辛苦一年,賺的利潤還沒有兩套房一年的增值幅度大。辦企業不如買房,誰還有熱情辦實業。

二是往落後地區轉移生產線,靠壓榨成本獲取利益。這種例子太多了,不勝枚舉。比如通用 汽車 。

三是關停生產線,把生產許可權授權給別的國家的企業。美國公司直接進口商品,這樣賺得也比自己在國內生產的利潤高。比如蘋果和高通走的就是這種路線。

這幾種選擇,無論選哪種,都會讓美國本土的工廠倒閉或搬走。

最終的結果,可不就是去工業化了嗎?

所以,美國當年去工業化的現象,本身並不稀奇。真正值得思考的,是美國為什麼敢去工業化?

要知道,工業可是一個國家的經濟支柱。

曾幾何時,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向第三世界國家淘汰落後產能,是輿論熱議話題。

早些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等,都在去工業化。

但這么多年過來,大家猛然發現,法國、義大利、德國、芬蘭、瑞典等歐洲國家,雖然也有向第三世界淘汰落後產能,卻它們並沒有去工業化。

時至今日,這些國家仍然是工業強國。工業從業人員的比例並不算低。

有機構曾統計過數據。

我們國家第二產業的就業人口約2.1億。按總就業人口7.8億算,佔比27%左右。

歐洲國家普遍低一點,但沒低太多。

德國是25%,義大利和西班牙是20%。

相比之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就拉跨了,只有15%左右。

(美國就業數量的分部門數據 1948-2010)

這表明,浪潮退去,真正去工業化的,只有美英等五眼聯盟國家。而其他國家,工業還是經濟支柱,並不敢去工業化。

那麼,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呢?

其實原因前面已經說過了。

美國的去工業化,是美國資本、技術主動向外輸出的結果。

盡管美國國內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的比例不斷在降低,但美國在去工業化的過程中,並沒有把精尖 科技 和高端製造業也轉出去。

現今的美國,仍然掌控了全球最頂尖的科學研發和技術研發,擁有無數黑 科技 。仍然是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者,擁有大宗商品定價權、證券定價和交易效率和規模、流通和儲備貨幣發行權。

對於其它國家來說,只要想在全球化背景下分一杯羹,就不能繞開美國。

現如今,仍然是美國想削誰,就一定能削。

像東南亞當年被收割的例子,現如今的世界仍然在上演。(收割邏輯很簡單。資本先把美元拿過去投資,幫當地建工廠,造成一時的繁榮景象。待產生優質資產後,資本在繁榮破裂之前主動撤出,待當地資產價格迅速下降後,資本再進入抄底,低價收購,完成最終的收割)

養肥了再收割的把戲,美國玩了好多次。屢試不爽,一般國家根本無法對抗。

畢竟,美國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國家。

咱們常規認知中的美國,是那個位於北美洲南部,與加拿大、墨西哥毗鄰的一個國家。

然而實際上的「美國」,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為主要原料出產地,以歐洲、日韓、東南亞為輕重工業基地,以美元為收割利器,以英國為鐵桿盟友,在全世界有十幾個航母編隊的龐大「聯盟體系」。

金融,只是「美國」這個吞金獸,向落後國家吸血的手段。

科技 ,只是吸血的借口。

而充沛的武力,則是能否吸到血的保障。

咱們國內總有人認為掀翻美國很簡單,這就有點過於樂觀了。

咱們面臨的困難,其實很大。


當然,這也不是說咱們就沒有勝算。

只要我們堅持發展不動搖,堅持團結,機會總是會有的。

當年的美國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發展,瞅准機會,才把舊霸主英國拉下馬的嗎。

美國當年為什麼要去工業化?這樣的問題一般人還真的回答不了,我今天談兩句,辛虧是這段時間看了不少有關這方面的視頻,比如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陳平、張維為,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等。他們演講的共同解釋是,美國其實質是由利益集團在操控,他們之所以去去工業化,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工業製造需要人力、物力、資金等的綜合投入,而用金融代替工業化,只需要資本運作就行了。事實上,美國在去工業化後利用資本雲中也的確賺的盆滿缽滿的,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但是,財富的積累需要實干加創新,我們國家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證明。世人都說我們中國是世界加工廠,我們賺的是辛苦錢,但我們也真的是在崛起,並且也賺的不少,甚至增長速度很快。這就不得不讓美國重新審視自己的決策了,也難怪特朗普想盡種種辦法要重振美國工業。去工業化不能不說是美國的失策。我還想多說兩句,美國試圖想用玩金融求的發展已經顯得捉襟見肘了,而我們要當心,絕不能犯同樣的錯誤。國家要做實體,個人也要踏踏實實去工作、去勞動,如果人人都想做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從哪裡來,物質財富怎能去創造?恩格斯說,理論總是灰色的,實踐之樹常青。要想富,還得工業製造, 社會 工業化!

為什麼?

玩具、傢具、五金、紡織、制衣、塑料及陶瓷、機械、造紙,這一類工業,附加值很低,甚至是破壞環境,伴隨國家逐步富裕,肯定是第一步淘汰的產業。

紡織女工:

孟加拉制衣工:

所以,實際自1950年開始,美國就已經逐步開始淘汰低端工業,訂單轉移到自己控制的日本,倭國經濟迅速發展後之後也在1960~1970年代開始轉移訂單到亞洲四小龍,1990年代轉移中國大陸,現在又開始轉移到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地。

當前,美國聯邦最低工資要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每天8小時是120,一個制衣女工,算上廠房、設備、材料、運營費,福利,製做多少成品才能保本?

同樣的道理,1990年代開始, 汽車 及鋼鐵甚至手機這些也逐步遷出美國,也是因為追逐利潤和銷售市場的原因。

美國當前製造業集中在宇航軍工、電子信息、生物制葯、石油等高附加值高利潤的產業,傳統工業已經不賺錢了。

哪個資本家願意賠錢呢。美國政府能補貼所有製造業嘛?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美國人去工業化實際上是對的。為什麼這么說?

因為美國人玩金融,從開始玩到如今已經50年有餘年,他們賺的盆滿缽滿。

美國人不用發奮學習,就可以把世界上最高能人才搞到手,為他們賺錢並研發。

美國人僅靠美元,就可以采購到世界上物美價廉的商品。使得美國人整天只想消費。它們的空調從買進來就不用關機,直到壞掉,它們的 汽車 和汽油都是非常廉價的!

美國人僅僅靠美元的寬松與收緊,就把地球人搞得東倒西歪!無償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美國人就在之中發財發財再發財!

但是要說明一點,真正吃肉的人是華爾街,美國人民只是陪著喝湯,但就這點湯也讓美國人民心滿意足,因為即使這樣也比它國人民過得好!

這是美國人玩去工業化的好處。這種好處維持的根本就是不能有人超過它,特別是 科技 ,一旦有人超過它,它建立起的金融霸權就會瞬間崩塌!

偏偏在新世紀的第二十個年頭就在東方出現了具備這種徵兆的國家,美國人豈能不害怕,因為當前發生的一切是在刨美國人的祖墳!

當資本主義國家那些資本壟斷集團的企業,它們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隨著製造成本的逐漸增加和競爭優勢的不斷下降,並且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質對環境造成的破壞而進行整頓改造的要求也逐漸苛刻。

所以這些企業主們會選擇進入高料技硏發領域或者進入金融股票投資這些高收益行業。

而將那些效益低高污染的工廠外遷到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在上個世紀末就是這樣做的。他們利用高 科技 創新獲得技術專利來斂錢。靠美元霸權來薅羊毛割世界各國的韭菜。

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為推行美元霸權保駕護航。美國由此來收刮世界的財富。這比靠生產製造和出售商品所獲得的利潤更高而且更容易。所以也就處成了當年美國去工業化的風潮。

我來簡單的回答一下吧!工業化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給美國帶來污染和破壞生態環境,上個世紀早期工業化能夠帶來大的發展,能夠強國富國,無論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它都達到了無可比擬的霸權,有霸權才有話語權,這個時候它不想再用工業化來提高它的GTP總量,開始使用金融的手段,用美元的霸權來收割全世界的羊毛,和發展高 科技 ,所以才會去掉了低附加值,而又污染環境的工業化。

這個問題出的比較現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幾個原因。

第一搞工業化,需要許多土地資源和需要許多投資。

二是搞工業化,人們的勞動強度比較大。

三是搞工業化容易造成土地空氣水質噪音的污染。

四是搞工業化比搞金融服務業收入低很多。

美國因為 科技 水平,經濟實力,金融服務,專利權力世界第一,及時去掉工業化,利用美元的霸主地位,利用美元匯率,利用世界大宗商品交易使用美元貨幣,利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使用服務金融,技術專利,跨國公司支撐經濟發展大局,人民可以比較輕松生活。

首先不能簡單概括去工業化,工業化也分粗工業精工業兩大類,美國去工業化只是把低端加工消耗人工的部分去掉,把核心工業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裡,所以美國不是去工業化而是去低端化,所以美國始終工業強國技術強國我們現在談的工業升級等也是這個道理,經濟講究的是誰的利潤高誰才是老大低端加工沒啥利潤所以經濟不行[機智][機智][機智][機智][機智]

首先這里要說明一個問題,即美國的所謂「去工業化」並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將所有製造業全都遷出美國,而是將能耗較大且附加值有限(當時那個時代)的中低端製造業大舉遷出美國。今天看來,這種做法非常短時,但在特定 歷史 環境中,這種做法不僅「符合」當時時代發展潮流還有利於當時美國經濟發展。


一、美元在全球有絕對優勢

提到美國經濟肯定繞不過美元霸權,由於美元在全球占據絕對優勢,所以美國即使失去全部中低端製造業也能維持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地位,因為美元不僅能提供驚人的財富還可以調節美國外債,控制他國產品價格。利用美元特殊地位,美國可以輕松降低需要進口的商品價格,抬升國際競爭對手的商品成本。此外,在美元的調解過程中還可以從他國「熱錢市場」,如股市和房地產獲取大量財富來彌補國內中低端製造業財富創造能力不足。這種情況下,還在國內維持中低端製造業毫無意義,不如讓他們遷到其他國家以便為美國培育更多值得收割的市場與優質資產。尤其是很多初級產品生產,可以用他國資源生產商品再以不太高的價格出口回美國(美元居於絕對優勢時代),保障本國消費。


二、美國占據絕對技術優勢

仔細研究美國去工業化發展整個過程不難發現,其起源於美國高新技術快速發展時期。由於占據先發優勢,美國在很多高新技術領域,特別是信息技術領域,一度占據壟斷性地位,很多國家不得不支付巨額專利費向美國購買技術。在此情況下,各種高新技術產品能創造遠超正常狀態的財富。相比之下,中低端製造業技術水平有限,產品附加值低,維持的最大價值不過是增加就業。這個時候的美國依靠高新技術產品創造的驚人財富就足以維持全 社會 的高福利狀態,只要福利足夠,即便失業率高一點也沒關系。而維持大量中低端製造業不僅要消耗許多資源,還有損美國「環保」形象,所以大規模遷出中低端製造業成為那個時期美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三、美國擁有「塑造」全球市場能力

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於全球氣候峰會上堅決要求執行美國碳排放標准,最後在多數國家反對下失敗。一旦美國標准成為全球標准,那就意味著多數國家要向美國支付巨額財富購買相關碳排放處理技術,換句話說,美國將「塑造」出一個只屬於美國的國際碳排放技術市場。等到其他國家技術上取得突破,美國已經賺得盆滿缽滿。在美國去工業化早期,其全球市場塑造能力非常驚人,可以輕鬆通過許多國際標准或體系塑造出一個只有美國產品或有利於美國產品的市場,比如前文所述早期電信產品。這種情況下,中低端製造業市場塑造成本高但收益不多,與其花費精力不如將精力集中到附加值更高的高新技術領域。

㈢ 什麼是去工業化

去工業化(De-instrialization)是指製造業就業比重持續下降。

去工業化現象最早始於美國,其製造業勞動力占總勞動者的比例,從1965年最高值的28%下降至1994年的16%。在日本,其製造業就業比重的最高值是 27%(1973年,比美國遲8年),而到1994年則下降到23%。在歐盟15個國家中,製造業就業比例的最高值是30%(1970年),到1994年則迅速地下降到20%。

與此同時,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人數的比重均在上升。美國服務業中的就業人數占勞動者總數的比重,則從1960年的56%上升至 1994年的73%。從1960年開始,其他發達國家均出現類似現象。

(3)去工業化的本質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受去工業化影響最大的主要是一些大城市地區以及那些以資源為基礎、傳統的衰退產業相對集中的老工業基地。這些地區出現去工業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於大城市地區土地和工資等生產成本較高,勞動和環境保護意識較強,加上市中心區生活和環境質量的下降,導致企業家把製造工廠由發達國家大城市遷移到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甚至遷移到國外;

二是由於資源的枯竭和生產成本的上升,工業發達國家的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造船、工程機械和紡織等,逐步走向衰退。這些衰退產業主要集中在一些老工業基地,由此導致這些地區製造業出現嚴重的下降;

三是,隨著技術發展,企業可以把生產過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裝配環節,分散到國外工資成本相對低廉的地區,而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各種優惠政策又加劇了這種趨勢。

㈣ 請指教:後工業化社會與去工業化社會有什麼區別

所謂「後工業化時代」,就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為主體的時代。

現代主義的生存土壤是商品生產為目的的工業社會,後現代主義則是把後工業化社會作為時代背景。

後工業社會是美國社會學家D·貝爾創造的名詞,他在《後工業化社會的來臨》中用以描述20世紀後半期工業化社會中所產生的新社會結構,他認為這種結構將導致美國、日本、蘇聯以及西歐在21世紀出現一種新的社會形式。

那麼,是否就可以斷言後工業社會只存在於資本主義國家呢?

貝爾所謂後工業社會的「軸原理」是說「理論知識的中心地位是社會革新和政策形成的根源」。從經濟方面來說其標志是由商品生產經濟變為服務經濟;從職業方面來說,專業和技術階級處於優先地位;在決策方面,是創造新的「知識技術」。而這些,恰恰就是目前中國社會發展中的幾個重要特徵。對此,也許我們可以解釋:由於技術變革,而把馬克思主義者賦予工人階級的作為社會變革的歷史代理人的作用取代了,而且這種取代正如歷史發展一樣是不可逆轉的,後工業化必將來臨。

後工業化社會是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的寬大溫床。伴隨著歷史劇變,人們難免對舊有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產生厭倦、懷疑、甚至嘲笑,他們不再認為對社會的發展負有責任,寧願將個人生活置於隨心所欲、紛亂無序的狀態中。中心變成多元,永恆成為變遷,絕對變成相對,整體成了碎片……後現代主義並非只是西方的文化現象,它對我們的沖擊已無可避免。

㈤ 什麼是去工業化以及它的後果

去工業化,,就是把工廠全部遷出去的意思,一般國家有三個方向,農業化,工業化,虛擬經濟化,比如中國從農業發展工業走上了強國之路,而美國走向虛擬經濟化,這也就是美國衰落的原因。虛擬經濟也可以理解為金融,這種行業來錢很快,就像賣淫,別人辛辛苦苦幹一年,他兩腿一分就來了,而工廠女工臟累的工作交給了中國,但是不久後美國發現虛擬經濟問題很大,中國變強大後動搖了美元地位,導致劈腿也來不了錢,每年中國的對美國的順差也達到了4000億美元,於是美國跑來剪羊毛,但是中國明顯不是日本,沒剪動,所以美國想把工業化移回美國,但是美國是商業社會,工廠主根本不鳥政府,所以美國在中國安插很多帶路黨宣傳工業污染土地等等,什麼土地污染子孫全完,一百年治理不過來等等希望民眾阻止政府建廠,來把工廠主逼回美國,但是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些重工業會去東南亞,那會中國可能也會衰落,總之去工業化,好處是不會破化環境,壞處是失業率高,國家會衰落,最明顯的例子,歐洲誰最牛逼,有點文化的都知道是德國,為什麼德國牛逼,,工業化,那麼哪個傻逼去工業化後完蛋了,美國?今天還不明顯,,但是有個國家叫南非,是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去工業化後十幾年就衰落成了發展中國家。。

㈥ 巴西過早地實施「去工業化」,造成了什麼局面

巴西實施「去工業化」會直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導致經濟倒退的可能性非常大。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的製造工業一旦就業下降,經濟肯定會少一大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依靠單個產業就能發展強大,美國經濟第一大國都不能夠舍棄工業,何況現在經濟增長緩慢的巴西。

這樣就形成一種局面,政府一邊實施去工業化方案,一邊救助失業人群,經濟根本就沒有上升的可能,現在還想著淘汰落後的工業,降低工業生產成本從而提高勞動生產力,倒不如把生產力高的工業集中起來發展,只淘汰一些比較落後的工業,這樣對於經濟損失相對會少一些,只單純的實施「去工業化」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閱讀全文

與去工業化的本質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哪裡下載用戶手冊 瀏覽:289
海爾工業園干什麼的 瀏覽:622
汽車20排量每公里耗油多少升 瀏覽:188
寶馬汽車下線到深圳4s店需要多久 瀏覽:411
國產寶馬什麼價位 瀏覽:467
新會會城城郊工業區有哪些廠招工 瀏覽:377
呂梁都有哪些工業 瀏覽:996
賓士s350高度怎麼量 瀏覽:957
汽車教練員怎麼招生 瀏覽:862
瑪吉斯汽車輪胎怎麼樣 瀏覽:888
桐城到嘉善汽車車費多少 瀏覽:136
加長賓士婚車多少錢一天 瀏覽:181
揚州市到成都的長途汽車在哪裡 瀏覽:667
寶馬增壓壓力電磁閥電壓多少 瀏覽:696
汽車班次用日語怎麼寫 瀏覽:25
奇瑞汽車內外球籠多少錢 瀏覽:446
工業2蘑菇怎麼中不了 瀏覽:906
2021年奧迪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381
汽車怎麼會冒黑煙 瀏覽:327
滬寧杭是全國什麼的工業基地 瀏覽:543